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多少爭端與英國有關

多少爭端與英國有關

發布時間:2023-10-12 15:10:53

⑴ 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內戰都和英國有關嗎為什麼

1 獨立戰爭跟英國有關
原因:美國前身為英屬北美殖民地,獨立戰爭是為擺脫英國對北美經濟、政治(這方面其實很少,但黨的歷史學家總提)控制。
2 內戰沒有直接關系
原因:內戰是美國南北雙方在奴隸制、關稅、體制(聯邦權力和州權)等矛盾激化的產物,英國沒有直接參與。內戰與英國說得上的聯系是當時南方是英國棉花最主要出口國,也大量進口英國的工業製成品,所以南方堅信英國會在戰爭中幫助南方。這是唯一的聯系了。
不知道能不能幫助你,謝謝!

⑵ 英阿馬島戰爭發生於哪一年馬爾維納斯群島有哪些島嶼組成

1982年;福克蘭群島/馬爾維納斯群島,南喬治亞和桑威奇群島。

該戰爭是1982年4月到6月間,英國和阿根廷為爭奪馬島(阿根廷稱「馬爾維納斯群島」)的主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

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被視為冷戰期間規模最大、戰況最激烈的一次海陸空聯合作戰,這場戰爭同時也創造了海上戰略投送的經典戰例。

戰爭結果:

當英軍攻破最後一串阿根廷的天然防衛線後,各鎮內的阿根廷守軍開始猶豫和沮喪。一位阿根廷士兵形容說,一位排長吩咐下屬」如果當地居民反抗時,可格殺勿論「,但下屬沒有如此做事。

六月十四日,阿根廷駐軍司令梅南德茲少將向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的摩爾少將投降。9800名阿根廷軍人成為戰俘;另外,有4167名阿根廷軍人被堪培拉號遠洋班輪遣返回阿根廷。

戰事雙方出席獻降書簽署儀式的主要代表包括:阿根廷的海軍上校、梅南德茲少將、瑞福空軍中校及一位阿根廷政府法律顧問;英國的摩爾少將、兩位陸軍上校、一位海軍陸戰隊上校、一位陸軍中校等。

英軍在六月二十日重奪南喬治亞與南三明治群島並接受當地阿根廷軍隊的獻降;馬島戰爭參戰雙方正式停火。

長達七十四天的馬島戰爭共有死亡數字255名英軍、649名阿軍、3名福克蘭居民。

英國政府已下令有關福克蘭戰爭的機密資料將在2082年解封。

英國政府最終還是對馬島總督亨特發出警告。為此,亨特向手邊象徵性的兵力發布戰備命令,並將指揮權交給駐守當地的陸戰隊指揮官麥克·諾曼少校。

⑶ 描述18世紀英國和法國為爭奪北美殖民地的戰爭,過程,結果,具體原因。

一、戰爭名稱:北美殖民地戰爭

二、戰爭過程:

1、威廉王戰爭(威廉王之戰)

1689年,因光榮革命成為英王的威廉三世參加歐洲的奧格斯堡同盟,英法的對立開始。因此,在北美的英屬美洲和法屬加拿大也發生戰爭,但是,未獲得決定性的結果,因1697年的雷斯威克條約而停戰。

2、安妮女王戰爭(安妮女王之戰)

呼應歐洲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而開始的北美殖民地戰爭(1702年~1713年),英軍佔領法屬阿卡迪亞的皇家港,根據1713年的烏特勒支條約,獲得加拿大東部的紐芬蘭島和哈得遜灣地域。

三、結果:

戰爭進行中,英國漸次掌握優勢。但是,英國獲得壓倒性的勝利反而導致新英格蘭殖民地的喪失。法國的威脅消失後,新英格蘭殖民地不再需要英國的軍事保護。《巴黎條約》簽訂的12年後,爆發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1783年)。

四、原因:主因是擴張中的英法北美殖民地因西部或內陸地域支配權的競合,另外,歐洲爆發戰爭也必定波及北美大陸。

(3)多少爭端與英國有關擴展閱讀:

英法百年戰爭:

北歐維京海盜騷擾侵略法國海岸由來已久。卡洛林王朝時期,法蘭克統治者查理三世同意這些北歐人在法國海岸諾曼底定居下來,他們後來建立了諾曼底公國。

1066年諾曼底人在征服者威廉的統帥下成功地入侵英格蘭,他們同時統治著英格蘭和諾曼底。

1216年盎格魯—諾曼統治者失去了對諾曼底的控制,

12世紀中,英國金雀花王朝在法國佔有廣闊領地,

12~13世紀,法國國王逐漸奪回部分被英王佔領的土地。

14世紀初,英國仍占據法國南部阿基坦地區,成為法國政治統一的最大障礙,法國人試圖把英國人由法國西南部趕走,從而統一法國。英國當然不願退出,並欲奪回祖先的土地如諾曼底、曼恩、安茹等。

當時英法兩國因為貿易利益的關系,均對佛蘭德斯作出爭奪,使它們之間的沖突加深。

1328年,法國佔領佛蘭德,英王愛德華三世(1327~1377在位)下令禁止羊毛出口。佛蘭德因失去原料來源,轉而支持英國的百年戰爭中戰場上的法軍反法政策。

亨利二世採取耍賴戰略,他一方面承認法蘭西國王(路易七世)是他法律上的主人,另一方面又對法王的命令置若罔聞,根本不履行作為法國貴族的任何義務。

對於一個不但擁有國王頭銜、而且領土比自己大兩倍以上的強橫逆臣,路易七世和世界上任何有尊嚴和權力欲的封建君主一樣,把亨利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想盡一切辦法戰勝亨利,奪回本應屬於自己、屬於法蘭西國王的法國領土。

⑷ 18世紀:英國和法國爭殖民地。為什麼要爭,那些地方,過程還有結果。 謝謝!!!

英法殖民地沖突(1744年至1815年)
18世紀中期,一連串的殖民地沖突在法國及英國之間展開,最後更險致法蘭西殖民帝國的瓦解。這一連串的沖突就是從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1744年-1748年)、七年戰爭(1756年-1763年)、美國獨立戰爭(1778年-1783年)、法國大革命(1793年-1802年)及拿破倫戰爭(1802年-1815年)中衍生出來。
雖然法國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失利,被迫割讓在印度的殖民地,並在七年戰爭中失去了新大陸的大部份殖民地,但它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所作出的調停卻使她可以收復一些在美洲的殖民地。此外,當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拿破崙便逐步奪取政權,最終成為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這使得法國開始走上了對外侵略之路,並開始建立殖民地。

2) 英法爭霸

18世紀的標志是英國和法國之間爭奪殖民地霸權的斗爭。這兩個國家面對面地在全世界——在北美洲、非洲和印度——競爭。北美英屬殖民地大致可分成三類:主要生產煙草的弗吉尼亞及其緊挨著的鄰地;從事捕魚、伐木、商業和皮毛貿易的新英格蘭及其小批小批的不信奉國教的居留地。總的來說,這些英屬殖民地的一個特點是人口稠密,遠遠多於法屬殖民地人口。它們的另一主要特點是政治上難駕御。每個殖民地都有一名總督、一個咨詢會議和一個法院系統,三者都由英國任命。幾乎每個殖民地還有一個民選的立法議會,它通常與委任的官員們不和。議會是英帝國的一個與眾不同的特徵,當時,歐洲其他殖民帝國中均沒有起重大作用的代議制機構。總之,英屬殖民地民選的議會狂熱地捍衛他們所認為的是其不可剝奪的權利的東西。他們與倫敦政府最通常的爭吵的原因在於,後者堅決認為所有殖民地產品都應用英國船隻送往英國。北美法屬殖民地因其戰略位置而非常出色。最初的法國據點於1605年、1608年及1642年分別在阿卡迪亞(即新斯科會)、魁北克及蒙特利爾建立。法國人以聖勞倫斯河流域為開拓殖民地的主要根據地,利用無與倫比的內陸水系向西推進到蘇必利爾湖,向南推進至俄亥俄河。1682年,法國貴族拉薩爾劃船沿密西西比河而下,聲稱整個密西西比河流域為法國所有,並命名為路易斯安那,以紀念路易十四。因而,法國人在非常短暫的時間里便已侵入北美大陸的中心。法屬殖民地不存在難駕馭的民選的機構。負責各殖民地防禦的總督和處理財政、經濟事務的地方行政長官皆由巴黎任命。法國人和英國人在西印度群島也是近鄰。這地區主要的法屬殖民地為馬提尼克島和瓜德羅普島,英屬殖民地則為牙買加、巴貝多和巴哈馬群島。這些殖民地作為同南面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地通商的貿易站是很有價值的,但是,它們最可貴的東西是它們的熱帶產品——糖、煙草和靛青——這些產品補充了法、英兩國的經濟。在非洲,到18世紀初,法國人已在馬達加斯加島、戈雷島和塞內加爾河河口安家,英國人則在甘比亞和黃金海岸落戶。非洲沿海的這些殖民點起了經營黃金、象牙、蜂蠟和奴隸交易的貿易站的作用;其中,奴隸占極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在西印度群島產糖殖民地的發展增加了對當地勞動力的需求之後。不過,非洲很少受到18世紀英、法競爭的影響。爭奪這塊大陸的真正的斗爭直到19和20世紀才來臨。相形之下,印度與北美洲的那些殖民地相似,是英、法激烈沖突的地區。17世紀初,英國人被荷蘭人逐出東印度群島後,便退到印度次大陸。到這一世紀末,他們已在印度營建了四個較大的據點,東海岸的加爾各答和馬德拉斯,西海岸的蘇拉特和孟買;蘇拉特是印度最早的英國貿易站,孟買則是葡萄牙公主於1662年嫁給查理二世時作為嫁妝帶給英國的。1604年,法國人已組織了他們自己的東印度公司,但它很快就開始不起作用。它於1664年復興,到這一世紀末,法國人在兩個較大的據點——加爾各答附近的金德訥格爾和馬德拉斯附近的本地治里——安置下來。

對殖民地利益的激烈爭端促成了在17和18世紀里多次戰爭的發生: 1652至1674年的接連三次的英荷戰爭.隨著威廉三世的繼位使英國和荷蘭聯合反對法國。1689年直到1763年接連四次的英法戰爭。所有這些戰爭都有兩個方面:歐洲方面和海外方面。歐洲方面的戰爭是圍繞王朝野心、尤其是法國路易十四和普魯士腓特烈大帝的野心進行的。海外方面的戰爭則起因於各種各樣的問題——印度的勢力均衡、在美洲的相沖突的領土要求、西班牙殖民地的貿易條件以及對世界商船航線的控制。這些戰爭載入歷史的名字為:奧洛斯堡聯盟之戰或威廉王之戰(1689—1697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或安妮女王之戰(1701-1713年),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或喬治王之戰(1743一1748年),七年戰爭或法國和印第安人戰爭(1756-1763年)。隨著英、法之間大規模戰爭的爆發,戰爭破干1756年降臨到印度。西班牙於戰爭晚期站在法國這一邊參戰,因此,被迫將佛羅里達割讓給英國。作為補償,法國把路易斯安那西部即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區給予西班牙。就歐洲而論,條約允許普魯士仍佔有西里西亞、成為奧地利爭奪德意志領導權的對手。然而,對世界歷史來說,具有遠為重要的意義的是巴黎和約的海外影響。根據和約條款,法國遭到了甚至比荷蘭在17世紀、西班牙在16世紀所蒙受的更為恥辱、更為徹底的失敗。西班牙和荷蘭雖然威信掃地,但各自仍保有大量殖民地——西班牙殖民地在美洲和菲律賓群島,荷蘭殖民地在東印度群島,而法國,不僅威信喪盡,還被剝奪了其幾乎所有的海外殖民地。

英法百年戰爭最後以英國的壓倒的勝利而告終。一個原團在於,法國更感興趣的不是海外殖民地,而是歐洲霸權。英國勝利的另一原因是,移居殖民地的英國人較法國人多得多。再一重要因素是,法國土壤較英國土壤肥沃。法國的農民群眾深深地依戀自己的土地,他們能夠得到足夠的收入,無須求助於移居外國。英國工業的驚人發展也有助於英國在海外競爭中的成功。英國繁榮的經濟以各種方式促進了英國的海外事業。它為殖民地發展提供了更多的資本;此外,英國工業對海軍建設有充分准備。

⑸ 馬島之爭:英國是如何獲得馬島的阿根廷為何輸掉了馬島海戰

海島具有重要的地理、軍事、經濟戰略價值,所以歷年來一直都是世界各國競相角逐之地。據初步統計,全球有將近60個國家,在海島主權問題上存在著爭端,其中較為著名的是 英國與阿根廷之間的馬島之爭,他們為了爭奪馬島主權,爆發了二戰以來規模最大的海戰。

馬島的全名是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稱其為福克蘭群島。在巴拿馬運河開通以前,馬島被稱作是太平洋的鑰匙,因為它是扼守麥哲倫海峽的咽喉要地,是連接南大西洋通往太平洋的唯一通道, 所以誰控制了馬島,誰就掌控了兩洋間的航線。

後來巴拿馬運河開通後,運河成為新的捷徑通道,馬島的戰略價值受其影響有所下降,但因地形條件及扼守兩洋要沖的優勢還在,所以它在軍事上依舊還是南大西洋的戰略支點。英國就曾在過去的兩次世界大戰當中,利用馬島便於隱蔽突襲的地形,擊潰了當時進入馬島海域的德國艦隊。

正是因為馬島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戰略價值,英國和阿根廷才會為了其主權歸屬問題兵戎相見。究竟, 英國與阿根廷為何會起馬島爭端?阿根廷又是如何在馬島戰爭中敗下陣來?而世界大國美國,又在馬島海戰中扮演者什麼樣的角色?

新發現地域的主權,一般都歸屬於第一個發現的國家。通俗點來講,就是誰先發現,誰先殖民,誰就先佔有。而 在誰先發現馬島這一問題上,阿根廷與英國也存在著爭議

史書上確切記載最先發現馬島的其實是荷蘭人,時間點是1600年。但 英國堅持認為自己才是第一個發現馬島的國家 ,因為早在1592年的時候,英國航海家就曾在遠處眺望過馬島,只是當時沒有用地圖繪制下來,所以無法拿來當考證。

阿根廷則認為,馬島是由西班牙資助的麥哲倫探險隊發現的 。探險隊中的一名船員,在1520年時發現馬島,早於英國幾十年,所以英國不能用最早發現為由,去主張馬島主權歸屬他們。

既然兩國都沒在「誰先發現」上占理兒,那就從誰先殖民說起。當時正在走下坡路的西班牙帝國,因為王朝絕嗣的問題爆發了 王位繼承戰爭 。英、法、奧等國為了掠奪其殖民地,展開了激烈的王位爭斗,最後由法國的波旁王室勝出。

自波旁王室取得西班牙王位後,法國就經常干涉南美洲事務。1764年法國航海第一人布干維爾,就曾在路易十四的指示下, 以法國的名義在馬島的東島建立了據點 。而英國緊隨其後,於1765年 以喬治三世的名義在馬島的西島也建立了據點

眾所周知,西班牙是南美洲的殖民帝國,法國染指南美佔領馬島東島的行為讓他們無法忍受,所以對其抗議施壓。最後法國決定將東島轉讓給西班牙,條件是西班牙需為此付出2.4萬英鎊的代價(賠償款)。

西、法兩國交接完東島事務後,西班牙開始把目光放在了「隔壁鄰居」身上。他們用武力逐出了西島上的英國人,然後完整佔有整個馬島。只不過當時的西班牙,並沒有在馬島上做殖民建設,而是 將馬島交給了「西班牙阿根廷聯合州」去管理,這也是阿根廷獨立後爭奪馬島主權的伏筆。

西班牙強行驅逐英國人之後,英、西之間產生了沖突。為了防止矛盾繼續升級,兩國還為此進行了協商,並簽了一份秘密協議。 協議中同意將西島歸還給英國,但馬島的主權優先權必須在西班牙手上。

兩國達成協議後,英國在1771年重新拿回了西島。只是當時的英國認為馬島缺乏經濟價值,不值得開墾建設,所以決定在三年後撤出,走前為了留下主權證據,還立了一塊「 西島屬於喬治三世財產 」的牌匾。

西班牙對東島的佔有,也只維持到了1811年,所以 當英、西據點全部撤出之後,馬島又恢復了無人島的狀態。 而這一階段的南美剛好爆發了獨立戰爭,阿根廷豎起獨立大旗發動了「五月革命」,不僅脫離西班牙殖民統治,還走上了獨立建國的道路。

獨立後的阿根廷認為自己享有西班牙殖民遺產繼承權,所以宣告馬島主權歸屬於阿根廷。 得知消息的英國非常惱火,他們認為馬島是西班牙從英國手上搶走的,並且自己也從未放棄過馬島主權,所以與阿根廷起了爭執。

然而就在兩國為此爭吵不休之時,馬島海域內發生了件事情。阿根廷借「非法捕撈」為由沒收了美國三艘漁船,這一舉動徹底將美方激怒。所以美國為了報復,摧毀了阿根廷在馬島上的所有據點,並宣告馬島是無主權島。

美國的報復行為,剛好給了英國奪走馬島主權的機會。1833年,英國派護衛艦武裝佔領馬島,不僅將阿根廷官員全部趕走,還在島上插上了英國國旗,重新宣誓了英對馬島的主權。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 英國便一直事實佔領著馬島,最後還在1892年將其正式劃為自己的殖民地。

英國拿下馬島期間,為彰顯主權,在島上設置了總督府、行政機構以及移民居點。不僅源源不斷的往馬島輸送英國移民,還把之前殘余在島上阿根廷居民強制遷走,這也是目前馬島常駐居民有90%以上是英國後裔的原因。

雖然馬島成為英國殖民地後,被英國長期佔有著,但阿根廷卻一直沒有放棄對馬島的主權訴求。1935年阿根廷發表地圖郵票表決心,而英國也不甘示弱,於1946年發行馬島地圖郵票,兩國都在為了爭奪馬島主權,明裡暗裡的相互較勁。

後來二戰結束颳起一陣非殖民化浪潮,阿根廷開始藉助這股力量,推動奪回馬島的進程。其不僅向馬島海域派駐海軍,還 在1958年的時候,將馬島歸屬問題提交到了聯合國。

聯合國認為,馬島主權存在爭議,就讓英、阿兩國和平談判解決,所以他們這一期間經常進行外交談判。原本在這一過程當中,英國改變了強硬的態度,緩和了與阿根廷之間的關系,願意讓其與馬島進行往來,但偏偏馬島海域在這個時候 被勘探出有豐富石油資源,所以英國又馬上收緊了馬島與阿根廷之間的聯系。

只是英國的做法非常矛盾,一邊在強調馬島主權歸屬英國,一邊又開始削弱自己在馬島上的軍事力量,不僅減少駐扎馬島的海軍艦船和裝備,還撤出了防務巡洋艦。雖然對於英國來說,他們只是不相信阿根廷敢跟自己武力抗衡;但在阿根廷的眼裡,這是一種放棄主權的行為。

所以阿根廷軍政府決定針對馬島問題,對英國使用雙軌政策。如果英國同意再次對馬島主權事宜進行談判,那就和平處理,如果英國不同意,那麼阿根廷將使用武力奪回。結果英國一直在實施拖延戰術,還用「島民自決」方案迴避主權談判。

加爾鐵里非常不得民心,但南喬治亞島國旗事件讓他駁回了不少好感。所以當大家稱呼他為阿根廷英雄之後,他開始飄了,在收復馬島的問題上沒有循序漸進,而是選擇提前對英國發動馬島戰爭。所以 1982年初,英國與阿根廷再次談判破裂,阿根廷決定武力收復馬島,收回馬島主權。

英國首相得知消息後下令回擊 ,讓海陸空聯合作戰,實施馬島海域全封鎖,切斷阿根廷本土與馬島阿根廷守軍的聯系。所以阿根廷守軍在失去支援,以及後勤補給的情況下彈盡糧絕,被迫選擇了投降。而這歷時74天的馬島海戰,最終在阿根廷的慘敗下畫上句號。

在南喬治亞島事件發生以前,美國一直不想插手英、阿之間的馬島爭端,因為馬島對他來說經濟、政治意義不大,他沒必要參與進來,再加上要保證自己在南美洲的戰略意義,不願與南美實力較強的阿根廷鬧矛盾,所以每當英國希望其對馬島問題進行站隊之時, 美國都保持著旁觀的態度。

但南喬治亞島事件發生以後,美國擔心局勢發酵嚴重,會給蘇聯介入南美洲事務的機會,所以出面進行調停,立促英國與阿根廷和平談判。考慮到英國如果成為戰敗方,蘇聯必定會進來攪局這一情況,美國在調停過程中還曾表示, 如果英、阿矛盾升級為軍事沖突,美國將會毫不猶豫支持英國。

結果阿根廷根本不配合調停政策,他們認為美國不會為了英國,犧牲南美的地區性利益。 而且阿根廷時常會給美國的中美洲反叛亂行動提供軍事支持,所以他們堅信與美國的友好關系更勝英國,再加上有法國、西班牙等歐列可以為自己提供軍火,所以阿根廷才「氣勢洶洶」的發起馬島海戰。

只是他們萬萬沒想到,戰爭爆發之後美國真的轉變中立態度支持英國,不僅為其提供衛星偵察等技術支持,還給了巨額的軍事物資援助。而 北約和歐盟(當時是歐共體),也開始對阿根廷進行禁運制裁,法國等歐列全都停止向阿根廷進行軍火銷售。 所以阿根廷的慘敗,除了有對英國「小看」的原因之外,也有對美國等大國態度的誤判。

馬島戰爭結束後,英、阿短暫斷交過幾年,直到阿根廷新任總統梅內姆提出「 擱置馬島主權,恢復兩國關系 」,英國與阿根廷才開始復交。兩國於1999年關系正式破冰,並簽署了合作協議。

只不過英阿之間並沒有「歲月靜好」多久,馬上又迎來了新一輪的馬島主權沖突。2010年,英國在馬島海域勘探及開採石油,引起阿根廷政府的不滿。阿根廷認為英國是非法開采,所以決定通過封鎖通往馬島的航線,去抗議英國的行為。

他們先是強調所有經駛停靠馬島的船,都需提前向其申請,然後表示如果遇上英國石油開采公司的船隻便一律扣押,好懲罰英國對阿根廷馬島主權的「侵犯」。英國快被阿根廷氣炸,為了同樣「捍衛」自己的馬島主權,派了戰艦前往馬島海域。

所以英國與阿根廷的關系,又因「馬島主權新爭端問題」再起爭議,而馬島也因巨大石油儲備等經濟資源,重新成為了英國與阿根廷之間的爭奪焦點。

馬島的大部分島民都是英國後裔,他們受自己的族群文化、 歷史 以及語言的影響,本能的親近英國以及排斥阿根廷,所以在2013年英國政府推動下的馬島公投中,有98.8%的居民支持馬島歸屬英國,繼續作為英國的海外領地。

參考文獻:

①《淺析福克蘭群島主權之爭—一種國際法視角》文丨李澤生

②《美國與英阿馬島戰爭(1982.3-1982.6)》文丨王娜

③《馬島戰爭啟示:阿根廷為何會敗?》文丨朱磊 張根亮

⑹ 英國殖民者給哪些國家間留下了領土爭端

英國殖民者在撤離印度時,留下了克什米爾領土爭端,造成了延續幾十年的印巴沖突。還有麥克馬洪線,也是英國殖民者故意留下的中印沖突地點,造成了中印幾十年的邊界爭端。

閱讀全文

與多少爭端與英國有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旅行用什麼交通工具 瀏覽:370
英國的法國裔人口是多少 瀏覽:82
義大利紅酒主要品牌有哪些品牌有哪些品牌 瀏覽:490
伊朗什麼時候發的火箭彈 瀏覽:833
明日之後印尼炒飯怎麼做 瀏覽:830
義大利的冬天哪裡最熱 瀏覽:190
中國足球如何翻身 瀏覽:304
中國有哪些好茶是最濃的 瀏覽:814
為什麼不租借大熊貓給印度 瀏覽:255
雅思越南成績怎麼樣 瀏覽:230
印尼大學授課語言是什麼 瀏覽:619
日亞海淘一般多久到中國 瀏覽:967
在印度浪費牛奶怎麼辦 瀏覽:349
厄瓜多籍在中國能呆多久 瀏覽:908
印度進口的氨糖多少錢 瀏覽:953
英國入境中國隔離多久 瀏覽:774
越南在哪個國家留學很多 瀏覽:114
印尼什麼地方人口多 瀏覽:400
900印尼盾多少人民幣 瀏覽:103
孤島驚魂五越南打火機如何獲得 瀏覽: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