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中央一級督學機構是什麼

英國中央一級督學機構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4-01-16 22:17:22

⑴ 英國大學教育發展及現狀是怎樣的

英國教育制度現狀,介紹英國學制,教育發展、變化和目前狀況
英國的學校教育是從基督教傳入英國(約公元6世紀)開始的。英國經歷了資產階級革命、封建王朝復辟以及工業革命等發展演變過程,老學校制度的保留、新學校制度的誕生,造成教育面貌具有保守與創新的折中性質。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英國造成嚴重的破壞和損失。為恢復教育,繼1943年英國政府發表《教育改革》白皮書之後,1944年教育大臣巴特勒在議會提出了教育法案,被通過。《1944年教育法》又稱《巴特勒教育法》,這個法案為英國戰後的教育體制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嗣後。相繼產生了近20個教育法,是對《1944年教育法》的修正或補充。
英國教育在行政上長期存在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的爭執,現行行政體制是折中的產物。
1、北愛爾蘭的教育從本世紀20年代起一直由北愛爾蘭教育部全權掌管。
2、蘇格蘭則是初等、中等和中學後教育由蘇格蘭教育署掌管,大學由中央領導和管理。中央設「教育和科學部」,負責領導和管理英格蘭和威爾士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繼續教育,還領導和管理不列顛的大學和民用科學事宜。
3、1970年後,威爾士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領導脫離中央,歸威爾士國務大臣領導。
與教育和科學部差不多是平行的英國教育行政機構有:陛下督學處,任務是了解教育情況並予以評價和指導;學校課程和考試委員會,任務是對各級教育的課程以及證書考試進行研究;大學撥款委員會,了解大學情況,對撥款提出建議,幫助制定大學發展規劃。地方教育行政是設教育委員會和教育局,也有督學。地方教育行政機構不規定課程和教材 校長有權決定。
現代英國的學制由原來的雙軌制演變成多軌制。
英國歷來的教育法規都沒有規定教育目的。事實上,學校教育不可能沒有目的,只是目前的表現形式不同,有的是外顯的,有的是內隱的,英國屬於後一種。從英國教育的實際做法和效果中,從英國社會的教育輿論(電台廣播、報刊教育論著)中,還能看出英國的教育目的。英國自然資源有限,殖民地越來越縮小,知識和技術是國家生存的重要條件。英國隊社會等級抱貴族時代的尺幅,學問家、教授和教師等即使收入不高,但社會地位卻高於富裕的工廠主和店主。因此,英國教育強調學業造詣、性格陶冶。由於英國式一個資產階級個人主義盛行的地方,所以又強調個人的創造性、靈活性。可以說,英國的教育目的把傳統的紳士風范與現代資本主義的公民形象結合了起來。

⑵ 英國政府職能機關有哪些什麼是聯邦政府

英國樞密院
Privy Council of Britain
英王的私人顧問機關,也是代錶王權的最高行政機關。它是由國王的佃戶總管、宮廷官員和國王選定的其他人組成的王國法院演變而來的。中世紀時,成為協助國王處理立法、司法和行政事務的中央政府機構。1688年「光榮革命」後,英國逐步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樞密院遂失去實際權力。18世紀初,原樞密院外交委員會發展為內閣。從此,樞密院名義上仍是英國最高政府機構,實際上大部分權力由內閣行使。其任務主要是主持王室典禮和內閣宣誓就職儀式,處理某些上訴案件,以樞密院令的形式宣布議會的召開、休會和解散,對外宣戰或媾和以及發布內閣制定的部分政府命令等。樞密院成員包括全體入閣大臣、大主教 2人、全權大使、下院議長、大法官以及國內的和英聯邦的著名人士等等,總計約 300多人。他們均由首相提名,英王任命,任期終身。院全體會議只在英王加冕或結婚、內閣就職時召開,法定人數為 3人。院內設有科學和工業研究委員會、農業研究委員會、醫葯研究委員會等各種委員會,擔負重要的研究責任。其中司法委員會最為重要,它負責審理教會法院、捕獲法院以及英聯邦某些成員國和殖民地司法機關的上訴案件。

上院
貴族院又稱上院。它的議員不是選舉產生的,由王室後裔、世襲貴族、法律貴族、家權貴族、終身貴族、蘇格蘭貴族、愛爾蘭貴族組成。由於女王可以臨時增封爵位,而議員死亡無需增補,所以貴族院議員人數不定。1986年貴族院共有1196名議員,其中有64名女議員,有349名終身貴族,其餘全部是世襲貴族。 貴族多數是保守黨人,而且老人佔多數,貴族院平均年齡為63歲,80歲以上的有95人。這些貴族不拿薪金,但上一天班可拿一定的車馬費。所以恩格斯諷刺地稱貴族院為"退休政界人物的養老院"。(馬恩全集第1卷,第682頁)

貴族院議長不是選舉產生,他由貴族院中大法官兼任。上院開會時他擔任主席,議長權力不大,院內一切程序都要按院會決定。
貴族院開會時間與平民院相同。開會法定人數僅3人,通過法案的人數為30人,經常出席會議的人只有100多人。只有當議案的內容涉及到議員切實利益時參加的人才多些。
貴族院的職權逐漸被削弱。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後,英國議會都是以貴族院為主體,甚至到了19世紀,首相的人選仍在貴族院中物色。由於貴族院主要代表著保守的資產階級、貴族和教會的利益,一貫堅持故步自封政策,不能適應迅速發展的資本主義的要求,經常拒絕通過政府的一些重要法案。1909-- 1911年因累進稅法案引起了平民院和貴族院的沖突,1909年貴族院否決了政府提出的財政法案,致使政府陷入困境,經過斗爭,1911年在首相阿斯魁士(Herbef Asguifh)的領導下議會通過了國會法,其中規定:1平民院通過的財政法案送交貴族院後,在一個月內不能通過,該法案就可直接送交國王公布實行; 2對某一法案是否屬財政立法如有爭議,則由平民院議長裁定;3平民院通過的其他法案,雖被貴族院否決,但經平民院在二年內連續三個會議中連續通過,則該法案不經貴族院審議,呈請國王公布為法律。這樣貴族院對財政法案已無權加以阻撓,對法案也只有二年的延擱否決權。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工黨執政,在推行福利和社會改革政策時,又經常遭到貴族院用二年延擱否決權加以阻撓,於是1949年4月議會通過"議會法",其中規定:"公共法案若經平民院連續二個會議通過,雖經貴族院的否決,也可成為法律",所以貴族院的延擱否決權從以前兩年減為一年,貴族院權力進一步被削弱了。
貴族院的另一職權,是行使英國的最高的司法權,它是英國本土各級法院的最高上訴法院,有權審理除蘇格蘭刑事案件以外的所以民、刑事案件。 1870年自由黨執政時,以貴族院不是司法人才為理由,打算取消掉上院的司法權,後來雙方進行妥協,保留了貴族院的司法權,而以加封法律貴族的方法來彌補缺乏法律知識的缺陷。
貴族院的權力雖一再被削弱,但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仍然不能忽視,因為:
第一,貴族院還保留財政法的討論權。由於貴族院有不少人擔任過國家的重要職務,富有經驗,他們對財政法案的意見仍然產生重大影響。
第二,貴族院還保留對法案的一年延擱否決權,這對平民院的法案仍起阻礙作用,特別是對帶有時間性的議案拖延一年,就可使它實質性失效。
第三,貴族院掌握最高司法權。
第四,對下院通過的法案經貴族院審查後可以糾正法案中存在的缺點和流弊,使法案更加完備,更有利於資產階級統治的需要。
對於貴族院的存廢問題,自19世紀以來一直成為英國政治生活中爭論的問題,爭論的中心是廢除還是改造?保守黨始終主張改造,不是廢除。工黨對這一問題先後主張不一致。1958年保守黨執政後制定了終身貴族法,其中規定首相可以把公共事務、文藝、科學、企業家、軍人、工會官僚等各階層中取得優異成績的人提請英王封為終身貴族,取得男爵的封號,進入上院。資產階級希望在保留貴族院的基礎上,擴大貴族院的范圍,增加貴族種類的辦法,在貴族院身上掛上幾筆民主的色彩以緩和群眾的反對。
從資產階級的角度看,如果把貴族院廢除掉改為民選的上院,那麼就會發生兩院職權的分工問題,民選的上院是不會甘心屈居於下院的從屬地位。同時還會產生內閣同時向兩院負責的問題,這必將給內閣制的政治體制實施帶領困難,因而繼續保留貴族院會給政權穩定帶來好處。
當然英國人民的保守的愛惜國家傳統的性格也是上院得以存在的社會基礎。

⑶ 世界各國的情報機構叫什麼名字

1、美國情報機構當前美國有16個情報機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ODNI 也翻譯成國家情報局)是總協調機構。 國家情報總監(DNI)統領包括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在內的全美15個不同的情報機構,取代中央情報局局長(DCI)成為美國情報界總領導。

2、英國情報機構英國陸軍情報六局(Military Intelligence 6),又稱秘密情報局;軍情六局,縮寫為SIS,代號為MI6。對外又稱「政府電信局」或「英國外交部常務次官辦事處」。

3、俄國情報機構俄羅斯的情報機構舉世聞名,「克格勃」便是佐證。目前,俄羅斯的情報機構有聯邦國家安全局、聯邦政府聯絡和情報局、聯邦對外情報局、總參謀部軍事情報總局、商船偵察隊、軍兵種和作戰部隊的情報機關及俄羅斯的私人情報機構和情報個體戶等等。

4、德國情報機構德國的情報機構獲取情報的能力不亞於美國的中央情報局。目前有聯邦情報局、聯邦憲法保衛局、聯邦軍事情報局等。

(3)英國中央一級督學機構是什麼擴展閱讀:

聯邦調查局(FBI)

是美國司法部屬下的主要特工調查部門,是美國最大反間諜機構和最重要的聯邦執法部門,也是最大的調查與聯絡網路中樞,與中央情報局並駕齊驅,成為美國諜報界的象徵,在美國當代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1908年美國司法部長波拿巴為了滿足建立一個聯邦調查機構的需要,在司法部內成立了調查局。該局總部設在華盛頓賓夕法尼亞大街,目前全局共有5萬名工作人員,其中專家有400多名,專職特工1萬名,每年預算達7億多美元,美國聯邦調查局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反情報和反間諜機關。

主要機構有:重罪調查處、刑事檔案處、培訓處、檢查處、行政處、國內情報處、全國犯罪情報中心、科學實驗室、通訊處、法律咨詢處、技術服務處等。美國聯邦調查局還在全國各州和重要城市設有59個分局。

分局下設辦事處,遍布各個城鎮鄉村。每個分局裡均設有專職反間諜人員和一個情報搜集小組。

國家保密局

美國國家保密局在世界各地有4000個基地,部署它的巨大的天線的地方佔地達15公頃,特工人員達2.6萬人,通訊人員達20萬人。

1952年成立並隸屬於美國司法部的國家保密局直到1975年還鮮為人知。後來,人們發現它把從美國發出的所有電傳和電報都錄了下來,成為了一大丑聞。過了多少年之後,歐洲才開始對它在經濟領域里帶來的危害感到擔憂。

這個在冷戰中誕生的機構,利用它在世界范圍內的通訊監視網路,每分鍾能夠截獲和處理200萬個通訊。為了充分利用這些信息,它研發了自己的專用晶元和世界上功率最強大的計算機。這使它能夠根據關鍵的頭幾個字母出現,自動地對截獲到的信息進行分類處理。

目前,美國國家保密局掌握了大約10萬個要竊聽的人的聲音的特徵。只要其中的一個聲音出現,錄音的裝置就會自動啟動,能分辨出監聽「目標」的聲音來自何處和聲音的傳輸速度。

這個機構還不只滿足於截獲電話電報等,它還能在300米的距離外用一種特殊機器測量窗戶玻璃的輕微振動,竊聽房間里的談話內容。

國家安全總局

(NSA):國家安全總局是美國軍事系統的重要情報機關。它名義上是國防部的一個部門,而實際上則是一個隸屬於總統並為國家安全委員會提供情報的秘密組織,其經費開支和人員編制均不受財政部和人事部檢查。

該局諜報活動每小時耗資約達100萬美元,總計每年至少耗資120億美元。該局總部和外站共有軍人和文職工作人員約16萬人。

美國政府每天收到的秘密情報,約有85%是NSA提供的。因此該局一向有世界上最大的「超級情報機構」之稱。

其主要工作是:通過偵察衛星和遍布全世界的監聽站,截獲世界各國的無線電通訊信號,偵察各國的軍事動向,破譯各國的密碼,搜集各國的信息資料,為美國政府提供各種加工整理的情報資料等。總部大樓裡布滿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先進的高性能電子裝置。

國防情報局(DIA)

美國國防情報局是根據1961年8月1日的國防部命令成立的。目前,國防情報局有4300~5500名雇員(包括1000名武官),預算在2~3億美元之間。

國防情報局負責的工作主要有六項:包括對情報資源進行組織、指導、管理和控制,對國防情報進行檢查和協調,對情報任務的行動步驟進行監督,對國防部情報資源保持最經濟、最有效的分配和管理,做出緊急反應以及滿足國防部主要部門的情報要求。

⑷ 英國有哪些機構,分別是如何產生,各有什麼功能

一 英國議會的產生
資本主義議會制,人們通常稱它為資本主義的代議制。它是一種資產階級的民主制度,又是一種國家政體。
英國是產生議會最早的國家,它歷史最長,經驗最豐富,許多國家的限制制度都效仿英國,所以英國的議會制被稱為"議會制的典型"和"議會之母"。
英國議會制是從中世紀的封建等級制度演變而來。議會制開始於13世紀時英王約翰(1199--1216)時代,由於內憂外患,財政困難,國王約翰為向小地主征稅,命令各郡選舉四名武士參加國王下的大議會,出席大議會不僅有貴族、僧侶,而且增加了武士,這就使議會具有了議會制的構成,為議會制奠定了基礎。1264年貴族革新派領袖西門德.孟采爾戰勝國王,上台攝政。第二年為了解決財政困難,他重新召開大議會,他不僅邀請貴族、僧侶、武士參加,而且還宣布各市可選舉代表二人參加,從此市民階級也有權選派代表參加大議會,議會制又前進了一步。到1343年由於各等級利益不同,其中僧侶和貴族代表組成了貴族院,武士和市民代表組成了平民院,於是英國兩院制就此形成。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資產階級始終將平民院作為向國王為首的封建貴族作斗爭的主要陣地。在斗爭中不斷擴大權力取得了財政預算權、立法權、決定王位繼承權等。到18世紀喬治一世、喬治二世時,隨著資產階級力量的強大,王權進一步削弱,形成內閣制的同時,議會逐漸取得了決定內閣人選和內閣的存留,監督內閣施政之權,英國議會制最終確立。
英國議會是最高權力機關和最高的立法機關,其地位在行政和司法機關之上。英國議會由英王、貴族院、平民院三部分組成,自有議會以來,通常在倫敦的一座古老的建築--威斯敏斯特舉行會議。

二 貴族院
貴族院又稱上院。它的議員不是選舉產生的,由王室後裔、世襲貴族、法律貴族、家權貴族、終身貴族、蘇格蘭貴族、愛爾蘭貴族組成。由於女王可以臨時增封爵位,而議員死亡無需增補,所以貴族院議員人數不定。1986年貴族院共有1196名議員,其中有64名女議員,有349名終身貴族,其餘全部是世襲貴族。貴族多數是保守黨人,而且老人佔多數,貴族院平均年齡為63歲,80歲以上的有95人。這些貴族不拿薪金,但上一天班可拿一定的車馬費。所以恩格斯諷刺地稱貴族院為"退休政界人物的養老院"。(馬恩全集第1卷,第682頁)

貴族院議長不是選舉產生,他由貴族院中大法官兼任。上院開會時他擔任主席,議長權力不大,院內一切程序都要按院會決定。
貴族院開會時間與平民院相同。開會法定人數僅3人,通過法案的人數為30人,經常出席會議的人只有100多人。只有當議案的內容涉及到議員切實利益時參加的人才多些。
貴族院的職權逐漸被削弱。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後,英國議會都是以貴族院為主體,甚至到了19世紀,首相的人選仍在貴族院中物色。由於貴族院主要代表著保守的資產階級、貴族和教會的利益,一貫堅持故步自封政策,不能適應迅速發展的資本主義的要求,經常拒絕通過政府的一些重要法案。1909--1911年因累進稅法案引起了平民院和貴族院的沖突,1909年貴族院否決了政府提出的財政法案,致使政府陷入困境,經過斗爭,1911年在首相阿斯魁士(Herbef Asguifh)的領導下議會通過了國會法,其中規定:1平民院通過的財政法案送交貴族院後,在一個月內不能通過,該法案就可直接送交國王公布實行;2對某一法案是否屬財政立法如有爭議,則由平民院議長裁定;3平民院通過的其他法案,雖被貴族院否決,但經平民院在二年內連續三個會議中連續通過,則該法案不經貴族院審議,呈請國王公布為法律。這樣貴族院對財政法案已無權加以阻撓,對法案也只有二年的延擱否決權。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工黨執政,在推行福利和社會改革政策時,又經常遭到貴族院用二年延擱否決權加以阻撓,於是1949年4月議會通過"議會法",其中規定:"公共法案若經平民院連續二個會議通過,雖經貴族院的否決,也可成為法律",所以貴族院的延擱否決權從以前兩年減為一年,貴族院權力進一步被削弱了。
貴族院的另一職權,是行使英國的最高的司法權,它是英國本土各級法院的最高上訴法院,有權審理除蘇格蘭刑事案件以外的所以民、刑事案件。1870年自由黨執政時,以貴族院不是司法人才為理由,打算取消掉上院的司法權,後來雙方進行妥協,保留了貴族院的司法權,而以加封法律貴族的方法來彌補缺乏法律知識的缺陷。
貴族院的權力雖一再被削弱,但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仍然不能忽視,因為:
第一,貴族院還保留財政法的討論權。由於貴族院有不少人擔任過國家的重要職務,富有經驗,他們對財政法案的意見仍然產生重大影響。
第二,貴族院還保留對法案的一年延擱否決權,這對平民院的法案仍起阻礙作用,特別是對帶有時間性的議案拖延一年,就可使它實質性失效。
第三,貴族院掌握最高司法權。
第四,對下院通過的法案經貴族院審查後可以糾正法案中存在的缺點和流弊,使法案更加完備,更有利於資產階級統治的需要。
對於貴族院的存廢問題,自19世紀以來一直成為英國政治生活中爭論的問題,爭論的中心是廢除還是改造?保守黨始終主張改造,不是廢除。工黨對這一問題先後主張不一致。1958年保守黨執政後制定了終身貴族法,其中規定首相可以把公共事務、文藝、科學、企業家、軍人、工會官僚等各階層中取得優異成績的人提請英王封為終身貴族,取得男爵的封號,進入上院。資產階級希望在保留貴族院的基礎上,擴大貴族院的范圍,增加貴族種類的辦法,在貴族院身上掛上幾筆民主的色彩以緩和群眾的反對。
從資產階級的角度看,如果把貴族院廢除掉改為民選的上院,那麼就會發生兩院職權的分工問題,民選的上院是不會甘心屈居於下院的從屬地位。同時還會產生內閣同時向兩院負責的問題,這必將給內閣制的政治體制實施帶領困難,因而繼續保留貴族院會給政權穩定帶來好處。
當然英國人民的保守的愛惜國家傳統的性格也是上院得以存在的社會基礎。

二 平民院
(一)平民院議員的產生和任期
平民院又稱下院或眾議院。蹋它是民主的代議機關,議員是選舉產生的。
目前英國下院議員通過普選、平等、直接、秘密的方式進行選舉。這是英國勞動人民經過100多年斗爭的結果。從1832年選舉改革開始以後連續通過了1867年、1884年、1918年3個人民代表法,最終取消了選舉財產資格的限制。選民開始不以財產所有人的資格而以國家公民的資格參加選舉。1872年取消舉手投票採用秘密投票方式。1918年30歲以上的婦女獲得了選舉權。1928年21歲以上的婦女獲得了選舉權。1948年才取消了給予大學12個席位,實行了一人投一票的平等選舉制。1969年通過的人民代表製法規定選舉權的年齡由21歲降為18歲。
目前在英國凡年滿18歲沒有被法律取消投票資格的英國公民都有選舉權。但居住期限的資格仍保留,選民必須在某一選區中居住3--4個月以上才能在該選區選民冊上登記。凡年滿21歲的公民都有被選舉權。在選區獲得2名選民推薦和8名選民聯署同意都可成為議員的候選人,但貴族、主教、法官、高級文官、現役軍人、宣布破產者、重罪犯人、受權辦理選舉事務的負責人等沒有被選舉權。
下院議員選舉採用小選舉區相對多數選舉制。即每一選區產生一名議員,議員候選人只要取得相對多數就能當選。目前全國總共650個選區,選出650名議員。議席的分配蘇格蘭不少於71席,威爾士不少於35席,北愛爾蘭不少於12席,其他就屬於英格蘭的席位。選區並不固定,以前以歷史郡為選區,人口多少很懸殊。1958年法律規定,選區每10年至15年就調整一次。至於劃選區的原則,由平民院確定,這就便於執政黨在重新劃分選區時採取對本黨有利的原則。在兩黨制的英國,這種選舉制對小黨非常不利,因為兩大黨之一隻要在選區比別的黨多得一票就能當選。因而選舉結果往往違背選民的意志,使選票與議席不能成正比例。例如1987年6月11日
英國舉行大選的結果,在650個席位中,保守黨得票率為42.3%,獲得議席376席(其中一席為下議院議長),工黨得票為30.8%,獲得議席229席,而社會民主黨自由黨聯盟雖然得票率達22.6%,卻只獲得22個席位。這種選舉制保證了英國兩黨制的存在。
英國競選費用很高,1983年英國個大黨的競選費用:保守黨因為得到大企業主的支持,花費了1500萬英鎊,工黨為250萬英鎊,社會民主黨自由黨聯盟為100萬英鎊。
英國下議院議員的成員比較復雜,特別在工黨得勢以來議員中議員有大地主、董事長、銀行界、工商企業界、律師、教員、新聞記者、農民、工人、工會職員等
,在形式上好象各方面的人都有代表,實際上要當選議員需要金錢和時間,議員每年要開會8個月左右,長時間的出席會議,倫敦生活費用高,沒有相當的資財很難承擔,因而議員中多數是有錢者,很少是真正的勞動人民。平民院法定任期為5年。但首相有權選擇合適時機,請求英王下令解散議會,提前大選,或者執政黨的重大決策、提案受下院多數議員的否決而被解散議會,徵求民意,提前大選,因而下院實際任期比5年短。平均任期不到4年。1987年英國議會大選時比規定日期提前
11個月零28天。
此外在特殊情況下,主要在戰爭時期,議會任期可以延長,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平民院任期自1910年到1918年才改選。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平民院任期自1935年到1945年才改選,任期為10年。

(二)平民院的職權
平民院的職權主要是立法、財政和監督政府這三種權力。
立法權是指有制定、修改和廢除法律之權。英國議會的立法程序可分為三個階段:1提案;2討論決議;3送請國家元首批准公布。
第一階段是議案提出。全國議案分為公議案和私議案兩種。公議案是指涉及全國性並與政府有關的議案。它絕大多數由內閣提出,議員個人也可以提,但他們提的議案必須經議會特別委員會挑選後才能列入議程。
私議案是指涉及到地方法人、地方當局、某些集體或個人利益的議案,它由地方法團的代理人象下院私議案辦公室提出。私議案並不都在下院討論,大約有一半在上院討論。
第二階段是討論決定。英國議會對立法案的討論決定的程序是要經過三讀,一讀是宣讀議案名稱,說明目的,確定二讀的日期,將議案分發給議員;二讀淡化對議案逐條朗讀,進行原則的討論、表決,如通過便交給專門委員會審查,審查不能通過,法案就認為已被否決。委員會對議案作逐條詳細討論,進行修改後向院會作報告;第三讀對議案進行表決,這時只討論整個法案可否成立,不許逐條討論,除文句外,不得修改內容。三讀通過後交領域院通過,另一院也以三讀程序加以審議。
第三階段是把兩院通過的法案,呈請英王批准,並在"政府公報"上公布後生效。
議會立法權的最高性實際上被日益增多的委任立法所沖擊,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社會事務的復雜,如城市規劃、教育、科技、社會福利、環保等問題,議會難於承擔這些任務,再加上議會立法程序復雜,難於適應社會迅速發展的需要,在英國19世紀開始出現委託立法而且數量日益增加。在實行委託立法時,議會只通過法案的一般原則,具體執行的細則由受委託的內閣大臣和地方當局規定,議會只保留監督權,這必然使議會的立法權削弱了。
財政權是議會的主要權力之一。人們把這種權力稱為"管理國庫的權力"或"掌握錢包的權力"。財政法案主要包括國家預算中的支出、收入、征稅、動用國家基金、發行公債等,這種權力屬於下院專有,財政法案只能向下院提出和通過。上院只有討論和提出建議之權。財政法案都由內閣提出,由於財政法案討論的時間有限,加上財政法案的否決會引起內閣的辭職和重新大選,所以多數情況下下院往往按內閣提出的數字通過,最多提一些批評和質問。
監督政府權是議會內閣制之下議會的重要權力,內閣要向議會負責,受議會的監督。議會監督政府的方式主要是對政府的質詢、對政府政策的辯論、批准條約、議會對政府投不信任票等方式。
對政府的質詢是指議員可以對政府各大臣職權范圍內的事提出質詢,要求答復。對口頭質詢,議員每人每天最多提3個,書面質詢不限。議員的質詢和回答轉瞬就通過新聞媒介公諸於眾,從而對政府造成壓力。
對政府政策的辯論時,在答復國王的議會開幕詞和討論國家預算時都要進行辯論。除此以外,則要得到政府的同意。質詢不能直接轉為辯論,如果這一問題需要辯論,需提出休會動議,要有40位議員同意或者有10位議員同意經議會表決贊成後,議會才能休會,休會後第二天用3小時進行辯論。
對於條約的批准權,按照慣例,政府在條約締結後和批准前,議會有21天的時間進行討論,通常情況議會不想對政府表示不信任的話,議會總是通過的,此外政府也可以不經議會的同意用英王名義批准條約。
議會對政府提出不信任案是資產階級認為內閣接受議會監督的有效手段。根據責任內閣制的原則,內閣必須得到議會多數的支持和信任,如果議會否決政府提出的重要議案、財政法案或對內閣通過不信任案,內閣應該辭職或提請英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選。如果大選後,原執政黨仍佔多數議席,內閣可以繼續執政,否則內閣必須辭職。在兩黨制的英國這種情況並不多,除非發生了執政黨內部的分裂或者執政黨只掌握微弱的多數而反對黨和小黨聯合起來才能發生這種情況。

(三)下院內部的組織
下院機構有兩類:一類為委員會,另一類是管理機構。
下院中設議長、副議長。
在新的議會召集之處,就要選舉議長,議長由議會中多數黨提名爭得反對黨同意後選出。為表示議長的公正,議員當選議長後就要退出原屬政黨。在英國形成了一個習慣,即他在議會中抱超然態度,在兩黨中不能袒護一方壓另一方,議廠支持會議進程,解釋議事日程時按一套機械原則,所以議長是一個有尊嚴而無實權的職位。副議長協助議長進行工作。
下院還下設常設委員會、全院委員會、特別委員會和聯合委員會。常設委員會審議正在進行的法案,其數目並不固定,最多時有9個,名稱除蘇格蘭委員會外,其他都以A.B.C.D......等字命名,議案由議長分配。委員會成員平均為40人左右,由於法案已在二讀時作了原則通過,所以委員會主要作些技術性的修改,其作用較美國的委員會小得多。全院委員會是非常重要的委員會,專門審查預算案和憲法性法律,全院委員會的成員就是全體議員,與全體會議所不同的就是全院委員會不是議長當主席,而且不採用議會議事日程,因而討論和爭論問題比較自由。下議院下面設立12個與政府各部對口專門委員會,如農業、國防、外交、財政等委員會,其任務是了解、研究各部大臣執行法律情況並向議會作包告,以利於議會對政府各部的監督。特別委員會主要是對特殊問題進行調查研究並為新的立法作準備。例如曾經成立過國有化工業委員會、改進貴族院組織和權力的特別委員會等,它的成員不必全由議員組成,可以聘請院外專家參加,是臨時性的機構,任務完成後即結束。聯合委員會是為研究上院和下院共同有關的問題或當兩院在審議議案意見分歧時組成,每院各派相等人數參加,此種委員會很少召開。
議會中有議會黨團和督導員,兩黨的督導員根據他們各自領袖的意圖,負責督促本黨議員出席議會會議,特別出席重要的辯論會,並指揮他們按本黨領袖的意志投票。
此外,議會中還設辦公廳、秘書處、圖書館等部門。

第五節 英國的內閣和政府

從英國的議會和政府的關系來看,英國實行的內閣制。內閣制又稱責任內閣制,是內閣由議會產生並對議會負責的一種政權組織形式。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內閣制的國家,後為各國所效仿,雖然各國的內閣制有所不同,但其構成方式或原則都以英國典範。

一 內閣的形成
英國的內閣制和政府是英國的中央最高的行政機關,許多人常把內閣稱為英國政府,實際上英國的內閣和政府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英國政府包括樞密院、國務院和內閣三部分,內閣是政府的核心,它決定國內外一切重大政策,領導政府各部工作,掌握和操縱龐大的國家機器,英王、議會也受它的操縱和指揮,因而著名英國憲法學家白傑浩特稱內閣"為立法與行政的鎖鏈",麥利歐稱內閣"為政治機器輪轉的樞紐。"
英國內閣不是根據某個成文法律所產生,它是由不成文的慣例逐步形成的。
英國內閣是由封建時代的樞密院發展而來。封建時代亨利二世(1422--1461)時,御前會議人員過多,不能經常集會,於是就挑選自己的親信組成了小型的樞密院。1660--1680年查理二世時,他感到原來樞密院人數太多,不便於保密和處理緊急事務,於是在樞密院中選擇若幹人成立了一個更小的機關,由於他們經常聚集在國王的寢宮中的內室開會,因而後人稱這個機關為內閣

⑸ 英國最高權力機構是什麼有什麼權力

英國最高權力機構是上下議院,行使國家最高司法權

上議院的立法權是,提出法案延遲立法在立法過程中的生效,行使國家最高司法權。下議院議員由普選產生,共有659名議員,任期五年。下議院的立法權是提出重要法案,事先討論並通過法案,問問題,財政法案只能由下議院提出並通過。上議院的權利是討論財政法的權利,由於許多貴族成員都在該國擔任重要職務並且經驗豐富,因此他們對財政法案的意見仍然具有重大影響。其次,該法案的否決票推遲一年仍會阻礙下議院(下議院)的法案,特別是對時間敏感的法案推遲一年,會使該法案實質上無效。

⑹ 各國的特工機構都叫什麼名字

NO.1美國中央情報局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是美國最大的情報機構,主要任務是公開和秘密地收集和分析關於國外政府、公司、恐怖組織、個人、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報,協調其它國內情報機構的活動,並把這些情報報告到美國政府各個部門的工作。它也負責維持大量軍事設備,這些設備在冷戰期間用於推翻外國政府,例如蘇聯、瓜地馬拉的阿本斯、智利的阿連德等對美國利益構成威脅的反對者。美國中央情報局總部設在維吉尼亞州的蘭利。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地位和功能相當於英國的軍情六處和以色列的摩薩德。美國情報體系中,唯一一個獨立的情報部門。

所有的情報機構都對自己的雇員數秘而不宣。CIA也不例外。不過據估算,CIA的全部雇員約有20000人左右。

把CIA排在前列很引起很多媒體不滿,比如有外交雜志認為美國的中央情報局只是廣告宣傳水平世界第一。

NO.2美國國家安全局

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是美國保密等級最高、經費開支最大、雇員總數最多的超級情報機構,也是美國所有情報部門的中樞。它名義上是國防部的一個部門,而實際上則是一個直屬於總統、並為國家安全委員會提供情報的組織。它甚至能監視包括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在內美國其他情報或政府部門的高級官員。該局諜報活動每小時至少耗資100萬美元,每年耗資150億美元。該局總部和駐外站共有軍事和文職雇員約16萬人,比美國其他情報部門雇員總和還多。在美國政府每天收到的秘密情報中,近90%是NSA提供的。因此該局一向有世界上最大的情報機構之稱。

NO.3美國聯邦調查局

美國聯邦調查局,是世界著名的美國最重要的情報機構之一,隸屬於美國司法部,英文縮寫FBI。「FBI」也不僅是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縮寫,還代表著該局堅持貫徹的信條——忠誠Fidelity,勇敢Bravery和正直Integrity,是聯邦警察。美國聯邦調查局根據職能和授權,廣泛參與國內外重大特工調查案件,現有的調查司法權已經超過200種聯邦罪行。FBI在北京(美駐華大使館)等世界各地設有辦事處。

二十世紀30年代,美國聯邦調查局逮捕了一批臭名昭著的綁架、搶劫和殺人犯,例如約翰·迪林傑、「娃娃臉」尼爾森,、凱特·巴克(人稱「巴克媽媽」)、AlvinKarpis和George「MachineGun」Kelly等等。在打擊三K黨的行動中美國聯邦調查局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從二十世紀40年代到70年代,美國聯邦調查局調查了針對美國的間諜案。二戰期間美國聯邦調查局曾抓獲8名到美國執行破壞任務的納粹間諜。

NO.4俄羅斯對外情報局(克格勃)

克格勃簡稱KGB,克格勃是此三個俄文字母的音譯,即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是1954年3月13日至1991年11月6日期間蘇聯的情報機構。前身為捷爾任斯基創立的「契卡(Cheka)」。克格勃是蘇聯的反間諜機構,以實力和高明而著稱於世。俄羅斯總統普京曾經正是其中的一名工作人員。

克格勃一直是蘇聯對外情報工作、反間諜工作、國內安全工作和邊境保衛等工作的主要負責部門,是一個凌駕於黨政軍各部門之上的「超級機構」,它只對蘇共中央政治局負責。克格勃被英國的情報機關稱為「世界上空前最大的搜集秘密情報的間諜機構」。與美國的中情局、以色列的摩薩德、英國的軍情六處並稱為世界四大間諜組織。

2010年有報道稱,SVR擁有1萬3000名員工,其中許多以外交官、記者等作為掩護身份。普京曾於1985年到1990年期間以SVR特工身份派駐德國。

據稱,SVR特別熱衷於招募在國外的俄羅斯人。他們物色好人選後,就會勸說人選加入SVR。如果遭到拒絕,則會以「後果很嚴重」等來威脅。

NO.5以色列摩薩德

摩薩德(Mossad),全稱為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由以色列軍方於1948年建立,與美國中央情報局、蘇聯內務委員會(克格勃)一起,並稱為「世界三大情報組織」。自從成立以來,摩薩德進行了多次讓世界震動的成功行動。它的成功,成為世界情報史上的傳奇。

以色列的情報機構摩薩德,其規模在世界情報機構中只能算是小弟,據估計人數只有2200人左右。然而摩薩德作風強悍、自創立以來屢建奇功,為保障以色列國家安全立下了汗馬功勞,也因此躋身世界諜海4強。

摩薩德,全稱是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成立於1951年初,以暗殺聞名於世。摩薩德總部在特拉維夫,但具體地點,卻總令人猜來猜去。有人說,摩薩德總部在特拉維夫海邊一棟灰褐色小樓里。還有一位被懷疑是前摩薩德特工的人聲稱,摩薩德總部在一個高速路交叉口,這里曾被稱為格里勞特交道口。記者帕特里克在新書《以色列堡壘》中如此描述摩薩德總部「它在被部分掩藏起來的園區中,這個園區里都是低矮的辦公樓,它藏在格里勞特交道口、一家電影院和一個購物中心之間。」實地探訪的人們的確發現了那些建築,但是不是摩薩德總部,沒有人給出確切答案。

摩薩德招募間諜極為嚴格,他們不歡迎007那樣的冒險者,而歡迎有極強信念和出眾能力的人。候選者必須是在以色列國防軍服役的猶太人,特種部隊老兵和軍官是首選。由於猶太人遍布世界各地,所以特工大部分有海外背景,通曉英語和多種歐洲語言,發音沒有口音,所以摩薩德特工被稱為是最難識別的特工。

實際上,以色列有多個情報組織。軍隊、警察、外交機構都有自己的情報系統,最重要的當數摩薩德。雖然摩薩德的許多活動,都是藉助與國防軍突擊隊或西方大國情報機構的合作才成功的,但人們往往把功績都算在摩薩德頭上,這就更加大了它的神秘光環。

NO.6英國的軍情六處

軍情六局全稱英國陸軍情報六局,又稱秘密情報局,縮寫為SIS,代號為MI6。軍情六處(英國負責海外諜報工作的部門),對外又稱「政府電信局」或「英國外交部常務次官辦事處」。西方情報界把MI6看成是英國情報機關的「開山祖師」,從伊麗莎白的開創初期至今,它和它的前身都是嚴格保密的,也稱秘密情報處,原為英國情報機構海外諜報系統。

MI6曾在招募特工的廣告中稱,即將招募的這些特工男女均可,但條件是他們必須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能夠順利地與那些女性恐怖分子建立「密切關系」,並通過二者之間的「密切關系」來「實現任務目標」。這意味著,被招募的男性特工或許像007電影中的情節那樣具有英俊的外表和迷人的氣質。

NO.7中國國家安全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MSS)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主管國家安全的組成部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反間諜機關和政治保衛機關。1983年7月由原中共中央調查部(整體)、公安部政治保衛局以及中共中央統戰部的部分單位、國防科工委的部分單位合並而成。國家安全部雖然也參與國內安全事務,卻可能是中國政府最大和最活躍的外交、情報機構。國家安全部的總部設在北京。由於國家安全部的特殊性,不設對外官方網站,不公開副部長、部務委員名單。

NO.8德國聯邦諜報局

德國的對外諜報機構是聯邦諜報局(BND)這是聯邦德國於1956年4月在美國支持下,按中央情報局的旨意和模式成立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聯邦調查局就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在聯邦德國的翻版。

和其他情報總部躲躲藏藏不同,德國是堂而皇之地把情報總部建在了市中心最惹眼的地方。德國聯邦諜報局總部本來在慕尼黑南郊的一座大院里。9·11事件之後,德國政府重新考慮了其安全等級,決定把情報局總部遷往柏林。新總部選址距離國會大廈只有咫尺之遙。

不過,這棟號稱最先進情報基地的大樓,還未建好就出了紕漏。2011年7月,媒體披露了大樓建築設計藍圖失竊的消息。藍圖中的信息包括「每個房間的確切功能,每面牆的厚度,每個廁所、每個緊急出口和每個安檢口的確切位置。」這次失竊迫使德國政府耗資約18億美元,對大樓進行重新設計。

BND在全球有300多個辦事處,據2005年的數據顯示,約有6050人。

NO.9法國:對外安全總局

法國對外安全總局又稱第七局、法國國外安全總局、法國國外情報局。縮寫為DGSE。

在巴黎市東部,有一座高牆環繞的大院。這座大院並不突出,如果你忽略掉那插滿尖刺的高牆和一座監視塔,這就是一片普通的建築群,但這就是法國對外安全局(DGSE)的總部。

DGSE的總部也被戲稱為「游泳池」,因為它的旁邊就是法國游泳協會的一所設施。

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白沙瓦的辦事機構大樓前發生自殺式爆炸襲擊後這個神秘的機構才浮出水面。

NO.10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

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簡ISI)它的主要職能類似美國的CIA,英國的秘密情報局(MI6)。

1948年,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ISI)成立,這是巴基斯坦最高的間諜機構。有報道稱,在巴基斯坦國內,ISI被稱為「國中之國」,幾乎不受任何法律的約束。

據報道,ISI總部位於伊斯蘭堡,是戒備森嚴的多棟建築組成的樓群。復雜的入口在一座私立醫院旁,門前沒有任何標志。樓群之間遍布草坪和噴泉,「草坪平整,噴泉叮當,大樓都整齊干凈。」

但是事實上,這個老牌的情報機構到底什麼樣,知者寥寥。據估計目前ISI約有10000名雇員,其中多數來自巴基斯坦軍隊。需要擴員時ISI會發布招聘廣告,普通民眾也可以報考,考試科目很多,重點考察考生的英語、時事政治以及分析能力。

9·11之後,ISI大展身手,一躍成為世界諜海強手。據報道,9·11眾多嫌疑犯中,絕大多數是由他們逮捕的。

⑺ 世界四大特務機構是

通常世界四大特務機構指的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前蘇聯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英國軍情六處以及以色列摩薩德。

1、美國中央情報局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是美國最大的情報機構(美國政府的間諜和反間諜機構,是美國龐大情報系統的總協調機關)。

其主要任務是公開和秘密地收集和分析關於國外政府、公司、恐怖組織、個人、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報,協調其它國內情報機構的活動,並把這些情報報告到美國政府各個部門的工作。

它也負責維持大量軍事設備,這些設備在冷戰期間用於推翻外國政府做准備,例如蘇聯、瓜地馬拉的阿本斯、智利的阿連德等對美國利益構成威脅的反對者。美國中央情報局總部設在弗吉尼亞州的蘭利。

美國中央情報局分為四個主要組成部分:情報處、管理處、行動處、科技處。情報技術人員多具有較高學歷、或是某些領域的專家。該機構的組織、人員、經費和活動嚴格保密,即使國會也不能過問。

2、前蘇聯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現在的俄羅斯聯邦安全局

國家反間諜與情報偵察機構,是直接履行聯邦安全局機構主要活動方向的,在職權范圍內為俄聯邦安全保障領域實施國家管理的,並協調有權從事反間諜行動的各聯邦執行權力機構活動的聯邦執行權力機構。

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俄文:Комите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英文:The Committee of State Security,簡稱КГБ,是1954年3月13日至1991年11月6日期間蘇聯的情報機構,以實力和高明而著稱於世。

克格勃前身為捷爾任斯基創立的「契卡(Cheka)」及斯大林時期內務人民委員部(NKVD)下屬的國家安全總局,前蘇聯早期的情報機構契卡將總部設在彼得格勒(聖彼得堡)霍瓦亞大街2號。

1918年蘇俄政府遷都莫斯科,契卡總部也在1920年遷到莫斯科克里姆林宮附近的盧比揚卡廣場11號。

1991年蘇聯解體後,改制為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其第一總局另外成立俄羅斯對外情報局。

3、英國軍情六處

軍情六局全稱是英國陸軍情報六局(MI6=Military Intelligence 6),又稱秘密情報局,縮寫為SIS(SIS=Secret Intelligence Service) 代號MI6。

對外又稱「政府電信局」或「英國外交部常務次官辦事處」,西方情報界把MI6看成是英國情報機關的「開山祖師」。

從伊麗莎白的開創初期至今,它和它的前身都是嚴格保密的,也稱秘密情報處,原為英國情報機構海外諜報系統。2011年5月28日,《軍情六處》中文版問世,解密真實007諜戰傳奇。以詭秘著稱於世。

4、摩薩德

全稱為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The Institute for Intelligence and Special Operations 縮寫Mossad),摩薩德成立於1951年4月1日。成立之初,摩薩德有多種名稱,「以色列秘密情報局」、「中央協調局」、「中央情報與安全局」。

在摩薩德成立伊始,這一時期的摩薩德局長伊塞·哈雷爾確立了以色列情報系統的性質。作為一個嶄新的情報機構,摩薩德缺乏老牌情報機構所擁有的經驗和傳統,但他們敢於去摸索經驗和創造自己的特色。

當特工們接受了任務卻不知如何去完成時,他們會被告知:「如果你被扔出了門,那就再從窗戶鑽進去。」正是憑借著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年輕的摩薩德初露鋒芒,並逐漸積累了自己的經驗。

20世紀60年代,摩薩德完成了從人工情報向現代化情報工作的轉變。梅厄·阿米特接替哈雷爾成為摩薩德局長。阿米特推出了更專業的招募和訓練方法,並引進了計算機和其他技術手段。

之後,美國大型企業的管理方式被引入摩薩德。摩薩德的海外情報搜集和特工步入了正規化的軌道。

(7)英國中央一級督學機構是什麼擴展閱讀:

代表性事件:

一、英國軍情六處

從16世紀伊麗莎白一世創設秘密情報機關至今,英國間諜機構已有近500年的歷史。2013年一名作家向英國媒體透露,提出有力證據,證明英國軍情六處(MI6)是黛安娜王妃車禍事件主謀。

與美國「依賴高科技」相比,英國情報機構更注重「人的資源」,即十分注重對關鍵人物的收買與策反,「放長線釣大魚」。為了達到目標,長期盯住關鍵人物,時間可以長達數年甚至十數年之久。

正是這種情報運作方式,令英國當局可以在十分低調、不易被察覺的情況下,獲取大量核心情報。

二、俄羅斯克格勃

俄正式招募間諜之前,一般會對候選人暗中考察3到4年,新學員進入間諜學校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脫胎換骨」:姓名、年齡、出生地、愛好、父母和兄弟姐妹的職業等都要更換。俄對外情報總局所屬的學校大多位於非開放地區,地圖上根本找不到。

俄羅斯安全機關下屬的特工學校匯集了國內擒拿、格鬥、爆破、武器、犯罪心理學、偵察和計算機等方面的頂級專家,他們在繼承自己獨特的培訓方法的同時,還大膽借鑒美英兩個國家的間諜訓練經驗,培養出了大批技藝精湛的高級情報人員。

俄羅斯總統普京曾在赫赫有名的克格勃系統幹了16年職業「特工」,後被俄羅斯首任總統葉利欽看中並選定為「接班人」登上總統寶座。

普京執政後,「克格勃情結」表現得尤其明顯,其治國方略和執政風格都受此影響。普京也毫不諱言:「始終以克格勃經歷為榮」。

三、美國中央情報局

1960年,美國中央情報局曾策劃暗殺剛果領導人帕特里斯·盧蒙巴,方法就是在他的牙刷沾上一種致命的病菌。如果盧蒙巴使用了這把牙刷,幾天或幾星期以後他就會死亡。

大概在同一時間,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健康改建委員會」將一塊沾染了毒葯的手帕寄給伊拉克領導人阿卜杜勒·卡里姆·卡塞姆,意欲置其於死地。但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的這些暗殺陰謀都沒有得逞。帕特里斯·盧蒙巴和卡里姆·卡塞姆是被政敵處決的。

美國中央情報局還曾多次策劃暗殺古巴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它僱用黑手黨在卡斯特羅的食物中下毒,並試圖讓他穿被馬杜拉病菌污染的潛水服。

馬杜拉病又叫足菌腫,是一種罕見的熱帶疾病,該病從腳部發病後向上蔓延,直到損害整個身體。美國中央情報局考慮過的暗殺卡斯特羅的工具還包括會爆炸的雪茄、灌有毒液的鋼筆以及當卡斯特羅觸碰時會在水下爆炸的貝殼等。

多年來,為了除掉本拉登,美國中央情報局(CIA)一直在搜集有關拉登核心集團人士的線索,最終成功策劃刺殺本拉登。

四、以色列摩薩德

1、在二戰後數十年,摩薩德在世界各地對納粹逃犯窮追不舍。摩薩德最為人稱道的代表作之一當屬1960年在阿根廷生擒德國納粹高官、二戰大屠殺「設計師」阿道夫·艾希曼。

2、1972年的「慕尼黑慘案」發生後梅厄隨即下令摩薩德特工追殺兇手,展開血腥報復。1979年,三名巴勒斯坦人在貝魯特被暗殺,其中「黑色九月」頭目尤賽夫被汽車炸彈炸死。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陸續有涉嫌參與慕尼黑綁架的巴勒斯坦人遭暗殺。

閱讀全文

與英國中央一級督學機構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人吃晚餐吃什麼 瀏覽:803
為什麼韓國叫棍子印度叫三哥 瀏覽:63
中國哪個銀行利息高 瀏覽:599
英國利茲到廈門的機票是多少 瀏覽:393
伊朗用的是什麼英語 瀏覽:304
中國聯通3g網路怎麼樣 瀏覽:623
印尼產的匡威質量怎麼樣 瀏覽:823
越南女方單身怎麼過期怎麼辦 瀏覽:940
伊朗大廚一年收入多少 瀏覽:532
英國天價賠償怎麼處理 瀏覽:513
印度買什麼手錶好 瀏覽:843
英國雅俊功放後級怎麼樣 瀏覽:914
義大利流量為什麼那麼慢 瀏覽:898
在義大利有哪些洗發水 瀏覽:339
二戰時期的義大利和日本哪個強 瀏覽:589
英國的風情怎麼樣 瀏覽:670
和印尼朋友用什麼聊天 瀏覽:658
中國移動什麼級別 瀏覽:531
在義大利生活要注意些什麼 瀏覽:432
美國當年探月送給中國月壤在哪裡 瀏覽: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