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主要是做什麼的

英國主要是做什麼的

發布時間:2023-09-11 15:13:51

⑴ 英國有哪些機構,分別是如何產生,各有什麼功能

一 英國議會的產生
資本主義議會制,人們通常稱它為資本主義的代議制。它是一種資產階級的民主制度,又是一種國家政體。
英國是產生議會最早的國家,它歷史最長,經驗最豐富,許多國家的限制制度都效仿英國,所以英國的議會制被稱為"議會制的典型"和"議會之母"。
英國議會制是從中世紀的封建等級制度演變而來。議會制開始於13世紀時英王約翰(1199--1216)時代,由於內憂外患,財政困難,國王約翰為向小地主征稅,命令各郡選舉四名武士參加國王下的大議會,出席大議會不僅有貴族、僧侶,而且增加了武士,這就使議會具有了議會制的構成,為議會制奠定了基礎。1264年貴族革新派領袖西門德.孟采爾戰勝國王,上台攝政。第二年為了解決財政困難,他重新召開大議會,他不僅邀請貴族、僧侶、武士參加,而且還宣布各市可選舉代表二人參加,從此市民階級也有權選派代表參加大議會,議會制又前進了一步。到1343年由於各等級利益不同,其中僧侶和貴族代表組成了貴族院,武士和市民代表組成了平民院,於是英國兩院制就此形成。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資產階級始終將平民院作為向國王為首的封建貴族作斗爭的主要陣地。在斗爭中不斷擴大權力取得了財政預算權、立法權、決定王位繼承權等。到18世紀喬治一世、喬治二世時,隨著資產階級力量的強大,王權進一步削弱,形成內閣制的同時,議會逐漸取得了決定內閣人選和內閣的存留,監督內閣施政之權,英國議會制最終確立。
英國議會是最高權力機關和最高的立法機關,其地位在行政和司法機關之上。英國議會由英王、貴族院、平民院三部分組成,自有議會以來,通常在倫敦的一座古老的建築--威斯敏斯特舉行會議。

二 貴族院
貴族院又稱上院。它的議員不是選舉產生的,由王室後裔、世襲貴族、法律貴族、家權貴族、終身貴族、蘇格蘭貴族、愛爾蘭貴族組成。由於女王可以臨時增封爵位,而議員死亡無需增補,所以貴族院議員人數不定。1986年貴族院共有1196名議員,其中有64名女議員,有349名終身貴族,其餘全部是世襲貴族。貴族多數是保守黨人,而且老人佔多數,貴族院平均年齡為63歲,80歲以上的有95人。這些貴族不拿薪金,但上一天班可拿一定的車馬費。所以恩格斯諷刺地稱貴族院為"退休政界人物的養老院"。(馬恩全集第1卷,第682頁)

貴族院議長不是選舉產生,他由貴族院中大法官兼任。上院開會時他擔任主席,議長權力不大,院內一切程序都要按院會決定。
貴族院開會時間與平民院相同。開會法定人數僅3人,通過法案的人數為30人,經常出席會議的人只有100多人。只有當議案的內容涉及到議員切實利益時參加的人才多些。
貴族院的職權逐漸被削弱。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後,英國議會都是以貴族院為主體,甚至到了19世紀,首相的人選仍在貴族院中物色。由於貴族院主要代表著保守的資產階級、貴族和教會的利益,一貫堅持故步自封政策,不能適應迅速發展的資本主義的要求,經常拒絕通過政府的一些重要法案。1909--1911年因累進稅法案引起了平民院和貴族院的沖突,1909年貴族院否決了政府提出的財政法案,致使政府陷入困境,經過斗爭,1911年在首相阿斯魁士(Herbef Asguifh)的領導下議會通過了國會法,其中規定:1平民院通過的財政法案送交貴族院後,在一個月內不能通過,該法案就可直接送交國王公布實行;2對某一法案是否屬財政立法如有爭議,則由平民院議長裁定;3平民院通過的其他法案,雖被貴族院否決,但經平民院在二年內連續三個會議中連續通過,則該法案不經貴族院審議,呈請國王公布為法律。這樣貴族院對財政法案已無權加以阻撓,對法案也只有二年的延擱否決權。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工黨執政,在推行福利和社會改革政策時,又經常遭到貴族院用二年延擱否決權加以阻撓,於是1949年4月議會通過"議會法",其中規定:"公共法案若經平民院連續二個會議通過,雖經貴族院的否決,也可成為法律",所以貴族院的延擱否決權從以前兩年減為一年,貴族院權力進一步被削弱了。
貴族院的另一職權,是行使英國的最高的司法權,它是英國本土各級法院的最高上訴法院,有權審理除蘇格蘭刑事案件以外的所以民、刑事案件。1870年自由黨執政時,以貴族院不是司法人才為理由,打算取消掉上院的司法權,後來雙方進行妥協,保留了貴族院的司法權,而以加封法律貴族的方法來彌補缺乏法律知識的缺陷。
貴族院的權力雖一再被削弱,但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仍然不能忽視,因為:
第一,貴族院還保留財政法的討論權。由於貴族院有不少人擔任過國家的重要職務,富有經驗,他們對財政法案的意見仍然產生重大影響。
第二,貴族院還保留對法案的一年延擱否決權,這對平民院的法案仍起阻礙作用,特別是對帶有時間性的議案拖延一年,就可使它實質性失效。
第三,貴族院掌握最高司法權。
第四,對下院通過的法案經貴族院審查後可以糾正法案中存在的缺點和流弊,使法案更加完備,更有利於資產階級統治的需要。
對於貴族院的存廢問題,自19世紀以來一直成為英國政治生活中爭論的問題,爭論的中心是廢除還是改造?保守黨始終主張改造,不是廢除。工黨對這一問題先後主張不一致。1958年保守黨執政後制定了終身貴族法,其中規定首相可以把公共事務、文藝、科學、企業家、軍人、工會官僚等各階層中取得優異成績的人提請英王封為終身貴族,取得男爵的封號,進入上院。資產階級希望在保留貴族院的基礎上,擴大貴族院的范圍,增加貴族種類的辦法,在貴族院身上掛上幾筆民主的色彩以緩和群眾的反對。
從資產階級的角度看,如果把貴族院廢除掉改為民選的上院,那麼就會發生兩院職權的分工問題,民選的上院是不會甘心屈居於下院的從屬地位。同時還會產生內閣同時向兩院負責的問題,這必將給內閣制的政治體制實施帶領困難,因而繼續保留貴族院會給政權穩定帶來好處。
當然英國人民的保守的愛惜國家傳統的性格也是上院得以存在的社會基礎。

二 平民院
(一)平民院議員的產生和任期
平民院又稱下院或眾議院。蹋它是民主的代議機關,議員是選舉產生的。
目前英國下院議員通過普選、平等、直接、秘密的方式進行選舉。這是英國勞動人民經過100多年斗爭的結果。從1832年選舉改革開始以後連續通過了1867年、1884年、1918年3個人民代表法,最終取消了選舉財產資格的限制。選民開始不以財產所有人的資格而以國家公民的資格參加選舉。1872年取消舉手投票採用秘密投票方式。1918年30歲以上的婦女獲得了選舉權。1928年21歲以上的婦女獲得了選舉權。1948年才取消了給予大學12個席位,實行了一人投一票的平等選舉制。1969年通過的人民代表製法規定選舉權的年齡由21歲降為18歲。
目前在英國凡年滿18歲沒有被法律取消投票資格的英國公民都有選舉權。但居住期限的資格仍保留,選民必須在某一選區中居住3--4個月以上才能在該選區選民冊上登記。凡年滿21歲的公民都有被選舉權。在選區獲得2名選民推薦和8名選民聯署同意都可成為議員的候選人,但貴族、主教、法官、高級文官、現役軍人、宣布破產者、重罪犯人、受權辦理選舉事務的負責人等沒有被選舉權。
下院議員選舉採用小選舉區相對多數選舉制。即每一選區產生一名議員,議員候選人只要取得相對多數就能當選。目前全國總共650個選區,選出650名議員。議席的分配蘇格蘭不少於71席,威爾士不少於35席,北愛爾蘭不少於12席,其他就屬於英格蘭的席位。選區並不固定,以前以歷史郡為選區,人口多少很懸殊。1958年法律規定,選區每10年至15年就調整一次。至於劃選區的原則,由平民院確定,這就便於執政黨在重新劃分選區時採取對本黨有利的原則。在兩黨制的英國,這種選舉制對小黨非常不利,因為兩大黨之一隻要在選區比別的黨多得一票就能當選。因而選舉結果往往違背選民的意志,使選票與議席不能成正比例。例如1987年6月11日
英國舉行大選的結果,在650個席位中,保守黨得票率為42.3%,獲得議席376席(其中一席為下議院議長),工黨得票為30.8%,獲得議席229席,而社會民主黨自由黨聯盟雖然得票率達22.6%,卻只獲得22個席位。這種選舉制保證了英國兩黨制的存在。
英國競選費用很高,1983年英國個大黨的競選費用:保守黨因為得到大企業主的支持,花費了1500萬英鎊,工黨為250萬英鎊,社會民主黨自由黨聯盟為100萬英鎊。
英國下議院議員的成員比較復雜,特別在工黨得勢以來議員中議員有大地主、董事長、銀行界、工商企業界、律師、教員、新聞記者、農民、工人、工會職員等
,在形式上好象各方面的人都有代表,實際上要當選議員需要金錢和時間,議員每年要開會8個月左右,長時間的出席會議,倫敦生活費用高,沒有相當的資財很難承擔,因而議員中多數是有錢者,很少是真正的勞動人民。平民院法定任期為5年。但首相有權選擇合適時機,請求英王下令解散議會,提前大選,或者執政黨的重大決策、提案受下院多數議員的否決而被解散議會,徵求民意,提前大選,因而下院實際任期比5年短。平均任期不到4年。1987年英國議會大選時比規定日期提前
11個月零28天。
此外在特殊情況下,主要在戰爭時期,議會任期可以延長,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平民院任期自1910年到1918年才改選。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平民院任期自1935年到1945年才改選,任期為10年。

(二)平民院的職權
平民院的職權主要是立法、財政和監督政府這三種權力。
立法權是指有制定、修改和廢除法律之權。英國議會的立法程序可分為三個階段:1提案;2討論決議;3送請國家元首批准公布。
第一階段是議案提出。全國議案分為公議案和私議案兩種。公議案是指涉及全國性並與政府有關的議案。它絕大多數由內閣提出,議員個人也可以提,但他們提的議案必須經議會特別委員會挑選後才能列入議程。
私議案是指涉及到地方法人、地方當局、某些集體或個人利益的議案,它由地方法團的代理人象下院私議案辦公室提出。私議案並不都在下院討論,大約有一半在上院討論。
第二階段是討論決定。英國議會對立法案的討論決定的程序是要經過三讀,一讀是宣讀議案名稱,說明目的,確定二讀的日期,將議案分發給議員;二讀淡化對議案逐條朗讀,進行原則的討論、表決,如通過便交給專門委員會審查,審查不能通過,法案就認為已被否決。委員會對議案作逐條詳細討論,進行修改後向院會作報告;第三讀對議案進行表決,這時只討論整個法案可否成立,不許逐條討論,除文句外,不得修改內容。三讀通過後交領域院通過,另一院也以三讀程序加以審議。
第三階段是把兩院通過的法案,呈請英王批准,並在"政府公報"上公布後生效。
議會立法權的最高性實際上被日益增多的委任立法所沖擊,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社會事務的復雜,如城市規劃、教育、科技、社會福利、環保等問題,議會難於承擔這些任務,再加上議會立法程序復雜,難於適應社會迅速發展的需要,在英國19世紀開始出現委託立法而且數量日益增加。在實行委託立法時,議會只通過法案的一般原則,具體執行的細則由受委託的內閣大臣和地方當局規定,議會只保留監督權,這必然使議會的立法權削弱了。
財政權是議會的主要權力之一。人們把這種權力稱為"管理國庫的權力"或"掌握錢包的權力"。財政法案主要包括國家預算中的支出、收入、征稅、動用國家基金、發行公債等,這種權力屬於下院專有,財政法案只能向下院提出和通過。上院只有討論和提出建議之權。財政法案都由內閣提出,由於財政法案討論的時間有限,加上財政法案的否決會引起內閣的辭職和重新大選,所以多數情況下下院往往按內閣提出的數字通過,最多提一些批評和質問。
監督政府權是議會內閣制之下議會的重要權力,內閣要向議會負責,受議會的監督。議會監督政府的方式主要是對政府的質詢、對政府政策的辯論、批准條約、議會對政府投不信任票等方式。
對政府的質詢是指議員可以對政府各大臣職權范圍內的事提出質詢,要求答復。對口頭質詢,議員每人每天最多提3個,書面質詢不限。議員的質詢和回答轉瞬就通過新聞媒介公諸於眾,從而對政府造成壓力。
對政府政策的辯論時,在答復國王的議會開幕詞和討論國家預算時都要進行辯論。除此以外,則要得到政府的同意。質詢不能直接轉為辯論,如果這一問題需要辯論,需提出休會動議,要有40位議員同意或者有10位議員同意經議會表決贊成後,議會才能休會,休會後第二天用3小時進行辯論。
對於條約的批准權,按照慣例,政府在條約締結後和批准前,議會有21天的時間進行討論,通常情況議會不想對政府表示不信任的話,議會總是通過的,此外政府也可以不經議會的同意用英王名義批准條約。
議會對政府提出不信任案是資產階級認為內閣接受議會監督的有效手段。根據責任內閣制的原則,內閣必須得到議會多數的支持和信任,如果議會否決政府提出的重要議案、財政法案或對內閣通過不信任案,內閣應該辭職或提請英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選。如果大選後,原執政黨仍佔多數議席,內閣可以繼續執政,否則內閣必須辭職。在兩黨制的英國這種情況並不多,除非發生了執政黨內部的分裂或者執政黨只掌握微弱的多數而反對黨和小黨聯合起來才能發生這種情況。

(三)下院內部的組織
下院機構有兩類:一類為委員會,另一類是管理機構。
下院中設議長、副議長。
在新的議會召集之處,就要選舉議長,議長由議會中多數黨提名爭得反對黨同意後選出。為表示議長的公正,議員當選議長後就要退出原屬政黨。在英國形成了一個習慣,即他在議會中抱超然態度,在兩黨中不能袒護一方壓另一方,議廠支持會議進程,解釋議事日程時按一套機械原則,所以議長是一個有尊嚴而無實權的職位。副議長協助議長進行工作。
下院還下設常設委員會、全院委員會、特別委員會和聯合委員會。常設委員會審議正在進行的法案,其數目並不固定,最多時有9個,名稱除蘇格蘭委員會外,其他都以A.B.C.D......等字命名,議案由議長分配。委員會成員平均為40人左右,由於法案已在二讀時作了原則通過,所以委員會主要作些技術性的修改,其作用較美國的委員會小得多。全院委員會是非常重要的委員會,專門審查預算案和憲法性法律,全院委員會的成員就是全體議員,與全體會議所不同的就是全院委員會不是議長當主席,而且不採用議會議事日程,因而討論和爭論問題比較自由。下議院下面設立12個與政府各部對口專門委員會,如農業、國防、外交、財政等委員會,其任務是了解、研究各部大臣執行法律情況並向議會作包告,以利於議會對政府各部的監督。特別委員會主要是對特殊問題進行調查研究並為新的立法作準備。例如曾經成立過國有化工業委員會、改進貴族院組織和權力的特別委員會等,它的成員不必全由議員組成,可以聘請院外專家參加,是臨時性的機構,任務完成後即結束。聯合委員會是為研究上院和下院共同有關的問題或當兩院在審議議案意見分歧時組成,每院各派相等人數參加,此種委員會很少召開。
議會中有議會黨團和督導員,兩黨的督導員根據他們各自領袖的意圖,負責督促本黨議員出席議會會議,特別出席重要的辯論會,並指揮他們按本黨領袖的意志投票。
此外,議會中還設辦公廳、秘書處、圖書館等部門。

第五節 英國的內閣和政府

從英國的議會和政府的關系來看,英國實行的內閣制。內閣制又稱責任內閣制,是內閣由議會產生並對議會負責的一種政權組織形式。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內閣制的國家,後為各國所效仿,雖然各國的內閣制有所不同,但其構成方式或原則都以英國典範。

一 內閣的形成
英國的內閣制和政府是英國的中央最高的行政機關,許多人常把內閣稱為英國政府,實際上英國的內閣和政府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英國政府包括樞密院、國務院和內閣三部分,內閣是政府的核心,它決定國內外一切重大政策,領導政府各部工作,掌握和操縱龐大的國家機器,英王、議會也受它的操縱和指揮,因而著名英國憲法學家白傑浩特稱內閣"為立法與行政的鎖鏈",麥利歐稱內閣"為政治機器輪轉的樞紐。"
英國內閣不是根據某個成文法律所產生,它是由不成文的慣例逐步形成的。
英國內閣是由封建時代的樞密院發展而來。封建時代亨利二世(1422--1461)時,御前會議人員過多,不能經常集會,於是就挑選自己的親信組成了小型的樞密院。1660--1680年查理二世時,他感到原來樞密院人數太多,不便於保密和處理緊急事務,於是在樞密院中選擇若幹人成立了一個更小的機關,由於他們經常聚集在國王的寢宮中的內室開會,因而後人稱這個機關為內閣

⑵ 英國簡介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語: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簡稱聯合王國(英語:United Kingdom,縮寫作UK)或不列顛(英語:Britain),中文通稱英國(中文世界早期亦稱英聯王國),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由大不列顛島、愛爾蘭島東北部分及一系列較小島嶼共同組成。英國和另一國家唯一的陸上國境線位於北愛爾蘭,和愛爾蘭共和國相鄰。英國由大西洋所環繞,東為北海,南為英吉利海峽,西南偏南為凱爾特海,同愛爾蘭隔愛爾蘭海相望。該國總面積達94,060平方英里(243,600平方千米),為世界面積第80大的主權國家及歐洲面積第11大的主權國家,人口6510萬,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國旗:

英國的構成國之間的關系在歷史上經歷了一系列的發展。英格蘭王國通過1535年和1542年的《聯合法令》將威爾士納入其領土范圍。1707年的條約使英格蘭和蘇格蘭王國聯合成為大不列顛王國,而1801年後者則進一步同愛爾蘭王國聯合成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1922年,愛爾蘭的六分之五脫離聯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亦有14塊海外領地[20],為往日帝國的遺留部分。大英帝國在1921年達到其巔峰,擁有全球22%的領土,是有史以來面積最大的帝國。英國在語言、文化和法律體繫上對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響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國為發達國家,以名義GDP為量度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以購買力平價為量度為世界第九大經濟體。英國同時還是世界首個工業化國家,在1815年-1914年為世界第一強國,現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圍內的經濟、文化、軍事、科技和政治上有顯著影響力。英國為國際公認的有核國家,其軍事開支位列全球第五。自1946年以來,英國即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而自1973年以來即為歐洲聯盟(EU)及其前身歐洲經濟共同體(EEC)的成員國,同時還為英聯邦、歐洲委員會、七國財長峰會、七國集團、二十國集團、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和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國民眾決定脫離歐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英國國君已於2018年6月26日簽署《退出歐盟法案》(European Union (Withdrawal) Act 2018),根據該法案,英國將在2019年3月29日23時退出歐盟。

⑶ 求對英國的詳細了解。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組成,是一個位於歐洲西部大不列顛群島的君主立憲制國家。
1688年「光榮革命」確立英國君主立憲政體,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國力迅速壯大。18世紀至20世紀初期統治的大英帝國領土跨越全球。為當時最強盛國家。
兩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都取得了勝利,但國力嚴重受損,到20世紀下半葉大英帝國解體,英國已經失去了曾經在國際事務上的領導力。超級大國地位被美國和蘇聯取代。
不過,英國仍然是一個在世界范圍內擁有強大影響力、舉足輕重的經濟、文化、軍事和科技強國。英國亦為歐盟成員國、北約創始會員國、G8成員國之一,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對安理會議案擁有否決權。
首都倫敦是歐洲最大全球最為領先的城市之一。勇氣、禮貌、擔當的「紳士道」構成了英國精神的內涵。
中文名稱: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英文名稱: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簡稱: 英國、聯合王國(UK)
所屬洲: 歐洲
首都: 倫敦
主要城市: 利物浦,曼徹斯特,伯明翰
國歌: 《天佑女王》
國家代碼: GBR
官方語言: 英語
貨幣: 英鎊
時區: UTC+0(夏時制:UTC+1)
政治體制: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國家領袖: 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首相戴維·卡梅倫
人口數量: 62,262,000(2010年估計)
人口密度: 255.6人/平方公里(2010年)
主要民族: 英格蘭人,蘇格蘭人,愛爾蘭人
主要宗教: 英國國教
國土面積: 244,820平方公里
GDP總計: 2.434萬億美元(2012年)國際匯率
人均GDP: 38591美元(2012年)國際匯率
國際電話區號: +44
國際域名縮寫: .uk
道路通行: 靠左駕駛
國家格言: 天有上帝,我有權利
國花/國鳥: 玫瑰/紅胸鳥
法律體系: 英美法系
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
人類發展指數: 0.863(非常高,2011年)
目錄

概況
地理
區劃
歷史
政體
軍事
外交
展開
概況
地理
區劃
歷史
政體
軍事
外交
展開
編輯本段
概況

國名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ish Isles and

英聯邦旗幟
Northern Ireland),又名英國,大英帝國,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組成的聯合王國,主體是英格蘭,所以習慣上稱英國(英國本來是英格蘭王國的簡稱)。英倫三島是指英格蘭(England)、蘇格蘭(Scotland)和威爾士(Wales),由於北愛爾蘭(Northern Ireland)位於愛爾蘭島,其餘眾多島嶼面積過小,所以不包括在內。
大英帝國指由英國本土及其治下的自治領、殖民地、領地、託管地和保護國共同構成的大帝國,是有史以來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和最大的環球殖民帝國。帝國在19世紀初達到鼎盛,大約有4到5億人口,占當時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領土約3367萬平方千米,佔到了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
帝國繼16世紀的西班牙王國之後,被稱為「日不落帝國」。英帝國的形成是300多年來貿易、移民與武力征

倫敦
服的結果,期間也有和平的商業和外交活動。經歷20世紀的非殖民化以後其海外領地逐漸獨立,它們中的大部分在獨立後與英國組成了一個和平組織——英聯邦(Commonwealth of nations)。英聯邦現有成員共53個。
主要組織機構有:聯邦政府首腦會議、亞太地區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聯邦財政部長會議及其他部長級專業會議。1965年起設立英聯邦秘書處,其職責是促進英聯邦的合作,籌劃英聯邦各級會議。秘書處設在倫敦。英聯邦元首為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同時身兼包括英國在內的16個英聯邦王國的國家元首,此16國構成了一個現代版的共主邦聯。
國旗
英國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被稱為「米字旗」,由深藍底

National Flag Of United Kingdom[1]
色和紅、白色「米」字組成。旗中帶白邊的紅色正十字代表英格蘭守護神聖喬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蘇格蘭守護神聖安德魯,紅色交叉十字代表愛爾蘭守護神聖帕特里克。此旗產生於1801年,是由原英格蘭的白底紅色正十旗、蘇格蘭的藍底白色交叉十字旗和北愛爾蘭的白底紅色交叉十字旗重疊而成,形成一個「米」字。而威爾士的旗幟並沒有被融入英國國旗,威爾士的是綠白各半的底和一個紅色火龍。
國徽

英國國徽
英國國徽即英王徽。中心圖案為一枚盾徽,盾面上左上角和右下角為紅底上三隻金獅,象徵英格蘭;右上角為金底上半站立的紅獅,象徵蘇格蘭;左下角為藍底上金黃色豎琴,象徵北愛爾蘭。盾徽兩側各由一隻頭戴王冠、代表英格蘭的獅子和一隻代表蘇格蘭的獨角獸支扶著。盾徽周圍用法文寫著一句格言,意為「惡有惡報」;下端懸掛著嘉德勛章,飾帶上寫著「天有上帝,我有權利」。盾徽上端為鑲有珠寶的金銀色頭盔、帝國王冠和頭戴王冠的獅子。
國歌
《天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一般只唱第一段。如在位的是男性君主,國歌改為「God Save The King」。《天佑女王》是英聯邦國家的國歌和皇室頌歌。詞作者佚名,作曲者為亨利·卡累。
國石
鑽石
國花
玫瑰

玫瑰花(4張)
首都
倫敦(London)。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首都及最大港口,歐洲最大

城市,世界頂級的國際大都市和全球最繁華的城市之一,倫敦一直穩居歐洲最大金融中心城市的地位,與美國紐約同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世界上最重要的、歐洲最大的經濟中心。
語言
英國名義上沒有官方語,實際上以英語為主要語言。英格蘭以外地區有其他官方語言,例如威爾士語(威爾士人口的26%)、蘇格蘭蓋爾語(6萬人使用)等。世界各地移民到英國的人也講自己的家鄉語言,如孟加拉語、漢語、印地語、旁遮普語和烏爾都語。英國是印度以外印地語使用者最多的地方。
過去大英帝國擴張,英語幾乎擴散到世界每一個角落,是世界上學習最普遍的語言,並產生了許多英語方言,英語成為普遍世界語言。
種族
英國人口中有68.5%為英國白人,16.47%為其他地區白人,5.3%為南亞人,6.00%為黑人,2.60%族[2013年]。男女比例為0.98:1。
人口
根據最新數據統計,英國人口大約有6240萬,其中三分之一居住在英格蘭東南部(首都倫敦就有720萬)。
宗教
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主要分英格蘭教會(亦稱英國國教聖公會,其成員約佔英成人的60%)和蘇格蘭教會(亦稱長老會,有成年教徒59萬)。另有天主教會及伊斯蘭教、印度教、錫克教、猶太教和佛教等較大的宗教社團。
編輯本段
地理

自然
英國位於歐洲,是由不列顛島(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以及

倫敦的風景(21張)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和周圍5500個小島(海外領地)組成。地理位置北緯50°~58°東經2°到西經7°,屬溫帶海洋性氣候。英國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
河流
塞文河(Severn River)是英國最長的河流,河長338公里,發源於威爾士中部河道呈半圓形,流經英格蘭中西部,注入布里斯托海峽。泰晤士河(Thames River)是英國的第二大河,也是英國最重要的河流,全長336公里。
氣候
屬溫帶海洋性氣候。英國受盛行西風控制,全年溫和濕潤,四季寒暑變化不大。溫帶落葉闊葉林帶。通常

羅馬古浴場
最高氣溫不超過32℃,最低氣溫不低於-10℃,平均氣溫1月4~7℃,7月13~17℃。年平均降水量約1000毫米。北部和西部山區的年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中部和東部則少於800毫米。每年二月至三月最為乾燥,十月至來年一月最為濕潤。英國西北部多低山高原,東南部為平原泰晤士河是國內最大的河流。英國終年受西風和海洋的影響,全年氣候溫和濕潤,適合植物生長。
資源
英國主要的礦產資源有煤、鐵、石油和天然氣。硬煤總儲量1700億噸。鐵的蘊藏量約為38億噸。西南部康沃爾半島有錫礦。在柴郡和達臘姆蘊藏著大量石鹽。斯塔福德郡有優質粘土。康沃爾半島出產白粘土。奔寧山脈東坡可開采白雲石。蘭開夏西南部施爾德利丘陵附近蘊藏著石英礦。在英國北海大陸架石油蘊藏量約在10~40億噸之間。天然氣蘊藏量約在8600~25,850億立方米左右。
編輯本段
區劃

行政區劃
英國本土實際上由四個部分組成: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英格蘭劃分為43個郡。蘇格蘭下設32個區,包括3個特別管轄區。威爾士下設22個區。北愛爾蘭下設26個區。蘇格蘭、威爾士議會及其行政機構全面負責地方事務,中央政府仍控制外交、國防、總體經濟和貨幣政策、就業政策以及社會保障等

⑷ 英國的國體是什麼

國體是資產階級專政。

從國體上來說,英國屬於君主立憲制國家,實質是資本主義制度國家。英國是議會至上,議會分上議院(也稱貴族院)和下議院。上議院議員是榮譽性質的,在立法上只具有一定影響力,不具有實際立法權。下議院議員代表選區民眾的權利,是真正的立法機關和最高權力機關。

英國實行普選制,將全國按人口劃分成若干選區,按人口比例選舉出認為能代表其權益的政黨候選人作為本區域下議院議員。英國是多黨制國家,主要是兩大政黨即保守黨和工黨。哪個政黨在議會選舉中其議員數量超過半數即獲勝,該黨領袖即獲得組閣權並成為內閣首相。

但首相的產生在法律程序上要經過下議院全體會議選舉,但理所當然是多數黨領袖當選,首相對議會負責。英國首相任期四年可聯選連任,與議會議員任期一致。首相亦是下議院議員。首相在認為有必要時有權提前解散議會提前舉行大選。英國首相是政府首腦,名義上國家元首是英國女王。

(4)英國主要是做什麼的擴展閱讀:

國體即國家的階級本質,它是由社會各階級、階層在國家中的地位所反映出來的國家的根本屬性。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各階級、各階層在國家中所處的統治與被統治地位;二是各階級、階層在統治集團內部所處的領導與被領導地位。

不同類型國家的憲法對國體的表現方式卻很不一致。資本主義國家憲法通常以「主權在民」「全民國家」等超階級的字樣規定國體,否認國家的階級本質。從國體上來說,英國屬於君主立憲制國家,實質是資本主義制度國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體

⑸ 英國政府的職能是什麼謝謝!!!

1、總檢察長辦公室職能:擔任政府的總法律顧問,在司法程序中代表政府,守護公共利益。2、蘇格蘭總檢察長辦公室職能:就蘇格蘭法律擔任政府的總法律顧問,在蘇格蘭法庭的司法程序中代表政府,守護公共利益。3、商業、創新和技能部在整個政府中為企業界代言,打造對商業和消費者有利的經營環境,制定產業政策和技能培訓政策,發展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體系,發展科研基地,促進科技產業化,擴展學徒制,鼓勵創新,維護有利於企業和技能的監管環境,與地方發展署合作促進各地方的經濟增長,與歐盟合作制定影響歐盟共同市場開放度和英國公司競爭力的歐盟監管制度和政策,促進英國出口和對英投資。下設執行機構:l公司注冊署:負責有限公司的注冊和解散,根據有關法律審核並存儲有關公司信息,使公眾能獲得有關公司信息。l破產署:管理並調查破產事宜,在沒有私人破產管理人的情況下擔任破產管理人,處理公司糾紛中關於認定董事不稱職的請求,授權並管理破產相關從業人員,在僱主不願或不能向被解僱職工支付法定補償金,就破產相關事宜向商業部長和其他政府部門提供建議。l國家度量衡署:負責維護英國的度量衡體系。l英國知識產權署:負責專利、工業設計、商標、版權。4、內閣辦公室職能:協助首相確定並實現政府的工作目標,協助內閣確保跨部門政策措施的協調、質量和實現,加強公務員隊伍以確保公務員隊伍得到有效組織並具有必要的技能、價值觀和領導能力以實現政府工作目標。5、兒童、學校和家庭事務部職能:使兒童和青年人健康快樂成長,保證他們的安全和健康,給予他們高質量的教育,幫助他們走正確的道路。6、社區和地方政府事務部職能:建立更多更好的家園,減少無家可歸者,改善地方公共服務,重建經濟衰敗地區以創造更多工作機會,創造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應對反社會行為和極端主義。在英格蘭負責制定有關地方政府、住房、城區重建、規劃、防火和營救方面的政策,在英格蘭和威爾士負責制定監管體系、防火安全和其他房屋問題。7、文化、傳媒和體育部職能:通過文體活動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支持旅遊、創意和休閑產業。支持倫敦奧運會相關事宜。8、國防部職能:保衛英國及其海外屬地、英國人民和利益,作為加強國際和平和安全的力量。9、能源和氣候變化部職能:負責制定實施英國能源政策並代表解決氣候變化問題。10、環境、食品和鄉村事務部職能:在國內和國際兩方面促進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發展對環境有正效應的農業和食品產業,指導經濟和社會防禦環境災害,建立強有力的農村社區,確保可持續的安全健康的食物來源。11、外交和聯邦事務部職能:在海外支持英國公民,幫助維護英國的安全,資助有關項目,與其他國家和利益相關者確立良好的關系,提供文件和法律服務,表彰傑出人士。12、政府平等事務部職能:在整個政府內促進平等,增進所有人的機會,保護婦女權益,資助平等和人權委員會和全國婦女委員會,支持全國平等小組的工作。負責性別平等和性取向方面的政策,負責將殘疾、年齡、種族、宗教信仰納入整體平等框架。13、衛生部職能:促進英國人民的健康和康樂。14、內政部職能:保護公眾免遭恐怖、犯罪和反社會行為侵害,提供有效的警察服務,保衛邊境安全和管理移民和訪問者,保護個人身份安全。15、國際發展事務部職能:負責促進各國的可持續發展並減少貧困。16、司法部職能:改進司法系統,使司法易於公眾獲得,增進對司法的信任,保衛並革新憲法,負責選舉事宜,支持公民人權、信息和民主權利,減少累犯保護公眾。17、議會下院領袖辦公室職能:負責在議會下院安排政府有關事宜,規劃並監督政府的立法計劃。18、北愛爾蘭事務部職能:維護並支持根據《星期五和平協議》和《聖安德魯協議》達成的權力下放安排,確保按北愛爾蘭議會要求下放司法和警察權力,在北愛爾蘭議會2007年5月8日復會後只保留了有限的權力。19、蘇格蘭事務部職能:在英國政府中代表蘇格蘭的利益,保障權力下放安排的實施。20、交通部職能:營造和維護可靠和高效的交通網路,改進交通對環境的影響,加強交通安全,增加包括社會弱勢群體在內的大眾獲得有關工作、服務等的機會。21、財政部職能:制定並執行英國政府的財政經濟政策,確保健康的公共財政,確保可持續的高水平經濟增長,確保所有人分享經濟發展和福利。22、威爾士事務部職能:在英國政府中代表威爾士的利益,保障權力下放安排的實施。23、就業和養老金事務部職能:向就業人士、僱主、養老金領取者、家庭、兒童和殘疾人提供養老金、殘疾人和職業支援、就業方面的服務,幫助人們實現經濟獨立並幫助減少兒童貧困。(駐英國使館經商處馬宇馳)

⑹ 英國的簡介(中英文對照)

英國的全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行政區劃包括了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地區。除本土之外,其還擁有十四個海外領地,總人口超過6600萬,其中以英格蘭人(盎格魯-撒克遜人)為主體民族,佔全國總人口的佔83.9%。

The full name of Britain is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Its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include England, Scotland, 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 In addition to the mainland, it also has 14 overseas territories with a total population of over 66 million, of which the English (Anglo-Saxons) are the main ethnic group, accounting for 83.9%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the country.

英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國民擁有極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作為英聯邦元首國、七國集團成員國、北約創始會員國、英國同時也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

Britain is a highly developed capitalist country and one of the four major European economies. Its citizens have a very high standard of living and a goo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s the head of the Commonwealth, member of the Group of Seven, founding member of NATO, Britain is also one of the five permanent membe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魅力大都市倫敦、歷史文化名城約克、巴斯、坎特伯雷、名校所在地劍橋和牛津、風華旖旎的湖區、還有讓球迷瘋狂的曼徹斯特、利物浦,《哈利波特》的誕生地愛丁堡,《勇敢的心》發生地斯特靈。這些不列顛的標志都在英格蘭地區。

Charming metropolis London,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y York, Bass, Canterbury, Cambridge and Oxford, the beautiful lake area where famous schools are located, and Manchester and Liverpool which make fans crazy. Edinburgh, the birthplace of Harry Potter, the place where Brave Heart took place, is Stern Spirit. These British symbols are all in England.

(6)英國主要是做什麼的擴展閱讀:

英國氣候。

英國屬溫帶海洋性氣候。英國受盛行西風控制,全年溫和濕潤,四季寒暑變化不大。植被是溫帶落葉闊葉林帶。通常最高氣溫不超過32℃,最低氣溫不低於-10℃,平均氣溫1月4~7℃,7月13~17℃。年平均降水量約1000毫米。

北部和西部山區的年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中部和東部則少於800毫米。每年二月至三月最為乾燥,十月至來年一月最為濕潤。英國終年受西風和海洋的影響,全年氣候溫和濕潤,適合植物生長。英國雖然氣候溫和,但天氣多變。一日之內,時晴時雨。

⑺ 英國有什麼特色

1。英國是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曾經用功各種方法打敗了其他殖民國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強權。它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抄襲了荷蘭的金融政策以獲得戰爭經費,打敗了法國,掠奪了印度,利用「政府的中介」——東印度公司進行殖民擴張
2。英國是老牌的工業國家,以蒸汽機為代表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
3。英國人的母語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
4。英國信基督新教,坎特伯雷大主教是基督新教的首腦
5。英國有一隻強大的軍隊,經常配合美國在世界各地進行軍事行動
6。英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保留了女王和國王,可是沒有實權
7。英國有很多名車:蓮花、阿斯頓馬丁、麥克拉倫、勞斯萊斯等等
8。英國盛產羊毛,總共有超過3000萬頭綿羊
9。英國的民房被公認為世界上最舒適的
10。英國的足球
11。英國有很多中世紀城堡和大教堂

⑻ 英國議會和內閣分別是什麼分別做什麼

英國內閣是一個包括多個由首相任命的政府部門的官方體制。英國議會是英國的最高立法機關,是英國政治的中心穗猜舞台。

英國內閣多數成員是凱鬧高級的政府大臣,他們大多被冠以政府部門 「大臣」的稱號。理論上在內閣會議上討論政府重要政策以及做出決定。

英國議會的主要職能是立法、監控財政、監督政府。此外,在外交、司法等方面也發揮著一定的作用。

(8)英國主要是做什麼的擴展閱讀:

早在13世紀時,勢力強大的貴族為了維護自己的特權,限制王權,迫使國王成立了議會,參加者還有貴族、教士、騎士和市民的代表。議會有決定征稅、頒布法律等權利。

1258年,英格蘭國王亨利三世的妹夫西蒙·德·孟福爾男爵武裝闖宮,迫使亨利同意召開會議簽訂限制王權的「牛津條例」。

根據牛津條例,國家權力由貴族操控的十五人委員會掌握。為此引進了新名稱——Parliament,此詞出自法語,意為「商議」,後在英語中,表示議會。1265年,召開了第一次議會,這標志著英國議會的產生。

參考資猜孫型料來源:網路-英國內閣

⑼ 英國和澳大利亞的主導產業是,什麼

英國作為最發達的國家,其最主要的產業,也就是主導產業就是金融業。英國倫敦是世界最大的金融市場,在其經濟中佔有絕對地位和影響。澳大利亞也是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主導產業主要有礦業(鐵礦和煤礦)。其鐵礦在世界鐵礦石交易中佔有三分之一以上份額,我國鐵礦石的進口最大來源國就是澳大利亞。除了礦業,澳大利亞畜牧業、農業也是重要的產業。

閱讀全文

與英國主要是做什麼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番瀉葉是什麼葯 瀏覽:499
伊朗黑紗什麼意思 瀏覽:573
印度一期士官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600
印度火牛陣是哪個國家 瀏覽:972
伊朗人是古代什麼種族 瀏覽:16
印尼人均收入多少與中國對比 瀏覽:726
中國在伊朗經濟發展怎麼樣 瀏覽:406
英國首相官邸貼春聯寫的什麼 瀏覽:667
義大利表有哪些牌子 瀏覽:572
2021奧運會中國男籃多少名 瀏覽:421
義大利市長說什麼話了 瀏覽:304
中國煙草韓國怎麼看 瀏覽:636
中國有哪些東西叫中華 瀏覽:87
歐元義大利英語怎麼寫 瀏覽:418
在英國讀預科費用多少 瀏覽:829
越南為什麼沒有漢姓 瀏覽:284
印度軟體來自哪裡 瀏覽:425
中國好聲音里合唱的歌曲有哪些 瀏覽:391
伊朗打的美國無人機用什麼導彈 瀏覽:670
伊朗肺炎是怎麼染上的 瀏覽: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