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二戰期之前,為什麼英國要對納粹實行綏靖政策
最後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苦難使英法兩國人民憎恨所有的戰爭。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士兵正是當時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對戰爭的強烈抵抗也迫使英法領導人妥協。公眾對這場戰爭非常厭倦,這意味著和平主義佔了上風。另一個是,兩國的統治者希望,只要他們掌權時不打仗,他們自然會為了選票而迎合人民的想法
最後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苦難使英法兩國人民憎恨所有的戰爭。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士兵正是當時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對戰爭的強烈抵抗也迫使英法領導人妥協。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傷亡慘重和經濟疲軟,英法不想與德國發生直接沖突。此外,由於與蘇聯的天然差距,他們沒有建立集體安全體系。只剩下綏靖政策了。順便提一下,波蘭也可以說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起人。當德國入侵蘇台德地區時,波蘭佔領了捷克共和國的捷克地區。
2. 關於二戰前英國大陸均衡政策
英國大陸均衡政策歷史:英國為了維持其歐洲霸主地位,憑借自己的經濟及軍事實力,制定了維持歐洲各國之間相互牽制和爭斗、防止一國稱霸的外交政策即大陸均衡政策。聯合抗法:法國大革命時期,拿破崙帝國崛起而成為歐洲的霸主,英國便組織和參予了七次反法同盟,1814年徹底打敗法國,重新確立英國的霸主地位。 聯法抗俄:19世紀50年代,俄國成為歐洲強國,在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中,英國聯合法國擊敗俄國。 聯法抗德: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德矛盾成為帝國主義國家的主要矛盾,英國便聯合與德國矛盾尖銳的法國共同對付德國。 扶德抑法:在巴黎和會上,為了制止法國勢力過分膨脹,故而不主張過分削弱德國。在歐洲安全和賠款問題上,不與法國結盟。用德國來對付和牽製法國。 縱德反蘇: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英國總是聯合法國共同縱容德國,企圖把德國侵略矛頭引向蘇聯。 地理:英國是歐洲西部大西洋上的一個島國,領土包括大不列顛島和愛爾蘭島北部。首都倫敦位於泰晤士河畔。 大不列顛島東南部為平原,北部和西部多山地和丘陵。北愛爾蘭大部分為高地。英國冬溫夏涼、秋冬多霧,屬於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 英國工業發達,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一直蠢斗占絕對優勢。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較小,以乳畜牧業和園藝業為主,帶山磨糧食需要大量進口,唯局漁業比較發達。倫敦是最大的港口,利物浦是第二大港。 政治:英國在不同時期外交政策的變化,是由其國家利益所決定的,體現了國家利益決定對外政策的政治原理。
3. 二戰前期,英法為什麼要採取綏靖政策呢
希特勒一上台就表現出了極大的野心:悍然撕碎《凡爾賽條約》,整裝待發,瘋狂擴充兵力,先後吞並奧地利, 捷克斯洛伐克等國。此外,希特勒和納粹德國的野心幾乎是光明的。甚至在希特勒掌權之前,他就在自傳《我的奮斗》中寫道,要光明正大地統治歐洲。
此外,張伯倫政府一直擔心,如果與德國,展開軍備競賽,將會摧毀本已脆弱的國民經濟。因此,當時的英國政府在大幅削減軍事預算的同時,“退守帝國”,將英國軍隊撤出歐洲大陸。
法國,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主要陸軍,情況更糟。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雖然成為戰勝國,但卻損失了2000多億法朗,不到一半的法國成為廢墟。一向以高利貸聞名的法國,負債累累。與此同時,像英國,一樣,法國欠美國高達40億美元的債務。
4. 二戰時英國採取了哪些防禦措施
1940年6月28日,丘吉爾要求參謀長委員會組織堅固的防禦,封鎖可能遭受襲擊的海灘,對東海岸的港口採取安全措施,在需要設防的海岸部署守備部隊,如敵人佔領某個港口,需採取堅決措施進行反擊。從受威脅程度看,英國南部為「採取最高戒備措施的地區。」1940年夏,英國本土共有機場和油庫324處,雷達站51個。海軍在一些水域布設水雷,在便於登陸的海灘設置障礙,陸軍則構築堅固的防線,挖掘反坦克壕,建築混凝土掩體。英國還實行「公民之戰」,到1941年2月,共建有250萬個家庭防空洞,在倫敦,80%的人可以進入防空洞。
5. 二戰前期蘇聯,美國,英法等國,面對法西斯侵略各採取了什麼樣的政策
綏靖政策
綏靖政策指的是面對強大的侵略者為了避免戰爭的爆發而採取的姑息妥協和軟弱退讓的政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由於英法美等資本主義強國為了避免戰爭的爆發,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採取的對法西斯的姑息縱容的政策,這一政策的實施不僅僅沒有避免戰爭的爆發,最終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由於英法等資本主義國家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損失嚴重,而且國內的經濟出現了衰退,而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大國蘇聯,所以資本主義國家英法等國家不願意再次陷入戰爭的泥潭,於是在對法西斯國家德意日的對外擴張的上採取的是姑息縱容的政策。綏靖政策的代表性人物就是英國的張伯倫,英國為了限製法國在歐洲大陸的勢力,甚至是扶植德國的發展,在英法的這種政策之下,德意日法西斯更加的猖狂,在英法的縱容下德國侵佔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區和其他住有日耳曼人的地區,後來更是變本加厲侵佔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英法兩國對德國的這種侵略擴張採取了默許的態度,至此綏靖政策達到高峰。
英法之所以默許了德國佔領整個捷克斯洛伐克,目的在於想將德國這股禍水引到新成立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那裡,希望讓德國與蘇聯開戰,英法坐收漁翁之利,但是德國並不會像英法所希望的那樣去攻打蘇聯,後來德國採取閃電戰侵佔了波蘭,英法的如意算盤落空,被迫對德國宣戰,綏靖政策徹底破產。綏靖政策原本是一個中性詞,是指利用安撫的政策使得局勢得以安定,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英法運用這一政策這一個詞語淪為了一個貶義詞。
綏靖政策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貶義詞,意思就是對侵略採取不抵抗,姑息縱容的態度,綏靖政策這個詞產生的一個重要的誘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英法美等資本主義國家對法西斯侵略採取的態度,英法美從自身的利益考慮對德意日法西斯採取綏靖政策,使得法西斯有恃無恐,最終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6. 二戰前期,英法為什麼要採取綏靖政策呢
希特勒一上台就表現出了極大的野心:悍然撕碎《凡爾賽條約》,整裝待發,瘋狂擴充兵力,先後吞並奧地利, 捷克斯洛伐克等國。此外,希特勒和納粹德國的野心幾乎是光明的。甚至在希特勒掌權之前,他就在自傳《我的奮斗》中寫道,要光明正大地統治歐洲。
然而,以英國和法國,為首的歐洲,舊勢力對希特勒的侵略充耳不聞,面對希特勒的侵略,他們一步步屈服。他以歐洲這個小國為代價,一步步縱容德國的侵略。為什麼二戰初期英, 法等國頻繁對德國採取綏靖政策?
法國,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主要陸軍,情況更糟。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雖然成為戰勝國,但卻損失了2000多億法朗,不到一半的法國成為廢墟。一向以高利貸聞名的法國,負債累累。與此同時,像英國,一樣,法國欠美國高達40億美元的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