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古代多少朝代

英國古代多少朝代

發布時間:2023-07-06 06:40:21

Ⅰ 英國一共有過幾個王朝幾個君主

英國歷代王朝

1、諾曼王朝(1066—1154年)

征服者威廉登基後稱一世,在位21年。王位先後傳給他的兩個兒子威廉二世和亨利一世。如此歷經三王之後,「絕嗣斷統」,也就是說這個家庭繼絕了男性繼承人。然而出自女系的繼承人還有兩系。先是威廉一世的外孫斯蒂芬登上王位。另一系不答應,結果爆發了一場奪位戰。雙方打得精疲力竭,議定斯蒂芬死後,由另一系繼位。

2、金雀花王朝(1154—1399年)

斯蒂芬命歸西天後,亨利一世的外孫繼位,稱亨利二世。他本是法國的安茹伯爵,紋章以金雀花為圖案,王朝也因而得名。英法相爭的百年戰爭就是在這個朝代爆發的。此王朝傳八世而終,其中包括約翰王。

3、蘭開斯特王朝(1399—1464年)

金雀花王朝最後一位國王理查二世被他的堂弟策動宮廷政變廢黜秘裁,演出了一幕「煮豆燃豆萁」的慘劇。新上台的亨利四世是蘭開斯特公爵之子,王朝因此而得名。這個王朝歷亨利四、五、六三世,被約克公爵的後裔推翻。這兩個家族本是同根,蘭開斯特家族以紅玫瑰為徽號,約克家族以白玫瑰為標志。兩家爭奪王位的戰爭就叫作「玫瑰之戰」。

4、約克王朝(1461—1485年)

這個朝代最短,只有25年,大部分時間都是愛德華四世在位。

5、都鐸王朝(1485—1603年)

這個王朝以創始者命名。都鐸是蘭開斯特家族一支的後代,奪得王位後稱亨利七世。他與約克家族的公主結婚,兩家族從此合一。這個王朝依靠新興的工商業主和新貴族鞏固了統治。亨利八世因婚姻問題與羅馬教皇決裂,結果建立了英國國教。最後一位君主是伊麗莎白一世女王。

6、斯圖亞特王朝(1603—1649年,1660—1714年)

第一代君主詹姆斯一世是亨利八世妹妹的後人,原為蘇格蘭國王,因伊麗莎白一世女王死後無嗣,得以到倫敦繼承大統。此王朝1649年被國會軍推翻,查理一世被處死。國會軍首領克倫威爾自任護國主。1660年,王朝復辟,後來改行君主立憲制。

7、漢諾威王朝(1714—1901年)

斯圖加特王朝的安妮女王去世時,根據「王位繼承法」應由詹姆斯一世的孫女索菲亞繼位。但她已死去,王位就由其子德國的漢諾威選侯繼承,稱喬治一世,從此開始了漢諾威王朝,一直延續到維多利亞女王。這個王朝的前四位君主都命名為喬治,即一世至四世。所以,有時也把他們在位的時期(1714—1830年)稱為喬治時代(Georgian)。

8、溫莎王朝(1910年至今)

維多利亞女王去世後,其子愛德華七世登位。他以其父艾伯特在德國的封地薩克森科堡與哥達為王室名稱。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朝野反對德國,情緒激昂,迫使英王喬治五世宣布以行宮所在地溫莎作為國王家族新名。溫莎王朝已有五位君王:愛德華七世、喬治五世,愛德華八世,喬治六世及現在的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英格蘭王族譜系(公元827-公元1603)

1.撒克遜血統(公元827-公元1066,其中978-1016不詳,1016-1042為丹麥血統統治時期,1042年撒克遜血統復辟)

埃格伯特(827-839)/埃塞伍爾夫(839-858)/埃塞爾博德(858-860)/埃塞爾博特(860-865)/埃塞爾雷德一世(865-871)/阿爾弗雷特大帝(871-899)/老愛德華(899-924)/埃塞爾斯坦(924-939)/埃德蒙(939-946)/愛德烈(946-955)/艾雲(955-959)/埃德加(959-975)/殉道者愛德華(975-978)/埃德蒙.艾恩賽特(1016)/懺悔者愛德華(1042-1066)/哈羅德二世(又名高雲遜,1066)

2.丹麥血統(公元1016-公元1042)

克努特(1016-1035)/哈羅德一世(1035-1040)/哈迪克努特(1040-1042)

3.諾曼王族(公元1066-公元1154)

威廉一世(1066-1087)/威廉二世(1087-1100)/亨利一世(1100-1135)/斯蒂芬(1135-1154)

4.金雀花王族(公元1154-公元1399)

亨利二世(1154-1189)/理查一世(1189-1199)/約翰(1199-1216)/亨利三世(1216-1272)/愛德華一世(1272-1307)/愛德華二世(1307-1327)/愛德華三世(1327-1377)/理查二世(1377-1399)

5.蘭開斯特王族(公元1399-公元1471,1461年亨利六世遜位,約克王族愛德華四世繼位,1470年亨利六世復辟,1471年蘭開斯特王族統治結束,愛德華四世復位)

亨利四世(1399-1413)/亨利五世(1413-1422)/亨利六世(1422-1461,1470-1471)

6.約克王族(公元1461-公元1485)

愛德華四世(1461-1470,1471-1483)/愛德華五世(1483)/理查三世(1483-1485)

7.都鐸王族(公元1485-公元1603)

亨利七世(1485-1509)/亨利八世(1509-1547)/愛德華六世(1547-1553)/瑪麗一世(1553-1558)/伊麗莎白一世(1558-1603)

蘇格蘭王族譜系(公元1005-公元1625)

1.早期君主時期(公元1005-公元1371,1290-1292和1296-1306不詳)

馬爾科姆二世(1005-1034)/鄧肯一世(1034-1040)/麥克貝斯(1040-1057)/馬爾科姆三世(1057-1093)/唐納德.貝恩(1093-1094,1094-1097)/鄧肯二世(1094)/埃德加(1097-1107)/亞特蘭大一世(1107-1124)/大衛一世(1124-1153)/馬爾科姆四世(1153-1165)/獅心王威廉(1165-1214)/亞特蘭大二世(1214-1249)/亞特蘭大三世(1249-1286)/挪威的瑪格麗特(1286-1290)/約翰.狄奈波爾(1292-1296)/羅伯特一世(1306-1329)/大衛二世(1329-1371)

2.斯圖亞特王族(公元1371-公元1625,1603年詹姆斯六世即英格蘭王位)

羅伯特二世(1371-1390)/羅伯特三世(1390-1406)/詹姆斯一世(1406-1437)/詹姆斯二世(1437-1460)/詹姆斯三世(1460-1488)/詹姆斯四世(1488-1513)/詹姆斯五世(1513-1542)/瑪麗(1542-1568)/詹姆斯六世(1568-1625)

不列顛王族譜系(公元1603-現在)

1.斯圖亞特王族(公元1603-公元1714,1688-1689不詳)

詹姆斯一世(即蘇格蘭詹姆斯六世,1603-1625)/查爾斯一世(1625-1649)/共同統治時期(1649-1660,包括克倫威爾護國主時期)/查爾斯二世(1660-1685)/詹姆斯二世(1685-1688)/威廉三世(1689-1702)/安妮(1702-1714)

2.漢諾威王族(公元1714-公元1901)

喬治一世(1714-1727)/喬治二世(1727-1760)/喬治三世(1760-1820)/喬治四世(1820-1830)/威廉四世(1830-1837)/維多利亞(1837-1901)

3.薩克斯-科堡-哥拉王族(公元1901-公元1910)

愛德華七世(1901-1910)

4.溫莎王族(公元1910-現在)

喬治五世(1910-1936)/愛德華八世(1936)/喬治六世(1936-1952)/伊麗莎白二世(1952-現在)/目前即位次序排在前三位的查爾斯王子及其子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如果繼位的話按照歷史排序應該分別稱為查爾斯三世、威廉五世和哈里一世。

Ⅱ 英國歷史上有哪些王朝或朝代

國名: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為「米」字旗,由深藍底色和紅、白色「米」字組成。旗中帶白邊的紅色正十字代表英格蘭守護神聖喬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蘇格蘭守護神聖安德魯,紅色交叉十字代表愛爾蘭守護神聖帕特里克。此旗產生於1801年,是由原英格蘭的白地紅色正十旗、蘇格蘭的藍地白色交叉十字旗和愛爾蘭的白地紅色交叉十字旗重疊而成。

國徽:即英王徽。中心圖案為一枚盾徽,盾面上左上角和右下角為紅地上三隻金獅,象徵英格蘭;右上角為金地上半站立的紅獅,象徵蘇格蘭;左下角為藍地上金黃色豎琴,象徵愛爾蘭。盾徽兩側各由一隻頭戴王冠、代表英格蘭的獅子和一隻代表蘇格蘭的獨角獸支扶著。盾徽周圍用法文寫著一句格言,意為「惡有惡報」;下端懸掛著嘉德勛章,飾帶上寫著「天有上帝,我有權利」。盾徽上端為鑲有珠寶的金銀色頭盔、帝國王冠和頭戴王冠的獅子。

國歌:《上帝保佑女王》 "god save the queen"(如在位的是男性君主,國歌改為"god save the king")

國花:玫瑰花

國鳥:紅胸鴿

國石:鑽石

科學節:1831年開始,一年舉辦一次

科學周:1994年開始,在每年的3月舉辦

國家政要: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1952年2月6日即位,1953年6月2日加冕;上院議長兼大法官歐文勛爵(Lord Irvine of Lairg),1997年5月任上院議長;下院議長邁克爾·馬丁(Michael Martin);首相托尼·布萊爾(tony blair) ,1997年5月任職,2001年6月連任。

自然地理:24.41萬平方公里(包括內陸水域),英格蘭地區13. 04萬平方公里,蘇格蘭7. 88萬平方公里,威爾士2. 08萬平方公里,北愛爾蘭1. 41萬平方公里。位於歐洲西部的島國。由大不列顛島(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愛爾蘭島東北部和周圍一些小島組成。隔北海、多佛爾海峽、英吉利海峽與歐洲大陸相望。它的陸界與愛爾蘭共和國接壤。海岸線總長11450公里。全境分為四部分:英格蘭東南部平原、中西部山區、蘇格蘭山區、北愛爾蘭高原和山區。主要河流有塞文河(354公里)和泰晤士河(346公里)。北愛爾蘭的訥湖(396平方公里)面積居全國之首。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終年溫和濕潤。通常最高氣溫不超過32℃,最低氣溫不低於-10℃,平均氣溫1月4~7℃,7月13~17℃。多雨霧,秋冬尤甚。年平均降水量約1000毫米。北部和西部山區的年降水量超過1600毫米,中部和東部則少於800毫米。每年三月至六月最為乾燥,九月至來年一月最為濕潤。

人口:5883萬(2000年7月),其中英格蘭人4930萬,蘇格蘭人510萬,威爾士人290萬,北愛爾蘭人170萬。官方和通用語均為英語。威爾士北部還使用威爾士語,蘇格蘭西北高地及北愛爾蘭通用蓋爾語。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主要分英格蘭教會(也稱英國國教聖公會,其成員約佔英成人的60%)和蘇格蘭教會(也稱長老會,有成年教徒66萬)。另有天主教會和印度教、猶太教及伊斯蘭教等較大的宗教社團。

首都:倫敦(london);人口:728.5萬(1999年)。最熱月份為7月,一般氣溫在13℃-22℃;最冷月份為1月,一般氣溫在2℃-6℃。

行政區劃:分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四部分。英格蘭劃分為43個郡,蘇格蘭下設29個區和3個特別管轄區,北愛爾蘭下設26個區,威爾士下設22個區。蘇格蘭、威爾士議會及其行政機構全面負責地方事務,外交、國防、總體經濟和貨幣政策、就業政策以及社會保障等仍由中央政府控制。倫敦稱「大倫敦」(Greater London),下設獨立的32個城區(London boroughs) 和1個「金融城」(City of London)。各區議會負責各區主要事務,但與大倫敦市長及議會協同處理涉及整個倫敦的事務。此外,英國還有12個屬地。
倫 敦 塔 橋

簡史:公元前地中海伊比利亞人,比克人,凱爾特人,先後來到不列顛。1-5世紀英格蘭東南部為羅馬帝國統治。羅馬人撤走後,歐洲北部的盎格魯人、薩克遜人、朱特人相繼入侵並定居。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許多小國並成七個王國,爭雄達200年之久,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1016年至1042年為丹麥海盜帝國的一部分。其後經英王短期統治,1066年諾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蘭。1215年約翰王被迫簽署大憲章,王權遭抑制。1338年至1453 年英法進行「百年戰爭」,英國先勝後敗。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樹立海上霸權。1640年爆發資產階級革命。1649年5月19日宣布為共和國。1660年王朝復辟,166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並。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1914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衰敗。英國於1920年設立北愛蘭郡,並於1921年至1922年允許愛爾蘭南部脫離其統治,成立獨立國家。1931年頒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認其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獨立自主,大英帝國殖民體系從此動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經濟實力大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隨著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繼獨立,到60年代,英帝國殖民體系瓦解。1973年1月加入歐共體。
倫 敦 大 本 鍾

政治:英國的憲法不同於絕大多數國家的憲法,並不是一個獨立的文件,它是由成文法、習慣法、慣例組成。主要有大憲章(1215年)、人身保護法(1679年)、權利法案(1689年)、議會法(1911、1949年)以及歷次修改的選舉法、市自治法、郡議會法等。蘇格蘭另有自己獨立的法律體系。政體為君主立憲制。國王是國家元首、最高司法長官、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英國聖公會的「最高領袖」,形式上有權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級法官、軍官、各屬地的總督、外交官、主教及英國聖公會的高級神職人員等,並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批准法律,宣戰媾和等權力,但實權在內閣。議會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機構,由國王、上院和下院組成。上院(貴族院)包括王室後裔、世襲貴族、新封貴族、上訴法院法官和教會大主教及主教組成。1999年11月,上院改革法案通過,除102名留任外,600多名世襲貴族失去上院議員資格,非政治任命的上院議員將由專門的皇家委員會推薦。下院也叫平民院,議員由普選產生,採取最多票當選的小選區選舉制度,任期5年。但政府可決定提前大選。政府實行內閣制,由女王任命在議會選舉中獲多數席位的政黨領袖出任首相並組閣,向議會負責。

政黨:(1)工黨(Labour Party):執政黨。1900年成立,原名勞工代表委員會,1906年改用現名。該黨曾於1945-1951年,1964-1970年,1974-1979年上台執政。1997年大選獲勝,2001年6月大選後蟬聯執政。工黨近年來更多傾向於中產階級的利益,與工會關系有所疏遠。布萊爾當選工黨領袖後,政治上提出「新工黨、新英國」的口號,取消黨章中有關公有制的第四條款,經濟上主張減少政府幹預,嚴格控制公共開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增長,建立現代福利制度。對外主張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對歐洲一體化持積極態度,主張加入歐元,主張同美國保持特殊關系。現有黨員近40萬名,是英國第一大黨。(2)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 主要反對黨。前身為1679年成立的托利黨,1833年改稱現名。該黨從1979至1997年4次連續執政,成為20世紀在英國佔主導地位的政黨。在1997年5月和2001年6月兩次大選中慘敗於工黨。保守黨的支持者一般來自企業界和富裕階層,主張自由市場經濟。通過嚴格控制貨幣供應量和減少公共開支等措施來壓低通貨膨脹。主張限制工會權利,加強「法律」和「秩序」。 近年來,提出實行「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義」,關注教育、醫療、貧困等社會問題。強調維護英國主權,反對「聯邦歐洲」,反對加入歐元,主張建立「大西洋共同體」以加強英美特殊關系。強調北約仍是英國安全與防務的基石。現有黨員30多萬名。(3)自由民主黨(The Liberal Democrat Party):1988年3月由原自由黨和社會民主黨內支持同自由黨合並的多數派組成。主張繼續維持與工黨的合作關系,推動工黨在地方選舉及下院選舉中實行比例代表制,在公共服務、社會公正、環境保護等問題上採取比工黨更「進步」的政策。現有黨員約10萬名,是英國第三大黨。此外,英國其他政黨還有:蘇格蘭民族黨 (Scottish National Party)、威爾士民族黨 (Plaid Cymru) 以及北愛爾蘭一些政黨如:北愛爾蘭統一黨(Ulster Unionist Party)、民主統一黨 (Democratic Unionist Party) 、社會民主工黨 (Social Democratic and Labour Party)、新芬黨 (Sinn Fein) 等。
大 英 博 物 館 的 圓 形 閱 覽 室

司法:有三種不同的法律體系:英格蘭和威爾士實行普通法系,蘇格蘭實行民法法系,北愛爾蘭實行與英格蘭相似的法律制度。司法機構分民事法庭和刑事法庭兩個系統。在英格蘭和威爾士,民事審理機構按級分為郡法院、高等法院、上訴法院民事庭、上院。刑事審理機構按級分為地方法院、刑事法院、上訴法院刑事庭、上院。英國最高司法機關為上院,它是民、刑案件的最終上訴機關。1986年成立皇家檢察院,隸屬於國家政府機關,負責受理所有的由英格蘭和威爾士警察機關提交的刑事訴訟案。總檢察長和副總檢察長是英政府的主要法律顧問並在某些國內和國際案件中代錶王室。

經濟: 英國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其國內生產總值在西方國家中居前列。英國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仍佔領導地位;服務業和能源所佔的比重不斷增大,其中商業、金融業和保險業發展較快。
倫敦東部碼頭區新建的金融中心

2000年,英經濟規模居世界第四,並連續第二年成為世界最大的海外投資國。私有企業是英國經濟的主體,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0%以上。服務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二,而製造業僅佔五分之一。能源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也是世界主要生產石油和天然氣的國家。主要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氣、核能和水力等。1999年,原油及天然液化氣日產量達290萬桶(約38. 41萬噸),位居世界第九。至1999年底,原油總產量創歷史紀錄,達23 .31億噸,天然氣總產量為149000億立方米。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滿足本國2600萬電、氣用戶的國家。1999年底,總電量達7 . 01億千瓦,其中核電站供應1. 30億千瓦。英國採煤業完全私有化。森林覆蓋面積270萬公頃,佔英本土面積約10%:其中英格蘭約8%,蘇格蘭約17%,威爾士約14%,北愛約6%。主要工業有:采礦、冶金、化工、機械、電子、電子儀器、汽車、航空、食品、飲料、煙草、輕紡、造紙、印刷、出版、建築等。英國重視對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研究開發。英開發核能有幾十年的歷史,目前供發電的核電站有14座。製造業約占國內生產總值20%,從業人員逾400萬,占總就業人口14. 4%。服務業包括金融保險業、零售業、旅遊業和商業服務(提供法律及咨詢服務等),近年來發展迅速。旅遊業是英最重要的經濟部門之一。1999年,旅遊業產值達640億英鎊;從旅遊收入上計算,英國是世界第五大旅遊國,收入佔世界旅遊收入的4. 5%。主要旅遊點有倫敦、愛丁堡、加的夫、布賴頓、格林威治、斯特拉福、牛津、劍橋等。英國是世界第五大貿易國,貿易額佔世界貿易的5. 6%。進口產品主要有:食品、燃料、原材料、服裝、鞋業、電子機械設備、汽車等;出口產品主要有:石油及相關產品、化工產品(主要是醫葯)、食品、煙草、飲料(威士忌等)、機械設備等。

行 進 在 摩 爾 大 街 上 的 英 國 皇 家 炮 兵 團

軍事: 建軍時間約在17世紀中期。女王為英軍名義上的最高統帥。最高軍事決策機構是「國防與海外政策委員會」,首相任主席,成員有國防大臣、外交大臣、內政大臣、財政大臣等;必要時國防參謀長和三軍參謀和列席會議。國防部為國防執行機構,既是政府行政部門,又是軍事最高司令部。英國是北約集團的創始國和主要成員國,擁有獨立的核力量,國家戰略的核心是:積極參與世界事務,維護英國的國際地位;依靠和藉助北約集體防務力量來保衛歐洲和英國本土的安全,並擴大英在歐洲的影響;積極加強與英聯邦國家的聯系,保護其廣泛的海外利益。1997年5月工黨政府上台後,調整國防政策;繼續依靠北約集體防務力量作為英國安全的基礎;保持強大的常規部隊;保持核威懾力量;突出強調質量建軍和聯合快速反應部隊的建設,重點提高英軍處理各種危機、應付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努力維護英在歐洲及海外傳統勢力范圍的戰略利益。實行志願兵役制,服役期3、6、9、12、15年不等,一般最長為22年。

教育: 實行5-16歲義務教育制度。1998/1999財政年度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9%。公立學校學生免交學費。私立學校師資條件與教學設備都較好,但收費高,學生多為富家子弟。著名的高等學校有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愛丁堡大學。

路 透 社 的 采 編 人 員 在 工 作

新聞出版:英國報紙的人均銷量比任何發達國家的都多。全國共有約1350種報紙,7000種周刊和雜志:《每日快報》、《每日郵報》、《每日鏡報》、《每日星報》、《太陽報》、《金融時報》、《每日電訊報》、《衛報》、《獨立報》、《泰晤士報》、《世界新聞》、《星期日快報》、《星期日鏡報》、《星期日郵報》、《人民報》、《星期日電訊報》、《觀察家報》和《星期日泰晤士報》。通訊社主要有3家:(1)路透社:1850年成立,集體合營,世界重要通訊社之一,總部設在倫敦。(2)新聞聯合社:1868年創辦,由PA新聞、PA體育、PA檢索和PA數據設計4家公司聯合經營,專門為英國和加拿大的企業提供公關和投資信息。(3)AFX新聞有限公司:由法新社與金融時報聯合經營,向歐洲的金融及企業界提供信息和服務,在歐洲12個國家、美國及日本設立分支機構,總部在倫敦。英國廣播公司(無線電廣播網)(BBCNetwork Radio)於1922年創辦。該公司有5個對內廣播電台,1個對外廣播電台,用43種語言向全世界各國播放節目。英國廣播公司(電視台) ( BBCTelevision)於1936年開始播放電視,有兩個台:BBC1主要播放新聞、宗教、體育、歌劇及少兒和娛樂節目,BBC2主要播放音樂、藝術、喜劇、教育及一些特別節目。另有5個數碼頻道供交費用戶使用。廣播電台局(the Radio Authority)負責批准及管理所有獨立電台的服務,監督節目及廣告質量。獨立電視委員會(Independent Television Commission)負責批准和規管商業電視台服務,擁有ITV(第三頻道)、第四頻道和第五頻道。ITV節目始播於1955年,24小時全天服務,面向全國,三分之一時間播放新聞,其它時間播放體育、喜劇、游戲和電影等。主要靠廣告贊助。第五頻道始播於1997年3月。隨著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各主要報刊、電視均有網路版,其中BBC在線是被訪問最多的網站。

伯明翰市維多利亞女王廣場上的市政廳大樓

外交:英國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世界五個核大國之一,是歐盟、北約、英聯邦、西歐聯盟等120個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國。主張同美國加強關系,重視發展與其他大國的關系,努力改善同中、俄、日等大國的關系。努力維系同英聯邦國家的聯系,保持和擴大在發展中國家的影響。積極參與全球事務,保持強大的國防力量、強調自由貿易。加強在環境保護、人權、發展等問題上的國際合作。將人權問題作為其外交政策的核心。

與中國關系:1950年1月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1954年6月17日中英達成互派代辦的協議。1972年3月13日兩國簽訂了升格為大使級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1982年9月,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作為英國第一位在職首相訪華。1984年12月,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再次訪華,與中國領導人共同簽署了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

Ⅲ 英國都有哪幾個王朝

英國歷史上一共出現了10個王朝,分別是西薩克森王朝、諾曼底王朝、金雀花王朝、蘭開斯特王朝、約克王朝、都鐸王朝、斯圖亞特王朝、漢諾威王朝、薩克森-科堡-哥達、溫莎王朝。

1、西薩克森王朝

919年亨利一世(919~936在位)被選為東法蘭克國王。

其統治政策以鞏固和擴展王權為標志,他扶植教會勢力,依靠騎士、家臣,同大封建主作斗爭,並通過反對馬扎兒人入侵以及向易北河以東斯拉夫人地區的擴張,使他的王權在全國得到承認。

其子奧托一世(936~973在位)依靠教會、封建主和中小世俗封建主,反對世俗貴族,進一步加強中央權力,鞏固了德意志封建國家。

951年,奧托一世應教皇約翰十二世(955~964在位)的要求侵入義大利,並佔領義大利大部分地區。

955年,又在萊希費爾德擊敗馬扎兒人的入侵。

962年,在羅馬由教皇加冕稱帝,成為羅馬教皇的監護人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開創了神聖羅馬帝國,取得了在中歐和西歐的霸權。

972年,其子奧托二世(973~983在位)同拜占庭公主西奧法諾結婚,拜占庭皇帝正式承認薩克森王朝的皇權。奧托二世鎮壓了其堂弟巴伐利亞公爵亨利(爭論者)的叛亂,並擊退西法蘭克人的進攻。

其後的奧托三世(983~1002在位)傳位於亨利二世(1002~1024在位),他藉助教會力量加強中央權力,3次入侵義大利並再度鞏固帝國的中央權力。

亨利二世死後無男嗣,奧托一世的玄外孫康拉德二世(1024~1039在位)被推為國王,薩克森王朝結束而終結。

2、諾曼底王朝

11世紀中葉英國國王叫哈羅德。哈羅德是英國本土貴族,他不喜歡和英國以外的國家交往,也不喜歡諾曼底人,他覺得英國遠離歐洲大陸,和那些國家井水不犯河水,互相不來往,只要守著自己的國土就可以了。

哈羅德的想法太天真了。歐洲大陸上的許多國家正急於擴張自己的勢力范圍,開拓更大的疆土。

其中,位於法國的諾曼底公國的公爵威廉早就看上了英國王位,他發現哈羅德不懂外交,盲目自大,決定用武力征服英國,建立自己的王國。

同哈羅德截然不同的是,威廉很懂得運用外交手段,懂得爭取更多的同盟者。首先,他派使節前往羅馬,游說當時在歐洲最有影響的羅馬教皇亞歷山大二世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爭取他們的支持。

教皇聽信了威廉的話,支持威廉的行為,還賜給他一面「聖旗」。亨利四世也表示出兵幫助威廉。接著,威廉又說服他的鄰國丹麥國王,許諾和丹麥結成友好同盟。

丹麥國王出於個人野心,也支持威廉。很快,威廉就組成了一個反對哈羅德的歐洲聯盟軍。當一切准備就緒,威廉拉開了攻打英國的大幕。

威廉的聯盟軍已經大軍壓境了,哈羅德還是懵懵懂懂,毫無准備。哈羅德正在英國北部的約克城開心地慶祝自己的進兵英格蘭北部的勝利。

這時,威廉率領的遠征軍乘著涼爽的南風駛向海峽對岸,未遇任何抵抗就在英國東南的海岸登陸了。

此時,英國東南沿海地區門戶被打開,在通往倫敦的沿途都沒有重兵防守,威廉的軍隊長驅直入,一直抵達倫敦附近的黑斯廷斯。

哈羅德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即飛馬趕回倫敦。由於事發突然,哈羅德根本來不及大規模調動軍隊,只能帶著還沒休整過的5000多人匆忙迎戰威廉。

在黑斯廷斯,威廉和哈羅德展開了決戰。哈羅德佔據著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勢,第一次交鋒,英國人守在山頂上,向沖鋒的諾曼底人投擲石塊、標槍,打退了諾曼底人的進攻。

可是很快,威廉就調整了進攻的戰術,假裝潰退,將英軍引出堅固有利的陣地。哈羅德沒有識破這一計謀,命令英軍追下山去,正好沖進了威廉設好的包圍圈。

威廉抓住這一戰機發動反攻,哈羅德在混戰中中箭身亡(一說是被劍砍死),英軍陣腳大亂,全線崩潰。

威廉取得了黑斯廷斯戰役的勝利。

威廉實現了自己的願望,成為英國的國王,從此英國歷史上開始了諾曼底王朝的統治。

威廉一世死後相繼由兩個兒子威廉二世和亨利一世繼位。亨利一世在其獨生子溺斃以後,立女兒馬蒂爾達公主為繼承人。

但亨利死後,威廉一世之外孫斯蒂芬繼承了王位,並一直與馬蒂爾達派作戰。1153年,雙方達成沃林福德條約。

規定斯蒂芬死後王位須由馬蒂爾達的兒子安茹伯爵亨利繼承。第二年,斯蒂芬去世。亨利即位,從此金雀花王朝取代了諾曼底王朝。

3、金雀花王朝

金雀花王朝(House of Plantagenet),在法國又名安茹王朝(House of Anjou)。

王室家族是一個源於法國安茹的貴族,從12世紀起統治英格蘭,首任英格蘭國王是亨利二世。

除家族原有世襲領地安茹伯國(1060年–1203年),該朝曾統治過諾曼底公國(1144年–1204年及1415年–1450年)、英格蘭王國(1154年–1485年)、阿基坦公國(1153年–1453年)。

一度擁有從比利牛斯山到蘇格蘭邊境的廣大統治版圖,後世稱此時期的英格蘭王國為「安茹帝國」。

金雀花王朝的正式君王有八位,統治著1154年–1399年的英格蘭。

1399年理查二世逝世後的英格蘭由該朝的兩分支系——蘭開斯特王朝和約克王朝先後統治,而這兩家族因為王位爭奪而爆發了15世紀後半葉的玫瑰戰爭。

4、蘭開斯特王朝

蘭開斯特王朝(House of Lancaster),金雀花王室的幼支。在15世紀中出現3位英格蘭國王——亨利四世、亨利五世和亨利六世。

1267年亨利三世的幼子駝背埃德蒙( 1245~1296 )被封為蘭開斯特伯爵時 ,這個家族的名稱第一次出現。

在埃德蒙的第二個妻子阿圖瓦的布朗歇所生的兒子中,有兩個人繼承了這個稱號:蘭開斯特伯爵托馬斯(1322卒)和蘭開斯特伯爵亨利(1345卒 )。

亨利的兒子蘭開斯特第一公爵亨利(1361卒)去世時,只有兩個女繼承人。長女莫德嫁給巴伐利亞公爵,無後。

於是蘭開斯特的繼承歸於次女布朗歇和她的丈夫岡特的約翰。1399年岡特死後,他的兒子蘭開斯特的亨利廢黜了理查二世,自立為國王,稱亨利四世。

他即位後,蘭開斯特的公爵領地便並入王室,於是亨利四世、亨利五世和亨利六世代表蘭開斯特王室統治英格蘭60多年。

5、約克王朝

約克王朝是英國的一個王朝,在15世紀後半葉與蘭開斯特王朝爭奪王位,起因是約克王朝和蘭開斯特王朝同屬於金雀花王朝的旁支,最後這場爭奪導致了玫瑰戰爭。

約克家族是1385年建立的,當時愛德華三世的第四個兒子蘭利的埃德蒙被封為約克公爵。亨利六世在位時約克公爵三世金雀花的理查提出他應該是真正的英國國王。

亨利六世是愛德華三世的三子岡特的約翰的曾孫,也是蘭開斯特王朝的首領。金雀花的理查的王位要求的理由是他的外祖父羅傑·莫提梅的兒子埃德蒙·莫提梅可能曾被理查二世立為繼承人。

埃德蒙·莫提梅無子,他死後他的繼承權就合理地落到了他姐姐安娜·莫提梅的兒子,即金雀花的理查的頭上了,因此他金雀花的理查作為王位繼承人比亨利六世更加合理。

最後金雀花的理查與亨利六世達成了一個協議,在這個協議中亨利六世承認理查的王位合理性,而理查則承認亨利六世是當時的在位國王,他不希望在位國王被廢黜,亨利六世死後約克王朝繼承王位。

英國議會批准了這個協議。

6、都鐸王朝

都鐸王朝(英語:Tudor dynasty;1485年-1603年),是在亨利七世1485年入主英格蘭、威爾士和愛爾蘭後,所開創的一個王朝,統治英格蘭王國及其屬土周圍地區。

伯爵亨利·都鐸於1485年8月,在法國援助下殺死理查三世,奪取王位,建立都鐸王朝,史稱亨利七世。

都鐸王朝統治英格蘭王國直到1603年伊麗莎白一世去世為止,歷經118年,共經歷了五代君主。都鐸王朝處於英國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時期,被認為是英國君主專制歷史上的黃金時期。

7、斯圖亞特王朝

斯圖亞特王朝(英語:The House of Stuart/蓋爾語: Siol Na Stiubhartaich),初名為斯迪瓦特王朝(House of Stewart)是1371年至1714年間統治蘇格蘭和1603年至1714年間統治英格蘭和愛爾蘭的王朝。

而在英國本土,最後三位斯圖亞特君主均無子嗣成活至成年。1707年,英格蘭和蘇格蘭議會合一,兩國正式合並為大不列顛王國。

而在1714年,安妮女王駕崩。根據《1701嗣位法》,斯圖亞特家族成千上萬的天主教男嗣無權繼承王位。

而新教徒,斯圖亞特家族的女嗣後裔,排名在五十位以外的漢諾威選帝侯喬治一世·路易繼承大不列顛和愛爾蘭的王位,是為英王喬治一世。

自此,斯圖亞特王室男性後裔對英國的統治正式終結,女性後裔的統治開始。

8、漢諾威王朝

漢諾威王朝(House of Hanover),是於1692-1866年間統治德國漢諾威地區和在1714-1901年間統治英國的王朝。

由於在英國本土,最後三位斯圖亞特君主均無子嗣成活至成年,但斯圖亞特家族一位公主嫁到了德國漢諾威,她的漢諾威後裔因此擁有了英國王位繼承權。

1707年,英格蘭和蘇格蘭議會合一,兩國正式合並為大不列顛王國。而在1714年,安妮女王駕崩。根據《1701嗣位法》,漢諾威選帝侯喬治一世·路易繼承大不列顛和愛爾蘭的王位,是為英王喬治一世。

自此,斯圖亞特王室男嗣對英國的統治正式終結,[改由斯圖亞特家族女兒後裔的漢諾威王朝統治。

9、薩克森-科堡-哥達

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英語: Saxe-Coburg and Gotha,德語: Sachsen-Coburg und Gotha)是一個源自德國。

曾經統治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1826年-1918年),比利時(1831年至今),葡萄牙(1853年-1910年),保加利亞(1887年-1946年)和英國(1901年-1917年)的歐洲王室。

10、溫莎王朝

溫莎王朝(The House of Windsor),自1917年統治英國和其海外領地的家族,其前身為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而其家族實際姓氏為韋廷(Wettin)。1914年8月4日,英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 ,與德國作戰。

由於經歷多年復雜的聯姻,此時歐洲各國的君主,多是表兄弟的關系。但英國王室帶有德國姓氏,令英國人覺得不順。

為安撫民心,當時在位的英王喬治五世,在1917年7月17日頒布一道樞密院御令,宣布將英國王室名和王室父系子裔私人姓氏,改為溫莎。

溫莎一名來自溫莎堡,是英國最古老的王宮之一,據聞是由英王征服者威廉一世選址奠基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英國王室

Ⅳ 英國從古到今可以分為多少個時期

英國歷代王朝 盎格魯-撒克遜王朝 1.1 威塞克斯王朝 1.2 丹麥王朝 1.3 威塞克斯王朝 2 英格蘭 2.1 諾曼王朝 2.2 安茹王朝 2.3 金雀花王朝 2.4 蘭開斯特王朝 2.5 約克王朝 2.6 都鐸王朝 3 蘇格蘭 3.1 亞爾賓王朝 3.2 鄧凱爾德王朝 3.3 坎莫爾王朝 3.4 巴里奧爾王朝 3.5 布魯斯王朝 3.6 斯圖亞特王朝 4 英國 4.1 斯圖亞特王朝 4.2 共和政府 4.3 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4.4 漢諾威王朝 4.5 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 4.6 溫莎王朝 1、諾曼王朝(1066—1154年) 征服者威廉登基後稱一世,在位21年。王位先後傳給他的兩個兒子威廉二世和亨利一世。如此歷經三王之後,「絕嗣斷統」,也就是說這個家庭繼絕了男性繼承人。然而出自女系的繼承人還有兩系。先是威廉一世的外孫斯蒂芬登上王位。另一系不答應,結果爆發了一場奪位戰。雙方打得精疲力竭,議定斯蒂芬死後,由另一系繼位。 2、金雀花王朝(1154—1399年) 斯蒂芬命歸西天後,亨利一世的外孫繼位,稱亨利二世。他本是法國的安茹伯爵,紋章以金雀花為圖案,王朝也因而得名。英法相爭的百年戰爭就是在這個朝代爆發的。此王朝傳八世而終,其中包括約翰王。 3、蘭開斯特王朝(1399—1464年) 金雀花王朝最後一位國王理查二世被他的堂弟策動宮廷政變廢黜秘裁,演出了一幕「煮豆燃豆萁」的慘劇。新上台的亨利四世是蘭開斯特公爵之子,王朝因此而得名。這個王朝歷亨利四、五、六三世,被約克公爵的後裔推翻。這兩個家族本是同根,蘭開斯特家族以紅玫瑰為徽號,約克家族以白玫瑰為標志。兩家爭奪王位的戰爭就叫作「玫瑰之戰」。 4、約克王朝(1461—1485年) 這個朝代最短,只有25年,大部分時間都是愛德華四世在位。 5、都鐸王朝(1485—1603年) 這個王朝以創始者命名。都鐸是蘭開斯特家族一支的後代,奪得王位後稱亨利七世。他與約克家族的公主結婚,兩家族從此合一。這個王朝依靠新興的工商業主和新貴族鞏固了統治。亨利八世因婚姻問題與羅馬教皇決裂,結果建立了英國國教。最後一位君主是伊麗莎白一世女王。 6、斯圖亞特王朝(1603—1649年,1660—1714年) 第一代君主詹姆斯一世是亨利八世妹妹的後人,原為蘇格蘭國王,因伊麗莎白一世女王死後無嗣,得以到倫敦繼承大統。此王朝1649年被國會軍推翻,查理一世被處死。國會軍首領克倫威爾自任護國主。1660年,王朝復辟,後來改行君主立憲制。 7、漢諾威王朝(1714—1901年) 斯圖加特王朝的安妮女王去世時,根據「王位繼承法」應由詹姆斯一世的孫女索菲亞繼位。但她已死去,王位就由其子德國的漢諾威選侯繼承,稱喬治一世,從此開始了漢諾威王朝,一直延續到維多利亞女王。這個王朝的前四位君主都命名為喬治,即一世至四世。所以,有時也把他們在位的時期(1714—1830年)稱為喬治時代(Georgian)。 8、溫莎王朝(1910年至今) 維多利亞女王去世後,其子愛德華七世登位。他以其父艾伯特在德國的封地薩克森科堡與哥達為王室名稱。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朝野反對德國,情緒激昂,迫使英王喬治五世宣布以行宮所在地溫莎作為國王家族新名。溫莎王朝已有五位君王:愛德華七世、喬治五世,愛德華八世,喬治六世及現在的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英格蘭王族譜系(公元827-公元1603) 1.撒克遜血統(公元827-公元1066,其中978-1016不詳,1016-1042為丹麥血統統治時期,1042年撒克遜血統復辟) 埃格伯特(827-839)/埃塞伍爾夫(839-858)/埃塞爾博德(858-860)/埃塞爾博特(860-865)/埃塞爾雷德一世(865-871)/阿爾弗雷特大帝(871-899)/老愛德華(899-924)/埃塞爾斯坦(924-939)/埃德蒙(939-946)/愛德烈(946-955)/艾雲(955-959)/埃德加(959-975)/殉道者愛德華(975-978)/埃德蒙.艾恩賽特(1016)/懺悔者愛德華(1042-1066)/哈羅德二世(又名高雲遜,1066) 2.丹麥血統(公元1016-公元1042) 克努特(1016-1035)/哈羅德一世(1035-1040)/哈迪克努特(1040-1042) 3.諾曼王族(公元1066-公元1154) 威廉一世(1066-1087)/威廉二世(1087-1100)/亨利一世(1100-1135)/斯蒂芬(1135-1154) 4.金雀花王族(公元1154-公元1399) 亨利二世(1154-1189)/理查一世(1189-1199)/約翰(1199-1216)/亨利三世(1216-1272)/愛德華一世(1272-1307)/愛德華二世(1307-1327)/愛德華三世(1327-1377)/理查二世(1377-1399) 5.蘭開斯特王族(公元1399-公元1471,1461年亨利六世遜位,約克王族愛德華四世繼位,1470年亨利六世復辟,1471年蘭開斯特王族統治結束,愛德華四世復位) 亨利四世(1399-1413)/亨利五世(1413-1422)/亨利六世(1422-1461,1470-1471) 6.約克王族(公元1461-公元1485) 愛德華四世(1461-1470,1471-1483)/愛德華五世(1483)/理查三世(1483-1485) 7.都鐸王族(公元1485-公元1603) 亨利七世(1485-1509)/亨利八世(1509-1547)/愛德華六世(1547-1553)/瑪麗一世(1553-1558)/伊麗莎白一世(1558-1603) 蘇格蘭王族譜系(公元1005-公元1625) 1.早期君主時期(公元1005-公元1371,1290-1292和1296-1306不詳) 馬爾科姆二世(1005-1034)/鄧肯一世(1034-1040)/麥克貝斯(1040-1057)/馬爾科姆三世(1057-1093)/唐納德.貝恩(1093-1094,1094-1097)/鄧肯二世(1094)/埃德加(1097-1107)/亞特蘭大一世(1107-1124)/大衛一世(1124-1153)/馬爾科姆四世(1153-1165)/獅心王威廉(1165-1214)/亞特蘭大二世(1214-1249)/亞特蘭大三世(1249-1286)/挪威的瑪格麗特(1286-1290)/約翰.狄奈波爾(1292-1296)/羅伯特一世(1306-1329)/大衛二世(1329-1371) 2.斯圖亞特王族(公元1371-公元1625,1603年詹姆斯六世即英格蘭王位) 羅伯特二世(1371-1390)/羅伯特三世(1390-1406)/詹姆斯一世(1406-1437)/詹姆斯二世(1437-1460)/詹姆斯三世(1460-1488)/詹姆斯四世(1488-1513)/詹姆斯五世(1513-1542)/瑪麗(1542-1568)/詹姆斯六世(1568-1625) 不列顛王族譜系(公元1603-現在) 1.斯圖亞特王族(公元1603-公元1714,1688-1689不詳) 詹姆斯一世(即蘇格蘭詹姆斯六世,1603-1625)/查爾斯一世(1625-1649)/共同統治時期(1649-1660,包括克倫威爾護國主時期)/查爾斯二世(1660-1685)/詹姆斯二世(1685-1688)/威廉三世(1689-1702)/安妮(1702-1714) 2.漢諾威王族(公元1714-公元1901) 喬治一世(1714-1727)/喬治二世(1727-1760)/喬治三世(1760-1820)/喬治四世(1820-1830)/威廉四世(1830-1837)/維多利亞(1837-1901) 3.薩克斯-科堡-哥拉王族(公元1901-公元1910) 愛德華七世(1901-1910) 4.溫莎王族(公元1910-現在) 喬治五世(1910-1936)/愛德華八世(1936)/喬治六世(1936-1952)/伊麗莎白二世(1952-現在)/目前即位次序排在前三位的查爾斯王子及其子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如果繼位的話按照歷史排序應該分別稱為查爾斯三世、威廉五世和哈里一世。

Ⅳ 中國分許多個朝代,那麼美國和英國還有法國俄國他們國家都分多少朝代呢

中國古代歷史上是有很多朝代的如:夏、商、周[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新朝、玄漢、東漢、三國時期(魏、蜀、吳)、晉(西晉、東晉)、南北朝[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十國[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宋(北宋、南宋)、遼、西夏、金、元、明、清。
美國歷史上沒有經歷過封建王朝,直接是資本主義共和國,所以沒有王朝一說
英國雖然後期是君主立憲制,但也經歷了諾曼底王朝、金雀花王朝、蘭開斯特王朝,約克王朝、都鐸王朝、斯圖亞特王朝、漢諾威王朝、溫莎王朝,現在的伊麗莎白二世就是溫莎王朝的。
法國經歷了墨洛溫王朝、加洛林王朝、卡佩王朝、盧瓦王朝、波旁王朝以及波旁王朝復辟
俄國只有留里克王朝和羅曼諾夫王朝

Ⅵ 英國歷史上共經歷了幾個封建王朝

一共10個,分別是:西薩克森王朝(829-1016年)、諾曼底王朝(1066年-1154年)、金雀花王朝(1154—1399年)、蘭開斯特王朝(1399—1464年)、約克王朝(1461—1485年)。

都鐸王朝(1485-1603年)、斯圖亞特王朝(1603年-1714年)、漢諾威王朝(1714年-1901年)、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1901-1917年)、溫莎王朝(1917-至今)。

一、都鐸王朝

1、朝代資料

都鐸王朝(英語:Tudor dynasty;1485年-1603年),是在亨利七世1485年入主英格蘭、威爾士和愛爾蘭後,所開創的一個王朝,統治英格蘭王國及其屬土周圍地區。

伯爵亨利·都鐸於1485年8月,在法國援助下殺死理查三世,奪取王位,建立都鐸王朝,史稱亨利七世。

都鐸王朝統治英格蘭王國直到1603年伊麗莎白一世去世為止,歷經118年,共經歷了五代君主。都鐸王朝處於英國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時期,被認為是英國君主專制歷史上的黃金時期。

2、國王世系

①、亨利七世(1457-1509)(英格蘭國王1485-1509在位)

②、亨利八世(1491–1547)(英格蘭國王1509-1547)

③、愛德華六世(1537 – 1553)(英格蘭國王1547-1553)

④、瑪麗一世(1516—1558)(英格蘭女王1553—1558)

⑤、伊麗莎白一世(1533—1603)(英格蘭女王1558-1603)

二、諾曼底王朝

1、朝代資料

諾曼底王朝(1066年-1154年,House of Normandy):簡稱諾曼王朝,是英格蘭的一個王朝。

一共有四位國王曾統治英格蘭,統治時間由征服王威廉之後的1066年開始,直至1154年。斯蒂芬死後他的表甥亨利二世繼位,金雀花王朝的統治開始。

2、國王世系

①、威廉一世(1028—1087)(英格蘭國王1066-1087在位)

②、威廉二世(1060-1100)(英格蘭國王1087-1100 )

③、亨利一世(1068-1135)(英格蘭國王1100-1135)

④、斯蒂芬(1096-1154)(英格蘭國王1135-1154)

三、金雀花王朝

1、朝代資料

金雀花王朝(House of Plantagenet),在法國又名安茹王朝(House of Anjou)。

斯蒂芬命歸西天後,亨利一世的外孫繼位,稱亨利二世。他本是法國的安茹伯爵,紋章以金雀花為圖案,王朝也因而得名。英法相爭的百年戰爭就是在這個朝代爆發的。此王朝傳八世而終,其中包括約翰王。

1154年,亨利二世開始了金雀花王朝的統治。金雀花王朝(安茹王朝)是英國歷史上第一個名君輩出的黃金時期。亨利二世有很高的法學造詣,對英國的法律體系作了很多有效的改革。

其子理查一世繼位後,參加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一度打敗了薩拉丁而名聲大噪,獲得了「獅心王」的稱號。

理查一世之弟「無地王」約翰繼立,被法王腓力二世打敗喪失了在法國的大片領地,但1215年在大貴族脅迫下簽署的「自由大憲章」是世界憲政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無地王」之子亨利三世在位期間,同樣被大貴族所脅迫通過了《牛津條例》和《威斯敏斯特條例》,開設了立法機構議會。

亨利三世之子「長腿」愛德華一世在位期間,議會制發育成熟,並完善了英格蘭法律體系,還吞並了威爾士、遠征蘇格蘭,為英國的統一打下了基礎。到愛德華一世之孫愛德華三世時代,因對法國王位提出要求,揭開了英法百年戰爭的序幕,並屢敗數倍於己的法國騎士軍團。

愛德華三世的孫子理查二世被蘭開斯特公爵亨利四世廢黜,金雀花王朝被蘭開斯特王朝取代。實際上亨利四世也是愛德華三世的孫子,是受封為蘭開斯特公爵的王子岡特之子。

2、國王世系

①、亨利二世(1133-1189)(英格蘭國王1154-1189在位)

②、理查一世(獅心王)(1157-1199)(英格蘭國王1189-1199)

③、約翰王(失地王)(1167-1216)(英格蘭國王1199-1216)

④、亨利三世(1207-1272)(英格蘭國王1216-1272)

⑤、愛德華一世(1239-1307)(英格蘭國王1272-1307)

⑥、愛德華二世(1284-1329)(英格蘭國王1307-1327)

⑦、愛德華三世(1312-1377)(英格蘭國王1327-1377)

⑧、理查二世(1367-1400)(英格蘭國王1377-1399)

四、蘭開斯特王朝

1、朝代資料

該王朝屬於安茹家族的後代,金雀花王朝最後一位國王理查二世被他的堂弟策動宮廷政變廢黜秘裁,演出了一幕「煮豆燃豆萁」的慘劇。

新上台的亨利四世是蘭開斯特公爵之子,王朝因此而得名。這個王朝歷亨利四世、五世、六世三代,被約克公爵的後裔推翻。

這兩個家族本是同根,蘭開斯特家族以紅玫瑰為紋章,約克家族則以白玫瑰為紋章。兩個家族爭奪英格蘭王位的戰爭被稱為「紅白玫瑰戰爭(紅白薔薇戰爭)」。

2、國王世系

①、亨利四世(1367-1412)(英格蘭國王1399-1413在位)

②、亨利五世(1387-1422)(英格蘭國王1413-1422)

③、亨利六世(1421-1471)(英格蘭國王1422-1461,1470—1471)

五、約克王朝

1、朝代資料

這個朝代只有25年,約克家族同樣屬於安茹家族,大部分時間都是愛德華四世在位。亨利四世之子亨利五世重開英法百年戰爭,蹂躪了大半個法國,迫使法王承認他為繼承人,可惜暴病死在法國戰場上。

他的兒子亨利六世不到一周歲就成為英、法兩國的國王,但聖女貞德的出現扭轉了法國的戰局,英國人被趕出了法蘭西。

亨利六世在英國的統治很快也保不住了,1455年,愛德華三世孫女菲麗帕的後代、約克公爵起兵造反,這場戰爭史稱「紅白玫瑰戰爭」,亨利六世廢而復立,立而復廢,最終敗於約克家族之手。

約克家族的愛德華四世繼位,建立了約克王朝。但玫瑰戰爭仍未結束,1485年,蘭開斯特公爵岡特曾孫女的兒子亨利七世從國外攻回英國,殺了約克王朝末王理查三世,建立了都鐸王朝。

2、國王世系

①、愛德華四世(1442-1483)(英格蘭國王1461-1483)

②、愛德華五世(1470-1483)(英格蘭國王1483)

③、理查三世(1452-1485)(英格蘭國王1483-1485)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英國王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雀花王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約克王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蘭開斯特王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諾曼底王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都鐸王朝

Ⅶ 從古至今,英國經歷了哪些王朝

1、西薩克森王朝(829-1016年)

2、諾曼底王朝(1066年-1154年)

3、金雀花王朝(1154—1399年)

4、約克王朝(1461—1485年)

5、都鐸王朝(1485-1603年)

6、斯圖亞特王朝(1603年-1714年)

7、漢諾威王朝(1714年-1901年)

8、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1901-1917年)

9、溫莎王朝(1917-至今)

(7)英國古代多少朝代擴展閱讀:

君主:

威塞克斯王朝(829—1016年)

1、埃格伯特(802-839在位)

2、埃塞爾沃夫(839-858在位)

3、埃塞爾巴德(858-860在位)

4、埃塞爾伯特(860-866在位)

5、埃塞爾烈德一世(866-871在位)

6、阿爾弗烈德大帝(871~899在位)

7、長者愛德華(900-924在位)

8、埃塞爾斯坦(924-940在位)

9、愛德蒙一世 (940-946在位)

10、埃德烈德(946-955在位)

11、埃德威格(955-959在位)

12、埃德加(959-975在位)

13、殉教王愛德華(975-978在位)

14、埃塞爾雷德二世(978-1016在位)

15、埃德蒙二世(1016在位)

16、懺悔者愛德華(1042-1066在位)

17、哈羅德二世(1066在位)

丹麥王朝(1013-1042年)

1、斯汶一世(丹麥王兼)(1013-1014在位)

2、克努特(丹麥王兼)(1014-1035在位)

3、哈羅德(1035-1040在位)

4、哈迪卡努特(丹麥王兼) (1040-1042在位)

諾曼底王朝(1066—1154年)

1、威廉一世(1028—1087)(英格蘭國王1066-1087在位)

2、威廉二世(1060-1100)(英格蘭國王1087-1100 )

3、亨利一世(1068-1135)(英格蘭國王1100-1135)

4、斯蒂芬(1096-1154)(英格蘭國王1135-1154)

金雀花王朝(安茹王朝)(1154—1399年)

1、亨利二世(1133-1189)(英格蘭國王1154-1189在位)

2、理查一世(獅心王)(1157-1199)(英格蘭國王1189-1199)

3、約翰王(失地王)(1167-1216)(英格蘭國王1199-1216)

4、亨利三世(1207-1272)(英格蘭國王1216-1272)

5、愛德華一世(1239-1307)(英格蘭國王1272-1307)

6、愛德華二世(1284-1329)(英格蘭國王1307-1327)

7、愛德華三世(1312-1377)(英格蘭國王1327-1377)

8、理查二世(1367-1400)(英格蘭國王1377-1399)

蘭開斯特王朝(1399—1461年)

1、亨利四世(1367-1412)(英格蘭國王1399-1413在位)

2、亨利五世(1387-1422)(英格蘭國王1413-1422)

3、亨利六世(1421-1471)(英格蘭國王1422-1461,1470—1471)

約克王朝(1461—1485年)

1、愛德華四世(1442-1483)(英格蘭國王1461-1483)

2、愛德華五世(1470-1483)(英格蘭國王1483)

3、理查三世(1452-1485)(英格蘭國王1483-1485)

都鐸王朝(1485—1603年)

1、亨利七世(1457-1509)(英格蘭國王1485-1509在位)

2、亨利八世(1491–1547)(英格蘭國王1509-1547)

3、愛德華六世(1537 – 1553)(英格蘭國王1547-1553)

4、瑪麗一世(1516—1558)(英格蘭女王1553—1558)

5、伊麗莎白一世(1533—1603)(英格蘭女王1558-1603)

斯圖亞特王朝(1603—1714年)

1、詹姆斯一世(1566-1625)(蘇格蘭國王1567-1625,英格蘭國王1603-1625在位)

2、查理一世(1600-1649)(英格蘭國王1625-1649)

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1、查理二世(1630-1685)(蘇格蘭國王1651-1685,英格蘭國王1660-1685在位)

2、詹姆斯二世(1633-1701)(英格蘭國王,蘇格蘭國王1685-1688)

3、瑪麗二世(1662-1694)(英格蘭女王,蘇格蘭女王1689-1694)

威廉三世(1650-1702)(英格蘭國王1689-1702)此時為瑪麗二世與威廉三世共同加冕英國國王。

4、安妮女王(1664-1714)(英格蘭.蘇格蘭女王1702-1707,聯合王國女王1702-1714)

漢諾威王朝(1714—1901年)

1、喬治一世(1660-1727)(聯合王國國王1714-1727在位)

2、喬治二世(1683-1760)(聯合王國國王1727-1760)

3、喬治三世(1738-1820)(聯合王國國王1760-1820)

4、喬治四世(1762-1830)(聯合王國國王1820-1830)

5、威廉四世(1765-1837)(聯合王國國王1830-1837)

6、維多利亞女王(1819-1901)(聯合王國國王1837-1901)

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1901-1917)

1、愛德華七世(1841—1910)(聯合王國國王1901-1910在位)

2、喬治五世(1865-1936)(聯合王國國王1910-1936在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喬治五世為了安撫民心,舍棄了自己的德國姓氏,將王室改稱「溫莎」,1910-1917年作為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國王)

溫莎王朝(1917-至今)

1、喬治五世(1865-1936)(聯合王國國王1910-1936在位)

2、愛德華八世(1894-1972)(聯合王國國王1936)

3、喬治六世(1895-1952)(聯合王國國王1936-1952)

4、伊麗莎白二世(1926-)(聯合王國國王1952-至今)

閱讀全文

與英國古代多少朝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英國丹麥瑞典不加入歐元區 瀏覽:818
伊朗為什麼向美軍基地發射導彈 瀏覽:670
madudan印尼民歌什麼意思 瀏覽:777
義大利語最高等級叫什麼 瀏覽:425
伊朗語言怎麼說伊朗加油怎麼寫 瀏覽:699
印度人娶中國媳婦怎麼樣 瀏覽:47
在印尼離境章是什麼樣的 瀏覽:216
義大利面與苦蕎面哪個升糖指數高 瀏覽:964
印度芋頭怎麼樣 瀏覽:786
印尼蘇門答臘島是哪裡 瀏覽:208
印尼燕窩怎麼賣的 瀏覽:362
真正的越南河內有多少人口 瀏覽:607
中國哪個地方有叫多倫的 瀏覽:601
義大利什麼保健品吃皮膚黃好 瀏覽:432
義大利跟韓國哪個發達 瀏覽:534
去印尼為什麼查徵信 瀏覽:995
越南付多少小費 瀏覽:50
越南戰爭中國犧牲了哪些人 瀏覽:51
中國收黃金的地方在哪裡 瀏覽:128
中國哪裡出鋼材 瀏覽: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