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代西方怎麼修築馬路的呢
在古代希臘,修路和行車有許多禁忌。希臘人認為,有森林、泉水等風景優美的地方是仙人的幽居,凡人不能打擾,要築路則未免要破壞自然環境而觸犯仙人。因而他們修的路很少,與其說是摘交通運輸的大道,還不如說是通向廟堂的林蔭道,因而,雙輪馬車不得不在曲折的山間小道上行駛。
波斯(今伊朗)人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建立了一個強大的波斯帝國。在大流士皇帝的統治下,波斯修築了許多驛道,從首都蘇薩到各省區都有驛道相通,其中最長的是從蘇薩到一個名叫小亞以弗所的城市,這條路被稱為御道,全長2400公里,每20公里就設一驛站。波斯人修的驛道與中國人不同,不是為了方便旅行、通郵或各地進行的物資交流,而是出於軍事和行政管理的需要,因為當時波斯是一個尚武、積極向外侵略的國家,軍隊調動頻繁,因而也就需要運送糧食裝備,在政府所在地和邊防前哨間傳達命令和遞送情況。御道的修築,方便了波斯帝國的侵略擴張,在公元前514年左右,大流士佔領了歐洲的一部分地區,波斯成為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
羅馬人在公路建設上有很大成就,他們建立了完整的公路系統,在羅馬帝國的全盛時期羅馬人在各地修了大約5萬英里很好的公路。羅馬人沒有像希臘人那樣迷信,而是用技術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排干沼澤,將貫通全國的公路修得經久耐用。調動的軍馬、騎馬的信使、雙輪馬車和滿載貨物的四輪馬車,無論在什麼氣候、什麼季節中都能安全通過。
B. 英國人是怎麼殖民到加拿大的路線是什麼
15世紀初,法國和英國的探險家航行於北美水域沿岸,尋找一條通往亞洲的航線。法國人在聖勞倫斯河岸和大湖區附近建立了基地,英國人在哈得孫灣和大西洋岸邊建立了據點,最終他們未能找到通往亞洲之路,但發現了北美這塊廣闊無垠的大地上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
17世紀初,英國和法國都建立了永久居住地,盡管來自兩國的定居者生意興隆,但他們在政治和軍事上仍然依賴本國政府。兩國勢均力敵,虎視眈眈。1763年簽定的巴黎條約使6萬法國定居者生活在英國人控制的土地上。
1774年,英國議會通過了魁北克法案,確定了英國刑事法和法國民事法,保證法國殖民者享有語言和宗教的自由。
1791年,英國政府設立兩個行政區――上加拿大和下加拿大,他們分別是今天的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行政上設有地方長官、立法委員會和選舉產生的地方議會。
1840年,英國政府將上下加拿大合並成為加拿大省。代錶王室的地方行政長官的權力逐漸減少。1848年,加拿大省被准予成立自己的政府,負責除外交以外的其他事務。
1864年,加拿大自治領地誕生,約翰-麥克唐納出任第一屆政府總理。直到1948年紐芬蘭人劃入加拿大領地,才完全形成如今加拿大之疆土全貌。加拿大19世紀後半期的歷史是社會發展與社會矛盾交織在一起的歷史。
1931年,加拿大成為英聯邦成員,加拿大自治權得到英國政府的正式承認,享有與英國同等的權力,從此成為獨立的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加拿大經歷了重大的社會變化,來自南歐、亞洲、南美和加勒比海島國的移民加入到已經生活在這個國家的英國和其他其他西歐人後裔的行列中。結果,加拿大成為一個日益發展的多語言、多文化的社會。
也就是說,加拿大並不是英國的殖民地。
C. 英國人是怎麼走路的
正常的走路方式,和別的國家的一樣,只不過在行為方式上比較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