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紳士是啥意思
紳士,或曰士紳,舊指地方上有勢力的地主或退職官僚。中西交往之後,該詞被作為英語gentleman的意譯之一。
英文的 gentleman是指英國紳士,他們通常會手拿文明棍,頭戴大禮帽,身著筆挺的西裝,足蹬亮皮鞋。在中世紀英國,「gentry」(紳士階級)是一個社會階層,社會地位僅次於貴族,如爵士等職位。此階層的男性成人當時稱為「gentleman」(紳士)。「紳士」源於17世紀中葉的西歐,由充滿俠氣與英雄氣概的"騎士"發展而來,後在英國盛行並發展到極致,紳士風度即是英國民族文化的外化,又是英國社會各階層在看齊上流社會的過程中,以貴族精神為基礎,摻雜了各階層某些價值觀念融合而成的一種全新的社會文化。
另外:紳士的網路用語則是偽善的變態。ACGN界中的用法源自《搞笑漫畫日和》的其中一篇中,熊吉的強詞奪理的名言:「我不是變態;就算是變態,也只是冠有變態之名的紳士!」
紳士風度:彬彬有禮,待人謙和,衣冠得體,談吐高雅,良好的自身修養,知識淵博,見多識廣,有愛心,尊老愛幼,尊重女性,無不良嗜好,人際關系良好。是心地善良、舉止優雅的男士。
中國沒有真正字面意義上的紳士,紳士是西歐國家(主要指英國男性)的概念,「紳士」這個詞和中國的傳統古典文化相沖突且格格不入,中國沒有引入這個概念,在文革期間,由於毛澤東的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觀念,左派們曾經引入「紳士」這個概念來制約男人作風,並加進了古代漢語詞典中。文革失敗後,「紳士」這個詞被鄧小平從古代漢語字典里取消,並把該詞送入了那些含有西方外來詞彙概念的現代漢語詞典中,鄧小平之所以從古漢語字典里取消「紳士」這個「外來物」,是因為鄧小平認為中國只有「君子」,要尊重中國的傳統文化。
中國只有「君子」。「君子」這個詞誕生於古代中國,如李白那樣恃才放曠、不與世俗亂象為伍的男子,就是一名「君子」。
中國無「紳士」,只有「君子」,「紳士」是西方的概念,與中國文化無關。
紳士一詞,在近代社會中,有著特殊的地位,非官而近官,非民而近民,是高於平民的一個封建等級階層。
「紳士」英語gentleman一詞,作個拆字游戲的話,gentle在字典中,解釋為優雅、上品,可愛、寬大、穩健、親切、有禮等等。man為男士。一位有著上述品格的男士即可稱為紳士,這又有什麼可以指責的?
其實歐洲的紳士和中國的君子是同一種人。在中國古代,君子就是有文化,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是君子。可惜,時代的變遷,封建皇朝的衰敗,君子這個稱號,也成了守舊落後的象徵,和封建皇朝一起被埋葬。
紳士 shēnshì:舊時在地方上有財有勢或得過一官半職的人,以地主和退職官僚居多
「他的父親是開錫箔店的;聽說現在…快要升到紳士的地位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❷ 對英國禮儀的評價
英國人平時十分重視個人的教養,不僅如此,他們還認識到:教養體現於細節,正確禮節的運用可以展現出個人的教養。
在英國人看來,一個人在公眾場合中,之所以必須注意自己的舉止行為,就是因為他人可以從中察知這個人的風度、禮貌和修養。
在社交場合,英國人極其強調所謂的「紳士風度」。它不僅表現在英國人對婦女的尊重與照顧等方面,而且也見之於英國人的儀表修潔、服飾得體和舉止有方。
另一個方面,英國人在待人接物上講究含蓄和距離。
從總體上講,英國人性格內向、不善表達、不愛張揚。他們不僅自己如此,而且也樂於看到別人那麼做。
英國人普遍認為: 只有適當的距離,才能導致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穩定與別人打交道時,
沒有適當的距離,對於雙方都有害而無益。
有位英國名人甚至說:「因為我是英國人,所以請離開我遠一些。我寧願孤立獨處。」
其實,英國人的這種性格是其高度自信的一種表現形式。
英國人更加崇尚寬容和容忍。
與外國人進行交往時,英國人一般都非常善解人意,並且非常懂得體諒人、關心人、尊重人。他們特別看重的是,既然要講究個人自由,那麼首先就要寬以待人,對別人的所作所為要善於理解和容忍。
在一般情況下,他們都不愛跟別人進行毫無意義的爭論,而且極少當著外人的面使性子、發脾氣。
英國人的這種做法,並不意味著他們自命清高、難於接觸。實際上,一旦慢慢地跟他們交上了朋友,他們還是表現得十分親善、友好的。
文化並不像書本上的知識,死記硬背是學不好的。
一種文化的浸染,十分重要。每天親身接觸,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你就會發現自己已經接受並掌握了該文化。
眾所周知,英倫文化是最受人尊重,最源遠流長的文化之一;上文提到的禮儀文化只是濤濤大河中一條小支流。
試問哪位家長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就接受這樣的文化教育,從而成長為一個同樣受人尊敬,有著豐富內涵的人呢?想要做到這一點的話,那麼還有什麼比讓孩子在英國親身經歷感受,來得更有效呢?
就像我們說的,禮儀文化,待人接物只是一個方面,但也是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孩子們真正需要學會的是英國文化中最精華的部分:彬彬有禮、待人謙和;擁有良好的自身修養、獨立自主的精神。
通過學習,讓我們的孩子變成一個個「小紳士」、「小淑女」。
這也是與我們培養「聽話孩子」最不一樣的地方,也是最正宗最地道的「英式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