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17世紀英國移民為什麼遷居北美

17世紀英國移民為什麼遷居北美

發布時間:2023-09-12 22:08:07

『壹』 簡述英國人移民北美殖民地的原因

開始的一批人是因為宗教迫害,一些清教徒乘「五月花」到達北美,意圖建立宗教自由的民主國家,後來的人是為了謀生特別是愛爾蘭人,在後來的人就完全是榨取殖民地的錢財了

『貳』 歐洲早期移民開辟北美殖民地的原因

希望對你有幫助:好的話採納哦。。
摘要:17世紀初大量歐洲移民紛紛湧向北美,英國是其中聲勢最浩大的一國。悠悠三百餘年,僅有幾百人的英國拓殖逐漸匯集成百萬移民的洪流。受本國的政治、宗教、經濟、社會以及文化思想和北美的優越條件等動機的強大驅使和誘惑,他們來到北美大陸,為大陸北部帶來了新文明。
關鍵字:英國 北美 成因 自然條件

約翰·史密斯說:「天堂與大地賜予人類最理想的居住場所。」北美洲這片富饒的土地在17世紀初是歐洲各國爭奪的地方。在湧向美洲進行探險殖民活動的歐洲國家中,英國是後起之秀,起步晚,發展快。英國的大部分移民,都是為了取得更大的經濟機會才離開家鄉的。這種動機往往由於對宗教自由的嚮往和逃避政治壓迫而變得十分強烈。我們集中從北美洲和英國兩個方面來論述英國早期移民到北美的原因,這對我們了解當時英國的國情和美國將來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一、北美洲的優越條件

人類遷移到另一片土地上生活,必定會選擇一個自然條件優越,適合人類生產、生活的地方。而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年代古老久遠,堪與歐亞比美。
(一)北美洲的地理位置
北美洲地處西半球北部,與太平洋彼岸的亞洲遙遙相對,同大西洋對岸的歐洲、非洲成倚角之勢。北美洲北瀕北冰洋,東臨大西洋,南接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北美洲的東部是山地與高原,聖勞倫斯河以北為拉布拉多高原,以南為阿巴拉契亞山脈。太平洋沿岸風景秀麗,樹木繁茂,氣候適宜。越過阿巴拉契亞山往西是一片寬廣的大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既無岡巒阻隔,又無岩石擋道。
整個北美洲的地勢呈凹字型:兩邊高,中間低。如果說中間大平原為未來的農業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和有利條件,那末東西邊界瀕臨兩大洋的位置則給將來的對外貿易和國際交往帶來了得天獨厚的裨益。
(二)北美洲的自然資源
北美洲的土地上江河奔騰,湖泊遍地。多數大河發源於西部科迪勒拉山脈。美洲最大的水系是密西西比河,它同其他支流一起構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內河航運
系統。這些河流不僅有灌溉農田之利,而且又有交通運輸之便。北美洲還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蘇必利爾湖、休倫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安大略湖。
北美洲還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大洲。西部拉勒美—落基山和內華達—喀斯喀德地區有大量金、銀、銅礦;科羅拉多—猶他高原有鐵礦,南部墨西哥高原有鐵、鉛、銀礦,阿拉斯加的南部和西部有銅、金礦等。豐富的礦藏資源是工業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
就氣候而言,北美洲的中部基本上屬於暖溫帶,植物生長期在200天以上,冬季溫和,降水量達1000—1500毫米;西南部地區則屬地中海式氣候,夏季乾燥,冬季溫和。北美洲的氣候適宜於農作物的生長,為後來的玉米、小麥、大豆、甘蔗、高粱、大麥、馬鈴薯、棉花、燕麥、番茄的高產以及畜牧業的發達提供了有利條件。這里還有極為豐富的旅遊資源,由於地貌復雜多樣,大片高原以其壯觀的景色、雄偉的氣勢成為自然風景區。
最早來到新英格蘭的移民在寄回母國的信中,對這片新土地及其植物和耕作條件贊不絕口,有人稱塞勒姆一帶的土地是天底下最適合玉米和青草生長的地方;還有人提到,世界很難再找到比這里更適合英國人體質的「有益健康的地方」了;他們相信,這里的土地、河流、森林可以供每個人利用,只要付出勞動,人人都可以過上豐衣足食的獨立生活。[1]聲名狼藉的冒險家托馬斯·莫頓說得更為誇張:「如果這片土地還不能算富饒,那整個世界就都是荒漠。」[2]1630年弗朗西斯·希金森也對新英格蘭的自然條件和物產作了詳細介紹。他的結論是:「我們在陸地和海洋均看到豐富的儲藏,對新英格蘭人的舒適生活真是一種福佑。」[3]
就這樣一片人們印象模糊的土地,在16世紀後成了一個歷史的新舞台,眾多的種族和族裔人群在這里活動和競爭。北美土地和資源的多樣性,為印第安人提供了生存資源,也使來自歐洲不同地方的移民能夠謀生和謀利,並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多樣化的經濟、社會和生活方式。

二、英國內部因素的作用

16世紀末17世紀初的英國面臨著嚴重的失業和貧困問題,出現了大量移民,它是經濟、政治、社會和自然等諸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一)英國的宗教迫害
16世紀末17世紀初以來英國宗教的變化,為北美殖民提供了另一種動力。
在歐洲,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英國於16世紀末17世紀初出現了宗教改革運動。清教徒們主張清洗英國國教聖公會內部的天主教的殘余影響。獨立派清教徒在道德上與天主教、信義宗、猶太教或其他信奉《聖經》教的教派沒有什麼根本區別,但是他們更加認真地遵守十誡和其他戒律,厭棄教會的繁文縟節和道德敗壞,希望取消主教、副主教和教區牧師一級以上的教職,廢除規定的祈禱詞,把教會改組成各獨立教區的一種自由聯合體。他們自稱是上帝的「選民」。但是,清教運動在英國受到王室的壓制,清教徒慘遭迫害,不少清教徒被國王囚禁。1603年,詹姆士一世繼伊麗莎白為英格蘭國王,清教徒向國王提出《千人情願書》,但遭到拒絕。詹姆士一世聲稱,如果清教徒不順從,就把他們統統趕出國外。1608—1609年,在國王的高壓政策下,諾丁漢郡斯克魯比村的獨立派教徒離開家鄉,漂泊到荷蘭的萊頓。然而,信奉加爾文教的荷蘭人只限他們從事一些低收入的工作,一些對這種歧視不滿的成員決定移居新大陸。1620年9月,102名清教徒乘上「五月花」船隻離開荷蘭,向北美洲進發。兩個月以後,「五月花」號駛抵麻薩諸塞灣海岸,清教徒們就在這里建立居民點—普利茅斯。為了按照他們自己的政治理想建立移民區,清教徒們在登岸前簽訂了《五月花號公約》。
1630年,約翰·溫斯羅普在北美洲建立「山巔之城」,藉此表明清教徒在這里將嚴格根據本教的教義生活。1634年,卡爾弗特家族在馬里蘭州建立了第一個城鎮聖瑪麗城,它是為那些遭受英國國教迫害的天主教建立的避難所。1682年,威廉·佩恩在特拉河兩岸建立了「博愛之城」——賓夕法尼亞。
宗教因素對於最初移居北美洲的人來說的確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二)英國的人口壓力
根據17世紀格雷戈里·金提供的數據,1688年英格蘭人口為540萬。據後來的學者研究,在1540—1774年間,每10年的人口增長率一般在0.5%上下浮動。1586年英國人口為3805841,1606年為4253325,1686年為4864762。[4]用今天的標准看,英國1585年前後的人口,不過和世界上某座大城市相彷彿;但按當時的尺度,15時節以來人口的增長,已經使英國變成一個十分擁擠的地方。牧師哈克盧特寫道,由於長期的和平與疾病的減少,英國人口增長的速度超過歷史上任何時期,各行各業的人都太多。人們無法相安無事地生活,都在想著吃掉別人;而且,國內還出現了許多游手好閑和偷竊之徒,致使監獄人滿為患;所以,,將人口轉移到北美乃是必要的措施。約翰·溫斯羅普在遷移前也曾提到,「所有村鎮都在抱怨他們的窮人所造成的負擔。」[5]人口集中的城市,使社會問題顯得更加突出,更堅定了英國向海外移民的決心。
(三)英國的經濟推動
經濟是英國人向北美洲進行探察和殖民的根本原因。
在1550年左右,英國的市場已飽和,因果的民族產業受到致命打擊,呢絨出口一年竟下降了35%,金融市場也陷入混亂,英國經濟進入衰退時期。棉隊這突如其來的打擊,英國政府採取了一些反危機措施,諸如把歐洲大陸商人排擠出英國的勢力范圍,對本國商人實行優惠,強制把牧場還原為農場,限制紡織品生產,住址新來者從事貿易活動等,試圖從內部解決問題。但英國商人深知,只有開拓新的國外替代市場才識根本的解決方法。為此成立了一些貿易公司,開拓與東方的貿易,如莫斯科公司、東方公司和利凡特公司,但這些公司多關心進口東方產品,而不是為英國過剩的羊毛和呢絨製品找尋市場。有的商人探索開辟經由北美洲到東方國家的商路問題,也就是吉爾伯特等人要尋找的同望東方的西北航道。但僅僅開辟與東方國家的貿易還不夠,因為這解決不了國內過剩的人口問題,因此只有建立「新的家園」才是出路。加上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為母國提供巨大財富的示範效應和英國人對美爾蘭和北美殖民地的態度如出一轍,「從甲地獲得的經驗自然而然地被用於乙地」。[6]這都促使吉爾伯特和哈克呂特等人開始設想在北美洲建立殖民地。因此,16世紀50年代對外探險和殖民活動再度興起,從根本上說是手經濟的推動。
(四)英國政府的鼓勵政策
在16—17世紀,英國國家的動員、組織和控制能力,較以前有了顯著的增強。向美洲的殖民和擴展,需要強有力的國家權利作為支持,而此時的英國,開始具備了這方面的條件。
西班牙的冒險家和商人,從「新大陸」源源不斷地運回大量財富,這不能不令都鐸諸王羨妒交加,決意效法。北美和英國在地理位置上相距較近,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國勢力未及的地區,對英國的殖民活動具有多種便利。英國人同樣指望在那裡開掘金銀礦藏,以增其富。人們還看到了北美潛在的市場前景。一旦那裡有白人定居,同時印第安人又得到改造,就會為英國的製成品提供一個極大的消費市場。另外,從北美還有可能找到一條從西北通向亞洲和「南海」的通道,這條通道可以說是一條「致富之路」。由此獲得的財富,定能增強因果的實力,從而在和西班牙等國的競爭中占據優勢。
從戰略方面看,英國人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對於和西班牙等國相爭,具有難以替代的價值。一旦戰爭爆發,英國可以從北美襲擊西班牙在西印度群島的殖民地,同時,使英國的戰船得到救援和補給。[7]
由於北美洲的這種巨大的吸引力,使英國政府採取政策促進人民向北美洲遷移。
(五)英國國民性格的影響
面對各種壓力,人們通常不止一種應付辦法。在有的人群,也許根本不會選擇遠走他鄉來擺脫貧困或迫害。許多英國人不惜冒險到北美去尋求新的機會,肯定和英國人的性格特點和遷徙習慣有聯系。就整體而言,不列顛諸島的居民並非安土重遷、固守本分的人,他們在17世紀以前的漫長歲月里,就已習慣於通過前夕來尋求機會和謀取改善。英國很早就存在活躍的人口運動,而尤以16—17世紀為盛。具有的英國學者對某些地區的研究,在一個世紀後,伊麗莎白女王時代的家庭僅有16%仍然留在原來居住的村落。短距離的遷徙在英國是司空見慣的現象,許多年輕人外出謀生,有舉家遷徙,有的人從邊遠的鄉村想中心城市移動,到後來,越來越多的人到倫敦盆地。在北美殖民運動興起後,倫敦就成了一個主要的移民中轉站。同時還有大批英格蘭和蘇格蘭人移居愛爾蘭。島內遷徙和移居北美,對早已習慣遷徙的人來說,只有距離上的差別。另外,歐洲大陸人口也時常遷入英國,特別是當英屬美洲向非英國移民敞開門戶後,許多 外國人假道英國前往美洲,其中難免有人出於種種緣故滯留未去。這使英國人種帶有明顯的混合性,混合的程度高於德意志人、荷蘭人或法國人。在這個意義上說,不列顛諸島的人口運動是立體多向的。[8]英國國民的性格特徵對移民運動產生著內部的推動作用。
英國國民的這種性格為英國的移民運動又增加了一個重要的條件

結束語

美洲的發現為英國的商人、殖民者、探險家提供了廣闊的活動舞台,他們雄心勃勃地向新大陸進軍,尋找他們的機會;君主們則熱衷於劃分勢力范圍,實現他們的殖民野心。在這種形勢下,英國移民由於對北美洲的嚮往和憧憬,逃避封建暴政和宗教迫害、經濟上的破壞、政治上的混亂、國家政府獎勵政策以及英國國民自身性格等原因最終完成了向北美遷移的偉大事業。他們蜂擁而至,篳路藍縷,開發創業,合眾為一,建國興國,對北美的經濟和整個社會生活起著十分重大的作用。更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在歐洲歷史上浩瀚的遷移運動,為以後全球局勢的變化奠定了深遠的基礎。

『叄』 17世紀初,是什麼掀起了奔向北美大陸的移民潮

17世紀初,歐洲開始向北美移民。1607年第一批英國移民在今弗吉尼亞建立了第一個立足點——詹姆士城,從此掀起了奔向北美大陸的移民潮。從1607年第一批移民踏上弗吉尼亞至1733年最後一個殖民地喬治亞的建立,英國移民先後在北美東海岸建立了13個殖民地,這就是後來美國最初的13個州。

『肆』 簡述英國人移民北美殖民地的原因

當時移民北美的主要是英國內犯了重型的囚犯,英國政府是為了在北美進行殖民統治,而當時北美是剛被哥倫布發現的,那裡的環境相對英國本土是十分惡劣的,英國上層乃至普通平民都不願意打哪裡受苦,所以政府派一些死刑犯過去類似於中國古代的流放吧!

閱讀全文

與17世紀英國移民為什麼遷居北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回國146人是什麼 瀏覽:60
在中國哪裡能看到掠奪者車 瀏覽:229
去越南哪裡買美的電飯煲好 瀏覽:623
去越南飛機上電動剃須刀怎麼帶 瀏覽:767
想去越南找媳婦的怎麼聯系 瀏覽:105
義大利哪個學院可以考試 瀏覽:135
印度的海參為什麼便宜 瀏覽:448
怎麼侮辱伊朗人 瀏覽:415
印尼代工廠有多少人 瀏覽:743
印尼至中國的航線什麼時候開 瀏覽:947
翻譯義大利語用什麼軟體 瀏覽:314
印度萬物有靈蛇是什麼電影 瀏覽:706
越南哪裡可以買手信 瀏覽:174
印度甘蔗糖團子怎麼熬 瀏覽:93
伊朗戶口多少 瀏覽:802
日本為什麼殺伊朗 瀏覽:978
越南城市有什麼東西 瀏覽:242
越南大米有多少出口 瀏覽:862
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獲了什麼獎項 瀏覽:750
給中國製造的高鐵有哪些 瀏覽: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