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為什麼封建諾曼朝

英國為什麼封建諾曼朝

發布時間:2024-04-08 15:25:10

1. 有誰能夠告訴我英國的封建制度起源要詳細的

英國從5世紀中葉到14世紀末實行的由封建領主佔有土地並對依附農民進行剝削的經濟形式。 產生和發展 盎格魯撒克遜人和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從5世紀中葉起由歐洲大陸入侵不列顛,經歷一個半世紀的征服,把大部分土著凱爾特人排擠到不列顛的北部和西南部,並在不列顛建立了許多小王國。各王國的經濟基礎是以酋長為核心的村社,土地分配給作為自由農民的社員世襲耕種,每份大約120英畝,稱為"海得",但這些土地不是私有財產,不得買賣,原來的土著人則淪為奴隸。於是形成一個由貴族、普通自由人及奴隸組成的等級社會。 當時戰爭頻繁,因而出現了職業戰士,稱為武士。這些武士受國王的賜贈或自行割據而擁有幾倍於"海得"的領地,通常達600英畝。自由農民則逐漸分化,有些人變成武士,多數人日益淪落。到撒克遜時代後期(7世紀末8世紀初),自由農民的土地往往只有30英畝或15英畝。還出現了一個人數眾多的每人有2~5英畝土地的貧苦農民階層,這種農民就是後來的茅屋農。與此同時,貴族、武士則擁有較好的和日益增多的土地,逐漸變成封建領主。 基督教於 6世紀後期傳入不列顛,教會因國王和貴族的贈予以及對農民土地的兼並而獲得大量土地,主教們也成為大封建領主。 撒克遜時代處在由部落組織到封建組織的過渡階段。世俗領主或教會領主和其他豪門貴族都有農庄並擁有奴隸,而奴隸也領有一小塊土地和一間小屋;還有一些普通自由人的田地和領主田地混雜在一起而成為敞地,他們往往要向領主繳納實物地租或服一定勞役。那時,還存在大量的自由農民。 8世紀後期,諾曼人的一支丹麥人入侵不列顛,到9世紀後期在英格蘭東北部建立了"丹麥區"。在與丹麥人的斗爭中,盎格魯撒克遜人所建立的小國逐漸形成政治聯合。他們依靠自由農民組成的軍隊與丹麥人作戰,其中的騎兵能從國王手中領受采邑,後來成為封建騎士階層。作為退兵的條件,英國人對丹麥人支付大筆款項,稱為丹麥金。對丹麥人的戰爭及丹麥金的沉重負擔加速了自由農民的分化與沒落,貴族得到國王的封賜而占據了大量土地並奴役農民,不少村社變成了封建庄園。 11世紀初的英國庄園中的農民有三種:①自由農民,大都保有土地,向領主繳納少量貨幣和實物,有時也服勞役,對國王有服兵役義務;②定居在領主土地上的無權農民;③茅屋農。 完備時期 1066年諾曼底公爵威廉(1028~1087)渡海入侵英國,後加冕為王,史稱"諾曼征服"。征服者威廉沒收了大批盎格魯撒克遜貴族的土地,使國王成為一切土地的所有者。隨著征服的進展,他又把土地分封給親屬和隨從,於是全國出現了許多與昔日武士領地相當的采邑。威廉在英國建立了強有力的王權,規定接受封土的領主必須服兵役,繳納一定的賦稅,同時也賜予領主統治封土上農民的權力,即領主設置法庭、征稅及強派勞役的權力。另外教會的地產也不斷擴大。至此,由世俗領地與教會領地所構成的封建領地制經濟在英國占據了統治地位,英國從村社制經濟經歷約四五百年時間的封建化過程轉變為庄園制經濟。 從諾曼征服到大憲章運動的150年間,是英國封建領地制經濟最為完備的時期,其經濟結構主要是以庄園為組織形式的農業經濟,另有少量手工業。庄園成為封建領地制經濟的經濟細胞。一個典型的庄園有一個中心村,耕地分為領主自營領地及租佃領地即份地兩部分。每個農奴從庄園主手中領有一塊份地,一般為30英畝,收獲歸農奴所有。領主的自營領地由農奴代為耕種,每周服義務勞役3~4天,收獲歸庄園主所有,農奴附著在土地上依附於領主。每個庄園還擁有大量草地、森林和荒地。庄園經濟基本上是自然經濟,進行簡單再生產;農奴受庄園主剝削,但有自己的經濟。領主的自營領地與農奴份地都劃成條地,相互間雜,實行三圃輪種的敞地制。

滿意請採納

2. 英國封建國家是怎麼樣形成的

3. 求英國封建制度形成過程(詳細分析)

1、公元五世紀中葉,日耳曼人中的盎格魯人、撒克遜人和裘特人進入不列顛東部和南部,七世紀初形成七個王國,歷史上稱「七國時代」(7 ~ 9 世紀),英格蘭即開始封建化過程。
2、八世紀末九世紀初諾曼人入侵不列顛東北部,為抵禦入侵的諾曼人,七王國合並統一,從此有英格蘭這一名稱,到阿爾弗烈德大帝( 871 ~ 899 年)時,阻止了丹麥人的繼續入侵,並控制丹麥區(英格蘭東北部)以外的英格蘭,英格蘭全境統一,但到十世紀末,丹麥王國又入侵,其卡紐特國王建立了包括丹麥、挪威和英格蘭在內的北海大帝國。不久,其死,帝國分裂。1042 年英格蘭獨立,封建庄園逐漸形成。
3、1066 年諾曼底征服大大加速了英國的封建化進程.威廉沒收了大部分盎格魯撒克遜貴族的領地(據統計,他們的土地在威廉晚年時只佔百分之八),把它們分封給自己的新舊封臣;並且在他死的前一年, 1086 年進行全國土地調查,編製成《土地賦役調查書》,其中對土地的歸屬,財產狀況,耕作者身份,都作了詳細登記.從調查結果看,當時絕大部分土地為封建主占據,廣大農民已成為農奴,他們稱調查書為「末日審判書」。這一調查結果保存到了今天.它表明英國封建制度的確立。
4、後來英王亨利二世(1154--1189)大力推行司法改革和軍事改革,限制封建主的司法權力,還推行盾牌錢,造就了一大批鄉紳。1215年自由大憲章對亨利二世以來王權在司法和行政方面的發展進行了清算,規定大封建主所屬封臣之間的財產糾紛應由封建主自己來審理。到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起來革命,利用大憲章這一古老的文件為武器同專制王權作斗爭。但在此之前的漫長歲月里,因為封臣制的瓦解和王權的強化,因為專制王權的建立,英國的封建集權制度已趨於成熟。

與法國相比,英國封建制度有其特點:①由於是不斷地征服,盎格魯撒克遜人征服克爾特人,諾曼底人征服盎格魯撒克遜人,征服者與當地人對立,故只能緊緊團結,依靠王權,所以英王權強大。所征服的土地七分之一歸王室,實力超過任何封建主,而大封建主的領地又不相連接.②一切大小封臣除向其封主效忠外,還都要向國王宣誓效忠。③財政和軍事上,國王把過去對付外敵而徵收的「丹麥金」變成經常稅,並徵收附庸領地的繼承稅.到12 世紀,封臣騎士要為國王服兵役的習慣義務,又被稱之為「盾牌錢」的貨幣稅所取代,國王可以用這些錢召募僱傭軍隊,從而又大大加強國王的軍事力量。④司法方面,亨利二世規定自由人可越過領主法庭上訴國王法庭,使國王法庭在全國范圍內比較有效地行使司法權,正因為如此,英國比法國較早出現強有力的中央政權。

4. 英國和法國貴族的祖先最初是農民嗎

現在的英國貴族大多可以追溯到諾曼征服時期。威廉戰勝哈羅德只是開啟了諾曼人對英格蘭的征服。是軍事力量打敗了盎格魯-撒克遜軍隊,但在1066年之後,威廉不得不使用一系列方法來保持控制。

在被征服之前,盎格魯-撒克遜英格蘭基本上是農村。大多數人依靠土地生存。處於社會制度頂端的是王室。這包括國王和Æthelings(王子的王朝王權的資格。)「英國貴族」主要由國王的僕人組成。這種制度隨著諾曼人的接管而消失了。

英國貴族並不是諾曼征服的唯一殘余。據稱,即使在今天,70%的英國土地仍然掌握在不到人口1%的手中,僅僅16萬個家庭擁有66%的土地。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家族的名字——因「貢獻」而得名——大多源自諾曼,如達西、珀西、蒙哥馬利和曼德維爾。這些「諾曼」貴族仍然比盎格魯-撒克遜後裔富有得多(至少10%)。

高尚與否,也許任何Angelcynn能夠識別盎格魯-撒克遜文化遺產通過部落名稱中的Mierce等Cantie, Gewisse, Westseaxe,或者還是þanhymbre應該考慮要求賠款從我們出生的貴族嗎?

5. 諾曼征服在英國歷史上有哪些主要影響

諾曼征服加速英國封建化的進程。

廉一世建立起強大的王權統治,沒收反抗的盎格魯薩克遜貴族土地,分封給隨他而來的法國封建主。受封者要按照土地面積的大小,提供一定數目的騎兵,並親自率領他們為國王作戰。

大封建主又把自己土地的一部分再分封給下級,也要求他們提供騎兵。威廉一世主要依靠法國貴族進行統治。在統治機構、法律上仍沿用英王舊制。

1086年,他召集封臣,令這些人一律向他行臣服禮及宣誓效忠,建立了英國封建主都須以對國王效忠為首要義務的原則,同年還進行了全國范圍的土地調查。

(5)英國為什麼封建諾曼朝擴展閱讀:

諾曼征服為英格蘭帶來了強大的王權,在強大王權的作用下,威廉一世沒收了所有公開反叛者的土地,除了將一部分土地留作己用外,將其他土地作為「戰利品」分封給追隨他的諾曼貴族及軍事隨從。

沒有參與反抗的英吉利人仍保留原有的土地,但必須承認自己的土地是從征服者威廉那裡得來的,也就是說他們必須尊奉威廉為最高領主。

由此,威廉實際上成為了英格蘭最高土地的所有者。比較法學家K·茨威格特曾這樣評價道:「威廉一世及其後繼者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建立了一種等級森嚴、整齊劃一和組織結構比較簡單的封建制度,國王是最高的封建領主。」

據統計,直接領受國王封地者稱作國王的直屬封臣,共1400餘人。領地較大、年收入100磅以上者約180人,稱作男爵。其中有12人是威廉一世的親屬或最受威廉寵愛的諾曼大貴族,他們共佔全國1 /4的土地。

男爵們分別向國王提供一定數量的騎士義務,大男爵提供40 - 60名,中小男爵提供10 - 40名,其餘的1200人是騎士,只領有一塊采邑,只承擔一名騎士義務。

教會同樣承擔騎士義務,高級教士全都成為威廉的直屬封臣。佔地教多的坎特伯雷主教、林肯主教、溫切斯特主教、伍斯特修道院院長分別承擔60名騎士,領地較少的拉姆齊修道院院長只承擔4名騎士。

6. 英格蘭的封建制度是怎樣形成的

諾曼征服戰爭(英國封建化過程的完成)
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的勝利把西歐大陸的封建制度移植到英國

諾曼征服戰爭是11世紀中葉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同英國大封建主哈羅德為爭奪英國王位進而征服英國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既是諾曼人對外擴張的繼續,又是西歐同英國之間的又一次社會大融合。它以威廉的勝利而告終,對英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英國位於歐洲大陸西北岸外的大西洋中,由不列顛群島組成。它懸置於歐洲大陸之外,但是來自大陸的一次次外力的沖擊,卻把它納入了歐洲社會的歷史進程。公元前後,愷撒統帥的羅馬軍團揚帆而至,不列顛開始納入西方文明進程。
此後,來自歐洲大陸的一些日耳曼部落(總稱為盎格魯—撒克遜人)定居不列顛群島,開啟了英國歷史發展的新時期,即民族國家逐步形成和封建化時期。
公元8世紀以後,居住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波羅的海沿岸的諾曼人開始向外大舉擴張。787年,諾曼人首次侵入英國,800年前後侵入法國,隨後又侵入愛爾蘭。9世紀中葉,諾曼人侵佔英國東北部地區,並建立自己的王國。10世紀初,諾曼人首領羅隆侵佔法國部分領土,建立諾曼底公國(911年)。
1002年,英國國王埃塞爾雷德娶諾曼底公爵的妹妹埃瑪為妻。1013年,丹麥國王斯文(八字鬍王)征服整個英國,埃塞爾雷德攜妻兒倉皇逃往諾曼底。丹麥人的王國很快衰落,克努特二世死後王位空懸。英格蘭貴族推舉流亡在諾曼底的愛德華王子為合法繼承人,並於1043年為其加冕。愛德華國王娶英格蘭大貴族戈德溫之女為妻,但他在朝中重用諾曼人,遂使諾曼人的外來勢力同以戈德溫為代表的英國本土勢力之間矛盾激化。1051年,愛德華國王迫使戈德溫全家出逃,並邀請諾曼底公爵威廉訪問倫敦。次年,戈德溫父子糾集一支軍隊卷土重來,並得到英國民眾的擁護。窘急之下,愛德華只好恢復戈德溫家族的權位。但獲勝的戈德溫卻一病不起,長子哈羅德繼承父親的王位。英國本土貴族勢力雖然打敗了外來勢力,把諾曼權貴從宮中逐出,但不久又陷入了同諾曼底公爵威廉之間的一場生死決斗。
威廉對英國王位的覬覦由來已久。1051年,他在訪問倫敦時,就與表兄弟、英王愛德華討論過王位繼承問題。愛德華無子,對威廉的要求沒有提出異議。哈羅德也曾許諾日後奉威廉為王。
愛德華國王於1066年1月病逝,臨終前卻讓哈羅德為王位繼承人,英國政治機構的核心賢人會議也決定由哈羅德繼承王位。不久,哈羅德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稱王。這對威廉來說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他決定用武力奪取王位,征服英國,建立自己的王國。
為創造有利的形勢,威廉派使節游說當時最有影響的封建領袖羅馬教皇亞歷山大二世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向他們控告哈羅德背信棄義,是一個篡位者和發偽誓的人。教皇支持威廉的行為,還賜給他一面「聖旗」。亨利四世也表示幫助威廉奪回王位。丹麥國王出於個人野心,也支持威廉。很快,威廉便拼湊出一個反對哈羅德的鬆散聯盟。為解除後顧之憂,他與東面的弗蘭德人訂立同盟,在西面征服了布列塔尼,在南部佔領了梅因。這一切為他入侵不列顛創造了有利條件。1066年春,他在里里波尼城召開封建主會議,制定進攻英國的方案。
同威廉的積極活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哈羅德卻無所作為,對威廉外交活動的戰略意義毫無覺察,這就在戰爭過程中使自己處於孤立無援的被動局面。
就兵力對比來看,雙方基本是勢均力敵,各有所長,但哈羅德准備不足。諾曼底地處歐洲大陸,進入封建社會早於英格蘭。威廉是諾曼底最大的封建主,下有伯爵、主教、騎士等諸多封建附庸,隨時聽候威廉的號令出征打仗。威廉糾集起一支6000多人的精銳部隊,渡海所需的500餘艘船隻也很快製造完畢。
哈羅德的有利之處是以逸待勞、內線作戰。不利的是,由於封建化水平低,軍事制度相對落後,機動性差,再加上愛德華在位時,曾將英格蘭的艦隊解散,從而使哈羅德缺少在海上打擊威廉的力量,防禦縱深大大縮小。
1066年8月初,威廉的進攻准備基本就緒,軍隊在第費斯河口集結待命。12日原本准備向不列顛進發,但為惡劣氣候所阻。非常湊巧的是,在威廉的大軍被天氣所阻的這一個月內,英格蘭發生了一場戰爭,這意想不到的插曲無疑是上天對威廉的恩賜。封建主托斯蒂格為哈羅德奪走了自己的伯爵領地而起兵反叛,挪威國王哈拉爾德三世懷著個人野心同托斯蒂格聯手行動。他們曾兵臨英格蘭北部重鎮約克城下,但終為哈羅德所敗。
就在哈羅德獲勝的次日,即9月27日午夜時分,威廉的遠征軍乘著涼爽的南風駛向海峽對岸。28日早上9時未遇任何抵抗便在佩文西灣登陸。此時,英格蘭東南沿海地區門戶大開,直到倫敦都無重兵防守,因為哈羅德正在約克慶祝自己的勝利。
10月1日,哈羅德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即飛馬趕回倫敦。
由於事發突然,哈羅德來不及大規模動員,手下兵力只有未獲充分休整的5000餘人迎擊威廉。
10月11日,哈羅德從倫敦出發,13日夜到達黑斯廷斯附近的一處高地宿營。威廉的遠征軍此時也已趕到黑斯廷斯,雙方在此遭遇。一場激戰,也是威廉征服戰爭中決定性的一戰就這樣開始了。
哈羅德選擇威爾登山地的山背最高處作為統帥部所在地,將親兵部署在峰頂兩側,在中央構成堅固的防守,兩翼則是民兵把守。持矛、斧的步兵,肩靠肩、盾靠盾構成嚴密的方陣。威廉將軍隊分成左中右三路,每一路又分三個方陣,第一線是弓箭手,第二線是重裝步兵,第三線是騎兵。他親自指揮中央的諾曼底戰士,並在隊前打起教皇賜予的「聖旗」。
14日上午9時,號角齊鳴,戰斗開始。諾曼人排成一線,沿山坡向山頂推進。當兩軍接近時,諾曼弓箭手開始射箭,英格蘭人憑借盾牌護身,用長矛、標槍、戰斧向敵人發起沖擊。
英軍居高臨下,兵器銳利,給諾曼人嚴重殺傷。威廉左翼開始向山下敗退,中央的諾曼人也受到影響後退。在混亂之中,威廉墜馬,但他馬上恢復鎮靜,躍上另一匹馬,大聲高呼:
「請大家都看著我,我還活著!上帝會保佑我們勝利!」諾曼人停止敗退,重整旗鼓,在威廉指揮下,由騎兵在前,步兵隨後,向英軍發起第二次進攻。結果仍無法突破對方密集的防線。此時,威廉改變戰術,用佯敗將敵人引開堅固有利的陣地,諾曼人向後退到谷底、上山,待敵人追擊時,居高臨下予以痛擊。哈羅德沒有識破這一計謀,追擊時損兵折將,實力受到削弱。威廉抓住這一戰機發動最後反攻。哈羅德中箭身亡,英軍陣腳大亂,全線崩潰。黑斯廷斯戰役以威廉的徹底勝利而告終。
乘決戰勝利的威勢,威廉率軍長驅直入,先後佔領坎特伯雷、韋斯特漢姆、西爾、吉爾福德等地,接著又橫掃北部。
倫敦投降代表向威廉表示屈服,並奉他為國王。1066年聖誕節,威廉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被加冕為英國國王。
諾曼征服戰爭以威廉的勝利告終,從此開始了英國歷史上的諾曼底王朝。威廉的勝利,取決於他能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他有明確的大戰略,即以外交孤立哈羅德;
有周密的戰爭計劃,並能在決戰中適時調整戰術,使用計謀,出奇制勝。在對己不利的地形上連續兩次發動進攻,導致慘重傷亡,這表明威廉並無指揮天才。所幸的是,他能臨危不亂,在己方部隊敗退、險些「群龍無首」之際果斷指揮,重整旗鼓。
反觀哈羅德,他失敗的原因主要在於沒有戰略頭腦,如忽視爭取有利的外部環境、對處理突發事件缺乏遠見、沒能廣泛動員民兵;沒能把這場戰爭當作一場反抗外敵入侵的民族自衛戰爭來對待;在戰役指揮上,英勇果敢有餘,用兵計謀不足,不能抓住戰爭中的有利時機進行徹底的殲滅戰。
諾曼征服是先進社會集團對落後社會集團的戰爭。威廉的勝利不僅把西歐大陸的封建制度移植到英國,而且在經濟、社會、文化、軍事等方面改變了英國的面貌,使英國同西歐大陸更緊密地融為一體。

閱讀全文

與英國為什麼封建諾曼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為什麼與美國關系緊張 瀏覽:514
英國炸薯條怎麼樣 瀏覽:233
沙特和伊朗比哪個大 瀏覽:814
西蒙在義大利南部哪個地方 瀏覽:827
印度發明廁所什麼梗 瀏覽:956
印度購買俄羅斯米格多少年 瀏覽:268
英國為什麼要扣伊朗船 瀏覽:478
義大利紅酒為什麼會醉人 瀏覽:279
義大利哪個眼鏡好 瀏覽:296
信陽年俗全知道中國新年俗有哪些 瀏覽:967
越南阿甘多少歲 瀏覽:347
伊朗民用電壓是多少伏 瀏覽:42
一戰英國中立會怎麼樣 瀏覽:355
義大利的山特點是什麼意思 瀏覽:469
義大利小安素是什麼版本 瀏覽:415
史泰龍為什麼叫義大利馬 瀏覽:414
伊朗人什麼梗 瀏覽:30
蘇聯資助印度多少錢 瀏覽:854
印尼達拉沉香怎麼盤圖 瀏覽:12
英國教會有多少個主教 瀏覽: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