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龍在中國和英國的起源,地位還有象徵
龍的起源中國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
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的龍,位於遼寧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遺址。這一尊「龍形堆塑」,由大小均等的紅褐色石塊堆塑而成,全長近20米,寬近兩米,氣勢恢宏,位於該原始村落遺址的中心廣場內。在漫長的遠古歲月中,它曾作為先民們與神溝通的工具而存在,擔負著這個村落的興衰。
古籍上的記載實在觸目驚心,原始時期的祭祀總是殘忍得不可理喻,祝齋、跪陳、禮拜…
…這些都只是前奏,真正的主角是犧牲。焚人祭天——上天需要他的臣民以鮮血換得甘霖。在熾熱的火焰中,散發出人肉被烤焦時的臭味,狂熱的村民卻在重復著單調的祈禱,乞求天帝的憐憫。據說,當時當作犧牲而被焚燒的有兩種人:巫和魍。巫,是天神的使者,用火焚燒,能使她的靈魂進入天界,得以向天神痛陳民間的旱情,求得降雨。魍,則是殘疾的不祥人,往往有著矮小的身軀和總是仰面朝天的鼻孔。上天哀憐魍,生怕雨水流到他們的鼻孔里去,因而拒絕降雨,導致旱情泛濫,只有在巫術中將魍燒死,才能把這種局面結束。此時的龍,不曾擁有被稱為神的資格,只是一種神用於布雨的工具。
直到春秋戰國時期,這種殘酷的祭祀方法終於受到了質疑,上古時期的焚人祭天得到了改良——從殺人改為了虐待。柴堆變成了暴曬場,活活燒死變成了在烈日下暴曬幾天……與此同時,龍的地位日益提升,它的形象被廣泛應用於祭祀器皿,承擔起天神代言人的角色。人們還用泥沙土石在田裡製成龍的形象,籍此求雨。《大荒東經》中「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淮南子?地形訓》中得「土龍致雨」,記敘的便是這種現象。「造龍求雨法」的日漸風行,祭祀方式不再血腥,相信與文明的進步和人文精神的覺醒不能分開。
姑且把巫術與宗教因素撇開,龍的起源與原始圖騰信仰也能找出不少聯系。圖騰,源於印地安語,原意是「他的親屬」或「標記」。原始氏族,對周遭的自然物象知之甚微,他們看得到翻卷變換的雲團,看得到刺破長空的雷電,看得到瑰麗多姿的虹霓,卻無法用已有的經驗或常識解釋所看到的氣象萬千。田裡的莊稼何以開花結果?牛羊牲畜何以生長繁衍?毫無疑問,這與雨水有關。當天空雷電交加時,總是會下雨的,因而他們認為,天象也與雨水有關。雨量過少,草木不生;雨量過多,人畜受淹;只有雨量適度,才可五穀豐登。至於雨下多下少,就得靠祖先庇佑了。這樣,他們就憑借著猜測,認定有那麼一種具有超凡主宰能力的物種,它與降雨息息相關,控制著世界的秩序,而他們,又與這種特定的物種有著親緣關系,因此,他們將這種動物作為本氏族的象徵和保護神,並將其取名為龍,遂自稱為「龍的傳人」。
據古代文獻記載,中國是有不少氏族曾以龍為圖騰的,從遠古時期黃帝、炎帝的子孫(呵呵~別忘了中國人也自稱「炎黃子孫」),到堯、舜、禹的族人,以至再後來的吳國、越國的子民。不同氏族的人,往往會找一些好聽的借口,作為本氏族選擇某種神物進行崇拜的原因。而當這種種借口流傳下來的時候,便成為了神話。這些神話雖已經過後人的修改和加工,但仍然涵載了當時的歷史背景。在此,筆者僅取一例進行分析。
公元前約26世紀,黃帝和蚩尤在涿鹿掀起大戰,傳說中,黃帝派出了「應龍」參與對戰,應龍是一種可以掌管風雨,長有翅膀的巨龍。《廣雅?釋魚》中便有記載:「有翼龍曰應龍。」只可惜這條應龍出師不利,被蚩尤一方的風伯、雨師殺得節節敗退,黃帝的軍隊也被風伯、雨師召來的暴雨給淹了。後來,黃帝請來天女「旱魃」,引來大旱,才將暴風驟雨收住,取得勝利。
從這個傳說中,可以推測出幾點:1、天氣,在當時已成為影響戰果的重要因素,它的好壞,直接決定哪一方將獲得勝利。2、古時帝王出戰前(如黃帝、蚩尤),往往會進行各式各樣宗教儀式,,希望藉此影響天氣。黃帝召喚「應龍」,很可能就是舉行了「造龍求雨」的儀式,而風伯、雨師等人物,則可能是蚩尤軍中的負責求雨的巫師。3、在當時人們的觀念中,施雨還不是龍的特權,風伯、雨師等人也能召雨。只是後來隨著龍崇拜的推廣,其他求雨者的名目日漸式微,最終湮沒不聞。
龍的形象龍,到底長一個什麼樣子,似乎沒人能說得清。宋人羅願在《爾雅翼?釋龍》中提出了一個龍形象的概括:「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看來,連古人都不得不承認,所謂龍,就是各種不同動物的大雜燴。只不過,用一句很俗的話來講,「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了。當然,龍之所以為龍,並不僅僅因為它身上有著不同動物的特徵,更由於它無可比擬的神力,它操縱著風雨、雷電、霹靂,它映襯著霧靄、霞光、虹霓,它深沉而悠遠,神秘得難以捉摸。它是自然力的集結,代表著強大與不可思議。人們畏懼它,其實是畏懼自己無法理解的自然。炎黃子孫們從「隆隆」雷聲中得知它的覺醒,便從中抽象出它的名字——龍(隆)。
正因為龍只不過是種種知與未知事物的模糊集結,它的形象也變化萬千,隨著時空差異有著不同。燭龍、應龍、蛟龍、螭龍、蟠龍、虯龍、夔龍……各種各樣的龍匯集起來,簡直可以編出一本龍的分類學了。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時而清晰,時而模糊。舉個例子,龍是否有翼呢?這個問題不好回答。據考究,在西漢的出土文物中,有翼龍和無翼龍是並存的,到了唐宋時期,龍的翼就全都化為一到兩根飄帶了。這說明龍的形象是在不斷的變化的。這種變化產生的原因可能有很多:首先與龍扮演的角色變化有關。
在商代,龍往往被刻於青銅器上,用於祭祀。出於顯一顯神的威風的需要,龍的形象庄嚴渾厚、充滿震懾感。到了春秋時期,人們不再將龍的形象局限於禮器,龍開始在日用品——如鏡子、絲帛上現身,為了與生活更貼近,龍的形象漸漸變得溫和,顯得更加親民。然而到了明清,龍的形象被帝王們壟斷,用於王室建築的裝飾,當龍在屋檐樑柱上張牙舞爪的時候,它們又再一次變得高高在上,驕橫無道。到了當代,恐怕不會再有什麼人會相信龍就是神之類的鬼話,龍的圖案也可以隨隨便便的使用了,於是龍的形象也變得更加隨意,可塑性更強。(恐怕老祖宗們做夢也想不到,龍會變成卡通片里那種傻乎乎的可愛形象吧。)
其次,這也可能與畫家們繪畫能力的提高有關。
原始時期,龍的形象相當粗糙,一方面,因為它們是怪物,只需要它們長相可怖就好,細節就免了。另一方面,即使蠻荒時期的畫匠們想把龍畫得像樣些,也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當時也沒有定下一個「龍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准則。到了後來,隨著社會文化與經濟的穩健發展,畫家們繪出的圖畫也越來越精美,人們不再滿足於神似,而是要追究形似了。這就需要把龍的形象規范化。但由於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理解,於是畫龍的理論就五花八門,差異明顯,因此龍就有了種種不同的種類。
再其次,恐怕就要拜以訛傳訛所賜了。
謠言說得多了,就會成真,在中國尤其如此。在此,筆者僅舉一例。傳說上古時期,堯帝有一名出色的樂官,叫夔。堯曾經贊賞他,說:「夔一,足。」意思是:象夔這樣的人,有一個就足夠了。可惜的是,古文沒有標點符號,人們不知怎麼一來,就把這句話傳成了「夔,一足。」意思是:夔,只有一隻腳。在後來,便有一些自以為是的人,把傳說中的夔龍和這句誤傳的話聯系起來,把夔龍說成了是一隻腳的。於是中國傳說中,也就跑出了只有一隻腳的龍。
龍在文學作品中龍在中國的文學作品中出現的幾率甚高,詩、詞、曲、小說、戲劇……幾乎沒有一樣少得了它。
在屈原的《離騷》中寫道「為余駕飛龍兮,雜瑤象以為車,何離心之可用兮,吾將遠適以自疏。」以龍為坐騎,似乎是不少文人的樂事,這是由於在古代,修煉升仙的思想十分流行,文人們在不容於世後,往往希望籍此告別現實世界的明爭暗鬥。而超凡脫俗的龍,便承擔起接引得義務,成為大文豪們上天的交通工具。
又如在《三國演義》第十二回中,劉備和曹操曾經就龍的問題進行過一番討論,曹操還作了不少評價——「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吞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表面上說龍的變幻,實際上語帶雙關,但拋開政治不講,這一段龍的描繪的確精彩。熟悉《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諸葛亮人稱「卧龍」,龐統人稱「鳳雛」,這兩個稱呼頗值得玩味。古往今來,人們總是用龍、鳳喻人中豪傑,被稱為龍的人,若無緣生在帝王之家,就往往既才華橫溢又品性剛直,有一點懷才不遇又有一點孤芳自賞。中國人欣賞的是這樣的一種人嗎?難說。不過,從龍、鳳的稱謂中,筆者也想到另外一點:不少人會認為,龍為陽,鳳為陰,兩者是夫妻關系。但實際上,古人的確把龍鳳相對,但並不是時時強調性別的相反(說來也是,在古文中,鳳和凰才是夫妻嘛,鳳是男性,凰是女性)只是後人陰陽調和的思想在作怪,才非要把龍、鳳分出男女來。
話又說回來,龍雖強大,也會有非常可憐的時候。在《西遊記》中,一開始便有一條龍因為不依法令行事,在魏徵手下掉了腦袋,從中可以得出,龍也不是在任何時候都被視為帝王的化身,不然,斬龍頭的事非得弄出個文字獄來不可。似乎吳承恩也很有興趣證明,龍不是那麼神聖不可侵犯的。接下來的《西遊記》中,龍們的生存狀況也沒什麼改善,先是四海龍王被孫猴子一頓棍子打得六神無主,後是龍王的太子因犯了天條而被迫當了唐僧胯下的白馬……
當然,龍在《封神演義》里的遭遇要更凄慘些。龍王三太子被淘氣的哪吒抽了筋,接了鱗,龍王爺也被哪吒不知天高地厚地稱為「老泥鰍」。這一種指責產生的原因值得考究,龍本是作為吉祥的瑞獸,在百姓心中形象極為良好,何故到了此時,人民的態度卻大大改變?這不得不歸咎於封建統治者們壟斷龍形象的行為。帝王們宣稱自己是「真龍天子」,希望把龍作為王權的象徵,在拔高龍的同時也拔高自己。這種行為自然引起了百姓們的不滿,由於龍文化存在的歷史太長,統治者們不可能完全把龍形象據為己有,於是人們也塑造出一些惡龍的形象,指代歷史上的暴君,這就是龍在文學作品中常常被嬉笑怒罵的原因。
對龍進行描述的文字很多,筆者也不想再連篇累牘地列舉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翻翻《山海經》、《搜神記》、《聊齋志異》等志怪小說,又或是翻一翻本論文的《素材篇》,裡面也摘錄了一些傳說。這里不多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