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國為什麼能夠實行自由主義
因為最高當權統治者,願意放棄自己的特權碼,原因社會繁榮太平,也願意讓百姓擁有做人的尊嚴和權力,這是開始實行自由主義的基礎,真心在幫你期待採納,
B. 英國古代的自由人是什麼意思
以下回答結合借鑒錢乘旦《英國史》,^_^
自由人應該是在諾曼征服之後才逐漸出現的,指農民中的一小部分。
這必須提到英國庄園——庄園主提供農民份地,而這些農民又有著不同身份:
農奴——昔日的維蘭、奴隸大多成了依附於庄園主的農奴,法律、經濟、人身均不自由;
「自由人」——一小部分農民成為自由人,他們在法律上是自由的,但是其經濟上仍然不自由。就像中國古代農村社會吧,農民租賃地主家的土地耕種,農民在人身上是自由的,但是他的經濟命脈掌握在地主手中。SO~英國社會史學家經常用「半自由人」來形容他們……
不知道你說的自由人指的是不是這個~不過,書中有句話:「真正自由的人是教俗封建領主。」 我蠻贊同的。這些就是古代英國的自由人情況啦~
PS:有問題請留言,覺得不對的請指摘,滿意請採納,謝謝~~~希望共同進步
C. 對英國政體來說「什麼是自由」
我不知道我說的和你要的有沒有關系``你自己看看吧```
英國是資本主義國家````
在建立資本主義社會的時候提倡的是「平等 自由」的思想。
D. 英國代議制怎麼體現的包容度、自由度
英國選舉制度與代議制民主的效能分析
——以民意代表性和統治有效性為視角
李濟時
(文章發表於《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6年第6期)
內容提要:代議制民主具有兩種基本的效能,其一是民意代表性,其二是統治的有效性。本文通過對英國選舉制度的實證分析,考察英國的代議制民主在實現這兩個基本效能方面的情況。英國的選舉制度增強了政府的穩定性和統治有效性,卻減少了民意代表性,基本上保證了獲勝的政黨對主要反對黨擁有較大的優勢。但政治家們在追求政府穩定性和統治有效性的同時,也應該避免過於嚴重地損害民意代表性。
關鍵詞:英國;選舉制度;代議制民主;民意代表性;統治有效性
代議制民主的目的在於產生一個代表人民進行統治的政府,具體來講,應該具有兩種基本的效能,其一是民意代表性,其二是統治的有效性。缺乏民意代表性,就談不上人民主權,而缺乏統治的有效性,政府就不能對社會進行有效的治理。本文的目的在於通過對英國選舉制度的實證分析,考察英國的代議制民主在實現這兩個基本效能方面的情況。
一、英國選舉制度與民意代表性之考察
英國的政治體制是議會內閣制,政府由議會產生,直接對議會負責,也就是約翰·密爾所提倡的典型的「代議制政府」。那麼其代議制度的民意代表性也就直接體現在選舉產生的議會代表民意的程度上面。英國的選舉制度比較簡單,不僅體現在議會內閣制下只存在議會選舉而不存在行政首長的直接選舉,而且體現在實行簡單明了的單選區簡單多數制。英國議會的席位全部由單選區產生。這種單選區制度,一般來說,是有利於少數大黨的。因此,英國長期以來就是典型的兩黨制國家。但是這種穩定的兩黨制長期以來是以犧牲小黨的利益為代價的,也就是說,在很大程度上是犧牲了民意代表性。首先試以2005年5月大選為例。
在這次大選中,工黨的得票率只有35.2%,卻獲得356個席位,占議席總數的55.2%;保守黨得票率為32.3%,獲得197個席位,占議席總數的30.5%;自民黨的得票率為22%,獲得62個席位,占議席總數的9.6%;其他小黨得票率總共為10.4%,獲得30個席位,占議席總數4.7%。可見,簡單多數制的一大特點是得票率與議席數不一致。這次議會選舉又引發人們對於簡單多數選舉制度公正性的爭論。
如果我們認為大選中各黨的得票率是民意的反映,那麼比例代表制應該是最能實現民意代表性的選舉方式。因為在這種制度下,各個政黨獲得的選票比率與所獲得的議席比率應該是相等或基本相當的。因此,我們可以把實際所獲得的議席數和議席比率與按完全的比例代表制所獲得的議席數和議席比率做一個對比。通過對比可以看出,與比例代表制相比,工黨的議席比率高出20%,保守黨減少1.8%,而自民黨減少12.4%!其他小黨減少5.8%(見表1)。從議席數量來說,工黨多129席,保守黨少11席,自民黨和其他小黨各少80席和38席(見表2)。
表1:議席比率:比例代表制與多數制的對比[1]
表2:多數代表制與比例代表制相比增加或減少的議席
單選區簡單多數投票制度不僅總是會出現得票率與議席數不一致的情況,有時還會出現得票率擁有多數的政黨在議席上卻處於少數的情況。由於組閣權歸於議席佔多數的政黨,因此該執政黨在得票率上反而是少數,也就是說,民意代表性低的政黨反而掌握政權。英國戰後選舉歷史上,有兩次選票多數與議席多數不一致的情況。一次是1951年,此次大選保守黨獲得48%的選票,但獲得321個議席,而工黨盡管獲得48.8的選票,比保守黨多0.8個百分點,但是卻只獲得295個議席,從而失去政權。另一次是1974年,此次大選保守黨獲得37.8%的選票,議席數為297個,盡管工黨的選票比保守黨少0.7個百分點,為37.1%,但議席數卻比保守黨多4個,為301個,從而取代保守黨上台執政。這種選票多數與議席多數不一致的情況,盡管不一致的程度非常小,往往只是幾個百分點之差,幾十個甚至只是幾個議席之差,卻能夠左右政權的歸屬。然而,兩個大黨對此都不以為然。恐怕是因為他們從這種不一致中獲益的機率是平等的。戰後的兩次不一致,一次是保守黨佔便宜,一次是工黨佔便宜。
從歷史考察,這次英國大選偏離民意的指數並不是最高的,但也是比較高的。我們把戰後17次大選的結果予以匯總,把各黨實際所獲得的議席比率與比按比例制應得議席(即得票率)相減,其中最大的絕對值作為偏離民意代表性的指數。比如,表1中工黨的議席比率和得票率之差的絕對值20%是最高的,那麼2005年大選結果的民意偏離指數就是20%。這個指數在17次大選之中是比較高的,有三次大選高於這個指數(見表3)。
一般的理論都認為,簡單多數制是不利於小黨,而有利於大黨的。那麼我們就通過英國大選結果來考察這一判斷的真實性。我們主要考察英國的第三黨——自民黨。首先我們把戰後17次大選中自民黨的得票率和議席比率相對於得票率的減幅與民意偏離指數的線性圖放在一起來觀察,就發現自民黨的得票率、議席減幅與民意偏離指數的走勢基本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大體上,自民黨的得票率越高,其議席減幅就越大,而大選的總體民意偏離指數就越高。換句話說,出現了自民黨得到選票越多,在議席上就越吃虧的這樣一個怪現象。(見表3)。
表3:民意偏離指數:與自民黨得票率的對比
英國的兩大黨——保守黨和工黨——在戰後17次大選中的平均總共的得票率為82%,而平均所佔議席比率為94.7%,也就是說,兩大黨的議席平均比實際得票率高出12.7%!而且,這種趨勢在後期比前期還擴大了(見表4)。其原因恐怕在於,在後半期,自民黨得票率呈增加之勢,但是議席增加卻十分有限,而兩大黨總共的得票率呈降低之勢,而議席的減幅卻不大。
表4:兩大黨壟斷議席情況
而如果我們考察戰後17次大選中三黨得票率與議席比率之差,這一情況就看得更加清楚。總起來說,無論是保守黨還是工黨都是當前選舉制度的絕對受益者,工黨是最大的受益者,議席比率比得票率平均高出7.94%,保守黨為4.72%,而自民黨則是絕對受害者,平均減少11%,而這基本上就等於兩大黨所多出的那些議席(見表5)。因此,自民黨也是當前選舉制度的最大的受害者!
表5:歷次大選三黨得票率與議席比率之差(%)
當然,由單選區簡單多數制度產生的政黨得票率可能並不能完全反映出純粹比例代表制下的得票率,兩者之間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差距[2]。因為在單選區中,選民往往是針對候選人投票的。這也就是該選舉制度的優點,即選民與當選議員聯系密切,這似乎也體現了代議制度的至關重要的代表原則。但是,如果以政黨政治而論,這種選舉制度卻難以真正反映政黨支持率。畢竟現代政治都是政黨政治,組成政府和領導政府都是政黨的特權。當然,在單選區制度中,政黨的支持度並不是無關緊要的,因為一個政黨的支持率的高低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該黨候選人在選區中的得票率。比如英國工黨2005年選舉中很多候選人失去席位就與工黨支持率的下降有關。
有的學者認為,在多數當選規則下,獲勝者代表的往往是少數選民,尤其是在選民投票率不高的情況下。如果這樣來看,英國歷次大選,獲勝的政黨從來沒有得到過半數以上的選票。那就是說,在英國,幾乎永遠是少數人的統治。2005年大選中工黨的得票只有35.3%,而此次大選的投票率只有61.3%。那麼是否可以說,工黨只是由21%的選民選出來的呢?如果按照這個標准,恐怕當今任何一個國家,都很難實行由這種絕對多數人的統治。當然,也不能簡單地認為,那些沒有出來投票的選民就反對當選的總統或政黨。日本二十世紀上半葉政治學教授森口繁治就曾經深入探討選舉制度的問題。他認為簡單多數制缺陷太大,會造成沒有節制的多數,「此選舉的最顯著的特徵,在於以很少數的選舉人選出絕對多數的議員,這樣現象是和民主的代議政治的精神相矛盾的」[i]。
不管怎麼說,英國的單選區簡單多數的選舉制度,其結果是很不公正的。因此,有些國家採取比例制與單選區制相結合的選舉方式,比如德國、俄羅斯。英國本身也在進行一些選舉制度改革,開始在地方選舉中引入多種比例代表制方式,但是在全國議會大選中,盡管批評之聲不絕於耳,簡單多數制仍然難以撼動。因為英國實行這種制度已經有數百年之久,這一制度盡可能地保證執政黨有足夠的權威去統治國家,而失利的黨則以「忠誠的在野黨」的身份對政府進行監督。
二、英國選舉制度與統治有效性之考察
要取得統治的有效性,就應當有一個穩定的政府。在政黨政治的體制下,這主要表現在執政黨或執政聯盟的穩定上面。要有一個穩定的執政黨或執政聯盟,選舉制度的設計至關重要。一般來講,兩黨制或有限的多黨制是政治穩定的條件。而這種政黨格局往往是選舉制度的產物。「從理論上講,由依據不同當選規則產生的代表所組成的議決機關,能夠顯示出選民意願在議決機關內所能體現的程度……。因而不同的機票方法代表了不同的政治理念。從實際結果看,由不同當選規則產生的議決機關,必然會導致議決機關內的不同政治態勢,從而影響國家的政治生活。」[ii]為了保證政治穩定,一般需要採用單選區制度。但是,正如前文所言,單選區制度最大的問題是政黨所獲議會席位與其在選舉中的得票率不符。也就是說,議會席位無法准確反映該黨的民意支持度。一個得票率不足半數甚至與半數相差甚遠的黨可能上台執政,而其政策將影響大多數或全體國民。
使代議機關的組成能夠充分反映民眾的意願,這無疑是一種天然的政治理想;但是為了使使代議機關不致陷入黨派紛爭,為了保證政府的穩定性,就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議會的黨派數量,減少執政黨所受到的干擾,使代議機關和政府有效地工作。在選舉制度上,這就不得不犧牲小黨的權利。有西方學者就此指出: 「當代政治體制正朝著二元或二極的方向發展,執政黨和在野黨的選票差別並非舉足輕重,而重要的是政府的穩定和效率。」[iii]
從2005年英國大選的結果,我們也可以看出,英國的選舉制度確實保障了獲勝的政黨擁有多數議席和充分的權威進行統治。盡管這次大選,英國工黨的得票率只有35.2%,創下了戰後執政黨最低的得票記錄[3],但是它所獲得的議席比率卻高達55.2%!因此,它所獲得的議席數量比起其他所有黨派的總和還多67個,而相對於主要反對黨保守黨更是擁有159個議席的大幅優勢。在戰後17次大選中,盡管此次大選工黨所獲得票率優勢居於後列,但是其絕對議席優勢已經排在中游,而對主要反對黨的議席優勢竟然排在前列(見表6)!不管怎麼說,工黨所獲得的較大的議席優勢使得它能夠有效地進行統治。因此,這次大選的結果,對於工黨來說,失敗和勝利兼而有之。這次它的得票率與議席比率相差如此之大,恐怕是因為選民對於布萊爾的伊拉克戰爭政策普遍不滿,但是對於工黨的政績、綱領和工黨的候選人又比較認同,才產生了這樣一個混合的結果。理性地看此次大選,就可以發現它不過是「向正常的政治回歸」的一個跡象。布萊爾贏得了一個可行的、工作的多數,取得的是一個平常的勝利,不再像前兩次選舉的壓倒性勝利一樣看似一場魔術表演[iv]。
英國的選舉制度基本上保證了獲勝的政黨對主要反對黨擁有較大的優勢。在英國戰後的17次大選中,從來沒有一個政黨是得票率超過50%而執政的,最高的一次是1955年,保守黨獲得49.7%的選票。然而,獲勝黨幾乎總是能夠獲得過半數的議席,只有4次大選獲勝黨對主要反對黨的議席優勢低於40個,而獲勝黨議席低於半數的只有1974年大選這一次(見表6)。這就使執政黨一般來說都能夠避免受到主要反對黨過多的牽制。1974年的那次大選之後,工黨組成了少數派政府,但是其施政必然面臨議會的強有力的牽制。因此,工黨又利用可以隨時宣布重新選舉的權力,在同一年再次進行議會選舉,終於得到了能夠穩定統治的多數議席。
表6:戰後英國歷次大選獲勝黨的優勢(按降序排列)
註:標數字處為為工黨2005年大選成績
似乎可以說,英國選舉制度對於獲勝黨是十分優待的。憲法沒有規定超過半數議席支持才能執政,按照傳統獲得議席最多的政黨即可組閣,獲勝黨不需要為取得超過半數的議席而與小黨討價還價,組成聯合政府。而且,如果大黨的議席數非常接近,那麼哪個黨能成為執政黨也成了不確定的事情,因為誰能拉攏各個小黨爭取到足夠半數的議席就能組閣。因此,在比例代表制度下,選後各政黨領袖討價還價是尋常的事情,而且政府容易解散[v]。這就為政局增加了很多不確定因素。當然,即使憲法規定必須超過半數議席支持才能組閣,對戰後英國來說,也只有1974年的第一次大選中的獲勝黨需要組織聯合政府。而聯合政府在西歐的其他國家幾乎是屢見不鮮。
也許英國的這種選舉制度有其合理性,因為任何競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失敗者,失敗者則要被淘汰出局。比如在體育比賽中,冠軍只有能一個,即使是微差,落敗者還是只能屈居亞軍。在現代的民主制度中,最重要而且最可行的規則只能是多數決定。多數決定是保證民主的可行性的手段,也是保證執政效率的手段。這在一定程度上只能犧牲少數的利益。因此,無論是簡單多數制還是設門檻的比例代表制,都還是符合民主的原則的。「對英國選舉的研究表明,它完全承擔起民主原則的要求的所有職責。因為它能讓每個公民在向投票箱里投票時,同時選擇他的地方代表、一個施政綱領、一個議會多數派和一位首相。選舉的議員同時又是一次全民公決和全民表決。選舉將政治決策的過程委託給獲勝的黨派,同時通過反對黨的介入,人民可以監督該權力的使用。」[vi]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少數人的權利就可以無視。選舉制度對他們而言,恐怕並不是無關緊要的。第一,各個黨派在選舉活動中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立場和觀點,那些被犧牲的小黨也通過自己的得票率而顯示了自己在選民中的支持率,即使它們在獲得的議席微不足道,但是它們的存在就是對大黨的政治壓力;第二,小黨的代表權被部分犧牲而不是全部犧牲,他們還是能夠有代表進入議會,盡管這可能與他們的得票率相比不成比例,但還是能夠在議會中有自己的聲音。比如在2005年的大選中,地方性的小黨如蘇格蘭民族黨、威爾士民族黨以及北愛爾蘭的民主統一黨、社會民主工黨和新芬黨等各獲得了3-9個議席。另外,即使小黨在全國層次的議會中無法發揮多少作用,他們還可能在地方層次的議會中獲得較大的優勢,如英國的蘇格蘭地區和北愛爾蘭地區,地方性政黨在當地議會中擁有的發言權比在全國議會中要大得多。
三、結語
英國的選舉制度為了增加了政府的穩定性和統治的有效性,減少了民意代表性。英國在選舉制度方面對民意代表性的忽視,可能與精英政治的傳統有關,也與前政黨政治的傳統有關。在議會政治興起於英國之時,政黨政治尚在萌芽之中,議會的選舉往往為地方的紳士所控制,而選舉權也限制在少數有一定社會地位的群體中。及至兩黨格局形成,選舉權普及,由於英國長期的政治穩定和穩健保守的傳統,這種選舉制度也一直保持不變。英國從一開始就維持兩黨制的政黨格局至今,與這種單選區簡單多數選舉制度關系很大。二十世紀初工黨興起的結果是自由黨的地位被取而代之,而兩黨制的格局仍繼續存在。工黨取代自由黨的歷史也表明這種選舉制度並非絕對是保守的,也能夠容許變革。只不過這種變革只有在新興的政黨足夠強大和成熟的情況下才可能發生。
由此觀察現在的自民黨對英國政治格局的沖擊,如果它只不過是在兩大黨受到選民質疑和排斥的情況下的一種排氣閥,那麼它就仍然只能扮演配角。英國的自民黨能否突破現在的格局,在根本上要看其是否代表了新的前途遠大的階層和運動,否則,它就只能任憑政治機會的捉弄而沉浮不定。投票給自民黨往往不過是對工黨的某些政策的不滿,如果真的給予自民黨以決定性的議席,以致妨害政府的穩定性,反而是得不償失。自民黨所獲得的選票的價值在於選民表示出自己對工黨某些政策的抗議,但是犧牲自民黨的議席則是為了讓工黨政府繼續保持其穩定性和有效性。
不管選舉結果能否全面反映民眾的意願,不管對選舉抱有什麼樣的期望,一種自由、公正、多黨參與的選舉始終是民主的不可缺少的實現形式;即使為了政府的穩定性,而不得不犧牲部分民意代表性、犧牲小黨的部分權利,也無損於選舉制度根本上的益處。退一步講,在西方成熟的民主社會,在兩大黨之間,無論是這個黨多獲得一部分議席,那個黨少獲得一部分議席;無論是這個黨上台執政,還是那個黨上台執政,都不會使政治發展的方向產生多大的變化,不會使政府的政策產生多大的差別。最大的差別恐怕不過是不同的政治精英集團的政治表演而已。他們相互之間扮演角色主要是制衡,而非政策的替代——當然是指根本性的或大的政策。
不過,政治家們在追求政府穩定性和統治有效性的同時,也應該注意到民意代表性的問題。正如一位英國觀察者所質疑的:「一個僅僅得到36%選票的黨卻擁有政府全部權力,這一體制的合法性何在?在這次大選中,政治家的信任是一個大問題,而下次大選,對制度的信任可能成為大問題。」[vii] 因此,避免使民意代表性受到過於嚴重的損傷,也是保持政府合法性的需要。
E. 英國內戰的口號為自由,自由怎麼理解
這個自由是各個階層,各個群體自己認為的自由,為了這樣的一個看似合理的共同的目標,但在現實中卻是基本上不能完全實現的夢想而已,通常這樣的口號只是一種借口,用以發泄個人及群體對於社會的不滿,所以,所謂的自由不過就是隨口說說罷了。
F. 從英國政體談什麼是自由
這么寬怎麼說 得問具體點的問題才有好的回答呀
G. 伏爾泰是如何理解英國公民的自由權利的 他用排比的文學手法,贊賞英國公民的哪四種權利
安徒生世界中諸多悲劇性敘事昭示了這樣一個事實:作者以不同題材的悲劇故事,盡顯人的美和善,盡顯著悲劇人物對希望、對生活、對愛情、對幸福的嚮往和追求。同時他更在發掘悲劇人物自身審美價值的同時,將悲劇人物崇高的生命內涵和人格品性放在人類精神境界的高層次上,因此,作者的審美傾向,作者對其筆下人物所傾注的贊美與同情所交織而成的那種應和看肯定與歌頌,融注著溫情和暖意的情愫。
H. 英國自由嗎
面積小是的,正因為蒸汽機的發明開創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始,在新世界英國的影響比較有限,這試得他們垂涎東方的財富,所以英國那麼發達是有原因的,缺乏戰略資源!販賣黑奴,所以眾議院在英國歷史進程中扮演了推動的作用,於是他們通過一次次的斗爭,沒有強大的科技和教育!這位資本主義的擴張帶來希望!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有句話叫奴隸的奴隸不是我的奴隸。得益於英國有這樣的傳統,最後通過努力推出了權利法案,科技教育等等都是英國強大的原因。簡單的說吧,各個階級只對上級負責。但是畢竟是島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當哥倫布發現美洲後他誤以為來到了亞洲,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英國不可能誕生那麼多科學家和發明。而維多利亞女王通過建立強大的海軍。因為英國葡萄牙西班牙都是沿海國家,但依然是競爭力強大的日不落,這些資本使英國統治了世界一個世紀,所以他們看重海路發展,這就是眾議院的原型,限制了王權,在中國所有都是皇帝的。當英國資本萌芽產生,首先英國的崛起得益於它是最早的資本主義國家之一,這些給英國資本主義積累了大量資本,在歐洲不像中國一樣,大肆搶奪殖民地。而英國自古有個傳統就是當國家有重大決議的時候人民可以表決討論,鼓勵私人劫持葡萄牙商船來建立自己的日不落帝國,把古巴那裡稱呼為西印度群島,舊的體制就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而它的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是跟英國的社會環境有關,於是那些新貴族就迫切的需要改變這種局面。我們現在看到的兩院制就來自英國,但在歐洲皇帝下面還有各個貴族階級。所以在英國他們的封建體制並不像中國這樣強大,麥哲倫環游地球。在馬可波羅歷險記里把中國描繪成一個滿地金磚的國家。 當然英國的發展還得意於一些開明的改革
I. 怎麼理解自由古今說
自由一詞並非外來語。最早見於漢代鄭玄《周禮》註:「去止不敢自由。」《三國志·吳志·朱桓傳》也說:「桓性護前,恥為下人,每臨敵交戰,節度不得自由。」但古人所說的自由一詞,不是作為政治概念使用,而是指能按個人的意向行動,不受限制。
自由作為一個政治概念,是近代從西方傳人中國的。
我國近代著名翻譯家嚴復,1899年翻譯了英國政治思想家穆勒的《自由論》。由於嚴復並不贊成資產階級的「自由」口號,忌諱「自由」一詞,將書名改澤為《群己權界說》。在沒有辦法迴避的時候,他用了一個同音詞,將「自由」譯作「自繇」。
1902年,梁啟超發表《論自由》一文,他說「自由者,天下之公理,人生之要具,無往而不適用者也」。但他認為自由不是絕對的,個人的自由必須「以不侵人之自由為界」。又說,「文明自由者,自由於法律之下」,「真自由者必能服從,服從者何?服法律也」。他還以一人之身體為例,說任口自由,亂食東西,必然引起大病,口的自由也就失去了。任手自由,隨便殺人,「大罰浸至,而手所固有之自由亦失矣」。梁啟超的自由觀,在當時是有啟蒙意義的。
廣東近代有一位女傑張竹君,她是番禺人,被譽為「女界之梁啟超」。她對自由的解釋也很精闢,說:「歐西之論自由者,曰個人之自由,以他人之自由為界。吾謂自由可以行星之運行比之,其運行,自由也;其運行而遵一定之軌道,此其界也。」認為個人的自由,必須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為界限。自由不是任所欲為,而是遵循一定軌跡活動的。
J. 18世紀,英國人口、資本流動自由,流動自由該如何理解
沒有戶籍限制,人想要去哪裡都可以。
資本自由流動,就是財富投資國家並不管控,就是沒有政府調節,增么都行,向移民移民,想轉移資產也不受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