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孩子在國外空巢父母怎麼辦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近年來,為了讓孩子得到更好的發展,越來越多有經濟條件的家庭,把孩子送到國外留學深造。一些孩子學成後就留在國外工作,甚至成家定居。有的孩子將老人接到國外居住,但老人根本無法住習慣,最後還是返回國內。隨著出國留學人數越來越多,國內這些「空巢老人」也多了起來。
孩子到異國他鄉打拚,留守在家的「空巢老人」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連日來,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走訪了合肥多個社區進行采訪。
出國留學人數逐年增多
記者在合肥市包河區望湖社區隨機采訪20名老人,其中4名老人有孩子正在海外留學或有留學經歷。「留學的現在越來越多,以前沒有這么多留學生。」社區工作人員表示。
合肥多家留學咨詢公司的數據顯示,近年來,出國留學的人越來越多。其中一家留學咨詢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自該公司七年前成立以來,接待咨詢留學事宜的顧客逐年增長,平均每年增長30%至35%,而這也使得該公司的業績穩步增長。
該負責人介紹,目前,通過電話、網路、登門等方式前來咨詢留學事宜的顧客量日均在40至50人,而旺季時則能達到70至80人。
「2015年是留學咨詢最熱的年份,現在雖然咨詢的人數仍然在保持增長,但是增速放緩了。」這名負責人說,很多都是家長來幫孩子咨詢,可以看得出,都是希望孩子能通過在國外深造後,未來能有個好的前程。
記者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到,大多數家長支持孩子出國留學,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孩子到國外能增長見識,擴大視野,對未來發展有利。只有極少數家長,對孩子出國留學持反對意見。
「空巢家庭」日趨年輕
在很多人印象中,留學生都是在大學畢業後,前往國外留學的。其實不然,雖仍以大學生為主,但這些年來,出國留學的學生年齡結構已經發生變化,很多孩子從高中、初中甚至小學,就開始前往海外了。
與之相對應的,因為孩子出國,「空巢」父母越來越年輕。王燕的女兒今年大學本科剛畢業,就申請去了韓國留學。「我才44歲,就做了空巢老人。」王燕經常這樣打趣自己。其實,她的情況還好,因為還有個小兒子在身邊,女兒出國了,就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兒子身上。
記者調查了解到,很多獨生子家庭為讓孩子能享受到國外優質教育資源,也紛紛狠心送孩子前往國外上學。「當時送孩子出國,難過得不得了,但為了他以後的發展,還是狠下了心。」合肥一位市民,把14歲的孩子送去英國念中學,剛開始心裡全是擔心、思念。唯一的孩子出國了,家裡真的成了「空巢家庭」,回到家只有夫妻二人,很冷清。
是否回國要看孩子發展
對王燕而言,內心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那是孩子剛走出國門的時候,進入陌生的環境,沒有了熟悉的人脈圈,寸步難行。每每聽到孩子在電話里哭訴在外的不易,王燕好像都感同身受,感覺不應該把孩子送出國。
「從孩子上飛機那一刻起,思念就從未停止過。」孩子去德國留學的第一年,盧菊花一整年心裡都充滿了擔心:孩子出國前,一直在家住,起居生活由家裡照料,一下子去了那麼遠的地方,能照顧好自己嗎?而且去一趟德國又遠又貴,想見一面孩子都不容易,視頻通話能看到他,但是夠不著摸不著,總感覺不真實。
調查顯示,雖然與孩子天各一方,但是因為聯系很方便,家長大多每周與孩子通一次話,了解彼此的生活境況。這種分享,讓他們少了點擔心。
「孩子好,我們就好。」孩子在韓國留學的劉勇說,孩子在外其實也是擔心家裡的,家長們只要保重自己,也是給孩子一個定心丸。至於孩子學成是否歸國,為自己養老,仍要看孩子自己發展的需要。不少市民認為,中國日益強大,經濟發展迅速,孩子遲早都會被吸引回來的。
人物檔案
女兒定居國外,父母後悔送她出國
人物:劉淑芹,56歲
劉淑芹家住合肥市蜀山區丁香社區,隨著經濟條件越來越好,12年前,劉淑芹和老伴商量後,把孩子送到國外讀書,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有更寬的視野和更好的前途。如今,他們唯一的寶貝女兒不僅留在了加拿大工作,還和加拿大的男友結婚並定居,現已養育兩個孩子,過著自己挺滋潤的小日子,而劉淑芹夫婦在國內成為了空巢老人。
適應女兒不在身邊的日子,對劉淑芹來說是很大的挑戰。女兒從出生後都是她帶大的,一直在她身邊,突然從身邊消失了,感覺挺不習慣的,她情緒波動很大,女兒剛到國外讀書的前兩個月,她總是失眠。「我原本以為自己准備好了,但實際上並沒准備好。從女兒離開家門時,我就像掉了魂似的。我心裡知道,女兒出國留學是好事,但還是忍不住直掉眼淚。剛去的一個星期,我一天要給她打四五個電話。」
為了方便和女兒聯系,劉淑芹在2007年前就學會了電腦打字、發郵件。「2012年春節,女兒特意買了一台蘋果iPad 送給我,就是為了方便跟我們視頻聊天。」
劉淑芹和老伴每天最盼望的就是晚上8點固定的視頻對話時刻,只有這個時刻才可以在電腦的屏幕里,看到他們日思夜想的女兒和寶貝外孫們。雖然通訊的方便和科技的進步,讓天邊的人可以貌似近在眼前,但劉淑芹還是經常偷偷抹眼淚,畢竟視頻畫面終究是只能看不能摸。她說,盡管經常和孫女視頻聊天,但這么多年,相處的日子不超過半年,沒什麼感情,反而不如鄰居家的小姑娘感覺親切。
「女兒有自己的夢想是好事,但也要考慮我們父母的感受啊。我現在真很後悔當初送她出去讀書。現在女兒在國外定居,說是要接我們老兩口去加拿大生活,現實嗎?不現實。我倆根本不具備在國外生活的條件,也生活不習慣。我覺得自己以前是很樂觀、很堅強的一個人,但現在也多愁善感了,有時看電視,都會跟著流眼淚。」劉淑芹說。
如今,劉淑芹加入了社區的合唱團和舞蹈隊,心情才變得舒暢些。每天早上,劉淑芹都會精心打扮一番,等待著和十幾位歌友一起在社區練歌。除了唱歌、跳舞,退休後的劉淑芹還參加老年大學的攝影班,並且經常和老伴出去旅遊,放鬆心情。
兒子留學韓國,老人希望學成歸來
人物:劉勇,55歲
劉勇家住合肥市蜀山區家家景園社區,他的兒子在韓國本科畢業後,在當地一家中學教中文。兒子在國外傳播中國文化,劉勇每每跟別人提及,總是滿臉洋溢著幸福。2011年,劉勇的兒子有了出國念書的念頭,因為家裡經濟並不是特別富足,但是為了讓孩子能開闊眼界,他答應了兒子的請求。為了能節省一些資金,選學校的時候,他們避開了歐美高校,最終選擇了一所韓國高校。
孩子出國第一年,主要是學習語言。剛開始出國,言語不通,飲食等生活習慣的差異,讓孩子十分焦慮。劉勇和妻子身在國內,也是急在心裡,可是鞭長莫及,只能讓孩子自己慢慢適應。那一段時間,他們幾乎每天都要和孩子聯系,幫他紓解心結。好在孩子適應能力強,僅用半年時間,就融入了當地社會,劉勇的心慢慢放了下來。
如今,孩子成熟了很多,生活逐漸穩定下來,能自己洗衣、做飯,已經沒有讓劉勇擔心的理由了。如果沒有十分緊要的事情,劉勇和孩子大約每個月聯系一次,聊天內容也不多,主要是囑咐孩子注意安全。而平日里,劉勇和妻子都還要正常上下班,沒時間想其它的。
至於自己老了,孩子要不要回國,也要看發展前景。目前看來,國內經濟發展很迅速,孩子回來應該是勢在必行。「打心裡說,自己上了年紀,有孩子在身邊,會踏實很多。」
以前反對出國,現在覺得錯怪女兒
人物:於霖,54歲
2011年女兒大學畢業,主動提出要去美國念研究生,於霖內心其實是拒絕的。「長這么大,都是家裡罩著,一下子跑那麼遠,你能行嗎?」於霖質問女兒,女兒則仍堅持己見。
「女兒是家裡唯一的孩子,擔心她去美國以後不回來了,以後想見一面都很難。」不過於霖說,她和丈夫最終還是沒能拗過女兒。
於霖說,要是兒子出國,她也不會過分擔心。畢竟是女孩子,相對來講,還是弱一些,很怕她一個人在外吃虧,而父母又幫不上什麼忙。
女兒研究生順利畢業後,在美國一家大型上市公司謀了一份工作,收入很可觀。聽到這個消息,於霖當時喜不自勝。平時,於霖每周都會和女兒通過網路聊天,生活、工作、八卦,感興趣的都聊。2013年,她去了一趟美國,發現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樣,第一次感覺之前錯怪了女兒,「她長大了,什麼事情都能自己張羅了,就隨她去吧。」
退休這幾年,於霖沒閑著,經常參加公益活動,發揮餘光余熱,幫助他人。這期間,她也結識了很多朋友。「現在的生活挺充實的,自己和老伴還能動,養老的事還要很久才到來,未來的事以後再說,現在要緊的事過好每一天。」於霖說,不會強求女兒以後回到自己身邊,「看她自己的事業發展,只要她過得好就可以了。」
孫子出國留學,老人一直牽腸掛肚
人物:吳大志,80歲
吳大志家住合肥濱湖明珠小區,已經年逾80歲,子女們工作之餘都會來看望他和老伴,吃穿用度樣樣不缺,豐富的社區活動也充實了他的晚年生活。然而,始終讓吳大志牽腸掛肚的還是遠在海外留學的孫子。
「英國倫敦、建築系、設計圖紙、時差??」吳大志總是樂於接收跟孫子有關的一切信息,再花上不少時間來反復記憶。孫子從小就懂事上進、自主意識強,不但認真學習書法、畫畫、小提琴等才能,還在高中階段便規劃發展目標,主動提出出國留學並做准備,獲得了全家人的支持。因此在高考後,孫子就遠赴英國倫敦留學,到現在已經四年半的時間了。
8小時的時差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加上不會使用智能手機、作息時間的差別,對吳爺爺而言,見上孫子一面「太難了」。每次與孫子視頻前,他都要琢磨計算好,找個兩邊都合適的時間,但他在視頻時也不說太久,生怕耽誤了孫子的學習工作。談話也都是孫子在海外的生活狀況,了解得越細致、叮囑得越全面,才能讓他更安心。
吳大志總是感嘆四年多的時間,與孫子見面的次數太少,孫子上一次回家還是去年的聖誕節,也只待了一周,連春節都沒能在一起度過。自己年事已高、身體逐漸吃力,不能奔波到國外看望孫子,只能讓孫子多拍照片、視頻。
今年,孫子大學畢業,但因成績優秀想繼續深造,暫時不打算回家。吳大志對孫子回家的渴望越來越強烈,他是既高興卻又思慮、擔心,各種復雜情緒矛盾地交織在一起。但他最終還是決定尊重孫子的選擇,不願讓自己的想法給孫子帶來心理負擔和壓力。
兒子國外成家,老人稱不擔心養老
人物:盧菊花,59歲
盧菊花家住合肥市蜀山區丁崗社區,去年,家裡唯一的孩子在德國留學、工作10年後,在那裡買房子定居了。與孩子剛走出國門時相比,這一次,她的心情平復很多。
「他剛出國那會兒,擔心他吃不好、睡不好,融入不了當地社會。」盧菊花告訴記者,2006年,她上大二的兒子表示想去德國留學,「孩子有上進心挺好的,我和他爸很支持,可後來覺得他一個人身在他鄉,太艱難了,他走的時候,自己流下了眼淚。」
不過之後的10年,孩子的學習、生活都很順心,本科念完後念了碩士,碩士畢業後進了當地一家不錯的企業。後來談了女朋友,結了婚。
「他現在長大了,過得也挺好,我和他爸沒啥擔心的了。」盧菊花說,孩子到德國這些年,她和丈夫去看過兩次,「人生地不熟,語言也不通,在那邊感覺很無聊。」每次坐飛機要十幾個小時,也是盧菊花和丈夫感覺比較難受的,「以後沒啥事,不會跑那麼老遠。」
作為家裡的獨生子,兒子不在身邊,盧菊花老兩口現在並沒有感覺到十分孤獨,因為他們日常生活十分豐富,打牌、跳舞,很愜意。「孩子沒在身邊,我和他爸能說走就走。」盧菊花說,今年下半年,他們去西藏和雲南,就是臨時起意的。
「孩子以後回不回國,看他自己的決定。」盧菊花比較看得開,她說,如果孩子不回來,自己和老伴就打算居家養老或者進敬老院。
女兒今年出國,父母稱最擔心安全
人物:王燕,44歲
王燕家住合肥市包河區望湖社區,今年3月,她的女兒在江西省一所大學畢業後,被韓國一所大學錄取為研究生,從此踏上了異國求學路。
「她從小練就了獨立生活的能力,韓國離中國又近,所以這次出國,我們也不太擔心。」王燕說,如今用微信聯系也方便,隔三差五會跟女兒聯系一次,了解她的近況。
王燕的女兒在大學期間,曾作為交換生,到韓國的大學就讀過一段時間。大學畢業那年,她通過了國內的研究生入學考試,並被一所大學錄取。但是她最終聽取了舅舅的建議,放棄了國內大學,申請了韓國的大學,打算到國外提升一下自己。
「她本身也有出國深造的想法,所以提出來了,我們就全力支持。」王燕說,女兒出國後,她最擔心的就是安全問題,「看新聞感覺外面的世界太亂了,她出國後,我們尤其關注韓國的新聞,有一丁點兒風吹草動,都會和她聯系。」
現在,王燕的女兒不僅在學校里就讀,還在做自己的網店,平時學習、生活比較忙,很少主動聯系家裡。「都是我們在網上找她。」不過,最近一次,女兒因為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連續好幾天,每天打電話回家,哭訴壓力大,讓王燕心疼不已。
女兒能出國留學一直是王燕的驕傲,她希望,女兒在國外完成學業後能回到自己的身邊,回到國內為祖國的發展做一些貢獻,也能成為祖國的驕傲。
記者調查
少數家長後悔送孩子出國
(記者在合肥市濱湖明珠社區、丁香社區、丁崗社區、家家景園社區、望湖社區發放問卷100份,收回有效問卷86份。)
專家聲音
心理「空巢」考驗父母
為了孩子的前程讓他們出國,可又擔心他們在國外過不好;孩子出國後,怕孩子遇到困難自己幫不上忙;孩子學成後想留國外發展,又擔心自己以後的養老問題??留學生家長變成了「留守家長」,他們把自己置於一個矛盾的境地,該怎麼調節自己的心理呢?記者就此采訪了安徽省心理危機干預協會常務理事、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張斗木。
孩子出國前,要做好心理准備
張斗木說,從一種文化到另一種文化,一個人走進去、融進去,需要做很多努力,並不是一蹴而就。家長既然決定送孩子出國,就應該要提前做好准備。
「經過系統的學習,語言問題是很容易解決的。」張斗木說,對出國留學生來說重要的是,要理解目的地國家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這些是可以做前期准備的,由於孩子還小,涉世未深,家長就應該主動承擔起這部分工作,通過各種渠道,幫助孩子深入了解一個國家。此外,還要教孩子基本的生存技能和處理人際關系的技巧,讓他們能在脫離父母的臂膀後,能獨立生活。家長最初對孩子的擔心,無外乎這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方面。其實,只要准備工作做得足夠充分,教會了孩子這些生活技能,家長的擔心是多餘的。
尊重孩子選擇,多溝通多交流
家長也應該有這樣的心理准備:孩子可能根據事業發展,留在國外。「外面的世界這么精彩,孩子隨著自己閱歷的增長,肯定會按照自己的想法規劃未來。」張斗木說,到了這個時候,家長們就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其實,很多家長是希望孩子成才後能回國來,以便自己老了的時候,身邊有人照應。張斗木建議,家長可以趁每次與孩子通話的時間,與孩子多溝通生活、學習、工作方面的事情,把自己的最真實想法告訴孩子,「說不定孩子會考慮爸媽的處境」。
張斗木說,在自己跟前生活了十幾年的孩子,突然去了國外,家長或多或少會感到孤獨,這時候就應該分散下自己的注意力,多參加一些群體活動,或者出去旅遊,擴大自己的生活圈子,豐富晚年生活。
余亞明劉亞萍周紅梅焦偉韋胡蕾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見習記者王吉祥采寫
❷ 移民英國後孩子如何上學
如今社會,有許多人都喜歡帶著全家一起移民,並居住在國外。但是也有一些朋友不知道移民英國之後,怎樣讓自己的孩子上學呢?孩子的學校又應該如何挑選呢?這些都時需要考慮的問題。
申請條件
在英國,孩子年滿5歲就可以開始接受全日制的教育,而英國的法定義務教務是從5歲到16歲。也就是說,你來到英國之後,如果你的小孩年齡在此區間,那你就可以讓小孩就近上公立學校。但是,如果你家小孩是插班的話,由於英國的公立學校都有人數限定,所以在你家就近的公立學校人數滿員時,你家小孩也上不了這所公立學校,此時,就只能去離你家遠一點的學校就讀。
如果你移民英國,生活成本和物價都是你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的話,那你需要明白,一般城市裡的物價和生活成本相對於鄉村來說都比較貴,還有大城市的物價也會比小城鎮的貴。還有一點你需要了解的是,在英國,越往南越貴,相反,越往北也就越便宜。但是便宜並不代表那裡的生活環境會好哦,一般來說,一個地區的物價便宜,會導致那個地區的犯罪率增高。所以在考慮生活成本的同時,也要考慮自身的安全問題哦。
如果你家小孩正好到了就讀小學的年齡,那麼應該送去你家附近的公立小學。如果想讓你家小孩在英國就讀一個較好的公立小學,那麼你得在那所小學附近住下來,不管你是買房子還是租房子,至少都需要在那片區域住6個月,而且還需要出示水電費賬單等證據證明是你本人在那居住。因為英國的公立小學就讀條件是有一個屬區的,也就是說家住在屬區的范圍內才可以就讀此小學,否則不能入學。
最後還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是一個城市的幸福指數,幸福指數的高低和生活息息相關。比如倫敦的幸福指數比較低,是因為倫敦的生活成本較高,壓力較大,但是倫敦的人口也是最多的,很多少數民族都是在倫敦定居生活。而幸福指數最高的是愛爾蘭,那裡的生活成本較低,但是犯罪率也比較高。所以綜合以上內容,好好考慮一下你家小孩應該就讀怎樣的學校,並開始著手准備吧,畢竟需要在屬區居住6個月以上呢。
❸ 孩子在國外上學,我應該如何幫助他
「我覺得作為家長能給到在外留學的孩子的幫助反而是給到適當的關心。孩子剛到新的地方,可以鼓勵他多和同學交流,盡快找到自己的群體。剛到國外想融入本地人圈子有點難度,可以鼓勵他多和課上的中國同學主動交朋友,找到自己的舒適圈是孩子適應生活最快的方法。家長的過度關心可能反而造成孩子的心理負擔和煩惱。每天讓孩子報個平安就行,有些孩子有分享欲,喜歡把學校發生的事情分享給家長,那家長就傾聽。有些孩子不太愛分享自己的故事,那就告訴他家人永遠是最堅強的後盾。」
❹ 現在英國中小學(留學)的具體要求是什麼呢
英國小學的常規招生時間點是三年級。由於孩子年齡非常小,因此英國政府規定只有持有英國永居和持有英國工作簽證的外籍人士子女才能申請入讀英國小學。如果您的家庭符合這項規定就可以著手給孩子申請了。
英國小學一般是提前兩年申請,對於一些非常熱門的學校還需要再提前。學校會給孩子進行英語和數學測試,之後做一些游戲。如果孩子順利通過測試,就可以獲得錄取。
英國中學:
英國學生在七年級升入Upper School,因此英國沒有初中和高中的概念。英國中學的常見入學時間點是七年級、九年級、十年級和十二年級。這些入學時間點競爭非常激烈,需要做好留學規劃和英語儲備。
申請進入英國中學需要提供一系列材料,包括:
申請表格或網申
出生證明
護照首頁掃描件
學校成績單
獲獎證書
考級證書
簡歷
推薦信(數量由學校規定)
個人陳述(非必須)
作品集(可選)
UKiset或CAT4考試(課程詳情)成績報告(根據學校要求提供)
如果學生的成績很好,又有特長,那麼學校就會邀請學生進行面試和筆試。注意,不同學校對於面試和筆試的時間安排不太一樣,有些是先筆試後面試,還有一些事先面試後筆試。有些學校在申請過程中會讓學生提供UKiset或CAT4考試成績,這兩個考試側重於考查數學、文字推理和非文字推理,學生需要提前做好備考工作。一般要求提供UKiset和CAT4的都是排名非常高的學校。但是英國的私立學校有四五千所,如果學生來不及准備這些考試,也可以考慮申請一些不那麼頂級的學校。
由於英國學校的學科設置和國內不太一樣,因此建議有條件的家庭提前讓孩子學習一些英國中小學的同步課程,這樣比較容易在面試和筆試中有更好地發揮。例如,國內的學生在初二開始學習物理,初三才開始學習化學,但是英國的學生從小就接觸了物理、化學和生物等知識。如果不提前學習,就會影響最終結果。面試也是很重要的。很多孩子過於內向,不敢說話,這就會導致不好的申請結果。家長可以找中介的老師給孩子做一下面試輔導,提升孩子面試的表現。
孩子去英國讀初中的重中之重就是英語了。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在國內的學校里經常取得英語考試的高分,還參加了KET和PET的考試,就認為孩子的英語很好,可以應付英國初中的學業了。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孩子出國之後,需要要用於學習各個學科的知識,所以一定要有很好的聽說讀寫能力和學科詞彙儲備才可以。建議家長在決定讓孩子出國之後,就開始進行英語強化學習。
另外,家長不要只看排名,讓孩子都去申請最頂級的學校。這類學校都是精英教育,入學競爭非常激烈,國內的孩子即便入學,也不容易很快適應。建議家長客觀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學校。有條件的家庭可以飛到英國參觀幾個心儀的學校,與老師和學生面對面交流一下,了解學校更多的信息。
此外,對於根本沒有出過經歷的學生來說,可以提前去英國參加夏校或夏令營活動,這樣可以直觀地感受一下國外的生活。有些孩子還沒有做好留學的准備,參與夏令營可以幫助家長確認孩子是否有足夠的成熟度和交際能力。如果孩子確實沒有準備好,那不妨過幾年再讓孩子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