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什麼時候結束春節

英國什麼時候結束春節

發布時間:2023-11-15 04:59:06

① 英國過年的起源及習俗(中英對照)

英國的過年習俗

在英國,公歷元旦雖沒有聖誕節那樣隆重,但
在除夕夜和元旦,還是根據當地的風俗勻慣開展種
種慶祝活動,以示送舊迎新。英國人在除夕的深夜,
常帶上糕點和酒出去拜訪,他們不敲門,就徑直走
進親友家去。按英國人的風俗,除夕千夜過後,朝
屋裡邁進第一隻腳的人,預示著新的一年的運氣。
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黑發的男人,或是個快樂、幸
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將全年吉利走好運。如果第
一個客人是個淺黃頭發的女人,或是個憂傷、貧窮、
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將遭霉運,會遇上困
難和災禍。除夕在親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談前,
要先去撥弄壁爐的火,祝福主人「開門大吉」。英
國的新年慶祝活動大都在除夕火夜舉行,「迎新宴
會」,便是其中之一,這種宴會分「家庭宴會」和
「團體宴會」兩種,宴會通常從除夕晚上8時開始中
直至元旦凌晨結束。宴會上備有各種美酒佳餚和點
心,供人們通宵達量地開懷暢飲。午夜時分,人們
打開收音機,聆聽教堂大鍾的新年鍾聲,鍾聲鳴響
時,人們一片歡騰,舉杯祝酒,盡情歡呼,高歌《
往昔的日光》。「除夕舞會」則是另一種慶祝活動。
由當地的旅館和舞會,夜幕降臨。人們身著節日盛
裝,從四面八方傑到這些裝飾一新的燈光輝煌的舞
場,在美妙的樂聲中翩翩起舞,成千上萬的人群,
還雲集到各個廣場,圍繞著廣場中心的噴泉和厄洛
斯神象,載歌載舞,盡情狂歡。電視台還在廣場做
現場直播,讓在這家「守歲」的人也共享歡樂。
中國的過年習俗各地區不同。大致有:

* 祭灶,就是小年送灶王爺上天

* 掃塵,

* 貼春聯,貼年畫,

* 請神,拜神,送神,

* 燒香,燃燭,

* 掛燈籠,燈籠里點蠟燭,燭焰躥動,真好看.要是放一個電燈泡,可就遜色多了.

* 拜祖先,

* 敲鑼打鼓,

* 年夜飯,守歲,

* 放鞭炮,

* 拜年,

* 壓歲錢,

* 踩高蹺,舞龍燈,

* 闔家團聚。出門在外學習工作的人要回家與父母團聚,一起過年。

以下是更詳細: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至今風靡全國。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准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回答者: s19851002 - 千總 五級 2-2 12:05
春天的節日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日. 它是根據1月1日在中國農歷日歷. 它是中國中國新年一個月前的一天,通常是在節日,人們開始為裝修房子買衣服和食品. 新年前夕,每個家庭都會聚在一起吃飯、談話、看電視幾乎整個晚上. 孩子們最高興的,因為他們可以得到來自父母或帶來大的父母. 農歷新年中國人喜歡吃餃子. 他們的鄰居和朋友聚會時,他們會說新年快樂! 新年慶祝會歷時約半個月.
回答者: li960316 - 試用期 一級 2-2 12:10
濰坊青雲山、金寶樂園、楊家埠推出「年俗」系列旅遊活動.城市裡自不必說,超無聊.鄉下的年卻更顯出年的趣味。似乎在孩子童心的世界裡,他們對年的渴盼是其它誘惑所遠不能比的,盼著過年的壓歲錢、新衣裳、煙花炮竹,還有那熱騰騰的團圓餃子……

山東人過年很講究,而各地又有自己不同的習俗。

比如過年的吃食,每到除夕,老百姓大都要煮許多黑棗。吃棗的時候,必須將棗仁吐在地上,因為「仁」在山東的方言里和「銀」諧音,意為 「遍地吐銀子」。除夕夜,家家戶戶要在大門外橫一根木頭柱子,家裡頭不準掃地、潑水,據說這是為了能留住財神。

諸如這樣的舊俗還很多,比如忌動針錢,忌吃葷,忌搗蒜;初一晚上忌點燈,據說點了燈,老鼠就會泛濫成災;初一忌打破東西,萬一打破東西,要手持碎片,不回頭,不說話,直走到井邊,將碎片拋擲井中,否則「主凶」;煮餃子,破了不可說「破」,要改說「掙(賺)了」。

我小時候過年,初一早上必須做的一件事就是起床後一聲不響,先去緊緊抱住家門口的椿樹,同時唱「椿樹椿樹王,你長粗來我長長,你長粗了做材料,俺長長了穿衣裳……」雖然那時候,我並不明白椿樹和我長大有什麼聯系,但是我還會規矩地去做,至少這會賺得母親滿臉的開心。

「有錢沒錢,貼對子過年。」山東是一個農業大省,過年的對聯也多與「農」字有關。像「六畜興旺,五穀豐登,」、「和風吹綠柳,時雨潤春苗」等等,都在祈願新的一年能有一個好的收成。

初一到十五,鄉下的年似乎一天濃比一天。舞獅子、扭秧歌可以稱得是山東人過年必不可少的一頓節日大餐。「山東秧歌」源遠流長,風采獨具,從表現形式上大致分為地秧歌、寸秧歌、蹺秧歌三種,其中蹺秧歌歷史最久、分布最廣,表演形式簡單。男性的粗獷豪放、女性的嫵媚柔韌,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串親更是山東人過春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內容。俗話說:「拜四不拜五,拜五死丈母」、「先看姑,後看舅,岳父岳母在後頭」等等不一而足

過年是中國人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各地過年習俗都有自己的特色,溫州也有自己獨特的過年文化。從冬至開始,溫州人就紛紛籌備各種年貨,像曬醬油雞、醬油肉,炊松糕等等。

冬至吃湯圓

冬至稱「至日」,俗稱「冬節」。這天早晨,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或麻糍。湯圓的餡為甜糖或芝麻,也有鹹肉湯圓。而麻糍則要先把糯米炊熟,搗韌做成塊形,然後放在加糖的豆粉中滾動使之粘滿豆粉,即為麻糍,麻糍為冬至的點心,俗稱「擂麻糍」。吃麻糍、湯圓,寓意著團圓和喜慶,民間有「吃了冬至丸,就算長一歲」的說法。

曬醬油肉和鰻鯗

溫州人習慣大約在農歷十一月份就開始曬醬油肉和鰻魚鯗。用生瘦豬肉、生雞鴨放在醬油中泡浸,然後曬干食用,別有風味。過去,在曬這些臘貨的那個月份,每家屋檐椽上密密麻麻地扎滿鐵釘,上面掛著醬油肉、醬油鴨、醬油雞。自做的醬油肉、醬油雞味美質優,所以即使市場里有現成的賣,人們還是願意自己動手曬。鰻魚是溫州的特產,溫州人一般去菜場買些個頭比較大的鰻魚,剖開淡曬,就成了我們口中的「鰻鯗」,鰻鯗比鮮鰻還要好吃,是年夜飯中佐酒的佳品。

搗年糕

也叫「搗糖糕」用糯米摻些秈米,加上紅糖或白糖,蒸熟,放在石臼中搗韌,然後做成長方形,瑞安叫「慢食」。如放在不同花紋的印版里,可壓成如牡丹、蟠桃、魁星、財神爺、狀元,以及鯉魚、麒麟等圖樣的甜糕,也有做成元寶狀的,最大重約3公斤,插上銀花可放在中堂長條桌上,每個房間也可擺上。這也叫「做年糕」,即年年高升的意思。

祭灶

農歷十二月廿四,家家戶戶還要「拜鑊灶佛」。據說這天是灶王爺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凡人功過的日子,據說灶神貪吃,只要有糖吃,他的嘴就會被封住,所以祭灶都少不了麥芽糖,為的是灶王爺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說壞話。

撣新

每年農歷十二月廿四前後,沿襲臘月「撣新」習俗,溫州全城家家戶戶掃塵驅垢,粉壁飾室,滌具曬物,每戶人家趁此機會洗去家裡一年堆積下來的污垢,准備乾乾凈凈迎春。

貼春聯

過年的另一種普遍習俗是貼春聯。早在宋朝,貼春聯已成為流行的習俗,宋朝把春聯稱為桃符,古人相信桃能驅鬼辟邪,所以常在門前設置一些桃木製作的物品作為裝飾,稱桃飾,後來慢慢嬗變成桃符即春聯。過去的春聯都是用墨在紅紙上寫黑字,最近幾年,市場上流行用金色印刷在大紅紙上的春聯,頗受人們青睞。除夕那天,各家大門、屋柱和房窗兩邊都用紅紙貼上春聯,俗叫「門對」。門楣上貼四個字,俗叫「橫批」,單扇門貼「大吉」兩字。正屋、廳堂、書齋以及豬、羊、牛欄,都貼上不同內容的春聯,內容大多是祈求吉祥平安和各業豐收。

分歲酒

除夕夜合家同堂,擺酒聚餐,或邀請好友親朋同食,開懷暢飲,稱「分歲酒」。因為除夕是新舊年交替的分界線,吃分歲酒,意即新舊歲由此夜而分。因此,這餐飯不論貧富,都要盡量辦得豐盛些。溫州人很講究吃「分歲酒」,又稱「年夜飯」。

吃分歲酒非常講究吉祥。過去酒席上會用十隻硃砂高腳紅碗,盛著十樣冷盤,叫「十全」。其中除雞、肉外,要有花生(結子)、柑桔(大吉)、鯉魚(跳龍門)、豆腐(家門清潔)等,而且每碗必須要有一塊切成薄片的圓形紅蘿卜頭蓋在頂端,以示討彩。吃過分歲酒,大家自尋娛樂,往往徹夜不眠,俗叫「守歲」,也叫「望年夜」。

開門炮

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戶戶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爭先恐後打「開門炮」,全城一片爆竹聲,象徵送舊迎新和接富,俗謂「接年」。打「開門炮」也有慣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稱「百子炮」;再放雙聲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發,意謂可解除一年的疫癘災晦,並表示接新年。要求三發都響,聲音宏亮清脆,最為吉祥。

② 英國過年的習俗是什麼

英國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帶上糕點和酒出去拜訪,他們不敲門,就徑直走進親友家去。按英國人的風俗,除夕午夜過後,朝屋裡邁進第一隻腳的人,預示著新的一年的運氣。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黑發的男人,或是個快樂、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將全年吉利走好運。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淺黃頭發的女人,或是個憂傷、貧窮、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將遭霉運,會遇上困難和災禍。除夕在親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談前,要先去撥弄壁爐的火,祝福主人「開門大吉」。
英國的新年慶祝活動大都在除夕火夜舉行,「迎新宴會」,便是其中之,這種宴會分「家庭宴會」和「團體宴會」兩種,宴會通常從除夕晚上8時開始中直至元旦凌晨結束。宴會上備有各種美酒佳餚和點心,供人們通宵達量地開懷暢飲。午夜時分,人們打開收音機,聆聽教堂大鍾的新年鍾聲,鍾聲鳴響時,人們一片歡騰,舉杯祝酒,盡情歡呼,高歌《往昔的日光》。
「除夕舞會」則是另一種慶祝活動。由當地的旅館和舞會,夜幕降臨。人們身著節日裝,從四面八方傑到這些裝飾一新的燈光輝煌的舞場,在美妙的樂聲中翩翩起舞,成千上萬的人群,還雲集到各個廣場,圍繞著廣場中心的噴泉和厄洛斯神象,載歌載舞,盡情狂歡。電視台還在廣場做現場直播,讓在這家「守歲」的人也共享歡樂。
元旦前一天,家家戶戶都必須做到瓶中有酒,櫥中有肉。英國人認為,如果沒有餘下的酒肉,來年便會貧窮。除此之外,英國還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風俗,人們都爭取第一個去打水,認為第一個打水人為幸福之人,打來的水是吉祥之水。
英國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帶上糕點和酒出去拜訪,他們不敲門,就徑直走進親友家去。按英國人的風俗,除夕千夜過後,朝屋裡邁進第一隻腳的人,預示著新的一年的運氣。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黑發的男人,或是個快樂、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將全年吉利走好運。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淺黃頭發的女人,或是個憂傷、貧窮、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將遭霉運,會遇上困難和災禍。
除夕在親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談前,要先去撥弄壁爐的火,祝福主人「開門大吉」。在英國中部的一些地區,新年早上出門時,不管熟識還是陌生,都會互送銅錢,他們認為這樣做,不但對方一年有財氣,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幸運。

③ 春節是不是英國的傳統節日

不是,英國沒有春節這個節日。

春節,即農歷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年、新歲、歲旦、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熱鬧喜慶的氣氛洋溢;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在古代民間,人們從年末廿三或廿四的祭灶便開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結束。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歷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結束。節日交流問候傳遞著親朋鄉里之間的親情倫理,它是人們增深感情的重要節日,是個歡樂祥和、親朋好友歡聚的傳統佳節。

④ 上海英國簽證中心春節放假時間

2023年1月23日-2023年1月25日。
上海英國簽純團證中心春節放假時間是2023年1月23日-2023年1月25日。上海英國簽證中心地址:盧灣區徐家匯路555弄廣東發展銀行大廈1樓(重慶猜辯南路口)。上海英國簽證中穗褲缺心電話: 021-63901221,021-63901830。
上海英國簽證中心的基本職能是:
1.接受申請赴英簽證的文件。
2.採集生物學數據(指紋)。
3.收取服務費(加速文件審查,護照快遞到申請人的地址,復印,列印,拍照)。
4.把收到的資料轉交給英國大使館。
5.通知申請人,文件的審查狀態。
6.交付從大使館收到的文件。

⑤ 外國有沒有「春節」他們在什麼時候過年怎樣過年

新年意味著辭舊迎新,許多國家都有過新年的習俗,與中國的年俗異中有同,相映成趣。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使用的是公歷,不過因宗教信仰歷法之不同,新年日期也有所不同,如猶太人按猶太歷法算,元旦在公歷的9—10月間,按伊斯蘭教歷,紀元以公元622年7月16日為元年元旦,一年只354天,每年元旦的日期有變化。

歐美基本屬於基督教文化圈,過公歷新年。蘇格蘭人把新年視為世俗節日,比過聖誕節更來勁。美國新年最熱鬧的時刻要屬除夕夜,到時有去教堂祈禱唱詩的。有舉辦家庭招待會的,有觀看演出的。不少人利用元旦這一天還表「新年決心」,如戒煙、戒酒、誠懇待人之類,化解與他人的矛盾。英美舉行的戴面具化妝舞會,據說也源於辭舊迎新的古老願望。葡萄牙新年活動的高潮是鬥牛,不少人在鬥牛場度過新年。拉美國家深受拉丁文化的影響,元旦流行狂歡,其中巴西的化妝遊行和桑巴舞大賽是旅遊業的一個大賣點。

亞洲各國中,新年是日本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年前許多人家門飾以竹葉、松枝、草繩和白紙串,松竹代表長青不老,白紙串表示凈化和避邪。元旦前人人趕送賀年卡,各界舉辦「忘年會」,以此溝通信息聯絡感情。近幾十年來,日本放送協會舉行紅白歌會,十分吸引人。歌會一結束,寺廟鍾聲響起,象徵驅除108個魔鬼和煩惱(源自佛教)。

同我國接鄰的越南、朝鮮、蒙古,除了公歷的新年之外,春節也是民間傳統的節日,有許多禮儀習俗與我國相似。如越南有掃塵守夜、拜年、踏青等活動,除夕夜吃粽子,粽子有圓有方,象徵天圓地方,喜慶有餘。值得一提的是春節農村流行豎幡等,人們用竹竿一枝,修掉頂端竹葉,上掛紅幡和風鈴,傳說風吹時發的聲音會把鬼嚇跑。有的地方幡竿上掛一幅弓箭畫,箭頭指向東方,象徵驅鬼。久而久之,幡竿被稱為迎春竿。

移民文化為移居國的新年文化增添了新的內容。每年春節,華人華裔都要在所在社區舉行慶典活動,除了團拜之外,還要上演獅子舞、龍舞,深受當地人的歡迎。夏威夷福建移民還辦水仙花節,選出水仙王後。中國傳統的元宵燈會在國外展示很受歡迎,去年山西大同康氏花燈展赴以色列展出轟動一時。今年應馬來西亞邀請他們將於春節期間展出。最近印尼總統瓦希德宣布撤銷禁止華人公開慶祝節日的條例,有益於華人文化的弘揚和分享。

年節文化是人類創造社群活動的獨特形態,反映人們期望平安、追求幸福的共同心理,如今傳媒界為人們分享節日文化提供了迅捷的通道,文化傳播和交流日益頻繁;旅遊業更為人們親臨異域節日文化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機會

閱讀全文

與英國什麼時候結束春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政府為什麼治理貧民窟 瀏覽:930
中國同印度交界是哪個省 瀏覽:469
印度疫情怎麼傳入廣州 瀏覽:208
印尼炒飯英文怎麼說 瀏覽:988
去越南販牛到中山需要多少關稅 瀏覽:228
蚌埠市中國印總共多少戶 瀏覽:948
印尼野生白花膠是什麼魚 瀏覽:164
申洲為什麼要選擇越南 瀏覽:329
印尼虎是什麼科 瀏覽:315
當下的印度應該怎麼做 瀏覽:625
越南人說中國話是什麼 瀏覽:208
法國購物和義大利購物哪個便宜嗎 瀏覽:835
義大利哪個海好看 瀏覽:191
什麼播放器可以看印度片 瀏覽:794
印尼中國關系怎麼樣 瀏覽:613
越南檳榔收購價格多少錢一斤 瀏覽:236
伊朗白頭巾為什麼不掉 瀏覽:343
越南普通樓價多少人民幣 瀏覽:247
疫情中有哪些中國力量 瀏覽:992
印度芒果乾怎麼塗 瀏覽: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