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在二戰中,英國和法國向德國宣戰,但卻從未向其發動大規模的進攻
在二戰開始前,世界上的主要大國面對德國的擴張採取了各自的政策,其中美國是根據拆滲傳衡殲統的孤立主義外交,對歐洲事務採取不幹涉政策。英法作為一戰的戰勝國和當時國聯的操縱國採取了綏靖政策,即犧牲一些弱小國家的利益來滿足德國的侵略胃口,同時希望禍水東引,即慫恿德國進攻蘇聯,兩敗俱傷好坐收咐御沖漁利(當時英法處於對共產主義的仇視,對蘇聯同樣採取敵視政策)。而蘇聯曾經對德國的擴張進行過抵制,比如在西班牙內戰中援助共和國政府,曾經主動提出與英法進行談判實現以歐洲集體安全體系限制德國擴張等,但是遭到英法的拒絕,原因就是上面說到禍水東引政策,在這種情況下蘇聯被迫改變策略轉而與德國接近謀求合作,而當時德國也有與蘇聯合作的需要,主要是為了避免重蹈一戰中兩線作戰的覆轍,同時獲得蘇聯的各種戰略物資,能在戰爭初期集中力量打擊英法(之所以不首先進攻蘇聯,更主要的原因是考慮到蘇聯戰略縱深太大,必須做更充分的准備,不像進攻西歐那樣簡單),為了取得與蘇聯的合作,德國與蘇聯劃分了在東歐的勢力范圍,蘇聯得以建立東方戰線進一步擴大自己的戰略防禦縱深,同時贏得了時間做戰爭准備,德國則在進攻西歐時擁有一個穩定的後方。所以在戰爭初期,德國和蘇聯是一種相互利用各取所需的關系,事實上雙方都意識到早晚會兵戎相見,一直在做著戰爭准備。之所以在蘇德戰爭開始時蘇聯損失慘重,一方面是德國閃電襲擊的突然性,更主要的是納粹在事實上又犯了兩線作戰的錯誤,而蘇聯領導人沒料到納粹會重蹈這一覆轍,說白了,沒想到希特勒會犯這么愚蠢的錯誤。戰前蘇聯佔領別國領土的行為固然違反了國際准則,但是就維護蘇聯國家利益的角度來說是完全正確的,至於說蘇聯和納粹德國一樣,就更荒唐了,不管蘇聯的社會體制有多大的問題,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始終存在,不能將其與納粹相提並論。
回到前面說的,英法在推行綏靖政策時是一點都沒含糊,西班牙內戰是戰前綏靖的最好例子。德國突襲波蘭後,波蘭根據戰前與法國的條約向法國求援,法國可以說是迫於條約義務才對德宣戰的,英國政府的宣戰則是迫於國內輿論和人民的壓力,但是他們內心裡並沒有對德作戰的決心,而是繼續希望德國在滅亡波蘭後進攻蘇聯,事實上還在做著禍水東引的美夢,因此在宣戰後沒有對德國發動進攻,在歷史上被稱為「奇怪的靜坐戰爭」,有部電影就叫《西線無戰事》。這種行為是綏靖政策在戰時的延續,被成為戰時綏靖。直到德國開始進攻西歐,英法才如夢初醒倉促迎戰,結果一敗塗地,法國滅亡,英國則困守孤島,直到德國進攻蘇聯,英國才解除了被入侵的危險。
從當時的國家實力看,德國的確是歐洲大國,但是很難說就真比英法高多少,畢竟德國是一戰戰敗國,受到《凡爾塞和約》的約束。也不是英法兩國人民不願意抵抗。主要是這兩國政府的昏庸無能。
B. 當年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為何英國不乘機入侵美國
小編希望大家能明白一個道理:大家應該改變那種傳統的、功利的、吞邦滅國的思想,也不要輕視道義。近代以來,國與國之間未必一定要你死我活,佔領別國的國土,滅掉別國的國家,都未必真的就符合本國利益。決定國家行為的只有國家利益。
最後,就是美國人的態度。美國當年是從英國統治下獨立出來的,這是美國的民族榮耀,所以美國絕不會願意重新回到英國的統治。一旦英國入侵美國,很有可能造成南北雙方立刻和解,聯合對抗英國的局面。即使英國憑借絕對優勢征服了美國,那也無法征服人心,有什麼用呢?小編是不說廢話的口水君,記得關注我或者點贊哦,小編需要你們的支持呢!
C. 二戰末期,英國為何沒有參加對日作戰
我們都知道,在日軍偷襲珍珠港之後,當時太平洋戰場上的美軍其實力是不如日軍的。因為此事的美國尚未完成戰爭准備,民用工業轉軍事工業的生產改造也沒有完成,一直到中途島之戰後美軍才漸漸占據了太平洋戰場的主動。即使在美國占據主動之後,日軍也能在戰斗中給與美軍大量的殺傷。因此戰爭後期,美國人一再要求蘇聯出兵中國東北,以緩解美軍的壓力。然而令人費解的是,既然美軍特別希望有人來緩解戰場壓力,為什麼他們拒絕英國也參加對日作戰呢?
英國的作戰體系已經跟不上美國
然而丘吉爾的求戰意願,一直就沒有被美國軍政高官所接納,他們一直就認為丘吉爾是個想要“摘桃子”的小偷。後來還是在羅斯福總統本人的親自斡旋下,才最終勉強同意英國人派遣了一支小部隊參加了對蘇門答臘油田的空襲,以及進攻沖繩的空襲行動。
而羅斯福為什麼會同意讓英國加入太平洋戰場,其一是認為美軍以及占據絕大部分優勢,英軍的小部隊成不了大氣候;其二則是希望繼續做大英國對美國的債務。羅斯福允許英國人參與解放亞洲,但是英國在亞洲所有軍事行動的物資,依然是美國人《租借法案》里的物資。
兄弟們,明白羅斯福打的什麼算盤了嗎?即使英國人重新占據了自己的殖民地,但是英國人重占殖民地用到的軍火,都是借的美國的。所以就算英國人拿回了殖民地,但因為英國需要償還對美國的賬務,所以殖民地的收益依然還在美國人手上。英國看起來像是殖民地的“地主”,但是其實是美國人的“佃戶”。在美國還不能迅速取代英國地位的情況下,羅斯福的這個策略無疑是最有利。這手段,這心機,真是多智近乎妖也。
D. 英國為什麼不侵略中國
1 位置問題 英國在亞洲殖民地最大的是印度 但離中國也不近,侵略中國需要很大的軍事力量 英國很難調度這么大的力量(其實英國一直想侵略中國 就是從印度方面進入中國 從西藏開始侵略 《紅河谷》 麥克馬洪線 都可以說明問題)
2 英國本土問題 英國地處西歐 數當時的大國 與法國的同盟牢不可破 但是與德國 義大利 蘇聯的矛盾一直都存在(或明或暗而已) 不像日本 在東亞無敵手 離美國又有大洋相隔而且無明顯矛盾。因此英國不敢調撥大量軍隊離境
3 英國殖民地很多 號稱「日不落帝國」 已經沒有足夠的兵力侵略中國
4 二戰前期,資本主義國家當時處於經濟危機時期 英國很難勞師遠征(其實還是地理問題)
E. 二戰初期,英法在西線為何對德國呈現「宣而不戰」的狀態
二戰初期蘆衡,英法在西線為何對德國呈現“宣而不戰”的狀態?這裡面有很多的原因,包括幾個方面,給大家全面的介紹一下,朋友們就會明白其中的玄奧:
三、德國軍事行動堅決和正確,而且行動迅速:
德國在軍事方面,採用了閃電戰的策略,他們的行動十分迅速,讓英國和法國來不及反應。另外他們非常堅決,而且軍事方面的策略很正確,這陪敗做也給英國和法國很大壓力。
F. 越南戰爭期間,英法為何堅決不肯參戰
撥雲見霧尋歷史,水落石出現真相
01
眾所周知,「越南戰爭」對亞洲國際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場戰爭最終是北越吞並了南越,中國和蘇聯擊潰了美國。
05
干涉越南內戰是美國一個重大的決策失誤,這一失誤讓美方成為了冷戰中的弱勢方。不僅如此,經過越戰之後,美方國內出現了種族和民權問題,讓國家處於了分裂狀態。越戰結束了美國戰後25年的經濟繁榮,讓美國的經濟情況滑坡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