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戰時德國佔領英國了嗎
1939年9月1日,以德國軍隊對波蘭發起「閃電戰」為標志,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從1939年9月1日到1940年6月22日,德國軍隊只用了9個月時間,就攻克了波蘭、丹麥、挪威、盧森堡、荷蘭、比利時等國。號稱「歐洲第二軍事強國」的法國,只抵抗了42天就宣布投降。加上戰前就攻佔的奧地利、捷克,德國這時候已經攻佔了大半個歐洲,北起挪威、南到西班牙的全部大西洋沿岸已被德國控制。
接下來,德國是不是就應該跨越英吉利海峽,對英國進行攻擊呢?
德國人也正是這樣想的。為此,德國於1940年7月6日簽發了「海獅計劃」。為了實施這一計劃,德國集中了3個空軍集團軍,有作戰飛機2669架,以及168艘運輸艦、1910艘駁船、419艘拖船,1600艘汽艇。
相比之下,英國的情況堪稱不妙。
此前,英法聯軍在德國軍隊的「閃電戰」下,迅速崩潰。為了避免被德國軍隊包圍、殲滅,英法聯軍不惜代價實施了當時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行動——「敦刻爾克大撤退」,將33.8萬人安全撤回英國本土,為未來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可是,在這次大撤退裡面,英法聯軍損失了所有的重型裝備和軍需物資,產生了無法彌補的損失。
英國用什麼來抵抗德國的進攻呢?
幸運的是,英國有一支強大的海軍部隊。
英國從17世紀以來,一直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強國。在很長時間,排名世界第二和第三的國家,海軍力量加起來都趕不上英國。就算在二戰之前,英國依然是世界第一海軍強國,超過了美國和日本等後起之秀。
在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里,英國憑什麼能在9天內撤走近34萬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英國的全部海上力量,包括近千艘民用船舶和數十艘軍用艦艇。當時,除了英國,包括美國、德國、法國在內,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做得到。
有這樣一支強大的海軍部隊,德國不敢掉以輕心。德國陸軍號稱世界第一,可海軍是他們的弱項。為了鉗制英國海軍,德國海軍和義大利海軍不斷對英國海軍發起沖擊,可效果不大。英國海軍以一對二,用一條海上防線將德國海軍和義大利海軍困在家門口,不敢輕舉妄動。
正因為此,德國實施「海獅計劃」的主要策略是空軍,而不是海軍,要用轟炸機對英國進行狂轟濫炸,逼迫英國投降。
1940年8月13日,德國啟動了「海獅計劃」,動用了近500架轟炸機和1000餘架戰斗機,飛過英吉利海峽,向英國本土進攻。
如前所述,英國在「敦刻爾克大撤退」損失了所有的重型裝備,防空武器嚴重不足。英國空軍總共只有1200多架飛機,不但在數量上遠遠不及德國空軍,質量上也差得很遠。因此,在8月13日的這次空戰中,英國一天之內就損失了446架飛機和231名飛行員死傷。
此外,英國9個機場中的5個機場遭到嚴重破壞,7個雷達站中的6個被炸成廢墟。這就意味著,英國空軍的通信系統面臨著癱瘓的危險。
英國沒有屈服於德國空軍的大轟炸。他們一邊開動強大的軍事工業生產機器,源源不斷地製造出戰斗機,一邊招募年輕的英國小夥子加入到空軍隊伍。當時,許多法國、波蘭臨時政府也從本國公民里招募飛行員,為英國空軍效力。就這樣,英國空軍的力量逐漸強大起來,足以與德國空軍抗衡。
1940年8月25日,英國空軍甚至還能夠在應對德國空軍之餘,派出81架轟炸機,遠赴德國,對德國首都柏林進行轟炸。
由於在空戰上占不到便宜,1940年9月17日,德國在最後一次嘗試飛過英吉利海峽進攻英國的計劃失敗後,不得不宣告中止「海獅計劃」。
『貳』 英國的戰機服役的有多少架名字是
英國皇家空軍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武裝力量軍種之一。北大西洋條約組織空中力量組成部分。實行空防合一體制。主要任務是:保衛領空、軍事基地和重要目標的安全;支援陸海軍作戰,空運部隊和作戰物資,空中偵察和電子對抗;支援北約盟軍作戰,與英海軍和北約盟軍共同負責北大西洋、北海和英領海安全。 簡史1912年5月,英國組建皇家飛行隊和中央飛行學校。1914年,組建皇家海軍航空勤務隊。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航空力量共有90架飛機可用於執行任務。一戰期間,參加了馬恩河、凡爾登、索姆河、聖米耶勒等戰役,遂行航空偵察、支援地面和海上軍隊作戰、奪取制空權、轟炸敵後方目標等任務。航空力量在戰爭中不斷壯大,一戰結束時,實力達36萬人,200個現役中隊,擁有飛機2.26萬架。1918年4月l日,皇家飛行隊與皇家海軍航空勤務隊合並,成立皇家空軍,成為世界上第一支獨立空軍,H.M,特倫查德為首任空軍參謀長。戰後,經大規模裁減,剩下12個中隊。後逐漸恢復發展,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兵力11.8萬人,飛機1911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空軍講行了大量作戰活動。1940年5—6月,全力組織敦刻爾克撤退空中作戰,成功掩護被德軍圍困在敦刻爾克地區的近34萬英、法軍隊撤回英國;在1940年7月—1941年5月進不列顛之戰中,英空軍發揮巨大作用,取得本土防空作戰的勝利;1940—1945年,參加英美軍對德戰略轟炸。德國投降後,派出177個作戰中隊赴太平洋對日軍作戰。二戰結束時,英空軍發展到108萬人,487個中隊,擁有飛機9200架。經過二戰的實踐,英空軍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戰後,英空軍先後參加了柏林空運、朝鮮戰爭空中作戰、第二次中東戰爭空中作戰、馬島戰爭空中作戰、「沙漠風暴」行動、波黑戰爭、「沙漠之孤」行動,北約空襲南聯盟、阿富汗反恐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等局部戰爭或軍事行動。 編制體制 空軍委員會是空軍最高領導機構,由國防大臣、國防國務大臣、議會事務次官、空軍參謀長、空軍助理參謀長和飛機總監部長等人組成。空軍參謀部是空軍最高指揮機構,負責空軍的作戰、訓練和日常管理,駐倫敦。空軍參謀長是空軍最高指揮官。空軍參謀部下設打擊司令部、後勤司令部和人員及訓練司令部。打擊司令部駐海威克姆,下轄3個大隊,分別擔負空中進攻作戰、防空、海上巡邏和救援、空運、空中加油、通信等任務。後勤司令部下轄通信部隊、空中管制與雷達部隊、靶場、各種倉庫、補給、醫療單位等;人員及訓練司令部負責空軍人員管理、組織編制、院校教育和部隊訓練。英空軍負責英國本土及其周圍海域的防空,總面積為128萬平方千米,是北約歐洲盟軍4個防空區之一。防空作戰任務平時由空軍第11、第18大隊負責,使用日常防空作戰中心;戰時由空軍打擊司令部統一指揮整個防空區的防空作戰,使用海威克姆的國家防空作戰中心。國家防空作戰中心轄南、北兩個作戰中心。預警系統由地面雷達、空中預警機和彈道導彈預警站組成。攔截打擊系統由防空截擊機部隊和防空導彈部隊組成。 人員裝備 截至2001年,空軍兵力5.4萬人,占武裝力量總兵力25.5%。有5個攻擊機/轟炸機中隊、5個攻擊機中隊、5個戰斗機中隊、4個偵察機中隊,3個海上巡邏機中隊、2個預警機中隊、l個電子情報搜集中隊、3個運輸機/加油機中隊、1個校射機中隊、9個戰術直升機中隊、6個改裝訓練分隊。裝備各型飛機近850架,其中作戰飛機427架,主要為「旋風」、「美洲虎」、「鷂」、「隼」等機型,機載武器為「阿斯拉姆」、「天空閃光」、AIM—9L/M型空空導彈,AGM—6562、AGM—84D 1型空艦導彈、「阿斯拉姆」反輻射導彈。地面防空部隊裝備「輕劍」式地空導彈。 發展趨勢保持適度規模:進一步實現武器裝備的現代化,特別是主戰裝備的現代化,提高官兵整體素質和部隊的快速反應能力.
『叄』 敦刻爾克大撤退共撤走多少人付出了多大代價
敦刻爾克 戰爭史上的撤退奇跡
敦刻爾克大撤退,從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歷時九天,總共有338226人撤回英國,其中英軍約21.5萬人,法軍約9萬人,比利時軍約3.3萬人。但這些部隊撤離時將重裝備全部丟棄,帶回英國的只不過隨身的步槍和數百挺機槍而已,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英法聯軍共丟棄了1200門大炮、750門高射炮、500門反坦克炮、6.3萬輛汽車、7.5萬輛摩托車、700輛坦克、2.1萬挺機槍、6400支反坦克槍以及50萬噸軍需物資。
在撤退中,英法聯軍有4萬餘人被俘,還有2.8萬餘人死傷,這些傷亡人員中,有的是在抗擊德軍進攻堅守至關重要的防線時戰死的,有的是在海灘等待上船時喪生在德軍空襲和炮火下,還有的是在海上隨著被德軍擊沉的船隻而葬身大海。英國共動員了861艘各型船隻投入撤退,有226艘英國船和17艘法國船被德軍擊沉。英國空軍為了掩護撤退,總共出動2739架次戰斗機進行空中掩護,平均每天出動300架次,有力抗擊了德軍空襲,英軍損失飛機梁虧106架,英軍戰斗機和地面高射炮火擊落德機約140架。在德軍地空火力猛烈轟擊下,英法聯軍仍撤出了33.8萬餘人,被譽為「敦刻爾克奇跡」!
盟軍雖然遭受了損失,但畢竟保存了有生力量,為今後反攻歐洲大陸奠定了基礎。
2005年4月4日上午,敦刻爾克的天空有些陰郁,我從巴黎匆匆趕來拜會當地「戰爭回憶協會」的會長、也是敦刻爾克戰爭紀念館的負責人盧西恩先生,他除了要引領我參觀戰爭紀念館外,還要給我展示一些有關那場戰爭的珍藏,更吸引我的,他還將介紹我拜望一位親身經歷過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法國老兵。11點整,留著兩撇花白短須的盧西恩老人如約准時出現在火車站口,這位70多歲的老人有力地握緊我的手,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敦刻爾克是法國第一個遭到德軍大規模轟炸的城市,卻是最後一個得到徹底解放的城市,在3362座建築中,有1524座被徹底炸毀,有805座被嚴重毀壞,戰橡棚神爭已經使這座城市面目全非了。」
「奇怪的戰爭」緣於三點原因
記者坐上盧西恩老人的雪和山鐵龍轎車穿越敦刻爾克市區往戰爭紀念館去的路上,但見兩邊商店林立,行人穿梭,一派繁榮景象,盧西恩老人告訴我,敦刻爾克是從1949年9月4日才開始重建的,歷時14年,直到1963年才完工,現在的城市面貌雖然煥然一新,但是戰爭的創傷卻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上,對於那些親身經歷過的人尤其如此。
盧西恩老人在敦刻爾克大撤退時整整8歲,現在又從事紀念館和有關協會的研究工作,所以說起這段戰爭如數家珍。在敦刻爾克戰爭紀念館,他一邊引導我參觀當年德軍的摩托車、法軍的迫擊炮等實物,一邊向我介紹這次戰爭的概況。他說,1940年5月法國不戰而亡的「奇怪戰爭」主要基於3點原因:一是當年英法的兵力嚴重不足,僅相當於德軍的2/3,同時法國過分相信馬奇諾防線;其二是1937年比利時宣布中立,為日後德軍繞過馬其諾防線入侵法國創造了客觀條件;其三是德軍當時的宣傳策略使法國人誤認為法德邊境、法意邊境、法西邊境最需要防守,因此分散了兵力。
盧西恩先生介紹說,在繞過馬奇諾防線攻克了法國北部要塞色當之後,至5月31日,40萬軍隊被孤立在色當以北一線,於是英國 *** 決定通過法國東北角的敦刻爾克海港由海路疏散兵力,撤回到英國本土。並把這次大撤退命名為「發電機行動」。
歷史上最艱苦的軍事行動
盧西恩先生說,這幾乎是一次歷史上最艱苦最英勇的軍事行動,它所面臨的困難來自3個方面:一是要隨時清除海路中德軍發射的魚雷;二是要躲避德軍在空中的瘋狂轟炸;三是在荷蘭沿海,德軍的巡洋艦隨時追擊從蘇格蘭南下救援的英法船隻。在這種圍追堵截的境況下,敦刻爾克海灘上士兵們撤退的秩序仍然非常有序。與此同時,對敦刻爾克市區的大規模轟炸也開始了,盧西恩先生說,根據他從戰爭紀念館搜集的材料,幾天中德軍共投下了30000枚炸彈和15000枚燃燒彈,時年8歲的盧西恩還清楚地記得,德軍的「思圖卡」戰機向下垂直俯沖時發出令人恐懼的轟鳴,那種感覺是「讓活著的人直接面對死亡之門。」盧西恩先生說,在德軍最先摧毀了石油儲備庫之後,敦刻爾克中心市區已經成為一片火海。
聽了紀念館的資料講解,我仍然想繼續深入了解一些親歷這場戰爭的老兵們的具體感受,熱心的盧西恩先生又引領我拜望了另一位親歷這場戰爭的法國水兵安德烈·瓦杜先生,電話里,已經87歲高齡的瓦杜先生聽說來自北京的中國記者來訪,當即爽快答應。
已經滿頭銀發的瓦杜先生和夫人在居所准時等候我。老人1937年11月在法國入伍,1940年3月被派到「雷霹號」魚雷艇上服役潛水兵。瓦杜回憶說,1940年3月,德軍已經開始在法國境內和英法之間的海域空襲,那時瓦杜先生所在的魚雷艇正在蘇格蘭一帶服役,在挪威海域的一些港口已經多次與德軍發生了面對面的遭遇戰。特別是一次在挪威附近的漢姆尼斯遇到德軍的阻擊,雖然瓦杜所在的「雷霹號」魚雷艇未受損失,但同行的英國一艘「索馬里」號艦船被炸傷。5月31日,「雷霹號」剛剛把「索馬里」號護送回蘇格蘭,就接到盟軍指揮部的指令,立刻挺進敦刻爾克,接送由此撤退的盟軍。「雷霹號」作為執行任務的艦艇之一,從6月1日到6月4日先後4次執行了接送任務,最多一次運送了2500名士兵撤出敦刻爾克。
撤退的過程九死一生
在6月1日執行任務時,魚雷艇開到佛特—馬迪克這一地方時遭到了德軍火力的猛轟,當時就在船上的瓦杜先生回憶說,德軍的戰機俯沖下來,每次投下20到30枚炸彈,同時進行機槍掃射。盡管當時全船軍士都已經處於作戰准備狀態,大炮也都上膛,但是由於敵人的炮彈來得猛烈,船整個被炮火包圍,最終沒能逃過厄運,船尾發射魚雷的動力蒸汽爐被炮彈擊中,冒出蒸汽雲。船艙也挨了幾顆炮彈,魚雷艇開始左舷傾斜,迅速下沉。艇長立刻命令棄船。所有船員都很鎮定,沒有一絲恐慌和混亂,甚至沒有人發出叫喊,就從右舷跳入水中。船在10分鍾以後完全沉沒,這艘魚雷艇便結束了其戰爭使命。而當時跳入水中的船員在德軍飛機仍在上空掃射的情況下,激昂地高唱起《馬賽曲》,為他們的「雷霹號」送行。
船員們陸續被附近經過的英軍小木筏救起,最後在一艘武裝後的敦克爾克拖網漁船「伯納黛特」上 *** 。當時艇長稍稍清點了人數,20來人失蹤。「伯納黛特」曾嘗試停靠多個碼頭,但都被炮火驅退,船隻得在槍林炮火中改向,駛往多佛爾。就在船出港到達第8號浮標附近時,被德軍的飛機鎖定為攻擊目標,德軍炮彈接連爆炸,震得船東搖西晃,船上的馬達也停止了工作,水開始從船底湧上來。這些剛剛死裡逃生不到兩個小時的船員又有不少被炮彈的威力掀入海里,德軍飛機上的機槍仍然一刻不停地掃射。最後幸得兩艘滿載士兵的漁船前來營救,「伯納黛特」才最終成功在英國登陸。瓦杜幸運地在這次劫難中保住了生命。
眼睜睜看著母子被炸死
瓦杜老人說,給他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天傍晚他再次從蘇格蘭返回敦刻爾克的一幕。在滿載士兵的艦艇就要起錨之前,瓦杜匆匆地跑到醫療所去拿一點止瀉葯,在一條街道上,他親眼見到德軍空襲的炸彈在一位帶著孩子急急行走的赤腳母親身旁爆炸,由於沒有受過軍事訓練,所以兩人來不及卧倒,一瞬間母子即被炸得血肉模糊。當轟炸過後瓦杜跑到近前細看,被驚嚇得心都緊縮成了一團:早已停止呼吸的母親居然立在那裡,雙手下意識地緊緊抓住孩子的雙臂,鮮血涌流的面龐上,眼睛仍然睜得大大的!當瓦杜小心地把孩子的屍體輕輕從母親手裡掣出來時,那母親才「撲通」一聲倒在地上……
老人說到這里眼眶有些濕潤:「他們就是普通的平民啊,也許想利用轟炸的間隙出去搞一點吃的,也許要帶著孩子換一處地方避難,但是卻永遠的成為了炮灰……」
6月2日,最後一批英國遠征軍從東堤登船。當晚,又撤出26256人。
6月3日,最後一批英軍登上驅逐艦撤回英國。當晚撤至英國的26175人絕大部分是法軍。
6月4日9時40分,德軍第18集團軍所屬的裝甲部隊沖入了敦刻爾克市區,海灘上擔負最後後衛的部隊約4萬法軍來不及撤離,全數被俘。當天還有26175名法軍官兵撤離敦刻爾克,滿載法軍的「布卡里」號驅逐艦是最後一艘撤離敦刻爾克的船隻。
14時23分,「發電機行動」結束。 在整個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即使是戰船屢次被擊沉的情況下,瓦杜和他的戰友也沒有慌亂,而是按照應急計劃換船、還擊,同時計劃著下一步的目標。因為面對戰爭中的死亡,痛苦和恐懼是毫無意義的,炮火會在萬分之一秒內使你渾然不覺地喪失生命。瓦杜一字一頓地說,所以在敵人殺死你之前,一定要殺死他,這話在和平年代聽起來有些殘忍,但處在戰爭之中,就變成了一種本能。
經過敦刻爾克大撤退後,瓦杜先生作為潛水兵又被派往阿爾及利亞服役,1944年8月又返回法國大陸參加了解放巴黎的戰斗。老人把自己唯一保留的兩枚敦刻爾克大撤退時盟軍貼在服裝上的標志贈送給我,他撫摸著這兩枚戰爭的遺物對記者說:「請《北京青年報》告訴所有的讀者,戰爭沒有任何意義,它帶來的只有死亡、傷害和無限的悲傷。」
大撤退每日進展情況
1940年5月26日晚,即「發電機行動」的第一個晚上,在海軍努力下,首批1312人,主要是後勤部隊,順利離開敦刻爾克回到英國。
5月27日,盡管英國海空軍竭盡全力,但由於缺乏小型船舶,無法迅速將人員從海灘接到停泊在近海的大型船隻,撤退速度很慢,全天只撤出了7669人。
5月28日,有17804人撤離,比前一天多了整整一萬人,這是因為公開呼籲的民船開始陸續到達,發揮作用。
5月29日,盡管英軍損失慘重,但因為大量民船加入撤退,使撤退的速度大大增加,達到了創記錄的每小時兩千人!全天共撤走了47310人,為幾天來的最高記錄。
5月30日,全天共撤出53822人,其中近一半是法軍。
5月31日,有68014人撤回英國。
6月1日,德軍轟炸機擊沉了包括4艘滿載官兵的驅逐艦在內的31艘船隻,還重創11艘,這是英軍損失最慘重的一天!全天,又有64429人得救。
『肆』 英國估計敦刻爾克撤退最多3萬,結果為何是33萬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並沒有給世界帶來太長時間的安寧,僅過2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在短短兩年的時間,將整個歐洲大陸“占為己有”,僅剩下英吉利海峽對面的英國。在德國人的臆想中,英國一定會迫於壓力進行求和。
出乎意料的是,英國並不吃這一套,反而堅稱將抗爭到底,這讓一向感覺良好的德國惱羞成怒,決定繼續施壓,大不列顛空戰開始了。就雙方的實力來看,英國除了一條天然屏障和強大的海軍外,還有什麼可以和勢頭正勁的德軍“叫板”呢?
就在英國上下為之歡騰,將其視為一場勝利的時候,丘吉爾嚴肅說道:“沒有一場勝利是靠撤退獲得的,這次救援行動的關鍵是靠空軍……我們將具有越來越大的信心和越來越強的力量在空中作戰……,我們決不投降!”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伍』 電影《敦刻爾克》中,英德兩國主戰機你了解多少
9月1日中國上映影片《敦刻爾克》受到了熱烈反響,豆瓣在未上映之前評分就達到了8.4。不知道你看了之後感觸怎麼樣?
在盟軍部隊撤離期間,第八航空團第2及第77俯沖轟炸機隊中的87架飛機在英吉利海峽上空飛行。它們每天對敦刻爾克進行12次空襲。擊沉的運輸艦總數有250艘,其中包括6英國和3艘法國的驅逐艦。戰斗機和在港口的防空炮擊落了11架JU-87轟炸機。
關於空中格鬥方面,小編得說德國BF-109戰斗機和英國噴火式戰斗機在一開始是各有千秋的,如果雙方的戰斗機是遭遇戰,雙方怕是都占不到便宜。可到戰爭後期,德軍飛機技術開始落後於英國,BF-109的改型跟不上去,對付噴火開始更加吃力。英國噴火式戰機是德國BF-109戰機的一生之敵,兩者從戰爭初期一直打到了戰爭結束。噴火式戰機除了在速度和裝甲上略有差距外,其航程、火力,特別是機動性上比BF-109戰機都要略勝一籌。關於轟炸機,如果沒有戰斗機保護,更是恐怕就會淪為敵人的標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