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侵佔香港,為什麼英國抵抗不了
首先,香港是守不住的。
香港地方狹小,能夠駐兵數量有限,而且完全沒有戰略縱深。對於現代戰爭來說,香港這樣的城市沒有任何防守必要。
其次,英國從來沒想過要防守香港。當時英國政府的官方態度是,本土最重要,其次是新加坡,然後是埃及。只是因為丘吉爾被隆美爾激怒,改變了這一排序,將埃及至於新加坡之上---------這也是絕大部分二戰戰史專家們對丘吉爾的不滿之處。
所以,珍珠港事件後,日軍馬上發起了對香港的攻擊。港英當局僅僅是勉力支持了一下就已經投降-----日軍擁有絕對的兵力優勢以及南中國海的制海權。
Ⅱ 美國英國蘇聯蘇對日宣戰的主要原因分別是什麼
美國對日宣戰是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
實際上在1942年12月7日,日本飛機在珍珠港開始轟炸後,日本向美國提交了宣戰書,之後,美國對日宣戰
英國對日宣戰的原因在於日本在1942年12月8日,偷襲珍珠港後,偷襲香港,對英國開戰了,大家處於了戰爭狀態
在偷襲珍珠港八小時後,日本人兵分三路,向香港進軍,第一路在天上,俯沖轟炸機從台灣基隆基地起飛,目標直指啟德機場;第二路在地面,裝備精良的日本陸軍第38步兵師,在大批飛機和炮火的掩護下,從中國大陸越過防線,向新界發起進攻;最後一路也來自天上,從廣東機場起飛的輕型轟炸機部隊,目標是轟炸位於斯卡特島的英國海軍基地。
蘇聯對日宣戰是在雅爾塔會議上最終敲定的,在獲得了美國的保證,蘇聯將獲得1904年日俄戰爭前,俄羅斯在中國東北的全部權益,並保證蒙古狀態後,蘇聯同意在解決德國後,對日宣戰
所以在1945年8月,蘇聯對日宣戰
Ⅲ 二戰時期英國打得過日本嗎
很明顯打不過,英國經歷第二次工業革命後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後又經歷過一戰的打擊,日本屬於新興資本主義國家,第二次工業革命後,甲午海戰,日俄戰爭,日德戰爭都勝了實力變強到後來越來越強,超過老牌資本主義國家。
Ⅳ 甲午中日戰爭,法國、德國、美國、英國面對日本准備侵略中國分別持什麼態度 越詳細越好
他們多大都是隔岸觀火,但是,他們絕不會讓日本影響到自己的利益。法國自己國內好像是國內剛結束戰爭,力不從心只要日本不影響自己的利益就行了。德國其實他對日本很反感,他們兩個同為軍國主義國家,德國還是日本的老師,學生既然還要跟老師爭奪利益,德國認為日本海軍不是中國的對手於是變不以為然。美國跟法國有一點類似,因為美國還是一個債務國,經濟不怎麼樣他也無力與日本爭霸,只要求不影響他再華的利益就行。英國和德國一樣認為日本是一個小角色不足為患,有一點看不起日本。這四國其實都看不起日本因為日本曾經也是他們的殖民地,更是認為日本是打不贏中國的,因為當時中北洋水師排名世界第六,認為日本不是中國的對手。同時又排擠日本。好多啊,手都打的酸死了,希望我的觀點對你有用
Ⅳ 日、英為何發起戰爭
早在1921年日英同盟將要壽終正寢時,英國決定在新加坡建立一個海軍基地,並把這個海軍基地作為英國在遠東太平洋地區進行軍事部署的總根據地。新加坡原為馬來亞的一部分,位於馬來半島的最南端,地處馬六甲海峽的入口處,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海空交通中心。1937年,日本全面掀起對華戰爭,日英、日美關系急劇惡化,英國開始逐漸認識到由艦隊承擔遠東地區主要作戰任務的必要性。1938年末,英美兩國開始協商在太平洋地區的聯合作戰計劃,並在基本方針中第一次明確提出艦隊派駐計劃:「一旦對日戰爭爆發,英國向新加坡派遣艦隊,美國向夏威夷集結艦隊,以實施作戰。」然而,希特勒於1939年9月1日發動閃擊波蘭的戰爭,英法於9月3日不得不向德國宣戰,英國海軍隨之被調往歐洲,就很難再抽調軍艦派往新加坡方向了。1941年8月9日,英國首相丘吉爾與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加拿大紐芬蘭舉行會談,丘吉爾答應了羅斯福的請求:向東方派遣至少有一艘新式快速戰列艦在內的艦隊,以遏制日本的侵略行動。1941年10月底,倫敦的城市建築和街道上已披上了一層薄薄的雪衣,到處是一派灰白色的陰郁景象。此時此刻,正在為遠東太平洋上的日本軍隊屢次侵犯英國利益而深感不安的丘吉爾的心情則更加憂郁。面對強大的德國,他已感到有些力不從心了。可眼下,為了遏制日本的侵略擴張,迫使他不得不從已十分緊張的海軍兵力中像擠牙膏似的擠出一部分,開赴遠東戰場。經反復考慮,丘吉爾最後決定組成以前皇家海軍參謀部副參謀長、海軍少將托姆·菲利普斯爵士為司令的新遠東艦隊,代號為「Z」艦隊。
Ⅵ 七七事變後珍珠港事變前,英美、蘇聯、納粹各自如何對待中日雙方
英國:
英國在歐洲戰場自身難保,在珍珠港事件後,對中日之間幾乎沒有任何影響。
不過,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英同盟,中國應英國方面派出遠征軍出兵緬甸(英國駐緬軍只有三個師,無法抵擋日軍),以最精銳的部隊出國作戰,確得不到英國方面的任何保障(因為英國不願中國因此戰強大起來影響其東南亞利益),以致與中國軍隊損失慘重,並間直導致了國內一些戰役的失敗。
美國:
美國執行鴿派政策,對戰爭各方均不明確支持。但美國在珍珠事件前,逐漸偏向於中國。美國對中日雙方都有經濟來往,向日本出售的鋼材,直接用於了進攻中國的武器製造。唯一的區別是,美國對中國進行了少量的、直接的武器援助。
蘇聯:
蘇聯的重心在於歐洲,雖然蘇聯同時與德國、日本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但蘇聯為了吞並東歐,將軍事力量用於了西部。因此,蘇聯不願公然與日本開戰。所以,蘇聯一方面給予中國援助,讓中國有希望抵抗日本,不至於中國淪陷後,日本直接進攻蘇聯。中國只是他的抵箭牌而已。
德國:
德國在一次世界大戰丟失了所有海外利益,因此,在與中國的交往中,是難得的一個較為平等的交往。德國在中國的各項投資都有一定的公平性,並且中德也開展了一些軍事合作,比如德械師的裝備與訓煉。德國需要中國的稀有物資做為戰爭資源,而中國需要德國的經濟、軍事、科技幫助。這是中德的蜜月期。
希特勒上台後,中德關系開始下滑。另外,德國需要一個能夠在亞洲與其相呼應的盟友,在中國與日本兩國中,無疑日本的軍事力量更能得到希特勒的看重。所以,最終德國拋棄了中國。但德國為中國所提供的幫助,特別軍隊、防禦工程、鐵路公路等,都在抗戰初期起了重大作用。
Ⅶ 在網上有人跟我說二戰時英國可以吊打日本,是這樣嗎
可以,但前提是其他方面也不算,就英國和日本,正面單挑。要知道,英國的實力不能單算英國本土軍隊的,英國有著廣泛的殖民地軍隊,比日本強的多的工業,海軍方面如果沒發生什麼意外也是比日本強不少的(二戰爆發時英國海軍世界第一,美國第二,日本第三,日本太平洋方面初期優勢就是因為珍珠港一下把美軍打蒙了,太平洋艦隊幾乎覆滅,美軍大西洋艦隊則為了護航被德軍方面牽制,調動也需要很多時間)。
士兵素質方面,別的地方的不好說,但本土英軍,加拿大英軍和澳大利亞英軍絕對是強於日本的,尤其澳大利州運亞軍,拼刺刀方嘩友面曾經在朝鮮戰場把志願軍都驚到了,能亂跡槐不和澳大利亞人拼刺刀就盡量別拼。
Ⅷ 英國二戰為什麼打不過日本
戰爭中心 英國在歐洲 遠東艦隊為主,沒有多少陸軍
日本在亞洲 軍艦和陸軍都是一流的
而且英國也需要日本牽制美國等國家,所以首相應人命要求不把中心放到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