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朝鮮戰爭後,全世界都對中國刮目相看,英國人這樣評價
1950年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毛主席的英明領導下,悄然渡過鴨綠江。以美國5星上將麥克阿瑟為首的聯合軍隊,即將迎來他們最大的滑鐵盧之戰。
在敵我軍事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中國人民志願軍英勇作戰,硬生生的把擁有現代化武器的美國軍隊趕出三八線之外,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麥克阿瑟將軍還曾叫囂:"中國人民不敢跨過鴨綠江,我們聖誕就能回家"這樣的囂張狂語。
毋庸置疑,往往說大話的人下場都很慘,麥克阿瑟最後被迫在停戰協議上簽字,成為其一生的恥辱。但朝鮮戰爭開始時,他有這個實力說這樣的話,因為當年的中國經濟實力落後,軍事武器連個像樣的火炮都沒有,而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隊卻是作戰飛機就有1100多架,隨時可以支援戰爭的還有三個航空母艦戰斗群。
另外中國軍隊人數也落後於美國聯軍,戰爭一開始,中國政府只派遣了31萬的先頭部隊,而聯合國軍隊人數是44萬,比中國志願軍多了11萬人。
直到戰爭的最後,中朝總共的兵力才達到70餘萬人。正是在這樣的差距懸殊下,中國志願軍硬是靠著落後的武器取得了這場以弱勝強的戰役。1950年10月25日當天,志願軍就在溫井地區殲滅美國的一個步兵營,第40軍第118師,第120師經過激烈的戰斗,奪回了溫井地區。隨後一鼓作氣,勢如破竹,接連取得各種戰役的勝利,徹底打垮了美國聯合軍隊的戰斗信心,中國人民志願軍直接向南推進300多公里,聯合軍隊被趕到了朝鮮半島南部地區。
這場戰爭不僅展現了我國軍隊的戰斗能力,也在國際上讓其他國家刮目相看,尤其是美國,之後就再也沒有發動過主動戰爭,同時也為中國發展國內經濟換來70多年的喘息之機。
戰後很多國家都展開了對志願軍的研究,尤為英國人的評價最為一絕,英國人評價到:"一支以騾馬化為主的中共精銳軍隊,與機械化技術精良的美國為首的聯合軍作戰,其特色舉世無雙,在世界上堪稱一絕"。
抗美援朝戰爭是經典的以弱勝強之戰,中國人民志願軍經過兩年多的時間,在以美國為首的聯合軍隊陸海空聯合作戰的情況下,殲敵70餘萬人。逼迫美國最終舉白旗,在停戰協議上簽字,贏得了世界各國的尊重。
這場戰役中,我軍在彭德懷的領導下,作戰戰術明確,化被動為主動。利用敵方輕視怠慢的心理,在敵方將領斷定我軍不會渡過鴨綠江時,我軍已悄然渡過鴨綠江,集結於長津湖一帶。等敵方反應過來時,卻遭到了我軍的迎頭痛擊。
11月6日,我軍採取誘敵深入的作戰手法,主動撤出飛虎山德川等地,後又將主力全部撤走,修築工事,等待時機。在我軍故意示弱的情況下,美國聯軍依然小心謹慎,不敢長驅直入,著實被我軍打怕了。為了讓敵方放鬆警惕,我軍後又將第38軍,第39軍和第40軍撤到雲山以北地區。在這樣敵進我退,誘敵深入的戰術下,延長了敵方供給線,分散了他們的兵力。最後在時機成熟下,,突然發動襲擊,向敵方發起猛攻,打得美聯軍節節敗退,落荒而逃。
並且中國人民志願軍創新了新的作戰手法,美聯軍有坦克和裝甲車1500多輛,而我軍卻沒有反坦克武器,於是我軍深入貫徹毛主席的思想,沒有條件創造條件,利用各種手段,製造反坦克武器。主要有手榴彈打坦克,火箭筒打坦克,地雷炸葯,全部能用的都派上。隨後在運動戰階段,我軍繳獲敵方坦克500多輛,裝甲車70輛,擊毀擊傷敵方坦克18輛,沉重的打擊了敵方的囂張氣焰。
我軍還採取穿插迂迴的作戰方法,破壞敵方的供給交通線,形成大大小小的包圍圈,孤立敵方兵力,隨後各個殲滅。而且我軍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挖坑道建掩體,在整個朝鮮戰場2 50千米的正面防線上,共挖有坑道7789條,長198.7千米,掩體75萬個。把整個作戰戰場化成自己的堡壘,美聯軍有飛機大炮,我軍有地下堡壘,任你狂轟濫炸,卻不能對我軍造成致命的打擊。我軍利用地下的坑道路線,取得一次次戰役的勝利。
結語
中國人民志願軍是偉大的,當時參軍的很多都是20來歲的年輕小伙。有大部分都是來自中國南方地區,朝鮮戰場過於寒冷,年平均溫度不到20度,而且又迎來50年不遇的嚴冬和暴風雪。晚上的溫度甚至可以達到零下三四十度。很多志願軍都沒有大衣穿,是十幾個人分享兩件大棉衣,互相抱團取暖。但美國那邊卻人人棉大衣,還有避寒的帳篷。
正是在這樣的惡劣的作戰環境下,中國志願軍冒著嚴寒,不畏生死,取得了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他們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驕傲和自豪,我們誓要向他們學習,把祖國建設成一個強國,國際上有話語權有影響力。
⑵ 抗美援朝後,外軍對志願軍的評價怎樣
在朝鮮戰爭中,我們的對手美軍普遍認為,志願軍是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是不可小視的對手,也是一支文明的軍隊。
麥克阿瑟:「他們是很危險的敵人。沃克曾報告,中國軍隊常常避開大路,利用山嶺、丘陵作為接近路。他們總是插入我縱深發起攻擊。其步兵手中的武器運用得比我們充分。敵軍慣於在夜間運動和作戰。」
李奇微:「常常有這樣的情況,守衛在孤零零的碉堡(碉堡四周堆放著沙袋,設置著鐵絲網慧耐遲,可以在各個方向上對付敵人的攻擊)中的士畝銀兵往往吃驚地發現,四五個穿著膠底鞋的中國人已不聲不響地潛入他們與前哨警戒線之間的地帶。這時信號彈就會從敵人戰線那邊升起,瘋狂的軍號聲就會把我方哨兵嚇進碉堡,幾乎來不及發出口令,戰斗就打響了。」
李奇微:「有一次,中國人甚至將重傷員用擔架放在公路上,爾後撤走。在我方醫護人員乘卡車到那裡接運傷員時,他們沒有向我們射擊……有很多次,他們同俘虜分享僅有的一點食物,對俘前李虜採取友善的態度。」
克拉克:「共產黨在朝鮮戰爭中的領導,是一種軍事與政治智慧的巧妙混合體。它不僅能夠維持一個大家認為是『烏合之眾的農民軍隊』在戰場上對抗一個現代的軍事強權,而且它也能夠在面臨逆勢與退卻的時候,把部隊鍛煉成一個有訓練、有裝備和有團結力的戰斗體。」
⑶ 朝鮮戰爭美國怎樣評價中國
中國出兵朝鮮,打響抗美援朝戰爭,出於國家利益的考慮。戰爭之後,對手也是手下敗將這樣評價中國:
1、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雷德利如此評價朝鮮戰爭:「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同錯誤的對手打一場錯誤的戰爭。」
2、「聯合國軍」首任司令官、「二戰」名將、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對中國人民志願軍評價道:中國軍隊常常避開大路,利用山嶺、丘陵作為接近路,他們總是插入我縱深發起攻擊。其步兵手中的武器運用得比我們熟練,充分。敵軍慣於在夜間運動和作戰。敵人步兵訓練優良,小型武器和輕便裝備充分,但幾乎沒有起支援作用的空軍,而且大炮、高射炮、運輸和交通設備等方面都特別缺乏。
3、「聯合國軍」第二任司令官李奇微是這樣評論志願軍的:中國人在夜間進攻特別神秘莫測,不可思議。中國部隊很有效地隱蔽了自己的行動。每個執行任務的士兵都能做到自給自足,攜帶由大米、豆類和玉米做成的干糧以及足夠的輕武器彈葯,因而可以堅持四五天之久。敵人以東方人特有的頑強精神奮力加固他們在山上的工事。中國人是勇士,他們常常不顧傷亡地發起進攻。
4、李奇微把韓國軍隊與志願軍做了對比:「南朝鮮軍隊缺乏得力的領導,他們在中國軍隊的打擊下損失慘重,往往對中國軍隊有非常大的畏懼心理,幾乎把這些人看成了天兵天將。腳踏膠底鞋的士兵如果突然出現在南朝鮮軍隊的陣地上,總是把許多南朝鮮的士兵嚇得頭也不回地飛快逃命。他們沒有秩序,丟掉武器,沒有領導,完全是在全面敗退。他們只有一個念頭——逃得離中國軍隊越遠越好。」
5、李奇微把美軍與志願軍作了比較:(美軍)部隊不願放棄某些物質享受,害怕離開為數不多的公路,不願在沒有無線電和電話聯絡的條件下實施運動,此外,在同敵人作戰時頭腦過於簡單。這支部隊是這樣依賴公路,不重視奪占沿途高地,不熟悉地形和難得利用地形,不願拋開使部隊傷亡慘重的汽車而代之步行,不願深入山地、叢林到敵人的駐地去作戰。
6、美第八軍軍長范佛里特對志願軍的評論是:「以個人而論,中國士兵是一個頑強的敵人。他們沒有防彈背心,沒有鋼盔。他們只穿上軍服,戴上軍帽,踏著一雙帆布鞋。他們攜著步槍,腰上皮帶配有二百粒子彈。他們攜帶數枚製造粗劣的手榴彈,糧食是用米和雜糧磨成粉狀而成的,裝在一條長管形布袋裡,必要時可維持十幾天。中國軍隊醫療設備簡陋,萬不能和我們的醫療隊、前線救護站,以及完善的後方醫院相比擬。但是,他們永遠是向前作戰,奮不顧身的,有時甚至滲透到我們防線後方,令我們束手無策。」
7、美國國防部長馬歇爾評論說:中國共軍是一個幽靈,連個影子也沒有。共軍沒有機械化部隊,只好巧妙地實施徒步滲透,迂迴包抄行動。敵人的行動比我們的行動意圖更隱蔽。
8、前「聯合國軍」法國希爾將軍說:我認為時下,一些人包括很多中國人,他們對韓戰(朝鮮戰爭)的看法簡直就是在胡說。他們根本不理解,我們當時的對手是誰。「鴨綠江的冬季戰役,我的部隊一次戰役下來,損失慘重,我從士兵眼神中,看到的不是怒火,而是恐懼!」
9、美國《安斯凱頓研究室》首席研究員偌布斯·弗蘭克評論:北韓戰場上的中共軍隊,除了軍事裝備上不如美國聯軍,而其他無論鬥志、勇氣,都是美國難以想像的高……當時,中共軍隊可以說無論哪一支都可以在一塊陣地,獨擋一路盟軍。而盟軍除了美軍以外,其他部隊都是一觸即潰。
10、一個西點軍校教員評論說:要知道參加韓戰的美軍部隊均非等閑之旅。美八軍、陸戰一師、騎一師都是美軍中響當當的王牌軍、常勝軍。官兵又剛打過二次大戰,富有實戰經驗。裝備有世界最新型的坦克、火炮和各種輕重武器。並且擁有絕對的制空、制海權。除了第一次戰役有措手不及的原因外,實在沒有什麼其他的借口可找。美軍在韓戰中一再失利,不但在戰役初期遭受突襲時失利,在中後期的兩軍對壘攻防中也勝少敗多。就只能得出一個令人很不舒服的結論:裝備占優的美軍在戰場上的作戰表現不如中國軍隊。
11、前美國陸軍將軍麥克爾·艾倫說:只有傻瓜才選擇中國作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