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為什麼英國人有紳士風度的雅稱

為什麼英國人有紳士風度的雅稱

發布時間:2023-08-29 10:30:24

Ⅰ 英國為何被成為「紳士之國」英文版帶翻譯

英國是紳士之國,講究文明禮貌,注重修養。同時也要求別人對自己有禮貌。注意衣著打扮,什麼場合穿什麼服飾都有一定慣例。見面時對尊長、上級和不熟悉的人用尊稱,並在對方姓名前面加上職稱、銜稱或先生、女士、夫人、小姐等稱呼。親友和熟人之間常用呢稱。初次相識的人相互握手,微笑並說:「您好!」在大庭廣眾之下,人們一般不行擁抱禮,男女之間除熱戀情侶外一般不手拉手走路。

英國人不輕易動感情或表態。他們認為誇誇其談是缺乏教養的,認為自吹自擂是低級趣味的。人們交往時常用「請」、「對不起」、「謝謝」等禮貌用語,即使家庭成員間也一樣。

英國的「烤牛肉加約克郡布丁」被稱為是國菜。這是用牛腰部位的肉,再把雞蛋加牛奶和面,與牛肉、土豆一起在烤箱中烤制的菜餚。上桌時,還要另配些單煮的青菜,即為「烤牛肉加約克郡布丁」。普通家庭一日三餐(即早餐、午餐、晚餐)。他們是以午餐為正餐。闊綽人家則一日四餐(即:早餐、午餐、茶點和晚餐)。

不願意吃帶粘汁的菜餚;忌用味精調味;也不吃狗肉。口味不喜歡太咸,愛甜、酸、微辣味,對燒、煮、蒸、烙、焗和烘烤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偏愛。喜歡中國的京菜、川菜、粵菜。

他們普遍喜愛喝茶,尤為婦女嗜茶成癖。「下午茶」幾乎成為英國人的一種必不可少的生活習慣,即使遇上開會,有的也要暫時休會而飲「下午茶」。不喝清茶,要在杯里倒上冷牛奶或鮮檸檬,加點糖、再倒茶製成奶茶或檸檬茶。如果先倒茶後倒牛奶會被認為缺乏教養。他們還喜歡喝威士忌、蘇打水,喝葡萄酒和香檳酒,有時還喝啤酒和烈性酒,彼此間不勸酒。

對英國人稱呼「英國人」是不願意接受的。因為「英國人」原意是「英格蘭人」,而你接待的賓客,可能是英格蘭人、威爾士人或北愛爾蘭人,而「不列顛」這個稱呼則能讓所有的英國人都能感到滿意。

忌諱用人像、大象、孔雀作服飾圖案和商品裝潢。他們認為大象是愚笨的,孔雀是淫鳥、禍鳥,連孔雀開屏也被認為是自我吹噓和炫耀。忌諱「13」這個數字。還忌諱「3」這個數字,忌諱用同一根火柴給第3個人點煙。和英國人坐著談話忌諱兩腿張得過寬,更不能蹺起二郎腿。如果站著談話不能把手插入衣袋。忌諱當著他們的面耳語和拍打肩背,忌諱有人用手捂著嘴看著他們笑,認為這是嘲笑人的舉止。忌諱送人百合花,他們認為百合花意味著死亡。

Ⅱ 英國紳士風度(英國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文化內涵)

提起英國,一般人們首先會想到的,是他們以一狹小島國在近代歷史上稱霸世界的風姿 ,早在十四、十五世紀,英國就大方打出「日不落帝國」的旗號,象徵著在這片國土上,太陽永遠不會落下。誠然,英國自1588年打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以來,就開始了稱霸海上的霸主之路,在經過幾個世紀的資本積累後,應運而生的工業革命將春風吹拂過整個英國大地。 英國,註定是要在這個世界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的。

而巨大的財富積累,帶來的自然是本國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其中皇室的消費又顯得尤為重要,至今的英國王室,還是過著優雅體面的生活。 除王室外,貴族同屬於英國社會的上流階層,並且在幾個世紀的發展後, 為英國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文化內涵。

這一精神財富,就是英國現在舉世聞名的紳士風度。 說起紳士,幾乎人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英國,在整個歐洲還處於蒙昧黑暗的中世紀時,英國的紳士以 保守、禮貌、尊重女性 等特徵構建出了一個和諧理性的人際交往模式,為將來和諧社會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並且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英國社會的轉型進程。 可以說英國紳士風度對整個國家的影響,不亞於我們中國的儒家思想對人們的影響。

一、紳士風度的形成源於英國貴族精神的升華和中間階層的價值導向。

紳士緣起於貴族, 用最通俗的語言講,就是平民百姓在中世紀時尚且還日夜為溫飽問題懸心,顧不上去研究禮儀和與人交際的方法,只有貴族具有穩定的經濟來源,也不需要去擔心生存問題,所以處在社會上層的他們才有精力和資源去研究關於個人品行與操守,最後形成了人人競相模仿的紳士風度。

在中世紀時期,整個英國還處在等級森嚴的社會之中, 貴族和鄉紳以其雄厚的經濟基礎和豐富的社會資源與人脈幾乎壟斷了整個上流階層。 而商人和平民的地位自然較為低下,也正因為此, 上層社會的生活方式、交往模式也就很容易成為下層人們學習、模仿的範本,他們的思維方式也在無形中影響著下層人們價值觀的塑造。 而貴族階層的精神世界又是怎樣的呢?

英國人很早就有了英雄崇拜,所以許多英雄傳奇故事就成為英國人英雄主義情結產生的基礎,而英雄主義中有著強烈的主人公精神和自主意識,所以英國人在很早的時候就形成了追求自由和獨立的傳統。 在這樣貴族精神的指引下,許多下層的商人和平民們開始通過不斷奮斗和創新來積極參與政治事務,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對於提高社會地位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而他們也就構成了社會的中間階層。 靠著傳統的家族世襲來佔有財富和社會地位逐漸變成落伍的行為,積極進取成為社會的主流風氣,這種新鮮的觀念形成了中間階層的價值導向,與原有的貴族精神融合在一起,就成為了後來紳士風度的基礎。

久而久之, 這種紳士風度就成為了貴族和中間階層規范並約束自己行為的信條,在貴族精神中所提到的優雅、從容和享受生活的形象,就逐漸成為人們理想中的生活狀態。 因此在傳統的貴族精神和新興的中間階層所倡導的價值取向的熏陶之下,紳士文化更加鮮明,也逐漸在英國社會流行開來。

二、紳士風度的含義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具體內容

如今我們提到的紳士風度,是指出身高貴、具有騎士精神(也就是貴族精神)且擁有一定地產的男士日常行事的風格。 可見紳士的群體一般都是固定的,即貴族和騎士,但若說到紳士風度的含義演變,如果仔細查閱英國的史書就不難發現, 早期的紳士的形成,和風度無關,和品行無關,只和金錢、名望與社會地位掛鉤。 紳士這一名詞,從誕生之日起,就被不同的人賦予了不同的內涵。

在英國著名詩人喬叟的著作《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第一次出現了「紳士」一詞,其最初含義便是一個好的名聲, 直到幾年以後,喬叟才在他的另一著 作《玫瑰的浪漫》中為「紳士」增添了新的含義「他是一個紳士,因為他長期像紳士那樣行事」, 可見從《玫瑰的浪漫》問世開始,人們在傳統的觀念中就把處事風格也劃入了紳士一類,紳士不再是一個名詞,還成為了一個動詞。早在十三世紀, 「紳士」的內涵還只是勇敢和忠貞,還未完全從貴族精神中脫離出來,其影響的主要范圍也還只停留在貴族群體之中,反映的不是普通人群的願望。

直到十五、十六世紀,亨利八世在位時,曾經將盾徽授予給貴族和紳士,而一些富有的商業中產階層通過購買大量的地產也開始躋身上流社會,接受國王的授予,並且成為紳士群體中的一員。 因此紳士的含義中也就開始有一些新鮮的因素, 如土地和財富,以及個人對過上更好生活的追求。 同時,一些知識分子在從事律師或教父等工作的過程中,也開始積累了一些社會名望,社會地位逐漸提高。

到了十八世紀,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也逐漸加入到紳士的隊伍之中。而原來的忠誠和熱情已經不再適應社會的發展,反倒被人們嫌棄,因此代表資產階級的果敢、冒險和創新成為紳士風度的主流。發 展到十九世紀,這些傳統的紳士內涵土崩瓦解,國王和貴族所擁有的權力下降,所以不管社會地位和財富狀況如何,只要具有紳士行為的人,就都可以成為紳士了。 在經過這些漫長的發展歷程之後,紳士風度就深深紮根在每一個英國人的心中, 逐漸滲透進英國人的日常交際和品格教養之中。

現在的紳士風度已經不要求男士擁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和財產,也對外表的美醜沒有具體要求,只要日常行為符合紳士行為, 具有謙讓、謙遜、真誠懂禮、幽默等性格特點就可以成為紳士,而他的這些美好品行也就成為我們經常誇贊的紳士風度。

英國的紳士文化在本國有著非常完善的培養機制。

作為英國本土形成的民族思想文化,紳士風度以其廣泛性和優越性對整個世界具有普世作用,這一點在教育領域和人際交往關系方面都表現得尤為明顯 。紳士風度中的優雅和懂禮貌的完美品格,對於人格的塑造和人際的交往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這也並不意味著紳士風度就是完美無缺的,它也有它不可避免的消極意義, 在注意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紳士風度開始逐漸轉變為墨守成規、原地踏步、缺乏進取和創新意識的趨向。 盡管如此, 紳士風度的意義還是利大於弊的。

從積極意義來看,受紳士風度影響最大的是在教育領域,而教育,又分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站在學校教育的角度來說,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紳士風度在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內涵,這也就影響了學校在學生的培養方面要採用不同的方式。但是,不管方式如何變化,主要目標都是不變的。英國的學校教育都致力於把學生培養成具有 獨立人格,開拓和探索精神,並且永遠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人,這也是紳士風度的內核。

英國的學校教育就是在這種紳士風度的指引下,制定出一系列培養學生的方針和政策。比如大部分的學校都採用封閉化的寄宿制管理,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獨立的精神。開展不同種類的社團活動,深入挖掘學生的特長與才能,並且培養學生的 愛國熱情與民族情感 。除此之外,學校還積極開展各種體育賽事,並鼓勵學生參加,以此來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體魄。更難能可貴的是,英國的學校教育還注重開展各種戶外活動,來對學生的體能和禮儀方面進行專門的訓練,其目的也在於讓學生形成淡然優雅的紳士風度。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紳士風度已成為英國部分學校人才培養的標桿,也是其教育文化的特色部分。

而除了學校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紳士風度也成為了培養一個孩子將來人生價值實現的重要尺度,禮貌和優雅成為了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准則,許多父母在孩子幼年時期就注重培養其在餐桌及社交等各方面的禮儀。 在中國社會現在還是能夠看到一些祖父母喂孫兒吃飯的場景,雖然盡享天倫之樂,但是在某些程度上,還是限制了孩子獨立自主意識的發展。而這樣的場景在英國幾乎是不會出現的,英國父母在孩子能夠獨立進食的時候就已經放手讓他們自己吃飯了,如果不小心把桌面弄臟,英國父母首先也是要求孩子道歉,並且由孩子自己處理干凈, 以此來自小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與擔當。

英國的父母也很少嬌寵孩子,他們非常鼓勵孩子積極的參與社會實踐,體驗不同階層生活的艱辛,同時也會有意識的創造一些較為艱苦的生活環境,以此讓孩子形成勇於吃苦,堅韌不拔的品格。 在這樣的家庭教育之下,英國的孩子從小就能夠形成獨立自信的人格魅力。

四、英國的紳士風度對當今世界產生了重要影響。

紳士風度對世界文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消極和積極兩個方面。

從積極的角度看,作為具有悠久歷史文化淵源的紳士風度,見證了英國幾個世紀的興衰,所以在它身上,既有傳統文化的基因,又閃耀著現代化社會生活的理性。 在個人品格的培養方面,紳士風度的意識要求人們具有 談吐優雅,尊重女性的個人品格 ,也就是說不管對方的年紀大小,學歷相貌如何,只要對方是女性,那麼就要給予彼此一定的尊重和照顧。在社交和為人處事方面, 由於英國從小就對孩子進行過愛國主義教育,並且在文學哲學以及教育等多方面都滲透了紳士風度,因此培養出來的人大多是有一定的文化程度,並且具有愛國熱情,堅定熱忱,與人交往時也充滿了體貼和信任。 這些處世准則都對於我們現代社會中的人際交往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但任何事物都具有雙面性質,紳士風度也具有其不可避免的消極影響。由 於紳士風度中提倡的是優雅的生活方式,所以大多數人都將研究的重點, 放在了文學哲學和藝術等方面,但是對文科的重視,必然就會導致對理科的輕視,因此造成了很多理科或工科的科研無人問津。

在學術界體現在,工科或理科領域的科研成果大量減少,在就業方面就主要體現在,大多數人都比較傾向於選擇文職類的工作, 比如律師,政治學家,文員等,而像建築師和生物學家等方面的職業卻缺少大量的人才,長此以往,必將會影響整個社會的正常運行。 除此之外,紳士風度發展到社會的後期,由於資本主義成長到一定階段, 因此開始呈現出不思進取,缺乏創新的趨向。 這一趨勢相對於社會的發展是起著非常大的阻礙作用的, 因為這會使得社會的大部分階層,都喪失對新生事物的敏銳的察覺能力,和缺乏創新能力,而創新恰好是一個民族前進的基石。

因此紳士風度雖然對於社會和諧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也要注意正確的引導。 對於紳士文化的研究和反思,也可以運用到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反思之上,就像紳士風度,雖然成為展現英國對外文化的一張有名的名片,但是,卻仍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點。 那麼放到我們國家的任何文化當中都是這樣的,任何文化都是需要人們的不斷傳承和創新,就是要在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過程中,取締曾經不好的,並且發揚即積極的一方面。

Ⅲ 英國紳士文化怎麼形成的

英國紳士風度形成的原因和過程有以下幾點:
首先,英國有一個較美國或其他歐洲國家更長的歷史,較長期的封建統治使英國人更具容忍、安於現狀的品質。加之英國處在一個與歐洲大陸相隔離的群島上。盡管在地理概念上,我們認為英國是歐洲的一部分,但事實上,孤立的地理位置使英國人與歐洲人的思維大相徑庭。「A
separate
island
has
made
its
people
feel
very,very
insular,」這一點也是英國人特有的性格,尤其是Conservation這一特徵來源的主要原因。除此而外,我們還要談到英國歷史上最出名的女王之一: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維多利亞女王在位六十年。她在位的時期是英國逐漸走向鼎盛的時期,同時也是英國各種禮儀形成的最主要時期。她最終使英國成為世界著名的「禮儀之邦」。維多利亞女王就曾因其高雅的個人修養而享譽歐洲大陸。她制定了一系列嚴厲的家規,對自己子女在修養方面要求相當苛刻,稍有不慎便對他們進行無情地鞭打和杖責。她對自己的要求也是相當嚴格的,要求自己處處做到高雅、體面、端莊、節制(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cency
and
morality,self-satisfaction)。維多利亞時代被後人稱為「the
polite
society(文雅社會)。這位英國女王的行為對以後英國的中產階級(the
middle
class)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成為他們相繼模仿的最高標准。Gentleman,Gentlelady等詞即來源於這一時期。維多利亞時期也就是英國紳士風度最終形成及完善時期。

Ⅳ 為什麼大家叫英國人「紳士」

http://www.21abroad.net/life/uk_life.html

英國生活習俗
現在英國人更加註重生活質量,追求精神享受。重要場合穿著很正規,平時追求簡單、舒適的服飾。飲食式樣簡單,注重營養。英氣候溫和、濕潤,英國人喜愛陽光。平時喜歡自己動手做家務,酷愛運動,喜歡外出旅遊度假。另外英國人非常愛好文化活動,如閱讀書刊、寫文章、聽音樂會、看戲等,還喜歡養寵物。
英倫生活面面觀
一、生活中的數字
在英國,成人平均每周22小時從事全日工作或全日教育,並以相同數量的時間用於家務勞動。而從事家務勞動的人的性別仍以婦女為最高。但婦女參加工作的越來越多。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婦女參加工作的比例45%。在非體力工作部門,婦女佔一半。而在服務行業,婦女則佔一半多,可謂"半邊天"!
英國家庭的消費額1990年至1997年間增長了75%(含通貨膨脹率)。而1998年二季度又比1997年上漲了2.8%。其消費格局也發生了很大變化。1997年,居民用於娛樂和教育支出耐用品的消費增加了10%。其支出內容為購買收音機、電視機、電話、電腦和其它耐用品。這部分消費還用於租錄像機和音樂磁帶,購買文體用品,以及教育投資。1997年一般商品成本價上漲了4.4%,但個別商品如食品、酒精、燃料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比例最高的當屬香煙。
由此可見,現在英國人的生活方式,更加註重生活質量,追求精神享受,並漸漸擺脫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吸煙、酗酒。
二、追求簡單、舒適的生活
西服仍稱得上是英國的國服,但是,雖然上班族西裝革履,甚至在重要場合,男士著燕尾服,女士著低胸晚禮服,但是,很多老百姓日常喜歡穿休閑服,式樣簡單、舒服合體。
英國人的飲食習慣亦式樣簡單,注重營養。早餐通常是麥片粥沖牛奶或一杯果汁,塗上黃油的烤麵包片,熏鹹肉或煎香腸、雞蛋。中午,孩子們在學校吃午餐,大人的午餐就在工作地點附近買上一份三明治,就一杯咖啡,打發了事。只有到周末,英國人的飯桌上才會豐盛一番。通常主菜是肉類,如烤雞肉、烤牛肉、烤魚等。蔬菜品種繁多,象捲心菜、新鮮豌豆、土豆、胡蘿卜等。蔬菜一般都不再加工,裝在盤里,澆上從超市買回的現成調料便食用。主菜之後總有一道易消化的甜食,如燒煮水果、果料布丁、乳酪、冰激凌等。
三、公園與綠地
英國氣候溫和、濕潤。一年四季適合各種花草樹木的生長。政府在制定市區規劃時,幾乎在每一個生活小區都專門規劃出一大塊綠地或公園,供人們休息或散步,為孩子們嬉戲提供空間。
由於冬季陰雨多霧,使夏天的太陽對英國人來說變的特別寶貴。在陽光燦爛的周末,假日,公園里,沙灘上到處躺滿了享受太陽浴的人們。更有英國人以把自己的皮膚曬成棕色發亮為時髦。
四、自己動手做
英國人喜歡在周末假日里自己動手修繕房屋,製作傢具,裝修房間,修整花園。甚至自己製作陶瓷工藝品,幾乎無所不能。這不僅僅出於經濟考慮,而是把此看作是培養個人技能,陶冶個人情操,也是休閑的生活方式之一。通過自己動手做,能使自己的居室更加舒適,更具個性化。
五、酷愛運動
據英國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在1996至1997年間,有占總人口72%的男公民和57%的女公民,在4周之內,至少參加一體育運動。青少年參加校外體育活動的比例更高。
在眾多的體育運動項目中,騎自行車、踢足球、打司諾克球、打網球、游泳和滑旱冰鞋,是眾多男女共同愛好的項目。而每天散步兩英里或更長的距離,一直是流行的運動。
六、豐富多彩的假日
每年外出旅遊度假對大多數英國百姓來說,無論時間長短,國內或國外,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據英國旅遊機構調查,1996年,英國居民度過4夜或4夜以上假期的人共計5,900萬,超過了英國人口的總數,而1997年英國居民離家度假超過一夜的人達7,080萬。
除旅遊外,英國人在周末、銀行節、復活節等五花八門的假日中的娛樂和消遣節目更是豐富多采:環境優雅的電影院、音樂廳、歌劇院和夏季露天音樂會更為不同階層、不同年齡和不同口味的人們准備了各式各樣的節目。數目眾多的博物館、名勝古跡更為人們提供了最佳休閑去處。
七、如飢似渴的讀者
在英國242,500平方公里的國土上,遍布圖書館和閱覽室約5,000所(包括專業圖書館、院校圖書館300多所)。無論白天或晚上,圖書館內常常是座無虛席。借書、查閱資料、瀏覽報紙、寫文章的人有學生、老人、公司雇員,乃至工人。很多圖書館和閱覽室提供IT。
八、"卡"的世界
現代英國人的生活中離不開卡:£信用卡、記帳卡、商店購物卡、汽車加油卡、安全門磁卡、電話卡等等,形形色色、五花八門。
據不完全統計,1997年,英國發行了約3,800萬張信用卡,約3,700萬張記帳卡並設ATM提款機(到1997年底累計達23,200個)。如此驚人的數字表明支票和現金日趨被"卡"所取代。1998年7月,英國主要大銀行宣布,將於1999年開始使用信息更多、功能更齊全且更安全的新卡,並逐步取代現行的信用卡和記帳卡。
除此之外,各大超級自選商場、大百貨公司、專賣店還發行"有獎購物卡",即當顧客消費累計到一定金額後,就可得到商家不同形式的獎勵:如免費提供度假機票、贈送購物券、定期郵寄商品廣告及降價消息。這種有獎促銷方式吸引了居民:通常,居民們手持"有獎購物卡"購買日常用品及流行服裝。日積月累,這種購物卡還真使消費者得到了一些實惠。
九、寵物的天堂
英國人很喜愛在家裡飼養一種甚至多種寵物。據官方最新統計,全英國有一半家庭中飼養著720萬只貓、660萬只狗、140萬只兔子、60萬只豚鼠和3,000萬條觀賞魚。
十、發達的網路
2000年,根據英國貿工部所作的2000年國際基準研究報告(,2000)顯示:到2000年第4季度,英國在線的中小企業數已達170萬家,比1999年的110萬家,增長了54%,提前兩年實現了政府規定的"2002年在線中小企業應達到150萬家"的目標。
如今,在英國共有300多家網路服務供應商(InternetServiceProviders,ISP),其中最大的一家為Freeserver。Freeserver1998年由Dixons公司創立,共有130萬個網路用戶。目前,在全英范圍內,網路用戶達1,300萬個,占人口總數的22%,這一比例大大高出其他歐洲主要國家。1999年,在歐洲主要國家中,英國網際網路的年增長率為280%,丹麥為220%,法國為215%,荷蘭為210%,德國和挪威為200%,西班牙為185%,瑞典為170%,芬蘭160%,義大利145%。英國人常說,英國的經濟已成為以網路為導向的網路經濟。事實上,網路早已滲透到了英國經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與歐美主要國家相比,全英中學在線率為90%,小學在線率為68%。截至到1999年底,英國成人的在線率為45%,其中20%的人因工作關系在單位上網,另有14%的人在家上網。1999年,英國消費者在網上購物方面的花費高達7億美元,2000年達8億美元。
目前,在歐洲國家裡中小企業在線率達53%,而英國中小企業的在線率卻高達68%。如今,英國公司的網路連通率已達世界一流水平:與1999年相比,今年英國在線企業總數達81%,年增長率為63%。
在歐盟國家當中,各國IT產品和服務平均占各國GDP的2.26%;而英國IT產品和服務卻占其GDP的3.24%.

===

生活習俗

旅遊娛樂
生活習俗
社會福利
英國打工
英國概況
英國國民體系
英國交通
現在英國人更加註重生活質量,追求精神享受。重要場合穿著很正規,平時追求簡單、舒適的服飾。飲食式樣簡單,注重營養。英國氣候溫和、濕潤,英國人很喜愛陽光。平時喜歡自己動手做家務,酷愛運動,喜歡外出旅遊度假。另外英國人非常愛好文化活動,如閱讀書刊、寫文章、聽音樂會、看戲等,還喜歡養寵物。

一、生活中的改變
在英國,成人平均每周22小時從事全日工作或全日教育,並以相同數量的時間用於家務勞動。而從事家務勞動的人的性別仍以婦女為最高,但婦女參加工作的也越來越多。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婦女參加工作的比例45%。在非體力工作部門,婦女佔一半,而在服務行業,婦女則佔一半多。
近幾年來,英國家庭的消費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居民用於娛樂和教育的消費不斷增加。其支出內容為購買收音機、電視機、電話、電腦和其它耐用品。同時,這部分消費還用於租錄像機和音樂磁帶,購買文體用品,以及教育投資等。也就是說,現在英國人的生活方式,更加註重生活質量,追求精神享受,並漸漸擺脫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吸煙、酗酒等。

二、追求簡單、舒適的生活
西服可以稱得上是英國的國服,但是,雖然上班族西裝革履,甚至在重要場合,男士身著燕尾服,女士身著低胸晚禮服,但是,很多老百姓日常喜歡穿休閑服,式樣簡單、舒服合體。
英國人的飲食習慣亦式樣簡單,注重營養。早餐通常是麥片粥沖牛奶或一杯果汁,塗上黃油的烤麵包片,熏鹹肉或煎香腸、雞蛋。中午,孩子們在學校吃午餐,大人的午餐就在工作地點附近買上一份三明治,就一杯咖啡,打發了事。只有到周末,英國人的飯桌上才會豐盛一番。通常主菜是肉類,如烤雞肉、烤牛肉、烤魚等。蔬菜品種繁多,像捲心菜、新鮮豌豆、土豆、胡蘿卜等。蔬菜一般都不再加工,裝在盤里,澆上從超市買回的現成調料便食用。主菜之後總有一道易消化的甜食,如燒煮水果、果料布丁、乳酪、冰激凌等。

三、公園與綠地
英國氣候溫和、濕潤,一年四季適合各種花草樹木的生長。政府在制定市區規劃時,幾乎在每一個生活小區都專門規劃出一大塊綠地或公園,供人們休息或散步,為孩子們嬉戲提供空間。由於冬季陰雨多霧,因此夏天的太陽對英國人來說特別寶貴。在陽光燦爛的周末、假日,公園里、沙灘上到處躺滿了享受太陽浴的人們,更有英國人以把自己的皮膚曬成棕色發亮為時髦。

四、自己動手做
英國人喜歡在周末假日里自己動手修繕房屋,製作傢具,裝修房間,修整花園,甚至自己製作陶瓷工藝品,幾乎無所不能。這不僅僅出於經濟考慮,而是把此看作是培養個人技能,陶冶個人情操,及休閑的生活方式之一。通過自己動手做,能使自己的居室更加舒適,更具個性化。

五、酷愛運動
據英國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有占總人口72%的男公民和57%的女公民,在4周之內,至少參加一項體育運動。青少年參加校外體育活動的比例更高。在眾多的體育運動項目中,騎自行車、踢足球、打網球、游泳和滑旱冰鞋,是眾多男女共同愛好的項目,而每天散步兩英里或更長的距離,一直是流行的運動。

六、豐富多彩的假日
每年外出旅遊度假對大多數英國百姓來說,無論時間長短,國內或國外,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除旅遊外,英國人在周末、銀行節、復活節等五花八門的假日中的娛樂和消遣節目更是豐富多彩。環境優雅的電影院、音樂廳、歌劇院和夏季露天音樂會更為不同階層、不同年齡和不同口味的人們准備了各式各樣的節目。數目眾多的博物館、名勝古跡更為人們提供了最佳的休閑去處。

七、如飢似渴的讀者
在英國242,500平方公里的國土上,遍布圖書館和閱覽室約5,000所(包括專業圖書館、院校圖書館300多所)。無論白天或晚上,圖書館內常常是座無虛席。借書、查閱資料、瀏覽報紙、寫文章的人有學生、老人、公司雇員,乃至工人。

八、「卡」的世界
現代英國人的生活中離不開卡:信用卡、記賬卡、商店購物卡、汽車加油卡、安全門磁卡、電話卡等等,形形色色、五花八門。

九、發達的網路
如今,在英國共有300多家網路服務供應商,在全英范圍內,網路用戶達1,300萬個,占人口總數的22%,這一比例大大高出其他歐洲主要國家。2003年,在歐洲主要國家中,英國網際網路的年增長率為280%,丹麥為220%,法國為215%,荷蘭為210%,德國和挪威為200%,西班牙為185%,瑞典為170%,芬蘭160%,義大利145%。英國人常說,英國的經濟已成為以網路為導向的網路經濟。事實上,網路早已滲透到了英國經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與歐美主要國家相比,英國中學在線率為90%,小學在線率為68%。目前,在歐洲國家裡中小企業在線率達53%,而英國中小企業的在線率卻高達68%。如今,英國公司的網路連通率已達世界一流水平。

歐洲國家—英國禮儀
英國人的穿衣模式受到世界許多人的推崇。盡管英國人講究衣著,但十分節儉,一套衣服一般要穿十年八年之久。一個英國男子一般有兩套深色衣服,兩三條灰褲子。英國人的衣著已向多樣化,舒適化發展,比較流行的有便裝夾克,牛仔服。

儀態禮儀
在英國,人們在演說或別的場合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手心向外,構成V形手勢,表示勝利;在英國,如有人打噴嚏,旁人就會說上旁保佑你,以示吉祥。

相見禮儀
在英國,當嬰兒出生時,父母親朋一般依嬰兒的特徵,父親的職業為嬰兒取名,有的母親家庭顯赫,就用娘家的姓作為嬰兒的第二個名字。在英國,孩子們只對父母親的兄弟姐妹稱叔。英國老人講究獨立,不喜歡別人稱自己老,走路時不必攙扶他們。

餐飲禮儀

做客和餐桌上的禮節
如果你被邀請到別人家做客,就要考虎這樣幾個情況。比如,該在什麼時候到主人家?如果不是談正經事,只是個社交聚會,早到是不禮貌的。女主人正在做准備,她還沒完全准備好你就到了,會使她感到非常尷尬。晚到10分鍾最佳。晚到半小時就顯得太遲了,需要向主人致歉。什麼時候應該離開呢?這沒什麼規定,但在主人家坐得太晚是很不禮貌的。如果只是邀請你共進晚餐和聊天,那麼你最好在10點至11點之間離開或者餐後1小時告別。如果你被邀請留下來住幾天或度周末,在離開之前應特意買束花送給女主人,這會使她非常高興。另外,離開後的第二天要發一封便函向主人致謝,並隨附一件小禮品如一盒巧克力或一些鮮花等。

英國的宴請方式多種多樣,主要有茶會和宴會,茶會包括正式和非正式茶會。英國人在席間不布菜也不勸酒,全憑客人的興趣取用。一般要將取用的菜吃光才禮貌,不喝酒的人在侍者斟酒時,將手往杯口一放就行。客人之間告別可相互握手,也可點頭示意。

英國人一般較喜愛的烹飪方式有:燴、燒烤、煎和油炸。對肉類、海鮮、野味的烹調均有獨到的方式;然而,他們對牛肉類方面又有特別的偏好,如燒烤牛肉(ROASTED BEEF),在食用時不僅附上時令的蔬菜、烤洋芋,還會在牛排上加上少許的芥茉醬;在佐料的使用上則喜好奶油及酒類;在香料上則喜好肉寇、肉桂等新鮮香料。

較為人知的英國料理菜名有:牛肉腰子派(STEAK KIDNEY PIE)、炸魚排(ENGLISH FISH CHIP)、皇家奶油雞(CHICKEN A LA KING)等。英國人喜歡狩獵,在一年只有一次的狩獵期中,就有許多的飯店或餐廳會推出野味大餐,如野鹿(VENISON)、野兔(HARE)、雉雞(PHEASANT)、野山羊(WILDSHEEP)等的烹調。而一般烹調野味時,均採用些杜松子或漿果及酒,此做法是為了去除食物本身的膻腥味。

英國人對早餐非常講究!英國餐館中所供應的餐點種類繁多,有果汁、水果、蛋類、肉類、麥粥類、麵包、果醬及咖啡等。 時下所流行的下午茶(HIGH TEA)也是傳來自於英國,其較知名的有維多莉亞式VICTORIAN STYLE),內容可說是包羅萬象,包括各式小點、松糕、水果撻(TARTE)及三明治等。 晚餐對英國人來說也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份,他們選擇的用餐時間通常較晚,而且都是邊吃邊喝邊聊,以促進用餐人之間的情誼,可想見他們是屬於極有自主性的民族,而一頓晚餐對他們來說可能要花上好幾個鍾頭!

蘇格蘭威士忌或琴酒都是這些眾有皆知的酒均來自於它。在英國當地,會有許多愛好喝的人士,主要是因為:它本身也是個產酒國家。英國人在飲酒上的花費比起其它的支出還來的多。

喜喪禮儀
英格蘭人的婚俗豐富多采,從求婚到度蜜月均按自已的傳統方式進行。在英格蘭北部約克市求婚方式頗為奇特,繼承了古代民間遺風,女孩子成熟以後,需要出嫁了,便穿上不同顏色的緊身服飾,向男性示意。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的意思,恰恰和交通信號燈一致。綠色的表示:"來吧!我願意戀愛,大膽地追求吧!"黃色表示:"機遇是有的,如果合我的意還是有成功的機會。"紅色表示:"目前我還不想談情說愛,不要追求我。"勇敢的小夥子會根據對方的服色,根據自已的選擇去大膽地追求,決不會被扣上行為不端的帽子。

一旦雙方確立了戀愛關系,男方要送給女方訂婚戒指並舉行儀式。這種習俗遍及整個英國。結婚或定婚戒指是許多民族的傳統習俗,英格蘭人在教堂里舉行婚禮儀式時,新郎給新娘戴戒指是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內容。人們甚至認為不戴戒指的婚姻是無效的。當神父詢問一對新人是否願意做對方的妻子或丈夫、能否相互尊重、白頭偕老後,新郎給新娘的無名指上戴上一枚戒指。它象徵著丈夫對妻子的純真愛情,同時妻子也表示接受並忠實於這種愛情。

戴戒指的習俗可以追溯到古代埃及、中國,它不僅作為一種信物也是一種裝飾品。婚姻戒指最初並不鑲嵌鑽石、翡翠以及紅藍寶石等飾物,純潔的圓形象徵著由婚姻聯袂在一起的兩個人的團圓。在一些民族中象徵著一種魔力,保佑夫婦幸福長壽,同時,施予者表示對接受者的信任,接受者表示對施予者的忠誠。

金戒指象徵愛情的純真,銀戒指意味情感溫柔。英國人同西方各國一樣,定婚戒指是金制的而不鑲嵌任何寶石,結婚戒指應加裝飾物,至於戒指的質量則根據個人的經濟條件不同而不同。定婚、結婚戒指可戴在同一無名指上,也可以由結婚戒指取代定婚戒指。

英國在16世紀時,結婚戒指的內側經常刻是家族的圖案或箴言,諸如"上帝使我成為某某的妻子,"某位主教的妻子的戒指上刻上一隻手、一顆心、一頂主教冠和一個骷髏,銘文是:"前三個我賜予你,第四個使我超脫。"今天戒指上的銘文大多隻刻上新郎和新娘名字的開頭字母。

英國人結婚要穿禮服;新娘身著白衫、白裙、頭戴白色花環,還要罩上長長的白紗,手持白色花束。總之,英國人崇尚白色,它象徵愛情純潔、吉祥如意。而戴頭紗的習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紀,當時兩河流域就已盛行女子戴頭紗。在古希臘,舉行結婚儀式時不僅新娘要戴亞麻或毛織品的頭紗,而且一對新人都要戴上花冠。到了羅馬時代,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要戴不同顏色的頭紗以示區別。中世紀以後,宮廷貴族之中出現了用珍珠裝飾的花冠。爾後,發展成為白色頭紗,並且尺碼日益延長,並遍及歐洲各地。

舉行婚禮時,身穿白紗禮服,頭披白紗的新娘挽住父親的手臂,由女賓相伴,在婚禮進行曲中步入教堂。著禮服的新郎在男賓陪同下站在聖壇等待新娘。 英國人家中有人去世,往往在報上登一則小啟事,親友見啟事後前去參加葬禮,以表對死者的敬意和對其家屬的問候。

一旦舉行完婚,新郎新娘從教堂里出來的時候,人們要向新人祝賀,這種祝賀不是親吻、擁抱和握手,而是向他們撒五彩繽紛的紙屑。撒紙屑的習俗起源於撒麥粒。1491年英國國王亨利七世攜王後到布里斯托爾旅行。旅行途中,被一位麵包師的妻子看到,於是她從窗子里向他們撒麥粒,並高呼:"歡迎你們,陛下!祝你們幸福、長壽。"這成為一段佳話,到16世紀時,這一習俗已廣為流傳,人們向新郎、新娘撒麥粒,有時還染各種顏色。麥粒象徵著豐收和生活富裕,同時也祝賀新婚夫婦幸福長壽,子孫滿堂。

度蜜月也是英國各地青年結婚的重要內容之一。他們把積蓄下來的錢用於旅遊,而結婚後去旅遊便稱作度蜜月。這原是古代的習俗,在新婚之時一定要飲用一種用蜂蜜特製的飲料,用來象徵家庭美滿、愛情甜蜜和生活幸福。而這種飲料從結婚開始要喝30天,因此就把新婚第一個月稱作蜜月了。

在英國對於結婚紀念日十分重視,每年都要慶祝並有不同的稱謂。第一年是紙婚,第二年是棉婚,第三年為皮革婚,第四年為毅婚,第五年稱木婚,第六年稱鐵婚,第七年叫銅婚,第八年叫陶器婚,第九年為柳婚,第十年是錫婚,以後是鋼婚、繞仁婚、花邊婚、象牙婚、水晶婚。從第十五年以後,每五年各有一個稱謂,依次為搪瓷婚、銀婚(第二十五年是個大典)、珠婚、珊瑚婚、紅寶石婚、藍寶石婚、金婚(五十年是第二大典)、翡翠婚、鑽石婚。這最後一個是第三大慶典,但很少有人能夠慶祝這個慶典。

商務禮儀
到英國從事商務活動要避開7,8月,這段時間工商界人士多休假,另外在聖誕節,復活節也不宜開展商務活動。在英國送禮不得送重禮,以避賄賂之嫌。在商務會晤時,按事先約好的時間光臨,不得早到或遲到。英國工商界人士辦事認真,不輕易動感情和表態,他們視誇誇其談,自吹自擂為缺乏教養的表現。

旅遊禮儀
到英國旅行,需注意當地的所有車輛均沿馬路的左側行駛。英國人遵守紀律,即便是幾個人上車,他們也會自覺地排隊上車。在英國坐計程車,一般按10%左右付小費,將小費列入服務費帳單的飯店不必另付小費。在主人家中作客數日,視情況付給提供服務的傭人一些小費。

英國交通
英國的鐵路與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

鐵路
英國的市際鐵路交通之發達在世界上首屈一指,除了在農村腹地以外的任何地方,只需不到幾英里的路程便可以到達一座火車站。由於英國鐵路發達、地域狹小,而人口稠密,因此您或許會對從英國的一端到達另一端的速度如此之快感到詫異。青少年可以購買一年通用的乘車證,從而能夠在標准票價的基礎上享受減價優惠。

長途公共汽車
英國的公路四通八達,乘長途公共汽車比火車相對便宜,但是一般旅行時間稍長一些。英國國家汽車公司發行學生車票。十六歲至二十五歲的青少年可以在成年人乘車票價的基礎上享受一年的減價優惠。

飛 機
在英國境內一般只有在長途旅行時才宜乘坐飛機。從倫敦飛往布里斯托或者伯明翰並不便宜,但是如果要從倫敦前往格拉斯哥或者愛丁堡,則可以考慮搭乘飛機。若要享受減價優惠,須出示外國留學生學生證。有關申請表格可以向學生會或者學生旅行辦事處索取。

到歐洲旅遊
英國是通往歐洲大陸的門戶,在英國,無論您置身何處,歐洲各地都近在咫尺。英國去往歐洲大陸的出口比比皆是,並且有以下交通工具可供選擇。

輪 船
幾乎在南海岸的每一處港口均有輪船、汽墊船,以及水翼船,駛往法國的各個港口(東至毗鄰比利時的敦克爾刻,西至布里坦尼的羅斯可夫),比利時以及荷蘭的港口。英國至斯堪的那維亞國家的航程較長,須從英格蘭、蘇格蘭的北部乘船出發。

火 車
新近建成的英吉利海峽隧道使火車能夠從(倫敦市中心的)滑鐵盧車站直達巴黎或者布魯塞爾市中心。整個旅程只需要三個半小時。

購物
英國大多數商店開門時間是周二至周六,星期天關門。英國購物有兩個習慣:一是商店中不講價,標多少錢就賣多少錢;二是顧客自覺排隊,不喜歡有人插隊。許多商店的備用購物袋是要收費的。大多數自選商店都提供籃子供顧客在店內使用,付款後,再把所購東西裝在自帶購物袋中。如果你忘記退還商店的籃子或未付款就走,可能會被視為偷東西,商店甚至可能召來警察,如果你要買昂貴物品,可以參考一下商場購物雜志,上面有不同廠家、產品價格、質量方面的比較。在大超節購物,您不用擔心質量和價格有什麼欺詐,在付款後,收款機會列印出一張詳細的收據,內容包括:商場名稱,當天的值班經理的名字、售貨員姓名、購貨種類、數量、價格、付款方式、找零以及商場地址、電話號碼,如發現什麼問題,可以找商場解決。

出入境攜帶
可免稅攜帶香煙200支及洋酒一支,出入境外幣不能超過入境時之數目。

主要禁忌——三個禁忌
不能加塞 英國人有排隊的習慣。你可以看到他們一個挨一個地排隊上公共汽車、火車或買報紙。加塞是一種令人不齒的行為。

不能問女士的年齡 英國人非常不喜歡談論男人的工資和女人的年齡,甚至他家裡的傢具值多少錢,也是不該問的。如果你問了一位女士的年齡,也是很不合適的,因為她認為這是她自己的秘密,而且每個人都想永葆青春,沒有比對中年婦女說一聲「你看上去好年輕」更好的恭維了。毫無疑問,每個女士的發型、化妝和衣著都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美麗、更年輕,但是如果她的打扮讓人感到太刻意,那麼別人就會帶著非難的口吻說她「顯得俗氣」。

不能砍價 在英國購物,最忌諱的是砍價。英國人不喜歡討價還價,認為這是很丟面子的事情。如果你購買的是一件貴重的藝術品或數量很大的商品時,你也需要小心地與賣方商定一個全部的價錢。英國人很少討價還價,如果他們認為一件商品的價錢合適就買下,不合適就走開。

英國人認為13和星期五是不吉利的,尤其是13日與星期五相遇更忌諱,這個時候,許多人寧願呆在家裡不出門。在英國,忌諱談論男人的工資,女人的年齡,政治傾向等。他們忌諱四人交叉式握手,還忌點煙連點三人。

Ⅳ 英國紳士的來源是什麼

「紳士」(Gentleman)一詞即來源於19世紀中葉維多利亞時代。
那時,英國在意識形態、政治和社會方面創造了驚人的變革:自由主義、女權主義、工人運動、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以及其他現代的很多運動都是在那個時代成形的。維多利亞時代也是英國各種禮儀的形成時期,這使其成為「禮儀之邦」和「文雅社會」。英國獨特的「紳士」風度就是在這一時期成熟定型。
它力求體現的是:公平合理的競爭原則;言行舉止由理性
主宰;堅忍不拔、勇往直前的氣概,為維護個人與國家的榮譽在所不惜。這種風度融合了各階層的價值取向,孕育了整個社會的文化氣質,成為推動國家發展的強大
動力和堅實基礎。

Ⅵ 英國貴族紳士禮儀

在中世紀英國,「gentry」(紳士階級)是一個社會階層,社會地位僅次於貴族。此階層的男性成人當時稱為「gentleman」(紳士)。「紳士」源於17世紀中葉的西歐,由充滿俠氣與英雄氣概的"騎士"發展而來,後在英國盛行並發展到極致,紳士風度即是英國民族文化的外化,又是英國社會各階層在看齊上流社會的過程中,以貴族精神為基礎,摻雜了各階層某些價值觀念融和而成的一種全新的社會文化。

倡導傳統文化與自我存在的價值觀,追求品味與人性化的生活方式。他代表著西方社會經濟發展的一種新的社會思潮,是中上層階層男士所追求的一種社會風尚。

考究的著裝,文雅的舉止,尊重女性,尊重人格,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對生活質量的追求與建造。彰顯男人的剛毅、堅韌、含蓄、深沉、與寬宏大量的人格之美,「出類拔萃,風度不凡」。

「騎士精神是西方上流社會的文化精神,其制度產生於中世紀歐洲的上層社會,騎士本身就是一些中、小、封建主,騎士身份的獲得,是一名武士進入上層社會的標志,但這一般是世襲的。作為一種貴族封號,它必須經過長期的服役,並通過一定的儀式才能獲得。如果出生於貴族家庭的子弟想成為騎士,他必須7、8歲後即按照自己出生的等級依次到高一級的封建主及其夫人身邊當侍童,14歲後為隨從,即見習騎士,接受專門武士騎士訓練,21歲時通過嚴格的考試和隆重的儀式,宣誓及其他宗教禮儀後,才正式取得騎士封號。從這樣一種制度產生的文化,顯然是一種封閉的,貴族文化,其文化精神也是一種貴族文化精神。騎士制度中有騎士不得與平民交手的規則,可見其氣質。它看重身份,注意修養,恪守諾言,尊重法規,是一種是社會有序化的文化精神。」

「騎士精神和道德是上層社會的貴族文化精神,它是以個人身份的優越感為基礎的道德與人格精神,但它也積淀這西歐民族遠古尚武精神的某些積極因素。如別淋司基指出的」對個人的人格的愛護和尊重;為被壓迫者和被迫者犧牲全部力量乃至生命的慷慨勇敢精神;把女子作為愛和美在塵世上的代表及作為和諧,和平與安慰的光輝之神而加以理想化的崇拜等等,西方學者指出:從選擇品德的傾向來說,傳統在歐洲占上風。在西方的文化傳統中,中世紀的騎士精神對現代歐洲的民族性格的塑造起著極其重大的作用。

它構成了西歐民族中所謂的「紳士精神」形成了現代歐洲人對於個人身份和榮譽的注重,對於風度。禮節和外表舉止的講究;對於崇尚精神理想和尊崇婦女的浪漫氣質的嚮往;以及恪守公開競賽,公平競爭的費而賴精神品質。總之,它使現代歐洲人民族性格中既含有優雅的貴族氣質成分,又兼具信守諾言,樂於助人,為理想和榮譽犧牲的豪爽武人品格.騎士的八大美德:謙恭,正直,憐憫,英勇,公正,犧牲,榮譽,靈魂!

英國人在初相識時,一般的禮節是:向老年人引見年輕人;向婦女引見男子;向有貴族頭銜的人介紹沒有頭銜的人;向地位高的人引見地位低的人;在兩個婦女之間,是向已婚的引見未婚的,如果未婚的婦女明顯地年長,則又是向年紀大的引見已婚的年輕婦女;如貴族是男的,另一方是婦女,則遵從「女士優先」的原則,把貴族介紹給婦女。

英國人一般不行擁抱禮,相互之間也很少擁抱,甚至父親也不擁抱兒子,只有在兒子小的時候才會擁抱。英國人也較少跟別人握手,甚至跟常見面的朋友也不握手。只有在第一次介紹相識,或朋友之間很久沒有見面時才握手。

第一次認識時,一般都以握手為禮。介紹時,一般是由婦女、地位高的、年紀大的那一方先伸手,然後才是男子、地位低的、年紀輕的那一方再伸手。被介紹與一個男子相識時,應與他握手,但如果被介紹與一位女士相識時,就應等她先伸出手來,然後才可伸出自己的手。婦女被介紹時,不一定要伸出手來與人家握,但是她們常常伸出手來以示友好。男子在與女子握手前應該先脫下自己所戴的手套,而女子則不必如此做。到英國人家作客,一般要先和女主人寒暄、握手,然後才同男主人打招呼。

宴會一般是男女數相等。排座位時是男女間坐,而且夫妻二人絕不挨在一起。如果男女數目不等,也不必勉強湊數,一般應男多於女。

英國人席間不勸酒,賓主飲多少全憑自己。祝酒詞一般是「為女王健康乾杯!」或者簡單地說「乾杯!」宴會後,客人要多留一會兒,與主人繼續聊天。最後告辭時,客人與主人夫婦握手,說一兩句話表示感謝。客人之間握手告別也可,點頭示意也可,不拘一格,視情況而定。宴會一般在晚上十點半到十一點鍾之間結束。受到款待之後,一定要寫信表示謝意,否則會被認為不懂禮貌。

英國人也忌用山羊、孔雀等做商品裝潢。山羊有「不正經男子」和「壞人」的意思;孔雀是禍鳥,孔雀開屏是自我炫耀的不良習性。

英國人很忌諱黑貓,尤其是黑貓若從面前穿過,會感到惡心,認為這將預示要遭到不幸。

英國人對墨綠色很討厭,認為墨綠色會給人帶來懊喪。他們忌諱把食鹽碰撒,哪怕是不小心的,也會感到非常懊喪,認為這是引發口角或與朋友斷交的一個預兆。他們忌諱有人打碎玻璃,認為打碎玻璃就預示著家中要死人或起碼要有7年不幸。

英國人非常忌諱「13」這個數字,認為這是個不吉祥的數字,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13」這個數字。用餐時,不準13個人同桌。如果13日又是星期五的話,認為是雙倍的不吉利。

英國人忌諱百合花,並把百合花看作是死亡的象徵。

他們忌諱在眾人面前相互耳語,認為這是一種失禮的行為。

有些英國人認為,在吃飯時如果刀叉碰響了水杯而任它發響不去制止,便會帶來不幸。因此,在英國人家裡作客、吃飯時要盡量避免刀叉器皿碰撞出聲,萬一碰了杯子發出小鈴般的響聲時,也要趕快用手按一下叫它停止作響,以免主人介意。

英國人在飲食上不願意吃帶粘汁和過辣的菜餚,忌用味精調味,也不吃狗肉。

英國人同別人談話時不喜歡距離過近,一般以保持5O公分以上為宜。吸煙的友人遇到一起,請不要一次點三支煙,據說這樣也會給三個人中的某人招來不幸。

已回答,請採納,謝謝。

Ⅶ 英國人的紳士風度,究竟是如何養成的

我覺得沒有人生下來就是一個紳士的,紳士風度之所以能夠成為英國人的產物,我覺得是跟他們骨子裡的習慣有關,再加上父母對於培養孩子這一方面會很重視。從小培養小孩子要有禮貌、要會尊重別人、要善良等等優良品質,這個孩子長大後自然而然的會覺得這是自己理所應當的事。

父母的教育再加上自己日復一日的行為習慣,會讓你懂得如何在別人面前呈現出一個完美的狀態,這不是虛偽,這是讓人們之間的相處關系更加舒服更加輕松。有紳士風度的男人,簡直不要太迷人了。

Ⅷ 英國紳士文化從何而來

紳士源於17世紀中葉,由充滿俠氣與英雄氣概的"騎士"發展而來,後在英國盛行並發展到極至,紳士風度即是英國民族文化的外化,又是英國社會摻雜了各階層某些價值觀念融和而成的一種全新的社會文化。

一、英國傳統的紳士風度
紳士風度是西方國家公眾,特別是英國男性公眾所崇尚的基本禮儀規范。經要求在公眾交往中注意自己的儀容舉止,風姿優雅,能給人留下彬彬有禮和富有教養的印象。

(一)服裝穿著上的合適得體。一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二要適合所在的場合。
(二)性格內向、幽默的社會交方式
(三)女士優先的禮儀原則。
在英國,女性接受男性的尊重,男性的保護,是天經地義的禮儀傳統。為此,英國內政部曾向男子發出十誡公告。

一紳士教育源遠流長
早在17世紀後期,英國就開始實施紳士教育。它由英國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洛克提出。 紳士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紳士。這種紳士必須是有德行、有用、能乾的人。

二紳士教育傳統至今仍有較大影響
根據《英國學校道德教育》一書援引的調查資料,英國學校的品德教育內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 關於社會意識和公民意識方面,兒童用一些時間討論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明確社會對個人的要求,知道個人的權利、義務和責任,正確認識自由與紀律的關系。
2 關於個人和他人的關系,訓練考慮他人,學會正確處理男孩與女孩、窮人與富人、朋友與同事、雇員與工會等之間的關系。
3 關於與就業有關的各種關系。
4 關於商品社會的有關問題,應該幫助兒童理解社會的性質,正確認識賺錢與花錢、攢錢與用錢的關系,處理好施捨行為中給予與接受的關系。
5 關於婚姻家庭方面,在學校品德教育中,應包含這方面的內容。
6 學習名人,讓兒童有機會了解其道德情操,學習勇敢、誠實、無私奉獻等一些優良品質。
7 采訪各行各業的人們,了解其所做的工作,特別是告訴兒童一些關於社會服務領域的事,也可以請政治家、社會工作者、教師、醫生、專家來校討論其專業和有關的道德問題。
8 學習各國的歷史和文化的發展。
9 參與地方事務,如拯救兒童的募捐活動、訪問老人院、醫院、殘疾兒童學校、社區中心、法院等。
10 討論暴力、吸毒、酗酒、吸煙、賭博、核戰爭的解決方法等。

Ⅸ 英國的男士有紳士風度嗎

提起英國,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英國男人的紳士風度」:西裝筆挺,頭戴禮帽,手持長柄雨傘或黑色拐杖;他們身份較高,受過良好的教育,舉止文雅,謙和溫良,彬彬有禮,誠實守信,尊重女性。上大學時我的英語老師是現任九三學社副主席陳抗甫先生的夫人史衍英老師,她曾在離我學習的沃里克學院僅十五分鍾車程的考文垂市進修過較長一段時間,她在課上經常感慨英國的紳士風度:有時候與英國男同事外出,同事必讓她先行;走在大街上,男士必走在外側,以防不測。但她是個快言快語,「不安份守已」的人,經常「越軌」,因此鬧出了不少笑話。出國前,同事好友也多多囑托:好好看看英國人的紳士風度。我也曾想:「中國也是個禮儀之邦,英國人又會「紳士」在何處呢?去了英國,一件件事情使我感到英國人的紳士風度確實讓人吃驚。

尊重女性是英國紳士風度的集中體現,在公共場合,男士搶座位,特別是與女士搶座位是非常不文明的舉動;男士遇到女士進門的時候一定要請她先走。現在英國男士已經不用說「女士優先」的客氣話,而是用一個友好而優雅的手勢,示意女士先進。開門時遇到後面有人,特別是女士即將走進來,一定要等走過來把門接住才能離開。這樣的事是體現紳士風度的重要方面,也是人們樂於津津樂道的。

初到英國,人生地不熟,問路是常有的事。對於問路,我和中國同事的普遍的感覺是英國人十分熱心,而且彬彬有禮。只要你開口問路,他們從不吝嗇,而且負責到底。在巴斯小城,有一次獨自去一個叫The Bath Boating Station的地方,這個地方我很熟了,我想故意考驗一下英國「紳士」的耐心。我問街上一個行色匆匆的中年人,他很熱情地跟我說怎麼走,一翻解釋後,我只是裝作不明白,他看我確實遇到了「麻煩」,乾脆領著我走了近20分鍾來到了目的地,一路上他還不斷抱怨英國街道的亂七八糟,有些地方很難找,給遊人造成了很多不便。

有一個周末約朋友去劍橋大學,我早早趕到火車站,人不多,售票員是一位西裝革履的先生,我先問了他我要乘座的車次,票價和時間後在連椅上坐起來等著朋友,可九點半的火車就要到了,朋友還沒有來。這時售票員放下手中的活,來到我跟前,很禮貌地跟我說:「你要乘座的火車就要進站了,你怎麼不坐啊?你是不是需要幫助?」當我說要等朋友一同前往時,他說可幫助我打個電話,可朋友既沒有手機也無座機,他又建議可給朋友留張紙條………我的朋友到底沒有去劍橋,我不知道那位紳士售票員拿著我的紙條又做了些什麼?其實,英國的紳士就是這么認真負責。

如今,僅僅從衣著上判斷一個人是不是紳士是十淺薄的事情。當然那些西裝革履、抬頭挺胸、儀表堂堂、神情氣爽、溫文爾雅確實是「紳士」,這使中國的女性同行十分羨慕,但英國人的紳士已不只是「男人專利」,女性、小孩同樣紳士,其實英國人的「紳士風度」體現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深入到整個國民的骨髓里。

它首先體現在說話、語氣和手勢上。在英國,與人談話時動作很多、很大、高聲喧嘩,特別是前仰後合,以及談話中粗話不斷,會被看成是沒有受過教育的粗野表現。在英國期間,我和我的中國同事們聽到使用頻率最高的話是:「謝謝您」、「請原諒」、「對不起」、「不客氣」。沃里克學院的教學樓前,有一條小路,早上上課前多站滿了人,後來的人經過小路時,別人讓路必然得到一聲聲和「謝謝您」;若有人沒有注意到,他會主動地說:「請原諒」!公交車、商店裡、酒吧間所有的公共場合都是如此。而且他們語調緩和,真誠朴實,毫無矯揉造作之嫌。聲聲「謝謝您」使人倍感社會的溫暖,句句「請原諒」讓人覺得社會的和諧。據英國人自己說:他們常說這三句話,不僅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那麼英國人的紳士風氣是怎麼形成的呢?一是英國較美國或其它歐洲國家歷史長,封建統治使英國人更容忍,加之英國在相對孤立的群島上,思想形成了保守的性格;二是維多利亞女王在位六十年,她在位的時期是英國逐漸走向鼎盛的時期,也是各種禮儀形成的最主要時期,她最終使英國成為世界著名的「禮儀之邦」。維多利亞女王就曾因其高雅的個人修養而享譽歐洲大陸,她制定了一系嚴厲的家規,對自己的孩子教養方面要求相當苛刻,稍有不慎便對他們進行無情地鞭打和杖責。她對自己的形象教養相當嚴格的,要求自己處處做到高雅、體面、端莊、節制。維多利亞時代被後人稱為「文雅社會」。這位英國女王的行為對以後英國的中產階級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成為他們相繼模仿的最高標准,維多利亞時期也就是英國紳士風度最終形成及完善時期。

到英國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行車文明」。英國80%-90%的人有車,因而路上行人很少。繁忙的交通路口有紅綠燈操作器,行人過馬路需按人行道旁的操作器,操作器由紅變綠或出現提示音時行人可通達。個別人行道沒有操作器,如有行人通過,車輛必須停下來;如果司機看見有人有通過人行道的意願,司機也及早停車讓行,這在英國十分普遍,有好幾次我和中國同事都很尷尬,剛想邁步,但見有車來臨,只好萎縮,司機總是停車與你韁持:非讓你先走不行!而前幾年,同內一座大城市卻出台了一條交通法則:過馬路行人不守規則,撞死白撞,這是多麼鮮明的對照!

最讓我感動的是回國前的一件事。回國的日子到了,自己到當地最大的超市Tesco賣東西。Tesco的設計很人性化,出了超市門口就有一個長長的玻璃長廊,多數私車就靠長廊停靠。英國的雨天太多,而顧客可推商品車出超市門進入玻璃長廊,再由長廊入車,這就省去了雨中打傘的辛勞。自己推著大包小包買好東西,在長廊內等了足足一個小時,雨還沒有停的跡象,只好鼓足勇氣,冒雨前行了!出長廊口邁上台階就是一條公路的支路,雨中的車也象是避雨,開的飛快,沒有交通燈,但有一過路的指示牌。正在猶豫如何走馬路,雙向車道上的車全停了下來,靠近我的一輛車的司機還不停招手,示意讓我先行!急急忙忙跨過馬路回頭看雙向車道上的車,又象水流一樣行駛著,當我跟中國同事分享這段經歷時,同事們調侃說:那是因為在英國行人很罕見,物以稀為貴嗎!當然路上行人很少,那天恐怕那路段只有我一個人,可英國的車也多呀!沒有交通指示燈的交通路口一般有讓路(give way)的路牌,讓路的風氣很讓人羨慕,在我上學院的路途中有這么一段路,上下班高峰時間車流量跟北京長安街差不多。放學後,我經常坐在路邊欣賞他們行車的文明,我特別注意到,司機在從支路開到主路時,都會自覺減速,並左顧右盼,確認不影響主幹道後才上路,平時行車也十分謙讓,常常看手勢互相表示感謝。有一次一位女士的汽車擠在車隊里難以通過,一位男士看自己汽車後面還有一段距離,馬上把汽車後退一段,並禮貌地示意這位女干通過。通過的瞬間,她微笑著摘下墨鏡向他招手致謝。都市文明的這一幕讓人難以忘懷。

英國的交通也有讓人膽戰心驚的時候,那就是急救車、消防車,路車拉起警笛前行的時候,每逢這時前面兩邊的車輛無一例外減速停靠在路兩邊,不管紅燈綠燈,這些急救車左右穿行,毫不顧忌,用「瘋狂駕駛」來形容司機最貼切了。我曾跟房東討論過這一問題,房東回答說:警笛響起,這表明是生死攸關的事件,或受傷或生病或火災,為這些車輛讓路就是盡快搶救人的生命。

英國人又是十分愛好排隊的民族。在車站、在銀行、在影院、在海關、在飯店、在景點………在一切需要人等的地方,人們都十分喜歡排隊,秩序井然,魚貫而入。

在我看來,紳士風度是一種文化。是在經濟和文化教育走到一定層次後自然形成的一種文明。這種文明一旦形成,就有很強的社會效應,這一文明不斷感化著社會個體,使每個人力爭做一個謙和禮讓的紳士,難怪你會看到在公共場合,人們不亂棄廢物,不隨地吐痰;在超市,人們可拎著自己的大包小包進,出來時沒有人查你,有自動刷卡台,你自己掃瞄商品,你自己結賬;在多數火車站,賣票進站,沒有人查票;路邊果樹上掛滿了垂涎欲滴的水果,沒有人隨意攀摘………

Ⅹ 紳士風度是什麼意思(紳士風度源於英國本土的騎士精神)

根據生活經驗,不難理解紳士風度的潛在含義。根據其發展的歷史軌跡來看, 紳士風度文化有狹義和廣義的區分。 狹義的紳士風度主要是指英國歷史上的紳士階層的行為禮儀。廣義的紳士風度其內容的具體含義以及適用的人群范圍比狹義的紳士風度要大得多。

廣義的紳士風度是現今運用在我們生活之中的男性文化,所以更具有現代意義 。要說「紳士風度」這一詞語的內在含義還要從英國的歷史文化說起。接下來,就來了解英國紳士風度的發展歷史和核心內容。

一、紳士風度源於中世紀歐洲的騎士精神

歐洲中世紀的騎士精神

在歐洲封建王朝統治時期,騎士最早是指一種馬術,隨著戰爭的頻發,騎士階層崛起,他們為國家榮譽而戰,甚至可以舍棄自己的生命。 所以這個時期的騎士也代表了一種愛國精神

在基督教神學思想統治下的歐洲,封建王朝沒有實權,基督教迫切需要一種新的精神力量以方便對人們進行思想的管理。騎士精神一直以來就是貴族和國家精神力量的象徵,基督教對騎士精神也做了改良。

隨著底層民眾力量的壯大,這一思想演變成為大眾的精神力量。 尤其是歐洲的男性,他們更是將這一思想看作自己行為的標准。在男性與女性的相處過程中, 騎士精神要求男性禮讓女性,主動保護女性的生命或是財產安全,這一點和紳士風度裡面要求男性對待女性的禮儀原則相似。

都說文化是一脈相承的,英國早期的騎士精神隨著時代的發揚, 其代表的精神內涵也逐漸增多,而我們所說的紳士風度就是源於騎士精神的引申概念。

騎士精神與紳士文化的相同點

我們所說的紳士風度,指多個方面, 一個是男性的穿衣風格要得體,二是男性的行為舉止要合適,三是男性的道德品行要高,道德品行這一塊也包含了男性對女性的尊重

紳士風度 涉及到的核心觀念多是從這個時期的 騎士精神提取 ,比如紳士風度常講到「女士優先」的禮儀原則就是出自那個時期的騎士精神。到了現代,騎士精神也有了特殊的含義,多是指一個男性對心儀女生的保護行為。

當然,現代的這種思想也不是毫無根據就出現的,因為在早期的英國,女性就是男性應該保護的對象。尤其是近代的歷史中,騎士精神的核心思想內容就包含了男性對女性的禮儀原則。 所以說,在某些方面,紳士風度和騎士精神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當代的騎士精神與紳士文化的具體體現

日常生活中,我們所談及到的騎士精神,往往是指一個男性對女性的保護行為。比如說某一個男生是他心愛女孩的騎士 。與灰姑娘夢想的白馬王子有一定區別,騎士是男孩對女孩主動守護。白馬王子主要是指男孩的容顏好、背景強大,而騎士可能不具備這些條件。

我們也常常在影視劇中看到優秀的男二,大家都稱呼他們為騎士,女主最終選擇的人才能被稱為王子。紳士風度在當代的運用比較廣泛,在各種的飯局上,有禮貌懂禮儀的男性都會被說具有紳士風度,局中首 這就和當代人對紳士風度的理解有很大的關系。

紳士文化雖然是紮根歐洲的土壤孕育而成,但是精神文化不分國界,這種精神文化對於全世界的人們的來說是一種精神共識,所以在很多方面,大家贊揚這種文化並且努力踐行著

二、英國「紳士」階層的崛起推動了紳士文化的發展

「紳士」,英語gentlemen,在英國文化中代表的名稱較廣

「紳士」一詞用英語表示,就是gentlemen。 我們通過很多的經典小說繪發現,這個詞語代表的主要是貴族之下的紳士階層。但是,有些小說中也會用gentlemen這一詞語來形容騎士、或是一些有學識修養的人,還會用來形容 貴族的行為禮儀 比如公爵、伯爵、侯爵等。 所以綜合起來看, 紳士也主要指具有學識修養的人。

紳士階層的崛起原因:土地資源的充分利用

中世紀的歐洲等級制度嚴格,一般來說,只有具有一定財富的人才有出席重要的宴會。自古以來,歌會、舞會就是英國貴族人士交流文化、顯示身份地位的重要場所。能夠出席這樣的場合也是桐數一個人的能力。能夠出席這種場合成為了很多人奮斗的目標。

據說,在英國的封建王朝與基督教會決裂的時培穗間里,國王將原本屬於教會的土地沒收,重新分配。有錢的人可以依據自己的財力購買,通過商業發家致富的紳士階層抓住了這個機會,很多紳士在這個時期擁有了自己的領地。這樣一來,他們雖然在政治地位上沒有貴族高,但是他們的實力就壯大了,而且可以用土地展開新的經濟活動。 有了足夠的財力,紳士階層才能夠學習更好的文化知識,對他們而言,物質的富足只是精神富足的基礎。

三、紳士風度的細則

我們從很小的一件事就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具有紳士風度。那麼就來談一談紳士風度究竟有哪些細則?

首先,男士的紳士風度體現在與人打招呼的過程中,要主動向熟人問好,積極響應他人的熱情。其次,與朋友有約之後不能及時到達必須提前與人交代事情的變化,方便時可以交代原因。

與人交流時, 說話要注意分寸,要分時間、地點和場合,不能隨意發言,不要隨意打斷他人的話,別人說話時要耐心聆聽 。最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與女性朋友相處時要 懂得禮讓,尊重女性朋友 的人格權利也是一個男性紳士風度的集中體現。

當然,以上內容只是對紳士風度的簡單概括。因為隨著社會生活的繁雜,紳士風度所體現的面也廣了很多。尤其是男性與女性相處的過程中,無一不體現一個男性的紳士風度。 比如,下車時男生主動為女生開啟車門就是紳士風度的一種體現,像這樣的例子生活中也是隨處可見。

四、紳士風度與中國文化

雖說,紳士文化是英國的本土文化,但是在世界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各個民族的文化被翻譯出來以不同的語言呈現的時候,體現的不僅有這種文化原本的含義,還有該語言形式下的文化特徵。 比如,紳士風度的實質是指英國的男性文化,但是「紳士」這一詞語本來在中國古代是指一些有地位的鄉紳、學士。

那麼為何要用「紳士風度」這一詞語來形容英國的男性文化呢?

從地位上來說,英國的紳士是處於平民和貴族之間的人群,中國的紳士非官非民,也介於中間位置。

再者,中國古代的紳士都具有一定的學識和涵養,他們是時代精神文化的推動者,其作用巨大。 英國的紳士也是如此,他們有著較好的生活習慣和文化圈,他們帶動了文化的發展。

最後,就是他們的穿作打扮各個特色,象徵的是一個人群的風格。 所以,總的來說,英國的紳士和中國古代的紳士具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再言,紳士風度指的是男性的行為禮儀,在漢語中「風度」一詞也主要指的是合乎規范的言談舉止,所以用「紳士風度」一詞更加強調了英國男性文化的標准。 所以,從漢語文學的角度來看,「紳士風度」也夾雜了中國古代的歷史文化成分。

五、結語

紳士風度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運用得較多的詞語,我們常用紳士風度去形容一個男性的行為規范和內在的精神氣質。騎士精神是英國的本土文化, 從中世紀早期開始,隨著英國的騎士文化發展逐漸衍生出的一種社會大眾對英國男性的認知文化,這種文化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紳士風度。

在英國的歷史上,爵士本是指一個社會階層,這個階層的男性穿衣很講究,大禮帽、西裝、皮鞋是他們的服飾標配。再者,這類的人群有自己固定的生活圈,其文化學識深厚,所以表現出來的行為多是彬彬有禮。在大眾看來,他們的行為特徵就應該是社會男性的普遍准則。 這樣一來,英國的紳士文化得以延續,並直接塑造了英國整個國家的人文精神。

紳士,在中世紀英國的地位僅次於貴族,所以是介於貴族與平民之間的一個社會階層。在當時,紳士風度也主要指代紳士階層的行為禮儀。

隨著歐洲人文思想的發展,尤其是理性主義思想促進了紳士文化大眾化。經歷了工業革命後的英國,貴族的力量微弱,大眾更加迫切地需要一種新的文化思想,這個時期的紳士文化成為了一種大眾信仰。 總的來說,紳士文化的發展軌跡與歐洲騎士精神的發展脈絡相似,也是從一個階層的文化逐漸演變成社會大眾的精神文化。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英國人有紳士風度的雅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的土豆都出口哪裡 瀏覽:883
cc是義大利哪個牌子 瀏覽:133
美國和中國哪個國家先進 瀏覽:652
中意航班取消了怎麼回義大利 瀏覽:212
英國留學專利有多少 瀏覽:644
英語作文用義大利斜體怎麼樣 瀏覽:762
英國布萊爾是什麼學歷 瀏覽:274
印尼流通語言是什麼 瀏覽:820
義大利為什麼華人少 瀏覽:149
義大利米爾藝術漆有哪些品牌 瀏覽:447
越南滴水咖啡怎麼喝 瀏覽:896
印度女孩為什麼鼻子掛環 瀏覽:613
印度開賓館多少錢 瀏覽:165
中國網路為什麼 瀏覽:989
中國盲人去了哪裡 瀏覽:342
伊朗與伊拉克足球哪個能勝出 瀏覽:645
印尼花螺怎麼煮 瀏覽:545
印尼和中國的時差為什麼一樣嗎 瀏覽:195
美國英國澳大利亞五國是什麼家族 瀏覽:872
印尼怎麼沖流量 瀏覽: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