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鴉片戰爭時清朝的大炮和英國的炮差別有多大
鴉片戰爭時期的英軍鐵炮,為重型前膛裝滑膛炮。此時期,英國皇家海軍火炮的類型總共有5種,分別是加農炮、榴彈炮、臼炮、卡龍炮和康格里夫火箭炮。與同時期清軍火炮比,英軍火炮炮壁薄,重量輕,質量好,射程遠。
此外,清朝統治者對漢人的猜防之心也對火炮的發展產生了直接的不利影響。據《清實錄》和《清會典》記載,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山西總兵官金國正上疏表示,自己標下的軍隊沒有子母炮,願意捐資造22門分給各營。
然而這樣一個十分誠懇的請求,卻換來了康熙皇帝的嚴厲訓斥:「子母炮系八旗火器,各省概造,斷乎不可!前師懿德、馬見伯曾經奏請,朕俱不許。」到了雍正時期,雍正皇帝更是按照他父親的這一旨意,進行了一場全國性的「廢武備」運動。
具體做法如下:除保留盛京、吉林、黑龍江三地的子母炮外,其餘各省的子母炮全部收回;其他各種火炮,每1000名清軍士兵只准留10門炮;水師戰船及海防、邊防、省城要隘的原有火炮予以保留。雖然水師保留了火炮,但這種全國性回收、限制火炮的做法,嚴重阻礙了火炮的使用與發展。
這子母炮究竟是何方神器,竟讓清朝統治者將其作為「八旗火器」,而拒絕給由漢人組成的綠營軍隊使用?說來滑稽,這子母炮,其實就是明朝的佛郎機。
明朝中期,西方人將佛郎機傳入中國,並很快為中國人仿製。到明朝中後期,各種樣式的佛郎機已廣泛裝備明軍,並應用於戰場。佛郎機採用母銃和子銃的結構,具有射速快的特點,因而在清朝被稱為「子母炮」。這樣一種明朝早已裝備的火器,在清朝卻被基本限制在八旗軍范圍內,實在讓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悲。
當時英國人描述清軍的火炮:中國的戰艦龐大而笨重,像一堆木材,有著席帆、木錨、藤纜。
中國火葯粒子粗糙,大小不一。發射後留下的臭味,顯然是因為含有硫黃過多,它們受到空氣的影響後很快就分解了,在紙上留下黑點和濕氣。知道這點以後,我們就能理解為何中國大炮缺乏擴張力了,這是凡看過它發射的人都能注意到的。
許多大炮是葡萄牙或荷蘭造的,各個時代、各種長度、各種形式、各種口徑都有,其中不少已陳舊不堪,百孔千瘡,以致無用,名副其實的海軍大炮一門也沒有。安裝在帆船上的野戰炮或攻城炮,情形也是如此。
土炮是中國人鑄造的,而我們相信一般是鐵的,其炮膛不像歐洲大炮那樣鑽得平滑;炮架只是一種木架或固定的炮床,上面用藤把炮捆住,因此炮只能直射,極難瞄準任何目標,除非目標就在炮前面。虎門周圍的炮台就是安裝著這種光怪陸離的大炮……中國的火繩槍是製作粗劣的武器,子彈多是鐵的,他們不知道有刺刀這種武器,燧發槍、卡賓槍、手槍和其他的火器都不用。
⑵ 為什麼清朝的火炮技術,在鴉片戰爭時期和英國差距甚大
雖然都是火葯和炮,但是清朝的火炮和英國的的火炮無論是火葯的成分還是炮筒的工藝上都相差甚遠,這就導致最後兩軍戰場上火炮的殺傷力其實是有天壤之別的。
所以,雖然清朝當時也有火炮,甚至看上去樣貌都差不多,但是實際用起來的時候,作用還是天差地別的。也就是導致了後來在戰場的慘敗。
⑶ 鴉片戰爭時清朝的大炮和英國的炮差別有多大
這得分第一次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雙方火炮差距已經非常大,英法已經使用了線膛炮。
雙方的差距主要是:
第一,射程差距很大。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敵我都是用滑膛炮,射程差別有限,充其量是略有差距。
英軍的火炮雖然可以在滿清火炮射程之外開火,但很多時候為了提高精度還是進入雙方射程內。
第二次鴉片戰爭就不同。
資料中這么寫:
在大炮的射擊距離來看,清軍前裝滑膛大炮的射程並不遠,並且無法進行靈活地調整。而英法聯軍所裝備的阿姆斯特朗炮與拿破崙炮都可以很容易地調整射擊距離。清軍的火炮技術從18世紀以來並沒有很大的改變,所以射程也都是差不多的。1681年製造的「神威將軍」大炮,其最大射程為900步,按照清朝的尺寸,每步為5尺,大炮的射程也就是1500米遠,也就是3里。
第四,射速差距很明顯。
火炮的射速非常重要,精度、射程、威力差不多,誰能夠射出的炮彈多,誰就會獲勝。
相反,如果己方火炮性能較差,但射速較快,也能彌補一些缺陷。
然而,滿清火炮射速很慢。
早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雙方火炮差距還不是太大,林則徐就私下告訴友人,洋人的火炮射速快,就像滿清軍隊放排槍一樣。
而滿清火炮射速慢,幾分鍾才能射1發,連射幾發以後因為火葯質量差,還需要清理炮膛才能繼續炮擊。
雙方火炮差距很大,以至於很多炮戰都是單方面屠殺。
雙方很多戰役互相炮擊一二百發,結果是滿清炮台被摧毀,上千官兵傷亡慘重,被迫逃竄。
而英法聯軍傷亡幾人甚至0傷亡,輕松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