1. 李嘉誠為什麼4000億投資英國而不是中國
李嘉誠已投資4000億元收購英國一半地區,順便幫助華為贏得200億訂單!隨著改革開放,許多香港企業家在中國投資,尤其是房地產,為香港的富人賺了很多錢。但今年,香港許多房地產大亨紛紛在中國出售房地產項目,並相繼兌現,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當然,最受歡迎的是中國富豪李嘉誠。
此前有報道稱,李嘉誠旗下長江基建將收購英國西北電力公司,交易價值高達20億英鎊。目前,英國近30%的天然氣市場、四分之一的電力市場和約5%的供水市場都歸李家誠家族所有。網友說,李嘉誠買下了英國一半的土地,可以說是敵人。
李嘉誠斥資4000億收購了英國一半的土地,還順便幫助華為獲得了200億訂單。我們不得不說,李嘉誠是霸道的。在此之前,英國第一次5G直播及時使用了華為的技術。從畫面的流暢性可以看出,華為的技術還是很優秀的,但是沒有你的幫助我們做不到。諾基亞總部英國和芬蘭位於歐洲,但李嘉誠致力於幫助國內企業發展。這也是李嘉誠作為首富的獨特願景。華為確實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如果國內企業互相幫助,那麼美國的禁令根本就不是問題
2. 華為5G迎來反轉,義大利做出高明選擇,英國20億英鎊損失已成定局
華為的發展正好印證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句話 。
在之前的競爭中,華為剛落腳美國市場,就被美國的思科盯上,當成最大的對手進行壓制。即使如此,華為依舊靠實力在全球占據了不小的份額。
在如今的5G技術發展上也是這樣的套路, 華為5G剛一嶄露頭角,幕後黑手就開始煽動小弟們搞起了背後動作,但是現在轉機出現,又一國做出明智選擇 。
這是哪個國家呢?對於華為未來5G業務的發展又有什麼影響呢?
本期節目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在幕後黑手的操控下, 不少國家以存在安全問題為理由,將華為的5G技術排除在外,就連一向表示「中立」的瑞典也和華為站在了對立面,導致其本國的運營商愛立信三次為華為發聲 ,反對本國的相關決定,但是最後還是沒有改變局面。
近期, 英國更是帶頭對華為之前的通訊設備進行了拆除 ,就在大家擔心接下來會有更多國家跟隨英國的時候, 事件卻出現了反轉。
根據外媒的相關報道, 義大利已經同意華為參與到當地運營商的5G建設中了,不過是有附加條件的,那就是對安全問題的審查十分嚴格。
不過華為的通訊設備本來就不存在安全問題 ,所以也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之前, 幕後黑手一直聲稱華為的設備存在安全問題,但是卻拿不出一點證據,甚至到目前為止,反對華為的數個國家中,也沒有一個能拿出證據來證明,所以事實勝於雄辯。
華為的設備有沒有問題,使用了華為5G技術的國家最清楚, 不然也不會有41個國家選擇相信華為。
其實我們從統計的數據來看, 明確拒絕華為的國家還是在極少數的,更多的是選擇和華為合作或是持觀望態度。 在去年疫情期間,國內在短時間內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於是有更多的餘力來幫助全球的其他國家擺脫危機, 義大利就是當時的受助者之一 。
在義大利明確表示拒絕華為的時候,也遭受了國內眾多民眾的口誅筆伐,但是義大利都沒能改變態度。
如今,義大利的態度轉變可以說非常明智。首先不得不提的,還是在新冠疫情上,中國所的作用。 為了能夠在後續獲得國內相關疫苗和抗疫幫助,義大利有必要消除國內對它的敵意,之前作出拒絕的決定也實屬無奈之舉,義大利也希望緩和之前造成的尷尬局面。
另外, 華為的設備確實不存在安全問題,在幕後黑手動手之前,華為的訂單一騎絕塵,一直領先於愛立信和諾基亞,可以說是占據著絕對的優勢 。
這 不光是因為華為的技術實力強,更是因為使用華為的設備成本也要更低。正如任正非之前說過的一樣,華為也沒有好到成為客戶的唯一選擇,但是不用華為絕對是他們的損失 。
除此之外,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義大利讓華為有條件的參與到5G建設中,也不算是完全不遵守幕後老大的授意,反而是尊重他們的一種表現,所以義大利這樣的做法可以說是兩不得罪,非常明智。
因為目前, 更多的國家還是對華為持認可態度的,只是迫於壓力,不敢站出來。如今有了義大利的帶頭作用,接下來還會有更多國家對華為拋出橄欖枝。 但是現在還不能確定幕後黑手會不會再加以阻撓。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英國拆除華為設備將會帶來的蝴蝶效應將失去意義,本以為接下來會有更多國家跟風拆除華為設備,但是如今的結果正是我們願意看到的,看來更多的國家對於5G建設還是十分慎重的。
英國拆除設備的做法,反而還會讓20億英鎊的損失和5G網路建設落後三年的專家預計成為定局。
在這樣鮮明的對比下,其他的國家更會做出正確的決定。
相信隨著義大利決定的落實,華為一定能迎來5G建設的反轉,重新讓世界認識華為的5G。對於義大利的決定。
3.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歐洲的投入
任何傳言都並非空穴來風。恰恰相反,倒有不少流言在滿天紛飛中落了地,成了真。愛立信收購馬可尼,最初消息傳出,雙方都是不置可否,到今天柳暗花明水落石出,想想也是遲早。
不過,這次傳言的主角並非只有最後握手成交的這兩方,應該說,最初傳出要收購馬可尼的可不是愛立信,而是華為。
眾所周知,歐洲市場是華為今年國際化的一個戰略要地,加強在歐洲的投入無可厚非。因此,當業界爆出傳言,稱華為已出價6.82億英鎊收購馬可尼,大家都覺得是理所當然,這個價格已經高於馬可尼6.5億英鎊的市值,因此大家普遍看好這樁交易。如果不是後來橫空殺出了愛立信,華為對於馬可尼的確算是一個不錯的買家。
其實,愛立信的出現並非偶然。表面上看,中標英國電信21世紀網路的愛立信是為了彌補其固網產品線的不足,從而獲得更大的買單,而實際上,這何嘗不是一次中國企業與西方列強在資本市場上面對面的對決?
曾有一位歐洲著名學府的社會學教授向記者表示,華為在向歐洲擴張的途中,也遭遇了文化沖突問題。歐洲可以在市場上接受物美價廉的中國產品,能夠在事實上接納異軍突起中國企業,卻不能從心理上真正認知中國品牌,尤其不能以平等的眼光承認中國品牌的優秀。不一定是居高臨下的傲慢在作祟,而是行為習慣和文化上的對峙與沖突。要解決這種潛在的矛盾,本土化已成為華為國際化的當務之急。人才本土化,是華為所邁出的第一步,擁有上千名歐洲本土員工,是一次冒險的嘗試,同時也取得了良好的回報。華為收購馬可尼,正是為了更進一步,利用品牌本土化來解決這個問題。那麼,愛立信以13億英鎊的天價插手,除了彌補其固網產品線的不足,更深層的用意在於在華為面前築起一道文化的壁壘,將中國企業從心理上攔在歐洲陣營之外。
如果說,華為還是在理性洽購,那麼,愛立信的12億英鎊天價則毫無疑問算是「豪賭」了。要對中國企業的威脅同仇敵愾,馬可尼是一個不錯的砝碼。
在外人看來,這場華為和愛立信的鷸蚌相爭中,馬可尼是坐收漁利。而實際上,在這場並購戰中,華為並沒有輸。結果好即一切都好,從以下四點原因可以看出,這種結果對華為來說並不是個壞消息。
第一,對華為來說,這是一次練兵,最重要的收獲是在海外資本市場上積累經驗。這和中國移動競購巴基斯坦電信失敗有相似之處,不過中國移動還是在不發達的周邊近鄰進行初期探索,而華為已經更進一步深入到了作為發達地區的歐洲。
第二,華為的策略性撤退更有利於自我保護。快速的海外擴張讓華為的信用額度顯得相當寶貴,資金對於華為有著重要的意義,收購負債累累的老牌企業並不是非常穩妥的選擇,聰明的華為懂得知難而退,是一種自我保護的策略。
第三,客觀上對於競爭對手是種刺激,甚至擾亂了對手的整體戰略,這對華為是相當有利的。
第四,華為對馬可尼的洽購讓歐洲認識到了中國企業的實力,對華為的品牌造成了一定正面影響。
4. 動作這么快英國開始拆除華為5G設備,為此不惜損失45億
眾所周知,華為在5G技術上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這原本是一件好事,誰知引來了老美的嫉妒,結果變成了壞事。此前,老美就一直限制本國企業跟華為合作,甚至叫上歐洲各國抵制華為。原本這些國家根本不為所動,但是在老美的施壓之下,最終還是選擇了跟華為斷絕合作關系。其中,英國的舉動可以說是非常典型了。
一開始,英國一直聲稱自己是支持華為的,並不會禁止華為參與本國的5G建設。然而,到了2020年7月,英國卻突然改口,從2020年12月31日起,禁止采購華為的5G設備。除此之外,英國現有5G網路中的華為設備,也會在2027年之前通通換掉。
要知道,華為跟英國已經合作了20多年,為英國的通信建設曾經出過不少力。英國突然變臉,就連英國運營商們都表示不能接受。不少英國電信運營商直言,如果要把英國5G基站中的所有華為設備都拆除和替換,就算到2030也完成不了。一旦突然拆除華為設備,很多用戶可能會遭遇手機信號中斷等麻煩。即使真的要拆除華為設備,也應該從長計議。
英國開始拆除華為設備:
雖然不少運營商認為應該延遲拆除華為設備,但是有的企業已經開始動手了。這家企業就是英國最大的運營商——英國電信。這不禁讓人疑惑,動作這么快?
根據外媒報道,5月15日,英國電信已經開始動手,拆除其中一個地區的華為5G設備。隨後,就開始將其替換為諾基亞、愛立信的設備。英國電信的這項工作已經在英國的赫爾市開展多時,赫爾市也因此被諸多外媒報道。不得不說,諾基亞和愛立信在一夜之間就成了「最大贏家」。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市場上,諾基亞和愛立信都是華為最大的對手。早在去年9月,諾基亞就與英國電信簽署了一項重要的5G設備協議。所以,英國電信把華為設備換成諾基亞的就不難理解了。
雖然英國一直強調在2027年之前就要徹底拆除華為5G設備,但是英國電信卻不太配合。英國電信直言,這至少需要花10年。把英國全國的華為設備全部拆除,替換成愛立信等企業的設備,聽起來簡單,做起來可就難了。這意味著英國電信需要對18000個移動鐵塔、屋頂以及12000個基站進行重復操作。這個工程量遠比外界想像的還要大,所以他們完成的項目只有130個。
最關鍵的原因是,如果真的要完成這個工程,至少要耗費7億美元,也就是45億人民幣。這個損失到底誰來承擔?英國電信肯定是不樂意的,一定會間接轉移到英國消費者身上。明明華為設備的性價比才是最高的,如今英國把華為排除在外,今後愛立信和諾基亞沒有了最大的競爭對手,很可能會對英國電信「獅子大開口」。
華為5G逆境生長,獲取大量訂單:
其實,英國抵制華為,只是老美想方設法遏制華為的一個縮影。為了讓自己處於 科技 領域的主導地位,老美還曾經游說非拉國家在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時抵制華為。誰知亞非拉國家根本不願意搭理他,老美的計劃也徹底泡湯。根據媒體報道顯示,華為已經跟分布在南非、亞洲和拉丁美洲的很多國家達成合作。在2006年至2021年4月期間,共計有41個亞非拉國家與華為簽署了合作協議。在如此困難的局面下,華為還能拿到這么多訂單,足以證明華為5G具有領先同行的優勢。華為5G在逆境中的成長,實在讓人欣慰。
華為將如何自救?
然而,華為5G在市場上已經多次遭遇「滑鐵盧」,想要戰勝競爭對手已經難上加難。老美對華為實行「晶元禁令」,更是讓華為手機業務損失慘重。那麼,未來的華為將如何自救呢?令人慶幸的是,華為並沒有認輸,而是積極展開自救措施,不斷從其他業務著手,彌補損失。
首先,華為在經歷了多年的研發投入之後,宣布向手機廠商收取5G專利費用。這也是國際慣例,當初高通也是向國內的所有手機廠商都收取了專利費。相比之下,華為的5G專利費用將更加實惠。其次,華為推遲了手機發布上市時間,盡可能地減少損失。在晶元斷供的情況下,這也是無奈之舉。比如,原本計劃在4月發布的華為P50系列手機,就被推遲到了6月份發布。
最後,華為不斷擴展或調整新業務。在今年上海車展期間,華為就推出了車規晶元麒麟990A。不僅如此,華為還展示了自己的無人駕駛技術。今後,華為或將加大對智能 汽車 的研發。由此看來,面對重重挑戰,華為始終沒有認輸,而是積極調整自己的策略。希望華為能早日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