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輝煌了多久

英國輝煌了多久

發布時間:2024-01-31 03:44:01

❶ 英國率先進行的工業革命,使歐洲輝煌了多少年

1765年哈格里斯夫發明珍妮機是英國第—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1840年前後,英國的大機器工業取代工場手工業,標志英國工業革命的完成,而由此帶來的工業總產值領先世界可往後推十五年.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19世紀70年代,1890年美國工業生產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所以前後算起來應該有一百一十年.

❷ 概括一下整個英國的歷史

英國歷史過程——

公元前地中海的伊比利亞人、比克人、凱爾特人,先後來到不列顛。

公元1-5世紀大不列顛島東南部為羅馬帝國統治。

羅馬人撤走後,歐洲北部的盎格魯人、薩克遜人、朱特人相繼入侵並定居。

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許多小國並成七個王國,爭雄達200年之久,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

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

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1016年至1042年為丹麥海盜帝國的一部分。

其後經英王短期統治,1066年諾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蘭。

1215年約翰王被迫簽署大 *** ,王權遭抑制。

1338年至1453年英法進行「百年戰爭」,英國先勝後敗。

1536年威爾士與英格蘭合並。

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樹立海上霸權。

1640年英國在全球第一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驅。

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國。

1660年王朝復辟,168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

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並。

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

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1914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衰敗。

英國於1920年設立北愛蘭郡,並於1921年至1922年允許愛爾蘭南部脫離其統治,成立獨立國家。

1931年頒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認其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獨立自主,大英帝國殖民體系從此動搖。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經濟實力大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

隨著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繼獨立,到60年代,英帝國殖民體系瓦解。

1973年1月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

歷史上,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愛爾蘭是四個國家。

後來英格蘭和威爾士由聯姻合並,再後來,都鐸王朝的最後一個國王伊里莎白一世無後,便傳位給她的外甥,蘇格蘭國王詹姆士,於是蘇格蘭和英格蘭合並。

後詹姆士的兒子查理被克倫威爾的革命軍推翻,克倫威爾統治期間武力征服了愛爾蘭。

1923年,英國國會決定將愛爾蘭分為2部分,南部的23個郡獨立為愛爾蘭共和國,北部的4個郡作為北愛爾蘭仍留在英國。

大不列顛是一個島嶼,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共同組成,所謂UK是United Kingdom的縮寫,也就是聯合王國的意思。

------------------------------

本人以前的總結《英國歷史的啟示》,純手工打字——

與大陸的分離,雖非不至人類的足跡絕於英倫三島,但文明的曦光卻遲遲不現;等羅馬軍團的征服帶來文明時,已經是基督教紀元的第一個世紀了。

地理上的邊緣性造成了文明的邊緣性,英倫三島一直處於西方文明的最邊緣,既沒有獨立的發展出自身的文明,又不能在西方文明中發揮主體作用。

羅馬佔領結束後大約有200年時間,不列顛重新退回到野蠻時代,這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是極少見的。

幸好基督教沒有忘記它,尤其是當6世紀末聖奧古斯丁奉命登陸後,它又被拉回到西歐主體文明的框架里,若即若離地與歐洲大陸保持聯系,緩慢地發展出自己的「封建社會」。

這過程被諾曼底的征服打斷,大陸人再次統治了不列顛,帶來大陸的社會和經濟制度。

他們把所征服的社會徹底改造了,不列顛完全融入西歐文化;也使得英格蘭與法蘭西糾纏在一起,此後的英國不可能從歐洲脫身,它的邊緣地位逐漸被改變了,英法相爭成了中世紀西歐史的主線之一,並發展成了百年大戰,也因此法蘭西成為民族,英吉利也成為民族。

這對英法對歐洲都有巨大的影響,不久兩國都建成專制政體,王權靠武力統一國家,建立集權的中央 *** ,民族國家出現了——這恰恰是現代化所必須的先決條件!

英國的幸運一環套一環,14世紀農奴制解體,15世紀開始文藝復興,16世紀進行宗教改革,17世紀就發生政治革命。

專制王權即將建立時,一場玫瑰戰爭清掃了地基,把古老的領地軍事貴族消滅干凈。

專制權力的建立幾乎不費力氣,結果就使這個權力不需要太強大,國家機器也不需要不完備。

英國因此即不設常備軍,也沒有健全的官僚體系,地方勢力仍發揮很大的作用,鄉紳控制地方能和王權抗衡,「地方自治」的傳統在這種環境中培植了起來,「生而自由的英國人」則是這一傳統的天然產物。

後來當王權企圖繼續擴張並以法國為樣板時,「人民」戰勝國王,議會掌握了國家的 *** ,把英國推進了現代化的大門。

光榮革命後出現一個寬松的社會,從而為經濟發展創造了環境。

工業革命一旦發生,就把人類社會一切已有的文明全都撼動了,它開創了一種新的文明,它不僅是新的生產力,而且是新社會和新的文化。

英國是走進現代世界的第一個國家。

憑借它的工業力量,英國把觸角伸向世界,用早期資本主義的血腥手段,竟奪取出一個世界帝國!這時世界地圖似乎為它重畫了——英國從地理的邊緣變成中心!

不過英國的輝煌終究成為過去,20世紀兩場世界大戰耗盡了它的國力,二戰後它終於從世界帝國的頂峰跌落下來,跌到與它人口、面積相匹配的位置上。

這是一個自然的回歸?畢竟人口少、資源少,它在工業文明的頂峰盤踞一個多世紀是一種超常發揮,如今當世界其他國家也終於都趕上工業文明時,英國回歸到正常位置上本是一件正常的事?

英國為世界創造了一種模式,通向現代化的有效的最成熟的發展方式。

適時而變、和平漸進,這是社會變革的最佳選擇,它要求社會每一個成員承擔義務,對國家的命運負起責任。

漸進改革不是件容易的事,它要求社會的共識,要求各方的妥協,各方都要放棄自己立場的一部分,最終達成整個社會的利益平衡,這需要高度的責任感和高超的政治技巧,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必須承擔責任。

英國對變革抱順應的態度,一旦意識到大勢所趨就會很快調整自己的立場。

君主制的演變是如此,貴族制向民主制讓步也是如此,英聯邦取代英帝國更量如此:16世紀君主極尊,17世紀開始君權被一點點剝奪,維多利亞時代完成向「虛君」地位的轉變。

在民眾的抗爭沖擊下,少數人壟斷政權的局面逐步改變,權力的范圍一點點擴大,到20世紀完成向民主的轉變;18世紀美國獨立戰爭後英國就改變其殖民政策,讓殖民地取得更大的自 *** ,最後英聯邦取代英帝國。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❸ 英國霸權一共延續了多少年

分類: 文化/藝術 >> 歷史話題
解析:

1588年到20世紀中葉,約三百七十年。

1588年,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標志著霸權的建立。 公元1921年,愛爾蘭獨立,標志這霸權開始衰敗。1931年頒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認其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獨立自主,大英帝國殖民體系從此動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經濟實力大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隨著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繼獨立,到60年代,英帝國殖民體系瓦解。
./question/7425398?si=5

英國 歷史

公元前地中海伊比利亞人,比克人,凱爾特人,先後來到不列顛。公元1-5世紀大不列顛島東南部為羅馬帝國統治。羅馬人撤走後,歐洲北部的盎格魯人、薩克遜人、朱特人相繼入侵並定居。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許多小國並成七個王國,爭雄達200年之久,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

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1016年至1042年為丹麥海盜帝國的一部分。其後經英王短期統治,1066年諾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蘭。1215年約翰王被迫簽署大枯灶 *** ,王權遭抑制。

1338年至1453年英法進行「百年戰爭」,英國先勝後敗。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樹立海上霸權。1640年英國在全球第一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驅。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國。1660年王朝復辟,166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並。

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1914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衰敗。英國於1920年設立北愛蘭郡,並於1921年至1922年允許愛爾蘭南部脫離其統治,成立獨立國家。1931年頒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認其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獨立自主,大英帝國殖民體系從此動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經濟實力大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隨著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繼獨立,到60年代,英帝國殖民體系瓦解。1973年1月加入歐沒毀扮共體。
info.service.hc360/

羅馬人佔領時期:公元前55年~公元410年

公元前55年:朱利葉斯·凱撒(Julius Caesar)第一次率軍入侵不列顛

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迪厄斯(Claudius)率軍征服不列顛

盎格魯-撒克遜時期與丹麥統治時期:公元449年~1066年

公元597年:聖·奧古斯丁到達不列顛,使余坦當地人昄依基督教

公元832~860:肯尼斯·麥克阿爾平統一皮克特人和蘇格蘭人

諾曼底王朝1066~1154

公元1066年:諾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蘭

公元1086年:發布《末日審判書》

金雀花王朝1154~1399

公元1154年:亨利二世繼承王位,金雀花王朝開始

公元1215年:英王約翰被迫簽署由封建貴族提出的《大 *** 》

13世紀初: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創立

公元1277~1288:英格蘭征服威爾士

公元1337~1453:英法"百年戰爭"

公元1387~1394:喬叟寫作《坎特伯累故事集》

蘭卡斯特王朝1399~1461

公元1413年:蘇格蘭第一所大學聖安德魯斯大學成立

公元1455~1487年:約克家族與蘭卡斯特家族之間的"玫瑰戰爭"

約克王朝1461~1485

公元1477年:威廉·卡克斯頓出版印刷第一本書

都鐸王朝1485~1603

公元1485年:亨利七世即位

公元1536年:英格蘭與威爾士合並

公元1558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即位,統治英國達45年之久

公元1564年:莎士比亞誕生

公元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斯圖亞特王朝1603~1714

公元1603年:蘇格蘭王詹姆士六世加冕成為英格蘭的詹姆士一世,統一了英格蘭和蘇格蘭

公元1620年:對新教徒的鎮壓激化,一批新教徒乘"五月花號"抵達美洲

公元1642~1651年:英國內戰爆發

公元1649年:查理一世被處決,克倫威爾宣布共和政體

公元1660年:查理二世復辟

公元1676年:格林尼治天文台設立

公元1685年: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

公元1694年:英格蘭銀行成立

公元1698年:倫敦股票交易所成立

公元1707年:英格蘭、蘇格蘭合並,形成"大不列顛王國"

漢諾威王朝1714~1917

公元1721~1742年:羅伯特·沃爾浦成為英國第一任首相

公元1760~1830年:工業革命

公元1775~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

公元1801年:合並愛爾蘭,"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成立

公元1837~1901年:維多利亞時代

公元1859年: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

公元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

溫莎王朝1917~

公元1921年:愛爾蘭獨立

公元1928年:弗萊明發現青黴素

公元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

公元1952年:伊麗莎白女王二世加冕

❹ 15世紀到二戰期間英國都發生了哪些時間

14世紀中期--15世紀中期的百年戰爭
1399--1485國內進行紅白玫瑰戰爭 先後建立約克,蘭開斯特王朝,但變成兩派都沒有輸贏的戰爭,最終由兼具兩派血統的都鐸家族建立都鐸王朝而告終
都鐸王朝<1485--1603>開始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經歷伊麗莎白女王統治,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開始了日不落帝國的輝煌歷程
斯圖亞特王朝<1603--1689--1714>女王死後無後,由遠房親戚斯圖亞特家族繼承.日益壯大的資產階級已經不能容忍嚴重阻礙社會發展前進的封建統治,1640爆發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幾經波折,革命迎來勝利的曙光,1689年經過光榮革命,建立君主立憲制.<1650s--1670s進行了著名的三次英荷戰爭>
漢諾威王朝<1714--1901>1714年,安尼女王死,由德國的漢諾威家族繼承王位.建立新型社會體制的英國在這段時間走向輝煌:經濟上,長期的資本主義原始積累,加上工業革命的開展,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政治上,資本主民主日臻完善.軍事上,建立一支稱霸全球的海軍,建立一套完善的戰爭方針政策,通過大陸政策不斷遏止歐陸新興強國,同時積極對外擴張,建立起真正的日不落帝國.
1701--1714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 英國擊敗妄圖建立西法聯合帝國的路易14,奪取了法國大部分海外殖民地,並且大大削弱法國.
1740--1748奧地利王位繼承戰1757--1763七年戰爭兩度重創法國,奪取世界各地要隘,並且建立世界霸權
1775--1783美國獨立戰爭
1789--1815法國大革命,拿破崙戰爭
1840鴉片戰爭
1853--1856克里米亞戰爭
1857-1859印度民族大起義
1899--1901布爾戰爭
1900--1901聯軍侵華
溫莎王朝<1901至今>1901年 維多利亞女王逝世 建立溫莎王朝
1914-1918一戰

❺ 19世紀末世界最強大的國家是

19世紀末,世界最強大的國家是英國。直到二戰後,隨著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與英國日漸式微的國力,大英帝國逐漸瓦解,世界第一大國的稱號被美國所取代。

一般認為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格瑞福蘭海戰,標志著英國的開始崛起。但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並不代表英國取代了西班牙的霸權,直到300年後的19世紀英國才做到這點。

1688年光榮革命推翻了封建統治,並在1689年頒布的《權利法案》中以法律形式對王權進行明確制約,確立了資產階級執政的君主立憲制,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為英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產力,使其經濟、軍力、科技、文化迅猛發展。

1763年七年戰爭結束後從法國手裡奪取整個加拿大,標志著英國成為無可爭議的海洋霸主。

19世紀,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對英國的霸權如虎添翼。原本只能借著和法國敵對參與歐洲事務的英國,可以利用其獨有的工業產品掌控的歐洲的經濟命脈、用世界最強大的海軍威懾弱小的歐洲國家。

19世紀初期,西班牙帝國的殖民地全部獨立,間接導致英國成為真正的海洋霸主,此時英國終於在「殖民地面積上」成為是歐洲以及世界第一。

1815年,擊敗拿破崙法蘭西第一帝國後,大英帝國徹底超越其他所有歐洲國家、一躍成為歐陸第一強權,在武力上只有俄羅斯帝國能和英國一較高下,但由於俄羅斯的經濟和科技落後,所以英國成為歐洲霸主。

也因為英國在世界范圍內的殖民地數量最多、科技最發達、控制各個大陸的經濟都市,而成為了主導地球發展的「世界帝國」。

此時的英國屬於歐洲五大列強(英國、法國、俄羅斯、奧地利、普魯士)之首,主導國際事務達100年之久,這段時期被稱為「不列顛治世」,又因為年值維多利亞女王統治英國的時代、所以又稱維多利亞時代。

由於帝國的領土、屬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五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所以被形容為繼西班牙帝國之後的第2個「日不落帝國」。

(5)英國輝煌了多久擴展閱讀

大英帝國的衰落

20世紀初,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加上美蘇兩國的崛起,導致大英帝國體系越來越難以維持。同時,宗主國越來越關心本土和周邊國家的事務,特別是在二戰以後這種趨勢更加明顯。英國最終被迫接受這一新的形勢,將帝國體制轉變為鬆散的英聯邦,而英國也喪失世界霸主的地位。

1947年的經濟危機迫使克萊門特·艾德禮的工黨政府放棄繼續維護英國作為世界一流強國,接受美國的崛起。英國也必須處理與歐洲其他國家的關系,但英國和歐洲大陸之間扭曲的關系至今沒有完全解決。

由於英國國力衰退,在1966年聯合國區域集團重新劃分後由英國主導的英聯邦國家組被取消,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四國被劃入西歐及其他組,而其餘英聯邦國家則被劃分到相應的地區組,這一象徵性舉動標志著英國喪失超級大國地位。

英國最後一塊人口超過百萬的殖民地英屬香港,則於1997年7月1日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部分歷史學者和威爾士親王查爾斯都曾表示香港回歸標志著大英帝國的終結。

❻ 英國有多久的歷史

829-2011 1200年左右 英國這個國家的歷史 不是大不列顛島的歷史 詳情可以自己去看網路英國的介紹

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

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1016年至1042年為丹麥海盜帝國的一部分。

其後經英王短期統治,1066年諾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蘭。

1215年約翰王被迫簽署大 *** ,王權遭抑制。

1337年至1453年英法進行「百年戰爭」,英國先勝後敗。

1536年威爾士與英格蘭合並。

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樹立海上霸權。

1640年英國在全球第一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驅。

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國。

1660年王朝復辟,168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

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並。

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

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1914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衰敗。

英國於1920年設立北愛蘭郡,並於1921年至1922年允許愛爾蘭南部脫離其統治,成立獨立國家。

1931年頒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認其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獨立自主,大英帝國殖民體系從此動搖。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經濟實力大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

隨著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繼獨立,到60年代,英帝國殖民體系瓦解。

1973年1月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

歷史上,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愛爾蘭是四個國家。

後來英格蘭和威爾士由聯姻合並,再後來,都鐸王朝的最後一個國王伊里莎白一世無後,便傳位給她的外甥,蘇格蘭國王詹姆士,於是蘇格蘭和英格蘭合並。

後詹姆士的兒子查理被克倫威爾的革命軍推翻,克倫威爾統治期間武力征服了愛爾蘭。

1923年,英國國會決定將愛爾蘭分為2部分,南部的23個郡獨立為愛爾蘭共和國,北部的4個郡作為北愛爾蘭仍留在英國。

雖然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力減弱和經濟不景,但保守黨「鐵娘子」撒切爾夫人在1979年當選為首相後,便大力推行改革,倡議保守主義,成功削減福利開支和削弱工會的力量,令英國經濟復甦和保持國際上的影響力,然而與瑪格利特·撒切爾同黨繼任者梅傑首相任內英國經濟又陷衰退。

其後工黨托尼·布萊爾於1997年當選為首相後,提倡又被稱為「第三種道路」的社會自由主義,令英國經濟一直繁榮。

現在,英國不僅國家富強、在國際政治和外交舞台上依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而且經濟表現勝過其他發達國家,也是失業率最低的西方國家之一。

英國是英聯邦成員,並在1973年正式加入歐盟。

2010年5月11日,戴維·卡梅倫正式接替戈登·布朗,出任英國首相。

❼ 英國「日不落帝國」興衰之路

在漫長的中世紀和近代初期,英國一直是歐洲的一個主要國家,曾經歷了多次的輝煌。但奇怪的是,英國的國運呈現出清晰的波浪型趨勢,它在每一次輝煌之後總會跌入衰落的低谷,淪為二流國家。

在大陸國家竭力爭奪歐洲霸權(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的時候,英國正忙於內部的爭斗,幾乎被其他國家忽略不計。

光榮革命後的英國以全新的姿態挑戰歐洲頭號強國路易十四法國的霸權,連續投入兩場遏制路易十四稱霸歐洲的戰爭。

即九年戰爭(1689—1697)和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1713),並取得了巨大成功。之後,英國在保證歐洲大陸力量格局基本均衡的同時,主要通過成功的海外擴張穩步壯大力量,其力量觸角大大超越了歐洲的范圍。

當1740年前後歐洲大陸局勢再度出現動盪之時,英國返回歐洲再次抵制復興的法國稱霸大陸的野心。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1740—1748)和七年戰爭(1756—1763)中,英國與西班牙以及與法國之間的戰事都爆發於歐洲戰事開始之前,由此產生的結果也就自然超出了歐洲,擴展到全世界。

英國不僅通過七年戰爭維持了歐洲大陸均勢格局的穩定,還再度摧毀了法國和西班牙的海上力量,奪取了法國在北美大陸和印度的幾乎所有殖民地。

英國的殖民地在19世紀猛烈擴張。1801年合並愛爾蘭,英國的正式名稱成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對亞洲的侵略繼續擴大。

大英帝國指由英國本土及其治下的自治領、殖民地、領地、託管地和保護國共同構成的大帝國,是有史以來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和最大的環球殖民帝國。

帝國在19世紀初達到鼎盛,大約有4到5億人口,占當時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領土約3367萬平方公里,佔到了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帝國繼16世紀的西班牙王國之後,被稱為「日不落帝國」。

不過二十年後因為美國獨立戰爭的失敗,英國被迫收起自傲心,暫時取消日不落帝國的自稱。

1815年英國在拿破崙戰爭中的勝利,又進一步鞏固了它的國際政治軍事強權地位,工業革命更讓英國成為無可爭辯的經濟強權,因此1815年徹底打贏第二次百年戰爭後,英國又開始自稱日不落帝國。

維多利亞時代的大英帝國步入了全盛時期,1938年人口達4.58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四分之一,1922年通過一戰獲得德國殖民地後,國土面積達到3367萬平方公里,約為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4.75%。

從英倫三島蔓延到香港、甘比亞、紐芬蘭、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馬來亞、緬甸、印度、烏干達、肯亞、南非、奈及利亞、馬爾他、新加坡以及無數島嶼,地球上的24個時區均有大英帝國的領土。英國霸權領導下的國際秩序被稱為「不列顛治下的和平」。

英國出版的大英帝國全球地圖通常用紅色把帝國的領土標出,可以清晰地了解到這個龐大的帝國在全球的影響力。

但到了20世紀中葉,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著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和英國國力的日漸式微,其殖民地紛紛獨立,與此同時,新興霸權國家美國的崛起,也促使大英帝國逐漸瓦解。

如今,英國和它的大部分前殖民地國家組成了一個國際組織——英聯邦以取代大英帝國。但是與大英帝國不同的是,英國再也無法在政治、外交和經濟等各個方面直接影響英聯邦的其他成員了。

(7)英國輝煌了多久擴展閱讀:

興衰路上的重大歷史事件:

1、光榮革命

光榮革命,英文「Glorious Revolution」。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的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統治、防止天主教復辟的非暴力政變。這場革命沒有發生流血沖突,因此歷史學家將其稱之為「光榮革命」。

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限制王權的《權利法案》。奠定了國王統而不治的憲政基礎,國家權力由君主逐漸轉移到議會。君主立憲制政體即起源於這次光榮革命。

英國在1688年「光榮革命」後建立起來的議會權利超過君主的立憲君主制度以及兩黨制度等,不僅對英國以後的歷史發展,而且對歐美許多國家的政治都發生了重要影響。

在17世紀的西歐以及世界其他地區,君主專制是一種普遍的政體形式。西歐的法國、西班牙、奧地利以及丹麥、瑞典、德意志的一些公國,都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

在這些國家中占統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是君權神授。至於東歐的俄國以及東方的中國等,則等級森嚴,絕對專制君主制更為強固。

1688年後,英國的政治制度及由此而萌發的政治思想,對歐洲絕對君主專制制度和君權神授、君主萬能、臣民必須無條件服從等思想,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而對一些民主、進步的思想家,如18世紀法國的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伏爾泰等則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雖然對東歐、俄國及東方的中國等國未發生直接影響,但當這些國家的改革運動興起的時候,英國的「巴力門」(議會)、「君民共治」(立憲君主制)就成了鼓舞他們進行斗爭的現實源泉和效法的榜樣。

19世紀末,中國的維新派在為改革而奮斗的時候,就常常引用英國的民主政治制度作為楷模。

2、七年戰爭

七年戰爭發生在1754年至1763年,而主要沖突則集中於1756年—1763年。當時歐洲上的主要強國均參與了這場戰爭,其影響覆蓋了歐洲,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以及菲律賓。

這場戰爭由歐洲列強之間的對抗所驅動。英國與法蘭西和西班牙在貿易與殖民地上相互競爭。同時普魯士,這個日益崛起的強國與奧地利正同時在神聖羅馬帝國的體系內外爭奪霸權。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之後不久,歐洲列強間進行了「夥伴交換」,被稱為「外交革命」。普魯士與英國建立了聯盟,同時互為傳統對手的法蘭西和奧地利締結了同盟關系。

英普同盟日後陸續有德意志小邦(特別是漢諾威)以及葡萄牙參與,而法奧同盟則包括瑞典,薩克森,以及後來加入的西班牙。俄羅斯起初與奧地利結盟。但在1762年沙皇彼得三世即位後改變了立場,並同瑞典一起與普魯士單獨締結了合約。

1763年法蘭西,西班牙與英國簽訂的《巴黎和約》(Treaty of Paris 1763),以及薩克森,奧地利與普魯士簽訂的《胡貝爾圖斯堡和約》 (Treaty of Hubertusburg)共同標志著戰爭的結束。

這次戰爭在歐洲以攻城戰,對城鎮的縱火,以及造成慘重損失的野戰而著稱。戰爭總共造成了約900,000至1,400,000人死亡。

英國是在七年戰爭中最大的贏家,法國在《巴黎和約》中被迫將整個加拿大割讓給英國,並從整個印度撤出,只保留5個市鎮,英國成為了海外殖民地霸主,邁向日不落帝國的傳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光榮革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七年戰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英帝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英國

閱讀全文

與英國輝煌了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柬埔寨幣和越南幣哪個大 瀏覽:585
義大利巴里港附近有什麼港口 瀏覽:440
55萬人民幣等於多少越南盾 瀏覽:488
和平精英國際版怎麼能新人登錄 瀏覽:584
英國最硬材料是什麼 瀏覽:25
中國農葯廠一共有多少 瀏覽:696
外興安嶺的中國人去哪裡了 瀏覽:409
越南沙金用什麼拋光更亮 瀏覽:408
比利時和義大利哪個好 瀏覽:183
英國被授予爵位的人有多少 瀏覽:719
印度小學生喝什麼奶粉 瀏覽:194
越南人參果是哪裡的 瀏覽:256
印度脆球在哪裡多少錢 瀏覽:129
和平精英國際服怎麼玩才能快 瀏覽:144
中國有多少浸出油品牌 瀏覽:142
寄快遞到越南多少錢 瀏覽:706
遨遊中國如何看油量啊 瀏覽:84
印尼雅加達飛中國飛機票多少錢 瀏覽:37
中國國旗怎麼寫 瀏覽:418
中國斗魚的小魚苗怎麼養 瀏覽: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