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國宗教改革的意義和局限性
意義:在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下,千千萬萬的民眾開始打破對羅馬教會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義得到進一步的傳播。
局限性:宗教改革的實質是一場在宗教外衣掩飾下的早期資產階級反封建運動,因此它並未能擺脫封建思想。
還有宗教改革發生在德意志。
⑵ 英國的宗教改革
英國的宗教改革:
16世紀,英國王權得到加強,國王為打擊天主教會勢力, 自上而下地推行宗教改革。規定英國國王為英國教會的最高首腦,擁有任免教職和決定教義的大權;教會不再從屬於羅馬教皇,但天主教的教義、制度和儀式仍然不變;未經國王同意,教會無權召開宗教會議,更不許任意修改和制定教規。改革後的英國宗教成為「國教」,與路德教、加爾文教合稱為西歐 三大新教。亨利八世是英國第一位成為國教最高首腦的國王。英國教會斷絕與羅馬教皇的關系後,王室、貴族和資產階級開始大規模剝奪羅馬教會的土地和財產。
由於英國國教中保留了許多舊教殘余,不適應資產階級發展的需要。到16世紀下半期, 不相信國教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在加爾文教的影響下,主張純潔教會,清除國教中的舊教殘余,擺脫王權的控制,建立資產階級領導的廉價教會,因此被稱為「清教徒」。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即以清教為旗幟,發動了反對封建制度的革命。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