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的工業是什麼

英國的工業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4-01-07 12:16:57

A. 英國工業情況怎麼樣 英國的工業怎麼樣

就整個國民經濟結構而言,戰後英國經濟的發展呈明顯的去工業化趨勢,服務業增長迅速,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比重從20世紀50年代初的大約一半上升至20世紀90年代末的約2/3,到2013年超過了3/4(78%左右);而物質生產部門無論是就業人數還是產值都呈大幅下降趨勢,尤其是作為生產率增長潛力較大部門的製造業,其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由20世紀50年代初的超過1/3降至1997年的1/5,到2013年進一步降至10%左右;建築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為6%,而能源工業、采礦業以及供水和廢水管理等公共事業合起來所佔比例為4.5%。

英國工業產出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例之所以一直呈下降趨勢,主要原因在於,與經濟增長的總體趨勢相比,工業產出的增長速度十分緩慢,如果以2009年的產出為基準(指數為100),則1997~2007年,實際工業產出指數僅從110增加到了113。始於2008年的金融危機更是對英國生產部門造成了沉重打擊:截至2013年初,工業產出比金融危機前減少了15%,特別是采礦業產出大幅度下滑。

英國各個工業部門內部的發展也很不平衡。就製造業敬肢世而言,化工、電子、儀表、航空、汽車等新興工業部門發展較快,而冶金、紡織、造船等傳統部門則發展緩慢,或停滯不前甚至呈下降趨勢,其中紡織業最不景氣。英國的高新技術產業比較發達,許多產品的製造和出口都處於世界亮肢領先地位。

電子和光學設備、人造纖維和化工產品,特別是制葯行業仍保持著雄厚的實力。生物制葯、航空和國防工業是其研發重點,也是英國最具創新性和競爭力的部門。與製造業相比,采礦業的發展不平衡狀況更加突出:採煤業生產大幅度下降,而包括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在內的其他採掘部門則增長迅速。

推薦專題》》英國國家常識飢灶簡介

B. 英國「世界工廠」地位的喪失

英國「世界工廠」地位的喪失

19世紀70年代前,英國在世界工業、貿易、海運、金融方面,都居於壟斷地位,在世界五大洲擁有廣大的殖民地,號稱「世界工廠」和「日不落帝國」。但正是這種地位,使它日益走向腐朽和相對落後的境地。

英國的工業力量主要建立在紡織、煤炭和治鐵等幾個舊工業部門上。1870—1913年間,這些部門的生產雖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但它們的基本特點是發展緩慢、技術停滯。這個時期英國紡織業的機器設備大部分都是工業革命時代的產品:絕大部分煤的採掘還靠手工勞動;使用「攪拌法」冶煉熟鐵也一直還是手工操作。在各重要工業部門中,只有煉鋼、機器製造和造船發展較快。在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技術革新浪潮的推動下,英國也開始建立了一些新工業部門,如煤氣工業、電力工業、汽車工業、人造絲等,但都發展較慢,規模較小。國內需要的部分電氣設備和化學產品,還靠德國供應。因此,新工業部門的增長抵補不了舊工業部門發展的滯緩,整個工業的發展速度下降了。1850—1870年間,英國工業每年平均增長3.2%,而1870—1913年間,英國工業每年平均只增長1.9%。

英國工業發展的緩慢,使它喪失了「世界工廠」的地位。就整個資本主義世界來說,19世紀最後30年和20世紀初是技術革新和工業生產迅猛發展的時期,特別是美國、德國等年輕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出現了跳躍式的發展。這就使1870—1913年英國和德、美等國工業生產的相對地位發生了顯著變化,英國在世界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從32%下降為14%。英國工業產值在19世紀80年代就被美國所超過,隨後在1900—1910年間又被德國所超過,淪為世界第三位。重工業部門的落後形勢更為顯著,1870年間英國的鋼、鐵、煤三項生產,都保持首位,占絕對優勢。到80年代後這三項先後被美國所超過。1893年德國的鐵產量也追上了英國。1913年英國的鋼產量為778萬噸,只及美國(3.180萬噸)的1/4,不到德國(1,833萬噸)的一半。同年,美國機器產量佔世界機器總產量的51.8%,德國佔21.3%,而英國只佔12.2%。所有這些表明,英國在世界工業中的壟斷地位到19世紀末已完全喪失。事實上,恩格斯早在1885年就已指出,由於歐美大陸各國對蒸汽力和機器的運用,「結果,英國享有了將近一百年的工業壟斷,現在無可挽回地失去了。」

英國經濟具有極大的對外依賴性,對外貿易在英國經濟生活中具有決定意義。這一時期英國工業生產的相對落後,不能不影響到它在世界市場上的地位。反過來,對外貿易狀況的惡化,又不能不直接打擊其工業生產的發展。從19世紀70年代起,英國商品在世界市場上遇到了德國和美商品愈來愈激烈的競爭。在歐洲市場上,德國的電氣工業、化學工業和機器製造業的產品處於壓倒優勢的地位。在美國市場上,美國自身的產品成為英國最大的競爭者。過去,美國一向是英國機器和紡織品的重要市場。而現在,隨著美國工業的迅速發展,英國不僅喪失了美國市場,而且在拉丁美洲和亞洲等市場上也遇到了美國日益強烈的競爭。1870年英國在世界貿易總額中的比重為22%到1913年下降為15%;雖然還保持首位,但已失去了它的壟斷地位。

英國「世界工廠」地位的喪失給後人留下一條深刻的教訓:一個國家的工業企業,如果不重視固定資本的更新,不陶汰陳舊落後的技術裝備,這個國家的工業產品就必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中失去優勢,甚至會以失敗而告終。

C. 英國,中國工業化的特點及其背景

英國工業化的背景:

1500年以後,英國經濟表現出快速向前躍進的勢頭。在18世紀,一系列的發明改變了英國棉紡織業的面貌,並且導致了工廠制度的產生。在這些年裡,其他工業部門也達到了相當先進的水平,而且所有這一切夾在一起,相互作用,使人們在更為廣闊的領域中有可能獲得更大的收益。

通過不斷的改良就構成了工業革命,他們使人類的勞動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增長。18世紀中葉的七年戰爭在英國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對工業革命的發生和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七年戰爭是英法爭奪霸權尤其是殖民地和海洋統治權的戰爭。

由於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經濟生活的深刻變化,英國資產階級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地要求爭奪殖民地和海上霸權,以便掠奪殖民地,擴大對外貿易,發展國民經濟。戰爭使英國資產階級的這種願望得以實現。

英國工業化的特點:

1、是從棉紡織輕工業開始的。這是因為輕工業投資少,見效快,銷路廣,獲利大。加之,英國的棉紡織工業是新興工業,它受封建行會和習慣勢力的束縛較少,容易使用新技術和新機器,同時英國當時的棉紡織品質量不如印度和中國,為了競爭也迫切需要進行技術革新。

2、是以解決動力問題作為關鍵和重要標志的。從古代至近代,人類社會是以使用什麼樣性質的工具作為代表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如石器時期、銅器時期、鐵器時期等,可是到了近代機器出現以後,則往往是以使用什麼樣性質的動力作為代表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

3、是以機器的發明、使用和製造為中心。用機器操作代替手工勞動是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的主要標志,用機器製造機器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的主要標志。

4、是以本國的發明創造為主,同時也盡量吸收了前人和別國的先進技術。英國是第一個進行工業革命的資本主義國家,可以引進和利用的外國先進技術不多,只能靠本國的發明創造為主,所以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機器都是英國人自己發明製造的。

中國工業化的背景:

中國近代工業化的總特點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背景下進行的。

中國工業化的特點:

1、近代化不僅受到內部封建保守勢力的頑強抵制,還不斷遭到外部資本主義列強的傾軋、排斥和武力摧殘,發展緩慢,歷經曲折。

2、近代化一開始是由地主階級中的洋務派領導的,官僚買辦階級在中國近代化啟動時期扮演過微妙的角色,資產階級則始終沒有真正掌握過近代化的領導權。

3、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技術、人才和思想的准備不足,它的推動力主要不是來自內部而是來自外部。

(3)英國的工業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基於中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最大國情,充分考慮到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原則,充分考慮到中國人口眾多、人均收入低、後發趕超的農業國的經濟背景,充分考慮到大量的農業人口、典型「二元結構」的社會環境。

充分考慮到計劃經濟體制下重工業優先的發展戰略奠定的一定的工業基礎,遵循了工業化產業演進發展的規律,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的世界經濟發展趨勢,構建了符合市場化規律的經濟激勵機制,適應了工業化和城市化互動協同的發展邏輯。

新中國工業化取得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將工業化的共性規律與中國的個性化國情進行了有效結合,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

D. 英國的經濟是怎樣發展的

‍‍

英國的經濟發展戰略: 上世紀90年代末工黨上台執政後,布萊爾政府基本承襲了保守黨的經濟政策,出現了二戰後首次不因政府更迭而大幅度改變經濟政策的局面,保持了政策的穩定性與連續性。工黨政府加大了改革力度,主要從福利和醫療制度、上議院世襲貴族特權、教育制度等方面進行了重大改革,並以此來推動英國經濟的發展,在促進經濟發展方面提出了新舉措: 面向未來,著眼科技,向知識經濟轉型。英國決心在21世紀成為知識經濟型的社會,為此在1998年底正式發布了《我們有競爭力的未來:創建知識經濟》白皮書,將促進知識經濟發展作為制定工業、科技和貿易政策的新基石。主要做法包括:加大科技投入,鼓勵大學等研究機構與企業界聯合,向商業化研究發展,將知識向實用技術轉化。政府努力促進企業界的聯合,使企業形成在競爭基礎上的合作,提高整體競爭能力。

制定政策、法規以規范和培育市場。政府內部實行改革,提高工作效率,同企業界發展夥伴關系。吸引風險投資,發展基礎研究。加強與國外研究力量的合作,加大參與歐盟科技框架計劃的力度,重視吸引海外投資。增強企業活力和競爭力,促進高技術企業的發展。政府運用政策來保證和鼓勵平等的競爭,鼓勵擴大再生產,對用於擴大再生產的利潤部分酌情減免稅收。在刺激投資和促進企業、特別是高技術企業發展方面,採取鼓勵措施,實施信息產業戰略,幫助企業適應信息時代的產業發展。綜合運用財政和貨幣政策,避免經濟過熱和衰退,確保經濟平穩健康運行。英國財政大臣布朗把英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實現經濟穩定增長稱之為「英國模式」,並作為一個經濟增長的成功範例推薦給其他國家。工黨上台執政以後實行貨幣政策改革,由英格蘭銀行獨立決定利率,從而遏制了通貨膨脹,同時政府擴大支出保持了寬松的財政政策。目前,為防止經濟過熱現象,英國開始出台宏觀調控措施,主要是由英格蘭銀行採取漸進式加息的貨幣政策。工黨執政以來,英國經濟實現了穩定增長,GDP年均增長2.7%,物價低於2%,失業率降至30年來的最低點,成為惟一未陷入衰退的西方大國。

‍‍

E. 英國石油工業概況什麼樣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經濟長期處於衰退中,患了所謂「英國病」,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下降。北海油田的開發,雖不足以治好英國經濟的痼疾,但畢竟使英國經濟增添了某些活力,對經濟的復甦和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資源與儲量

英國為位於歐洲西部的島國,由大不列顛島(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愛爾蘭島東北部和一些小島組成。國土面積24.48萬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24萬千米,人口6078萬(2006年7月)。英國為歐盟第二大經濟強國,2005年英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為22000億美元,比2004年增長1.8%,2006年增長2.2%。

英國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為西歐重要的油氣資源國(圖20-2)。據美國《油氣雜志》報道,截至2007年英國擁有石油探明儲量4.93億噸,天然氣探明儲量4120.12億立方米。

表20-2英國油氣儲量、產量與消費量統計

①資料來源:《油氣雜志》,2007年。

②資料來源:BP世界能源統計,2008年6月。

據英國貿易工業部統計,2006年英國石油出口量為7815.1萬噸,其中原油出口為5819.6萬噸,油品出口為2795.5萬噸;石油進口量為8472.6萬噸,其中原油進口為5846.6萬噸,油品進口為2626萬噸。英國石油的出口對象為歐盟、加拿大、挪威和美國。

自1981年英國成為石油凈出口國,1999年北海石油產量達到高峰之後,英國石油產量每年以7.6%的速度下降,2006年英國已由石油凈出口國變為石油凈進口國,未來隨著英國北海石油產量下降,英國的石油進口將逐年增加。

閱讀全文

與英國的工業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感恩節需要買什麼節日物品 瀏覽:683
中國用韓語怎麼讀 瀏覽:981
越南安江省有哪些縣 瀏覽:489
伊朗進口的藏紅花多少錢一公斤 瀏覽:951
越南語有哪些國家使用 瀏覽:174
越南戰爭自衛反擊外國人怎麼看 瀏覽:972
印度理工多少分入學 瀏覽:77
法制中國建設規劃什麼體系 瀏覽:183
義大利圓規怎麼組裝 瀏覽:565
中國懸空大橋1800米在哪個省 瀏覽:70
印度跑步怎麼樣 瀏覽:590
義大利為什麼倒在世界盃門口 瀏覽:998
義大利足球為什麼變強了 瀏覽:2
印尼有多少個無人島 瀏覽:737
英國怎麼檢測肺炎 瀏覽:402
越南人吃晚餐吃什麼 瀏覽:803
為什麼韓國叫棍子印度叫三哥 瀏覽:63
中國哪個銀行利息高 瀏覽:599
英國利茲到廈門的機票是多少 瀏覽:393
伊朗用的是什麼英語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