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大選日期是多少

英國大選日期是多少

發布時間:2023-07-16 21:04:52

❶ 為什麼說約翰遜將成英國史上最短命的首相已成定局了

約翰遜已經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但不會成為英國歷史上最短命的首先。首先,盡管約翰遜感染了新冠病毒,但屬於輕症患者,並不會有性命之憂;第二,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約翰遜的支持率不降反升,已經超過了70%;第三,約翰遜成功解決了英國脫歐問題,帶領保守黨贏得了英國下議院大部分席位,實現了保守黨單獨組閣,在下一次英國大選之前,沒有人能夠動搖約翰遜的首相之位;第四,觀察室反倒認為,約翰遜不僅不會成為“短命首相”,反而會成為一位任期很長的英國首相。

歡迎大家討論,你認為約翰遜會成為長命首相還是短命首相?

❷ 英國大選中要贏多少席位才能執政

英國大選程序表

保守黨黨首:卡梅倫(43歲)

工黨黨首:布朗(59歲)

自民黨黨首:克萊格(43歲)

有望改寫英國歷史的一場大選將於今日舉行。選前破天荒地舉行了三場電視辯論,大大提升了民眾對選舉的關注度。電視辯論也讓原本默默無聞的第三大黨自民黨領袖克萊格一鳴驚人。

分析稱,此次英國大選是自1992年以來最激烈的一次選舉。不過英國主流媒體普遍認為,已經連續執政13年的工黨料定要輸。

三種最可能結果

保守黨贏得過半數議席,順利組建政府;

保守黨和工黨均不過半數,且旗鼓相當,自民黨左右大局;

保守黨贏工黨,並取得接近半數議席,可與小政黨合組政府,免受自民黨掣肘。

保守黨

保守黨是英國最古老政黨,也是目前主要反對黨,領袖是戴維·卡梅倫。該黨在1979年至1997年間連續執政18年。

保守黨支持者多來自企業界和富裕階層。保守黨主張自由市場經濟。近年來,該黨提出「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義」,關注教育、醫療、貧困等社會問題。強調維護英國主權,反對「聯邦歐洲」及英國加入歐元區。

工黨

工黨為英國現執政黨,領袖是英國現任首相戈登·布朗。工黨於1900年成立,自1997年以來已連續執政13年。

近年來,工黨更多傾向於關注中產階級利益,與工會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疏遠。2003年因布萊爾政府與美國布希政府發動伊拉克戰爭,導致大量黨員退黨。

自民黨

自由民主黨1988年3月由原自由黨和社會民主黨內多數派組成,領袖是尼克·克萊格。

自由民主黨主張維持與工黨的合作關系。在公共服務、社會公正、環境保護等問題上的主張比工黨更「進取」。對外政策方面,該黨反對英國參加伊拉克戰爭,支持歐洲制憲,主張英國加入歐元區。該黨現有黨員7萬名。

最新選情

大選將於當地時間6日早上7時(北京時間6日下午2時)展開投票,於當晚10時(北京時間7日凌晨5日)結束,隨即展開點票。

英國三家電視台(BBC、ITV和SkyNews)都會播出「大選之夜」特別節目,全程報道這次選舉進展。

7日凌晨完成點票

據悉,第一個出結果的選區自1992年以來一直是英格蘭東北的桑德蘭南區。由於該選區今年被分割成兩個選區,計票工作在1小時內就能完成。但在許多其他選區,估計要到當地時間7日凌晨才能完成。

工黨可能「玩完」

英國歷史性地舉行了選前三場電視辯論,大大提升了民眾對選舉的關注度。據民調顯示,這次大選的投票率將高於2001年與2005年(2005年投票率僅為61%),達到1992年以來的最高,當年投票率約為78%。

經過三場電視辯論後,工黨、 保守黨、自民黨三大黨的政策主張,卡梅倫、布朗、克萊格的個人風格,基本都為選民知曉。

卡梅倫繼續領先

目前看,卡梅倫領先優勢不減,但也陷入苦戰——他要想勝出,就需要率保守黨爭取到117個「游離席位」,這將是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沒有一個政黨能取得的壯舉。

克萊格因電視辯論表現不凡而躥紅;只有現任首相布朗前景不妙,備受4月28日「麥克風事件」中辱罵選民的困擾,使工黨支持率發生動搖。

[1]

議會將無多數黨?

最新民調顯示,約有近25%的選民表示,該事件影響他們投票給工黨的決定。

最近的一系列民調顯示,三大政黨民意支持率的差距為4%~9%之間,選情呈膠著態勢。

最新民調顯示,反對黨保守黨在幾個重要選區已「站穩腳跟」,所獲支持率在三大政黨中領先,有望在議會選舉中勝出,但難贏絕對多數席位。

一些分析人認為,英國大選後很可能出現「無多數議會」,即沒有一個政黨成為議會多數黨的狀況。

媒體立場

《金融時報》改撐保守黨

時至今日,英國媒體似乎聞到了什麼味,紛紛將「支持聲音」投向反對黨保守黨。《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先後明確支持保守黨。

23年首次改變立場

最引人矚目的是英國《金融時報》。5月4日,《金融時報》改變自1987年以來的立場,發表社論明確為保守黨造勢。

《金融時報》社論指出,英國需要一個穩定的政府,度過當前的金融危機,社論強調雖然保守黨「不是完美選擇,但他們更可靠」,並認為工黨需要成為反對黨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元氣。

英國議會選舉中,贏得媒體支持是各政黨的重要任務。《金融時報》公開支持保守黨之前,英國一些重要媒體已「拋棄」工黨,轉向保守黨。這些媒體包括《太陽報》、《泰晤士報》和《經濟學家》周刊等。

選情內幕

布朗:「經濟能手」光環消退

受金融危機和政壇丑聞的雙重打擊,以布朗為首的執政黨工黨大選前景不妙。

工黨席位逐步下滑的幕後,主要因素有兩個:一是英國一味追隨美國反恐,奔波於世界各地,使得工黨執政形象大受損害。

二是以「經濟能手」著稱的布朗,未能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大顯身手」,失去了吸引選民的「王牌」。

2005年工黨贏得英國大選,主要得益於布朗治理下的英國經濟成就。但步入2008年以來,英國經濟的糟糕表現,使得布朗的昔日光環開始消退。

卡梅倫:難獲草根階層認同

盡管保守黨黨魁卡梅倫民調中一直領先,但他也有隱憂,這就是他的上流社會背景,可能得不到草根和勞工階層認同。

身為白人的卡梅倫,在精英學校伊頓公學和牛津大學接受教育,妻子家族顯赫。在下層選民眼裡,卡梅倫卻是一個不知民間疾苦的政客。倫敦北部的一名加油站店員說:「卡梅倫的皮膚像嬰兒,我覺得這個傢伙像是來自另一個世界,對解決問題束手無策」。

在英國這個「南北分化」的國度,保守黨以南部富裕地區為腹地,要打破階級隔膜,爭取北部勞工選票相當難。

克萊格:被指「獅子大開口」

英國媒體披露,為了贏得執政,自由民主黨早於10多年前就開始制訂機密策略,准備奪取更大管治權力。一旦出現「懸浮議會」格局,便向大黨開出苛刻的合作條件。

條件包括由該黨領袖擔任外相和副首相、獲分配不少於6個內閣部長職位和12個其他部長職位,以及可全面取得軍情五處、軍情六處和軍方保安機密。

大選特寫

8名華人參選歷來最多

或產生首位華裔議員

本報訊英國大選6日舉行,今年有8名華人參選,是歷來最多。如果有候選人勝選,將成為英國史上首位華裔議員,改寫歷史新頁,其中保守黨的香港移民李澤文,獲保守黨領袖卡梅倫支持,成為熱門人選。

英國下院至今無華人

自上世紀初第一批中國海員移居英國,華人移居在英國的歷史已經有一個多世紀。英國現有華僑華人60多萬。但時至今日,英下院600多名議員中卻沒有一個華人面孔。

布朗4月宣布大選日期後的第二天,這8名華裔候選人就發出呼籲,希望華人選民在大選中積極投票,爭取融入主流社會。

英國選舉問題專家鄧利維說,華裔候選人對於英國各個政黨來說都是一個新鮮事物,「我預期他們會有良好的表現,因為在很多人眼裡華人工作勤奮,而這也是選民期望議會議員所具有的品質」。

❸ 英國議會的選舉

下院是民主的代議機關,議員是選舉產生的。
英國下院議員通過普選、平等、直接、秘密的方式進行選舉。這是英國勞動人民經過100多年斗爭的結果。從1832年選舉改革開始以後,先後通過了1867年、1884年、1918年3個人民代表法,最終取消了選舉財產資格的限制。選民開始不以財產所有人的資格而以國家公民的資格參加選舉。1872年取消舉手投票採用秘密投票方式。1918年30歲以上的婦女獲得了選舉權。1928年21歲以上的婦女獲得了選舉權。1948年才取消了給予大學12個席位,實行了一人投一票的平等選舉制。1969年通過的人民代表製法規定選舉權的年齡由21歲降為18歲。
在英國凡年滿18歲沒有被法律取消投票資格的英國公民都有選舉權。但居住期限的資格仍保留,選民必須在某一選區中居住3-4個月以上才能在該選區選民冊上登記。凡年滿21歲的公民都有被選舉權。在選區獲得2名選民推薦和8名選民聯署同意都可成為議員的候選人,但貴族、主教、法官、高級文官、現役軍人、宣布破產者、重罪犯人、受權辦理選舉事務的負責人等沒有被選舉權。
下院議員選舉採用小選舉區相對多數選舉制。即每一選區產生一名議員,議員候選人只要取得相對多數就能當選。2010年,全國總共659個選區,選出650名議員。議席的分配蘇格蘭不少於71席,威爾士不少於35席,北愛爾蘭不少於12席,其他就屬於英格蘭的席位。
英國的競選費用很高,1983年英國各大黨的競選費用:保守黨因為得到大企業主的支持,花費了1500萬英鎊,工黨為250萬英鎊,社會民主黨自由黨聯盟為100萬英鎊。
英國下議院議員的成員比較復雜,特別在工黨獲得大選勝利以來議員中議員有大地主、董事長、銀行界、工商企業界、律師、教員、新聞記者、農民、工人、工會職員等,在各方面的人都有代表,議員每年要開會8個月左右,長時間的出席會議他們是職業議會人。平民院法定任期為5年。但首相有權選擇合適時機,請求英王下令解散議會,提前大選,或者執政黨的重大決策、提案受下院多數議員的否決而被解散議會,徵求民意,提前大選,因而下院實際任期比5年短。平均任期不到4年。1987年英國議會大選時比規定日期提前11個月零28天。
此外在特殊情況下,主要在戰爭時期,議會任期可以延長,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平民院任期自1910年到1918年才改選。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平民院任期自1935年到1945年才改選,任期為10年。 英國在1949年制定了人民代表法,1969年又對該法進行了某些修改。例如,將選民的年齡由21歲降低到18歲。下院議員的選舉主要根據該法進行。在英國,有幾類人不享有選舉權。第一是貴族,但1963年的選舉法規定:凡放棄貴族身份者即有權選舉議員,1999年又規定被排除出上議院的世襲貴族可以在大選中投票或參選,這是歷史上的首次。第二是服刑中的罪犯。第三是接受精神醫院治療中的住院患者。第四是選舉中犯有腐敗行為者,5年內不得選舉議員。第五是選舉前未登記為選民者。另外,很多人認為王室成員不準投票,但是事實並非如此。英國女王可以投票,其他王室成員也可以投票,但是他們一般不會投票,因為這樣做會被視為有悖於君主立憲制度。
人民代表法對候選人的資格條件作了兩種規定:基本資格條件是凡年滿21歲以上的英國男女公民,有選區的兩名選民提名和8名選民同意,便可登記為該區的下院議員候選人;職業資格條件是上院議員、英格蘭教會、蘇格蘭教會、愛爾蘭教會的牧師和羅馬天主教的神父、法官、文官、正規武裝部隊的警察部隊的成員以及在企業中擔任由政府指定的董事等,均不得成為候選人。但擔任有報酬的國家職務者辭去原來職務和貴族放棄爵位後,仍享有被選舉權。這一規定是發生了托尼·本事件以後所做出的修改。
1960年,工黨候選人托尼·本世襲了上議院議員職位,又參與了下議院議員選舉並勝出,所以當局下令舉行補選,但這位本先生依然在下議院議員補選中「獲勝」。為此,英國選舉法庭做出裁決,由補選中排名第二位的保守黨候選人擔任議員職務。這個案例的出現令英國在1963年修改有關法案,允許擁有世襲頭銜的上議院議員放棄其頭銜,以便能在英國下議院擔任議員。
英國議會下院選舉從1918年開始實行選舉保證金制度。按規定,議員候選人必須交納150英鎊保證金(按今天的折算大約相當於4500英鎊),如果該候選人在選舉中所得選票不足選區全部選票的1/8,則保證金收歸國家所有。1985年,保證金數額標准修改為500萬英鎊,如果候選人在選舉後獲得5%的基本選票,這筆錢就退還給候選人。
英國議會下院選舉實行秘密投票、一人一票的原則。1872年頒布的秘密投票法,其目的是要消除選舉中的賄賂和高壓手段,改進選民登記的機構,進一步簡化、擴大公民權。秘密投票法阻止了選舉中的腐敗行為,使選舉制向合理化的方向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現行的計票制度:英國基本實行小選區制。如1992年的大選將全國分成642個選區,選舉產生651個下院議員。全國劃分為650個選區,每逢議會大選時,英國工黨、保守黨以及自由民主黨三個主要政黨便在650個選區逐個爭奪每一個議席。與小選區制相匹配,英國實行的是相對多數代表制的計票制度。即在選舉中,某個候選人雖未得到過半數票,但只要比其他候選人得票都多,哪怕只多得一票,就能獲得議席,而得票第二的政黨沒有任何議席。雖然說像綠黨一樣的較小的政黨在全國的得票總數可以數以萬計,但是卻不足以贏得某一特定選區的議席。因此,這種計票制度不能如實地從議席中反映出政黨斗爭的力量對比,對於小黨尤其不利。
盡管英國議會選舉實行的相對多數代表制在不少人眼裡看起來不公平,但是,這種選舉制度卻在英國始終實施並有一批堅定的支持者。不可否認,相對多數代表制具有一些重要的優點,比如說簡單易行,能相對節省普選的時間和費用;議員和選區之間有著直接的聯系,議員更能在議院中代表其選區的利益發出聲音;可以讓一個政黨贏得絕對多數的席位,成為執政黨,而不需要與其他政黨組織聯合政府,首相、政府和議會之間會有更好的合作關系,更能有效地工作,因此更能保持政局的穩定,有利於政府高效工作。從這個意義上說,英國的相對多數選舉制度注重的是穩定性和延續性。
海曼女男爵當選上院議長具有很大的歷史意義,因為這意味著擁有1400年歷史的大法官一職的終結。在英國歷史上,大法官曾是英倫三島上僅次於國王的職務。這個職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605年,它最初是王室的書記員,後來一度集立法、司法、行政三種權力於一身。在英國歷史上,擔任大法官這一職位的名人很多,其中既有賢人聖徒,也不乏奸詐之徒。但到了現代,大法官一職的重要性越來越弱,只是在上議院和樞密院司法委員會開會時擔任主持人的工作,不過在名義上,大法官仍是最高法院的院長、上議院的議長,另外還兼任內閣的法務大臣(因而也是執政黨的要員,須與政府共同進退)。 布萊爾上台之後,一直致力於憲政改革,大法官一職成為改革的主要目標。隨著海曼女男爵的當選,大法官這一存在了1401年的職位「壽終正寢」了。
從宏觀視野看,這次上議院議長產生方式的具有歷史意義的變革,不過是英國議會從「議會主權」到「行政集權」變遷規律的一個佐證而已。這種變遷,從長遠來看,對於實現英國國家機構權力行使的制約和平衡是有利的。

❹ 英國大選什麼時候開始投票

周四(6月8日)英國大選投票於當地時間上午7:00開始,數以千萬計的選民前往投票站,投票將於當地時間22:00(北京時間凌晨5:00)結束。650名英國下議院議員將被選出。


❺ 英國議會的起源與發展

英國議會
議會是英國政治的中心舞台,是英國的最高立法機關。政府從議會中產生,並對其負責。國會為兩院制,由上院和下院組成。自有議會以來,通常在倫敦的一座古老的建築——威斯敏斯特宮(議會大廈)舉行會議。每年開會兩次,第一會期從3月末開始,到8月初結束,第二會期從10月底開始,到12月聖誕節前結束。

一、上院——貴族院

上院的議員不是選舉產生的,由王室後裔、世襲貴族、法律貴族、家權貴族、終身貴族、蘇格蘭貴族、愛爾蘭貴族、離任首相組成。由於女王可以臨時增封爵位,而議員死亡無需增補,所以貴族院議員人數不定。1986年貴族院共有1196名議員,其中有64名女議員,有349名終身貴族,其餘全部是世襲貴族。貴族多數是保守黨人,而且老人佔多數,貴族院平均年齡為63歲,80歲以上的有95人。這些貴族不拿薪金,但上一天班可拿一定的車馬費。所以恩格斯諷刺地稱上院為「退休政界人物的養老院」。

上院議長不是選舉產生,他由貴族院中大法官兼任。開會時議長擔任主席。

上院開會時間與下院相同。開會法定人數僅3人,通過法案的人數為30人,經常出席會議的人只有100多人。只有當議案的內容涉及到議員切實利益時參加的人才多些。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工黨執政,在推行福利和社會改革政策時,又經常遭到上院用二年延擱否決權加以阻撓,於是1949年4月議會通過「議會法」,規定「公共法案若經平民院連續二個會議通過,雖經貴族院的否決,也可成為法律」,所以貴族院的延擱否決權從以前兩年減為一年,上院權力被進一步削弱了。

上院的另一職權,是行使英國的最高的司法權,它是英國本土各級法院的最高上訴法院,有權審理除蘇格蘭刑事案件以外的所有民、刑事案件。1870年自由黨執政時,以上院不是司法人才為由,打算取消上院的司法權,後來雙方妥協,保留了上院的司法權,而以加封法律貴族的方法來彌補缺乏法律知識的缺陷。

上院的權力雖一再被削弱,但它在英國政治生活中仍然不能忽視,這是因為:

第一,它還保留財政法的討論權。由於貴族院有不少人擔任過國家的重要職務,富有經驗,他們對財政法案的意見仍然產生重大影響。

第二,它還保留對法案的一年延擱否決權,這對平民院的法案仍起阻礙作用,特別是對帶有時間性的議案拖延一年,就可使它實質性失效。

第三,它掌握著英國的最高司法權。

第四,對下院通過的法案經上院審查後可以糾正法案中存在的缺點和流弊,使法案更加完備,更有利於資產階級統治的需要。

對於這個「養老院」的存廢問題,自19世紀以來一直成為英國政治生活中爭論的問題,爭論的中心是廢除還是改造?保守黨始終主張改造而不廢除。工黨對這一問題先後主張不一致。1958年保守黨執政後制定了終身貴族法,其中規定首相可以把公共事務、文藝、科學、企業家、軍人、工會官僚等各階層中取得優異成績的人提請英王封為終身貴族,取得男爵的封號,進入上院。資產階級希望在保留上院的基礎上,通過擴大貴族范圍、增加貴族種類的辦法,在貴族院身上塗上幾筆民主的色彩,以緩和群眾反對情緒。

當然,英國人民的保守的愛惜國家傳統的性格也是上院得以存在的社會基礎。

二、下院——平民院

(一)平民院議員的產生和任期

下院是民主的代議機關,議員是選舉產生的。

目前英國下院議員通過普選、平等、直接、秘密的方式進行選舉。這是英國勞動人民經過100多年斗爭的結果。從1832年選舉改革開始以後,先後通過了1867年、1884年、1918年3個人民代表法,最終取消了選舉財產資格的限制。選民開始不以財產所有人的資格而以國家公民的資格參加選舉。1872年取消舉手投票採用秘密投票方式。1918年30歲以上的婦女獲得了選舉權。1928年21歲以上的婦女獲得了選舉權。1948年才取消了給予大學12個席位,實行了一人投一票的平等選舉制。1969年通過的人民代表製法規定選舉權的年齡由21歲降為18歲。

目前在英國凡年滿18歲沒有被法律取消投票資格的英國公民都有選舉權。但居住期限的資格仍保留,選民必須在某一選區中居住3-4個月以上才能在該選區選民冊上登記。凡年滿21歲的公民都有被選舉權。在選區獲得2名選民推薦和8名選民聯署同意都可成為議員的候選人,但貴族、主教、法官、高級文官、現役軍人、宣布破產者、重罪犯人、受權辦理選舉事務的負責人等沒有被選舉權。

下院議員選舉採用小選舉區相對多數選舉制。即每一選區產生一名議員,議員候選人只要取得相對多數就能當選。目前全國總共650個選區,選出650名議員。議席的分配蘇格蘭不少於71席,威爾士不少於35席,北愛爾蘭不少於12席,其他就屬於英格蘭的席位。

英國的競選費用很高,1983年英國各大黨的競選費用:保守黨因為得到大企業主的支持,花費了1500萬英鎊,工黨為250萬英鎊,社會民主黨自由黨聯盟為100萬英鎊。

英國下議院議員的成員比較復雜,特別在工黨得勢以來議員中議員有大地主、董事長、銀行界、工商企業界、律師、教員、新聞記者、農民、工人、工會職員等,在形式上似乎各方面的人都有代表,實際上要當選議員需要金錢和時間,議員每年要開會8個月左右,長時間的出席會議,倫敦生活費用高,沒有相當的資財很難承擔,因而議員中多數是有錢者,很少是真正的勞動人民。平民院法定任期為5年。但首相有權選擇合適時機,請求英王下令解散議會,提前大選,或者執政黨的重大決策、提案受下院多數議員的否決而被解散議會,徵求民意,提前大選,因而下院實際任期比5年短。平均任期不到4年。1987年英國議會大選時比規定日期提前11個月零28天。

此外在特殊情況下,主要在戰爭時期,議會任期可以延長,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平民院任期自1910年到1918年才改選。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平民院任期自1935年到1945年才改選,任期為10年。

(二)平民院的職權

平民院的職權主要是立法、財政和監督政府這三種權力。

立法權是指有制定、修改和廢除法律之權。英國議會的立法程序可分為三個階段:1提案;2討論決議;3送請國家元首批准公布。

第一階段是議案提出。全國議案分為公議案和私議案兩種。公議案是指涉及全國性並與政府有關的議案。它絕大多數由內閣提出,議員個人也可以提,但他們提的議案必須經議會特別委員會挑選後才能列入議程。

私議案是指涉及到地方法人、地方當局、某些集體或個人利益的議案,它由地方法團的代理人向下院私議案辦公室提出。私議案並不都在下院討論,大約有一半在上院討論。

第二階段是討論決定。英國議會對立法案的討論決定的程序是要經過三讀,一讀是宣讀議案名稱,說明目的,確定二讀的日期,將議案分發給議員;二讀淡化對議案逐條朗讀,進行原則的討論、表決,如通過便交給專門委員會審查,審查不能通過,法案就認為已被否決。委員會對議案作逐條詳細討論,進行修改後向院會作報告;第三讀對議案進行表決,這時只討論整個法案可否成立,不許逐條討論,除文句外,不得修改內容。三讀通過後交領域院通過,另一院也以三讀程序加以審議。

第三階段是把兩院通過的法案,呈請英王批准,並在"政府公報"上公布後生效。

財政權是議會的主要權力之一。人們把這種權力稱為「管理國庫的權力」或「掌握錢包的權力」。財政法案主要包括國家預算中的支出、收入、征稅、動用國家基金、發行公債等,這種權力屬於下院專有,財政法案只能向下院提出和通過。上院只有討論和提出建議之權。財政法案都由內閣提出,由於財政法案討論的時間有限,加上財政法案的否決會引起內閣的辭職和重新大選,所以多數情況下下院往往按內閣提出的數字通過,最多提一些批評和質問。

監督政府權是議會內閣制之下議會的重要權力,內閣要向議會負責,受議會的監督。議會監督政府的方式主要是對政府的質詢、對政府政策的辯論、批准條約、議會對政府投不信任票等方式。

對政府的質詢是指議員可以對政府各大臣職權范圍內的事提出質詢,要求答復。口頭質詢,議員每人每天最多提3個,書面質詢不限。議員的質詢和回答轉瞬就通過新聞媒介公之於眾,從而對政府造成壓力。

對政府政策的辯論時,在答復國王的議會開幕詞和討論國家預算時都要進行辯論。除此以外,則要得到政府的同意。質詢不能直接轉為辯論,如果這一問題需要辯論,需提出休會動議,要有40位議員同意或者有10位議員同意經議會表決贊成後,議會才能休會,休會後第二天用3小時進行辯論。據說,英國議會開會,怕議員們吵起來,特地備茶,以改善氣氛。這大概是中國茶道中庸、平和、包容精神的延伸。

議會對政府提出不信任案是資產階級認為內閣接受議會監督的有效手段。根據責任內閣制的原則,內閣必須得到議會多數的支持和信任,如果議會否決政府提出的重要議案、財政法案或對內閣通過不信任案,內閣應該辭職或提請英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選。如果大選後,原執政黨仍佔多數議席,內閣可以繼續執政,否則內閣必須辭職。在兩黨制的英國這種情況並不多,除非發生了執政黨內部的分裂或者執政黨只掌握微弱的多數而反對黨和小黨聯合起來才能發生這種情況。

(三)下院內部的組織

下院機構有兩類:一類為委員會,另一類是管理機構。

下院中設議長、副議長。

在新的議會召集之處,就要選舉議長,議長由議會中多數黨提名爭得反對黨同意後選出。為表示議長的公正,議員當選議長後就要退出原屬政黨。在英國形成了一個習慣,即他在議會中抱超然態度,在兩黨中不能袒護一方壓另一方。議長主持會議進程、解釋議事日程時按照一套機械的原則,所以議長是一個有尊嚴而無實權的職位。副議長協助議長進行工作。

下院還下設常設委員會、全院委員會、特別委員會和聯合委員會。

此外,議會中還設辦公廳、秘書處、圖書館等部門。

❻ 英國大選幾點開始

當地時間6月8日22:00(北京時間6月9日05:00)
英國大選投票結束,英國廣播公司(BBC)將於此時公布出口民調。投資者可以從中可初步判斷選情,因此需要需密切留意該時段前後的市場反應。從2015年大選時的情況來看,此時正逢亞洲時段開盤,英鎊兌美元波動會迅速擴大。
當地時間6月8日23:00(北京時間6月9日06:00)
隨後,英國政府會通宵統計大選投票結果。通常最早得出投票結果的是英格蘭東北部的桑德蘭市(Sunderland),該市往往會在當地時間6月8日午夜(北京時間6月9日07:00)之前得出投票結果。據悉,桑德蘭市是工黨的牢固陣地。自1959年以來,保守黨從未在該地區的大選投票中獲勝。
當地時間6月9日01:00(北京時間6月9日08:00)
大倫敦地區巴特西(Battersea)和帕特尼(Putney)選區的投票結果將會於此時出爐,這將率先透露倫敦地區的選情。預計保守黨難以在該地區獲得足夠的支持。除非出現重大的沖擊,否則保守黨和工黨在早些時候獲得的席位數不太可能發生重大變化。
當地時間6月9日01:30(北京時間6月9日08:30)
這是選情開始變得有趣的時候。預計保守黨將在工黨陣地上搶得三個席位,此時將會顯現出保守黨是否會取得勝利。民調顯示,保守黨在威爾士北部(north Wales)的雷克斯漢姆(Wrexham)的工黨傳統陣地若比2015年多贏得2.8%的票數即可翻盤。這意味著,一旦在當地勝選,他們將把自己的多數席位增加到50個以上。保守黨需要在東北部的達靈頓(Darlington)地區獲得比上次多3.8個百分點方可勝出,這可能意味著他們將獲得75個多數席位。在英國脫歐公投中,該地區預計有75%的人投票留在歐盟。因此,該地區的大選投票可能也會顯示出脫歐對英國大選結果的影響。
當地時間6月9日02:00(北京時間6月9日09:00)
此時,大約有50個選區的投票結果出爐。如果保守黨此時獲勝,那麼,將會進一步證明他們在南貝里(Bury South)和大曼徹斯特(Greater Manchester)獲勝。他們需要在這些地區獲得比2015年時多5.2個百分點的支持才能勝出,一旦如此這意味著他們將獲得100個以上的多數席位。
然而,這也是工黨的目標。工黨會和保守黨在南貝里附近的選區展開激烈的爭奪。工黨需要在英格蘭東部(eastern England)的彼得伯勒(Peterborough)獲得比之前2個百分點的支持來翻盤。如果工黨在該地區獲勝,則表明沒有任何一個黨派擁有絕對多數的席位。
此時,蘇格蘭的首批開票結果也會出爐。民調顯示保守黨在當地正在縮小與蘇格蘭首席大臣斯特金(Nicola Sturgeon)所領導蘇格蘭民族黨(Scottish National Party)的支持率差距。而自由民主黨(The Liberal Democrats)也在尋求來自蘇格蘭法夫郡(Fife)的支持。
當地時間6月9日02:30(北京時間6月9日09:30)
哈特爾浦(Hartlepool)是保守黨在東北部的一個重要目標。工黨的目標包括保守黨在威爾士北部(north Wales)的克維爾德山谷(Vale of Clwyd)與英格蘭中部的沃里克郡北部(Warwickshire North)的邊緣地區的陣地。工黨需要在那些地區獲得3.1個百分點的更多支持率來勝出。
工黨領袖傑里米·科爾賓在倫敦的伊斯靈頓北部(Islington North)地區的個人議席選舉結果將會在此時公布。無疑,他將會通過電視台發表勝選演說,並可能暗示他將得到全國各地的政黨活動人士的支持。
當地時間6月9日03:00(北京時間6月9日10:00)
現在即將達到巔峰時刻。保守黨將在全國范圍內的工黨陣地尋求獲勝的可能性。這些可能性包括:威爾士南部(South Wales)的新港(Newport)的兩個席位。該地區最近的一次選出保守黨議員還是在1983年。另外兩個席位可能存在於位於西米德蘭茲郡(West Midlands)的傾向於工黨的考文垂(Coventry)。上個月保守黨候選人出乎意料地被選為Tees Valley市長後,使得保守黨在東北部的北斯托克頓(Stockton North)存在獲勝的可能性,但保守黨仍需在該地區獲得比上次多10.6個百分點的支持率才能勝出。
從理論上講,中伊靈和阿克頓(Ealing Central & Acton)是保守黨在倫敦最可能獲勝的席位,但是,在英國脫歐公投中,該地區的大部分選票都支持英國留在歐盟。因此,在本次英國大選中,該地區可能會支持工黨。而達格納姆和雷納姆(Dagenham & Rainham)地區在英國脫歐公投中大都支持英國脫歐,並創造了倫敦地區最高的支持英國脫歐投票數。因此,盡管工黨在2015年時在該地區以8.5%的優勢勝出,但是,該地區此次仍可能會支持保守黨。
目前保守黨在蘇格蘭有三個主要目標。最新的蘇格蘭民調顯示,保守黨將從蘇格蘭民族黨獲得6個席位,其中包括珀斯和珀斯郡北部(Perth & Perthshire North)、馬里(Moray)和倫弗爾郡東部(Renfrewshire East)。馬里不僅創造了蘇格蘭地區最高的支持英國脫歐的投票數,而且也是蘇格蘭民族黨副黨魁羅伯遜(Angus Robertson)的大本營。
自由民主黨的喬·斯溫森(Jo Swinson僅需要2個百分點更多支持率就能從蘇格蘭民族黨手中贏回來自鄧巴頓郡東部(Dunbartonshire East)的支持。但如果自由民主黨在英國大選當晚的處境很糟糕,那麼他們的領導人蒂姆·法倫(Tim Farron)可能會在英格蘭西北部的威斯特摩蘭和朗斯代爾(Westmorland & Lonsdale)受到保守黨的沖擊。
當地時間6月9日03:30(北京時間6月9日10:30)
截止到目前,將有超過三分之一選區的投票結果出爐。如果保守黨運氣好的話,那麼他們可能會獲得東北部的西奇菲爾德(Sedgefield)的支持,多拿下比上次多8.8%的票數,就能斬獲這一工黨陣地。該地區是英國前任工黨首相托尼·布萊爾(Tony Blair)的舊有陣地。倫敦城(London)、伊爾福德北部(Ilford North)、恩菲爾德北部(Enfield North)和威斯敏斯特北部(Westminster North)等地區均容易受到保守黨的小幅沖擊。
當地時間6月9日04:00(北京時間6月9日11:00)
這將是最忙的時刻。但此時,英國新議會的形態應該已經相當明朗了。若非如此,那麼,這時候,就需要關注那些關鍵選區的投票結果。工黨的目標包括威爾士南部(South Wales)的高爾半島(Gower)、倫敦的克羅伊登中部(Croydon Central)和亨頓(Hendon)地區以及普利茅斯(Plymouth)地區。而保守黨則會關注中部地區的工黨席位,這些地區包括瓦爾斯北部(Walsall North)和紐卡姆萊姆(Newcastle-Under-Lyme)。
對於自由民主黨來說,這將是關系其成敗的關鍵時刻。英國前商務大臣文凱布爾(Vince Cable)正尋求支持從保守黨手中贏回倫敦西南部的特威克納姆(Twickenham)。英國前能源大臣愛德華·戴維(Ed Davey)正在該地區附近的金斯頓和蘇比頓(Kingston & Surbiton)與保守黨爭奪陣地。奧爾尼(Sarah Olney)正在里士滿公園(Richmond Park)維持她在去年的補選中贏得的選區。而在倫敦地區的西蒙·休斯(Simon Hughes)正在打算將他舊有的伯蒙德西(Bermondsey)陣地從工黨手中奪回來。支持英國留在歐盟的(巴斯)Bath地區的保守黨席位,也是自由民主黨的目標之一。但是,自由民主黨容易在英格蘭西北部的索斯波特(Southport)、倫敦的卡沙頓和瓦林頓(Carshalton & Wallington)等地區受到保守黨的沖擊。
當地時間6月9日04:30(北京時間6月9日11:30)
到目前為止,英國三分之二的選區的投票結果將出爐。當這些選區的投票結果宣布後,特雷莎·梅將在倫敦西部的梅登海德(Maidenhead)發表講話。主要的搖擺選區包括西米德蘭茲郡(West Midlands)的伍爾弗漢普頓 (Wolverhampton)西南部,保守黨僅需在此處贏得1個百分點的額外支持率即可翻盤。自由民主黨前黨魁克萊格(Nick Clegg)可能面臨在雪菲爾哈倫(Sheffield Hallam)受到來自工黨的壓力。
當地時間6月9日05:00(北京時間6月9日12:00)
如果此時投票還在繼續進行,我們將可以從保守黨在工黨陣地中最可能獲勝的10個選區的選情來判斷大選結果。這些選區包括:英國西北部的切斯特市(Chester)和西威勒爾(Wirral West),約克郡(Yorkshire)的哈利法克斯(Halifax),以及倫敦西部的布倫特福德和艾爾沃思(Brentford & Isleworth)。布里斯托爾(Bristol)西部是綠黨(Green Party)的下議院席位目標。英國獨立黨(UKIP)領袖保羅·納托爾(Paul Nuttall)正在英格蘭東部的波士頓和斯基尼斯(Boston & Skegness)拉選票。
當地時間6月9日06:00(北京時間6月9日13:00)
迄今為止,已有600多個選區的大選投票結果出爐。保守黨在德比北部(Derby North)和布萊頓肯普敦(Brighton Kemptown)地區的席位是工黨的必贏目標。伯克郡(Berwickshire)、羅克斯堡和塞爾科克(Roxburgh & Selkirk)是保守黨最可能獲勝的蘇格蘭選區。
如果此時投票結果已經非常明了地顯示工黨獲勝,那麼預計科爾賓將在未來數小時內發表一場勝選演講。
當地時間6月9日07:00(北京時間6月9日14:00)
英國650個選區的投票結果此時已經基本出爐。據FX678了解,如果一個黨派擁有絕對多數的議員,那麼此黨將組建下屆英國政府,該黨黨魁則成為英國首相。如果沒有任何黨派擁有絕對多數席位,那麼合計擁有絕對多數席位的兩個或多個政黨將組成聯合政府,其中最大黨黨魁將成為英國首相。或者由單獨一個黨派成立新一屆英國政府,並通過與其他黨派之間達成非正式的聯盟和協議而得以延續。而要在缺乏多數席位的下議院中通過政府制定的法規,則是非常困難的。

❼ 歷史上英國公民選舉權是怎樣爭取到的

一、舉制度的產生和發展 英國的選舉制度源於中世紀英國國會中下院即平民院議員的選舉。1295年英王愛德華一世邀請僧俗貴族、騎士和市民三個等級參加國會。1343年國會分為上、下兩院。上院稱為貴族院,下院稱為平民院。貴族院議員由直接從國王那裡領有土地的貴族擔任,而平民院議員則由全部自由土地佔有者投票選舉產生。紅白玫瑰戰爭後登上英國王位的都鐸王朝實行專制統治,平民院議員的選舉制度受到干擾和破壞。國王常常指示負責各郡選舉工作的郡守,要求他們遵國王囑托選舉誰入平民院。同時,國王又以「特惠權」的形式賜予一些城市以派出代表參見平民院的權利。整個都鐸王朝時期由於國會很少召開,平民院議員的選舉自然也就名存實亡。可見,作為近代英國資產階級選舉制定歷史淵源的中世紀議會選舉制度,起初是限制王權的一種制度安排,而到專制君主制時已成為專制君主用於控制和利用臣民,鞏固封建制度的一種工具。 自18世紀中葉工業革命蓬勃開展以來,特別到19世紀初英國工業革命初步完成之後,情況有了很大的變化。隨著地主制經濟被最終擠出歷史舞台,英國社會的階級結構也發生了重大變化,貴族地主階級衰落了,資產階級(特別是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日益壯大。後者強烈要求參與政治,使本階級對工業化進程中增長的社會資源擁有更多的分配份額。這種要求最集中的表現是爭取普選權運動的開展。在此背景下,1830年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輝格黨在人民要求普選權的聲浪中提出了第一個選舉制度改革法。1832年經英王批准實施,這就是著名的1832年選舉改革法。該法著重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重新分配議會議員的席位,56個「衰敗城鎮」或人口少於2000的小城市的議員議席被取消,歸並到鄰近的郡區,另有30個人口在2000~4000的市鎮減少一個議席,將空出來的143個議席分配給人口眾多的新興工業城市和工業發達的郡。二是降低選民的財產資格限制,擴大選民隊伍。該法實施後,城市和鄉村共新增選民約20萬人,比改革前選民人數增加45%左右。當然,此次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各地區和各選區間選民人數與人口的比例差別還很大;議員人數與人口的比例各地區差別還很大;貴族在議會中仍佔有絕對多數議席。 1832年改革之後,英國相繼於1867年、1872年、1883年、1884年、1885年又進行了幾次大的選舉制度改革。其中,1867年的改革進一步降低了選民資格,重新調整了某些議席的分配,該法規定,各郡凡年收入5鎊者均擁有選舉權,城市中租用不帶傢具的住房在12個月內付租金達10鎊者也擁有選舉權,這就使一些工人貴族擁有了選舉權。1872年選舉改革的內容主要是把公開投票改為秘密投票。1883年頒布了取締選舉舞弊法,規定了選舉費用限額和選舉舞弊的刑罰。1884年改革統一了城市與鄉村選民的財產資格標准,城市工人也有了選舉權。1885年選舉改革了原來以郡、城市為選舉單位產生議員的選區劃分法為以人口的數量為標准產生議員的新選區劃分法。19世紀後期的這幾次選舉制度改革私人在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的財產資格限制、選區的劃分和議員名額的分配方面均作了重大改進,但仍存在四個沒有解決或沒有完全解決的問題:一是婦女的選舉權問題;二是居住和收入限制問題;三是選舉區選民人數與議員人數的平等劃分問題;四是平等選舉權問題即解決投票中的復票權問題。為此,20世紀初直至二戰後,英國人民為爭取合理的平等選舉權進行了不懈的斗爭,終於使上述四個主要問題逐步得到了解決。 1918年議會通過《人民代表選舉法》規定,男性公民從21歲起,婦女從30歲起,享有普選權,此外還降低了居住資格及收入限制,同時還建立了平等的選舉區,但仍規定了部分人可以享有復票權。1926年選民居住資格由6個月減為3個月。1928年婦女取得了與男子平等的選舉權。1948年的《人民代表選舉法》廢除了營業處所、倫敦市和大學選區的「復票制」,實行「一人一票、一票一價」的平等選舉權制。1969年的《人民代表選舉法》規定,凡年滿18歲的公民,依法均享有選舉權。至此,英國現代選舉制度中的核心精神――自由、平等和普遍的選舉才真正較為完整的確立起來。 二、選舉制度 (一)選舉資格 1、選民資格 根據法律規定擁有選舉權的公民或居民即為公民。英國法上對選民資格主要作了如下限制: 一是國籍限制。擁有英國國籍的臣民,包括居住在英國的任何英聯邦國家和愛爾蘭共和國的公民都有選舉權。其他外國人沒有選舉權。 二是年齡限制。英國現行法律規定,18歲為選民最低年齡資格條件,不到18歲者無選民資格。 三是居住限制。軍人選民在選區的居住時間限制至少是一個月,其餘普通選民在選區的居住時間限制至少是三個月。大批無固定工作和住所的季節工人就因此而失去了選民資格。 四是因精神問題和刑事問題而喪失投票行為能力和行為資格的人沒有選民資格。 五是選民必須經合法等級才具有選民資格。在英國無需選民本人登記,選民登記工作由地方的登記官負責。他們先以逐戶查訪所編成的原始名冊為基礎,然後不斷核對修正。 在英國法上,以下幾類英國人不享有選舉權:第一是貴族,但1963年的選舉法又規定:凡放棄貴族身份者即有權選舉議員;第二是服刑中的罪犯;第三是接受精神醫院治療中的住院患者;第四是選舉中犯有腐敗行為者,5年內不得選舉議員;選舉中犯有非法行為者,5年內不得參見犯此行為時所屬選區的選舉;第五是選舉前未登記為選民者。 2、候選人資格 根據法律規定具有當選為國家公職人員資格的公民為候選人。法律對候選人的資格要求分為積極條件和消極條件,具體而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國籍限制。作為候選人者需具有英國公民資格,居住在因果的英聯邦國家的公民和愛爾蘭共和國的公民。其他外國人無候選人資格。 二是年齡限制。年滿21歲的擁有選舉權的人擁有被選舉權。不到21歲的英國人和居住在英國的英聯邦國家的公民和愛爾蘭共和國公民沒有被選舉權。 三是居住限制。英國對候選人沒有任何居住地點和時間限制,因為在英國人的觀念中,議員並不代表地方或選區的利益,他們代表的是國家利益。候選人可以在國家的任何一個選區參加競選。 四是職業和身份限制。比如,未償清債務的破產者;英格蘭、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的神職人員;貴族;某些管理君主財產收益的官員;法官;文官;某些地方政府的官員;正規武裝不對成員;警察;公共公司董事會和政府委員會的成員,沒有下議院候選人的資格。 五是因精神問題和刑事問題而喪失行為能力和行為資格的人。 六是已登記為合格公民的人才有候選人資格。 七是在一個選區內需有10個選民聯名提名者(1人提議,1人附議,8人聯署),才有候選人資格。 八是要正式作為候選人需交納500英鎊的保證金。如果選舉結果未獲得八分之一的選票,保證金將上交國庫。 實際上,具備候選人資格的人真正要成為公職候選人需得到政黨的提名才有當選的可能。 (二)選舉方法 英國目前實行的是直接選舉制,即由選民直接選舉議員,這種選舉制度透明度較高,而且可以使選民的意志直接反映在最高權力機構的產生過程中。此外,英國的選舉實行自願投票原則,候選人或政黨組織可以拉票,但不能向選民施加壓力。 所謂的選舉方法主要涉及兩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是選區劃分方法。在英國二戰以前各個選區的人口與議員數的比例相差很大。丘吉爾政府為了確保各選區享有平等代表權,建立了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及北愛爾蘭四個常設邊界委員會,任務在於定期復查選區,根據人口或其他情況的變化,對議席分配作必要的調整。在選區的劃分上,除了地域和人口兩個因素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每個選區產生多少名議員。在此問題上,英國目前實行小選舉區制(或稱單名選區制),即每個選區只選出1名議員,選民一人一票,或選區選票總署的簡單多數的候選人即當選。 其次是選票統計的方法。現代國家選票統計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多數代表制,另一種是比例代表制,多數代表制又可以分為相對多數代表制和絕對多數代表制。英國目前實行的就是相對多數代表制,也可以稱為簡單多數制。得到選區總選票的相對多數的候選人即當選。這種選票統計方法對大黨候選人極為有利,而不利於小黨的候選人和獨立候選人。 (三)選舉過程(程序) 英國的選舉過程與美國相比要簡單的多,持續的時間也較短。一般而言,有以下幾個環節: 第一,選民登記。英國大選的日期不是固定的,因而需要每年進行登記。登記由各選區所在地政府指派的一名登記官負責,每年的1月和7月進行。登記時要設一些登記站。登記的結果要編成選民登記冊。登記之後的合格選民可分為三類:一是一般住戶選民,即有固定住所,可在當地行使投票權者;二是軍職選民,包括在海外服務的軍人;三是納稅選民,只以納稅條件而取得在地方選舉中的投票資格。選民可以查閱自己的姓名是否已經登記入冊。對登記結果有異議的還可以在名冊公布後若干天內向專門為此事開庭的律師提起爭訟。 第二,候選人提名。在英國,候選人提名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社會組織和公民提出獨立候選人,這種候選人提名的必要條件和程序是:選區選民1人提議、1人附議、8人聯署,該被提名人即可以稱為下議院議員的候選人。另一種是政黨提名候選人,各政黨提名候選人的方式不同。工黨的議員候選人由地方黨組織挑選,只是提出候選人之前,地方黨應取得全國執行委員會和黨的負責人同意,在獲得相應選舉經費的保證金以後,才肯定其候選人資格。保守黨自1935年起由8人組成的關於議員候選人的全國常務咨議委員會挑選候選人。之前候選人要按照相關的要求填寫簡歷,在得到選區協會的贊同之後,一般就可以稱為全國常務咨議委員會批準的該選區正式的保守黨候選人。無論是政黨提名還是組織和公民提名所產生的候選人,一旦在確定,該政黨或社會組織和公民就需要向當局選舉提名委員會正式提出候選人申請,審查符合資格後還需交150英鎊的保證金。至此,候選人的資格就算正式成立了。 第三,組織競選班子。通常組織競選班子是政黨組織的事。政黨選舉實行專門的政黨選舉代理人制度。選舉代理人分為編外組織員、編內組織員以及編外代理人和編內代理人。其中編內代理人和組織員是職業的代理人。其職務通常由黨的中央機關駐各地的總辦執行(特別是地方組織)。在許多選區內,代理人的職務由地方黨組織的專職秘書執行,每個選區的黨組織都擁有相當的資金。代理人的職責在於盡力保證該黨的候選人在選舉中取得勝利,在其競選中指導著整個政黨,他指揮組織元到最重要的地方去監督反對黨的計劃和活動,研究選民情緒,預防可能的意外事件。候選人的一切活動,如召開選民大會、收集和監督徵集簽名、填寫選舉的登記表格、印刷和散發文件、布告等等,這些事物都取決於代理人。 第四,開展競選活動。從解散議會令宣布之日起,候選人就可以開始進行正式的競選動員活動,這種活動一直可以持續到投票日晚上10點鍾止。競選活動分為選區競選和全國性競選。選區競選包括通過廣播、電視、報紙、雜志、寄信、海報、標語等方式和手段向選民介紹和推銷自己。也可以是候選人在各選區中巡遊,向選民發表演說、介紹並解釋自己的政治主張,與選民交談或動員選民參與投票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全國性競選,主要是指黨的中央組織及黨的領袖所從事的競選活動,包括宣傳黨的綱領政策、制定競選策略、安排競選活動日程等。 第五,投票。具體的投票方式有三類:一是出席投票,即選民本人直接到投票站投票;二是委託投票,根據英國法律的規定,在軍隊或軍艦上服務的選民可委託別人代為投票;三是通訊投票,一般是軍隊或軍艦上服務的選民以及在海外服務的選民,才採用這種方法投票。在大選時,全國有統一的投票日;在補缺選舉時,該選區也有統一的投票日。各選區設若干投票站,一般都設在教堂、學校等場所。 第六,選票統計和公布選舉結果。選舉日選民投票的最後時間一到(晚上10點),即中止選民投票。選舉工作人員中的計票人員和監票人員一起統計投票結果,並由專門人員書寫投票結果報告。投票結果選舉委員會確認有效並匯總後,由王室秘書負責宣布選舉結果及其有效性。 (四)選舉監督 在選舉監督的問題上,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由誰監督。根據英國法律規定,任何社會組織(包括政黨、利益團體等)和公民個人均可監督選舉,政府還設立了選舉委員會來專門監督選舉過程。 第二,監督什麼。首先是對選舉資格的監督(包括選民資格和候選人資格的監督),主要是對選民和候選人是否符合法定年齡、是否達到居住期限、是否擁有法律允許的國籍限制、預先是否已登記入冊、提名程序是否合法、是否交付了保證金、是否有不相容的職業及是否存在重大法律和品行問題,從而使選舉資格喪失;其次是對選舉過程的監督。主要包括對選舉過程及其行為,選舉經費來源及其使用,選舉時間、地點、方式和行為,選舉委員會行為及其結果等方面是否存在違法行為的監督。具體而言,比如,在選舉中是否有暴利、賄賂、收買等行為,是否存在民族、種族、性別、職業等方面的歧視,在選舉公告、選區劃分、投票站設置、投票方式等方面是否存在不合法的行為,等等。 無論是社會組織還是公民個人,如果發現上述選舉過程中的違法行為,都可以向有關機關提出爭訟。在英國,此類爭訟一般由負責修改選民名冊的律師處理。每年選民新的登記名冊公布後,律師就開庭一次,受理有關選民資格的爭訟,並作出合法的裁決。如果是對候選人資格存有異議則可以向當局選舉提名委員會或法院提出。開始時有關選舉爭訟的裁判權屬於議會,後改由獨立法院進行仲裁。1879年制定的《議會選舉法》將法官增至2人,並確定由英國高等法院王座法庭任命。選舉爭訟案件依照普通司法程序審理。如果經法院查實,確實存在違法即及不公正的行為,則可宣告該選區的選舉結果無效

❽ 英國大選的選舉周期

大選必須在每次國會任期開始之前舉行。國會最長的任期為5年,前後兩次大選的間隔應超過競選活動和新國會組建的時間之合(通常為5至8周)。實際的大選可在5年任期之前的任何時間舉行。
5年任期從大選之後的第一次國會會議開始計算。大選時間的選擇在於在任首相的決斷。此項決定通常具有政治性目的,即如果政府廣受好評,它通常在掌權約4年之後「要求」舉行大選,以達到掌權時間的最大化。
首相請求君主使用皇家公告的方式(Royal Proclamation)解散國會。公告同時要求公布各個選區請求大選的正式大選文書(Writs of Election)。大選將在公告發布之日起17個工作日之後進行。
從1935年起,每屆大選都在周四舉行。1945年至2001年的16次大選中,在10月舉行的有4次,6月也有4次,5月有3次,2月有2次。
英國內閣將在大選之前強制隔離。在大約6周的時間里,政府各部門不允許同公眾就任何新的或有爭議的政府動議(如改革動議、行政和立法變化等等)進行交流。

❾ 英國大選的時間為什麼要長於五年

這是很正常的呀,因為他們的嗯,最高領導人的時間就是5年左右。

與英國大選日期是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哪裡可以學越南語言 瀏覽:415
入境印尼怎麼簽證 瀏覽:313
中國雙博士學位有多少 瀏覽:43
伊朗傭兵一般是多少 瀏覽:456
女排聯賽中國對陣美國結果如何 瀏覽:351
貼吧為什麼沒有印尼吧 瀏覽:456
越南紡織前景如何 瀏覽:559
越南買什麼禮物回來好 瀏覽:602
中國神話傳說有哪些 瀏覽:950
越南的1000紙幣能換多少錢 瀏覽:398
越南榴槤和泰國金枕哪個好 瀏覽:160
印尼10元換人民幣多少 瀏覽:318
中國男單身怎麼辦 瀏覽:776
美國打中國座機怎麼打 瀏覽:338
中國民航大學和東北電力哪個好 瀏覽:663
義大利華人區有哪些 瀏覽:490
伊朗禁運石油現在怎麼樣 瀏覽:395
義大利的牛肉哪裡的好吃 瀏覽:621
越南山區哪個村最好 瀏覽:452
伊朗怎麼自救視頻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