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澳大利亞是什麼時候殖民的
1606年,西班牙人托雷斯航海經過了澳大利亞與巴布亞紐幾內亞之間的海峽。荷蘭的探險家們繪制了澳洲北部和西部的海岸圖,並發現了塔斯馬尼亞。第一位英國探險家威廉·丹皮爾於1688年在西北海岸登陸。但直到1770年,才有另一位英國人詹姆斯·庫克船長乘"努力號"到南太平洋進行科學考察性航行,以繪制曾被稱為"新荷蘭"的東海岸圖,並宣布這地方為不列顛土地。
美國的獨立戰爭結束了它作為囚犯流放地的歷史,因此英國需要物色新的地方建立監禁地。曾作為博物學家與庫克船長一同航行過的英國皇家學會主席約瑟夫·班克斯爵士促使澳大利亞成為安置囚犯的殖民地。
1788年1月,由11艘船隻組成的第一艦隊抵達博特尼灣。但菲利普總督覺得悉尼港更可取。1月26日,菲利普總督在悉尼港登陸。這一天現在定為澳大利亞國慶日。第一艦隊共載有1500人,其中半數是囚犯。羅伯特·休斯所著《決定命運的彼岸》一書便是近代關於囚犯制度的經典作品。他認為這個制度對澳大利亞社會產生了長遠的影響。在以後的80年中,英國向澳大利亞輸送了約16萬名囚犯。
逐漸地,自由移民的人數大大超過了囚犯。19世紀中期的羊毛工業和淘金熱促使移民活動進一步發展。勞動力的缺乏、一望無際的叢林以及通過農業、礦業和貿易而致富,所有這一切是形成澳大利亞獨特的社會機制與思想感情的因素。
1788年當歐洲移民到達時,澳大利亞約有30萬土著人和托雷斯海峽島民。殖民地的開拓強行攆走了當地的土著民族,中斷了傳統的土地管理方法,並將新的動植物種類引進易受毀壞的生態系統中。19世紀和20世紀早期,由於新的疾病、文化中斷和解體的影響,土著民族的人口大幅度減少
2. 奧大利亞從英國稙民地獨立是那一年
澳大利亞對外公布的建國時間是1788年1月26日,1830年,英國人聲稱對整個澳洲擁有主權。1901年宣布獨立並正式成為英聯邦成員。澳大利亞因其成功的農業和居世界第一位的牛羊出口而聞名於世。1770年,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庫克抵達澳大利亞東海岸,宣布英國佔有這片土地。1788年1月26日,英國首批移民抵澳,開始建立殖民地。這一日後被定為澳大利亞國慶日。1900年7月,英國議會通過「澳大利亞聯邦憲法」和 「不列顛自治領條例」。1901年1月1日,澳各殖民區改為州,成立澳大利亞聯邦。1931年,澳成為英聯邦內的獨立國家。1986年,英議會通過「與澳大利亞關系法」,澳獲得完全立法權和司法終審權。
3. 澳大利亞作為英國殖民地時期,英國對其的統治是什麼
1768年,英國海軍部委任航海家詹姆斯·庫克以觀摩金星凌日為名,到位於「南方大陸」以東的塔希提島,然後探尋南方大陸。庫克在塔希提島完成觀察任務後,越過該島繼續西航。1769年,他的船隻到達了紐西蘭,環繞紐西蘭一周,並穿過紐西蘭南北兩島之間的海峽(今庫克海峽),判定該島由兩島組成。庫克決定經由爪哇、好望角返回英國,因而不停地西航。這樣便碰上了澳大利亞東海岸。與他同行的還有植物學家約瑟夫·班克斯和博士索蘭德等。這些英國人沿澳大利亞東海岸北航,1770年4月到達了一個巨大的海灣。他們登陸上岸,花了8天時間進行探察,見到了許多奇觀。因植物茂密繁多,便給這個巨大的海灣命名為植物灣,他們還給見到的各種地形取了名字。離開植物灣後,庫克一行沿岸繼續北航達1,800英里,途中曾三次登陸勘察,最後到達了澳大利亞最北角,在今佔領島登陸。他們以英王喬治三世的名義宣布澳大利亞東部為英國領土,並取名為新南威爾士。
庫克在航海日記里詳細地描述了他們在澳大利亞東部的見聞。他寫道,在這里「景色愉快宜人,旖旎多變,有崇山峻嶺、平原峽谷,還有小片草地」;「我們在好幾處望見裊裊炊煙,肯定有人居住」。他在談到那個巨大的海灣時說:「在這個地方發現大量𫛟魚,使我想到要把它命名為𫛟魚灣」,但是「在這個地方,班克斯先生和索蘭德博士發現大量植物,使我想到要把它命名為植物灣」。
庫克等人於1771年回到倫敦,向海軍部做了報告。1774年,海軍部再次派他出航澳大利亞進一步探險。庫克率領「努力號」和「發現號」揚帆西航,1779年在夏威夷島上被土人殺死。
庫克對解開「未知南方大陸」之謎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史家們一般認為,庫克是發現澳大利亞大陸的「哥倫布」。從上面的史實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荷蘭人揚茨才是真正的「哥倫布」,而庫克只不過是「亞美利哥」。這樣的評價應當說是實事求是的,公正的。
淪為英國殖民地
英國從1717年開始,一直把本國重罪犯人流放到北美殖民地去。1783年,北美殖民地贏得了獨立,英國喪失了北美流放地。這時,英國社會因工業革命和圈地運動大規模地進行而陷於動盪的局面,犯罪率日益升高。擁擠在囚船上和監獄中的犯人發生了瘟疫,並有向農村蔓延之勢,而犯人暴動又屢屢發生。如何處置犯人成了當時執政的皮特政府急待解決的問題。
1779年,曾經隨同庫克發現東澳大利亞的約瑟夫·班克斯向下議院的一個委員會建議,把東澳大利亞的植物灣地區作為流放地。英國政府採納了班克斯的建議。1786年8月,內務大臣悉尼勛爵宣布東澳大利亞為刑事犯和政治犯的流放地,並指示海軍部做准備,以便把第一批犯人運往澳洲。接著,英王任命阿瑟·菲利普上校為新殖民地的第一任總督兼駐地司令官。
1787年5月13日,菲利普總督率領212名海軍陸戰隊員,押送575名流放犯離開英國,於1788年1月到達澳洲的植物灣。從此,澳大利亞淪為英國的殖民地。
英國變澳大利亞為自己的殖民地化費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經歷了流放犯殖民地和公民殖民地兩個歷史時期。
(1)流放犯殖民地時期(1788-1823年)
從1788年開始,英國把大批犯人陸續流放到澳洲。1788-1795年間,流放來的犯人為5,765人;1795-1810年間為6,525人;1816-1820年間為11,250人。最初30多年,被放逐到澳洲來的犯人總數達33,508人。據統計,在澳大利亞的白人總人口中,犯人、釋放犯及其後裔佔3/4以上①。
流放來的犯人除少數確有危害社會的罪行外,大多數是無以為生的貧民,被剝奪土地的農民,乞丐,或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愛爾蘭人以及政治犯,等等。
英國在這里建立起的殖民政府起初具有濃厚的軍事專制性質,以犯人及其後裔為統治對象。在1823年以前,總督擁有赦免罪犯、緩刑、徵兵、維持法紀、賜予土地、統率軍隊、保衛移民等權力。總督對母國政府負責,受殖民大臣遙控。
澳殖民政府利用軍隊和嚴刑強迫流放犯在傑克遜港(今悉尼市)建造住所,修築道路,開荒種地,辦起農場和牧場。澳大利亞出現了第一批城市和鄉村。初期,一切東西,尤其糧食和生活必需品完全依賴母國的船隻運輸供應。一旦運輸船延誤日期或失事,就會給殖民地帶來嚴重飢饉。如1789-1790年的飢饉使菲利普總督深信,只靠流放犯的勞動,不可能使殖民地長期存在下去,因而他制定出發展殖民地的方針:從英國吸引自由移民來澳大利亞,把犯人作為自由移民的勞動力;賜土地予官員,亦由犯人充作勞動力;賜土地予釋放犯。這一方針後經格羅斯等總督修改充實,成了英國殖民當局長期在澳的殖民方針。其結果使澳大利亞社會向與流放犯殖民地相反的方向發展。
農業是這一歷史時期的主要經濟部門。農業經濟體制當時出現了四種類型:殖民當局的農場,強迫犯人勞動;軍政官員私人農場,指派犯人無償勞動或僱傭釋放犯;自由移民的個體經濟;釋放犯的個體經濟。
畜牧業、小型作坊和商業也陸續建立起來,其中以養羊業的出現和發展,對後來澳大利亞社會的發展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澳大利亞養羊業的鼻祖是前軍官麥卡阿瑟。1802年,他在倫敦說服了國務大臣卡登姆伯爵,允許他在澳發展養羊業。他帶著卡登姆給新南威爾士總督金的命令回到悉尼。命令要求金給麥卡阿瑟1萬英畝土地來飼養西班牙的美利奴細毛羊,澳大利亞的養羊業從此發展起來。
農牧業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客觀上要求擴大土地面積,從而加緊了對澳洲內陸的探察,並取得了一些成就。其中最重大的成就是1813年越過藍山山埡和1815年越過利物浦山脈的通道,進而發現兩山山麓以西的肥沃的大平原。新南威爾士殖民政府當即派出探險人員對大平原及其河流進行勘察,不久便開始大規模向這里移民。這就為澳大利亞農牧業,尤其是養羊業的迅速發展提供了必需的前提條件。
在各個經濟部門中,流放犯和釋放犯是社會生產的主要勞動力。最初的幾任總督都能正確地對待釋放犯。犯人刑滿釋放後,一般給予30-50英畝土地,如有專門技能,務使盡其才,並給予較高的社會地位。因而進入十九世紀後涌現出一批有名的釋放犯,如西米恩·洛德、查爾斯·威廉、湯普森等人。在這方面,澳大利亞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麥誇里總督(1809-1821年任職)是比較突出的。
在麥誇里總督時期,在如何對待釋放犯方面,澳大利亞出現了相互對立的兩派:凡擁護正確對待釋放犯的人,稱之為「解放論」派;凡反對給釋放犯以應有的社會地位的人,稱之為「排斥論」派。早在1816年,一批反對麥誇里的人寫了一份請願書交維爾牧師轉呈英國下議院。請願書控告麥誇里總督改變陪審團的決定、鞭打自由人、出賣赦免證和重用釋放犯等。1819年英國下議院任命了一個「調查監獄委員會」。殖民大臣巴瑟斯特任命約·托·比格為調查委員,去澳大利亞調查,雙方的斗爭達到高潮。
比格從1819年10月至1821年2月在新南威爾士和范迪門兩殖民區進行了細致的調查,並在1822和1823年先後向英國政府提交了三個報告,就有關犯人和釋放犯提出了如下建議:大力發展牧羊業,用流放犯牧羊;把最頑固的犯人流放到莫爾頓灣、克斯提港和博恩港去,對一般犯人亦「寧嚴勿寬」;廢除授土地予釋放犯的政策;禁止任命釋放犯擔任社會公職和由釋放犯參加陪審團。英國政府接受了比格的這些建議。
1821年12月,布里斯班取代麥誇里任總督。布里斯班奉命改變了對犯人和釋放犯的政策,完全按照比格的建議行事,把犯人從市鎮遷到鄉村,指派給自由移民去從事農牧業勞動;把所謂不堪改造的犯人送往麥誇里港和莫爾頓灣,後又改遷到諾福克島;同時廢止了授土地予釋放犯的政策。
(2)公民殖民地時期(1823-1850年)
十八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的英國工業革命,到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已基本完成。母國工業的巨大發展,迫切要求殖民地提供更多的原料和銷售更多的商品。在工業革命中,英國毛紡織工業高速度地發展起來,大幅度地增加了對羊毛的需求量,迫切要求澳大利亞養羊業迅速發展,以適應母國毛紡織工業高速度發展的要求。英國因此在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後改變了對澳大利亞的殖民政策。
英國政府在澳推行了新的土地政策,建立起新的授予、租讓和出售土地的制度。1825年,英國頒發給澳大利亞農業公司特許狀,在新南威爾士東海岸的紐卡斯爾地區授予該公司100萬英畝土地。後來又允許亨利·丹加爾家族在亨特河流域佔用30萬英畝土地。在1820-1850年間,僅塔斯馬尼亞一個殖民區就租讓土地達425萬英畝。新南威爾士共出租土地高達7,300萬英畝。這樣,澳大利亞出現了畜牧業大發展的局面。1847年,英國樞密院為了適應這一局面而頒布了有關土地租借的法令。此法令的頒布導致租借土地高達1億8千萬英畝。
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以前,出售土地也達到了一定的規模。1820-1831年間,塔斯馬尼亞和新南威爾士兩個殖民區共發賣土地500萬英畝;1837-1842年間又發賣土地200萬英畝。倫敦地產公司專門經營出售西澳大利亞的土地,它在18個月內就賣給70個自由移民50萬英畝土地。
英國政府還推行了新的移民政策。對自由移民給予旅費津貼。1830年以後從英國移入的公民幾乎全是由政府資助的。到澳大利亞後,殖民當局給予妥善安排,給予籽種、土地、工具和牲畜,無償向他們提供流放犯充作勞動力。從十九世紀二十年代起,自由移民大批湧入澳大利亞。1820-1850年流放來的犯人為10萬人左右,而自由移民高達20萬人以上。澳大利亞人口結構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自由移民數量超過了流放犯和釋放犯人數的總和;出現了階級差別;人口的總數從1820年的33,543人上升到1850年的405,363人,即在30年內增長了近11倍。
英國政府還改變了對澳統治方式。1823年,英國議會通過關於改善新南威爾士和范迪門地區的司法條例。根據條例,新南威爾士和范迪門地區分別建立起5-7人的立法會議。此後,英國被迫一次又一次地進行改革,變換統治方式。總督權力日益削弱,而由當地地主資產階級控制的議會的力量日益膨脹。
澳大利亞人口結構的變化,英國對澳統治方式的變化,以及採取新的土地政策和移民政策,所有這些表明,澳大利亞已由流放犯殖民地轉向公民殖民地。
除原有新南威爾士和范迪門地區外,英國殖民主義者還於1829年建立西澳大利亞殖民區,1836年建立南澳大利亞殖民區。自由移民不僅侵佔了藍山山脈和利物浦山脈以西的大平原,而且向南、向西,向整個澳大利亞擴展,到十九世紀五十年代整個澳大利亞都淪為英國的殖民地。
在這一歷史時期內,澳大利亞的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為了適應母國毛紡織業的發展,養羊業已發展成為澳洲的主要經濟部門。英國大量投資於細羊毛生產。擁有資本的移民絕大多數成為養羊主,史稱「牧地借用人」。他們隨著日益增多的羊群逐步向內陸推進,距海岸越來越遠。而規模巨大的養羊公司和牧羊場象雨後春筍般地陸續出現。到1849年,澳大利亞已擁有1,600萬只綿羊。羊毛成了主要的出口商品,出口數量迅速增長,1810年僅167磅,到1849年就達到了3,500萬磅。1850年,澳大利亞的羊毛幾乎全部運往英國,佔英國全年羊毛進口總數的一半。
羊毛生產和出口的迅猛增長對澳大利亞社會的發展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澳大利亞因此而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農業經濟發展也很快。首先耕地面積逐漸擴大,據不完全統計,1850年,新南威爾士、范迪門地區和南澳大利亞三個殖民區的農田已達43萬2千英畝,糧食自給率逐年增加。
農牧業的迅速發展是建立在侵佔土著黑人土地和屠殺土著居民的基礎之上的。據估計,在1788年時,大陸上黑人約有500個部落,人口總計約30萬。此外,在塔斯馬尼亞還有4-7千黑人土著。在流放犯殖民地時期,英國人和土著基本上是互不來往,只是有時流放犯逃到土著那裡避難。進入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後,尤其大規模養羊業開始後,英國殖民主義者為奪取肥沃土地,大肆屠殺黑人土著。採取的手段極端殘暴,如集體驅趕槍殺、在食物中下毒、追逐捕殺……。經過多年屠殺,到1876年,塔斯馬尼亞黑人土著被虐殺殆盡,大陸上的黑人85%以上也被虐殺了。
隨著農牧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澳大利亞內部市場逐步擴大,促進了供本地需要的製造業的產生,出現了造船、釀酒、制粉、農具等工業部門,此外,食鹽、服裝、製革、傢俱、陶器、鐵器等小型作坊也紛紛出現。工業中以造船業最為突出。范迪門是澳大利亞造船中心。1840-1850年間該殖民區建造輪船400艘,載重量總計達2萬4千噸。與此同時,從事商業和進出口貿易的機構以及金融銀行機構也陸續建立起來。
澳大利亞各殖民區土生土長的地主資產階級、中小資產階級、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在這一歷史時期內逐步成長起來,並開始了激烈的斗爭。在1823-1850年間,政治斗爭主要是圍繞著廢除流放制而展開的。澳大利亞各殖民區的中小資產階級、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主張廢除流放制,英國政府堅決反對。1837-1838年,英國下議院被迫建立一個由威廉·莫爾斯沃思爵士主持的委員會調查流放制的問題。1839年,英國政府下令廢除新南威爾士和范迪門地區的流放犯指派制。1840年,英國殖民大臣約翰·羅素勛爵在下議院發表演說,不得不承認流放制是奴隸制,並宣布廢除向新南威爾士流放犯人的制度。此後,澳大利亞本土的各階級和一些政治集團不斷地對英國政府施加壓力,迫使它在其他殖民區也廢除流放制,斗爭一直持續到1866年。是年英國不得不宣布在整個澳大利亞廢除流放制。
廢除流放制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之後,澳大利亞民族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起來,為澳大利亞民族的形成和1901年澳大利亞聯邦的建立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主要還是以英國女王為最高首領,任命總督,然後總督選舉總理及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