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國的主要產業
乳畜業。
十八世紀時英國本地產小麥開始不敵北美廉價小麥,放棄大量種植小麥,大量從美洲進口糧產,逐漸轉以乳畜業為主,較為集中,高度機械化,效益十分高:1%的勞動人口能夠滿足大約60%的食品需要。
英農牧漁業主要包括畜牧、糧食、園藝、漁業,可滿足國內食品需求總量含凳的近2/3。而農業在英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比重不到1%,從業人數約45萬,不到總就業人數的2%,低於歐盟國家5%的平均水平,低於其它主要工業國家。
農用土地佔國土面積的77%,其中多數為草場和牧場,僅1/4用於耕種。農業人口人均擁有70公頃土地,是歐盟平均水平的4倍。英是歐盟國家中最大捕魚國之一,捕魚量占歐盟的20%,滿足國內2/3的需求量。
(1)英國在哪裡生產糧食擴展閱讀
英國每年4月1日開始新的財政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支出包括公共支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開支)、支付債務利息和財務調整。財政預算收入含直接稅、間接稅和國民保險稅段老耐收入三項。
倫敦是世界著名金融中心,擁有現代化金融服務體系,從事跨國銀行借貸、國際債券發行、基金投資等業務。
同時也是世界最大外握春匯交易市場、最大黃金現貨交易市場、最大衍生品交易市場、全球第三大保險市場、重要船貸市場和非貴重金屬交易中心,並擁有數量最多的外國銀行分支機構或辦事處。倫敦金融城從業者近40萬人,共有550多家跨國銀行、170多家國際證券公司在倫敦設立了分支機構或辦事處。
Ⅱ 世界各種糧食作物的生長條件,及各種經濟作物的生長條件{分布規律}
經濟作物是輕工業的主要原料,其產物幾乎全部供銷售,因此也被稱為
商品作物。經濟作物種類很多,包括纖維作物、油料作物、嗜好作物(有時
稱飲料作物)和葯用作物。天然橡膠和大豆等,有時也包括在經濟作物之內。
世界主要經濟作物的生產分布大多與糧食作物相反,糧食生產分布比較
普遍,且與人口分布大體一致,而在世界糧食總產量中投入世界市場的比重
較小(僅約十分之一左右),且主要糧食出口國都是發達國家。但是主要經
濟作物的生產則往往是高度集中在少數地區,尤其是集中在發展中國家;發
達國家僅僅是在某些溫帶經濟作物(如甜菜、大豆和某些油料)及少數亞熱
帶作物(如棉花、葡萄)生產方面占的比重較大,熱帶作物則幾乎完全集中
在發展中國家。
主要經濟作物的生產分布所以有此特點,主要原因是這些經濟作物的生
長大多對自然條件有特殊要求,同時商品率很高,價值規律和競爭的作用特
別明顯,因此通過競爭逐步集中到了少數條件最有利的地區。另外許多經濟
作物的生產往往需要大量勞動力而不宜實行機械化,因此趨向於人口密集、
勞動力便宜的少數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發達國家除自然條件限制和勞動力昂
貴及其它社會、歷史等因素影響經濟作物生產比重較小外,還因為他們對蔬
菜、肉、乳等的消費量大,從而使很大一部分勞動力用於這些不適宜長途運
輸的農畜產品的生產方面。
世界經濟作物產品的消費地區與生產地區相反,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
一方面由於它們的加工工業比較發達和人均消費水平較高,吸收了較多的經
濟作物產品;另一方面也由於發達國家通過各種方式限制發展中國家加工自
己的農產原料,而它們卻把從發展中國家進口的原料經過加工後再部分出口
謀利,致使它們成為農產原料的主要進口地區。
世界天然纖維原料作物有棉花、麻類和木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棉花。
棉花原產印度,喜高溫多雨,熱帶草原、溫帶和熱帶季風地區最適宜生長。
由於灌溉技術的進步和對棉花質量要求的提高,戰後棉花日益向具有灌溉條
件的乾旱地區集中,而且棉花生產需要大量勞動力,機械化發展又較晚,棉
花經壓軋去棉籽後運輸成本不比棉織品高,這些因素都影響了棉花生產和消
費在地區分布上的不一致。世界棉花生產主要有四大地區:第一是亞洲大陸
南半部,包括蘇聯的中亞和外高加索以及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還有一些
西亞國家等,此區約佔世界棉花產量二分之一以上;第二是美國南部;第三
是拉丁美洲,主要是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哥倫比亞以及中美洲地區;第
四是非洲,其中以埃及和蘇丹長絨棉最為著名。世界棉花消費目前仍以發達
國家為多,除美、蘇和澳大利亞棉花自給有餘外,所有其它發達國家所需棉
花幾乎全部依賴進口;發展中國家所產棉花則大量供應發達國家。
世界油料作物多以一年生為主,包括大豆(有時也將大豆列為糧食作
物)、花生、油菜、向日葵、芝麻等,另外,棉籽、亞麻籽、大麻籽也是榨
油原料。多年生油料植物(如油橄欖、油棕、椰子和油桐等)佔次要地位。
油料作物生產的地區分布與糧食作物有些類似。世界上人口密集的地方都有
油料作物的種植,只是品種不同而已。不過,由於自然條件的限制,個別油
料作物的分布比較集中。世界上產油料最多的國家是美國(大豆、棉籽、花
生等)、中國、蘇聯(向日葵、棉籽)和印度(芝麻、花生、油菜籽和棉籽)
等。發展中國家在世界許多油料的生產上都占重要地位:花生、芝麻各佔五
分之四,亞麻籽佔五分之三,大麻籽佔70%,油菜佔三分之一,大豆占近四
分之一以及100%的油棕和椰子。油料作物是發展中國家的重要出口商品,
西歐和日本油料產量較少,是世界最大的油料進口地區。
糖料作物主要是甘蔗和甜菜。甘蔗是亞熱帶、熱帶作物,原產印度,後
傳播世界各地。八十年代初期,世界每年生產糖約9,000 多萬噸,其中近三
分之二為蔗糖,余為甜菜糖。世界甘蔗生產絕大部分布在發展中國家,其中
拉丁美洲約佔二分之一,主要集中在巴西、古巴、墨西哥、多米尼加和阿根
廷等國;亞洲佔四分之一,主要在印度、中國、菲律賓、印尼和泰國;其餘
則產在非洲(南非、模里西斯等)和澳大利亞等地。有的蔗糖生產國按人口
平均的產糖量很高(如古巴、模里西斯可達500 公斤以上),但消費量卻很
低,所產原糖主要供出口。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食糖總消費量遠遠大於發展
中國家,其人均消費量約為發展中國家的三倍多。發展中國家每年凈出口原
糖1,000 多萬噸,幾乎全部供應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和蘇聯。甜菜生產、消
費的地理特點與甘蔗不同。它是溫帶作物,歐洲是甜菜最大產區,約佔世界
總產量的80%以上。在歐洲,由英國向東經荷蘭、比利時、法國、聯邦德國、
民主德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一直延伸到蘇聯的烏
克蘭,以及義大利北部和西班牙等,許多肥沃的平原和河谷都盛產甜菜。北
美是第二個主要甜菜產區,產量約佔世界的9%左右。可見甜菜糖主要生產
國是發達國家,它們生產的甜菜糖主要供國內消費,而且尚供不應求,幾乎
所有甜菜生產國都要進口原糖。
世界主要飲料作物有咖啡、可可和茶葉,除日本、蘇聯有少量的茶葉外,
幾乎全部產在發展中國家。咖啡主要產於拉丁美洲(以巴西、哥倫比亞為最
多)和非洲;可可多集中在西非和巴西;茶葉則以亞洲的印度、中國和斯里
蘭卡為主要生產國。但是咖啡與可可的消費地則主要是發達國家,佔世界人
口四分之三的發展中國家,只消費了世界咖啡與可可總消費量的不到五分之
一。發展中國家茶葉的消費量較咖啡、可可為大。
橡膠在人類生產和生活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但由於世界人工橡膠的發
展。天然橡膠在世界橡膠消耗總量中所佔比重有所下降。天然橡膠原產於巴
西亞馬孫河流域,十九世紀七十年代被引進到東南亞。東南亞某些地區現在
是世界天然橡膠的主要產地,其中以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泰國為最多;
南亞的印度、斯里蘭卡產量也較大。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是天然橡膠的主要
消費者,約佔世界消費總量的三分之二;其次是蘇聯、東歐,約佔四分之一;
發展中國家僅消費世界天然橡膠的十分之一。
Ⅲ 世界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及分布
書本上講的不全面,而且同意農神並信業地域類型可能有不同名稱。世界農業地域類型及其分布
農業就是種植作物和飼養牲畜的活動。通過這種活動,不僅能獲得食物,還可獲得飲料、纖維、工業原料、葯物、花卉等。農業與人的生活和生產活動息息相關,但是各地的自然條件的差異,可種植和飼養的動植物不同,產生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也不一致,使各地的農業差別很大。先進的農業已成為高度多樣化的生產活動。就目前世界的情況來看,大體可以分為十二種不同類型的農業。它代表著環境條件、動植物種類、發展階段與生產方式的不同組合。現分述如下:
(一)(熱帶雨林)遷移農業
遷移農業(shifting cultivation)這是一種古老的比較原始的農業生產方式。這種耕作方式沒有固定的農田,農民先把地上的樹木全部砍倒,對一些大樹有時先割去一圈樹皮,讓它枯死,然後再砍倒。已經枯死或風乾的樹木被火焚燒後,農民就在林中清出一片土地,用掘土的棍或鋤,挖出一個個小坑,投入幾粒種子,再用土埋上,靠自然肥力獲得糧食。當這片土地的肥力減退時,就放棄它,再去開發一片,所以稱為遷移農業。
在過去,這種農業分布比較廣泛。如今,只在南美洲、非洲和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地區中的低地與丘陵地區還能見到,是由一些土著部族中進行著的一種農業耕作類型。我國海南島和雲南的某些少數民族也還有採用這種耕作方式的。我國稱這種生產方式為「刀耕火種」,它生動而又形象地表述了這種生產方式的特點。
用這種方式種植的作物各地並不相同,在巴西的亞馬孫河流域的印第安人,種的是玉米、木薯、豆子和土豆;居游輪住在東南亞山區的叢林的部族,種的是山葯、旱稻等。遷移農業的耕作十分粗放。在一片土地上種的作物的品種不一,種植的方式雜亂無章,不成壟也不成行,作物長的有高有矮,看上去是一種落後現象,其實也是對熱帶雨林環境的一種適應。熱帶雨林雨量大,雨點密集。混雜種植,作物高矮不齊,高的植蔽陸株遮蓋和保護了下面低矮和脆弱的植株,多層植物又逐層地阻止了熱帶暴雨對作物及對地面的襲擊和沖刷。另一方面,多種作物混雜,成熟的時間各不相同,可供食用的時間先後交錯,避免了儲存糧食的困難。但是這種耕作方式是種上以後,不加任何管理,任其自然生長。由於不向土地施肥,經過二三年或三四年,土地的養分除了作物吸收,雨水沖刷和細菌快速分解,使由焚燒植被留下的灰分營養元素消耗殆盡。結果,農民們不得不被迫轉移到另一塊土地上去,開辟新的農田代替已衰退的那片耕地。被廢棄的土地就依靠自然植被的演替的力量使地力慢慢地恢復,這一般需要10—20年,甚至更多的時間。如果農民們周圍的土地充裕的話,就等待植被基本恢復以後再行刀耕火種;如果土地不充裕,就只好加速其更替的速度,不等植被恢復,就再行刀耕火種。這樣,火燒後留下的灰分營養就逐步減少,維持生長的年限就不斷縮短,更替的速度就更快。如此惡性循環,最後導致生態平衡的破壞,農民們就只好遷往他處。
影響更替速度的因素還有人口數量。人口數量增加就需要擴大其耕地面積。與其他農業生產方式相比,刀耕火種式的遷移農業每人需要的土地面積更大。遷移農業是一種自給性的自然農業,它只能滿足人們最低限度的食物需要,沒有剩餘的產品進行交換。在遷移農業中,飼養動物很少。所飼養的動物只是在宗教性節日或其他節日才能食用,所以人們的營養構成缺乏蛋白質。捕魚和狩獵可以部分地補充其不足。
這種農業生產方式雖然落後,但它是長期生活在該環境中的人對這種環境適應的結果,也是長期實踐的總結。
(二)熱帶定居農業
在熱帶遷移農業的周圍地區,逐漸發展起來的定居農業,稱為熱帶定居農業。在非洲,熱帶定居農業分布在西非幾內亞灣沿岸及其北部副熱帶較乾旱地區與東非高原;在拉丁美洲玻利維亞以北的安第斯山區高原與墨西哥南部與尤卡坦半島的南部地區。值得指出的是,墨西哥南部及其附近地區與秘魯的高原是美洲古代印第安人的三個文明起源地——墨西哥文明(阿茲特克文明)、馬雅文明和印加文明。那裡農業很早就有發展,並且是世界重要的作物(如玉米、土豆、花生)與家禽(如火雞)的起源地。馬里尼日河流域也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古代文明起源地之一。
這種農業分布區的自然條件與赤道附近的熱帶遷移農業地區相比,在氣候上,雨量與溫度都有下降,並有干濕季之分;在地形上,多屬高原與山區和少量的河谷低地。低地比較少。土壤淋溶作用弱,有機質被分解的速度減小,有機質含量較多。總的說來,農業條件比較有利。這里的農田是固定的,不經常遷移。在作物方面,西非主要是高粱、小麥、棉花、花生;東非是玉米、高粱、小麥等;在墨西哥主要是玉米、小麥、棉花;秘魯則是玉米、小麥、土豆。在牲畜方面,除綿羊是共同飼養的牲畜以外,非洲有牛和驢;南美有獨特的駝羊,其體型比驢小,作役用每隻能負重數十公斤,日行幾十里。駝羊毛是重要的毛紡織原料。這類農業大多處於乾旱地區,灌溉是提高農產品產量的重要措施。在部分雨水較多的低地,亦可發展水稻。
(三)熱帶種植園農業
在熱帶地區有許多特殊的植物資源,它們在世界的經濟作物上佔有重要地位。在飲料方面,有咖啡、可可、茶;在果品方面,有香蕉、菠蘿、芒果;在原料方面,有橡膠、油棕、劍麻、煙草、棉花和黃麻,此外像甘蔗、椰子等既可作水果食用,也可作工業原料。隨著世界各國對這些產品需要量的增加,在熱帶地區出現了新型的,大規模的、單一作物型的集約化農場——各種種植園。
這些產品的生產呈現出明顯的地域性分布。茶主要分布於我國亞熱帶地區和印度、斯里蘭卡;咖啡主要分布於南美洲和非洲;香蕉集中分布在中美洲;橡膠集中分布在東南亞;油棕分布在西南非洲與馬來西亞;劍麻多數分布在東非,可可則主要在西非南部。種植園的產品都是作為出售的商品,而銷售市場大多是較遠的世界各地,所以種植園多選址在交通方便的沿海及其附近地區,特別是距市場較近的沿海地區,以利外運和銷售。
種植園的發展與歐洲的殖民主義有緊密的聯系。它起源於15世紀的西非熱帶海岸外為葡萄牙人占據的島上。而後,種植園又傳到美洲。雖然現在種植園的生產方式已遍布熱帶各地,但是最集中的還是美洲的熱帶地區。在美洲種植園最初是利用當地的印第安人或非洲的黑人作為奴隸,種植宗主國需要的奢侈食品與纖維原料。現在這些種植園占據了大片的土地,實行集約化生產某種作物。吸收當地大量的勞動力,居住在農場附近,以便集中管理。這些工人的工資低,生活條件差;而農場主與負責管理的白人收入高,生活條件優越。這就形成對比鮮明的兩個不同的社會階級。由於美洲的種植園的主人多是外國人,其所獲得的大量利潤被轉移到國外,使當地的經濟處於停滯落後狀態,影響當地經濟發展。為了解決這種與當地經濟發展上存在的矛盾,一般對這種出口到西方工業國家的產品進行就地半加工,以提高其產值。但是,如果遇到產品豐收,市場飽和,或西方市場經濟處於衰退時期,對產品需要下降,這些都對種植園經濟帶來影響。
(四)水稻種植農業(季風水田農業)
水稻農業是潮濕的熱帶和副熱帶地區一種獨特類型的農業。如水熱條件適合水稻種植,也可擴大到暖溫帶的某些地區。但它的分布地區主要集中在亞洲,從日本開始,經朝鮮、中國的南部、越南、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緬甸、孟加拉,一直到印度的恆河流域,以及斯里蘭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由於水稻在生長期間需要的水量大,所以需要土地平整、排灌方便。在平原地區,水稻田多集中在河流兩岸與三角洲地區;水源充足的丘陵地區,多依山勢沿等高線建成層層梯田。不論是在平原還是在丘陵地區,一塊塊平整的由田埂圍築成的稻田,碧綠的稻苗、潺潺的流水,加上頗具特色的村落,與常綠的樹叢或竹林形成一種色調明快而又別具風採的文化景觀。
水稻種植地區的北部溫度較低,冷熱季節性較強,大都實行水旱兩作,即冬季種麥,麥收後種水稻。往南,可以一年種兩次水稻,如果水肥和人力都充裕,則可一年種收三次。在水稻種植地區,往往兼種其他經濟作物,如茶、甘蔗、蠶桑、黃麻等。在牲畜方面,養有豬、牛和家禽等。在多水的濕熱地帶多養水牛。在我國及其他地方還在水田中養魚。印度人由於信仰印度教,忌吃牛肉,所以牛隻用於耕作和運輸。在我國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地區農民根據多年實踐經驗,創造出的「桑基魚塘」和「蔗基魚塘」,這是一種適合熱帶地區,而且生產水平相當高的農業生態系統工程。水稻耕作與旱地不同,不僅一塊地每年可以收種幾次,而且在田間耕作管理方面,如灌水、排水、土地平整、修整田埂、育種、插秧、中耕除草、防病除蟲等,其勞動強度要比旱地大得多。雖然機耕可以減除一部分繁重的體力勞動,但受地形、地塊等限制,耕作的進展也比較慢。在稻米生產占重要地位的國家,現除日本在稻田機械方面取得較大的進展外,其他國家和地區,還多靠人力和畜力。
水稻農業是一種需要投入大量勞動的精耕細作的集約農業,同時,水稻是單位面積產量很高的農業。所以水稻農業地區也是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人口對土地的壓力一般也大於其他地區。例如,我國的人口密度比較高的潮汕地區,每個農民平均只有幾分地。在亞洲地區,許多水稻耕作區,每戶只有少量的耕地,所以小農制度也是水稻地區的一個普遍特徵。
由於水稻是一種高產作物,往往受到很多國家的重視,其分布的范圍在不斷地擴大。如非洲的埃及、奈及利亞;歐洲的西班牙、義大利;美洲的古巴、委內瑞拉、巴西等國家水稻農業也都佔有一定的地位。在美國,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區,發展了大片稻田,那裡採用科學的大規模的旱地直播技術進行生產。由於,飲食習慣,美國的大米大多用於出口。在我國的北方地區,選育耐低溫品種,利用地下水進行灌溉,使水稻的分布向北擴大到華北、東北,甚至黑龍江省。
(五)穀物家畜農業
穀物家畜農業是一種種植旱作谷類與飼養家畜相結合的農業類型。穀物家畜農業基本上也集中在亞洲,它包括中國東部的華北與東北,中南半島的高原地區,印度的南部高原和西部地區,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西亞的兩河流域的附近地區。在非洲只出現在衣索比亞高原和南非的賴索托及其附近地區。
該農業地區,農作物中小麥占絕對優勢;其次是大麥、燕麥、黑麥、穀子、高粱、玉米、土豆等糧食作物;豆類作物中大豆占重要地位;經濟作物有棉花、煙草、亞麻、大麻、甜菜。由於氣候乾旱,降雨不穩定,為了保證產量穩定與增長,灌溉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家畜飼養上,印度與西亞地區主要是牛和羊,在中國則主要是豬與牛、羊。此外,馬、騾、驢在不同地區數量多少不一。牲畜除供勞役外,亦是肉食和皮、毛的主要來源。
上述農業分布區是世界上的兩河流域的西亞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文明以及黃河中游的中國文明的起源地,農業生產已經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一些地方人口密度大,加上耕作強度高,丘陵地區水土流失嚴重;平原,特別是低窪地區,如果灌溉不當,易引起鹽漬化,所以其生產的地區受到影響。
(六)地中海農業
沿地中海的周圍地區,是一種特殊的氣候地區。那裡的氣候,夏季熱而乾燥,冬季溫和多雨,降水多與氣溫高的明顯不一致是突出的特徵。這個地區是希臘和羅馬古代文明的所在地,開發歷史比較久。農作物以耐旱的品系為特徵。在農作物中,主要是小麥和大麥,其次是燕麥和玉米。葡萄、木本作物油橄欖,以及無花果是該地區廣為種植的經濟作物。飼養的牲畜有綿羊、山羊和豬。所以耐旱的農作物、木本經濟作物與飼養牲畜相結合是地中海地區農業的特徵。
在地中海農業中,農業、果木和牧業的生產地域空間上是彼此分離的。種植糧食作物的農田大多分布於平地和緩坡上,葡萄園和油橄欖、無花果多種植在丘陵地,高處的山坡是放牧的場所。由於牲畜放牧與農業在地區上分離,廄肥不能用於補充農田的營養元素,農田多依靠休耕來恢復地力。
在過去,農田種植提供糧食,果木供給飲料、油料和水果,牧業提供肉食、乳類和衣著用的毛皮,使地中海的三位一體式農業幾乎提供了全部生活中的必需品。現在,歐洲成為工業國家的集中地,對地中海地區有很大影響。因為,這里冬季溫和,對柑橘類果品及蔬菜的生長十分有利,加上市場需要量大,各種產品臨近市場等優越條件,結果對蔬菜、水果業的生產起著極大的刺激作用。葡萄業的發展為世界上重要的酒類生產提供了原料保證。因此,地中海許多地區其傳統的多樣化農業已被專業化的商品性農業所替代,為市場提供商品的園藝農業占據重要地位。
(七)市場園藝農業
市場園藝農業(market gardening)是為城市提供蔬菜、水果等商業性的農業。有時也稱為商品園藝業(truck farming)。這種農業的興起與發展與現代世界城市化的速度加快有關,為城市提供市民必需的食物。從事商品園藝業的農民實行的是專業化、集約化生產蔬菜、水果、葡萄等,但不飼養牲畜。他們有的只生產蔬萊,有的甚至只生產某一種專門用途的果品,以葡萄為例,甚至分食用葡萄、釀酒葡萄、制葡萄乾的葡萄。為了生產與市場需要相協調,農民組織起來與銷售商共同商定生產計劃。
這種商品園藝業在一些大城市的周圍發展起來。但是,在氣候條件不利於蔬菜和水果生長的地方,城市對蔬菜與水果的需要不能不依賴於遙遠的地方。特別是在長途快速保鮮等運輸技術不斷改善的條件下,大大刺激了遠距離大型蔬菜、水果生產基地的形成。例如,美國西南部加利福尼亞與東南部的佛羅里達及其附近地區,已成為供應全國的蔬菜與水果相當部分的重要基地。
(八)商業乳品農業(乳畜業)
與市場園藝業一樣,商業乳品農業也是隨著城市發展而產生的另一種商業性農業。影響這種農業生產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市場的遠近;二是飼料的供應。商業乳品農業其產品是為城市而生產的,城市需要流質的牛奶、乳酪、黃油等各種乳製品,共中新鮮的流質牛乳特別重要。因此,以生產牛奶為主的農場多分布在大城市的附近,以利用其距離近的優勢。而生產加工的乳製品的農場則受地理距離條件的影響較少,可以分布在離開城市較遠的地方。在飼料方面,乳牛既需要多汁的青飼料,也需要含蛋白質較多的精飼料。為了保證青飼料供應,農場多自種優質牧草。現在農場主為提高生產效率而採用圍欄飼養的辦法,飼料從別處購買,甚至乳牛也改變過去自己繁育良種的辦法,改從市場購買。在美國,這種大規模的自動化的工廠式的生產,在競爭中超過了家庭式的乳業農場,使家庭式的乳業農場處於沒落中。
從世界范圍來說,商業乳品農業分布在美國與加拿大連界的五大湖周圍地區,西歐和中歐地區,以及澳大利亞的東南與紐西蘭等地。澳大利亞與紐西蘭由於距歐美市場較遠,乳品經加工為製品後運銷國際市場。在歐洲,商業性乳品農場現仍以家庭式農場為主。
(九)商業牲畜育肥農業
商業牲畜育肥農業是指專門靠購買仔畜經過短期育肥,即可供市場肉食的商業性經營農場。其飼養的牲畜是牛和豬。城市的規模擴大,人口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肉食的需要大量增加。這些條件大大促進了專門育肥牲畜的農場的發展。
該類型農業在歐洲,從愛爾蘭、英國、一直分布到前蘇聯,在北美洲則從阿巴拉契亞山到密西西比河兩岸,以及南非,澳大利亞東南和紐西蘭的局部地區。這種農業是把飼養牲畜與穀物生產結合起來,所以也有人稱其為穀物和牲畜混合農業。在美國,這類農場除種植牧草以外,更主要是播種玉米和大豆用作飼料。由於機械化水平高,所以從播種到收獲都已不用人力,大大提高了效率,加上化學肥料、新的雜交玉米品種、除草劑、殺蟲劑等用於田間管理,使穀物產量有所提高,而成本卻隨之下降。在牲畜方面,牛是從專門繁育的農場中買來的幼畜,有的豬則是農場自己繁育的。為了加速牲畜的生長,採用欄飼的辦法進行飼養。由於選用優良品種,加上科學的飼養方法,牲畜生長速度很快,育肥時間縮短,為農場帶來較大的收益。美國每年生產的2億噸玉米、5000—6000萬噸大豆,除一部分供出口外,大多用作優質飼料,轉化成肉類和乳類供應市場。為了使圍欄育肥取得更大的效益,有的則向專門生產育肥飼料的公司購買,自身不再生產飼料。在地域分布上,為了避免冬季低溫對育肥的不利,專門進行牲畜育肥的農場則向冬季溫暖的地區轉移。
在歐洲,由於氣溫低,其飼料大多是低溫型的飼草、土豆與甜菜。在農場的經營規模上要比美國的小些。
(十)商業穀物農業(商品穀物農業)
商業穀物農業是一種面向市場的穀物農業,其作物以小麥占絕對優勢,玉米和水稻的比例各地不同。這種農業的分布區主要集中在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和前蘇聯。應當指出,前蘇聯與其他國家不同。它的穀物農場是屬於國營或集體經營性質的。
這種農業的特徵是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生產的小麥是世界糧食市場上的主要穀物。該類型農業的分布區原來是大片的曠野,到了近代才開發成為穀物生產基地,加上這些國家人口較少、工業發達,所以採取大規模的經營方式,每個農場所佔的面積都相當大。以美國大平原上家庭經營的穀物農場為例,一般都有400公頃(即4平方公里)或6000市畝。農業機械的不斷改善與動力的加大,為商業性穀物農場大規模經營提供了可能,但是伴隨而來的是成本的大大提高。為發揮機械的效率、農場主們在農業地帶由南到北購買幾個農場,彼此相距一定距離,這樣可利用南北氣候的差別,贏得小麥種植、收獲等田間作業上的時間差,可以使農業機械由南向北一個農場,一個農場地進行作業,通過增加農業機械利率,降低成本。這類農場,不僅農場主不在農場居住,就是農場用的工人除適耕的勞動季節來到農場外,平時也不在農場居住。這種農場由於經營的方式獨特,被稱為農業企業。由於這樣組織生產效率高,這類農場,通過合並,其范圍有越來越大的趨勢。
在美國,商業穀物農業生產的小麥,總產量達7000多萬噸。其中50%以上是供出口的。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小麥出口量在世界小麥貿易中占絕對優勢。這類商業穀物農場多數生產的是小麥,在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區也有經營水稻的,不過所佔比重甚微。
(十一)游牧業
游牧業(nomadic herding)是指靠放牧牲畜為生的一種自給性農業。這種生產方式適於難以進行定居農業的乾旱氣候地區。雖然現在從事游牧的人數在世界上並不多,據估計,只有1500萬人,但其所佔據的面積卻很大,大約有3000萬平方公里,幾乎等於世界農業面積的2倍。在世界上用於游牧業的乾旱地區主要分布於北非、中東、中亞等地。沙烏地阿拉伯的貝都印人(Bedouins),東非的馬賽人(Masai)都是世界著名的以游牧為生的民族。
從歷史上看,游牧業過去被認為是農業發展的一個階段。它比狩獵採集階段先進,但是比定居農業落後。現在認為游牧業是定居農業的一個分支,而不是其前驅。它是農民通過放牧牲畜以適應降水不足的乾旱地區的一種經營方式。
游牧業雖然驅趕牲畜,逐水草而流動,但是它絕不是隨機的漫遊。牧民們是根據多年對當地的地理條件、牧草生長情況等因素的變化所積累的經驗為依據而遷移。大體上,每一個游牧部落或民族都有其放牧的一定范圍。
由於各地氣候與植被條件不同,所放牧的牲畜也有所不同。在北非和中東,駱駝為其最重要的牲畜,其次是綿羊和山羊;在中亞以馬為主;東非以牛為主。在放牧的牲畜中,最耐渴的是駱駝,最耐粗飼料的是山羊,最耐寒的是在北極地區牧民們放牧的馴鹿。
牧民雖然從牲畜的放牧中獲得大部分生活必需品,但是,他們必須與農業民族進行物物交換,以獲得糧食、衣著等生活必需品。在歷史上,游牧民族由於具有強大的機動性,經常侵襲農業地區,建立一個個王朝,在世界歷史上有過很大影響。但是,今天的游牧民族則因缺乏現代科學、技術和文化,正處於衰落之中。很多地區的牧民已轉向定居,家庭成員中只有個別人隨牲畜到遠處放牧,其他成員則過著常年定居生活。中東地區石油工業迅速發展,牧民們大都放棄其傳統生活,轉向城市,只有邊遠地區,牧民們仍保持其原來的生活方式。
(十二)大牧場放牧業
在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阿根廷、南非等國家和地區,有大面積的乾旱和半乾旱氣候區。那裡,植被稀疏,只能用於放牧牲畜,適於經營大牧場(livestock ranching)。
雖然這里放牧著大批的牲畜,可是它卻與傳統的游牧業有很大不同。大牧場上的牲畜不是牧民的私有財產,而是牧主為出售而經營的一種商品。放牧人不拖家帶眷,而是受雇於牧主不帶眷屬的個體勞動者,一般稱為牛仔或牧童。
在美國,大牧場上放牧的牲畜是牛。早期在政府的土地上放牧。後來,由於條件稍好的土地被政府出售給農場主種植作物,大牧場乃向西遷移,面積縮小,而且需付給政府租金後才能放牧。原先放的是長角牛,這種牛耐粗飼,而且經長途驅趕不掉膘,但其缺點是易長牛蜱,肉質差。後來,改飼養歐洲的海福特肉用牛,在飼料等飼養條件上要求比較高,遂改變早先粗放式的放牧。有的牧場則不再把牛養肥後送去屠宰,而是在生長到一定程度後賣給農場育肥。
在阿根廷,由於潘帕斯草原植被非常優越,加上距海港近,放牧牛的大牧場比美國的效益高。在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的大牧場上,養羊占重要地位,羊毛的產量超過世界羊毛產量的一半以上。
(十三)混合農業
混合農業是種植業和畜牧業相互結合、兼而有之的綜合性農業。即個別地區和個別農場,同時生產農作物和牲畜兩種產品。該農業類型由來已久,是在經歷了植物培育和動物馴化後開始出現的。在生產力發展的初級階段,人們以栽培農作物、從事農耕活動為主,把經營畜牧業放在次要地位,將牲畜放牧在天然草地或農耕休閑地上,以此滿足自身對農畜產品的需要。在工業化帶動下的農業大發展時期,發達國家開始專門種植飼草料,使種植業和畜牧業愈益向專門化方向發展。
混合農業生產有多種方式。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農業是將飼養牲畜和穀物生產有機結合起來的穀物和牲畜混合農業。這種類型的混合農業,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亞以及紐西蘭等地,種植小麥、玉米等穀物以及牧草和飼料作物,飼養的牲畜主要是牛、豬、羊等。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市場,還是世界最大的羊毛生產國和出口國. 我國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產,因地制宜,將甘蔗、果樹、桑蠶的生產與養魚有機結合起來,創造了一種形式新穎的混合農業。目前,在歐洲和北美的英、法、美、加等國,混合農業仍是主要的農業類型。中國東部農業區和中西部半農半牧區也多屬混合農業范疇。在其它第三世界國家,這種農業是自耕農業的基礎。
Ⅳ <h1>英國的糧食和戰略物資主要來源於哪裡
素以海上殖民帝國著稱的英國,80%以上的糧食和戰略物資要依賴海外進口,每天平均有2500艘船隻航行於海上。北大西洋、中大西洋交織著溝通英國與各大洲國家之間的航線。戰時,保障這些交通線的安全便成為英帝國整個防禦體系的基礎。無論英國還是德國都深知這一點。
鄧里茲在日記中寫道:「在與海上強國英國作戰中,德國最重要的海上戰略任務是擊沉英國的商船,進行噸位戰。只有採用這種方法,我們才能取得對英作戰的決定性勝利。」
Ⅳ 美國稱霸之前英國如何稱霸世界
美國稱霸前,英國是靠經濟上戰勝主要對手西班牙,殖民經濟極大地擴張,形成「日不落帝國」而稱霸世界的。
其歷史淵源:
16世紀中期繼位的伊麗莎白一世擁護英國國教,與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對抗,她支援試圖脫離西班牙統治實現獨立的荷蘭,而且為英國海盜頒發「搶劫特許狀」,允許他們自由搶劫西班牙的商船。
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被激怒了,他派出23 000名士兵乘坐130艘船組成「無敵艦隊」向英國發起進攻,卻在英吉利海峽慘敗於英國艦隊。這就是1588年的英西海戰。
教科書告訴我們,西班牙在這次海戰後失掉了大國地位。但這僅僅是表面現象,其實根本原因是兩國經濟實力的逆轉。
英國和剛剛獨立的荷蘭分別在1600年和1602年相繼設立了東印度公司,開始了真正的亞洲貿易和殖民地經營。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經營和英國截然不同,這一點以後經常會被提及。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經營是富於極端掠奪性的,他們奴役當地人和奴隸開採金銀、種植甘蔗和咖啡,各殖民地除了單一的經濟作物,所有的衣食都依賴進口,沒有形成獨立的經濟體系。
但是英國為了擺脫貿易赤字,選擇了與西班牙完全不同的道路,建立起以種植園為中心的殖民地產業。英國在獲取的廣袤殖民地上,驅使殖民地人和從非洲掠來的奴隸們種植棉花,促進棉紡織業發展,建立大型牧場生產羊毛,引進小麥發展麵粉製造業。西班牙、葡萄牙雖然挖掘礦山掠奪了金銀,開墾了甘蔗園和咖啡園,但最終沒能在殖民地大規模創建各產業園區。最終這些是由英國完成的。
西方國家勢力的大規模擴張是工業革命的結果,而工業革命起源於英國的紡織業,這是世界史上公認的說法。眾所周知,1700年前後,印度紡織的一種平紋白布在英國非常流行,最終竟致使英國的紡織業者不斷破產,於是英國政府禁止進口這種白布,後來乾脆禁止民眾穿這種白布製成的服裝。據說,英國同時還拚命地製造各種織布機仿造這種白布,結果導致了工業革命,並最終幫助英國統治了世界。
修正這種學說的是沃勒斯坦和以布羅代爾為代表的法國年鑒學派,以及受年鑒學派影響的歷史學家們。
他們主張「與其說是工業革命,倒不如說是新大陸的發現、對亞洲的侵略以及對世界經濟的控制,導致以英國為中心的歐洲取得了世界霸權」。
當然,由於工業革命的先導作用,英國掌握了紡織業的技術,並且通過在殖民地生產棉花和羊毛控制了「衣」,這是英國國力增強的一個重要方面。
英國先是控制了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地,不但在那裡安置了從非洲掠來的奴隸,還遷入了英國國民,讓他們種植穀物和飼養牲畜,並從歐洲引進美洲大陸本來沒有的小麥進行大規模種植,就這樣,美洲成了歐洲的「大糧倉」。19世紀英國的世界擴張戰略就是最大限度地控制新大陸和歐洲之間的貿易。
結果,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中心的產業在英國曾經的殖民地——北美洲地區紮下了根。那麼南美洲怎麼樣了呢?西班牙、葡萄牙殘酷殺戮南美洲當地居民,「殺雞取卵」式的掠奪金銀,奴役奴隸並搶奪農田,但其統治下的國家除了砂糖和咖啡以外根本沒能形成像樣的產業。
唯一例外的國家是西班牙的殖民地阿根廷,最終農業得以發展。阿根廷農業之所以能有特別的發展是因為在英國控制貿易的情況下,西班牙把阿根廷定位成歐洲,特別是英國的糧食生產基地。
英國占據著印度、錫蘭或者說緬甸的廣袤土地,利用當地人或者源源不斷地從非洲運來的奴隸作為勞動力,這些勞動力在種植園種植經濟作物,英國也逐漸壟斷了糧食生產和糧食貿易。
這令世界經濟出現了新的狀況。
即使是現在南北美洲的經濟差距也仍然色彩鮮明地反映著舊宗主國的經營方針。而當時,殖民地產業的發達與否更加導致了其宗主國經濟實力的差異。
也就是說:英國正是因為在殖民地發展了農業和畜牧業,經濟才超越了西班牙。
在工業革命以前,工業製品在貿易中所佔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日常交易的商品多數是「食品」和「衣物」。當然,羊毛、棉花之類的服裝原料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比它們更重要的是砂糖、咖啡、紅茶之類的食品,控制「食品」方面的交易即是控制著世界經濟。這就是英國繼西班牙、葡萄牙開辟大航海時代之後所做的事情。
當時的英國控制了包括新大陸在內的全球市場,但是貿易的核心仍是農產品和衣料。英國通過累積「食品」和「衣料」所獲得的貿易利益增強了國力,從而擴張了殖民地並確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Ⅵ 英國的農業地域類型
英國的農業地域類型是乳畜業。
英國為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溫和多雨,故當地最典型的農業地域類型是乳畜業。英國乳畜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1、自然條件:氣候溫和濕潤,有利於多汁牧草的生長。
2、社會經濟條件:人口分布密集,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密集,市場需求量大;經濟和科技發達,畜牧業集約化程度高,產品質量優。
英國種植業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緯度高,熱量不充足,降水多,光照不足。
英農牧漁業主要包括畜牧、糧食、園藝、漁業,可滿足國內食品需求總量的近2/3。而農業在英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比重不到1%,從業人數約45萬,不到總就業人數的2%,低於其它主要工業國家。農用土地佔國土面積的77%,其中多數為草場和牧場,僅1/4用於耕種。
(6)英國在哪裡生產糧食擴展閱讀:
乳畜業是隨著城市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面向市場的農業地域類型,其生產對象是奶牛;產品主要是牛奶及其製品,如奶粉、黃油和乳酪。市場的遠近和飼料的供應是影響乳畜業生產的兩個重要因素。
世界乳畜業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周圍地區、西歐、中歐以及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地。我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圍也發展了乳畜業,產品主要是新鮮牛奶等奶製品、蛋、禽肉。
Ⅶ 英國的自然資源有哪些
英國主要工業有:采礦、冶金、化工、機械、電子、電子 儀器、汽車、航空、食品、飲料、煙草、輕紡、造紙、印刷、出版、建築等。生物制葯、航空和國防是英工業研發的重點,也是英最具創新力和競爭力的行業。同許多發達國家一樣,隨著服務業的不斷發展,英製造業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萎縮,80年代和90年代初兩次經濟衰退加劇了這一態勢。英製造業中紡織業最不景氣,但電子和光學設備、人造纖維和化工產品,特別是制葯行業仍保持雄厚實力。農牧漁業,英農牧漁業主要包括畜牧、糧食、園藝、漁業,可滿足國內食品需求總量的近2/3。而農業在英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比重不到1%,從業人數約45萬,不到總就業人數的2%,低於歐盟國家5%的平均水平,低於其它主要工業國家。農用土地佔國土面積的77%,其中多數為草場和牧場,僅1/4用於耕種。農業人口人均擁有70公頃土地,是歐盟平均水平的4倍。英是歐盟國家中最大捕魚國之一,捕魚量占歐盟的20%,滿足國內2/3的需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