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製造業為什麼落後

英國製造業為什麼落後

發布時間:2022-02-25 23:03:24

① 為什麼英國的製造業在近幾十年來的重要性下降

因為在撒切爾夫人時代,英國政府就已經決定調整英國的發展方向,摒棄重工業,發展服務業。現在英國經濟支撐其實是金融服務業。

② 英國為什麼後來落後了

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在第2次工業革命時期,
1.當時英國作為最大的殖民帝國,即使在技術水平較低的情況下,英國資本家也能從殖民地獲得巨額利潤.
2.資本家寧願把大量資本輸出國外,而不願用於更新國內的生產設備和採用新技術.
3.英國沒有積極利用先進科技,改造舊的工業生產設備和技術.
正是這種殖民帝國主義使英國的經濟發展速度緩慢下來,被美國和德國相繼趕上和超過.盡管英國的造船也和金融業在世界上仍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它失去了19世紀中期以來在世界工業中的壟斷地位.
2戰期間,英國受到了納粹德國猛烈打擊,破壞遭受十分嚴重等因素

③ 英國為什麼漸漸衰弱了

英國衰落的經濟因素

英國衰落的具體表現首先是一種經濟現象,主要是隨著「世界工廠」地位的喪失後隨之產生的一系列消極因素,原來的優勢開始轉化為一些沉重的包袱,包括陳舊的生產部門,墨守陳規的技術,落後的經營管理方式等等。陳舊的生產部門是指在英國經濟中長期佔主導地位的主要是傳統的工業部門,新的生產部門發展遲緩。英國企業界的基本態度長時期是保守的,它不願採取國外的先進技術,也不重視技術教育,以至於在技術上缺乏創新,因循守舊。落後的經營管理方式是指英國經濟中長期保持了資本主義初期的那種傳統的經營管理,無論是企業經營規模和組織還是企業的管理工作都大大落後於美國和德國。這一切不僅削弱了英國工業的國際競爭力,而且加速了英國的資本外流。資本過早地湧向國外,又反過來影響英國經濟的增長率,使得英國工業在世界競爭中的地位進一步削弱。
同時在經濟生活中至關重要的精英階層的隊伍在英國也不穩定。由於英國工商界的經濟待遇較差,令人遺憾地造成了大量工程及管理人才外流。

社會結構的因素

英國成為第一個工業化國家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它獨特的社會結構。即它不是像當時歐洲的大部分國家那樣,只有社會上層和社會下層的兩層式的社會結構,而是有一個強大的中間階層。正是這一獨特的社會結構,使得當時的英國具有了其它歐洲國家所不具有的活力,由於中產階級有條件積極地從事工商活動,從而推動了工業革命的進程。而到了維多利亞時代,從形式上看,已是中產階級大獲全勝的時期,土地貴族的政治和經濟優勢都在喪失。但這一趨勢並不意味著貴族統治階級已經消亡,已經被趕出歷史舞台了。19世紀上半葉圍繞著濟貧法的一系列政治斗爭,最終使貴族重塑自己社會主人的形象,而發了財的資產階級不得不對自己的暴發戶的形象進行修飾,並在不知不覺中向貴族階層的價值觀念靠攏。
這方面顯示出的一個最重要的特徵,就是中產階級對購買地產的熱情。購買地產不是為了進行新的農業投資,為了發展農業,而純粹是為了享受擁有土地的樂趣。換句話說,原來富有進取精神的資產階級現在已經在向土地貴族的精神世界靠攏,他們已在逐漸地放棄了他們的前輩得以成功的那些精神因素,而接受了一個與競爭性的工業精神毫不相關的新概念紳士。而這一概念本質上是舊貴族價值觀念在新形勢下的復活。正如羅素所說,「紳士是貴族為了使中產階級遵守秩序而發明的一個概念。」此外,英國貴族的結構相對鬆散,具有某種流動性,這種獨特結構也使得它比歐洲的其他貴族更易於吸收新的精英進入自己的隊伍。據龐弗里的統計,從1837至1911年間,新上升到英國貴族階層的人中,其他非貴族出身的人越來越多,從1837年左右的10%上升到1911年的43%。不僅如此,英國的實業家還開始和貴族「融合」,由此而產生的一些英國壟斷集團的特點是貴族在其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一個世紀以前實業家就開始與貴族在經濟上聯系在一起,以後則是在社會文化方面進一步接近與結合,迄今英國還保留了讓有爵位的人點綴大公司董事會的習慣。1978至1979年間,在英國最大的50家工業公司和24家存款與貿易銀行的主席人選中,有31位爵士和11位勛爵。當英國的企業家們開始效仿貴族的生活方式時,公司的活力也就喪失了。

文化與生活方式的因素

英國十分重視紳士文化與生活方式。紳士的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把追求一種田園式的生活放在首位,當中產階級把紳士作為自己的形象來效仿時,他就把自己賴以成功的工業精神喪失了。正如韓德森爵士所說:「英國的生活方式,即專心致志於追求悠閑的生活而非工作。」英國能在一個世紀的時間里保持著自己的優勢不被侵犯,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益於英國人的創新精神。這種不斷的進取和創新精神,就是所謂的工業精神。到十九世紀中葉,斯邁爾斯等人曾認為工業和農業革命是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但在英國近現代的文學作品中,典型的英國式的理想是對一種田園牧歌生活方式的嚮往,而工業化卻是與「黑暗的魔鬼般的工廠」聯系在一起的。很多工業家把工商業活動只看作一種業余的事,常常有一些十分成功的企業家完全離開了工商業界,另外一些企業家盡管還在從事工商業活動,卻只把它看作一種社會責任,而不是把它看成是一種經濟上的機遇。這樣一種心態最突出地反映在英國的家庭公司的發展上,英國在歷史上最早產生了各種以家族為基礎的公司,但卻遲遲不能形成非個人性質的更大的壟斷公司。因為這些成功的企業家,他們已為自己的家庭掙來了一個舒適的環境,自己也具有了一個令人羨慕的社會地位,現在他所需要的是有更多的時間去享受周末的休假,去參加各種紳士的娛樂活動,沒有必要再糾纏於「俗務」之中了。所以,他們更樂意用一種「休閑」的態度來看待自己的社會角色。

政府的作用

由於歷史的因素,英國長期奉行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這種政策在英國是世界上唯一的工業強國時對英國的發展是有利的,因為它有利於英國向其他國家傾銷自己的產品。它是一個不大的島國,人口在1890年時也不過3740萬,迅速的工業化和城市化使得它的人口中的78%成為了城市人口,從而超過了它的競爭對手在工業方面的從業人口,所以世界的主要大國如美、德、法和俄羅斯這些主要的對手還未來得及向它挑戰。然而,就在1870年這個英國歷史上公認的頂峰時期,美德等其它工業國開始趕上來了。它們的商品不僅鞏固了本國的市場,而且進入了英國原來的勢力范圍。1870年德國的保護關稅政策,1890年法國和美國的同樣政策,都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英國的出口貿易。由於其他的各種制約因素,英國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無法放棄自由貿易原則。其中固然有政府決策的責任,也與英國的各個行業有關,如棉紡業在原材料和成品兩方面都依賴國外市場,英國城市人口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的糧食,如實行保護關稅則勢必使英國國內市場的糧食價格上升。這些因素都使得英國政府難以採取斷然的措施。然而,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英國人古老的觀念,即認為政府的干預是一件只有利於少數人的行為,是一種為既得利益集團服務的事。在這樣的習慣制約下,英國政府長期未能採取一些有效的有利於發展的政策。比如對技術教育的忽視,使得英國在19世紀後期不能如德國和法國那樣提供足夠的技術工人。對一些重要的科研領域,政府也未能採取積極的扶持政策,而是任其自生自滅。甚至在20世紀的90年代,英國的職業培訓在22個發達國家中也是倒數第二。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英國政府內居然沒有一個主管工業的大臣。在經濟上英國政府未能有效地幫助自己的工業發展,但在對外政策上英國政府卻在有意無意地加重自己的經濟負擔。盡管英國的國力已經下降,並且一再發表從世界各地撤軍的聲明,但迄今仍然沒有主動撤出任何一個殖民地。就這方面而言,英國政治家們沒有正確估計自己國家的實力,在國際事務中沒有給自己正確定位,從而加重了英國的經濟壓力,並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英國的衰落。

既得利益集團的種種作用

英國是一個「自由發展」的工業國,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若干利益集團。
然而,這些利益集團往往把自己的小集團的利益放在首位,並且為了謀取自己小集團的利益而不擇手段。特殊的利益集團關注的主要是分配領域,至於如何才能提高整個社會的生產效能,則不是單個利益集團需要考慮的事。這一點,在英國的勞工運動和勞工組織上表現得特別明顯。勞工運動的斗爭目標主要是集中於分配領域。由於英國是第一個工業化國家,它在歷史進程中形成的工會結構與勞資關系也具有一些特別的地方:無論法國還是德國,都沒有按行業劃分的工會。一個人能否取得會員資格,取決於其工業部門,而非其所乾的行業。這樣,一個工業部門中某一行業,為了謀取本身利益而損害其他行業或整個企業利益的情況,便無發生的可能。法德兩國工會的數目比英國少得多,參加工會的人數占職工總人數的比例,也比英國小得多。換言之,英國獨特的工會結構增加了勞資雙方達成妥協的難度。此外,工會和類似的組織降低了社會吸收新技術來重新分配資源以便對變化了的環境作出反應的能力,從而降低了經濟增長率。
這些類似利益集團發展到最後,往往產生一種本能的排外心理。比如外科醫生,如果人數過多,那麼醫生的工資水平就會下降。所以,世界上的各種醫生協會總是本能地限制其成員的增加。
利益集團的形成在每一個社會都是不可避免的,如何清除這些既得利益集團在發展中的負面影響,是每一個社會都必須面對的問題,也是迄今為止尚無良策可以有效解決的問題。相對而言,在一個社會發展階段上歷史越久的國家,它要清除這些利益集團就越困難,在社會的進一步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阻力就越大。英國是第一個工業化國家,它在這方面所背的包袱自然也就最沉重。

1、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不徹底(保留了君主立憲制,是資產階級的軟弱妥協性造成的),由日不落帝國到世界工廠到衰落
2、世界的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潮流中,英國的資本大量輸出到殖民地,導致國內的技術和設備得不到更新(是由於資本家在殖民地獲得利益更加容易)
3、第二次科技(工業)革命中英國的資本外流
4、一戰和二戰英國損失慘重

④ 為什麼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英國逐漸落後於美國、德國

19世紀,英國的資本家又把他們豐厚的壟斷利潤投向美國,使美國成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領導者,形成強大的鋼鐵、化學、汽車工業,而英國卻成為二流工業國,不但落後於美國,甚至落後於德國和日本。

在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時期,英國經濟還在繼續發展。它的一些傳統部門,如造船業、金融業在世界上仍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的新興工業部門如化學、電氣等發展也很快。但就其經濟總體而言,它與美國和德國相比,就相對落後了,被美、德趕上並超過。英國的工業產值在世界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由1870年的32%,降到1913年的14%,喪失了它19世紀中期以來在世界工業中的壟斷地位。

對於英國經濟發展緩慢的原因,生活在今天的學生應該比較容易理解。第一是背著沉重的舊包袱。英國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是工業革命的母國,英國的很多工廠都存在百年之久,企業設備陳舊。當後起的國家採用新技術和新設備時,英國還在使用舊機器設備。因為,在資本家看來,拆毀舊的還可以繼續使用的機器設備,換上新的機器設備是不劃算的,這就阻礙了英國工業的進步。第二是殖民地的作用。英國擁有廣大的海外殖民地,殖民地是資本投資的最好場所。殖民地人民生活水平低,勞動力便宜,原料價格低廉,工業利潤大。因此,資本家寧願把大量資本輸往國外,而不願用於更新國內企業的生產設備和技術。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的資本輸出佔世界的第一位,一戰前的幾年中,英國每年在殖民地和國外的投資額與在本國的投資額是六與五之比。資本輸出給英國帶來驚人利潤,僅1912年就達17600萬英鎊。英國雖然工業生產在資本主義世界的地位下降了,但還是很繁榮的,其繁榮是建立在對殖民地的榨取上的,殖民地對英國的興衰具有極大的意義。因此,英國被稱為「殖民帝國主義」。

⑤ 什麼原因促成了英國製造業的迅速衰落

北海油田的發現!!

⑥ 英國汽車工業為什麼衰落了

我來告訴你把。汽車最早是英國發明的。出來以後國內的馬車夫反對。到政府鬧事,關鍵是政府有些機構支持,後來出台一個紅旗法案,一直持續了30年,就在這30年裡被德國法國趕超了

⑦ 英國製造業的未來會繼續衰落下去嗎

英國的製造業並沒有「衰落」,而是在整個經濟和就業比重中下降,但製造業產值以及生產率並沒有下降,而是在正常地增加。如果這都能說成是工業衰落,那麼八大工業國就沒有一個不是在工業衰落。三產超過二產是經濟發展的規律。有一些基本事實還是要搞清楚。比如佔大頭的運輸設備製造。現在英國本土汽車廠都被外資收購了,英國衰落了是不是?但事實是這些被收購的汽車品牌並沒有將生產遷出英國,設計及製造依然是英國人,GDP也算在英國。還有其他外資品牌在英國設的廠,比如習慣性點錯科技樹(人人都愛過百公里時速的除草機!)的英國本田。運輸製造依然是英國製造業的大頭。這又怎麼能說是一個國家的製造業衰敗了呢?與其說是英國汽車產業失敗了,不如說這是英國國企體系的失敗。我們都知道britishleyland幹得有多爛。除了跟工程相關的製造業,英國的航太,醫葯,化工這些製造業部門一樣還是很有競爭力的。

誠然老英格蘭北部的重工業歷史已經基本結束了,但這和五大湖區傳統重工業的衰亡是一樣的情況。不要憑印象,還是要看數字說話啊。

⑧ 老牌強國英國,為什麼會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後全面衰落

英國則在一次工業革命成就世界霸主地位之後,就一直處於一流國家的隊列裡面,就算是在二戰中損失巨大,也慢慢的恢復了過來,英國從來沒有衰落,只是時代的主角並不是它,而被掩蓋住了光輝。

二戰是對英國等歐洲國家的最致命的一次打擊,二戰幾乎使得整個歐洲國家倒退了20年。英國也沒好到那裡去。國內大片土地被炸成了廢墟,為戰爭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這直接導致了二戰之後的英國再也不復日不落帝國的榮光,大量的殖民地宣布獨立,而英國卻無可奈何。第二次工業革命對於英國來說,是一種相對的落後,其本質還是在進步,只是沒有新生資本主義國家快速。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於英國來說,則是一種退步,是真正意義上的退步。殖民地獨立,經濟系統癱瘓,國內百廢待興。

‍‍

⑨ 英國製造業是怎樣衰落的

以電器的廣泛應用最為顯著:德國人西門子製成了發電機;美國人特斯拉的兩相交流發電機。

另一項重大成就,是內燃機的創新和使用:德國人卡爾·弗里特立奇·本茨等人成功地製造出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美國人萊特兄弟發明飛機。

科學技術的進步也帶動了電訊事業的發展:美國人貝爾發明了電話。

我們再看看以上三點發明誕生的國家,就會發現第二次工業革命基本沒有英國啥事了,美國和德國成為引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角。世界製造中心本來應該不是美國就是德國的事情了,但是因為一戰和二戰的原因,實際一直真正取代英國的製造大國就是美國,德國雖然在工業享譽盛名,但始終沒有坐上真正的老大。

第三次工業革命,就是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的工業革命,但是似乎已經沒有製造業什麼事情了,很奇怪,現在即使網路詞條也改稱為「第三次科技革命」,並備注「第三次工業革命一般指第三次科技革命」。

在這次革命中,即使美國的輿論、國家政策和資本都拋棄了製造業,轉而追捧高新科技企業。美國的下蛋的雞從底特律變成了矽谷,將不掙錢的製造業移出美國其實是符合美國整體利益的。同時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似乎也轉移到了日本的名下,依舊很奇怪,德國依舊是老二。二戰對於德國的打擊遠高於對日本的打擊,無論是人口的喪失,機器設備被蘇聯的沒收,還是東西德國的分治。當然,第二次工業革命、一戰和二戰這三件事情使得原本很強壯的英國越來越衰落。

而德國因為成為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弄潮兒,即使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都是戰敗國,一次比一次敗得慘,但是在排名上居然做到牢牢地佔據著壓死英國的地位,並超過法國。可見科學技術的正能量比戰爭失敗的負能量還要大(和日本崛起一樣不能忽視美國的幫助)。

當然,現在是中國取代日本德國,在數量上成為製造業大國的階段。我們都知道著名的克虜伯大炮,這個工廠的鋼鐵冶煉技術就是該廠老闆阿爾弗雷德·克虜伯親自當間諜從英國同行那裡騙來的。今天的中國大約屬於美國或者德國在製造業數量超越英國,但是在質量上正在努力學習的階段。

⑩ 為啥第二次工業革命後英國就落後了

19世紀,英國的資本家又把他們豐厚的壟斷利潤投向美國,使美國成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領導者,形成強大的鋼鐵、化學、汽車工業,而英國卻成為二流工業國,不但落後於美國,甚至落後於德國和日本。

在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時期,英國經濟還在繼續發展。它的一些傳統部門,如造船業、金融業在世界上仍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的新興工業部門如化學、電氣等發展也很快。但就其經濟總體而言,它與美國和德國相比,就相對落後了,被美、德趕上並超過。英國的工業產值在世界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由1870年的32%,降到1913年的14%,喪失了它19世紀中期以來在世界工業中的壟斷地位。

對於英國經濟發展緩慢的原因,生活在今天的學生應該比較容易理解。第一是背著沉重的舊包袱。英國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是工業革命的母國,英國的很多工廠都存在百年之久,企業設備陳舊。當後起的國家採用新技術和新設備時,英國還在使用舊機器設備。因為,在資本家看來,拆毀舊的還可以繼續使用的機器設備,換上新的機器設備是不劃算的,這就阻礙了英國工業的進步。第二是殖民地的作用。英國擁有廣大的海外殖民地,殖民地是資本投資的最好場所。殖民地人民生活水平低,勞動力便宜,原料價格低廉,工業利潤大。因此,資本家寧願把大量資本輸往國外,而不願用於更新國內企業的生產設備和技術。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的資本輸出佔世界的第一位,一戰前的幾年中,英國每年在殖民地和國外的投資額與在本國的投資額是六與五之比。資本輸出給英國帶來驚人利潤,僅1912年就達17600萬英鎊。英國雖然工業生產在資本主義世界的地位下降了,但還是很繁榮的,其繁榮是建立在對殖民地的榨取上的,殖民地對英國的興衰具有極大的意義。因此,英國被稱為「殖民帝國主義」。

閱讀全文

與英國製造業為什麼落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中國與印度 瀏覽:977
中國航空行李有多少 瀏覽:47
廣西和越南人口多少 瀏覽:10
為什麼要避開伊朗路線 瀏覽:826
中國哪個地方的酒最好入口 瀏覽:315
印尼有多少對男雙 瀏覽:675
英國正常家庭一個工資多少 瀏覽:742
小布希總統任內來中國多少次 瀏覽:397
外蒙鐵礦是中國哪個公司開採的 瀏覽:415
海神什麼時候登陸中國境內 瀏覽:401
越南花鳥市場在什麼位置 瀏覽:680
海龜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100
去印尼走親戚帶什麼禮物比較好 瀏覽:772
義大利怎麼會有新冠肺炎的 瀏覽:49
伊朗女人為什麼一年四季戴頭巾 瀏覽:438
英國奶農現狀如何 瀏覽:812
為什麼美軍在越南有那麼多混血兒 瀏覽:984
英國短毛貓哪裡買最好 瀏覽:390
義大利語工作哪裡好 瀏覽:698
印尼虎魚突然不吃食怎麼辦 瀏覽: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