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二戰英國為什麼要主動權

二戰英國為什麼要主動權

發布時間:2023-06-19 11:57:01

A.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發揮的作用有多大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英國都是主要的參戰國,並在兩次戰爭中,成為戰勝國。那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 英國發揮的作用有多大?
在人類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可怕的災難。跟一戰不同。這一次因為武器的升級、戰術的提升,死亡效率也大大提高。所以,這一場戰爭,遠比一戰更為殘酷。二戰的爆發,意味著英國將親自喝下自己釀造的苦酒。當年對德國縱容的綏靖政策,使得德國有機會一步步的做大。最終威脅到整個世界。希特勒肆無忌憚的進攻其他國家,納粹德國的坦克,碾壓著波蘭、法國的土地。在馬奇諾被突圍後,英法聯軍敗退,法國基本淪陷。在當時,真正還擁有實力,能跟德國對抗的大國,僅剩下英國。

而英國在馬其諾防線被突破,美國跟蘇聯的援軍還沒有到來之前,確實做了很多事情。對整個二戰,有非常大的貢獻。首先是擺脫了過去的綏靖政策,不再縱容德國對其他國家的入侵。在這一點上,丘吉爾做了非常大的貢獻。在二戰還沒有爆發以前,丘吉爾就開始呼籲,應當警惕德國,警惕歐洲即將到來的災難。不過,當時歐洲大部分都沒把這個意見放在眼裡,包括英國當時的首相張伯倫。而丘吉爾上任後,不止推動英國的抵抗運動,包括反對德國對比利時、丹麥等國的入侵。
不過,英國並沒有就此止步。他們把抵抗德國的腳步,推得更遠。在當時,丘吉爾不僅游說美國總統羅斯福。向他警告,德國如果獲得最後勝利,將會對美國帶來什麼樣的惡果。並且適當的割讓出英國的利益,以換取美國的支持。除了拉攏美國,英國甚至願意跟蘇聯結盟。這個決斷,非常需要勇氣。
因為英國跟蘇聯之間,不只是在治理國家的觀念上,有非常大的出入。在傳統的歐亞大陸競爭格局中,英國跟蘇聯也是站在對立面的。因為蘇聯一直想要西進歐洲,而英國則一直在盡力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但在二戰時,英國不僅跟蘇聯達成了外交上的聯盟,並提出了實際的援助。丘吉爾在當時說過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如果希特勒侵犯地獄,我也會和魔鬼站在一邊」。這就是當時英國援助蘇聯的原因。
除了跟英、蘇兩大強國結成同盟。英國對於那些流亡政府,也提供了很多的援助。當許多國家被德國輕易擊敗的時候,幾乎整個歐洲,都陷入了絕望、茫然的情緒中。德國軍隊甚至被冠以不可戰勝的稱呼。而在這個時候,英國對他們提供援助,不只讓朋友變得多多的,敵人變得少少的,而且在極大程度上,能夠讓被佔領地區的民眾,重新抵抗德國。

丘吉爾也在這個時候,用他那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文筆,激情澎拜的演講,重新喚起他們的抵抗意志。英國的這些做法,並不是沒有回報的。比如像挪威、丹麥、荷蘭南斯拉夫、希臘,「自由法國」,他們都為二戰,提供了不少的商船與輪船。而且在不列顛之戰中,英國成功挫敗了德國入侵英國本土的計劃。這次勝利,極大的鼓舞了當時歐洲很多的國家士氣,並且讓納粹德國不可戰勝的神話,宣告破產。
而英國做的這些,都為後來蘇聯、美國反攻時,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B. 英國為什麼被美國駐軍英國是個主權國家,也是二戰戰勝

北美洲的美國遠離歐洲大陸,必須有英國作為投送基地才能影響歐洲大陸,日本就是美國影響亞洲的投送基地。如果美國沒有這些靠近歐亞大陸的島國英國和日本,美國就算世界霸主也是天高皇帝遠,打起仗來投送能力也跟不上消耗,所以為什麼英國作為二戰戰勝國還被美國駐軍!

C. 二戰中的英國情況

英國在維多利亞女王統治時期是海上霸主,號稱日不落帝國。後來加上在兩次工業革命之後屬於全世界科技,經濟最發達的國家。海軍實力一流,在全球屬於最有說話權的國家之一。幾乎任何方面都是領先於其他國家的。陸軍實力一般,二戰時沒有與德國正面對抗的實力。
政治方面,前期英國首先張伯倫屬於綏靖政策。能不打就不打。丘吉爾上台後態度非常強硬,他對全國演講要戰斗到底,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衛本土,我們將在海灘作戰,我們將在敵人的登陸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

德國攻克波蘭、挪威、比利時、芬蘭、捷克斯洛伐克、法國、荷蘭等國後,西歐命懸一線,只有英國孤軍奮戰,拼著英吉利海峽和美國的物質資源一直撐著。德國調轉槍頭對付蘇聯,英國並沒有趁著難得的機會休息,而是馬上藉此空隙拉美國參戰。可以說沒有英國的抵抗,歐洲戰場早就結束了。
蘇聯付出非常慘重的代價後開始反擊。英、美聯軍在諾曼底登陸開辟第二戰場,英美空軍對德國的工廠、幾場大規模轟炸也對蘇聯的反攻起到了一定幫助。
所以後來德國也就屢戰屢敗知道投降。
整個二戰對英國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打擊。農業和輕工業幾乎荒廢,城市破壞,很多名勝古跡被摧毀。
我個人觀點直接一句話概括英國在二戰中誓死抵抗,勇氣可嘉,為了抗擊納粹徹底從日不落帝國變成了二流國家。

D. 為啥從1920年起,英國就開始考慮讓殖民地自主而不永遠保持現狀.

簡單說,就是一戰給英國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也大大降低了它對殖民地的統馭能力。

從1920年愛爾蘭獨立並引發愛爾蘭內戰,英帝國就開始考慮如何和平的退出殖民地並於1923年通過了「非殖民化」的維斯敏斯特法案。

英國皇室和英國內閣,近八十年來,尊嚴和從容的出席了一場接一場的政權交接儀式和殖民地國家獨立儀式,宗主國為殖民地作了新獨立國家的助產護士。 中國人記憶尤深的恐怕是1997年7月1日的香港回歸儀式,在噙著淚花、品味著國家強盛、洗卻鴉片戰爭以來恥辱的國人腦海中,可曾理解英國人在回歸儀式上扮演退出者、失敗者的認認真真?

殖民地後遺症 二戰之後,隨著聯合國的建立和美國反殖民主義的外交策略,除了冷戰產生東西方陣營之外,世界新秩序為西方大國「退出殖民地」提供了國際秩序的保證,也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下,英法帝國開始逐漸退縮到本土;可是基於之前的殖民地政策和退出的主被動區別,前法屬殖民地在近五十年來,產生了數倍於英屬殖民地的人道和政治危機,埃塞額比亞、蘇丹、越南、柬埔寨、中非,一個個從災難或內戰新聞中熟悉的名字,都是前法屬殖民地。

在世界新秩序下,由英語國家主導的現代文明,已經將叢林時代「大國欺負小國」的國家間關系,進化到了無論大小國家,都能享有應有的政治權利和國防協作,且因憲政民主制度而形成的各個國家政府之間,也基本不會出現嚴重的國家間戰爭可能。 遍布歐洲的多個小國,如瑞士、挪威,和微型小國,如盧森堡、列支敦斯登,其國民富裕程度和生活安定指數,往往居全球之首,而這,正是人類之所以結成社會或國家的真正意義。

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1914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衰敗。英國於1920年設立北愛蘭郡,並於1921年至1922年允許愛爾蘭南部脫離其統治,成立獨立國家。1931年頒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認其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獨立自主,大英帝國殖民體系從此動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經濟實力大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隨著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繼獨立,到60年代,英帝國殖民體系瓦解。1973年1月加入歐共體。

還有一些資料可供參考
雖然英國贏得了戰爭,並從戰爭中獲得了新的殖民地,戰爭的巨大開銷使得英國無法繼續承擔維系一個帝國所需要的龐大財政支出。英國有數百萬人死亡,無數資產被毀,其結果是債台高築、資本市場的混亂以及在海外殖民地英國籍官員人數的缺乏。與此同時,民族主義情緒在新老殖民地都在高漲,而帝國的參戰以及非白人士兵在戰爭中所感受到的強烈的種族歧視都更加助長了這種民族主義情緒。

1920年代是自治領發生巨大變革的時代。雖然自治領在一戰爆發時還無權選擇是否參戰,1919年結束一戰的《凡爾賽條約》,卻是由英國和其自治領分別簽署的。1922年自治領不再願意支持英國對土耳其的軍事行動,迫使英國尋求一個和平的妥協方案。

自治領的完全獨立經由1926年的《貝爾福宣言》和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案》得到最終確立:所有自治領取得與英國的同等地位,英國的立法機構不再有權干涉自治領內部事務,自治領也將享有自主外交政策的自由。1907年在殖民部內設立的一個主管自治領事務的部門也在1925年從殖民部分離出來成立獨立的自治領部,並在1930年擁有了首位部門大臣。

加拿大在1923年成為第一個獨自簽署外交條約的自治領,並在1928年迎來了首位英國駐渥太華高級專員,從而結束了加拿大總督原先即是加拿大國家元首、又是英國駐加拿大代表的矛盾地位。1927年加拿大向華盛頓派遣了第一位永久性的外交官;1940年澳大利亞也派出了首位駐外大使。

愛爾蘭自由邦在一場反抗英國統治的血腥戰爭後於1921年取得了自治領地位;1937年愛爾蘭與英國斷絕了正式的憲法關系,並在1949年正式成為完全獨立於英聯邦之外的愛爾蘭共和國。原本就獨立、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掌控的埃及也在1936年斷絕了與英國在憲法上的特殊關系(雖然直到1956年英國才從埃及撤軍)。在1922年成為英國保護國的伊拉克也在10年之後的1932年完全獨立。
20世紀初被殖民地區人民的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已經開始挑戰殖民宗主國的統治地位。同時,宗主國又開始越來越關心本土和周邊國家的事務,特別是在二戰以後這種趨勢更加明顯。印度是第一個抓住這個歷史機遇的國家,之後亞洲和非洲的許多殖民地也紛紛效法。英國雖然在開始時試圖抵抗這種勢頭,但都落得災難性的下場,最終只得接受這一新的形勢,並將舊日的大英帝國轉變為今日的英聯邦。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英國民不聊生,而它的前盟友們卻又不願繼續支持殖民主義。1947年的經濟危機迫使克萊門特·艾德禮的工黨政府放棄繼續維護英國作為世界一流強國的野心,而被迫接受美國的崛起。英國也必須處理與歐洲其他國家的關系,但英歐之間扭曲的關系至今沒有完全解決。

1939年9月英國對德國的宣戰只代表了它自己和澳大利亞(當時澳大利亞還未正式接受《威斯敏斯特法案》),而除了愛爾蘭(該國在一年前要求英國軍隊離開其國土,並選擇在戰爭中保持中立)以外其他的自治領則都分別對德宣戰。

二戰最終摧毀了英國原本就已經開始減弱的經濟與財政領導能力,並突顯了自治領與美國在軍事上對英國進行協助的必要性。1942年澳大利亞總理約翰·科丁(John Curtin)史無前例地下令將駐扎在英屬緬甸的澳大利亞士兵調回澳大利亞參加保衛澳大利亞的戰斗,明確地向英國表明,英國再也無法要求自治領政府以犧牲本國利益來維護英國的戰略利益。

戰爭結束後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於1951年加入了美國主導的澳新美地區安全條約,使得美國取代英國成為在太平洋地區新的軍事主導力量。而英國本身也從1961年起就試圖加入歐共體,並在1973年如願以償,這進一步削弱了英國與其自治領之間原本存在的特殊經濟關系,自治領的產品在進入英國市場時從此不再享受特殊優惠待遇。

在加勒比、非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戰後的非殖民化運動在日漸強大的民族主義勢力推動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以實現,而英國幾乎從未試圖抵制這股浪潮。英國的頹勢在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中表露無遺:在這場近乎羞辱的事件中,英法兩個老牌殖民國家在美國的強大壓力下被迫結束對埃及的干預,以維護美國在中東的利益。

1947年印度獲得獨立,這是印度國大黨長達40年反抗殖民主義斗爭的勝利。但是印度的獨立是以分割印度和巴基斯坦為代價的,為的是避免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間互相的內斗。英國和其他自治領對於印度獨立地位的接受是今日英聯邦組織的開始。

1948年緬甸也獲得獨立,並選擇不加入英聯邦;之後又有斯里蘭卡(1948年)和馬來亞(1957年)的獨立。1948年英國結束了在巴勒斯坦地區的委任統治,此後的幾十年間這里一直持續著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血腥暴力爭端。在地中海地區,說希臘語的塞普勒斯人一直通過游擊戰的形式希望將塞普勒斯保留在希臘的版圖內,但1960年塞普勒斯還是最終獲得獨立。

英帝國在非洲殖民主義的結束往往過分迅速,以至新獨立的國家無法獨立面對獨立後的挑戰:1957年迦納在10年的民族主義運動後終於獨立,之後奈及利亞(1960年)、獅子山和坦噶尼喀(1961年)、烏干達(1961年)、肯亞和桑給巴爾(1963年)、甘比亞(1965年)、波札那和賴索托(1966年)以及史瓦濟蘭(1968年)也相繼獨立。

英國從南部和東部非洲的撤軍對當地的白人居民有著很大影響:肯亞獨立後發生的茅茅起義表明,白人土地主對權力的佔有已經引起了非洲土著居民的不滿。南非白人政權的持續存在一直是英聯邦的一塊心病,直到其於1994年結束了種族隔離的政策。

雖然由白人佔多數的羅得西亞聯邦隨著1964年馬拉維和尚比亞的分別獨立已經分裂,南羅得西亞的白人(他們自1923年起就一直是一個自治的殖民地)宣布獨立,拒絕接受一個非洲人政府的管轄。在南非白人政府的支持下這個羅得西亞政權一直持續到1979年,直到雙方達成協議成立一個多數共治的辛巴威共和國。

在短命的西印度聯邦(1958年至1962年)的失敗後,大多數英國的加勒比殖民地選擇分而治之:1962年的牙買加和特立尼達和多巴哥、1966年的巴貝多以及其他的東加勒比海島國都相繼獨立。英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在之後的歲月里也相繼經歷了類似的非殖民化過程。1997年,英國在中國政府的強烈壓力下,被迫歸還了原本就屬於中國領土而被英國以武力占據的殖民地香港。

E. 英法曾經是世界霸主的地位,為何二戰時會把霸主地位讓給蘇聯和美國

蘇聯和美國的實力迅速的的強大,所以英國和法國不再是世界的霸主。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和法國的戰爭也是很大的程度上使得國家的實力削弱。美國在戰爭的期間大發戰爭財也是默默的發展。

美國和蘇聯在世界大戰的時候默默的發展很多機會兩個國家也是抓住了發展的機遇,以及當時的法西斯和蘇聯的相互作用之下,造成了霸主地位被讓出。

F. 第二次世界大戰非洲戰場

阿拉曼戰役

1942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北非戰爭中,英軍第8集團軍於在北非實施的進攻戰役。

由於德軍在蘇德戰場,特別是在斯大林格勒會戰中損失慘重,德意兩國法西斯領導集團被迫於1942年秋季前大幅度縮減對在非洲作戰軍隊的支援。德意軍隊已精疲力竭,武器、彈葯和燃料奇缺。這對英軍在非洲戰區轉入進攻,驅逐德意軍隊極為有利。

10月23日前,德意軍「非洲」坦克集團軍(司令為隆美爾元帥)在埃及阿拉曼以西佔領寬為60公里的防禦正面。該集團軍下轄德軍4個師和意軍8個師,總兵力約8萬人,坦克540輛,火炮1219門,飛機350架。採取縱深梯次配置,企圖依託支撐點式環形防禦與大面積布雷相結合的堅固防線,阻滯和粉碎英軍進攻。在埃及作戰的英軍第8集團軍(司令為蒙哥馬利將軍)轄10個師和4個獨立旅,總兵力為23萬人,坦克1440輛,火炮2311門,飛機1500架。戰役企圖規定;鉗制左翼德軍,由阿拉曼西南地域向西迪哈米德方向實施主要突擊,將德意軍隊濱海集團壓迫至沿海一帶,並予以殲滅。英軍巧妙進行戰役偽裝,使德軍對英軍主要突擊方向和戰役發起時間作了錯誤判斷。

1942年10月23日21時40分,經過3天的預先航空火力准備和20分鍾的炮火准備,英軍於10月23日傍晚轉入進攻。突破是在9公里寬的地段上實施的。英軍炮兵密度較小(每公里正面50門火炮),未能壓制敵人火力配系,雖經一整夜戰斗,僅楔入敵人防禦陣地。突破變成了速度異常緩慢的「蠶食」德軍防禦陣地的行動(至10月27日前英軍僅推進7公里)。

在主攻方向上,第30軍右翼澳大利亞第9師和英第51師、中路紐西蘭師和南非第1師,起初進展順利,突破敵前沿後迅速在雷區為後續裝甲部隊開辟通路;左翼印度第4師在魯韋薩特嶺以北遭敵頑強抵抗,進攻受阻。24日凌晨2時,第10軍第1、第10裝甲師奉命從正在開辟通路的雷區進入戰斗,由於雷區縱深超出預料,至日終前僅第1裝甲師的個別部隊通過雷區。25日凌晨,紐西蘭師在雷區開辟通路後,向西南方向邁泰爾亞嶺逼進,遭德第15裝甲師反擊。26日,澳第9師在戰線北端攻佔德軍部分陣地後向海岸推進,威脅德第164師側後,並擊退德第15裝甲師的反擊。在助攻方向上,第13軍對德軍防線南段發起進攻,但為德軍的雷區和炮火所阻,進展甚微。24日晨,該軍第7裝甲師和第44、第50步兵師再次發起攻擊,通過第一道雷區後為德軍火力所阻。

此後,雙方損失慘重。26日,隆美爾判明英軍主攻方向,開始將第21裝甲師調往北線。英軍進攻受挫,27日暫停進攻;第7裝甲師北調,加強主攻方向實力;第13軍其他部隊暫取守勢,僅以小分隊出擊和炮火襲擊牽制敵人。26日,義大利向非洲運送燃料的油輪全部被英國海、空軍擊沉,致使德軍油料奇缺,後勤補給陷入困境,裝甲部隊無法組織大規模反擊。29日,澳第9師和英第9裝甲旅向海岸推進,被德軍擊退。由南線調來的德軍主力第21裝甲師向北部沿海機動,企圖阻滯英軍沿公路西進。蒙哥馬利據此改變計劃,決心對腰子嶺以北德軍防禦薄弱部位實施縱深突破。31日,澳第9師進抵並控制沿海地區,切斷德軍第164師退路。德軍第21裝甲師、第90輕型裝甲師組織反擊,未果。至此,德意軍坦克僅剩200餘輛,而英軍在戰線北段尚有800餘輛坦克沒有投入戰斗。

11月2日凌晨1時,英軍按照"增壓"計劃發起新的進攻。經炮火准備後,第151、第152步兵旅和第9裝甲旅發起沖擊,遭德軍頑強抵抗。第1裝甲師隨即投入戰斗,次日夜從德軍第15、第21裝甲師防線接合部達成突破。4日晨,第10、第7裝甲師和印度第4師從突破口向縱深發展進攻。德軍第15、第21裝甲師余部實施反擊,但由於沒有空中掩護,大部坦克被擊毀。在沿海地區被切斷退路的德第164師余部,亦被澳第9師殲滅。隆美爾命令德意軍全線撤退。由於油料和車輛不足,部分重兵器由人力後送,道路擁擠不堪,撤退行動遲緩。英軍乘勢轉入追擊,並出動大批飛機轟炸,給退卻中的德軍以重大殺傷。6日,英軍因雨停止追擊,致使德意軍裝甲摩托化部隊順利撤退,僅意軍第10軍在退卻途中大部被殲,戰役至此結束。

點評:此戰是英軍在非洲取得的第一次重大戰績。這一勝利使北非戰局出現了有利於盟軍的轉折,盟軍從此開始掌握戰略主動權。阿拉曼戰役中,德意軍隊傷亡和被俘5.5萬人(俘獲3萬人、斃傷2.5萬人),損失坦克320輛,火炮約1000門。英軍亡4600餘人、傷8900餘人。此戰的特點是,英軍以巧妙的偽裝達成了戰役突然性,步、炮、坦密切協同突破對方防線。不足之處是,對敵人防禦戰術地幅的突破速度極低。每晝夜超不過1.5公里,因而未能達到將德意軍隊壓至沿海一帶的目的。英軍對退卻之敵追擊也不夠堅決,這使德國法西斯軍隊集團得以有組織地撤至預有準備的防禦地區。

閱讀全文

與二戰英國為什麼要主動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鹽的印度編碼是多少 瀏覽:375
印度國家怎麼看待中國人 瀏覽:290
從印尼打工回國需要准備什麼 瀏覽:242
英國大學信息怎麼查 瀏覽:951
申請英國高中從什麼時候開始 瀏覽:860
國足戰伊朗怎麼樣了 瀏覽:650
伊朗每年應該繳納多少聯合國會費 瀏覽:808
伊朗國旗怎麼設計的 瀏覽:43
深圳到越南的快遞有哪些 瀏覽:710
外國人在中國是怎麼拿筷子的 瀏覽:84
中國多少個人叫魏文敏 瀏覽:712
義大利嚴繁體字怎麼寫 瀏覽:305
義大利哪裡潘多拉便宜嗎 瀏覽:684
義大利左派和右派哪個好 瀏覽:308
中國5g科技有哪些 瀏覽:37
越南提款機能取多少錢 瀏覽:149
印度砸椰子是什麼習俗 瀏覽:932
曼谷離越南哪個機場近 瀏覽:869
印度洋的板塊邊界類型是什麼 瀏覽:678
二戰中的義大利為什麼打不過德國 瀏覽: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