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國和英國歷史上發生過的戰爭
如果英法戰爭的結果是法勝英敗,或打成平手, 北美 歷史 就得重寫了。美國和英國歷史上發生過多少次戰爭?本文是我整理美國和英國歷史上發生過的戰爭的資料,僅供參考。
美國和英國歷史上發生過的戰爭
美國革命戰爭( 英語 :American Revolutionary War),是大英帝國和其十三殖民地殖民地,以及幾個歐洲強國之間的一場戰爭。1776年7月2日宣布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7月4日通過了《獨立宣言》從1775年4月至1777年10月,是北美殖民地的戰略防禦階段。在這一階段,北部地區為主要戰場,英軍採取主動攻勢。1775年6月17日,英軍與波士頓民兵在碉堡山戰役進行首次戰斗。從1777年10月至1781年3月,雙方進入戰略相持階段。美國開始在 國際 外交上獲得優勢,法國、西班牙、荷蘭亦相繼加入戰爭,協助美軍對抗英軍。1778年2月,法國正式承認美國,並與其互訂 軍事 同盟。1781年4月至1783年9月,是美軍的戰略反攻階段。1781年4月大陸軍開始戰略反攻,納撒尼爾·格林率領大陸軍南下轉戰南卡羅來納,迫使英軍退守海岸線。約克鎮圍城戰役之後,英國議會被迫贊成議和,1782年11月30日,英美兩國簽署《巴黎和約》的草案,1783年9月3日,美國成為美洲首個獨立國家。
1812年戰爭,又稱第二次獨立戰爭,是美國與英國之間發生於1812至1815年的戰爭。是美國獨立後第一次對外戰爭。1812年6月18日,美國向英國宣戰。1812至1813年,美國攻擊英國北美殖民地加拿大各省。1813年10月至1814年3月,英國在歐洲擊敗拿破崙,將更多的兵力增援北美戰場。英國佔領美國的緬因州,並且一度攻佔美國首都華盛頓。但是英國陸軍在美國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戰場、尚普蘭湖戰役、巴爾地摩戰役、紐奧良戰役中多次遭到挫敗,並且海軍也遭受敗局。1815年雙方停戰,邊界恢復原狀。
英美戰爭
1811年,美國眾議院的鷹派議員鼓動戰爭。
1812年初,美國卸任總統托瑪斯·傑斐遜發表講話說:“今年將加拿大地區兼並,包括魁北克,只要向前進,向哈利法克斯進攻,最終將英國勢力徹底逐出美洲大陸。”
1812年6月18日,詹姆斯·麥迪遜總統向國會發表演講後,國會投票宣戰,美利堅合眾國正式向大英帝國宣戰。
1812年7月12日,美國陸軍威廉·胡爾率領以民兵為主的部隊,從底特律向加拿大發動進攻。
1812年8月16日,在英國陸軍艾薩克·布洛克爵士率兵的反擊下威廉·胡爾在底特律投降。
1812年8月20日,艾薩克·布洛克爵士迅速揮師伊利湖東岸,擊敗了美軍的進犯。
1812年10月13日,艾薩克·布洛克爵士在昆士頓高地戰斗中陣亡。
1812年11月,美國最後一次對加拿大的進攻發生在尚普蘭湖地區,但被英裔加拿大居民和法裔加拿大居民組成的民兵擊敗。(美軍的侵略導致英裔加拿大省和法裔加拿大省聯合,最終組成加拿大自治領)
1813年初,接替美軍胡耳的威廉·亨利·哈利森負責指揮西北地區美軍,並試圖奪回底特律。
1813年1月22日,美哈利森的部隊在法蘭西鎮戰斗中遭受英國守軍指揮官亨利·普羅克特所率的英軍挫敗全部被俘,普羅克特將戰俘移交給印地安部落的盟友,其中60名戰俘遭到殺害,美軍收復底特律的行動宣告失敗。
1813年4月27日,美軍進攻上加拿大首府約克(今多倫多),並放火燒毀了議會和眾多民房,導致很多平民在寒冬中露宿街頭。在指揮官的縱容下,美軍士兵還搶劫了大量平民和公共的財物。然而金斯敦的戰略位置更加重要,她控制著聖勞倫斯河以及英軍的補給,英軍牢牢地控制住了金斯敦。
1813年5月27日,美軍兩棲部隊(海軍陸戰隊)從安大略湖攻擊尼亞加拉河北部的喬治要塞,用很小的代價將其佔領。
1813年5月,普羅克特率軍包圍美國俄亥俄州梅格斯要塞。美國援軍被印地安部落擊敗,但是要塞並未失陷。
1813年6月5日,英軍反攻尼亞加拉河北部,並收復失地。
1813年7月,普羅克特再次包圍梅格斯要塞,仍然遭受了失敗。為了鼓舞印地安盟友的士氣,普羅克特襲擊了史蒂文森要塞,然而進攻部隊遭到巨大殺傷,被迫撤退,俄亥俄戰役就此結束。
1813年9月10日,美軍奧利佛·佩里率美軍發動伊利湖戰斗並取得 決定 性勝利,美軍完全控制了該湖。
1813年10月5日,美軍哈利森在托馬斯戰斗中獲勝,擊斃印地安酋長,這一勝利徹底終結了英國與印地安部落的聯盟,美國人重新控制底特律直到戰爭結束。
PS:1813年早期,雙方在安大略省和紐約州之間互有幾次攻防爭奪戰。
1813年末期,美軍策劃了幾次進攻蒙特利爾的行動,但因為指揮官之間不睦,缺乏互相支援,進攻在邊界即受阻,計劃最終破產。
1814年初,傑克·布朗和斯科特·溫斯菲爾德大幅提高了美軍的紀律和戰鬥力,重新發動了對尼亞加拉半島的進攻,並迅速奪取了伊利湖要塞。
1814年3月,安德魯·傑克遜率領美軍進攻南部的克里克部落,取得勝利。
1814年5月31日,大英帝國封鎖全部美利堅合眾國海岸。
1814年美國政府開始向非法交易者發放許可證,這樣有益於國家的商業活動。
1814年6月,英國海軍以壓倒優勢佔領了美國奇薩比克灣,摧毀美國的港口設施。
1814年7月4日,美國人從底特律派遣六艘戰艦,試圖奪取麥基諾要塞,由正規軍人和義勇軍混編的部隊於登陸。
1814年7月5日,美國斯科特·溫斯菲爾德在奇珀瓦戰役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但美軍的進一步軍事行動受挫。
1814年7月中旬,英軍反擊,並奪回了伊利湖要塞,由於美軍補給困難,美軍被迫撤離尼亞加拉半島。
1814年7月下旬,試圖奪取麥基諾要塞得美軍在前進途中被印地安人伏擊,損失慘重,被迫撤退。
1814年8月13日,美軍在諾特瓦索加灣發現英軍新建的基地,他們立即摧毀了那裡的一切建築物和正在建造的船隻,並留下兩艘戰艦繼續封鎖密其里麥克依諾後返回底特律。
1814年9月4日,英國人駕小獨木舟悄悄靠近這兩艘艦艇,並將其俘獲。這一勝利使英軍的諾特瓦索加灣補給線得到恢復。
英軍在西部牢牢地控制住防線,直到戰爭結束。
1814年8月初,英軍進攻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
1814年8月24日,美軍在首都保衛戰中被英軍徹底擊敗,英軍佔領華盛頓特區,美國詹姆斯·麥迪遜總統等國家政要被迫逃亡到弗吉尼亞州,美國人士氣大挫。
1814年8月24日~8月29日,英軍縱火焚燒華盛頓特區(包括總統府、白宮、國會大廈等公共建築)。英國人認為自己的縱火行動是對美國人焚燒約克(今多倫多)的報復。
1814年9月13日,英軍向巴爾的摩港口的麥克亨利要塞進攻,但受到了美軍堅決的抵抗。
1814年9月初,英軍佔領緬因州東部。
1814年9月中旬,英軍佔領整個緬因州,英王喬治三世向被佔領土派遣了大量地方官員。
1814年11月,愛德華·白金漢指揮的英軍開始進攻路易斯安娜州,並取得勝利。
1814年11月,美國安得魯·傑克遜轉移到路易斯安娜州的新奧爾良。
1814年12月,英軍進攻新奧爾良,遭到美軍抵抗。
此時,雖英軍已經取得了很多重大勝利(包括佔領了美國首都等多個州)不過損失也不小,但英國上層已經改變了策略,試圖與美國謀和。
1814年12月24日,英美兩國外交官員在比利時城市根特簽署和約,正式停戰。該和約被稱為《根特和約》但是由於當年交通不便,和約的消息沒有及時到達新奧爾良。
1815年1月,安得魯·傑克遜率領美軍保衛了新奧爾良,並擊斃了英軍的指揮官愛德華·白金漢。美軍新奧爾良戰斗中取得的重大勝利,令傑克遜成為聞名全國的英雄,且在日後將他推上總統寶座。
1815年2月17日,美國麥迪遜總統簽署了《根特和約》,於次日生效。
1815年2月18日,英美正式停戰,雙方歸還各自佔領的地域,邊界恢復到戰前狀態。
法國與英國歷史上發生過戰爭
18世紀初勃蘭登堡稱王算起吧,年年打月月打天天打,其他國家太多我就盡量不寫了
18世紀初爆發了兩個歐洲大混戰,分別是: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 法國對英國 普魯士與法國對抗
大北方戰爭 普魯士肯定參加了 英國好像參加了 總之瑞典很慘
普魯士不停地變換盟友
1740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 法國和普魯士一夥 英國在另一方
1756 七年戰爭 普魯士和英國一夥 法國在另一方
三次西里西亞爭奪戰 普魯士與奧地利等作戰
法國與英國又交戰多次,聽說法國罵人話里就有你全家是英國人,英國罵人話里都是罵荷蘭,大概是報復威廉三世給英國財政下的緊箍咒
美國獨立期間法國派志願軍作戰,並且荷蘭西班牙都在牽制英國【好像是共濟會的陰謀吧】
拿破崙戰爭,從法國大革命起,英國多次組織反法同盟,普魯士除1812年外大多數時候都是跟著英國
克里米亞戰爭 英國和法國一夥
第二次 鴉片戰爭 英國和法國一夥
布爾戰爭 英國打荷蘭殖民地
英國在全世界如阿富汗印度非洲侵略弱小國家
1864年起王朝戰爭(普魯士統一戰爭,好像是這么叫的吧)1871年普魯士打敗法國
然後西歐就是玩軍備競賽玩到1914年,後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㈡ 美法軍隊在什麼戰役中圍殲英軍,英軍投降
美國多次和法國軍隊合作,在美國獨立戰爭中圍殲英軍,最典型的是1781年英國在約克敦的投降。
約克鎮圍城戰役或稱約克鎮戰役(Battle of Yorktown)爆發於1781年,喬治·華盛頓將軍率領的美軍和羅尚博伯爵帶領的法軍聯手圍攻困守約克鎮的英軍(由查爾斯·康沃利斯將軍指揮),並最終獲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在美國獨立戰爭中,通常認為這場戰役是最後一場陸上大型戰斗。在康沃利斯的軍隊投降之後(這是英軍主力第二次投降,第一次是柏戈因在薩拉托加戰役後的投降),英國政府決定進行談判並結束這場戰爭。
1781年8月,康瓦利斯統率7000名英軍死守弗吉尼亞的約克鎮。1781年8月,法美聯軍由華盛頓統率,南下弗吉尼亞,而增援的法國艦隊也在法國海軍司令德格拉斯伯爵率領下由西印度群島調來,進入切薩皮克灣,進抵約克鎮城外的海面,並且擊退了增援的英國艦隊,掌握了制海權。9月28日,華盛頓部大陸軍和羅尚博伯爵部法軍在維吉尼亞與拉法葉侯爵部大陸軍會合,法美聯軍共1.7萬人完成了對約克鎮的合圍。康瓦利斯無路可退,只得於1781年10月17日與美法聯軍進行投降談判。10月19日,駐守約克鎮的英軍共8000人正式投降。當服裝整齊的英軍走過衣衫襤褸的美軍面前一一放下武器時,軍樂隊奏響了《地覆天翻,世界倒轉過來了》的著名樂章。
此後,雙方只有數次海上和陸上的零星戰斗,其餘戰事已大致停止。約克鎮圍城戰役之後,英國議會被迫贊成議和,1782年11月30日,英美兩國簽署《美英巴黎和約》的草案,1783年9月3日,美國成為美洲首個獨立國家。這是美洲獨立的開始!
㈢ 第一次經濟危機爆發後的英國
第一次經濟危機(1788年)
第一次經濟危機是在英國工業革命發生後不久。1770年代和1780年代是英國紡織工業技術革命的年代。1764年發明手搖珍妮紡紗機,使紡紗效率提高20倍左右;1771年第一家阿克萊水力紡紗機出現,紡紗效率進一步大幅度提高;1781阿克萊的專利權被判剽竊。阿克萊喪失專利權後,水力紡紗機廠大量涌現,到1788年,已有143家水力紡紗機。1779年出現騾紡織機,1785年起,瓦特的蒸汽機開始迅速應用到棉紡織業。這樣,紡織行業的生產效率迅速提高,大大超過了消費能力,產品大量積壓,商家被迫折價拋售。1788年,棉花進口額與1787年相比,下降了12%。同年,破產事件增加近50%,工人大量被解僱,蘭開夏和柴郡等地的棉紡織工陷於極端貧困的境地。大量破產一方面減少了商品供給量,另一方面降低了未破產企業的工資成本,這兩者合起來使技術先進、資金雄厚的企業利潤回升。更重要的是,本次危機僅僅局限於紡織工業。與紡織工業的大發展相比,運輸成了瓶頸。不久,從1789年至1792年,政府發出了30份開鑿運河和改善內河航道的許可證,內河航運業蓬勃發展,吸收了大量工人,並擴大了本國市場。與此同時,價格下降風潮擴大了英國棉紡織業的對外競爭力,棉紡織品對外出口額顯著上升。這樣,短短一年以後,供不應求局面重新形成,價格上漲,競爭緩和,棉紡織業再度繁榮。繁榮從1789年持續到1792年,這一期間不但內河航業、機器製造業興旺,而且銀行數量迅速增長,地方銀行增加到400家,銀行貸款額增長得更為迅速。銀行貸款使籌集資金更主容易,工業投資迅猛增長,投資品需求旺盛,生產能力迅速擴大,出口不斷增加。否則,這次繁榮時間可能縮短,隨後相應的危機程度也可能減輕。
㈣ 英國殖民印度的全過程。
1757年的普拉西之戰,是英國東印度公司征服印度的第 1次重要戰役。R.克萊武利用孟加拉封建主集團的內訌,事先收買孟加拉王公西拉吉-烏德-道拉的軍事長官米爾·加法爾。
1757年6月23日,孟加拉軍隊同公司軍隊在普拉西決戰。由於米爾·加法爾率領的孟加拉主力軍按兵不動,使得克萊武指揮的3000名軍隊在決戰中得以打敗孟加拉王公的18000名紀律鬆弛的軍隊。普拉西戰役以後,英國侵佔孟加拉,並以它為侵略其他地區的基地。
1763年,孟加拉王公米爾·卡西姆不甘心做英國傀儡,起來反抗殖民者。以後,奧德王公和莫卧兒皇帝沙·阿拉姆二世(1759~1806在位)的抗英聯軍,於1764年在布克薩爾同英軍決戰,抗英聯軍戰敗。英國殖民者侵佔恆河下游遼闊富庶的土地。
18世紀下半期,英國對南印度的邁索爾發動 4次侵略戰爭。
1767年,英軍侵入邁索爾,在昌加馬和特里諾馬利遇到海德爾·阿里的頑強抵抗。英軍一度佔領邁索爾的 1/3的領土。海德爾·阿里不僅收復失地,而且挺進到馬德拉斯近郊,迫使侵略者求和。
1781年,侵略者在波多諾伏戰役中擊潰海德爾·阿里的大軍。
1782年12月7日,海德爾·阿里病死在軍營中。蒂普蘇丹繼承父業,繼續抗英。
1790年,侵略者發動新的戰爭。蒂普蘇丹在抵抗失敗後同英國簽訂和約。
1799年,英軍第4次大舉入侵邁索爾。蒂普蘇丹最後在塞林伽巴丹城下陣亡。英軍官兵劫掠城市、洗劫國庫。
戰爭結束後,英殖民者把邁索爾中部地區交給邁索爾前印度王公。其餘地區被英國、馬拉特、海得拉巴瓜分凈盡。
(4)1781年英國發生了什麼擴展閱讀:
英國殖民開始於1868年,鼎盛時在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都有英國的殖民地。
殖民地是指由宗主國統治,沒有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方面的獨立權利,完全受宗主國控制的地區。廣義的殖民地包括雖然擁有行政機關、軍隊等國家機器;
但經濟、軍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別國控制的半殖民地國家和保護國,以及委任統治地、託管地,還有殖民主義國家在這些地區設置的「海外領地」、「附屬地」、「海外省」等。
從殖民地的性質上來說,大致可分為拓殖型殖民地、資源掠奪型殖民地和商業殖民地三種主要類型,這三種殖民地都是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進程而順次出現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上大多數殖民地獲得獨立,舊的世界殖民體系也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