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華人現在怎麼樣

英國華人現在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3-08-20 10:17:48

A. 英國老一輩華人移民晚年生活令人憂

這篇關於英國老一輩華人移民晚年生活令人憂,是 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英國老一輩華人移民晚年生活令人憂

據英國《英中時報》報道,二十七、八歲的你,在英國奮斗,孜孜不倦地往個人賬戶積累財富,在不斷上漲的房價中尋找投資機會,為永居身份和入籍尋找高薪工作,為子女積攢教育基金,為家人團聚研究咨詢越收越緊的移民政策,一筆一筆勾勒自己「老有所依,老有所居,老有所養」的體面生活。

但是,移民生活還可能是另外一種結果:每個星期領取142.7鎊的最低養老金,住在政府提供的養老院,派灶一室一廳,隔壁舍友講著聽不懂的英語,與子女無法溝通,一起喝茶的舊日老友已陸續回國頤養天年,而自己卻是耄耋之年、疾病纏身。

早期移民:年老後怎麼住?

上世紀中期,由於英國政府放寬移民政策,大批香港移民到英國倫敦、利物浦、伯明翰等地,隨後,以經營粵菜為主的中餐外賣店便開始在各地中國城蓬勃發展。依託著中餐外賣店,當時移民英國的香港人便開始自己的英倫移民生活。如今,半個多世紀過去,早前移居英國的華人已步入老年,他悔局們作為老齡化人口的組成部分,享受著英國的社會資源和社會福利,盡管這塊蛋糕隨著近年的經濟衰退和政府削減而日益漸小。

陳雪是格林威治中文學校的校長,辦學幾十年的過程中接觸到幾代華人移民。據陳雪觀察,目前老一輩華僑的居住方式分成三類情況:第一類情況是經濟情況較好的老人,大多60多歲,處於剛退休的年齡階段。他們有能力在香港買房,在英國聖誕節前就回到香港居住,等到英國夏季再返回英國避暑。近年來,選擇此類生活方式的香港退休人員越來越多。

第二類情況是沒有經濟能力買房,但移居英國前仍保留香港祖屋的老人。他們退休後便回香港定居。回港後也能在沙田等處買一套一室兩廳的公寓,看病、交通、生活起居也較為方便。

第三類情況是退休後仍然留在英國養老的華人,除去已有私人住房的,大多住在政府的公租房中。公租房一室一廳,根據陳雪校長口述,20年前此類住房較容易申請,如今因為老年人人口比例的上升,住房相對緊張,申請周期也相對延長。

易老(Mr. Yik)於1962年5月移居倫敦,幾十年來一直在中餐外賣店工作,家裡一室一廳的住房由兒子女婿一家居住,自己住在外賣店中。易老退休後,由於家中沒有留出空餘房間,他便主動向家裡提出在外租房子住。易老說:「我還年輕,不用他們照顧我,他們也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租房子便會產生租金,這對於易老一家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一家人合計過後,易老決定先租下政府提供的國民住宅,即公租房。

英國的國民住宅由各區政府所有,只要年滿18歲、無反社會行為、無未交租金的英國公民便可向當地政府提交申請資料。但申請國民住宅的人數較多,申請的過程也較為漫長(少則幾個月,多則幾年),已加入申請名單的人員也不能保證分配到住房。

因多年在中餐店工作的緣故,易老對英語的掌握程度有限,面對十幾頁的公租房申請資料和嚴格的申請條件,顯得力不從心,公租房的申請便一直處於停滯狀態。

年老者,「獨居」者

像易老這樣,和家人分居的老移民不在少數。徐塵前扮奶奶因女兒定居英國,於1995年從廣州移民倫敦。目前能領到每周一百多鎊的養老津貼,住在離女兒家較近的Sloane Square老人公寓,房租每周約90鎊,政府補助80鎊,自己承擔10鎊。

曲爺爺57歲時隻身來英,後獲永居。退休後政府建議他住進老人院,但曲爺爺生活上不需要他人照料,再者居住在老人院的長者以英國人居多,交流不方便。曲爺爺堅持自己申請公租房,請華人朋友幫助填寫提交申請資料,經過兩年的等待,終於被分配到倫敦治安較好的區域,且可全額享受政府發放房屋津貼,每月485鎊。

據華人華福信託基金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1年,有8300位華人長者在大倫敦區域居住。這些老人大(微博)多獨居,缺乏與子女的溝通交流,又因對英語的掌握甚少,有被英國社會邊緣化趨勢。

基金會主席陳寄嶠說:「華福信託基金首先要關注英國的第一代移民,讓他們安享晚年,老有所居。」基金會主任William Thomas表示,雖然華人老人可以直接向英國本地的福利機構尋求幫助,但由於英國機構大都不提供中英文翻譯服務,並且對中英兩種文化「老有所居」的理解有差異—華人老年群體有自己的傳統文化和傳統生活方式,他們希望「四世同堂」,即使無法「四世同堂」也想盡量住得離家人近些;希望與同胞群居養老。所以,華人移民直接向英國機構申請住房,就可能享受不到這些因素的考慮和照顧。在華人移民的居住問題上,除華福信託基金外,華人社區中心也提供相關服務,為老人們填寫英文申請表格,並根據老人家庭的實際情況,為他們申請居住地點和住房補助提出建議。

「老有所居 老有所養」難持續

20年前,在倫敦格林尼治區還沒有專供老華人華僑居住的公租房、養老院。由於工作的關系,格林威治中文學校的陳雪校長看到很多華人老人和子女分居,生活和精神上都無人照料,她便開始向當地council爭取專供華人居住的公租房。

第一位住進格林尼治區公租房的華人就是通過陳校長介紹的。當初,這位老人的子女不看好英國的發展前景,決定移居美國,但由於美國簽證政策的限制,父母暫不允許同子女一起移居美國。出於對朋友的幫助,陳校長主動幫助老人游說政府,申請到公租房。「雖然英國可以有地方留下她,但是由於和子女分居兩國,看得出這位老人十分孤獨」,陳校長說,「很多時候我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幫助別人做了件好事,這位老人現在已經走了,她晚年的遺憾也無法補救了。」

除了住在公租房,和陳校長來往的老移民中還有不少住在自己的房子中。幾十年前,中餐外賣行業基本沒有競爭,薛銘(化名)二老年輕時超時工作,省吃儉用,終於到老來買下六幢房子,兩幢給兒子女兒,一幢自己住,另外三幢用來收租。但由於二老年輕時每天在樓下廚房工作十幾個小時,子女都在樓上看英語電視節目,對中國傳統文化較為淡漠,成年後與父母之間的親情也較為淡薄。二老生活上遇到問題,向女兒尋求幫助時,女兒的回答是「我沒有義務幫你解決問題,而且我還有自己的工作和小孩要照料。」老人英語不好,一次因收租被騙惹上官司,找兒子翻譯文件,而兒子卻在電話中說「我很忙,你發Email給我吧!」,說完便把電話掛了。兒子哪裡知道自己年邁的父母家中並沒有安裝電腦,更沒有使用過Email。

移民,一生游移在多重社會體制和多元文化中,他們是移民政策上那條最脆弱的神經,每一次簽證條件的變動都會改變他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方式,但無論飄盪在世界的哪個角落,尋找一方遮雨擋風的屋檐,在屋檐底下「悠然見南山」才是晚年生活的真實寫照。「老有所依,老有所居,老有所養」不僅需要完善的社會保障,還需要自己和家人一起「養身、養心、養情」。

B. 英國華人數量2022

40萬。自1687年首位有歷史記載的華人沈福宗抵達英國以來,至2022年,在英國的華人以40萬的數量創下歷史記錄。

C. 英國華人數量2022

40多萬。2022年,在英國的華人數量為40多萬。華人,即「中華人」的簡稱,在古代是指漢族,至近代改指已經加入或者取得外國國籍的中國血統的人。

D. 英國華裔人口

2021年達到70萬人。
這個人數是英國總人口的1%左右,是英國第三大少數族裔之一,為英國種族的豐富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華裔是指有中國毀彎拿血統的華人在旅居纖搭國所生並取得旅居國國籍的後代,在國鬧拿外取得中國以外的國籍者,也可以稱之為華裔。

閱讀全文

與英國華人現在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義大利怎麼去醫院 瀏覽:534
義大利有哪些習俗禁忌 瀏覽:844
伊朗出口中國石油多少公里 瀏覽:144
越南和甘比亞哪個厲害 瀏覽:868
印度苗正科技公司有哪些 瀏覽:154
印尼戰車紅龍是哪裡的 瀏覽:826
印尼巴厘島特產是什麼 瀏覽:550
印度如何防止外資 瀏覽:503
如何1年獲得英國的大學本科學位 瀏覽:70
越南與中國哪個面積大 瀏覽:39
中國哪個省援助哪個國家 瀏覽:43
英國多少家庭有車 瀏覽:965
英國哪裡養羊 瀏覽:410
伊朗什麼東西最厲害 瀏覽:219
為什麼伊朗的pc便宜那麼多 瀏覽:400
印尼小女孩戴什麼項鏈 瀏覽:853
伊朗的護照怎麼上傳 瀏覽:503
為什麼義大利足球隊是藍色 瀏覽:33
為什麼會有中國人移民到印尼 瀏覽:888
印度衣著習慣有哪些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