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英國、荷蘭、葡萄牙地理與經濟的關多謝給好評
英國地理
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英國)位於西歐的一個島國。總面積約為24.5萬平方千米,領土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以及占據了愛爾蘭島東北部六分之一土地的北愛爾蘭及周邊的島嶼組成。[1]本土位於北緯49°N和59°N(設得蘭群島達到近61°N),東經11°W到2°E之間。位於東南倫敦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是本初子午線的標准。
英國位於北大西洋與北海之間,南部隔英吉利海峽(又名拉芒什海峽)與法國相望[2],北愛爾蘭與愛爾蘭共和國共享360千米長的邊境線。[2]。西南部的多佛海峽僅寬34千米(21英里)千米,由英法海底隧道連接多佛和法國的加萊。
英國總面積約為24.5萬平方千米,包括大不列顛島,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六分之一(北愛爾蘭)和許多較小的島嶼(如海峽群島等)[3],其中英格蘭是聯合王國中最大的組成部分,面積為130410平方千米,超過英國總面積的一半;蘇格蘭是英國是第二大組成部分,面積為78772平方千米,約佔英國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的面積要小得多,面積分別為20758平方千米和14160平方千米。
英國各地的地理環境差異很大。英格蘭大部分地區由低地組成,只有在西北方的Tees-Exe線外有一些山地。其中包括有湖區,Peak區、Exmoor區和達特穆爾的奔寧山脈和一些石灰岩山脈。蘇格蘭的地形是高地邊界斷層造成的,這個斷層西起艾倫島 ,東至阿伯丁郡的小鎮斯通 。[12]斷層造成兩個不同的區域:西北部的蘇格蘭高地和東南部的蘇格蘭低地。威爾士主要由山地構成,只有南威爾士山地較少。愛爾蘭地區涵蓋了莫恩山脈以及388平方千米(150平方英里)平方千米的伊湖,這是英國與愛爾蘭島最大的湖泊。[13]
英國地處中緯,常年受西風帶控制,北大西洋暖流流經北部,全年溫和多雨,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四季氣溫甚少低於-11C°,高於35C°。[14] 風多從西北吹來,帶來大西洋的潮濕天氣,[2]東部位於西風的背風地帶,所以東部較西部乾燥。夏季最溫暖的是英格蘭南部,因為其地區維度較低且城市熱島效應較強,而較寒冷的是維度較高的蘇格蘭北部。冬季和高地的早春多大雪。
英國經濟
英國經濟作為一個重要的貿易實體、經濟強國以及金融中心,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系,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在過去的三十年間,政府大量減少了國有資產,並減緩了社會福利計劃的發展。英國的農業高度集中,高度機械化,並且效益十分高:1%的勞動人口能夠滿足大約60%的食品需要。英國擁有大量的煤、天然氣和石油儲備;英國的主要能源生產大約占總GDP的10%,在工業國家是算非常高的。服務業,特別是銀行業、金融業、航運業、保險業以及商業服務業佔GDP的比重最大,而且處於世界領導地位,首都倫敦更是世界數一數二的金融、航運和服務中心。盡管英國仍是歐洲最大的軍火、石油產品、電腦、電視和手機的製造地,工業的重要性不斷下降。
英國的教育、學術研究處於世界領導地位,國際知名學府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都位於英國,是美國以外全球最重要的教育樞紐。英國每年吸引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慕名前來升學,不僅為國家帶來豐厚的外匯,也為這個屬知識型經濟體系的國家吸納不少人才。
英國的旅遊業也相當重要:每年有超過2700萬遊客,排名世界第七,低於加拿大(3300萬)而高於奧地利(1910萬)。
以匯率計算,英國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系;若以購買力平價計算,英國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系。她的經濟在歐洲僅次於德國。
英國是全球化國家之一,根據最新調查,英國在全球化指標上排名第四。英國首都倫敦是全球兩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和紐約齊名。
英國經濟被廣泛形容為盎格魯——撒克遜經濟。她的組成部份依次由大至小為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自1973年起,英國是歐盟會員國。
1980年代,在撒切爾夫人政府的管治下,大多數在1940年代被國有化的、在工業和服務業上的國有企業都被重新私有化。英國政府現在只擁有少數工商產業,英國皇家郵政是其中一例。
近幾年來,英國經濟正經歷150多年來最長的持續增長時期,自1992年以來每個季度都有增長。在通貨膨脹、利率、和失業率方面都保持了較低的水平,也使英國成為歐盟中最強的經濟體之一。因此,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英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在歐盟國家中位列第十二名。但是,與其他英語國家一樣,其收入不平衡水平高於許多歐洲國家。盡管石油收入不菲,英國仍具有世界第三大經常賬戶赤字。
盡管英國的「人均勞動生產率」近20年來顯著增長,並超過了德國的生產率,但仍落後法國工人每周35小時工作時間的水平約20%。[15] 英國的「平均每小時勞動生產率」目前位於「舊」歐洲(15國)的平均水平。[16]
荷蘭地理
荷蘭 位於歐洲西北部,屬於西歐國家。西、北部臨北海,南部與西部分別和比利時與德國接壤。荷蘭大部分的國土均由填海而成,其國土面積的一半海拔低於1米,26%甚至低於海平面[1],荷蘭人修建了堤壩保護低地,因此荷蘭又被稱為低地國。荷蘭位於萊茵河的入海口,萊茵河、瓦爾河和馬斯河將荷蘭一分為二。荷蘭的總面積為41526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積就有7643平方千米。荷蘭的人口極為密集,共有1650多萬人,其人口密度為396人/平方千米,排名為世界第15位,在人口1000萬以上的國家中人口密度排名第四位。荷蘭也是一個高度城市化的國家,其第二大城市鹿特丹長期為歐洲最大的港口。
荷蘭全國在地理上可以大致分成兩部分:
低平的西部及北部,大部分是填海而來的土地以及河流三角洲,其面積有一半的海拔低於1米甚至低於海平面。因此荷蘭沿著河流和海岸修建了海堤或是沿海沙丘防止洪水泛濫。其中Zuidplaspolder的海拔僅有-7米,是荷蘭的最低點
東南部的丘陵和低山,雖然相對其西北部比較高,但仍然地平,其中阿登山脈的瓦爾斯堡山是荷蘭的最高點,海拔322.7米
領土[編輯]
面積[編輯]
荷蘭的總面積為41526平方千米,其中土地面積33883平方千米,水域面積為7643平方千米。荷蘭擁有200海里(370.4千米)的專屬捕魚區和12海里(22千米)的領海
邊境線[編輯]
荷蘭共有1027千米的邊境線,其中與比利時450千米,德國577千米。並且擁有451千米的海岸線
土地用途[編輯]
耕地:25%
長期作物:3%
永久牧場:25%
森林和林地:8%
其他:39%
水澆地:6000平方千米
荷蘭經濟
荷蘭擁有一個嚴重依賴對外貿易的繁榮而且開放的經濟。荷蘭經濟以穩定的勞資關系,適度的失業和通貨膨脹率,巨大的經常帳戶盈餘,以及一個作為歐洲運輸樞紐的重要角色而聞名於世。工業產業以食品加工,化工,石油加工和電子製造業為主。高度機械化的農業為食品加工業和出口提供了巨大的順差,而只僱傭了占不超過2%的勞動力。荷蘭同她的11個歐盟夥伴,從2002年1月1日起,開始流通歐元。荷蘭是歐洲國家中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最主要的國家之一。
荷蘭是當今世界第16大經濟體。 (參見各國國內生產總值列表 (國際匯率)) 1998年至2000年,經濟增長(GDP) 大約平均4%。高於歐盟的平均水平。而作為2001-05年全球經濟衰退一部分,經濟增長相當地緩慢,但在2006年的第二季度,根據荷蘭統計局提供的數字,增長了2.8%。在2006年和2007年,將很可能超過3%。 通貨膨脹 1.3%,而且被預期在來年低於1.5%。以歐洲統計局的標准,失業率占社會勞動力的5.5% 。而在荷蘭,失業率3.8% - 這個比率是歐盟國家中最低的. (所有的數字: 2006年6月)
常常被財政大臣蓋里特·扎爾姆確認的揚·彼得·巴爾克嫩德內閣的嚴厲財政政策,已經使財政赤字從2004年GDP的2.1%降至2005年的只佔0.3%。 財政赤字在 2006年,被預期會有一個0.5%的小幅增長.而在2007年會實現盈餘。在2006年,公共債務等於GDP的51%。在2007年,將小於50%,這次25年以來的第一次。而在上世紀90年代。這個比率為80%。
荷蘭是歐盟,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以及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國。
葡萄牙地理
葡萄牙,位於歐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西臨[大西洋],東臨西班牙。領土面積92,090 km2 (35,560 sq mi),其中陸地面積91,470 km2 (35,320 sq mi) ,水域面積620 km2 (240 sq mi) 。
葡萄牙海洋專屬經濟區
葡萄牙西面與南面濱臨大西洋,海岸線長943公里。葡萄牙海洋專屬經濟區面積居歐盟第3位,世界第11位。
葡萄牙地勢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廣布。北部是梅塞塔高原;中部為山區,平均海拔800~1000米;南部和西部分別為丘陵和沿海平原。主要山峰有埃什特雷拉峰(海拔1991米)等。
主要河流有特茹河、杜羅河、蒙特古河等。
葡萄牙經濟
葡萄牙經濟是歐盟成員國經濟之一部份,雖為發達國家的一員,但其發展水平僅處中下游。 其農業所佔比重較高,工業基礎薄弱,人民生活水平較低。1983年葡萄牙外債曾高達136億美元,通貨膨脹率達25%,失業率逾10%,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西歐居末位。但自1986年葡加入歐共體後,得到大量撥款,國民收入才有所增加。1986-90年,經濟每年平均增長4.7%。不過到1995-96年,經濟增長率僅2.2%。
⑵ 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的歷史
England--英格蘭,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一部分,位於大不列顛島南部,最早凱爾特人在此定居,隨後相繼羅馬人、盎格魯人、撒克遜人、朱特人、丹麥人及諾爾曼人征服英格蘭(1536年)與威爾士(1707年),同蘇格蘭聯合,統一產生了大不列顛的政治統一體,並於1801年與愛爾蘭聯合形成聯合王國,倫敦為英格蘭和聯合王國的首都及最大城市。
Scotland--蘇格蘭,英國的一個選區,它包括大不列顛島北部、赫布里底群島、設得蘭群島和奧克尼群島。史前時代皮克特人曾居住在那裡,它曾被羅馬人侵略過但從來沒有被佔領。在公元5世紀後分裂成許多小的王國。到了9世紀,絕大部分蘇格蘭都被合並成一個國家,但是與英國人在南方的沖突很快就爆發了,從而導致了一系列血腥戰爭。當蘇格蘭王子詹姆斯六世的瑪麗女王在1603年繼承了英國王位後,這兩個國家合並了。通過1707的議會法案,蘇格蘭成為大英帝國的一部分。愛丁堡是其首府,格拉斯哥是最大的城市。
據2005年英國《經濟學人》數據顯示,英國人均收入是38860美元,摺合人民幣310000多元,是中國的近30倍。法國的人均收入和英國差不多,而這兩個國家的汽油零售價僅是中國的兩倍左右。更不用說美國,2003年美國的人均收入是37610美元,也是中國的27倍左右,而汽油零售價僅比中國高 35%左右。換言之,如果考慮人均收入的因素,中國消費者對油價上漲的承受能力要低得多。
⑶ 英國的經緯度是多少
英國的經緯度如下:
地理位置北緯50°~58°東經2度到西經7度,屬溫帶海洋性氣候。
英國:
英國,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
其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西歐島國。除本土之外,其還擁有十四個海外領地 ,總人口超過6400萬,以英格蘭人為主體民族。
英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國民擁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作為英聯邦元首國、歐盟、申根公約和八國集團成員國、北約創始會員國、英國同時也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 。
氣候特徵:
英國屬溫帶海洋性氣候。英國受盛行西風控制,全年溫和濕潤,四季寒暑變化不大。溫帶落葉闊葉林帶。通常最高氣溫不超過32℃,最低氣溫不低於-10℃,平均氣溫1月4~7℃,7月13~17℃。年平均降水量約1000毫米。
北部和西部山區的年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中部和東部則少於800毫米。每年二月至三月最為乾燥,十月至來年一月最為濕潤。英國西北部多低山高原,東南部為平原泰晤士河是國內最大的河流。
英國終年受西風和海洋的影響,全年氣候溫和濕潤,適合植物生長。英國雖然氣候溫和,但天氣多變。一日之內,時晴時雨。
行政區劃分:
英國分為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四部分。英格蘭劃分為43個郡。蘇格蘭下設32個區,包括3個特別管轄區。威爾士下設22個區。北愛爾蘭下設26個區。
⑷ 英國石油工業概況什麼樣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經濟長期處於衰退中,患了所謂「英國病」,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下降。北海油田的開發,雖不足以治好英國經濟的痼疾,但畢竟使英國經濟增添了某些活力,對經濟的復甦和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資源與儲量
英國為位於歐洲西部的島國,由大不列顛島(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愛爾蘭島東北部和一些小島組成。國土面積24.48萬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24萬千米,人口6078萬(2006年7月)。英國為歐盟第二大經濟強國,2005年英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為22000億美元,比2004年增長1.8%,2006年增長2.2%。
英國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為西歐重要的油氣資源國(圖20-2)。據美國《油氣雜志》報道,截至2007年英國擁有石油探明儲量4.93億噸,天然氣探明儲量4120.12億立方米。
表20-2英國油氣儲量、產量與消費量統計
①資料來源:《油氣雜志》,2007年。
②資料來源:BP世界能源統計,2008年6月。
據英國貿易工業部統計,2006年英國石油出口量為7815.1萬噸,其中原油出口為5819.6萬噸,油品出口為2795.5萬噸;石油進口量為8472.6萬噸,其中原油進口為5846.6萬噸,油品進口為2626萬噸。英國石油的出口對象為歐盟、加拿大、挪威和美國。
自1981年英國成為石油凈出口國,1999年北海石油產量達到高峰之後,英國石油產量每年以7.6%的速度下降,2006年英國已由石油凈出口國變為石油凈進口國,未來隨著英國北海石油產量下降,英國的石油進口將逐年增加。
⑸ 英國有幾座城市
英國現今共有66個自治市(包括30個設大市長的城市):英格蘭50個(23個有大市長的城市)、威爾士5個(2個有大市長的城市)、蘇格蘭6個(4個有大市長的城市 )、北愛爾蘭5個(1個有大市長的城市)。
英國分為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四部分。英格蘭劃分為43個郡。蘇格蘭下設32個區,包括3個特別管轄區。威爾士下設22個區。北愛爾蘭下設26個區。
(5)英國設得蘭群島人口為什麼少擴展閱讀:
主要城市介紹:
1、倫敦
是英格蘭和英國的首都、第一大城及第一大港,也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自兩千多年前羅馬人成立這座都市起,倫敦一直在世界上具有極大的影響力。然而,最晚自十九世紀起,「倫敦」這個名稱同時也代表圍繞著倫敦市開發的周圍地區。
2、曼徹斯特
隸屬英國大曼徹斯特地區,地處英國中心位置,是英國英格蘭西北區域大曼徹斯特郡的都市自治市、城市、單一管理區,國際重要的交通樞紐與商業、金融、工業、文化中心。曼徹斯特是世界上第一個現代化工業城市,至今仍是英國第二大經濟體。
金融與專業服務業在英國各地區中排名第一,創意數字化與媒體行業在全歐洲排名第二,歐洲最大的臨床學術研究機構也坐落在此。
3、利物浦
是英格蘭西北部的一個港口城市,英國第四大城市,利物浦人口52萬多。是默西河畔都市郡的5個自治市之一,也是默西塞德郡(Merseyside)的首府,位於倫敦西北325公里,乘火車到倫敦需2小時40分鍾。英國著名商業中心,也是第二大商港,利物浦腹地寬廣,對外貿易佔全國1/4。
4、謝菲爾德
位於英國的中心,建在七座山之上,坐落於英格蘭南約克郡,是倫敦以外英國最大的八座城市之一。英國華人稱「雪埠」,得名於穿過該市的Sheaf河。謝菲爾德城市人口為563,749 (mid-2014 est.),大都會區人口為 1,569,000。
5、格拉斯哥
人口60萬,蘇格蘭第一大城市,英國第四大城市。位於中蘇格蘭西部的克萊德河(R. Clyde)河口。行政上,格拉斯哥屬於格拉斯哥市(City of Glasgow)的管轄范圍,是蘇格蘭32個一級行政區(稱為統一管理區)底下的一個,長年以來一直是英國工黨的執政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