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多少年美國德國學習英國先進技術

多少年美國德國學習英國先進技術

發布時間:2023-08-06 00:12:25

A. 在第二次電氣革命中大英帝國為什麼衰落呢德國為什麼崛起呢

英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後的相對衰落。主要原因是英國是一個擁有大量的殖民地的國家,擁有龐大的人口和巨大的市場。因此,英國產品不擔心產品的銷售,而且英國還獲得可觀的利潤。在一片大好的情況下,沒有企業主會主動更新技術,國家也不會考慮產業升級。這樣一來,科研和新技術的發展將失去市場需求,當然也將失去發展動力。沒有市場需求的科學研究和新技術毫無意義!而德國崛起的原因是他們抓住了機會積極探索。

英國的中上層階級普遍對第二次工業化持敵對態度,對變革和創新持懷疑態度,並傾向於維持現狀。不願意更新國內生產設備和採用新技術。由於更換新技術和設備的巨大成本,英國工業家更喜歡繼續使用蒸汽機等現有設備。雖然新興國家正在採用新技術和新設備,但英國仍在使用舊機器和設備。在資本家看來,拆除仍然可以使用的舊機器和設備並用新機器和設備替換它們是不劃算的,這阻礙了英國工業的進步。

B. 二戰後的英國.想要詳細的回答,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

經濟力量的衰退

一戰後,英國在總體實力上已經讓位於美國。二戰後,英國已經淪為二流國家。從表面看,似乎是戰爭讓英國從頂峰跌落下來,其實英國在它最強盛的時期就已經隱含著嚴重的問題,1870年以後英國就在經濟發展上顯露出疲態。盡管絕對實力要到1913年才被美國和德國超過,但對於英國這樣的國家,如果不能保持領先的發展速度,絕對的落後是遲早的事情。因此,分析這一時期英國相對衰落的原因,對我們理解為何英國從強國地位上滑落至為重要。

第一,英國喪失了工業科技的優勢。英國雖然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先行者和絕對領導者,但據1851年的英國人口調查,農業依然是英國最大的行業,手工業者也依然具有很大的份額。所以第一次工業革命也被許多學者稱為古典工業革命。有的西方學者甚至認為英國在1870年前或許一直在快速地工業化,但它仍然是一種農業經濟。而第二次工業革命無論從廣度還是在深度上都不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所能比擬的,對於一個國家更為關鍵。然而,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在幾個先進國家同時發生,但技術發明和創造的主要國家已不是英國,而是後起的德國和美國。即便是英國發明的先進技術,也因工業界的保守思想而沒有發生積極作用。可以說,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經濟制度的創新機制,它們並沒有跟在英國後面亦步亦趨,而是接受了現代化的思想精髓,採取最新的科技成果,大力發展電力、化工、石油、電器、汽車等新興產業。英國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的領導權,不僅依靠著煤和鐵,也與英國科學家和工程師的研究發明息息相關。同樣,德國和美國的發展也與國家對教育和科技的重視緊密相連。

第二,沒有及時進行經濟結構調整。英國經濟以棉紡、煤炭、鋼鐵和造船為支柱產業,英國在這些產業中的領先地位是保持英國經濟優勢的關鍵因素。但到1870年以後這些產業的設備都已陳舊落後,英國沒有及時對技術設備進行更新換代。雖然由於世界市場的擴展,英國仍能保持經濟的低速發展,但其所佔市場份額相對減少了。當然對於像英國這樣已經形成工業化規模的國家,經濟結構的調整更加困難。但當時的情況是,哪個國家在新興工業部門占據優勢,它就可以開拓新興市場並獲得高額利潤。由於慣性力量,造成英國在新興產業的研發方面落後於美國和德國,因此英國新興產業占整個工業的比重低,其產值到1903年只佔工業總產值的6.5%。

第三,英國經濟對外依賴程度高。1865年~1914年的英國投資中,英國本土投資只佔30%,其他70%的資金投在國外,其中美洲佔37%,已經超過在本土的投資。到一戰前,英國幾乎佔全世界總投資額的一半,位居第二的美國只佔19%。資本的輸出使倫敦成為世界的金融中心,英國在國際貿易中也獲利甚豐。但是,資金不斷地從國內轉向國外,長此以往,便制約了國內的生產投資和技術革新,造成英國經濟的對外依附性,並且形成了國內一個龐大的食利階層。依賴性的經濟是十分脆弱的,英國經濟必須圍繞著國際經濟運轉,必須確保無形貿易的收入,必須確保金本位制、自由貿易政策和平衡財政等經濟手段的有效運行。一旦這些條件改變,經濟的依賴性必然成為一種制約經濟發展的力量。這在後來發生的兩次大戰中得到了印證。正如保羅·肯尼迪指出的,英國依賴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是一種戰略弱點。

第四,教育落後給英國經濟帶來致命打擊。同時期的德國在這一方面遠遠走在了英國的前面。例如在政府對教育的財政投入方面,從1809年開始,財政拮據的普魯士政府就每年撥款15萬塔勒作為興辦柏林大學的經費。1838年,普魯士政府用於教育的支出達300萬塔勒,相當於同年英國教育支出的20多倍,1900年德國教育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 9% ,同年英、法只佔0 9%、1 3%。1913年德國教育支出占國家財政支出的16 8% ,占國民收入的2 4% ,僅次於居首位的國防支出。1763年弗里德里希頒布《普魯士鄉村學校法》,明文規定5~12 歲兒童必須入校學習;1765年頒布《西里西亞羅馬正教學校法》對培訓教師作了具體規定;1794年普王威廉二世頒布《公民法》,使學校教育世俗化;1872年通過了國家對學校監督法等等,這一系列法律促進了教育的發展。在19世紀初,德意志的許多邦就已實行了強迫義務教育制度,到19世紀末,統一的德國已經實現了初等教育的普及,教育的普及大大提高了國民整體科學素質。從1851年到1900年50年中,德國在基礎科學與技術科學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共計202項,遠遠超出英、法兩國之和,20世紀初的20年中,德國就有20人獲諾貝爾獎,無疑,德國已取代英國成為當時世界科學技術的中心。大量新技術、新設備的迅速採用,促使德國在最新技術基礎上建立起完整的工業體系,其工業發展速度大大超過了英、法。尤其是1890年~1900年間,工業生產平均增長率為61%,達到一戰前的最高水平。1895年德國的工人及家屬已達3500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67%。1895年~1913年,重工業部門工人的比重由35 1 %提高到54 5 %。德國科學教育方面的巨大成就,促進了德國經濟的發展,在其工業化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第五,企業家精神喪失了。這是因為在英國社會,對貴族及其生活方式的崇拜幾乎根深蒂固,第一代企業家創業後,往往想把子孫培養成貴族,結果幾代人之後,創業的激情就盪然無存了。實際上,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人,往往在處於優勢地位後,多少都會產生一種惰性,只是這點在英國反映得更加明顯。英國存在著輕視工商業,追求寧靜、安逸,貪圖享受,反對變革的貴族文化傳統。這種追求田園生活的紳士文化和保守性的民族特性,使得英國人發達之後,就會以貴族形象來重新塑造自己。法國人把英國工業家工作時間之短以及周末休假之長當做笑柄;美國人指望英國人的守舊而從中漁利;德國人說:「假如我們再有一百年的和平,我們將會置英國於死地。」

英國作為一個小國卻能成為世界最強國,關鍵在於它在上升過程中不斷抓住創新的機會,創造出新型的政治、經濟制度和新的生產方式。所以,如果將英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逐漸落後下去的原因總結一下:歸根結底,是英國文化中固有的保守因素阻礙了英國工業的不斷創新,在處於領先地位之後,英國所做的只是對舊體制和舊技術修修補補,從而使英國在面對世界性競爭時處於被動局面。換句話說,當一個國家喪失創新能力的時候,它就要衰落下去了。

閱讀全文

與多少年美國德國學習英國先進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蘇格蘭支持義大利 瀏覽:461
中國人保起訴我了怎麼辦 瀏覽:48
美國對伊朗制裁什麼時候開始 瀏覽:418
印度的一張兩萬塊錢值多少 瀏覽:927
中國女籃現在在哪裡 瀏覽:400
中印邊界沖突是中國哪裡 瀏覽:73
菊花伊朗為什麼叫 瀏覽:659
德國到中國的快遞怎麼查詢 瀏覽:842
英國為什麼不能喝啤酒 瀏覽:284
印度紅茶怎麼挑選 瀏覽:241
援助伊朗物資上寫了什麼 瀏覽:287
什麼時候能從印尼回中國 瀏覽:506
印度的乞丐是怎麼樣的 瀏覽:51
一毛錢等於多少越南盾 瀏覽:809
疫情期間哪個國家給中國送口罩 瀏覽:602
越南皮質匡威鞋怎麼樣 瀏覽:695
5月份中國進口伊朗多少石油 瀏覽:707
印度大飯店怎麼吃飯的 瀏覽:325
中國現在修建的最大水電站是哪個 瀏覽:99
為什麼印度人炒菜用鋁鍋 瀏覽: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