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第二次英阿戰爭:英軍為何能輕易征服阿富汗,使其淪為英國附庸國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長,歡迎乘坐鸚鵡螺號,尼摩船長帶你遨遊知識的海洋。
1878—1880年,英國為了對抗俄羅斯,維護英屬印度安全發動了第二次英阿戰爭。最終英軍獲勝,成功控制阿富汗。那麼阿富汗是如何淪為英國附庸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一, 戰前局勢
1878年6月—7月,英國、法國、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等五國為了阻止俄羅斯對巴爾干半島的擴張與維持當地的勢力均衡,於是邀請奧斯曼帝國、俄國、希臘王國、塞爾維亞公國、羅馬尼亞聯合公國、黑山公國等國代表在柏林召開會議。最後在俾斯麥的調解下,柏林會議成功遏制了俄羅斯對巴爾干半島的野心,維護了英國、奧匈帝國、俄國在當地的勢力均衡。
俄國見自己在東歐的擴張受阻,立即把侵略的目光轉向亞洲中部地區。不久俄國使團前往阿富汗喀布爾,拜訪阿富汗埃米爾 謝爾.阿里汗 ,這立即引起了英國的高度警覺。英屬印度總督 羅伯特·布爾沃·利頓 為了防止阿富汗落入俄國手中,立即向謝爾.阿里汗表示,希望派遣一個英國前往喀布爾訪問。
謝爾.阿里汗為了維護阿富汗的獨立地位,免受英俄兩國的侵略,於是一直在英俄沖突中保持中立。他本來就對俄國使團的不請自來感到擔憂與不滿,現在英國使團也不請自來,使他的擔憂加劇,於是拒絕了英國的請求。但英國執意派出 內維爾·鮑爾斯·張伯倫 為首的使團前往阿富汗,結果遭謝爾.阿里汗遣返,未能到達喀布爾。
二, 英軍入侵
羅伯特·布爾沃·利頓對謝爾.阿里汗的行為十分不滿,決定對阿富汗發動入侵戰爭。11月,英軍分三路入侵阿富汗。21日,英國陸軍中尉 塞繆爾·詹姆斯·布朗 率軍抵達開伯爾山口 , 向當地的阿富汗守軍提出讓英軍入境的無理要求。阿富汗守將 吳拉姆·海德爾·汗 果斷拒絕了英軍的要求,結果英軍以此為借口,發動突襲。最後阿軍迅速潰退,使得英軍佔領了開伯爾山口。
12月2日,英軍在佩瓦科塔爾之戰取勝,打開了通向喀布爾的道路。此後阿富汗軍隊迅速潰退,英軍很快就逼近喀布爾。謝爾.阿里汗只得棄城出逃,向俄國求助。但俄國不僅拒絕幫助阿富汗,還要求謝爾.阿里汗向英軍無條件投降。1879年2月21日,謝爾.阿里汗在驚恐中去世,其子 穆罕默德·雅庫布·汗 繼任阿富汗埃米爾。
穆罕默德·雅庫布·汗即位後立即向英國妥協,展開停戰談判。5月26日,英阿簽訂《甘達馬克條約》,阿富汗將大片領土割讓給英國,阿富汗外交事務由英國負責。自此阿富汗淪為英國的附庸國,英國使節得以常駐喀布爾,英軍也撤出阿富汗。阿富汗民眾對此十分不滿,於是十分仇視英國。
三, 雙方再戰
9月3日,阿富汗軍隊因為欠薪及對英國殖民者的仇恨,圍攻英國駐喀布爾使館,殺死使節 路易斯·卡瓦尼亞里 及其下屬。英國對此十分震驚,決定再次入侵阿富汗。10月6日, 弗雷德里克·羅伯茨 率領英軍在查拉西阿布大敗阿軍,再次攻佔喀布爾。英國認為穆罕默德·雅庫布·汗參與了對使館的圍攻,於是將其廢黜,立 阿布杜爾·拉赫曼汗 為阿富汗埃米爾。
穆罕默德·揚·汗·瓦爾達克因為阿布杜爾·拉赫曼汗為英國所立傀儡,因此拒絕承認他為埃米爾,而擁立 穆薩·揚 為埃米爾。12月,穆薩·揚率軍圍攻喀布爾城外的謝爾普爾英軍營地。阿軍雖然人數眾多,但武器落後,戰鬥力低下,因此遭英軍擊退,穆薩·揚勢力也因此瓦解。此後阿富汗反抗軍又與英軍爆發多次戰斗,但均被英軍擊退。
四, 戰爭結束
1880年7月27日,自立為阿富汗埃米爾的 加齊·穆罕默德·阿尤布·汗 在邁萬德之戰大敗英軍,但自身也損失慘重。英軍向坎大哈撤退,加齊·穆罕默德·阿尤布·汗因此乘勝追擊,直逼坎大哈。弗雷德里克·羅伯茨率軍增援坎大哈,最終擊敗反抗軍,贏得了第二次英阿戰爭的勝利。《甘達馬克條約》再次得到阿富汗認可,英軍也在不久之後撤出阿富汗。
總的來說第二次英阿戰爭中阿富汗沒有常備軍隊,依靠部落兵源對抗英軍。但部落兵武器落後,戰鬥力低下,遇到英軍一觸即潰,導致英軍迅速佔領阿富汗,把其變為英國的附庸國。
『貳』 英國阿富汗戰爭的經過是怎樣的
阿富汗,是一個地處亞洲中南部的內陸國家,位於橫陳境內平均海拔3500多米的興都庫什山,是溝通中亞與南亞間的重大障礙。阿富汗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南亞與西亞及中亞的交通要地,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處。在眾多覬覦這塊「肥肉」的勢力中,沙俄和英國為了爭奪對中亞地區的控制權,不惜幾次出兵阿富汗。第一次英阿戰爭打響於1839年。英軍集結了大量兵力對阿富汗發起攻擊,在人員數量、裝備和軍事素質的絕對劣勢下,阿軍節節敗退,在向沙俄求援遭到拒絕後,阿軍只得退到布哈拉避難,隨後英國建立了傀儡政權。為了趕走侵略軍,阿富汗人民揭桿而起,起義軍利用地形的優勢對英國軍隊予以打擊,最終,在阿人民一致的努力下,傀儡政權被推翻,英軍不得不退回印度。
『叄』 第一次英阿戰爭為什麼會爆發為何後面英國選擇了撤軍
1837年,伊朗在沙俄的慫恿和支持下圍攻赫拉特 ,英國派伯恩斯出使喀布爾,企圖促使阿富汗統治者多斯特-穆罕默德汗同英國人建立反對伊朗及俄國的同盟,在談判過程中,阿富汗方面要求英國人幫助他收復被錫克人侵佔的原杜蘭尼王國領地白沙瓦,英國人予以拒絕,談判無結果。多斯特-穆罕默德汗乃轉向俄國,接見俄國特使維特凱維奇。英國遂以此為借口發動戰爭。
1838年11月,英國侵略軍開始向阿富汗推進,次年4月佔領坎大哈,進逼喀布爾,多斯特-穆罕默德汗出走,越過興都庫什山後向英軍投降,但阿富汗人民反抗英國侵略者的斗爭並未停止。
1841年11月,被稱為"阿富汗之星"阿克巴爾領導喀布爾起義,英國侵略軍陷於絕境,不得不答應撤離阿富汗。沿途不斷遭到截擊,幾乎全軍覆沒,僅數人生還。不久,英軍重新集結力量,再度佔領喀布爾,對和平居民進行血腥報復,但英軍怕重蹈覆轍,不久即撤出阿富汗。
阿富汗人民第一次抗擊英國侵略者的斗爭取得徹底勝利。
『肆』 英國阿富汗戰爭的歷史背景是怎樣的
1830年,阿富汗爆發了多日的封建割據和內戰,最終多斯特·默罕默德帶領的軍隊取得了全面的勝利,統一了全國。但是戰爭沒有就此平息,英國的殖民者為了挑撥阿富汗跟阿拉伯的關系,將阿拉伯拉入自己的軍事同盟中,他們不斷對阿富汗進行間諜活動,沙俄也在之中插上一腳,導致事情變得更加復雜,終於在1839年爆發了第一次阿富汗戰爭。戰爭持續了整整一年,最終以英國的失敗結束了第一次阿富汗戰爭。
1870年,英國、沙俄都在阿富汗南北兩邊不斷進行殖民擴張跟侵略,很快邊界與阿富汗的土壤相接,這對阿富汗造成了威脅。於是,阿富汗為了祖國的領地不被侵佔,接受了沙俄提出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並且拒絕了英國使節的來訪。因為這個原因,英國對阿富汗發動了戰爭,史稱第二次阿富汗戰爭。後來在阿富汗人民的勇敢抗擊之下,英國殖民軍到處挨打,英國被迫停止了對阿富汗的侵略。第三次阿富汗戰爭爆發於1919年,原因是阿富汗內部資本主義開始萌芽,再加上一戰的爆發,牽制了英國的軍力;十月革命的打響,給了阿富汗領導者啟示。在1919年2月,阿富汗改革派上台並宣布獨立。英國不想放棄阿富汗這塊殖民地,於是便爆發了第三次阿富汗戰爭。1921年,由於多方的壓力,英國被迫簽訂合約,宣布承認阿富汗的獨立。
『伍』 第三次英阿戰爭:武器落後的阿富汗人,為何敢入侵英屬印度
對於生活在南亞大陸的印度人來說,北方的阿富汗人一直被他們所忌憚,在印度的 歷史 上,曾多次遭到阿富汗人的入侵,兇悍的阿富汗人給他們留下了恐懼的記憶。到了印度莫卧兒帝國末期,隨著英國人的到來,印度逐漸成為英國的殖民地,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阿富汗,在那段時期曾和英國軍隊爆發了三次大規模戰爭。
很多學者認為,英國殖民者之所以能夠迅速征服印度的土地,還要得益於阿富汗人的國父艾哈邁德沙對印度的入侵。
從十八世紀中葉開始,建立杜蘭尼王朝的艾哈邁德沙多次率軍入侵印度,並且在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中擊垮印度的馬拉塔人。而馬拉塔人的失敗,則讓英國人有了可乘之機,因為當時的馬拉塔人被譽為「印度教守衛者」,他們是英國人最頑強的抵抗者。
到了公元1839年,兩萬多名英國軍隊首次入侵阿富汗,英國人迅速佔領了阿富汗的主要城市,但是不久之後他們便遭到了阿富汗人的頑強反擊, 無數英國人和印度人被阿富汗人殺死,據說只有一位身負重傷的軍醫活著離開了阿富汗。
而第二次英阿戰爭,過程則和第一次英阿戰爭十分相似, 英國人雖然能佔領阿富汗的城市,但是卻無法擊垮阿富汗人的意志 ,到了1881年的4月,深陷戰爭泥潭的英國軍隊開始撤離阿富汗,第二次英阿戰爭宣告結束。
不過英國人雖然撤離了阿富汗,但是卻通過 《甘達馬克條約》 將阿富汗變成了英國的附屬國,而當時的先後擔任阿富汗國王拉赫曼·汗和哈比布拉·汗,也開始被迫和英國人搞好關系,以此來促進國內經濟的發展。
但是當哈比布拉·汗被暗殺之後, 他的兒子阿曼努拉·汗便開始試圖擺脫英國人對阿富汗人的統治,並且在1919年發動了第三次英阿戰爭。
在第三次英阿戰爭爆發前夕,阿富汗的正規軍大約有五萬人,分為21個騎兵團和75個步兵營,並且擁有二百八十多口火炮和幾挺破舊的加德納機槍。
不過根據一位英國軍官的記述,這支阿富汗軍隊雖然十分勇猛,但是武器裝備卻十分落後,他們的火炮大多破舊不堪,士兵的步槍很多都是其他歐洲國家淘汰的武器,而且彈葯數量也不多。
武器裝備落後並且人數只有五萬人的阿富汗正規軍,在擁有飛機和坦克的英國軍隊面前完全處於劣勢,但是阿曼努拉·汗還有一件「利器」,而這件利器便是生活在阿富汗和印度邊境的 普什圖部落民兵。
阿富汗的主體民族為普什圖人,而在印度的西北部,也生活著許多普什圖人,他們被當地人稱呼為「 帕坦人 」,而這些帕坦人則以盛產兇悍的武士而聞名,而且他們的武器裝備也要比阿富汗正規軍更好,因為他們經常購買和偷竊英軍士兵的武器。
這些帕坦人大部分都是阿曼努拉·汗的支持者,他們也阿曼努拉·汗一樣厭惡英國軍隊,因此在戰爭爆發之後,帕坦人的部落為阿曼努拉·汗提供了大約七萬名帕坦民兵。
到了公元1919年的5月3日,阿曼努拉·汗命令阿富汗正規軍在開伯爾山口一帶集結,隨後便對英國統治下的印度發動了入侵。
對於阿富汗人來說,開伯爾山口是一個十分熟悉的地方,因為他們驍勇善戰的祖先曾多次穿過開伯爾山口,對印度的土地進行蹂躪。
在阿富汗軍隊穿過開伯爾山口之前,印度剛剛發生了「阿姆利則慘案」,幾百名印度人遭到了英國士兵的射殺,這也引起了許多印度人開始反抗英國殖民者, 而阿曼努拉·汗就在這個時候,以「為印度人」復仇的名義向英國軍隊開戰了。
阿富汗軍隊穿過開伯爾山口之後,立即得到了當地帕坦人的幫助,駐扎在邊境的英軍士兵很快便被擊潰了,阿富汗軍隊佔領了一些位於邊境的村莊,以及一座英軍士兵的供水站。得知阿富汗人來襲的消息後,英國人立即開始集結軍隊,並且在三天之後正式向阿富汗宣戰。
而此時英軍的處境並不好,由於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不久,因此許多英軍士兵都不願繼續參戰。當集結完畢的英軍士兵抵達邊境後,立即和入侵的阿富汗士兵展開了激戰,甚至發生了白刃戰。
不過由於後來英國皇家空軍派出飛機轟炸了支持阿曼努拉·汗的帕坦部落, 使這些帕坦人見識到了轟炸機的厲害,於是一些部落民兵便決定臨陣脫逃,他們拋棄了自己的族人,並且開始撿拾阿富汗軍隊敗退時遺留的物資。
當阿富汗軍隊敗退之後,英國軍隊又追擊至阿富汗境內,並且派出轟炸機對喀布爾進行了空襲,阿富汗人開始在自己的土地迎戰英國人,雙方互有勝負。
英軍進入阿富汗後,他們的處境也開始惡化,許多士兵因為不願繼續打仗而離開軍隊,尤其是在英軍中服役的印度人,由於阿姆利則慘案的發生,導致許多印度士兵開始對英國人不滿,他們不願意繼續為英國人賣命。
而且就在這個時候,生活在邊境地區的帕坦部落又開始襲擊英軍的後勤部隊,這些不利的情況導致英國人決定在同年的8月8日停戰,第三次英阿戰爭宣告結束。
在這場歷時兩個多月的戰爭中,阿富汗人大約有一千人陣亡,而英國軍隊中則有二百多名士兵陣亡。而英國軍隊雖然在戰場上取得了優勢, 但是這些優勢並不能阻止阿富汗人擺脫英國的統治,到了1921年,英國人在條約中正式承認了阿富汗的獨立。
參考資料:《阿富汗 歷史 詞典》《戰爭中的阿富汗》
『陸』 英國、美國為什麼要入侵阿富汗
美國、英國入侵阿富汗是因為美國國內以及國際社會反恐怖的需求,是對9.11事件的報復性行動,這是一場反恐怖的戰爭。
事件起因:
2001年發生了9.11恐怖襲擊事件。
美國國務卿鮑威爾2001年9月1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本·拉登被鎖定為製造9·11恐怖襲擊事件的頭號嫌疑犯 。美國眾議院在9月14日晚同意授權美國總統布希對恐怖分子使用武力 。據美國民意測驗顯示,美國民眾中有90%的人支持美國對恐怖主義分子實施武力打擊 。
2001年10月7日下午13點左右,美國總統布希宣布,美國和英國已經開始對阿富汗塔利班當局軍事目標和伊斯蘭極端主義份子拉登的卡達訓練營進行軍事打擊 。反恐戰爭爆發。
2001年阿富汗戰爭簡介:
2001年阿富汗戰爭是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在2001年10月7日起對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的一場戰爭,該戰爭是美國對九一 一事件的報復,同時也標志著反恐戰爭的開始。聯軍官方指這場戰爭的目的是逮捕本·拉登等基地組織成員並懲罰塔利班對恐怖分子支援。2012年5月2日正在對阿富汗進行突擊訪問的美國總統奧巴馬表示,阿富汗戰爭即將結束。
『柒』 阿富汗戰爭是從哪一年開始的爆發的原因是什麼從中可以看出什麼
阿富汗戰爭始於2001年10月7日,即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襲擊。美國要求阿富汗政府交出本·拉登,塔利班不會交出本·拉登,因此美國和英國向阿富汗宣戰,美國的第一次空襲使用了多種武器。希望戰爭以閃電結束。在第一輪戰斗中,由於受到美國、英國和北方聯盟的包圍,塔利班於2001年11月16日撤退到阿富汗東南部坎大哈周圍地區。2002年3月3日至3月19日,為了消滅山區的塔利班,再次發起了「博阿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