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茶多久傳入英國

茶多久傳入英國

發布時間:2023-07-19 06:36:40

Ⅰ 中國茶是怎麼傳入歐洲的

中國世界上最早發現和人工培植茶的國家。先秦時期,巴蜀人就開始飲茶,隨後飲茶的習慣流傳到相鄰的地區。到了三國兩晉時期,飲茶已經在中國士大夫中流行,之後推廣到全國各階層。

南北朝時,中國茶葉隨絲綢、瓷器傳到土耳其;唐代時,中國茶種傳入了日本和新羅。中國茶傳入歐洲則在新航路開辟以後。1545年前後,義大利人賴麥錫的《航海記集成》中提到了中國的茶,這是歐洲最早的有關茶的文獻記載。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荷蘭海船從爪哇來澳門販運茶葉,並於1610年轉運至歐洲,成為西方人來東方運載茶葉的開始,從此,中國茶開始佔領歐洲人的食譜。
婦女之友
新航路開辟之後,全球商品交流迅速發展,三大無酒精飲料類商品先後進入歐洲:1528年,西班牙人將可可輸入到歐洲,荷蘭人1610於年將茶輸入到歐洲,1615年,威尼斯商人將咖啡輸入歐洲。
在所有飲品中,茶可謂真·婦女之友。首先酒精會使人昏昏沉沉,舉止粗魯,沒有什麼比酗酒的丈夫更讓女性煩惱的了。而作為酒的替代品,茶卻能提神醒腦,又不失文雅。在下午四、五點鍾沏茶配上點心,和朋友們喝茶聊天——即 茶話會/下午茶,本身就是貴婦的發明。而茶館和茶園更為女性提供了家庭以外的社交場所。

無論酒館還是咖啡館,都是男人們消遣的地方,良家婦女不能去。但單身女子可以去茶館會晤朋友,不會損傷名譽。到18世紀時,單是倫敦就有2000個茶館,還有很多的茶園,泰晤士河上的伏克斯霍爾茶園就是典型代表。
茶園集英式園林、球場、茶室、音樂廳於一體,男女都可以去散步、喝茶、聊天,也可以在茶園舉辦音樂會和舞會,是那個時代上流社會喜歡的會所。
從貴族到平民
一開始,茶葉是作為葯物放在葯店裡出售的,主要用來治療痛風、積食等富貴病。一開始歐洲的學者、醫生、教士就飲茶是否有益這個問題爭論不休。1625-1657年,整個荷蘭還掀起了一場「飲茶大辯論」。最後因為法國大主教對茶葉的療效背書,才結束了這場爭論。不過參照歐洲長期以來的醫療水平,茶葉當然是比其它治療方法(放血、切除不相乾的器官什麼的)要靠譜得多。

自從英國東印度公司壟斷了茶葉貿易,就開始實行價格壟斷,茶價奇高。其實中國買到歐洲的茶葉價格也算公道,但政府課以重稅,商家再隨意加價,把茶葉變成一種非常昂貴的飲品。同一個時期當時阿姆斯特丹每磅茶葉售價3先令4便士,而倫敦則高達2英鎊18先令4便士。於是私運盛行,大量私茶由外輪運抵英國南岸。國內實際飲用量和官方統計的進口量差別非常。議會決定廢除茶稅。經過一個窗口期,英國的茶稅從190%降到12.5%。此後英國茶葉正式進口量激增,飲茶人口和國家收入也大大增加。於是,17世紀初上流社會的奢享,在18世紀中期變成幾乎所有英國家庭早餐的平民飲料。
茶(財)之路
中國茶對外的傳播,海路和陸路並行。陸路沿絲銅之路向中亞、西亞、北亞、東歐傳播;海路向阿拉伯、西歐、北歐傳播。
從唐代開始,陸上的古絲綢之路同時也是茶之路。茶葉先從產茶地向長安集中,然後以新疆地區為中轉站,經天山南北路通往東歐。而明、清時還開辟了一條經蒙古高原到達俄羅斯的茶葉之路。
海路則始於明清之際,從江西、浙江、福建茶區出發經寧波港、泉州港、廣州港直接運往歐洲或先輸往南洋諸國,再經馬來半島、印度半島、地中海走向歐洲各國。明代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荷蘭海船從爪哇來澳門販運茶葉,並於1610年轉運至歐洲,從此,中國茶葉正式進軍歐洲,新世界的大門打開了。

從中國茶開始銷往歐洲直到鴉片戰爭前夕,中國對外貿易長期順差,而茶葉出口最重要組成部分。直到18世紀末,英國工業大發展,向中國輸出工業品,加上從印度轉口的棉花以及鴉片,也才剛剛達到貿易平衡的狀態。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和中國做生意的歐洲各國居然可以忍受貿易逆差?因為倒賣中國商品到其它國家的轉口貿易所帶來的利潤超過了對中國的貿易逆差。

1651-1652年度,荷蘭阿姆斯特丹開始舉行茶葉拍賣活動,每年輸入該掉的茶葉達4000萬磅以上,轉口數量很大,約占輸入的35-50%, 1758年荷蘭茶葉貿易的利潤率竟達到196%。1711年至1810年間,英國政府光是從茶葉上面就收到了7700萬英鎊的稅,有記載1784年英國的茶稅是190%。這么高的稅也抵不過英國人民喝茶的熱情。1793年,英國政府一年的茶稅收入是60萬英鎊,到了1833年這個數字翻了五倍半,變成了330萬英鎊。
外國人怎樣喝茶
英國
中國茶傳入英國之前,英國人成天喝酒,早上六七點鍾起來都用啤酒來就著早飯吃。然後隨時困了累了閑的沒事幹了,就喝酒玩。茶葉傳入英國之後,茶水在很多情況下代替了酒精。
喝茶的方式和咖啡類似,端給客人的是清茶,喝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添加奶、糖或者檸檬。
俄國
俄國人煮茶不像中國人這樣用泡的,他們是把茶葉和糖一起放進茶炊里,倒入開水,每個客人倒大半杯然後再加白開水接著煮。一邊煮一邊喝,茶炊里的茶水一直保持沸騰的狀態。
據說俄羅斯人喝茶有三種方式:一是把糖放入茶水中,用勺攪梓後再喝;二是將糖咬下一小塊含在嘴裡喝茶;三是看著或想著糖喝茶。俄羅斯人在燒茶時一定要加入糖、蜂蜜之類的甜料,也常常會在茶里加入牛奶、檸檬,甚至果醫和乳酪。甜茶還要伴著甜點吃。不過俄國地方冷,其實充當了正餐之餘的加餐。
法國
按照中國人的標准,法國人是歐洲人里真正「會喝茶」的。法國人喜歡高品質的綠茶而不滿足於袋泡茶,不少法國人也能分得清中國茶葉的不同種類。
他們也會像中國人一樣不加奶和糖,只用開水泡清茶。法國人也有可能採用西非的喝法,在茶水中加入方糖和薄荷葉,放涼了做冷飲,類似於現在全球超市裡售賣的加糖的瓶裝茶。

Ⅱ 中國山茶是如何傳入歐美的

據日本學者井東長谷親的《謀求日中山茶的真誠友好》一文(原載日本山茶協會《椿》雜志1985年第24期。後來,此文由徐碧玉女士翻譯,刊登在《中國茶花通訊》1990年第4期)介紹,1700年,英國外科醫師卡恩尼恩格弁,從中國舟山群島將山茶的標本寄回英國,「這是將山茶介紹給歐洲的第一步」。1763年,瑞典船長愛·凱倍里,從廣州將山茶樹寄送給近代植物分類學的元祖林奈。1793年,英國人哈庫斯托恩,記錄並帶了中國的茶梅(或許是油茶)回國。1850年,由英國派遣到中國的採集家富奧丘恩,把中國開黃色花的茶梅送往英國。1868年,法國傳教士倍路尼意,在貴州採集17個山茶新種,帶回巴黎自然科學博物館。1792年,一位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船長,將中國的「千葉白」山茶品種(現稱「雪塔」),及相應的復色山茶品種帶回歐洲,後傳入法國。182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總監里夫斯,採集到一個半重瓣的滇山茶品種,請雷伍斯船長帶到英國種植,於1826年在肯特郡的一家花園里開了花,命名為「雷伍斯船長」。英國植物學家林特萊把它鑒定為新植物,於1827年發表在《植物學雜志》上,這是第一個引種到歐洲的滇山茶品種。1797年前後,一個紅色單瓣的紅山茶品種首次由英國進入美國新澤西州,從此,開始了美國栽培山茶的新紀元。山茶在美國起步晚於英國,但是後來居上,發展速度很快,特別是在收集和保存山茶品種和育種上領先世界各國。1826年,從英國首批將4種紅山茶帶到澳大利亞。5年後,又有一批山茶植株帶到卡姆登公園。紐西蘭的山茶最早是由法國移民在1840年帶進來的。此後,英國移民和傳教士從英國和澳大利亞也陸續帶進山茶品種。17世紀,中國山茶傳到西方各國,在不到200多年的時間內,培育出已超過15000多個山茶品種。

對於中國山茶最早傳入英國的時間為1739年的結論,有人提出懷疑。前幾年得到一則報道是:義大利教堂內發現14世紀或15世紀的壁畫中有中國的山茶。為此,義大利幾位教授在專門研究。美籍華人、著名的山茶專家沈蔭椿先生到歐美各國調查研究中國自明代以來流散在國外的山茶品種。據他初步了解,已有數百個品種流向歐洲。明代始於公元1368年,正好是14世紀。如果從義大利山茶壁畫中證實中國山茶最早傳入歐洲的時間是14世紀或15世紀,那麼,比現在的認定時間提前了300~400年,這是個極有價值的科研課題。

Ⅲ 茶在外國的發展歷史

茶在國外的流行相對較晚。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師從中國帶茶籽茶樹回國。是茶葉傳入日本最早的記載。1610年荷蘭人自澳門販茶,並轉運入歐。1916年,中國茶葉運銷丹麥。1618年,皇朝派欽差大臣入俄,並向俄皇饋贈茶葉。1657年中國茶葉在法國市場銷售。康熙28年(1689年)福建廈門出口茶葉150擔,開中國內地茶葉直接銷往英國市場之先聲。1690年中國茶葉獲得美國波士頓出售特許執照。光緒31年(1905年)中國首次組織茶葉考察團赴印度、錫蘭(今斯里蘭卡)考察茶葉產制,並購得部分制茶機械,宣傳茶葉機械製作技術和方法。在清朝末年,茶大量的對外出口。為中國的國庫堆砌了不少銀兩。
英國人鍾愛紅茶,下午茶已成為一種習慣。18世紀初的英國幾乎沒有人喝茶,可到了18世紀末幾乎全國上下人人皆在飲茶,無論貧富貴賤幾乎每人每天都可以喝上一兩杯茶,有人在1757年注意到,「夏日裡,經常可以在里奇蒙的某個胡同看到乞丐端著杯子在喝茶,修路工人在喝茶,趕灰渣車的車夫在喝茶,還可以看到曬乾草的工人在買茶。」下午茶幾乎是英國民眾的「必修課」。一到下午3點鍾,很多辦公室都大門緊閉,掛上小牌子:「Teatime」。此時,即使你有天大的事,也得等喝完下午茶再說,這是雷打不動的規矩。英國的下午茶起源於1840年的維多利亞時代,當時達觀貴族紛紛醉心精緻的生活品位,特別是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每到下午時刻便百無聊賴,因為距離晚餐尚有不少時間,就請女僕准備些麵包、奶油、茶,邀請三五知己,以此打發一個午後的愜意光陰。很快,下午茶在貴族社交圈內流傳開來,名媛仕女趨之若鶩,形成一種優雅自在的下午茶文化,也成為正統的「英國紅茶文化」。即使在下午茶簡化的今天,下午茶的沖泡方式、考究的茶具擺設、豐盛的茶點,都成為沿襲下來的傳統。
美國人喜歡飲冰茶,而不是熱茶。飲用時,先在冷飲茶中放冰塊,或事先將冷飲茶放入冰箱冰好,聞之冷香沁鼻,啜飲涼齒爽口,頓覺胸中清涼,如沐春風。遺憾的是,由於這茶以飲、以涼為主,便沒有中國茶沏出的那種品種,那種溫馨,那種悠閑,喝茶的情調也大打折扣。茶葉傳入美國 英屬北美殖民地建立後,隨著英國移民的大量湧入,英國人的飲茶習慣也帶入北美。約在1690年,麻省的波士頓開設了北美大陸上第一個出售中國茶葉的市場。1720年後,北美開始正式進口茶葉。18世紀中葉,飲茶習慣也遍及北美殖民地社會各階層。一個游記中寫道「在北美殖民地,人們飲用茶水,就象法國人喝酒一樣,成為須臾不可離的飲料」。
日本雖然不是茶葉的起源地,但他卻有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茶道。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種儀式化的、為客人奉茶之事。原稱為「茶湯」。日本茶道和其他東亞茶儀式一樣,都是一種以品茶為主而發展出來的特殊文化,但內容和形式則有別。茶道歷史可以追溯到13世紀。最初是僧侶用茶來集中自己的思想,從諗禪師曾經以「吃茶去」來接引學人;後來才成為分享茶食的儀式。日本茶道是必須遵照規則來進行喝茶活動,而茶道的精神,就是蘊含在這些看起來繁瑣的喝茶程序之中。進入茶道部,有身穿樸素和服,舉止文雅的女茶師禮貌地迎上前來,簡短地解說:進入茶室前,必須經過一小段自然景觀區。這是為了使茶客在進入茶室前,先靜下心來,除去一切凡塵雜念,使身心完全融入自然。開宗明義的一番話,就能領略到了正宗茶道的不凡。
茶起源於中國,卻受到不同國家、不同人群的喜愛。它是古代中國南方人民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貢獻,也是中國人民對世界飲食文化的貢獻。

Ⅳ 紅茶是什麼時候傳到歐洲的

首先現代學者普遍同意是在1600年左右,也就是明代萬曆的下半葉。在這之前,著名的威尼斯旅行家馬可·波羅寫了篇游記,描述他在元朝中國的所見所聞,但這位自稱曾到過杭州和福建、並在揚州當了三年官吏的波羅先生卻對「茶」這中國特產隻字不提。中國茶傳至歐洲,功勞最大的是荷蘭人。荷蘭東印度公司在1602年成立,1610年發出第一張購賣茶葉的訂單。17世紀初正是歐洲航海家四處探險搜奇的時代,有關世界各地奇風異俗的游記如雨後春筍般涌現,無意中為「茶」這異國產物作了義務宣傳,茶便開始在歐洲上層社會流行起來。茶在人們眼裡不僅是上等、貴族的飲品,還具有醫療作用,這樣,喝茶的習慣在荷蘭、法國和英國生根植基,受歡迎的程度也日深一日。

Ⅳ 茶在英國的歷史,包括來源、發展;英國學生的課余安排

17、18世紀中國茶在英國的流傳,18世紀中後期英國飲茶風靡之原因,中國茶對英國社會的影響...導致東印度公司茶葉進口量猛增,進而導致了茶葉價格的下降;1785年之前歐洲各國走私茶的湧入也降低了茶葉的價格.
1660年5月,英國國王查理二世的妻子一葡萄牙公主凱瑟琳將飲茶的習慣從葡萄牙帶到了英國宮廷。從此,飲茶成為英國宮廷貴族享樂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初,英國宮廷中飲用茶葉不是直接從中國進口的,而是通過當時歐洲殖民大國葡萄牙轉手進人英國。英國直接進口中國茶葉是從1664年才開始的。

一起聚會、跳舞、唱歌、喝咖啡、騎馬、看電影、滑雪……這些都是英國年輕人熱衷的活動
英國學生的課余安排:http://www.dxsheng.com/guide/HTML/7088.html

Ⅵ 中國茶傳播的歷史 第一次進入英國在什麼時候

1662年,葡萄牙公主凱薩琳嫁給了英國國王查理二世。她的嫁妝不僅包括位於摩洛哥的軍事重鎮丹吉爾(Tangier)、印度大陸的明珠城市孟買,以及價值80萬英鎊的財寶,還有中國茶具和茶葉。這是英國人最早接觸到茶。

Ⅶ 武夷山的正山小種紅茶第一次被荷蘭商人帶到英國是什麼時間

1610年由荷蘭人傳至歐洲時是當作一種東方珍奇的物產傳入的,相當一段時間並不流行,只是供宮廷、貴族、商人等上流社會享用。

閱讀全文

與茶多久傳入英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今年中國從伊朗購買了多少桶原油 瀏覽:548
怎麼申請英國三本 瀏覽:275
印度牛糞怎麼回事 瀏覽:768
印度保法止效果如何 瀏覽:866
越南實力到底怎麼樣 瀏覽:583
伊朗為什麼支持馬杜羅 瀏覽:162
東京奧運會中國參加了多少個奧運項目 瀏覽:373
中國農村最豪華的別墅在哪裡 瀏覽:30
英國上市公司有多少 瀏覽:195
英國短腿小貓多久睜眼 瀏覽:818
專機到中國需要多久 瀏覽:838
印尼3的電話流量卡怎麼查剩餘流量 瀏覽:593
中國現在收藏市場怎麼樣 瀏覽:306
印度河黃河哪個大 瀏覽:322
印尼巴士皮膚哪裡找 瀏覽:390
印度的管理能力是怎麼來的 瀏覽:629
義大利語12345怎麼寫 瀏覽:832
香港分給英國多少年 瀏覽:351
越南為什麼吃元宵 瀏覽:632
越南什麼時候打開口岸 瀏覽: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