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簡單介紹一下19世紀的英國
19世紀英國社會與文化淺析
一、引言 英國,一個歷經千年滄海桑田、風起雲涌的古老國度,一個見證了人類蹣 跚學步、茁壯成長的滄桑智者,一個堅毅不屈、站在大西洋上翹首觀世界、看 未來的猛士。他走過邪風冷雨,帶著他那份沉甸甸的回憶,帶著他那份獨有的 氣質與底蘊,正一刻不停歇地朝著更輝煌的明天前行。驀然回首,那一長串深 深淺淺的歷史腳印中,每一步都述說著一段不一樣的卻都一樣驚心動魄的歷史 歲月,或傷感悲痛,或感人至深,或發人深省······ 輕撣灰塵,打開那幅已微微泛黃的厚重歷史畫卷,「大英帝國」「日不落帝 國」「維多利亞時代」在光芒閃爍,訴說著英國在 19 世紀的燦爛輝煌。19 世紀 的英國,經濟上、國土上、文化上、政治上,都經歷了無數的變革,從一個小 小的島國一步步壯大,成為領土遍及世界各洲,影響世界的大帝國。在19 世紀, 它流了血,流了淚,也收獲了財富,取得了進步,脫胎換骨。在當時的世界上 乃至整個人類歷史上,19 世紀的大英帝國都是一個無法超越的神話。
二、經濟發展
(一)工業生產的快速發展 1801 年以後,英國在與法國長達14 年之久的戰爭之後最終大獲全勝。英國 的皇家海軍控制了海權,對外貿易成倍增長,商業空前繁榮。戰爭的勝利擴大 了英國的殖民地范圍,成為了英國的原材料供給地和商品傾銷地,不但為英國 工商業發展提供了廉價原材料還為工業製成品提供了廣大的市場,為工業發展 創造了有利環境。 在工廠日夜不停的機器喧囂聲,英國生產效率不斷提高,生產力成幾倍甚 至幾十倍的速度飛速發展。工業產值在英國經濟中的比重也日益上升,到19 世 紀中期,英國已成為世界上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國家,這也使得英國在世界上的 經濟地位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倫敦成了世界的金融、貿易中心。19 世紀50~ 70 年代,是英國自由貿易資本主義發展的鼎盛時期,史稱 「維多利亞時代」。 在這期間,英國工業革命已經完成,英國鋼鐵產量佔世界總產量一半以上,進 出口貿易佔世界總額的 1/3 以上。1850 年,英國生產了世界煤產量的 60.2%、 鐵產量的50.9%、加工了世界棉花產量的46.1%。這個漂泊在浩瀚海洋上的小小 島國成了不容小覷、名副其實的 「世界工廠」。
(二)城市化與人口增長 在飛速發展的工業帶動和促進下,曼徹斯特、伯明翰、舍菲爾德、格拉斯 等一大批工業城市迅速崛起,大量農村人口湧向城市,英國城市化進程極其快 速。到1851 年,英國城市人口已超過了農村人口,初步實現了城市化。城市化 文明隆重地登上了人類歷史文明的舞台。農村文明漸行漸遠,農村的生活方式、 生活理念也逐漸淡出人們視線,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模式與理念。鐵 路網在英國土地上星羅棋布,貫穿大江南北,讓人際交往、信息傳遞更加的方 便更加頻繁。在19 世紀的一百年中,英國總人口增加了3 倍,人均收入卻增長 4 了4 倍,這就說明了19 世紀的英國社會是在向前發展的,生產力的不斷提高讓 解決人民溫飽,奔向更加富裕的生活充滿了希望。
(三)萬國博覽會 19 世紀中期,工業的飛速發展與繁榮讓英國在世界的經濟實力與綜合國力 如日中天,英國人對自己的實力以及所擁有的財富極為自豪。為了向世界展示 強盛的英國,萬國博覽會(亦成為「水晶宮博覽會」)於 1851 年 5 月 1 日在倫 敦海德公園一座完全由玻璃和鋼管搭建而成的建築物內舉行了。 萬國博覽會以世界文化與工業科技為主題,展期為 1851 年 5 月 1 日至 10 月 11 日,歷時 5 個多月,吸引了 6039195 名參觀者。展館長約 563 米,寬約 138 米,建造費時僅九個月,後被移動並且重建於倫敦南區的塞登哈姆,這個地 區後來也因此被更名為水晶宮。展出了包括軌道、牽引機、高速汽輪船、起重 機、廚具用品、鐵製品、以及來自美國的收割機等萬余件展品。 維多利亞女王與阿爾伯特親王在「燦爛光輝的玻璃頂下舉行了他們的工業 和和平的凱旋式」。博覽會開幕的前兩天,維多利亞女王在日記中寫道:「我們 什麼都能做。」這句話淋漓盡致、完完全全的表現出了英國人對自己的自豪與滿 足,以及他們對未來,對人類科學的滿腔希望、虔誠信服。
(四)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經濟的初期發展往往都是一把雙刃劍,有 利也有弊。19 世紀的英國,經濟發展、工業發展相當迅速,人們尚未意識到或 者尚未想出合適策略來適應並解決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種種問題,以下是當時最 主要的兩個問題:
1.階級剝削 在資本主義發展中,工人階級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但也是深 受剝削壓迫的弱勢群體。 「血汗工廠」 頻頻出現,工人階級,特別是中下層 工人階級生活條件並未從經濟社會發展中獲得多少好處。社會財富分配不公, 貧富差距越拉越大,貧困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城市貧民的數量居高不下,他 們的生活用「凄慘」二字來形容毫不為過。
2.環境污染 工廠的「三廢」讓生態環境滿目瘡痍。倫敦的大地上插滿了「大煙管」,日 夜不停歇的朝著天空排著滾滾濃煙,這些煙遇水汽後便變成霧,倫敦也就在 19 世紀成了「聞名於世」的「霧都」。當時,一個英國工程師在形容英格蘭西部地 區冶鐵業的情形時說:整個地球好像從里往外翻,它的內臟全部都被挖出來扔 得到處都是,整個大地上到處都堆滿了煤渣。
(五)第一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爆發 周期性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經濟重要特點,每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一定 狀態,經濟危機便會席捲而來。英國,作為一個最早進行產業革命,工業化程 度最高的國家,第一次經濟危機理所當然的在英國爆發。
1.爆發原因及背景 資本主義機器大工業的發展是周期性經濟危機的重要原因。18 世紀末19 世 紀初,英國國內也曾多次出現生產過剩的現象,但是由於當時資本主義機器生 產發展尚不充分,這種危機僅限於局部地區及部門。1825 年以前,英國經歷了 一個短暫的工業高漲階段。1825 年的工業產值比1820 年增長了大約 1/3,當時 生產水平的生鐵量增加了 58%,棉花消費量增長了 39%。但是,國內外市場卻 6 沒有隨著相應擴大。那時拿破崙戰爭結束不久,再加上歐洲農業歉收,歐洲市 場縮小,一片蕭條。從前局部的生產過剩、供過於求的現象轉變成周期性和普 遍性的生產過剩危機。正如《資本主義周期性經濟》一書中所說:「英國在歐洲 市場的商品銷售遇到了很大困難,出口額從 1814 年的2690 萬英鎊下降到1825 年的1460 萬英鎊。對美國和中南美洲的出口也從1815 年的1580 萬英鎊減少到 1340 萬英鎊。同時,國內市場由於工人的實際工資下降而受到極大限制。1824~ 1825 年期間,工人的實際工資僅相當於 1792 年的 4/5 左右。生產和銷售之間 嚴重的脫節,使經濟危機不可避免地爆發了。」
2.經濟危機造成的經濟損失 在這次經濟危機中,英國工業生產和對外貿易都遭受了沉重打擊。3549 家 企業、80 家銀行破產,英格蘭銀行的黃金儲備從1824 年3 月的1390 萬英鎊驟 跌至1825 年12 月的 120 萬英鎊。棉花、羊毛、生絲、煤的消費量銳減,出口 額減少了 16%。失業率驟然上升,並導致人口外流。但是當時德、法、美等國 工業革命尚未完全展開,所以,1825 年的經濟危機還不具周期性。
二、政治上的三次議會改革
(一)1832 年議會改革
1.第一次議會改革的時代背景
19 世紀初,英國的責任內閣制的框架初步形成。但是在1832 年以前,國王 在首相和內閣成員選舉中任然享有一定主權(例如1827 年在任命首相坎寧·哥 德里奇以及1828 年任命首相威靈頓時,都是國王自己的選擇。)。在喬治四世在 位期間,英國內閣越來越獨立於王權,並向議會下議院靠攏,實際上,內閣才 7 是當時英國行政決策主管。尤其在首相羅金漢姆和首相福克斯當政時期,他們 從不將國王視為「一國之主」,也不把自己當做國王的「僕人」。首相,從國王 的「總管家」變成了英國的真正主人。首相與內閣之間的微妙而緊密的關系讓 他們同享利益、共擔風險,而擁有皇室血統的國王卻越來越被疏遠。 1830 年,在法國「七月革命」的影響推動下,民主運動鋪天蓋地一般席捲歐洲, 勢不可擋。從1830 年末到1831 年初幾個月里,上下議院收到全國各地總共645 份請願書。但威靈頓公爵為首的托利黨認為現行制度已經非常完善,甚至還公 開宣稱堅決反對改革,寸步不讓。當時,英國國內民眾間施行改革的呼聲震天, 這就註定了托利黨在同年的選舉中必然慘敗。
2.法案頒布過程、內容
國王威廉四世(1830——1837)任命輝格黨領袖格雷組閣。格雷內閣於1831 年 1 月成立了以羅素勛爵為首的四人小組,負責起草改革議案,同年 6 月 7 日 獲國王批准成為法律並生效。內容大致包括三個方面:一、對議席分配做出調 整。取消了人口未達到2000 人的56 個「衰敗選區」的議席,人口在2000 至4000 的31 個選區分別減少一個議席,空出143 個議席給大型工業城市和較大的郡縣, 下議院總人數則不變。二、重新規定了選民財產資格。在降低選民財產資格後, 除了大銀行家、大商人、大工廠主有選舉權外,大批手工作坊主、小商人和部 分佃農也獲得了選舉權。三、規定了選民登記程序,縮短了時間。選舉時間從 15 縮短到2 天。
3.意義
1832 年的議會改革可謂是雷聲大,雨點小,經過如此大規模的運動多番周 折而換來的改革,卻收效甚微。馬克思也曾批評說:「恐怕還從來沒有一個像這 樣強大的、看來似乎成功的人民運動得到這樣微不足道的表面結果。」雖然工人 8 是改革運動的主力軍,但是改革並未改變工人們艱苦的生活,並未帶給他們真 正的民主權力。中盡管如此,1832 年的議會改革任然具有不可磨滅的歷史意義。 這次改革削弱了國王、貴族、上議院的勢力,促進了政黨組織的完善和兩黨制 度的形成,是英國議會君主制發展的一個重大轉折點。激發了人們深入選舉改 革的信心和決心,一種內閣與國王、政黨、社會輿論、上下議院之間的新型權 力關系逐漸形成。
(二)1867 年議會改革
1.第二次議會改革的時代背景
進入19 世紀60 年代後,工人階級政治積極性再次高漲,議會改革燃起了新 的希望。1861 年,英國各地工會組織紛紛要求改革制度。1864 年,積極支持英 國工人爭取選舉權的「第一國際」在倫敦成立。1865 年,「全國改革聯盟」成立, 力爭改革選舉制度。馬克思亦積極支持工人爭取選舉權的斗爭,他認為結束資 產階級壟斷性統治的時機尚未成熟,最大限度的擴大資產階級民主才是切實目 標。在第一國際、「全國改革聯盟」等組織以及馬克思等人的支持下,大規模的 改革運動在英國曼切斯特、格拉斯哥、伯明翰等各大城市轟轟烈烈的展開。聲 勢浩大的改革隊伍行進在各大街頭和公園,議會的改革已成了大勢所趨,勢在 必行。
2.法案頒布過程、內容 當時的首相是反對改革的保守黨的德比,但是擁有較高政治聲望及地位的 財政大臣本傑明·迪斯累利審時度勢,深知識時務者為俊傑,應順應天勢民意。 於是本傑明扮演改革派以籠絡人心,於1867 年3 月18 日向下議院提出改革議 案,在做部分修改後,8 月通過上議院批准以及維多利亞女王(1837——1901) 9 簽署後生效。1867 年的改革法案對議會席位做了再一次調整,取消了46 個「衰 敗選區」,空出52 個選區給大工業城市和郡。伯明翰、曼切斯特、倫敦以及其 它中型城市席位有所增加。改革議案基本去除了「衰敗選區」,小資產階級和上 層工人階級獲得了選舉權。
3.意義 雖然廣大的城市下層工人以及全部的農業人口並未獲得選舉權,議會選舉 制度的民主化任務認為結束,但是大多數工人境況得到好轉。1867 年的議會改 革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史上意義是極為深遠的。
(三)第三次議會改革
1.二次議會改革的時代背景
1880~1885 年英國爆發嚴重經融危機,失業率暴漲至歷史最高點,社會矛盾 日益激化。愛爾蘭掀起了民主自治運動的高潮,蘇丹更是爆發了馬赫迪抗英大 起義,英國在非洲東北部的殖民擴張也遇到了困難。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情況下, 執政的格拉斯頓自由黨政府陷入困境。
2.法案頒布過程、內容
約瑟夫·張伯倫為自由黨激進派代表,他趁機聯合在野的保守黨給政府施 壓,促使格拉斯頓政府提出兩個新的議會改革法案——《人民代表制》法案以 及《重新分配議席》法案。《人民代表制》於1884 年12 月通過議會。該法案對 選民范圍進一步作出了調整擴大,選民增加了1 倍,擴大到450 萬人。「房主選 舉權」擴大到了各郡縣,部分工農業者也也有了選舉權力,但是未成家立業、 依靠父母生活的男子以及全部的婦女、家庭傭人都沒能獲得選舉權。《重新分配 議席》於1885 年1 月通過議會。它取消了72 個人口未達到1.5 萬城市單獨選派 10 議員的權利,並將之並入其它郡縣。按照每5.4 萬人分配1 個議員席位的標准將 全國劃分為617 個選區。全國22 個城市以及劍橋、牛津大學仍然保留2 個議席, 其它各選區均實行單一選區制,即一個選區只能有一個議員代表。
3.意義
這次議會的改革讓議席分配更加合理公平,對人口密集的工業城市的工人 有一定好處,一定程度上讓工人階級以及部分農業人員參與到了國家政治中, 對改善工人的處境和推動資本主義發展有著促進作用。
三、19 世紀英國現實主義文學
(一)興起和發展
19 世紀30 至40 年代,經濟飛速發展,社會也進行著巨大變革的,一種新 型文學——現實主義文學,開始出現在英國文壇。它注重對生活的觀察、體驗, 力求貼近真實生活,最大限度的反應人們的生活狀態和面貌。在浪漫主義文學 漸漸消退的時候逐漸佔領英國文壇,19 世紀40 至50 年代達到鼎盛。
(二)特點
批判現實主義文學與憲章運動關系密切,可謂是密不可分。並且具有小資 產階級文學特點,由於大部分作家均出生於小資家庭,故其作品也很大程度上 反映了小資階級的生活。在這些現實主義文學作品之中,大部分都塑造了一個 奮斗不息的積極的小資形象。雖然此類文學作品幽默諷刺,反對暴力性革命、 主張社會改革、擁護道德批判和道德感化。此外,不少優秀女性作家在文壇也 占據一席之地,例如蓋斯凱爾夫人、喬治 · 艾略特、勃朗特姐妹等優秀的女 11 性現實主義文學作家。
(三)代表作家。
1、奧斯汀 奧斯汀(1775——1817)生於英國一個牧師家庭的奧斯汀天生就對文學有 著非常濃厚的興趣。她生活一個鄉村小鎮上,終生未婚。在她短暫卻充實的一 生里一直鍥而不舍的追求著自己的文學之夢,完成《理智與感傷》、《勸導》、《曼 斯菲爾德庄園》、《艾瑪》、《諾桑覺寺》、《傲慢與偏見》等六部小說。她的小說 主要描寫了鄉紳家庭里女性的婚姻與生活,以一種輕快活潑又風趣詼諧的方式 體現了女性世界的酸甜苦辣,著重描寫少女從懵懂與盲目走向認識現實、認識 自我的過程。奧斯汀也因此被譽為描寫女性意識的卓越作家。
2、薩克雷 薩克雷(1811——1863)薩克雷父親是東印度公司一名官員,自四歲喪父 後,年幼的薩克雷繼承了父親巨額遺產,常常出入於上流社會,過著公子哥生 活。1833 年將家產揮霍殆盡,先後任《弗雷澤雜志》和《笨拙》雜志專欄作者。 在他的一生中寫過大量小說,例如《彭登尼斯》、《亨利·埃斯蒙德》、《紐克姆 一家》、《弗吉尼亞人》,中篇小說《巴利·林頓的遭遇》 ,短篇小說集《 勢利 眼集》等。最具代表意義的要算是以辛辣諷刺見長的長篇小說《名利場》,它真 實的再現了1810~1820 年攝政王期間英國上流社會之間勾心鬥角與腐敗丑惡。 這部小說篇幅宏大,情節跌宕起伏,是文學史上獨一無二的瑰寶,薩克雷也因 此在文壇上與狄更斯齊名。
3、蓋斯凱爾夫人 蓋斯凱爾夫人(1810——1865)蓋斯凱爾夫人自幼受到父親文學修養和宗 12 教信仰的影響,並且進入當地一所女子學校學習。蓋斯凱爾夫人夫人一生發表 過六部長篇小說(包括《瑪麗·巴頓》、《北與南》、《露絲》、《克蘭福德》、《西 爾維婭戀人》、《夏洛特·勃朗特轉》)。處女作是發表於1848 年的《瑪麗·巴頓》, 這部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工人階級的悲慘的生活與命運,在19 世紀英國文學 上佔有重要地位。
4、勃朗特三姐妹 夏洛蒂(1816-1855) 代表作是世界著名女性著作之經典——《簡·愛》。這 部作品雖不能說是巨作,但也稱得上是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星。 從女性要求 獨立平等的角度,展現了英國19 世紀上班也社會現實。揭露了當時的為慈善事 業的殘暴本性,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物慾橫流金錢至上的本質;同時也表達了 婦女要求平等地位同樣待遇的思想,為婦女解放運動奠定了一定思想基礎。 艾米麗(1818-1848)《呼嘯山莊》是艾米麗唯一一部小說,但是僅此一部 已經奠定了她在文學史上不可動搖的地位。《呼嘯山莊》被成為是「最奇特的小 說」,艾米麗以其「心靈中非凡的熱情」和她繼拜倫之後無人可比的「強烈的情 感、憂傷、大膽」震撼了越來越多的人們的心靈。 安妮 (1820-1849) 安妮的代表作《艾格妮斯·格雷》,雖然比起《簡·愛》 和《呼嘯山莊》在文學上的地位稍遜一籌,但是也是一部反映當時現實生活的 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
5、喬治·艾略特 喬治·艾略特(1819-1880)原名瑪麗·安·埃文斯,生於沃里克郡一個農村 家庭。對宗教有著虔誠的信仰的喬治·艾略特曾進入過兩所女子學校學習。她 心地善良,終生熱衷於慈善事業。於1859-1876 年間創作了《亞當·彼得》、《弗 洛斯河上的磨坊》、《織工馬南傳》和《米德爾馬契》《丹尼爾·德薩達》等7 部 13 長篇小說。她的早期作品主要描寫了19 世紀初期單純質朴的鄉村生活,而後期 作品則牽涉到重大歷史事件及政治社會內容。描寫細致入微,人物刻畫也非常 的生動傳神。
四、19 世紀英國的對外殖民擴張
(一)英國1800~1880 期間的殖民擴張
工業發展,財富積累,英國統治世界的野心如無法控制的烈火,很快在世 界各地熊熊地燃燒起來。1801 年,愛爾蘭被合並,英國正式更名為大不列顛及 愛爾蘭聯合王國。地大物博而又相對落後的亞洲大陸成為了英國一個主要戰略 對象,淪陷的印度成為英國巨大的原材料提供地和廣大的市場。19 世紀中期, 英國利用鴉片發動了兩次侵華戰爭,並參與鎮壓了太平天國運動。1758~1759 年 間,印度爆發愛國的民族大起義,但是由於當時的英國擁有著較之先進的軍隊, 大舉鎮壓起義隊伍,此次起義以失敗告終。1876 年,保守黨 B.迪斯累里內閣為 維多利亞女王加冕,維多利亞女王成為印度女皇。此後英國又稱為大英帝國(或 英帝國)。英國繼續擴大在伊朗、緬甸、南非、埃及、東非以及紐西蘭、澳大利 亞等地的侵略,此外,英國還在南美洲大舉投資,南美洲也被列入「狩獵」范 圍。1867 年,加拿大成為英國第1 個自治區域。
(二)1880~1900 年間英國的殖民擴張
19 世紀末期,英國的殖民擴張主戰場轉向非洲。在從法國手中奪得蘇伊士 運河的控制權後,英國於 1882 年佔領了埃及,緊接著在 1899 年佔領了蘇丹。 英國埋頭苦戰在非洲戰場,與其他殖民國家激烈爭奪者東非、中非及西非的土 14 地。1884 年~1885 年召開的柏林會議實際上是帝國列強們的分贓大會,英國「滿 載而歸」。 帝國主義分子 C.J.羅得斯提出修建一條從開普敦到開羅縱貫非洲大 陸的大鐵路,也就是所謂的「二 C 計劃」(開普敦和開羅的英文寫法第一個字 母都是「C」),以便加緊侵略南非。1899 年英布戰爭爆發,英國吞並奧蘭治和德 蘭士瓦。19 世紀末,在亞洲戰場上,緬甸、阿富汗淪為英國殖民地。1900 年, 英國參與鎮壓了中國義和團運動,並染指中國西藏。
英國的殖民地。英國的殖民地在眾多貪婪的殖民擴張國家中是最大的,遍及世界各洲,掠 奪來的財富不計其數。其土地之廣,無國能及,成了名副其實的「日不落帝國」。 殖民擴張既是讓人痛恨又讓人所震驚,對英國人來說,19 世紀的大英帝國是英 國人歷史上最值得驕傲的神話。
五、結論 綜上所訴,19 世紀的英國在政治經濟文學等方面上都進行了巨大的變化。 政治上三次議會改革讓英國的政治制度更加民主化,讓更多人民參與到國家政 治中,這在資本主義社會國家中起著典範作用;經濟上來說,在19 世紀上半葉 英國已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讓英國面貌煥然一新,隨之而來的便是城市化同 樣也產生了種種問題,例如階級剝削、工業污染、經濟危機等等;文學上,19 世紀 30~40 年代,社會發展中產生了種種黑暗,曾經風靡一時的浪漫主義文學 漸漸褪色,以揭露社會陰暗面的諷刺性現實主義文學應運而生,40~50 年代達到 高潮。 19 世紀的英國,危機與變革並存——在危機中進行變革,而在變革中又產 15 生新的危機,繼而又是新的變革。英國在危機與變革中取得進步,並逐步登上 世界巔峰,了解19 世紀的英國對生活在充滿危機與改革的世界我們來說有著重 大意義。 總而言之,19 世紀的英國從政治經濟等方面不但有了量變,甚至有了質的 飛躍,讓英國從平庸到脫穎而出,成為了資本主義世界的先驅,當時世界的霸主。
㈡ 英國工業革命的歷史
英國工業革命或稱作英國產業革命一般認為是18世紀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的工業革命。
英國的工業革命影響了整個歐洲大陸,並帶動了當時許多國家相繼發生工業革命。
嚴格來說,工業革命不能算上是真正的革命,它沒有推翻任何的政權或階級,只是屬於社會、科技方面的急劇進步和發展。
目錄 [隱藏]
1 背景
1.1 家庭工廠化
1.2 尼德蘭人才的流入
1.3 紡織業崛起
1.4 機械化工廠
1.5 蒸汽機現世
1.6 煤礦業崛起
2 主要進程
3 個別產業
3.1 紡織工業
3.2 新動力與新能源
3.3 運輸革新
3.4 鋼鐵工業革新
4 參看
5 參考資料
背景 [編輯]家庭工廠化 [編輯]殖民地掠奪與奴隸貿易,給英國帶來了巨額的貨幣資本,從而為工業革命累積了財力上的准備。
從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英國繼續了近三個世紀的圈地運動,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大批廉價的勞動力。
並且,英國過去是以國王名義借債,來彌補宮廷財政運轉的不足。
1694年,英格蘭國家銀行的成立,標志著由國王債務制度過渡到國家債務制度,這從另一條渠道為工業革命積累了資金。
英國 *** 大力開拓海外殖民地,積極實行保護關稅制度,為本國工商業尋找海外市場。
與此同時,還把從各個渠道聚斂來的財富,絕大部分都用作生產性投資,以轉換為再生產的資本。
而法國卻把資金都用來維持費用浩大的軍隊和宮廷享樂,西班牙更是把海外貿易盤剝來的巨額財富,用來購買國外廉價的商品,結果沖擊了本國的市場。
1800年英國紡織廠工業革命是以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就是手工工場向大機器工廠的一個飛躍。
這個飛躍之所以能夠實現,與手工工場的高度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工場手工業的高度發展是工業革命不可缺少的技術前提。
此外,英國為追求更多的利潤,還以滿腔的熱情來關注生產的發展,從而 *** 了機器的發明和新科學技術的使用。
早在十五世紀,英國半農半工的農村家庭手工業就非常普遍,最初主要是毛紡織業。
這種家庭的毛紡織手工業,後來隨著農民的貧富分化,而發生了改變。
很多家庭手工業者變成了為商人進行原料加工的僱傭勞動者。
於是,呢絨商人們逐漸把單獨的家庭手工業聯系起來,便形成了毛紡織業的手工工場。
這種手工工場有分散的和集中的兩種形式。
在十六世紀時,分散的手工工場佔主要地位。
隨著圈地運動而使喪失土地的農民日益增多,由大商人所創辦的集中的手工工場便逐漸發展起來,達到了僱傭一千名以上工人的規模。
到十七世紀時,僱傭幾百名工人的手工工場已經非常普遍了。
這些手工工場並不限於毛紡織業,在采礦、冶金、制鹽、造紙、玻璃、制硝、啤酒等部門,都建立起很大的手工工場。伏尺亂
英國工場手工業的發展,不僅表現為生產規模的擴大,而且還表現為技術上的巨大進步。
英國手工工場在生產技術方面的進步,與歐洲大陸上的大量工匠遷居英國有著密切的關系。
在中世紀末期,法國與尼德蘭等國在手工業技術方面,特別是絲織業技術方面,都比英國進步,擁有很多技術熟練的工匠。
但是不斷發生宗教戰爭,迫使困州許多信奉新教的熟練工匠逃亡到英國避難。
尼德蘭人才的流入 [編輯]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西班牙鎮壓尼德蘭革命時,也有大批尼德蘭工匠逃往英國,從此以後就在英國東部地區定居下來。
當時,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允許這些工匠定居下來,條件是每一戶外來工匠必須負責培養一名英國學徒。
這些技術熟練的工匠湧入英國後,對於改良和革新英國的手工業技術,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並且使英國新建了一些過去沒有過的工業部門。
英國的染織業、製糖業、陶瓷業的發達,就是同尼德蘭工匠的貢獻分不開的。缺檔
在十七世紀以後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各種工業部門中,棉紡織業發展得尤其迅速。
十八世紀初,運到英國加工的棉花只有一百萬磅,但是,隨著國內外市場的擴大,手工工場的生產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
資本家為了追求越來越多的利潤,除了增加工人以擴大生產規模外,迫切希望改革生產技術以提高勞動生產率。
紡織業崛起 [編輯]1733年,機械師約翰·凱伊發明飛梭。
凱伊發明飛梭以後,一個織布工人可以做過去兩個工人的工作,使效率提高了一倍。
後來, 凱伊的兒子又加以改進,發明了上下自動的杼箱,使用起來更為方便,織布能力更為提高。
由於織布效率提高,出現了極其嚴重的紗荒。
由於棉紗供應不足,出現了紡與織之間的矛盾。
這個矛盾很長時間沒有得到解決,有些棉布工廠因缺紗而停產。
棉紗價格猛烈上漲,接著紡紗工人的工資也提高了。
這種情況,對於追逐利潤的資本家來說,是不能忍受的。
為了解決棉紗不足的問題, *** 也採取了各種措施。
1761年,英國「藝術與工業獎勵協會」兩次懸賞,徵求新式紡紗機的發明。
1764年,蘭開夏郡內的詹姆士·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
珍妮紡紗機的發明是棉紡織技術上一個巨大的飛躍,使棉紗的產量迅速提高,引起了紡織業的一系列變化,並且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影響。
因為棉紗生產成本的減少,也就使布匹的價格隨之降低,從而使布匹的需求量增大,這樣就需要更多的織布工人。
由於織工工資跟著棉布需求量的增長而提高,就使得原來兼營農業的織工逐漸拋棄農業,成為專靠工資收入的工薪階層。
同時,珍妮機的使用排擠了舊式紡車,使那些買不起珍妮機的原來從事家庭手工業的紡工也放棄農業,到擁有珍妮機的人那裡去工作,從而成為雇傭工人。
紡工和織工放棄的土地就為農業資本家所收買,小自耕農無力與資本主義大農場競爭,他們逐漸受到排擠而破產之後,也就淪落為農業或者工業中的無產者了。
機械化工廠 [編輯]
1806年煤粉內燃機專利書
1775理查·阿克萊特水力紡紗機仿製品珍妮紡紗機雖然大大提高了棉紗產量,但紡出的紗不結實,細而易斷。
由於珍妮機帶動的沙錠日益增多,卻需要手工來搖轉紡輪,這樣就使人力越來越難以勝任。
於是,便需要在質量和動力方面加以改進。
1769年,鍾表匠理查·阿克萊特發明了水力紡紗機。
這種機器用水力推動,機器上安裝著許多滾軸,旋轉很快,紡出的紗質地堅韌。
由於水力紡紗機體積大,又必須設置在可以利用水力的地方,因此,它就不能象舊式紡車或珍妮機那樣安裝在家庭內,而必須建立廠房,集中工人進行生產。
這樣,就為工廠制度的確立奠定了基礎。
1771年,理查·阿克萊特建立了第一個棉紡廠,成為最早使用機器生產的工廠主。
水力紡紗機紡出的紗線雖然結實,但是很粗糙。
因此,還需要繼續進行技術革新,以提高棉紗的質量。
1779年,工人賽米爾·克隆普頓發明了騾機。
騾機綜合珍妮紡紗機與水力紡紗機的優點,紡出來的棉紗既結實又精細。
此外,還提高了紡紗的效率,最初,騾機帶動二三十個紗錠,後來隨著機器的改進逐漸增加,到十八世紀末,已經有了能夠帶動四百個紗錠的紡紗機了。
自從騾機發明與廣泛應用以後,集中從事生產的紡紗工廠迅速增加起來。
棉紗產量的大幅度增加,把織布拋到了後面,於是,紡與織之間又出現新的脫節現象。
這種情況下,迫切需要改良織布機。
1785年,牧師埃德門特·卡特萊特發明了用水力推動的織布機。
但是,這種機器非常呆笨,銷路不廣。
後來,經過拉德克利夫、霍洛克斯等人的改進,這種織布機才日益完善,逐漸推廣應用。
1803年,拉德克利夫還發明了一種整布機,霍洛克斯又發明鐵制的織布機器。
經過改進的自動織布機,比手工織布提高了四十倍的效率。
棉紡織業機器的使用又引發了其他行業的連鎖反應,不久在採煤、冶金等許多工業部門,都陸續有了機器生產。
隨著越來越多的工業部門實現了機械化,一個新的課題又擺在人們面前,這就是動力問題。
水燒熱了之後就膨脹為水蒸汽。
事實上,這個道理人們在很早就知道了。
約在公元前二世紀末,亞歷山大里亞的赫羅,就認識到蒸汽的動力作用。
在他的著作中,記載了他曾經製造過一種利用水蒸汽旋轉的玩具。
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嘗試過設計一種利用蒸汽開動大炮的圖紙。
然而,為了工業的目的把蒸汽用來作為動力的試驗,則是從近代才開始的。
[1]
蒸汽機現世 [編輯]
英國18世紀蒸汽機工廠仿製品
1890年鐵工廠油畫法國物理學家尼斯·帕旁稱得上是第一個蒸汽力的實驗者,他於1680年在英國試驗成功第一台可以把熱能轉變為機械能的蒸汽泵。
但是,帕旁的發明並沒有實際用於工業上。
1698年,英國人托瑪斯·塞維利發明了利用蒸汽力而製成的抽水機,但是不夠堅固,經受不住大量蒸汽的壓力,常常破裂。
1705年,鐵匠托馬斯·紐科門在塞維利抽水機的基礎上加以改進,製造出了第一台真正可用作動力的蒸汽抽水機。
瓦特在格拉斯哥大學擔任製造和修理自然科學儀器的工作時,注意到紐科門式蒸汽機之所以浪費很多熱量和時間,是因為汽缸里既要產生蒸汽,又要注入冷水。
1765年春,瓦特終於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安上一個隔離式冷凝器裝置後,蒸汽不是在汽缸內冷卻凝固,而是讓蒸汽通過一個閥門,進入一個單獨保持冷卻的冷凝器,這樣就不需要降低汽缸的溫度,真空也能夠不斷產生。
1769年,瓦特製成第一台蒸汽機。
這一年,瓦特以發明分離冷凝器,獲得他在革新紐可門蒸汽機過程中的第一個專利。
但這種蒸汽機仍無法克服紐可門蒸汽機只作往返運動的缺點,不能使蒸汽機變成能帶動各種工作機的原動機。
1781年,瓦特研製出一套齒輪聯動裝置,可以將活塞的往返直線運動,轉變為輪軸的旋轉運動,他因此獲得了第二個專利。
接著為了進一步提高效率,增大蒸汽機的動力,瓦特對汽缸本身進行了分析與研究。
1782年,瓦特試制出一種帶有雙向裝置的新汽缸,把原來的單向汽缸組裝成雙向汽缸,並首次把引入汽缸的蒸汽,由低壓蒸汽改為高壓蒸汽,他也因此取得第三個專利。
1784年,經過再次改進的蒸汽機,不僅能夠適用於各種機械運動,而且還增加了一種自動調節蒸汽機速率的裝置。
1785年,一個使用瓦特蒸汽機的紡紗廠建成。
很快,蒸汽機在棉紡織業、毛紡織業、采礦業、冶金業、造紙業、印刷業、陶瓷業等工業部門,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瓦特蒸汽機的問世,解決了工業發展中的動力問題。
從此以後,只要有煤作為燃料,就可以開動蒸汽機。
並且,工廠也是根據需要建立起來,而不再受河流水力的限制。
馬克思說:「瓦特的偉大天才表現在1784年4月他所取得的專利的說明書中,他沒有把自己的蒸汽機說成是一種用於特殊目的的發明,而是把它說成是大工業普遍應用的發動機。
」[2]
蒸汽機的發明使機械化生產沖破自然條件的限制,是人類社會進入機械化時代的標志,從而大大加速了工業革命的進程。
蒸汽機的廣泛利用,出現了發明和使用機器的熱潮,促使工業革命開展起來。
英國到處建立起大工廠,那些高聳入雲的煙囪噴出縷縷煙霧,龐大的廠房發出轟鳴,打破了原來中世紀田園生活的恬靜。
以此為標志,歷史跨入一個新的時代,人類社會由此進入了蒸汽時代。
煤礦業崛起 [編輯]
1814年描述用煤發動火車和機械;又用火車和機械開采更多煤的油畫煤炭可以說是近代工業的食糧,如果沒有煤,就沒有大機器工業的發展,也就沒有工業革命。
正因為英國的煤炭儲藏量非常豐富,所以才支撐著英國工業革命的蓬勃發展。
在中世紀,由於燒煤使空氣污染,封建統治者嚴厲禁止採煤。
然而,由於工業革命的興起,英國對於煤炭的需求擴大,煤炭工業迅速發展。
1846年,英國煤炭年產量已經達到四千四百萬噸,成為歐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產煤國。
隨著工業生產中機器生產逐漸取代手工操作,傳統的手工工場無法適應機器生產的需要,為了更好地進行生產管理,提高效率,資本家開始建造廠房,安置機器,僱用工人集中生產,這樣,一種新興的生產組織形式工廠出現了。
工廠成為工業化生產的最主要組織形式,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1840年前後,英國大機器生產已基本取代工場手工業,用機器製造機器的機器製造業也建立起來,工業革命基本完成,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機器的廣泛使用,根本改變了工業的技術面貌,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工業革命造成的生產力大發展,使英國出現了空前的繁榮。
主要進程 [編輯]隨著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加速了圈地運動,產生了大批無產者。
同時海外貿易和殖民地的開發,使商品市場規模擴大。
另外經典力學、熱力學等學科的理論創新也為工業革命帶來了契機。
1568年-1648年,西班牙鎮壓尼德蘭獨立運動,因戰亂,許多尼德蘭工匠逃亡到英國,他們帶來最早的手工紡織技術。
英國要求他們每個工匠必須帶兩個英國籍學徒。
[3]
1576年,英國 *** 頒布法令限制羊毛、大麻等本國原料或初級產品出口,禁止粗紋布、呢絨織品、亞麻布進口。
同時規定:治安法官有權使用公款購買成批原料、羊毛、大麻等為窮人安排工作。
法律還規定每個郡要辦兩個到三個工場,即感化院,收容有勞動能力的乞丐和流浪者[4]。
英國毛紡織工業獲得一個發展機會。
英國確立外向型經濟模式。
1588年,英國戰勝西班牙「無敵艦隊」,排除通往美洲的障礙。
1607年,倫敦公司在北美建立了英國第一個永久性的殖民地——弗吉尼亞。
之後英國不斷擴大殖民地的范圍。
1623年,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允許專利權設立,保護新發明的權利。
1651年,英國頒布《航海條例》,規定英國(包括殖民地)的進出口貨物必須由英國的船隻運輸。
1660年,英國成立資助科學發展的組織——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全稱「倫敦皇家自然知識促進學會」。
英國青年舍棄神學,追求實學,蔚然成風。
1685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頒布楓丹白露敕令,迫害胡格諾派教徒,其中很多能工巧匠移民英國。
1688年-1697年,發生大同盟戰爭,英國、荷蘭和哈布斯堡王朝組成同盟聯合抗擊路易十四法國。
1688年, *** 公開支持圈地。
1593年議會廢除反圈地法令,引起圈地狂潮,大量耕地改為牧場。
1597年因連續4年歉收而恢復反圈地法令。
1601年議會廢除反圈地法令。
1607年英國中部各郡反圈地起義,迫使 *** 恢復反圈地措施。
1640年資產階級革命爆發後,圈地又起。
1688年起, *** 公開支持圈地
1689年,英國發生光榮革命,確立君主立憲制。
英國資產階級執政,鞏固對私有財產的保護。
1694年,民營的英格蘭銀行成立,為支持抗法,銀行以8%的利息貸款給 *** ,而 *** 作為回報則授予其制幣權、銀行券改造權和證券投機。
1701年,Jethro Tull發明播種機,拉開英國農業機械化的序幕。
1714年,漢諾威選帝侯喬治一世兼任英國國王,開始了漢諾威王朝(1714-1901)。
喬治一世的母語是德文,不會講流利的英文。
所以他不出席內閣會議,會議改由一名親信大臣主持,成為英國首相制度的開端。
此後國王不出席內閣會議成為慣例。
1720年 英國議會通過法案,禁止進口和使用印度棉布[5]。
(英國直到1757年才控制印度。
)
1730年,北美殖民地弗吉尼亞和佛羅里達(當時屬於西班牙)種植棉花獲得成功[6],到1784年,剛剛獨立後的美國,開始向英國出口棉花。
1733年,機械師約翰·凱伊發明飛梭。
一個織布工人可以做過去兩個工人的工作,使效率提高了一倍。
1761年,為了解決棉紗不足的問題,英國「藝術與工業獎勵協會」兩次懸賞,徵求新式紡紗機的發明。
1763年,英法七年戰爭結束,英國獲取法國在北美大陸和印度的大量殖民地。
個別產業 [編輯]紡織工業 [編輯]
在德國伍珀塔爾博物館的珍妮紡紗機模型1733年 蘭開夏郡的鍾表匠凱伊發明織布飛梭,大大提高了織布效率。
後來, 凱伊的兒子又加以改進,發明了上下自動的杼箱,織布能力更為提高。
由於織布效率提高,出現了極其嚴重的紗荒。
1764年-1767年 蘭開夏郡的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提高了紡紗效率。
1767年 蘭開夏郡的理查·阿克萊特發明水力紡紗機。
1779年 蘭開夏郡的克隆普敦結合兩種紡紗機的優點,發明用水做動力的 騾機(Spinning Mule),後被改良成自動棉紡紗機。
1785年 萊斯特郡的牧師艾德蒙特·卡特萊特發明水力織布機, 在1791年建造第一座水力織布機工廠。
隨後其他紡織機器相繼發明,實現了紡織行業的機械化生產。
當時紡織的動力依靠水力,工廠必須設在河邊,這限制了工業的發展。
隨著蒸汽機技術的發明和成熟,蒸汽機動力開始被應用在紡織工業。
新動力與新能源 [編輯]1769年 詹姆斯·瓦特根據前人的成果,發明單向蒸汽機
1782年 瓦特又製造出雙向蒸汽機。
蒸汽機的出現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發展。
1785年 瓦特在諾丁漢郡建立第一個蒸汽紡紗廠。
1800年 英國擁有蒸汽機321台、5210匹馬力。
1811年 萊切斯特郡工人盧德搗毀機器。
1820年 煤礦卷揚機代替人工背運,煤產量更加迅速增長。
1825年 蒸汽機猛增到15000台,375000馬力。
煤產量1790年為260萬噸,1836年增至3000萬噸。
運輸革新 [編輯]1765年 英國開始在煤礦使用鐵軌
1788年 開始架設鐵橋
1807年 美國人富爾敦發明汽船
1811年 英國也開始仿製汽船。
1814年 史蒂芬遜發明蒸汽機車,在奇林沃茲煤礦運煤。
1825年 史蒂芬遜第一輛客運火車,在斯托克頓至達林頓的鐵路上試車成功,這是世界上第一條鐵路。
1759年 - 1830年英格蘭2200英里的運河。
1844年 英國鐵路已經長達2235英里
鋼鐵工業革新 [編輯]1709年,A·達比(Abraham Darby I)採用焦炭取代木炭煉鐵,獲得成功,並很快獲得了這項技術專利。
1750年,亨茨曼(B.Hunt *** an)發明坩堝煉鋼工藝。
坩堝煉鋼工藝是轉爐煉鋼技術發明前最重要的煉鋼方法,是歐洲歷史上鋼首次被熔化冶煉。
1873年,波特獲得攪拌精煉法專利。
㈢ 工業革命後,英國的鋼鐵發展到了什麼地步
工業革命後,英國的鋼鐵產量大幅度上升,年產量從1萬噸猛增到130萬噸。鋼鐵、無機化工材料、機械等工業產品佔世界總產量一半以上,獲得了「世界工廠」的稱號。這次工業革命,正如1848年《共產黨宣言》中所說的:「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100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
20世紀前半期,則是以核能、飛機、汽車、化工和電子計算機的發明或發展作標志的。放射性材料鐳和釙發現以後,核裂變原理取得重要成果,核能開始被利用;飛機的革新是與航空材料的進步密切相關的;1927~1931年是化工技術發生轉折的時期,繼塑料以後,合成橡膠和合成纖維材料相繼問世,使有機合成材料工業進入了一個嶄新階段;20世紀初,內燃機技術取得突破,汽車開始大量生產;1945年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發明;1957年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等。
當今世界,我們正面臨著又一場新的技術革命——有人稱之為第四次工業革命。這次革命是以信息科學、材料科學和生物科學為前沿的。世界科技界權威人士認為,這場工業技術革命所帶來的影響和創造的社會財富,將遠遠超過歷次工業革命。
㈣ 英國工業在1870-1913年間的發展趨勢是什麼為什麼會出現這一趨勢
從1870年到1913年,英國工業總產量在世界上的比重,由32%下降為14%。19世紀90年代被美國超過,20世紀初被德國超過,落為世界第三位。1913年,英國的鋼產量為778萬噸,不到美國的三分之一和德國的1/2。與此同時,對外貿易由於美、德的競爭,在世界貿易總額的比重,由1871年的22%,下降為1913年的15%。農業原料和食品也越來越仰賴於從國外輸入。
英國工業發展落後的主要原因在於:在第二次技術革命中,英國起步較晚,且步伐較慢,英國的大部分工廠建於工業革命早期。到19世紀中期後,這些工廠的設備日顯落後。但是英國資本家在世界市場上一直未遇對手,故對技術改革和設備更新不感興趣,也不願由於更新設備而遭到損失。他們安於現狀,並把大量資本投資於殖民地,以獲取超額利潤。大量資本的輸出,影響了國內投資的擴大,遲緩了工業的發展。而美國、德國等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在19世紀後,紛紛開始採用先進的技術與設備,生產力飛速發展,使英國不可避免地在世界市場上受到激烈的競爭。許多國家對英國商品實行抵制,採取了關稅保護政策。這樣,自19世紀70年代後,英國在世界市場上的壟斷地位被迅速地打破,從而也影響了英國工業的發展。
㈤ 概括19世紀五十年代英國 概括19世紀五十年代英國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徵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工業革命的完成,以及工業革命所造成的一系列巨大的經濟變化,特別是機器的普遍使用和國內外鐵路建設事業的大發展,直接推動了十九世紀50--60年代英國工業的迅猛發展。1850——1870年的二十年間,英國的棉紡織工廠由1932家增加到2483家,毛紡織工廠從1998家,增為2579家;毛紡織品出口額也增加了一點五倍。煤產量從4980萬噸增加到11200萬噸,生鐵產量從230萬噸增加到600萬噸,棉花消費量從5.9億磅拉至10.8億磅。1870年鋼產量達到22萬噸。此外,這一時期的工業技術也有很大的發展。如出現了不少高達80英尺,日產450——550噸生鐵的高爐;還先後出現了貝塞麥煉鋼法(1856年)和西門子——馬丁煉鋼(1867年)。在造船業方面,英國也最早用鋼鐵代替木材用於船隻製造,這就使機制鐵船逐漸取代木製帆船。 1850——1870年英國工業高漲時期,也正是美國、德國的工業迅猛發展急起直追的時期。但是一直到70年代,英國在世界工業生產和世界貿易中仍占首位,在工業方面,它生產著世界各國所需工業品的大部分,在對外貿易方面,英國及其殖民地在世界貿易總額中的比重上升以近四分之一,幾乎相當於法、德、美三國的總和。它擁有的商船噸位也佔世界第一,約為法、德、美、荷、俄各國的總和,這就使得英國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 十九世紀中期,英國所以能成為世界工廠,除了英國最早完成工業革命之外,更重要的是由於英國在世界范圍內占據了極其廣闊的殖民地。從十九世紀初期開始,英國大規模地推行殖民擴張政策,到七十年代,英國就已經占據了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殖民地,計達二千二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人口兩億五千多萬,幾近本土(24萬km2)的100倍。這就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原料來源和廣闊的產品銷售市場,加速了英國工業水平和工業質量的發展。到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初,英國的工業人口已經佔到總人口的62.8%,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隨著工業的迅速發展和經濟實力的增強,英國工業資產階級逐漸加強了自身實力,取得政治上的統治地位。其主要標志就是自由貿易政策的推行。早在職1846年英國就廢除了《穀物法》,1849年又廢除了《航海條例》。隨著工業的迅猛發展,五十年代以後,資產階級更進一步要求實行自由貿易政策,要求降低糧食和原料入口稅,要求歐洲其它國家也放棄限制入口和保護關稅制度。於是,1860——1865年,英國又先後同法國、比利時、義大利、奧地利等簽定了條約。1846——1848年,英國國會取消了二百多種商品的入口稅等等。國家簽訂了通商條約,促使這些國家降低了英國商品的入口稅。因此,自由貿易政策實際上是一種經濟侵略政策。它標志著自由貿易的實現。 十九世紀50——60年代,資產階級自由黨長期在英國執政,在經濟上實行自由貿易政策,這是這一時期英國政治生活的主要特點,反映了當時英國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政治經濟實力的增強。這種情況反映在政治上,就是「自由主義」統治的實現。當時,強大的工業資產階級掌握了英國國會的絕大多數議席,控制了國家的真正實權,在他們的主持之下,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在英國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此時同時,政府也在政治生活中允許有較多的民主自由,如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等自由,允許外國流亡者在英國政治避難。因此,1849年起,馬、恩都住在英國,並把倫敦作為第一國際總委員會的所在地(1864——1872年)。另外,1858年還取消了對猶太人政治權利的限制等。「自由主義」統治是英國資本主義經濟大發展和國內階級矛盾緩和的表現。 二、1867年國會改革和文官制度改革: 在1832年的國會改革運動中,工商業資產階級獲得了勝利,得以躋身國家政權之中,廣大工人、小資產階級和農民仍然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㈥ 兩次工業革命期間鋼鐵工業發展的原因
機器的發明和使用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第一階段。珍妮機的出現是棉紡織業第一項具有深遠影響的發明,使紡織效益提高了40倍以上。珍妮機的發明,一般認為是英國工業革命的開始。之後,有更多的機器被發明出來並得以應用,在冶金、採煤等其他行業,也出現發明和使用機器的高潮。 伴隨「電氣時代」而來的是「鋼鐵時代」。
新的技術革命也推動了老工業部門的發展,最突出的是鋼鐵工業。19世紀上半葉,由於房屋結構和鐵路的需要,熟鐵和鑄鐵的產量提高極快,但鋼的產量裹足不前。英國是當時世界上鋼產量最多的國家,1850年年產量不過6萬噸,同年它的鐵產量卻達到250萬噸。由於冶煉工藝的限制,鋼產量不高,價格昂貴,其用途局限於工具和儀表。19世紀下半葉,由於西門子、托馬斯等人在鋼鐵冶煉技術方面的貢獻,鋼得以大量生產且質量大幅度提高,因而逐漸代替熟鐵,作為機械製造、鐵路建設、房屋橋梁建築等方面的新材料而風行全球。鋼鐵工業的發展如日中天,導致重工業在工業中的比重直線上升,史稱「鋼鐵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顯著特點就是電力的廣泛應用,電動生產資料和生活用具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迅速地改變著社會上生產與生活的面貌。由於使用電力,其他工業部門也快速發展起來,特別是鋼鐵行業的發展,使人類在材料領域告別了棉花時代,進入到鋼鐵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則是主要以重工業為主如機器製造工業,電力工業,化學工業,鋼鐵工業,汽車工業等.凱利,貝塞麥,托馬斯,馬丁和西門子等的煉鋼法,以及後來發明的電爐煉鋼法,使得鋼產量劇增.鋼產量的劇增,導致了其價格猛跌,便宜價格又導致了鋼鐵迅速在很多部門和領域代替了鐵,應用的范圍廣泛擴大.鋼鐵技術的進步,不但引起了原有的重工業如採煤業,機器製造業,鐵路運輸業等的飛躍發展,而且存進了其它以鋼鐵為原料的新興工業的發展,如電力工業,電器製造,化學工業,石油工業,汽車工業和飛機製造業等.重工業很快地成為各個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非常重要的部分.到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重工業已經在世界工業中開始占據了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