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戰英國有與日本開戰嗎
日本對英國直接交戰應該是:緬甸戰役。 緬甸當時是英國的殖民地,地處東南亞和中國的西部,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日本進攻緬甸對於其自身來說也有著很多意義,比如孤立中國,以及作為入侵印度的基地等。當時英國由於自身受到法西斯同盟德國攻擊,自顧不暇,無力在緬甸投入很多力量以進行有效防備和抵抗日本的進攻。1942年日本用於進攻緬甸的軍隊大約有6萬人,大大超過英國在緬甸的防務力量。 1942年初,日本佔領馬來亞後,開始入侵緬甸。1月30日,日軍攻克緬甸東部重鎮,隨後分兩路繼續前進,3月8日,日軍佔領緬甸首都仰光。3月到4月間,日軍進攻重鎮曼德勒,企圖切斷滇緬公路。這時,在英國的求助下,中國方面以杜聿明為代理司令長官,集合中國精銳力量的中國遠征軍約10萬人向緬甸進發。但在這之前緬甸首都仰光已被日本攻佔。遠征軍第200師與日軍在緬甸同古展開交火。然而日軍在飯田祥二郎指導下率優勢兵力兵包圍了同古,迫使中國遠征軍突圍。不過,中國遠征軍在孫立人等將軍的指揮領導下,在緬甸曾多次擊敗日軍的進攻,拖住了日本的力量。不久,中英兩國軍隊預定在曼德勒籌劃會戰,但日軍在同時奪取了英軍控制的仁安羌,並領兵迂迴至中國軍隊背後。英軍開始向印度方向逃避,令中國遠征軍右翼暴露,結果聯合作戰失利,遠征軍被迫後退。在日軍的不斷打擊下,英軍一路潰敗,最後全部逃至印度。4月29日,中國軍隊與後方聯系的要點臘戍被日軍佔領。遠征軍被迫兵分三路:一路退往印度,另兩路分兵撤回中國境內。最終緬甸失陷,滇緬公路中斷,10萬遠征軍經血戰只有4萬餘人安全撤離。200師師長戴安瀾率部突圍時犧牲。原有的作戰物資轉而通過駝峰航線與中印公路輸送。緬甸被日軍佔領後,日本既封鎖了國際援華運輸線,又打開了西攻印度的大門。 另外在太平洋也有海軍的零星交鋒
❷ 當年日本攻佔香港,英國那時侯有沒有對日本宣戰
有的
太平洋戰爭爆發的當日(當地時間為12月7日),日本向美國、英國宣戰,美國、英國、荷蘭、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哥斯大黎加等20多個國家相繼對日本宣戰。12月8日美國和英國向日本宣戰.而日本對香港發動進攻也是在12月8日,日本宣布對英國宣戰,同日英國和美國也宣布對日宣戰。
具體香港淪陷的情況如下:
香港要塞,是指香港本島和九龍半島以及兩者之間的港灣水區,水陸相互結合而構成的防禦體系。香港要塞北面的陸上防線,由城門水庫以南的幾條東西方向的碉堡式陣地組成。香港島面對大海方向築有堅固的炮台,配備大小口徑的岸炮,而面對九龍半島一側構築了各種防禦工事。在九龍半島還設有機場,可供軍隊使用。
1940年8月,英國參謀長委員會研究遠東形勢時,認為香港處境極其不利,比新加坡
難守得多,建議將該地的駐軍撤出。英國最高當局認為撤出駐軍必會威信掃地,進而否定了上述建議,強調必須盡力久守香港。該地的駐軍原為4個營,1941年10月又派去兩個加拿大營。在日軍進攻前,島上共有英國、印度和加拿大的地面部隊約1.2萬人,其海軍部隊只有1艘艦齡很老的驅逐艦、8艘炮艇和若干巡邏艇,由莫爾特比少將統一指揮。香港要塞物資儲備比較充足,莫爾特比將軍准備堅守半年以上。
日本在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前就伺機攻佔香港。1940年7月,日軍大本營已將裝備240毫米榴彈炮和240毫米加農炮的攻城重炮部隊調到中國華南地區,為攻佔香港要塞進行准備。日軍用於進攻香港要塞的陸軍部隊為第23軍,下轄第38師團、第51師團(剛從中國東北調到南方)的第66聯隊和第1炮兵部隊等。為上述部隊擔任空中和海上支援的是第1飛行團(輕轟炸機34架、戰斗機13架、偵察機9架)和第2遣華艦隊(輕巡洋艦1艘、驅逐艦5艘、魚雷艇和炮艇多艘)。第23軍所屬部隊於1941年秋已經進至深圳一帶進行戰前准備。隨著開戰日期的迫近,擔任陸上進攻的第1梯隊已悄悄進入出擊的預備地域。大本營嚴令第1梯隊:必須在馬來登陸戰打響之後開始行動,不得提前。
12月8日凌晨,大本營向第23軍司令官發出:「花開」、「花開」的特急電報。這是通知日軍已在馬來半島開始登陸的暗語。接此電報後,第23軍司令官酒井隆中將於當日4時下達開始進攻的命令。炮兵首先猛烈轟擊英軍的前沿陣地,天剛放亮日機就轟炸九龍的啟德機場,殲滅了守軍的航空兵力,第2遣華艦隊從海上封鎖了香港地區。接著,地面部隊發起進攻,未遭激烈抵抗就突破了深圳一線的防禦,向九龍半島上的「酒徒」防線進擊。沖在最前面的第228聯隊先頭中隊,在偵察城門水庫南面的英軍主陣地(225高地)時,發現其防禦部署存在明顯漏洞,則當機立斷,乘虛而入,一舉奪下該陣地。第228聯隊的主力不失時機地擴大這一戰果,其他聯隊積極策應,促使守軍提早放棄了「酒徒」防線,開始向香港島撤退。到13日軍完全佔領了九龍半島。
酒井隆司令官原來的估計是,英軍的防禦必以固守陸上防線為主體,一旦突破「酒徒」防線,香港要塞定會土崩瓦解。在日軍看來,英軍固守這一孤立據點,在戰略上已毫無意義。日軍先後兩次派出軍使上島勸降,均遭拒絕。日軍自12月14日開始進行隔海炮擊,極力摧毀島上的防禦工事,至17日作好了渡海准備。18日晝問,新見政一海軍中將指揮的第2遣華艦隊也在香港附近出現,佯裝准備從該島南岸登陸。18日21時,日軍第38師第228聯隊從九龍,第230聯隊從大全灣、第229聯隊從官哈仔開始渡海,在香港島東北部的北角玉宵箕灣一帶登陸,然後控制了該島東部。守軍向島上高地以西和以南撤退,構成西部的戰線。守軍據險進行頑強的抵抗,日軍前進受阻。19至20日,戰線犬牙交錯,多處呈現混戰狀態。21日,日軍在山間發現一個緊急供水庫,並加以控制。香港市區立即斷水,這是促使守軍投降的一個重要因素。此外,日本人從守軍一戰死軍官的身上搜到防禦部署圖,由此掌握了島上的整個防禦部署和火力配系。日軍以重炮將各防禦重點一一摧毀,使守軍的防線迅速瓦解。
1941年12月25日17時50分,守軍指揮部掛起了白旗,香港共堅守了17天。
❸ 日俄戰爭,英美為何不遺餘力為日本站台
這是因為當時英國和日本之間有著同盟關系。所以英國才會給日本大量的經濟援助以及軍事援助。再加上當時英國和俄國之間有著利益沖突,為了控制當時俄國的擴張。所以英國才會極力的扶持日本這個國家。而當時美國則是希望能夠插足中國東北地區,但是俄國為了自己的利益,並不願意讓美國進入中國東北地區。這也使得兩個國家結下了一些仇恨。
所以日俄戰爭給日本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不過後來由於日本成為了一個法西斯國家,再加上當時蘇聯的實力非常的強大,也是使得蘇聯能夠實現對於日本的反擊。
❹ 紫石英號事件後,為什麼英國沒有出兵報復開戰
「紫石英號」事件,的確很給中國人長臉,是近代中國第一次給西方列強的臉上狠狠地扇了一記耳光,放在以前,這事兒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1949年4月,解放軍要渡過長江,解放全中國,事先發出通告:要求一切外國軍艦,4月20日前撤出長江水域。
圖1/4
英國愣沒把通告當回事,以接送僑民為由,讓紫石英號護衛艦肆無忌憚的橫行在長江水域,並且直接駛入解放軍第八兵團渡江的主要作戰區域——揚州以南的三江營江面。
他們想干什麼?還用的著多說嗎?
之所以如此囂張,就因為在中國自大慣了,在他們心裡,中國,哪有膽子招惹英國呢。可萬萬沒想到的是,解放軍在警告無效的情況下,居然向紫石英號開炮,盡管我們的炮兵沒有穿甲彈,不能完全擊沉軍艦,但也打得紫石英號身負重傷,擱淺在南岸水域。
中國狠狠地打了英國一記耳光,消息傳到英國,英國人自然急眼了,什麼時候吃過這樣的虧,於是在議會開會的時候,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就很狂妄的叫囂:要派出航母,去遠東報復。
可你要報復之前,先得把紫石英號救出來,英國可是個很民主的國家,紫石英號上還有不少活人呢。
於是呢,伴侶號驅逐艦來了,倫敦號重巡洋艦來了,黑天鵝號護衛艦來了,可還沒見到紫石英號,就都被解放軍擊傷、擊退。
英國人這下急眼了,敢情中國突然不好欺負了,那怎麼辦,談判,先把人救出來再說。
那麼,你要談判我們就談判,毛澤東指示:英國方面必須先道歉,然後才可以放出紫石英號。
可英國始終不肯低下高傲的頭顱,反而要求中方賠償。
毛澤東能幹嗎,這件事就這么溜溜拖了三個來月。
這三個月時間,我們也算仁至義盡了,不繳械,不俘虜,還允許紫石英號人員可以上岸交換食物,補充給養,但就是不允許你離開。
時間一長,英國終於有點服軟,雖然還堅持不會道歉,但總算不要賠償,表現出了能夠好好商量的誠意。
圖2/4
事情到了這一步,也差不多了,更何況那時候我們剛渡過長江,需要應對的事情太多,沒時間跟英國長期糾纏下去,於是毛澤東指示總前委:如果紫石英號要逃跑,我們可以放開出口,視而不見。
於是呢,1949年7月的時候,紫石英號要求補充燃料,他們補充燃料干什麼,大家都是聰明人,渡江總前委、毛澤東等還不是心知肚明,但我就是不說,大度的允諾了他們的要求。
7月31日晚上,紫石英號就這樣悄悄地溜走了,走的時候還不敢大張旗鼓的走,以一艘從鎮江到上海的客輪作掩護,偷偷的逃出生天,和他們的遠東艦隊匯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