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為什麼沒有經濟總量

英國為什麼沒有經濟總量

發布時間:2023-08-12 07:52:19

㈠ 英國經濟總量被印度超過了嗎

印度2022年一季度末的GDP為8547億美元,而英國同期數據為8160億美元

㈡ 英國經濟緩慢發展的原因

第一,英國喪失了工業科技的優勢。英國雖然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先行者和絕對領導者,但據1851年的英國人口調查,農業依然是英國最大的行業,手工業者也依然具有很大的份額。所以第一次工業革命也被許多學者稱為古典工業革命。有的西方學者甚至認為英國在1870年前或許一直在快速地工業化,但它仍然是一種農業經濟。而第二次工業革命無論從廣度還是在深度上都不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所能比擬的,對於一個國家更為關鍵。然而,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在幾個先進國家同時發生,但技術發明和創造的主要國家已不是英國,而是後起的德國和美國。即便是英國發明的先進技術,也因工業界的保守思想而沒有發生積極作用。可以說,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經濟制度的創新機制,它們並沒有跟在英國後面亦步亦趨,而是接受了現代化的思想精髓,採取最新的科技成果,大力發展電力、化工、石油、電器、汽車等新興產業。英國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的領導權,不僅依靠著煤和鐵,也與英國科學家和工程師的研究發明息息相關。同樣,德國和美國的發展也與國家對教育和科技的重視緊密相連。

第二,沒有及時進行經濟結構調整。英國經濟以棉紡、煤炭、鋼鐵和造船為支柱產業,英國在這些產業中的領先地位是保持英國經濟優勢的關鍵因素。但到1870年以後這些產業的設備都已陳舊落後,英國沒有及時對技術設備進行更新換代。雖然由於世界市場的擴展,英國仍能保持經濟的低速發展,但其所佔市場份額相對減少了。當然對於像英國這樣已經形成工業化規模的國家,經濟結構的調整更加困難。但當時的情況是,哪個國家在新興工業部門占據優勢,它就可以開拓新興市場並獲得高額利潤。由於慣性力量,造成英國在新興產業的研發方面落後於美國和德國,因此英國新興產業占整個工業的比重低,其產值到1903年只佔工業總產值的6.5%。

第三,英國經濟對外依賴程度高。1865年~1914年的英國投資中,英國本土投資只佔30%,其他70%的資金投在國外,其中美洲佔37%,已經超過在本土的投資。到一戰前,英國幾乎佔全世界總投資額的一半,位居第二的美國只佔19%。資本的輸出使倫敦成為世界的金融中心,英國在國際貿易中也獲利甚豐。但是,資金不斷地從國內轉向國外,長此以往,便制約了國內的生產投資和技術革新,造成英國經濟的對外依附性,並且形成了國內一個龐大的食利階層。依賴性的經濟是十分脆弱的,英國經濟必須圍繞著國際經濟運轉,必須確保無形貿易的收入,必須確保金本位制、自由貿易政策和平衡財政等經濟手段的有效運行。一旦這些條件改變,經濟的依賴性必然成為一種制約經濟發展的力量。這在後來發生的兩次大戰中得到了印證。正如保羅·肯尼迪指出的,英國依賴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是一種戰略弱點。
二戰後,英國的經濟受到嚴重創傷。主要是英國依賴美國的援助來恢復發展經濟。美國的主要政策就是《馬歇爾計劃》。經濟模式的特徵:由以前的國家過多干預向自由主義轉變,國家資本比重下降,私人資本重新得到加強;經濟計劃程度下降,自由市場作用增大;國家干預減弱,自由競爭加強。「多市場、少政府」的轉變已成為英國經濟發展的趨勢。

㈢ 從稱霸全球到四分五裂,強盛一時的英國為何會衰落到如此地步

在2013年英國政府決定「脫離歐洲」後,包括蘇格蘭在內的「脫英」運動也在不斷興起。如果這一趨勢繼續下去,英國很可能會分崩離析,其第二梯隊強國的地位也處於岌岌可危的情況。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英國衰落的原因吧。

1965年底,英國國遭受了所謂的「英國病」,整個國民經濟呈現出下崗失業、國際經濟收支不平衡等狀態。不僅英國對經濟衰退感到擔憂,許多周邊國家也開始關注英國經濟的趨勢。1970年後,世界主要的經濟中心從英國轉向美國。而且德國、美國、法國和其他國家正在積極發展新的工業生產,但英國仍然堅持舊的經濟政策。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㈣ 英國經濟陷入最嚴重衰退,為何一直不能復甦

對於英國的經濟衰退其實有些人是不敢相信的,因為英國曾經是多麼強大的一個國家,在二戰之前國力一直很強。但是現在的英國的經濟一直在持續的衰退。甚至英國的首相約翰遜已經向民眾發出了預警,說是接下來要過一段時間的苦日子了。

對於英國來說,地理位置並沒有像是中國和俄羅斯有那麼多的天然資源,很多的東西只好是進口,這就大大的增加了消費量。而且英國人的工作的效率很低,很多都是耽誤在工作的進度上面。

所以說,英國經濟持續下降的原因並不是只有一點,這些都是英國經濟持續下降的原因。解決了這些問題,就可以讓經濟復甦,但是想要解決這些問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㈤ 為什麼2020年英國人均生產總值呈負增長

月份經濟指標以一年多來的最快速度萎縮,並且數據顯示更大程度經濟萎縮正在來的路上。

智通財經了解到,英國國家統計局(ONS)周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英國4月份國內生產總值(GDP)較3月份環比下降0.3%,3月份該數據為環比下降0.1%。經濟學家普遍預期為4月增長0.1%。通脹方面,英國4月CPI數據顯示通脹已創下40年來的新高,同比增幅達9.0%。

繼3月之後,英國經濟4月再度萎縮,連續出現環比負增長

這些數據凸顯英國經濟增長前景黯淡,數據顯示,製造業、服務業和建築業自2021年1月以來首次同時收縮。這可能會說服英國央行在對抗通脹時謹慎行事。目前,市場普遍預計英國央行將在周四宣布加息25基點。

「經濟產出下降不太可能是短暫的,」畢馬威英國(KPMG UK)首席經濟學Yael Selfin表示。「由於消費者收入減少,預計市場需求將被削弱,整體經濟前景仍然偏悲觀。」

「我們預計,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英國經濟增長勢頭將保持低迷,由於實際收入緊縮開始產生影響,預計第二季度經濟產出將下降0.4%。不過,由於通脹仍居高不下,且火熱的勞動力市場沒有顯示出放鬆的跡象,這將不足以阻止英國央行加息。考慮到經濟面臨的風險,本周加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非常小——我們預計本周將宣布加息25基點,到11月加息至2%。」彭博經濟學家Ana Luis Andrade表示。

數據公布後,英鎊兌美元匯率一度下跌0.9%,創下約一個月來的最低水平,主要因一些投資者對英國央行本周將宣布加息50個基點的押注力度大幅削減。

主要經濟指標全線下滑

GDP數據顯示,由於醫療支出大幅下降5.6%,服務業產出環比大幅下降。其中,4月份的檢測和追蹤活動下降近70%。

4月份,主要經濟指標都出現罕見收縮4月份,主要經濟指標都出現罕見收縮

數據還顯示,英國家庭在4月份消費支出仍具備韌性,當月能源賬單上漲了54%,工資稅也出現上漲,但面向消費者的行業增長2.6%,零售和美發等個人服務行業出現強勁增長。但是數據也顯示,英國家庭正削減非必需品的開支,以應對生活成本壓力。

英國4月製造業產出月率環比下降1%,主要因企業受到價格上漲和供應短缺帶來的負面影響。另外,建築行業產出環比下降0.4%。

有分析人士認為,4月份是英國GDP第三個月沒有實現環比增長,這是一個明顯的跡象,即表明英國經濟在通脹壓力下正迅速邁入低谷。

不穩定的經濟狀況令英國央行行長貝利和英國首相約翰遜都感到身心疲憊。英國最大的商業游說團體英國工業聯合會(CBI)將其明年的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僅1%。該組織呼籲英國政府刺激商業投資,避免國家陷入經濟衰退。

通脹率或飆升至兩位數峰值! 英央行只能硬著頭皮加息

由於能源賬單將再次飆升,市場預計英國通脹率將在10月份達到兩位數峰值,因此貝利和他的同事們別無選擇,只能選擇繼續提高利率,即使這意味著將在短期內加劇英國的生活成本危機。有分析人士認為,除非通脹得到控制,否則政策制定者擔心英國出現上世紀70年代工資-價格螺旋上升的風險或加劇。

英國財政大臣蘇納克表示:「世界各地的經濟增長都在放緩,英國也不能倖免於這些挑戰。」「我想讓人們放心,我們完全專注於經濟增長,以解決長期生活成本問題,同時支持家庭和企業應對他們面臨的直接壓力。」

對於英國央行而言,如預期的那樣,加息25個基點將使基準利率升至1.25%可能是最優選擇,這將使得該國基準利率上升至200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貨幣市場目前定價水平顯示,明年英國基準利率將升至3%以上。

英國消費或將陷入困境

一項150億英鎊的新能源補貼計劃旨在幫助家庭支出,數據顯示,他們的可支配收入已經出現了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的最大降幅。更重要的是,預測數據顯示,消費支出的底氣——可支配收入,料將出現急劇下滑。

英國央行上個月公布的預測數據顯示,英國家庭2022年實際稅後可支配收入將出現負增長,英國消費者或將面臨著有記錄以來生活水平極為糟糕的一年。

預計本周將公布的零售銷售額月率數據將證實5月份英國消費者支出下降。即使是在新冠疫情期間頂住經濟低迷的房地產市場,也出現了明顯的降溫跡象。不過,預計明天將公布的數據將顯示,勞動力市場仍然緊張,這也是英國高通脹的重要源頭之

㈥ 為什麼英國經濟衰退

分析人士認為,是英國國內經濟運行疲軟、信貸危機的持續影響、樓市低迷和歐元區整體經濟的不振等若干因素的共同作用,把英國經濟推向了衰退深淵。

去年夏天美國次貸危機蔓延到英國後,對以金融服務業為支柱產業的英國經濟造成嚴重沖擊,其負面效應持續顯現,揮之不去。除諾森羅克銀行爆發擠兌風潮外,英國匯豐等主要銀行受損慘重。伴隨著銀行業蒙受的重大損失,銀行有可能被迫進一步收縮借貸,這將危害到英國經濟的增長。

近年來,房地產市場持續火爆曾經是拉動英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但由於信貸危機後銀行普遍「惜貸」,加上經濟前景不好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英國房地產價格持續下跌,交易量劇減。8月份房價指數已經是連續第10個月下跌,房地產市場充滿悲觀氣氛。英國房價不斷走低進一步拖累英國經濟。

消費是拉動英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但目前由於居民收入增長趨緩、家庭借貸形勢惡化、可支配收入減少等原因,英國消費者信心處於歷史低點,這也嚴重打擊了其零售業。

外貿疲軟也是促成英國經濟走弱的重要外在因素。英國約有一半的出口面向歐元區國家,由於受美國次貸危機以及高油價等因素拖累,目前歐元區經濟也顯出衰退之勢,英國的出口產值隨之下滑,寄希望於依賴出口挽救英國經濟的舉措也將落空。

經濟界人士推測,在眾多內外因素作用下,英國經濟的衰退將無法避免。而銀行借貸的困境更意味著經濟若要復甦,勢必要花上很長時間。不過,分析人士也表示,英國此次經濟衰退可能沒有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衰退嚴重。即便是明年英國國內生產總值下降0.2%,也要比1991年經濟衰退時國內生產總值全年下降 1.4%的情況好得多。

參考資料:http://news.sohu.com/20080904/n259366057.shtml

1. 福利過度,失業的人給免費房子還有補助,養小孩也有補助,結果有人一輩子吃福利,過得還挺舒服。
2. 資源不足,英國沒有像中俄那樣的天然資源,只好向美國一樣從中東進口,但經濟實力不如美國,油價上漲的特別快。
3. 超低效率,盡管出了像亞當·史密斯那樣的經濟學家,英國人還是不知道什麼叫效率,我辦理了一張學生免費乘車卡結果花了兩周時間;超市的隊伍永遠是長長的,不是人太多,是收銀員太慢。

轉自:http://..com/question/64849148

PS 經濟類不太懂,但上面提到三點是我有切身體會的。另外,英國沒有工業,經濟依靠的是教育和金融業,對於外界依賴過大,應該算是原因吧

㈦ 英國經濟地位衰落的原因

衰落的原因:

一、經濟上:雖然英國贏得了戰爭,並從戰爭中獲得了新的殖民地,戰爭的巨大開銷使得英國無法繼續承擔維系一個帝國所需要的龐大財政支出。英國有數百萬人死亡,無數資產被毀,其結果是債台高築、資本市場的混亂以及在海外殖民地英國籍官員人數的缺乏。與此同時,民族主義情緒在新老殖民地都在高漲,而帝國的參戰以及非白人士兵在戰爭中所感受到的強烈的種族歧視都更加助長了這種民族主義情緒。具體來說,戰前的債權國變為戰後的債務國,戰後經濟長期低靡、不景氣,國際金融中心也由英國倫敦轉移到了美國紐約。一戰中,英國的商船隊遭到巨大損失,使其航運業遭遇重創,也導致英國貿易量的下降。
到1919年,英國欠美國的債務達85000萬英鎊。因此,英國成為美國的主要債務國。可是在戰前,美國是英國的主要債務國。戰時英國被迫賣掉了海外資產的四分之一。由於戰爭,英國的內債增加了九倍,即從64500萬英鎊增加到66億英鎊。(數字摘自《英國現代史》作者是弗.格.特魯漢諾夫斯基)
在戰爭年代,整個英國工業顯著地擴大了生產機構,但是,這並不能使它在世界市場上更有力量跟它的對手進行競爭。陳舊不堪的企業需要國家的補貼來維持,這就不能不室戰後時期英國工業的情況更加復雜。
戰時英國工業的發展極不平衡。由於勞動力被抽到軍隊和軍火企業中去,以及原料不足和機器設備的日益破舊,舊有的最重要的工業部門減產了。煤產量從1913年的28740萬噸減少為1918年的22770萬噸。1913生鐵產量為1026萬噸,而1918年為908萬6千噸。造船業產量也急劇下降,1913年英國造船廠建成的船隻總噸位為120萬噸,而在1918年減為77萬2千噸。戰時生產的增長,主要是依靠擴大所謂新興工業部門,如:化學工業、汽車工業、航空工業、製造軍火的工業以及供應兵工廠金屬的煉鋼工業。
工人運動:戰爭使國內階級矛盾大大地尖銳化。1918年罷工運動規模壯闊,參加罷工的工人達1116000人,損失5875000工作日。這時英國工人運動的特點是具有戰斗性。絕大多數罷工是「非正式」,即有普通工人違背工會領袖的意志發動起來的。罷工者除了提出經濟要求外,還提出政治要求。
隨著罷工運動的開展,工會的數目也日益增多了。起來同資產階級斗爭的工人,感到了聯合起來的必要性。1913年到1918年,工會人員人數從4135000人增加到6533000人。
由於工人不滿資產階級的剝削,後來俄國的十月革命的成功,使國內的工人極為興奮。他們想改變社會制度,從而使自己能夠獲取利益。這樣的心態導致了工人們的不斷罷工或者是消極怠工。間接的也造成了英國在戰後的衰落。
二、政治上:主要體現在英國自由黨的沒落。在一戰爆發前,英國自由黨通過一系列的社會改革和立法,開創復興的局面。歷史證明,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戰後英國衰落的原因作用下,才進一步激化了英國的國內矛盾,加劇了政壇的沖突,從而導致了英國自由黨的沒落。在此過程中,第一次世界大戰表現出了強烈的催化作用。1918年,自由黨尚可與其他政治力量聯合而維持勞合·喬治的首相地位,但以後自由黨在大選中的得票率持續下降,1923年的大選中,工黨得票率首次超過了自由黨,成為英國的第二大政黨,而自由黨從此以後再也未能成為第二大黨。
但是單獨的政黨都不能獨自領導政府,組建聯合政府是必然的事情。但是各個政黨的主見都不同,對於戰後經濟建設的方向不同,導致與戰後英國經濟發展滯後。
三、國際影響力方面:雖然英國在一戰後的巴黎和會上保持了國際事務領導者的地位,但是由於其經濟、軍事實力的嚴重倒退,事實上使得英國不可能再像一戰前那樣控制世界,「日不落帝國」世界政治、軍事霸主的地位都已名存實亡。華盛頓海軍會議上規定英美海軍實力保持一致,這說明英國無奈的承認了一戰後不再是全球霸主的事實。所以在戰後英國不能像戰前一樣為了經濟利益為所欲為,間接的也導致了英國需要犧牲一些利益來保全自己的政治權利。
四、殖民地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大英帝國完成了最後一次的大規模海外擴張。英國經國際聯盟的批准對原本屬於奧斯曼帝國的巴勒斯坦和伊拉克進行委任統治,而前德國殖民地坦噶尼喀、西南非洲(即今天的納米比亞)和新幾內亞也被劃入英帝國的版圖(其實西南非洲被歸由南非管理,而新幾內亞則由澳大利亞統治)。不過一戰之後英國在萊因蘭和二戰之後在西德的佔領區就不被認為是帝國的一部分。1920年代是自治領發生巨大變革的時代。雖然自治領在一戰爆發時還無權選擇是否參戰,1919年結束一戰的《凡爾賽條約》,卻是由英國和其自治領分別簽署的。1922年自治領不再願意支持英國對土耳其的軍事行動,迫使英國尋求一個和平的妥協方案。一個位於都柏林的英愛戰爭紀念碑。自治領的完全獨立經由1926年的《貝爾福宣言》和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案》得到最終確立:所有自治領取得與英國的同等地位,英國的立法機構不再有權干涉自治領內部事務,自治領也將享有自主外交政策的自由。1907年在殖民部內設立的一個主管自治領事務的部門也在1925年從殖民部分離出來成立獨立的自治領部,並在1930年擁有了首位部門大臣。加拿大在1923年成為第一個獨自簽署外交條約的自治領,1927年加拿大向華盛頓派遣了第一位永久性的外交官;1940年澳大利亞也派出了首位駐外大使。愛爾蘭自由邦在一場反抗英國統治的血腥戰爭後於1921年取得了自治領地位;1937年愛爾蘭與英國斷絕了正式的憲法關系,並在1949年正式成為完全獨立於英聯邦之外的愛爾蘭共和國。原本就獨立、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掌控的埃及也在1936年斷絕了與英國在憲法上的特殊關系(雖然直到1956年英國才從埃及撤軍)。在1922年成為英國保護國的伊拉克也在10年之後的1932年完全獨立。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果,是英國打贏了戰爭,但卻失掉了一個帝國。一戰後,力量不斷增強的殖民地開始要求取得與「母國」平等的獨立地位。於是,以英國為核心的英聯邦組織應運而生。

㈧ 二戰後英國經濟發展緩慢的原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死亡41萬,傷36萬人,耗資250億英鎊,還有約1/4的財富被毀於戰火,戰爭結束時英國不僅喪失了戰前黃金與美元儲備的大部分,而且積欠了30億英鎊的新外債,其出口貿易下降了將近70%
戰後初期,英國工業生產地位進一步下降,海上力量被美國遠遠超過,國際金融地位嚴重削弱,美國取代英國成為最大的資本凈輸出國。英國對英聯邦內部的控制力更加削弱,殖民體系已面臨土崩瓦解.

戰後英國經濟發展所經歷的兩個階段:
回顧戰後英國經濟的發展,可以1979年為界劃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階段:
1,1945-1979年的30多年是英國經濟深受殖民帝國瓦解和「英國病」的長期困擾而發展十分遲緩的時期
2,1979年-現在是英國經濟不斷進行調整,經濟增長速度明顯加快的時期

殖民帝國的解體及其對英國經濟的影響
二次大戰結束時,英國仍然控制著1400多萬平方公里、5億左右人口,包括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殖民地與附屬國,此外還擁有1900萬平方公里、5千萬人口的自治領。表面上,英國仍然是一個龐然大物。
從戰後初期開始,英屬殖民地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與解放的斗爭便不斷高漲-
•戰後初期首先是緬甸、馬來西亞,繼而南亞各國
•1950年代亞洲、非洲民族解放斗爭蓬勃興起,54年英被迫從蘇伊士運河撤軍,56年侵略埃及失敗,殖民統治開始土崩瓦解
•1960年代以後,英在非洲、地中海、中東、太平洋和拉美的殖民地、附屬國紛紛獨立
•此外,一些經濟發達的自治領(如加、澳、新)的離心傾向加強
所有這些表明,英國的殖民帝國已無可挽回地崩潰了.
殖民帝國解體對英國經濟的影響:
1)喪失了原來作為宗主國所擁有的各種特權(如土地租借權、佔有權,礦產勘察權、開采權,海關管理權,貨幣發行權等)

戰後英國經濟中的所謂「英國病」
(所謂英國病是長期困擾英國經濟的一大問題,也是英國戰後常被人稱之為「歐洲病夫」的原因)
1,「英國病」的症狀
•經濟發展緩慢,經常走走停停(很長一段時間經濟增長速度都居於發達國家之末位,而且較短期增長後,便是較長的停頓
•經濟衰退頻發,且日趨嚴重
•國際經濟地位大為下降,英鎊不斷貶值(1930年代以前英鎊作為世界貨幣處於霸主地位,曾受到各國擁戴,但二次大戰後急轉直下,其霸主地位為美元取代,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時宣布由1英鎊=4.03美元降為1£=2.8$,1967年底再次貶值,1985年最低時曾為1£=1.298$,現為1£=1.5$。此外,英國商品國際競爭力下降,國際貿易連年赤字)
2,「英國病」的病因
1)歷史原因-世界工廠和龐大的殖民帝國給英國留下了陳舊的生產部門
2)產業結構缺陷-第三產業過分膨脹,傳統產業長期不振,新興產業缺乏競爭力
3)固定資本投資增長緩慢,勞動生產率較低
4)重科學輕技術,重基礎輕應用,科技成果得不到有效應用
5)墨守成規,守舊思想嚴重,企業管理較落後(英國門第觀念、等級制度根深蒂固,對引進技術審慎、保守:不讓工人參加管理,有的經理甚至將工人視為仇敵,勞資關系緊張
6)過早實行高福利制度
7)兩黨輪流執政,經濟政策缺乏必要的連續性
這些權利的喪失不僅減少了其海外收入,而且去掉了其據此進一步剝削的基礎
2)使其資本輸出的有利條件受到限制,因再不能象過去對待殖民地附屬國那樣直接進行肆無忌憚的剝削了
3)以往那種對殖民地附屬國在貿易上面通過低價掠奪原材料、高價推銷工業品,赤裸裸地榨取高額利潤的做法再也行不通了
殖民帝國的解體成為戰後相當長時期中英國經濟發展遲緩、對外貿易狀況惡化,英鎊危機頻發的重要原因.

㈨ 請問英國衰落的原因是什麼 還有他具體在哪些方面衰落了

一二次世界大戰的大量人力物力的消耗和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大量殖民地獨立.在一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雖然是戰勝國,但是它和美國不同,美國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是在戰局將定的時候加入了即將勝利的一方,而英國卻是從頭到底,所以損失非常大,而得到的卻和美國相同.所以英國在世界大戰中其實相比與美國來說是失敗方.
在二次大戰中,英國飽受了德國的轟炸,工業設施受到重創,最後拚死拼活藉助美國的幫助才打敗德國,但自己內陸的工業損失是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的.美國是個獨立大陸的國家,況且美洲大陸本來就是它自認為的"後院"所以相比英國有地理優勢,完全不必擔心敵對國家的武裝進攻.
在二戰之後,民族情緒高漲,英國在海外的大量殖民地相繼獨立,"英聯邦"成為了一個鬆散的組織.要知道英國在工業革命中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掠奪到了殖民地國家如中國、印度的大量廉價的生產資料,以及對殖民地的物資傾銷.當靠掠奪而崛起的英國失去了海外殖民地的時候,衰落是可想而知的

與英國為什麼沒有經濟總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電子銀行口令卡怎麼用 瀏覽:427
印尼順豐快遞怎麼樣 瀏覽:871
英國的鋼鐵冶煉技術多久興起的 瀏覽:587
聖卡羅鋼琴國產和印尼產什麼區別 瀏覽:33
印尼的英文怎麼變中文 瀏覽:32
中國電信卡流量如何共享 瀏覽:198
山東南山集團印尼公司佔地多少公頃 瀏覽:552
義大利歐元怎麼用 瀏覽:31
中國國際直撥號是多少 瀏覽:732
中國快遞豐巢櫃外國人如何評論 瀏覽:726
印度酸乳酪怎麼吃 瀏覽:8
中國和歐洲怎麼坐火車 瀏覽:665
中國有什麼半島 瀏覽:597
越南買車靠什麼掙錢 瀏覽:817
印尼撈面怎麼放調味料好吃 瀏覽:561
越南是怎麼到中國的 瀏覽:897
印尼的國際字冠是什麼 瀏覽:675
義大利nf毛線怎麼樣 瀏覽:366
義大利進口廚櫃有哪些 瀏覽:154
怎麼進去越南股市 瀏覽: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