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國移民之英國教育制度體系
一、英國教育制度
英國實行地區自製的教育體制,英國中央政府教育行政部門主管英格蘭地區,而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地區的教育管理則分別由這三個地區各自的議會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負責。英國憲法規定,為保持地區和民族特點,各地區的教育制度和教學語言可以有所不同,但在宏觀上必須一致。英國教育制度一般以英格蘭地區教育制度為代表。英格蘭教育年齡結構為:3-4歲學前教育,5-16歲為義務教育階段(5-11歲為小學教育,11-16歲初中教育),16-18歲為高中教育(含繼續教育及職業教育),18歲以上為高等教育和終身教育。每學年包含三個學期:秋季(9月-11月),春季(1月-3月),夏季(4月-6月)。
英國實行雙軌教育制度:公立學校提供免費教育;私立學校一般由家長負擔學費。英國全國教學大綱對兒童在每一個學習階段所應達到的最低要求做出了規定。公立學校必須服從教學大綱的要求,而私立學校並不受此限制。但是多數私立學校在實際教學當中仍然教授全國教學大綱所要求的內容。移民英國,兒童5歲起正式接受義務教育。英國小學一般是男女同校,中學則有一些是單性別學校。90%以上的中小學生就讀於公立學校。政府鼓勵兒童就近入學,學校優先考慮就近兒童,不鼓勵跨區,一般不超過1至2英里的范圍。如果有家長安排子女到較遠學校上學,學校不會給予補助。
二、英國教育體系
為了保持高標準的教育,英國教育實行的是一套獨特的質量保證體系,每所學校、延續教育和高等教育機構都得接受教育質量監管部門嚴格的監督檢查。許多獨立組織也會定期對英國的院校及課程進行督察和認證。按照統一的標准對每門課程進行評估,讓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各所學校在同一專業上的教學質量情況。因此,英國的教育體系得到了世界各地的認可,更成盯指為了吸引英國移民的主要因素之一。
1.學前教育與中小學教育
學前教育主要涉及3-4歲兒童:3歲上托兒所,4歲上學前班。學前教育不屬於義務教育,需付費,但按政府規定,每個3-4歲兒童都有權享受每年38周,每周15小時的免費早期教育和保育服務。5至16歲為義務教育,共分四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即KS1)5至7歲;第二階段(KS2)7至11歲;第三階段(KS3)11至14歲;第四階段(KS4)14至16歲。
2.繼續教育
繼續教育是指義務教育階段(即16周歲)以後的教育。16歲到18歲是中學高級班(或大學預備班),為中學至大學的過渡期,主要是學術方向和職業方向學習。完成預科的學生主要參加普通教育高級考試(簡稱GCE-Alevel),而職業技校的學生除了要參加GCE-Alevel考試外,還要參加普通國家職業資格考試(簡稱GNVQ)。
3.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主要由大學、高等教育學院及部分繼續教育學院組織實施。一般從18歲開始,讀本科需要3年到4年(醫科為5年),可取得學士學位。碩士通常為1年到2年,博士為3年到5年。
擴展閱讀:成功移民英國需注意安全事項
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比,英國是很安全的。當地的生活便利,居民熱情友好。但不排除在一些特殊區域有偶發事件。以下是留學生在安全方面應注意的事項:
1.英國的機動車都是靠左行使,和我國相反,因此無論是駕車還是行走都應注意。
2.請不要攜帶大量的局沖現金,請盡量用銀行卡和支票等進行日常消費。
3.請將您的護照和銀行卡、支票號碼復印備份,以便在遺失後可以及時,准確地掛失、報案。
4.避免與酗酒的人發生爭執。
5.晚上請不要單獨出凱臘配行,盡量避免黑暗,無人的街道。
6.將您的行蹤告訴房東、朋友或親戚。
7.遠離毒品。
擴展閱讀:英國投資移民辦理流程
1.充分了解相關情況,決定移民英國;
2.與移民中介簽署客戶協議,支付定金;
3.客戶做好移民相關的資料准備,接受背景調查;
4.在英國開立私人賬戶,投資賬戶。在母國遞交投資者簽證申請;
5.獲授投資者簽證,進行投資;
6.獲得3年居留簽證;
7.3年後申請延期2年居留簽證;
8.5年後申請永久居留簽證。
㈡ 英國教育制度是怎樣的
一、英國教育體制簡介
英國對所有五至十六歲的兒童實行強制性義務教育。就課程和學歷資格而言,英國存在兩種不同的體制,一種是英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教育體制,另一種是蘇格蘭教育體制。
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
在私立學校體系,家長一般都要付學費;在公立學校體系,教育是免費的。公立學校通常不接收年齡十六歲以下的外國學生。
學齡前教育
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都提供學齡前教育。很多兒童在三歲或四歲時開始在幼兒園或小學的幼兒班接受教育。
預備教育
私立學校為五歲至十三歲兒童提供預備教育(或小學教育)。很多外國學生通常在七歲時以寄宿學生的形式入學。在十一歲或十三歲的時候升入私立中學學習。
小學教育
這是公立教育體系的一部分,為絕大多數英國兒童提供教育。兒童五歲時上小學,一般在十一歲時升入中學或學院。
中學教育
英國所有中學為學生提供教育直至他們年滿十六歲,學校幫助學生准備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或者同等水平課程考試。相當數量的外國學生在十一歲或十三歲時來英國上中學,其中很多人上私立寄宿中學。
十六歲以後教育
中學生在十六歲完成強制性義務教育以後,就可以合法地離開學校,開始工作。不過,大多數學生會以預科學生的身份進入預科學院或者延續教育學院,在那裡學習中學高級水平考試課程或者同等水平課程。外國學生一般在這個階段來英國接受教育,如學習中學高級水平考試課程,為在英國學習延續課程或上大學做准備。
十八歲以後教育
預科生一般在十八歲時完成中學教育。然後,大部分學生繼續攻讀延續教育課程或攻讀高等教育課程。
延續教育(FE)
(包括職業課程和部分本科課程)
延續教育是指為年齡十六歲的中學畢業生繼續提供的教育和培訓。英國有六百多所公立和私立學院開設延續教育課程。這些學院開設的課程種類廣泛,包括英語語言課程、某些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課程、中學高級水平考試課程及其同等水平課程、職業課程、銜接課程以及部分本科生課程。
高等教育(HE)
(包括本科課程、研究生課程和MBA)
高等教育是指大學、學院及其他院校提供的本科以上課程教育和培訓。英國有九十多所大學和五十多所高等教育學院。它們開設了多種多樣的課程,大多數課程學習結束時可以獲得學位或同等學歷,研究生學歷或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二、英國文化
英國是一個豐富多彩、具有國際性和多元文化的社會,歡迎世界各地的學生來此學習,並珍惜他們所做的貢獻。
英國社會
英國是一個寬容、民主的社會,在這里,不同的信仰和政治觀點受到尊重。你會發現許多人的穿戴和飲食習慣與你本國並無兩樣,各大城市均有銷售世界各地風味小吃的食品店,從伊斯蘭肉食店,從伊斯蘭肉食店。出售亞洲水果和米類的商店到猶太食品店,應有盡有。
在不同的市鎮和城市裡,一年之中都有各種慶祝活動和世界主要宗教節日活動,例如,在萊斯特市舉行的迪瓦里節是印度次大陸之外最壯觀的燈節。
英國本身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組成,它們各有不同的特徵和個性。
英國接納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和難民的歷史悠久,許多人已在此永久定居。倫敦可能是英國少數民族聚集最多的城市,其它各大城市也有眾多的少數民族居民。
世界上所有主要宗教英國都有。清真寺、錫克廟宇、猶太教會堂、佛都堂和印度教堂與各種基督教堂(從英國國教和羅馬天主教到新教和東正教)並存。
這種多樣化意味著,你來到英國後將很容易融入英國的多民族社會。你還將通過與來自不同宗教和民族的人們接觸、增進對不同文化的理解。
教育院校
英國高等院校日益國際化,學生來自世界各地。目前在英國學習的外國學生來自九十多個國家,每個學生都在學術上和文化上為英國的院校生活作出了獨特的貢獻。
這種多樣性還表現在高等院樣學生會下設的各種團體上,這些團體由不同宗教信仰或國家的學生組成。許多院校有活躍的伊斯蘭學生社團組織的演講,討論和辨論。
住宿
學院和大學努力滿足外國學生飲食和宗教方面的需要,大學的餐廳每天都有素食類食品。校園里也往往建有同性宿舍。英國大學為其允許學生有宗教信仰和活動的自由而感到自豪,世界主要宗教的禱告室和教堂也都便於學生使用。
如果你是租借私人住宅,你應當告訴你的房東任何你希望他們應尊重的風俗。
在社團中
國際書店出售來自世界各地的書籍和報刊,從而使你對你的祖國發生的情況消息靈通。英國所有較大的城鎮都有大小教堂、猶太教堂、寺廟和清真寺。在那裡外國學生可以在更大的社團范圍內,廣交朋友。
英國中小學校將歡迎你的孩子而不論其信仰和國籍。中小學校的多信仰集會已屢見不鮮,學校也教育孩子們要相互尊重各自的信仰。
㈢ 英國歷史佔主導地位的學制
英國歷史上佔主導祥巧地位的學制是(D)。
A. 分支型學制
B. 單軌制
C. 六三三制
D. 雙軌制敬局
英國的教育制度:
第一階段:幼兒園教育(3-5歲)。
第二階段:小學教育(5-11歲)。
第三階段:中學教育(12-16歲)。
5歲-16歲為法律規定的強制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必須入學,由國家負責必須的學費、書籍和必要的供應。
第四階段:延續教育(16-18歲)
延續教育分為兩種體系:學業路線和職業路線。學業路線著重於培養學術研究方面的人才,而職業路線則結合社會各層面的職業需要,培養在各種行業中具有專門技能和知識的人才。
依據地區的不同,英國教育可以劃分為:英格蘭教育、威爾士教育、蘇格蘭教亮宴讓育、北愛爾蘭教育。
英國教育是權力下放的,在聯合王國各個組成國家中,教育系統各不相同,也由不同政府監管:英國政府負責英格蘭地區的教育,威爾士政府負責威爾士地區的教育,蘇格蘭政府負責蘇格蘭地區的教育,北愛爾蘭行政局負責北愛爾蘭地區的教育。
18世紀60年代, 英國開始工業革命,要求廣大勞動群眾子女接受一定的教育與訓練,成為合格的勞動力,促進了教育的發展。
1839年,政府成立樞密院教育委員會,此為第一個監督和管理教育的國家機構。教育撥款法的通過及中央教育機構的建立是英國教育由教會控制向國家化方向發展的轉折點,亦是國家干預公共教育事業的開始。
㈣ 英國的小學教育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實行班級授課制的國家之一。然而他們在發揮這一現代教育制度長處和優勢的同時,也採取相應的措施彌補其在個別教育方面的不足。為此,英國中小學的教學組織始終保持著課程教學和個別輔導兩個系統。課程教學系統以教研組(按學科劃分組成)為紐帶,由任課教師組成。其主要職責是面向全班學生系統授課。個別輔導系統以年級組(按年級劃分組成)為紐帶,由輔導教師組成。其主要職責是對本年級兒童進行個別輔導。這種雙軌並行的教學組織形式既發揚了班組授課制系統講授、成批培養、大規模提高教學質量的優勢,又克服了其在因材施教上的不足,充分照顧到了每個兒童的個體需要和個性發展。
英國中小學在教學計劃的制定上充分體現對個別教育的重視。通常學校對每個年級和每個班級訂有整體性教學計劃,整體計劃規定了兒童必修課程的門類、教學時數和教學進度。與此同時,任課教師和輔導教師還要負責為每位兒童制訂個體教學計劃。除此而外,英國的特殊教育事業還十分發達。幾乎每一個郡都有比較齊全完備的聾、盲、啞、弱智、精神殘疾、肢體殘疾等特殊學校。與此同時,每一所普通中小學又都設有特殊教育教研組。特教組的主要職責是對全校那些經過國家標准檢測已注冊的特殊兒童進行特殊教育,這種特殊教育的高度普及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對個別教育的重視。
重視個別教育的客觀結果是兒童的個性發展十分鮮明,充滿朝氣和創造活力。這一點我們在對案例學校的實地考察中深有感觸。例如,當陌生人走進教室時,只要教師許可,學生們會主動圍上來打招呼攀談。在課堂討論中,學生們的發言極為踴躍,在實驗課中學生們表現出很強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各種自選的活動課程中,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特殊的興趣愛好和獨特的技能。當我們問及學校為什麼會如此重視個別教育時,萊斯特市的一位中學校長對我們這樣說:「每一個兒童都有其內在的潛力和特點,因此我們的責任就是確保每一個兒童都能夠在其固有的基礎和素質上獲得充分發展,使他們成為既具有公民一般素養、又具有鮮明個性和獨特才能的人,成為能夠自食其力並對社會有用的人。」
老師圍著學生轉
英國的中小學生每天上六節課,一節課程50分鍾(上午9時到校,下午4時放學)。在課堂上,教師極少搞滿堂灌,一言堂。通常教師只講授15—20分鍾,其餘時間留給學生自學,學生自己鑽研教材或獨立做作業與練習。教師在課堂上的主要任務是提綱挈領地講透教材的主要內容,然後進行巡迴解答和指導。整個教學過程可以說是教師圍著學生轉。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方式五花八門。走進教室,你會看到有的在研讀課本,有的在相互討論,有的在操作教具,有的在向教師詢問。盡管教學秩序看上去不太安靜整齊,可是學生們的學習神情都很專注、很投入,而且課堂氣氛富有生機,十分活躍。這種以兒童主體活動為主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始終處於開動腦筋、獨立思考的積極狀態。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習獲了知識,更主要的是學會了學習的方法,培養和鍛煉了發現知識、探索真理的創造意識和能力。
注重教學實踐、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是英國教學的又一顯著特色。英國中小學的教室里,總是擺滿了琳琅滿目、各式各樣的教具和玩具。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活動相當一部分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操作這些教具、玩具。物理、化學、生物等科學課程的教學伴隨有大量的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英語、歷史、地理、社會、外語等課程的教學則大量藉助現代化視聽教學手段。與此同時,學校還常結合教學內容舉行各種參觀、見習、實習等活動。例如,講生物課會帶學生到自然博物館參觀,講歷史課會帶學生到歷史展覽館參觀,講天文知識會把學生帶進天文館,講宗教知識會把學生帶進教堂。在北桑朴頓市的一所案例學校,我曾親歷了該校為結合歷史課和地理課教學而舉辦的「中國周」活動。在這一周里,學校里充滿了中國文化的標志和特徵,整個校園里彌漫著中國文化的氛圍。不僅如此,學校還把全部四年級的學生帶到約100英里外的倫敦市「中國城」(華人居住區)和維多利亞博物館的中國展廳參觀。這種教學形式,比起抽象講授的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除此之外,英國中小學在課程設置上也非常突出實用性知識和技能教學。有一門課叫作技術課程,主要內容和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掌握日常生活中必備的技能,如電工、水工、木工技能,家電操作和簡單維修技能,汽車原理和駕駛技術等。為配合這門課程教學,普通中學都設有實習車間。實習車間擁有各種常規工具和普通車床。由於高度重視教學實踐環節,中小學生的動手能力普遍較強。
寓德育於教學活動中
英國是一個倡導「紳士風度」的國家。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這個民族的文明素養較高。然而,縱觀英國的教育,卻很難找出專門的德育課程。過去,中小學以宗教課程為主渠道來滲透道德教育。可是進入七八十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英國青少年已開始不信奉宗教,這樣宗教課的德育功能也就日漸萎縮。現在除少部分教會創辦的學校外,大部分中小學已取消了宗教課程。那麼德育是如何來實施的呢?
德育實施的主渠道是各科教學。英國的教育基本法中明確規定,各級各類學校都要把公民素養教育作為教學的基本任務和目標,同時要求任何教學都必須貫穿教育性原則,即把道德教育、公民素質教育有機地滲透到各種教學之中。這一思想首先體現在教材內容的編寫中。英國中小學的教材是遵循科學與價值的雙重原則來編寫的,教材內容把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有機結合,把自然知識、社會知識的傳授和人道主義、國家意識的滲透有機結合。其次,體現在對教師的教學要求上。在教學管理中,英國中小學普遍要求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挖掘和講解既要體現科學觀念、真理觀念,又要體現價值觀念和人文精神,同時要求每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用自己的人格品行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在英國考察期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英國教師的敬業精神和責任心很強,言行舉止表現出很高的文明素養和道德水準,這對學生無疑是最好的德育因素。除此之外,學校還通過校園文化、禮儀活動、社會實踐、日常管理以及學校與家長、社區等相互配合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從形式上看、英國中小學雖然在德育工作上的投入不多,但是其德育的效果卻很好。這集中表現在學生普遍具有較高的道德文明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