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殖民美國如何解決生存

英國殖民美國如何解決生存

發布時間:2024-04-13 17:20:53

1. 美國獨立戰爭經過:美國是怎樣脫離英國的統治

美國獨立戰爭(1775~1778),主戰場在北方,英軍掌握主動權。英軍的總戰略是以海軍控制北美東部沿海,同時以陸軍分別從加拿大和紐約南北對進,打通尚普蘭湖、哈得孫河谷一線,以孤立反英最堅決的新英格蘭諸殖民地,然後將其他殖民地各個擊破。殖民地方面力量薄弱,基本上採取避免決戰、儲存實力、相機破敵、爭取外援的方針。

1775年5月,各殖民地民兵主動進攻,先後攻佔泰孔德羅加堡、克朗波因特等地,並圍困波士頓。

1775年6月17日,馬薩諸塞總督、英軍統帥T.蓋奇派兵2200名,向圍困波士頓的民兵陣地邦克山和布里德山多次發起進攻。民兵英勇抗擊,兩次擊退英軍進攻,雖因彈葯耗盡放棄陣地,卻首次取得了殲敵千人的戰果。為激起加拿大的反英情緒,美軍分兵兩路進攻加拿大。

1775年11月,R.蒙哥馬利率左路軍攻佔蒙特利爾,隨後與B.阿諾德率領的右路軍在聖勞倫斯河下游會合。

1775年12月底,美軍約1000人冒著暴風雪突擊魁北克失利。此後,美軍圍攻魁北克,牽制了英軍的部分力量。

1775年5月英國增派援兵,美軍才撤退。

1776年3月,英軍在被圍11個月後被迫撤出波士頓。

1776年7月4日,北美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正式宣布北美13個殖民地獨立。

1776年8月底,繼蓋奇任英軍統帥率英軍3.2萬人在海軍艦隊配合下進攻紐約。華盛頓指揮1.9萬人分兵把口打陣地戰,在英軍強大攻勢下節節敗退,損失慘重,於11月率余部約5000人向新澤西退卻。英軍追擊美軍至特拉華河,隨後入營過冬。華盛頓利用英軍疏於戒備之機,於聖誕之夜東渡特拉華河,奇襲特倫頓英軍,俘敵近千人,並於次年1月3日在普林斯頓再敗英軍。特倫頓和普林斯頓之戰使接連受挫的美軍士氣為之一振。

1777年夏,英軍為切斷新英格蘭哪螞同其他州的聯絡,決心兵分三路南北對進,打通尚普蘭湖—哈得孫河谷:一路從安大略湖南岸登陸,沿莫霍克河東進,途中被美軍擊潰;另一路7000餘人由J.伯戈因率領,沿尚普蘭湖南下,企圖與豪指揮的第三路即駐紐約的英軍會師於奧爾巴尼。但豪未按計劃北上,反而率軍1.8萬人南下,

1777年9月26日攻佔大陸會議所在地費城。伯戈因孤軍冒進碧余,被1.2萬美軍和游擊隊圍困在薩拉托加(今斯凱勒維爾)。

1777年10月17日,伯戈率5000餘人投降。薩拉托加之戰成為戰爭的轉折點,促使法國於1778年3月對英宣戰。美國獨立戰爭由此發展為國際戰爭。華盛頓率軍退至瓦利福奇後,在志願人員、普魯士軍官B.斯托伊本主持下對部隊進行冬季整訓,提高了戰鬥力。

1778年2月法美簽訂軍事同盟條約,法國正式承認美國。法國、西班牙、荷蘭相繼參戰。

1778年6月18日,英軍放棄費城,退守紐約。此後,北方戰事進入僵持狀態。

美國獨立戰爭(1779~1783),主戰場在南方,美軍以弱勝強。英軍新任統帥H.柯林頓利用南方「效忠派」較多,且靠近英屬西印度群島等有利條件,將李慧埋主力南調,企圖首先控制南方諸州,然後與北方據點紐約遙相呼應,遏制北方。美軍企圖在法國陸、海軍配合下,控制沿海戰略要地,同時大力開展游擊戰,消耗敵人有生力量,以爭取最後勝利。

1778年底,英軍攻佔喬治亞州首府薩凡納,開始在南方發動強大攻勢。

1778年9月,美法聯軍圍攻薩凡納,傷亡慘重。

1780年春,柯林頓指揮英軍1.4萬人從陸海兩麵包圍查爾斯頓,迫使南方美軍司令B.林肯率5000餘人投降,並繳獲4艘軍艦、300門火炮及其他裝備。

1780年5月29日,英軍在南卡羅來納州韋克斯豪克里克再敗美軍。

1780年6月8日,柯林頓率部分英軍回紐約,留下C.康沃利斯率英軍7000餘人在「效忠派」配合下據守南方廣大地區。

1780年8月16日,英軍在南卡羅來納州卡姆登擊敗H.蓋茨統率的南方美軍主力。

1780年12月,大陸會議委派N.格林為南方美軍司令。格林分兵兩路(一路由D摩根率領,另一路由他親自率領)開展游擊戰。在弗吉尼亞,法國志願人員、青年貴族拉斐特侯爵率軍牽制叛將阿諾德指揮的英軍。

1781年1月17日,摩根在南卡羅來納州考彭斯大勝英軍。

1781年3月15日,英軍在北卡羅來納州吉爾福德與美軍交戰,傷亡慘重,被迫向沿海地區撤退。

1781年8月,康沃利斯集中南方英軍主力於弗吉尼亞半島上的約克敦。華盛頓統率美法聯軍1.6萬餘人(其中法軍7000餘人,由羅尚博伯爵指揮),在格拉斯伯爵率領的法國艦隊配合下包圍約克敦,迫使英軍於10月19日投降。約克敦圍攻戰導致英內閣倒台並促使雙方和談。英國新 *** 於1782年11月30日與美國達成停戰協議。1783年9月3日,雙方簽訂《美英巴黎和約》,英國被迫承認美國獨立。

美國獨立戰爭是以弱勝強的典型戰例,得到國內外人民群眾的擁護與支援,廣大軍民英勇奮戰,對戰爭的勝利起了決定作用。戰爭中,美國執行靈活的外交政策,利用國際矛盾取得法、西、荷等國的援助。美軍戰略戰術靈活,採取正規戰與游擊戰相結合的作戰樣式,摒棄傳統的線式戰斗隊形,根據地形地物採用疏開隊形作戰,不拼消耗,不計一城一地之得失,而著眼於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獨立戰爭的勝利,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對後來法國大革命和拉美民族解放運動均有重大影響。

1781年4月-1783年9月,為戰略反攻階段。在長達3年半的戰略相持中,美國大陸軍和民兵以游擊戰和游擊性的運動戰為主要作戰形式,在廣闊的南部戰場上與敵周旋,殲敵耗敵,戰略上日趨主動。英軍雖然憑借正規軍的優勢,取得如果幹戰術上的勝利,但在持久的消耗中,漸成強弩之末。最後,不得不放棄了控制南方的努力。

1781年4月,康沃利斯率軍退守弗吉尼亞,格林揮師南下為標志,整個戰場態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美軍由戰略相持轉入戰略反攻,把英軍全部趕出北美大陸的時機已到來。

1781年8月,康沃利斯率領7000名英軍水路退守弗吉尼亞半島頂端的約克敦,試圖從海上與紐約的柯林頓保持聯絡。早在4月下旬即奉華盛頓派遣由紐約來到弗吉尼亞牽制英軍的拉斐特和奉命從賓夕法尼亞前往弗吉尼亞協同拉法耶特作戰的「瘋子」安東尼·韋恩,立即跟進至弗吉尼亞的西點附近,密切監視英軍。拉法耶特總共約4500人。

簽署《獨立宣言》,此時,整個北美戰場的英軍主要龜縮在紐約和約克敦兩個點上。這兩個點互相孤立,背靠大海,極易受到分割圍殲。而美國一方不僅華盛頓自個有一支大陸軍,而且羅尚博伯爵率領的一支5000名訓練有素的法軍已從紐波特到達紐約與華盛頓會合。此外弗朗索瓦·約瑟夫·保羅·德·格拉斯率領的擁有3000人的法國艦隊正由印度群島北上。華盛頓意識到決戰時機業已成熟,只要法國艦隊能掌握制海權,切斷紐約和約克敦之間的海上聯絡,就可以成功地給任何一個點上的英軍以致命的打擊。對此,羅尚博表示贊同。鑒於德格拉斯的法國艦隊正向切薩皮克灣駛來,華盛頓決定首殲約克敦英軍。

1781年8月21日,華盛頓留下威廉·希思率2000人牽制柯林頓在紐約的1.7萬人,自個親率美法聯軍強行軍秘密南下弗吉尼亞。

1781年8月30日,德·格拉斯的法國艦隊抵達約克敦城外,增援陸上的拉法耶特。

1781年9月5日,托馬斯·格雷夫斯率領的一支英國艦隊由紐約趕來,兩支艦隊在開普敦相遇,法國24艘戰艦成一線散開,迎戰英艦,英艦不管在炮火上還是戰術上均不敵法艦,被迫退駛紐約,從而把制海權完全交給了法國艦隊。

1781年9月14日至26日,華盛頓和羅尚博率領的法美聯軍在威廉斯堡上岸。

1781年9月28日,約1.7萬名法美聯軍(美軍約9500人,法軍7800人)從陸海兩面完成了對約克敦康沃利斯的包圍。康沃利斯共有8000人。在陸上作戰中,法美聯軍發揮強大的炮火優勢,動用各種火炮,包括法國的格里博瓦爾的野戰炮,採用歐洲盛行的沃邦攻擊法,以構築平行壕和火力襲擊相結合的方式對英軍主陣地步步進逼,逐步縮小包圍圈。康沃利斯被迫將部隊撤進內層工事固守待援,這就使聯軍得以趁勝推進,將康沃利斯的整個陣地置於圍城火炮的有效射程之內。在聯軍猛烈的炮火襲擊下,英軍逐漸支掌不住。

1781年10月16日,英軍試圖出擊,被迅速打退。康沃利斯又孤注一擲地試圖將部隊撤過約克河,也因暴風雨受挫。康沃利斯從陸上撤退無路,從海上逃走無門,處於完全絕望之中。

1781年10月17日,亦即伯戈因投降的第4個周年紀念日,康沃利斯請求進行投降談判。

1781年10月19日,8000名紅衫軍走出約克敦。當服裝整齊的英軍走過衣衫襤褸的美軍面前一一放下武器時,軍樂隊奏響了《地覆天翻,世界倒轉過來了》的著名樂章。

1781年10月24日,即康沃利斯投降1周後,柯林頓才率領7000名援軍由格雷夫斯抵達切薩皮克灣,但為時已晚。懾於德格拉斯的法國艦隊,柯林頓匆匆返回了紐約。約克敦戰役後,除了海上尚有幾次交戰和陸上的零星戰斗外,北美大陸戰事已基本停止。

1782年11月30日,美國與英國的代表在巴黎簽訂初步停戰條約。

1783年9月3日,英王代表與殖民地代表於凡爾賽宮簽訂1783年巴黎條約,英國正式承認美利堅合眾國成立。和約共10條,和約第一條規定:「英王陛下承認合眾國為自由、自主和獨立的國家」。內容還有:確認美國疆界東起大西洋沿岸,西止密西西比河,北接加拿大五大湖區,南至佛羅里達北界;兩國人民從此永久和平,停止在海上、陸上的一切敵對行動並互釋戰俘;英從美境內所有港口、地區、港灣撤出全部軍隊和艦只等。該和約的簽訂標志著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使美國獲得完全獨立,這是美國人民通過長期的民族解放戰爭換得的勝利成果。

2. 兩百多年前,當時北美大陸的居民是有哪些人組成地,英國又是怎樣統治這片土地的

一、殖民地的性質和北美居民的地位
在世界歷史上,大致有3種形式和性質各不相同的殖民地:一是由一國居民向不存在主權實體的地區遷徙而建立的拓殖地,這種拓殖地在一定程度上乃是母國領土和主權的延伸,其居民在理論上仍舊為母國國民;二是由一國政府或居民征服和控制另一主權實體而形成的異族統治殖民地,通常是實行侵略戰爭的結果,而且需要以武力來加以維持;三是通過政治、經濟、文化滲透而逐漸操縱他國主權所造成的殖民地,原來的主權實體名存實亡,因而帶有異族統治的色彩。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屬於第一種。 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不是一個整體,而是漸次建立的13個具有政治統治和社會整合功能的實體,其政治和法律地位在特許狀中有明確的界定:各個殖民地都是由英王創設的「法人和政治實體」 或「永久政治實體和法人團體」。 所謂「法人和政治實體」,是指一些自然人通過法律自願或強制結合起來,為實現某種經濟的、精神的或政治的目標而組成的群體,可以在特定領地范圍內行使政治管理權。 在法律上,殖民地是英王分封的「自由索克領」,而非國王「直接佔有」的土地。 在中世紀的土地關系中,這是一種依附性最少的形式。根據這種表述,殖民地和英國本土一樣,都是英王的下轄領地,而不是全體英國人的屬地。這一規定實際上承認了殖民地在法律上和母國是平等的。因此,根據特許狀而建立的殖民地,乃是由英國人定居、英國人統治的海外拓殖地,而不是英國人統治其他民族的被征服地。誠然,大西洋沿岸地區存在眾多印第安人部落,但英國在處理和部落的關系時,沒有採取軍事征服,如西班牙在中、南美洲所做的那樣, 而是盡可能進行和平的移民,通過「外交」方式購買部落的土地。英屬殖民地的建立和擴展固然嚴重損害了印第安人的權益,但卻不是以征服、統治和掠奪他們為目的的。
根據當時的政治慣例,北美殖民地作為英國的海外領地,其政治屬性和土地權利均來自英王的授予,英國政府因此對其擁有合法的主權和管轄權。英國政府採用管理海外領地的方式進行統治,盡可能完整地將英國本土的社會結構、政治體制和法律體系移植到北美,按照英國政府自身的模式和功能來設計和建立各殖民地政府,正如紐約的卡德瓦拉德?科爾頓所說:「紐約人民的一個大幸是,他們的政府是盡可能按我們母國的同樣方案而形成的。」 因此,殖民地的政治結構和母國具有對應性,每個殖民地近乎半獨立的政治實體。總督乃是英王的代表,任職者通常由英國從本土選派,在一些殖民地也有不少為本地人;由本地人組成的參事會相當於母國的樞密院和議會貴族院,民眾選舉的議會下院則與母國的議會平民院相對,兩者共同掌握立法權,可以制定不違背英國法律的地方法令法規。其中議會下院在後來的發展中逐漸掌握了財政權和總督薪俸的撥款權,成為殖民地權力結構的核心。而且,地理阻隔減損了英國對殖民地的控制效力,加以北美居民的自治能力不斷增強,對本地事務的控制不斷擴大和強化,北美政治精英實際上和母國分享了對殖民地的統治。保守地說,殖民地乃是和英國本土的地方政治單位平行的政治實體,而在政治結構的完整性和自主性方面則有過之。這對獨立後美國政治機制的迅速成熟,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既然殖民地是英國人建立、英國人統治的英國海外領地,那麼殖民地的英裔居民自然就是英國國民,而非受異族統治的「二等臣民」。他們和英國本土居民享有同樣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這在特許狀中也有明確的規定。1584年英王授予沃爾特?羅利的特許狀指出,移居殖民地的人以及在那裡出生的人仍然是英王臣民,享有英國的一切特權和豁免,而且可以自由返回本土。 類似的行文此後反復出現在其他殖民地的特許狀中。如1632年的馬里蘭特許狀用一大段文字特意說明:移居馬里蘭的英國人及其子女、已經在那裡出生或將來出生的人,乃是英國的「土生居民的和忠實臣民」,他們應和英國本土出生的臣民得到同樣的待遇和尊重,同樣享有英國本土臣民的全部特權、公民權和自由權。 不獨英裔居民在理論上擁有和英國本土居民平等的政治和法律地位,即使是進入英屬殖民地的非英裔移民,也可以通過適當的入籍程序而成為英國國民。1740年英國議會第一次制定了殖民地的入籍法,允許在英國境外出生的人經過一定的程序而歸化為臣民。 在各殖民地,除猶太人和天主教徒外,非英裔居民和英裔居民享有同樣的權利和同等的法律保護。這樣,在白人居民中間就沒有出現西屬美洲那種「半島人」和「土生白人」之類的身份等級差別。
在現實生活中,北美居民的權利和利益確實受到了法律的保障。弗吉尼亞在1619年廢除了軍法統治,開始實行英國式的法治,居民的權利得到承認。馬薩諸塞殖民地議會1641年制定了《自由權法典》,在1648年又編成《法律與自由權》,確立了基本的法治與保障人民人身和財產權利的原則。 馬里蘭議會在1639年制定了一項關於人民自由權利的法案,明確宣布保護自由民的權利和特權,非經法律程序不得剝奪其財產和將其放逐。 另外,在英國實行的陪審團制和人身保護制也被引進,並被賦予特別的意義。尤有進者,殖民地居民享有比英國本土居民更為廣泛的選舉權。據美國史學家傑克?格林所論,在新英格蘭的多數村鎮,享有公民權利的自由民,在成年男性人口中的比例高達60-70%; 英國學者R?C?西蒙斯談到,18世紀中期北美成年白人男子中有50-80%的人擁有選舉權。
應當特別指出的是,1763年以前,英國在和平時期沒有在北美駐扎常備軍,殖民地居民對英國主權的承認與服從,並非出自武力威懾和暴力強制,而是基於國家認同和利益需要的一種自願選擇。北美居民自認是英國人,並且以此為榮。他們感到,能夠受到英國憲法的保護,享有「英國人的權利」,實在是一件幸運之極的事情。即便是激進的反英人士詹姆斯?奧蒂斯也曾承認:「我們作為人和生而自由的英國臣民所擁有的權利,足以使所有殖民地居民在和任何其他君主治下的臣民相比,顯得生活十分幸福。」 固然不能否認,英國本土居民在觀念上對殖民地居民帶有歧視傾向,他們認為殖民地就是母國的臣屬,應當無條件地服從母國的意志,為母國的利益服務。在殖民地反英情緒高漲以後,這種看法在英國更加流行。 另外,1696年英國關於殖民地海事審判的決定,剝奪了北美居民在海事案件中的陪審權,也是一項歧視性的措施。但是,這些並未從整體上改變殖民地居民的實際地位和權利狀況。
總之,北美13個殖民地和歐洲國家在亞非地區的殖民地完全不同,甚至也有別於西屬美洲,不存在異族統治的問題。印第安人雖然受到白人的驅趕和虐待,但從法律上來說,土著部落是獨立於英國管轄之外的主權實體。英屬殖民地乃是英國主權范圍的延伸,它們是英國人、特別是居住在北美的英國人自己統治的海外拓殖地,其政治和經濟的控制權主要掌握在北美居民自己手中。殖民地居民並非受到英國人奴役的劣等臣民,而是享有充分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的英國國民。所以,英國對北美殖民地的統治談不上是「民族壓迫」,北美獨立運動也不是「民族解放運動」,而是日益成熟的英國海外領地脫離母國的政治分離運動。約翰?迪金森在1774年大陸會議以後說過,殖民地居民認為,如果母國不做出讓步,「就難免捲入一場內戰」。 正是出於這種考慮,獨立運動領導人在武裝沖突爆發後的一年多時間里,對於脫離母國的正當性仍然沒有充分的信心,在獨立的問題上表現得猶豫遲疑,希望通過聯盟或聯邦的方式來重新界定殖民地和母國的關系。

二、英國對北美的統治及其後果

英國在北美建立殖民地的初衷,在於擴大和其他歐洲國家競爭的實力,傳播基督教,安置國內過剩人口,發展貿易和增加財富。 至於那些自願移居北美的普通移民, 其意圖不外是擺脫在母國的不如意境況,尋求更好的生存發展條件。政府和民間這兩方面的要求,在殖民運動中達成了統一。在殖民地的發展擴張中,這兩種利益並行不悖,至少都得到了部分滿足:英國通過殖民地而擴大了其戰略和經濟利益,移民及其後代的境遇則逐步獲得了改善。
從整體上看,英國對北美殖民地的政策具有一個長期性的特徵:政治管理比較寬松,經濟控制則相對嚴厲。歷史學家查爾斯?安德魯斯在比較英、法兩國對待殖民地的不同策略時寫道,「英國對殖民地貿易施加更嚴格的限制,在國內各港口徵收更重的關稅,但她很少干預各殖民地的內部事務,對於人口流動、政府援助及維護等方面的事情也很少關心」;這樣就使英屬美洲殖民地變成「自我依靠、自我治理和自我維持」的群體,具備獨立的精神,對自己處理自己事務的能力充滿信心。 也就是說,英國的殖民地政策在整體上是消極的,其主旨在於防止殖民地擺脫對母國的忠誠和依附,保護殖民地不受歐洲其他殖民國家及印第安人的攻擊,而不是主動地規范其社會發展道路。這對北美殖民地自主性和自治體制的發展,是一件十分幸運的事情。
而且,由於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英國政府的政策意圖和實際效果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英國管轄殖民地的方式包括選派總督、任命參事會、設立海關、實施《海上貿易條例》、審查殖民地議會制定的法令等。除由於管理機構相互摩擦、官員素質低下和腐敗所造成的效力損耗之外,遙遠的地理阻隔也一直是一個難以擺脫的限制。更有甚者,英國派去的總督有時對母國的指示陽奉陰違,乃至公然抵制。因此,殖民地所受英國的政治控制遠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嚴重。英國對殖民地議會通過的法令的審查情況,就是一個有說服力的例子。在1691-1776年間,北美殖民地提交英國審查的法律共有8,563項,其中只有469項被廢止,僅佔5.5%。 而且,殖民地議會通常運用各種技巧來規避英國政府的審查,許多法令在英國政府開始審查時即已經期滿失效,有的殖民地則將被否決的法令以另一種方式再度通過,有時英國政府的廢止決議在殖民地得不到及時而認真的執行。
在英國這種寬松的控制下,殖民地的自治不斷強化。在日常的政治生活中,殖民地事務大部分掌握在北美居民自己手中。參事會和總督在理論上都是英王權威的代表,但兩者不時發生沖突。各殖民地議會下院的權力和作用不斷擴大,逐步演化為總督和參事會的制衡力量,殖民地的許多重大政治斗爭,乃是在議會和總督之間展開的,而且大多涉及權力之爭。一般說來,總督無法遏止議會的權勢擴張。這就嚴重限制和削弱英國的統治能力。為了擺脫這種不利局面,英國政府曾謀求削弱殖民地的立法權,並力圖將王家官員的薪俸固定化。但所有的嘗試都遭到殖民地議會的強烈抵制,沒有產生效果。另外,英國政府還試圖改變各殖民地各自為政的狀況,想在北美建立一個統一的殖民地政府,也無果而終。顯然,北美社會力量的成長和自主意識的增強,使自治成為一種不可扼制的取向,在某種意義上,獨立運動正是這樣自治傾向發展到極點的結果。
在經濟上,英國對殖民地施加了更多、更嚴格的限制。如果說北美居民在政治上、法律上和英國本土居民享有同等的權利和地位,而在經濟上則很少受到平等的對待。英國對於殖民地經濟的基本政策,一是要維持其對母國的依賴,二是使之對母國經濟具有互補性。英國奉行重商主義政策,鼓勵國內製造業發展,對殖民地的製造業予以限制,以使之成為國內製成品的市場。但以往史學界對於英國的限製作了過分的強調。實際上,英國限制殖民地製造業的法令很少得到嚴格執行,其中僅1732年6月的《制帽條例》略有收效。在一些殖民地居民看來,製造業弱小並非一件壞事,人們覺得耕種土地和從事捕魚業,比製造業對他們更有利。本傑明?富蘭克林認為,只有土地少而人口密度大的國家,才必須以製造業來養活其居民;像美洲這樣土地充足的地方,「決不會出現什麼有規模和有價值的製造業」。 亞當?斯密也談到,重商主義對殖民地並無多大的損害,因為土地始終很廉價,而勞動力一直昂貴,殖民地居民從英國進口貨物,不僅質量較好,而且價格比自己製造要便宜得多。 直到革命前夕,北美居民才開始對英國限制殖民地製造業的政策提出質疑。
重商主義的影響更多地反映在殖民地的貿易格局方面。英國政府制定《海上貿易條例》的本意,在於謀取和維持貿易壟斷地位,增強殖民地居民對母國的依賴性,推進英國的商業利益。 這些措施對殖民地經濟有何影響,在史學界長期是一個很有爭議的問題。傳統的看法認為,它們嚴重製約了殖民地經濟的發展。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史學界對這個問題作出了重新解釋。一方面,由於缺乏足夠的海上緝私能力,海關官員低效腐敗,使《海上貿易條例》未能得到切實執行,殖民地走私盛行,貿易和關稅體制漏洞百出;另一方面,母國的政策對殖民地經濟還具有積極意義,刺激了南部造船物資和靛藍的生產,使煙草、稻米等產品獲得了可靠的市場保障,使北部船運業主得到了保護,得免於法國、荷蘭和西班牙等國船運的沖擊。正因為如此,除新英格蘭的走私商人外,北美居民直到獨立運動興起時才開始譴責《海上貿易條例》。另外,過去學者們曾認為,殖民地貿易存在極大的入超;據近期的研究,殖民地通過各種途徑對入超進行補償,大大減少了貿易逆差。
貨幣問題在殖民地經濟發展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英國對殖民地發行紙幣的限制,被認為是殖民壓迫的一個重要體現。各殖民地缺少硬通貨,貨幣的流通量不足,使交換手段受到很大的限制。解決的辦法自然是自鑄錢幣或發行紙幣。至18世紀中葉,每個殖民地都有了某種形式的紙幣。但紙幣的價值很不穩定,經常發生貶值,逐漸在債權人中失去了信用。英國議會於1764年通過貨幣條例,規定各殖民地自是年9月1日起不得再發行紙幣;流通中的紙幣到期後自行廢止,不得延長使用期限;不準用紙幣償還私人債務和支付公共收費。 許多殖民地對此表示抗議和抵制,有的並不理會英國政府的限制,仍舊允許紙幣流通。英國政府後來逐步放鬆了限制。
有一種理論認為,母國對殖民地的經濟政策通常是以掠奪為特徵的。在運用這種理論評估北美殖民地和英國的經濟關系時,需要做具體的分析。英國當然需要殖民地為它提供自己不能生產的原料和產品,同時大量購買母國的製成品,從而為母國創造財富。從這種利益需求出發,以種植業為主的海島殖民地和北美南部,被認為是對母國最有益的地區。然則正是這些殖民地乃是英屬美洲的富庶之區,那裡的種植園主大多富甲一方。可見,雖然殖民地經濟對母國具有依附性,但兩者之間同時也存在一種互惠的關系。如果成千上萬渴望致富的英國人千里迢迢地遷居美洲,不過是自投羅網地接受母國的「掠奪」,這實在是難以想像的事情。另一方面,殖民地和母國的經濟關系中也確有一些惡性因素。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殖民地債務的持續增長。1757年切薩皮克地區居民向英國商人負債100萬鎊(英幣),1776年他們的債務更達到200萬英鎊以上。 1760年,殖民地的總債務為200萬英鎊;1772年英國發生信用危機,導致北美債務激增,一躍而至400萬英鎊。
殖民地經濟的確為英國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但同時北美社會自身的財富在不斷增長。到1775年,在英屬美洲所有殖民地中,以北美13個殖民地社會發展程度最高,人煙最為阜盛。城市中的富裕人口不斷增加:1730年以前,北部城市中財產在5,000英鎊(英幣)以上者甚為少見,而到1750年,財產達到20,000英鎊的人並不罕見,多者可達50,000英鎊以上。 因此,北美社會在整體上是繁榮而富足的。據當時人描述,新英格蘭「顯示出一種富裕和滿足的氣象」,「這里所有的居民看起來都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在其他任何地方根本見不到比這程度更高的獨立和自由」; 那裡到處可見「相當好的城市,富足的村莊,寬廣的田野」,「這種美好的光景必定給人帶來一連串愉快的想法;這種景象必定會在一個良好公民的內心激起由衷的極大快樂」。 總之,「美洲的這些殖民地」已不再是荒野, 而是一個「希望之鄉」,一個「牛奶與蜂蜜之鄉」。
由此可見,英國對北美殖民地的統治不是以壓迫和掠奪為主要特徵的,並沒有造成普遍的貧困。相反,在英國的羽翼之下,北美獲得了政治自主性的成長空間和發展經濟的機會,在資源和財富上與當日歐洲最發達之國無分軒輊,而且社會更為穩定和有序。可見,「輝格學派」指斥英國對殖民地的政策從一開始就是「壓迫」,乃是於史無征的。在一定意義上說,1763年以後北美居民所反對的並不是英國的「壓迫」和「掠奪」,而是「殖民地」這種地位所固有的從屬性和依附性,要求以獨立自主的身份立足於世界。甚至那些避禍於英國的「效忠派」,聽到英國人稱北美為「我們的殖民地」,也感到十分刺耳。
```````

3. 美國歷史被英國殖民時期

社會:殖民地的生產是農作物、工業原料、小手工業等低級的原料產區,其高端工業被限制。

殖民地的工業,以農民的家庭手工業為最普遍。家家戶戶都有手紡車和手工織布機,自織麻布和麻毛混紡布。同時,還有遍布鄉村和城鎮的大量獨立手工業者。在殖民地後期,手工業工場也初步建立和發展起來。

北美最大的工業部門,是造船和航海用品製造以及木材加工。新英格蘭是最大的工業基地,它的造船成本比歐洲低30~40%,英國有1/3的商船是殖民地製造的,殖民地有3/4的商船是自己製造的。在18世紀60年代,北美殖民地每年可造船300~400隻。

毛紡織和冶金工業,因受英國限禁,遲至獨立前不久,才在費城、蘭開斯特等較大城市建立了一些毛紡織工場,在新英格蘭開采了一些銅、鐵礦,但發展很快。

1775年,殖民地煉鐵爐比英格蘭威爾士的總和還多,生鐵產量達到3萬噸,約值60萬英鎊。此外,殖民地的各類釀酒工業和玻璃工業也有較大的發展。

經濟:殖民地的貿易受英國管控,其商業受限制。殖民地的日用品大量來源於來自英國本土生產,被迫消費英國產品。

美國獨立前,是英國的經濟附庸、工業品銷售市場和原料供應基地。英、美經濟關系的核心內容和基本矛盾,是宗主國限制和殖民地反限制的斗爭,這一斗爭貫穿於殖民地時期的始終。

英國移民在北美定居原因如下:

當時世界上主要的殖民地是五片:加勒比諸島、拉丁美洲、非洲、東印度地區、北美。

加勒比諸島:這個地方適合種植園但是不能規模移民。

拉丁美洲:這個地方是新大陸最發達的地區,被新航路的先鋒葡萄牙和西班牙瓜分,英國雖然和西班牙進行戰爭,而且取得了滅亡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成績,但還是輸了,因為西班牙沒幾年就又能造出一支無敵艦隊,所以拉美是英國人不能碰的。

非洲:准確來說這只有奴隸點,是殖民地,但不能移民。

東印度地區:准確來說這里也只有貿易點,僅是進行轉手貿易罷了,對東印度的大規模成片殖民是19世紀的事,談論十三殖民地是17、18世紀初中期的事,不僅如此,這是葡萄牙和荷蘭的地盤,英國人插手已經是很晚的時候了。

北美:這是片氣候不錯的荒地,適合移民來住,但是收益很低,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無疑是最好的移民地選擇。

北美的印第安人對來自歐洲的殖民者大多是很友好的,因為他們沒見過,而且北美那麼大的地兒,能遇到人還是很親切的。

也有一些部落很敵視這些殖民者,不過這樣的不多。當然,這是開始,等英國人開始搶奪他們的土地、財產,不管誰都不會樂意的。

非洲奴隸對殖民地大多是深惡痛絕的,這些大部分是被捕獲的自由黑人。不過還有些奴隸本身就是奴隸或者下等人之類的,只不過被賣到了這里,在北美的種植園里,至少還能活著不是,所以他們的反抗意識要差很多。

擴展內容

殖民地時代

16-18世紀歐洲列強紛紛在北美建立殖民地。法國人建立了新法蘭西(包括聖勞倫斯流域下游大潮區,密西西比河流域等處);西班牙人建立了新西班牙(包括墨西哥和美國西南部的廣大地區)。

十七世紀初,英國開始向北美移民。最初的北美移民主要是一些失去土地的農民,生活艱苦的工人以及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

1607年, 一個約一百人的殖民團體因為寒冷被迫回到英國,1687年又來了91個男人17個女人,9 個孩子,在乞沙比克海灘建立了詹姆士鎮, 這是英國在北美所建的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

在以後150年中, 陸續涌來了許多的殖民者, 定居於沿岸地區, 其中大部分來自英國, 也有一部分來自法國、德國、荷蘭、愛爾蘭和其他國家。

到達殖民地的大多數是西歐貧苦的勞動人民,也有貴族、地主、資產階級,以英國人、愛爾蘭人、德意志人和荷蘭人最多。

移民中有逃避戰禍和宗教迫害者,有自願和非自願的「契約奴」以及乞丐、罪犯;還有從非洲被販運來的黑人。

1620年,他們乘「五月花號(Mayflower)」到北美並在船上制定《五月花號公約》。在11月21日於普利茅斯上岸,清教徒與41名自由的成年男人簽署共同遵守《五月花號公約》。

內容為組織公民團體;擬訂法規等。奠定自治政府的基礎。

在殖民地時代,伴隨著與北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的長期戰爭,嚴重的勞力缺乏產生了像奴隸和契約奴役這類的非自由勞力,而英國政府的放任政策則讓特有的美利堅精神與文化得以發展出其獨特性。萬惡的黑奴貿易在美國盛行起來。

從1607年到1733年,英國殖民者先後在北美洲東岸(大西洋沿岸)建立了十三個殖民地。在十八世紀中期,殖民地的經濟,文化,政治相對成熟。

殖民地議會仍信奉英王喬治三世,不過他們追求與英國國會同等的地位,並不想成為英國的次等公民,但是此時英法的七年戰爭結束,急於鞏固領土,使向北美殖民地人民征租重稅及英王喬治三世一改放任政策,主張高壓手段。

因此引發殖民地人民反抗,如「沒有代表就不納稅」宣言、「波士頓慘案」、「不可容忍的法案」等。於1775年4月在來剋星頓和康科特打響「列剋星頓的槍聲」揭開美國獨立戰爭的前奏。

後來,這些殖民地便成為美國北美獨立十三州最初的十三個州。

參考資料網路——美國歷史建國前期





4. 英國政府對於北美殖民地的早期政策是什麼

早期的英國殖民其實方式都比較簡陋,主要因為英國當時國家勢力欠,而歐洲的最大贏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所以只能說在很多事務上有心無力。

英國殖民地政策一直「很少干預各殖民地的內部事務,對人口流動、政府援助及維護等方面的事情也很少關心」,而政府更大的興趣,僅限於「對殖民地貿易施加更嚴格的限制,在國內各港口徵收更重的關稅。」

5. 美國是如何脫離英國控制的

美國是通過從1775年開始的美國獨立戰爭來脫離英國控制的,具體如下:

第一點,美國的獨立戰爭也有工業革命的影響,隨著工業化帶來的影響,美國的無產階級迅速崛起,美國當時是英國的殖民地,可以說這是一場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戰爭,其實加拿大以前是英國殖民地,但是當時發展還沒有很快,殖民的好處是帶來文化和技術,拉動當地的發展,不好的地方是影響了當地的文化傳承,同時也限制了當地人的民主和自由。這場革命也是無產階級的農民和傳統手工業者,追求自由民主的革命。

這是自己理解的美國脫離英國控制的三部曲,雖然不是特別詳細,也概括了一下重要事件和關鍵時間節點,望採納~

6. 美國歷史問題!-美國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當初有那些方法和手段可以繼續去統治美國

先聲明一點,最初的美國成立時范圍只是北美的13塊殖民地,其領土是後來才逐步擴大的.

下面是詳細的說明:
北美殖民地的建立
1.3.1.英屬北美殖民地的建立

1492年,哥倫布首先發現了美洲,到達西印度群島。隨後,西歐各國的探險家、航海家先後登上這塊富饒遼闊的新大陸,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把他們的注意力放在南美洲,而法國人,然後有荷蘭人、北歐人,則把目光指向了北美。在16世紀向新大陸探險的競爭中,英國人顯得有點遲鈍。雖然為英國國王效勞的義大利熱那亞人約翰·卡伯特早在1497年就到了北美的紐芬蘭,但當時的英國人並沒有把這塊新土地放在眼裡,亨王七世只不過賞給了卡伯特10個英鎊和年薪20英鎊的俸祿。[1] 16世紀後半葉,在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統治時期,英國的國力日漸強盛,終於加入了殖民北美的行列。從1607年到1732年,在一百多年的時間里,先後在北美大陸的大西洋沿岸阿巴拉契亞山脈以東的狹長地帶建立了13塊英屬殖民地,這就是:弗吉尼亞、馬薩諸塞、馬里蘭、康涅狄格、羅得島、北卡羅來納、南卡羅來納、新澤西、紐約、賓夕法尼亞、新罕布希爾、特拉華、喬治亞。

1.3.2.北美殖民地的幾種主權形式

根據英國對殖民地的主權的體現形式、英王對各殖民地的控制和總督的權力來源及授予方式,到獨立戰爭前,存在過公司殖民地、契約殖民地、王家殖民地、業主殖民地和特許自治殖民地等幾種形式。

【特許公司殖民地】 1606年,倫敦弗吉尼亞公司經英王特許成立,獲准在北美大陸北緯34度至41度之間進行開發和殖民事業。1607年,該公司的三艘大船載著120多名殖民者到達詹姆斯河河口,建立了詹姆斯敦定居點, 這就是英國在北美大陸的第一個永久移民點,隨後發展成為弗吉尼亞殖民地。1628年,一些英國清教徒建立了新英格蘭公司,並於次年改組為馬薩諸塞海灣公司,一年後,他們為逃避宗教迫害將公司遷往新大陸,建立了馬薩諸塞海灣殖民地。

【契約殖民地與特許自治殖民地】 1620年,一批在荷蘭逃避宗教迫害的英國分離派教徒乘「五月花號」船來到今馬薩諸塞州的普利茅斯,他們在抵達美洲大陸之前,由成年男子共同簽署了一份契約,奠定了未來殖民地的政治基礎,宣布將制定「公正而平等」的法律來治理他們聯結而成的「公民政治團體」,據此他們建立了普利茅斯殖民地。1636年,另一批清教徒來到康涅狄格河谷,建立了定居點並根據他們自定的章程進行管理。1639年,康涅狄格河沿岸的三個城鎮的殖民者共同制定了一個稱為「康涅狄格基本法」的文件,「依照股份公司的組織模式」建立了殖民地政府,並廢除了選舉權的宗教資格限制,因此,康涅狄格基本法被認為是歷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憲法。[2]當時,類似的契約殖民地還有普羅維登斯、紐波特、 朴茨茅斯、紐黑文等。但是,這些殖民地的居民因擔心日後生變,仍希望得到英國政府的正式承認,乃向英國政府申請特許狀。於是,以上述契約殖民地為基礎,先後於1662年和1663年合並形成了康涅狄格和羅得島兩個特許自治殖民地。

【業主殖民地】 在向北美殖民的過程中,英王也把那裡的一些土地賜給他的寵臣或貴族,讓他們根據特許狀進行統治,這就是業主殖民地。1632年,英王將馬里蘭封給巴爾的摩爵士,授予他「完全控制當地的行政、立法和軍事事務」的權力,他對英王則只有輕微的義務:承認英王的最高權力並奉獻某些貢物,使得巴爾的摩「儼如一個國王,只是沒有王冠。」[3] 這種殖民地實際上就是業主向英王獲取的封地,業主擁有統治的全權。後來建立的業主殖民又有:紐約(1664年)、南卡羅來納和北卡羅來納(1663年)、賓夕法尼亞(1681年)、喬治亞(1733 年 ) 以及新澤西(1674年)。

【王家殖民地】 起初,北美的13個殖民地都不是王家殖民地。1624年,英王借口弗吉尼亞倫敦公司財政失敗和內部混亂,吊銷了其特許狀,宣布由英王政府直接統治,由英王直接任命的總督進行管轄。1679年,英王將馬薩諸塞殖民地超出特許狀規定的邊界的部分奪走,設立了王家政府,建立了新罕布希爾殖民地。1684年又將馬薩諸塞公司的特許狀吊銷。至此,公司殖民地已不復存在。紐約、新澤西、南卡羅來納和北卡羅來納也先後轉變成王家殖民地,到1752年,喬治亞因特許狀期滿而成為王家殖民地。這樣,13個殖民地中有8個為王家殖民地, 前述兩個特許自治殖民地,另3個仍為業主殖民地,即馬里蘭、 賓夕法尼亞和由賓夕法尼亞業主統治的特拉華。

總之,這些殖民地的建立無論形式如何,名義上都要承認英國國王的最高統治權並通過英國任命的總督進行統治。從這個意義上說,北美殖民地就是英國君主開疆拓土的結果,是由以英國人為主的歐洲移民所開拓的一塊新大陸。一方面,它們雖然同樣接受英王王冠的靈光,處在它的環照之下,「同等地」附屬於宗主國;但它們各自擁有自己的領土和疆域,是相互獨立、互不依賴、互不幹涉的政治實體。在經濟上,各個殖民地彼此相互分立,各具經濟特點,具有各自獨立的利益。

1.3.3.北美殖民地的一般政治體制

從經濟和文化上看,這些英屬殖民地不是為英國人所建就是英國人從荷蘭人或法國人手裡奪得的,其居民也以逃避宗教和政治迫害、來到美洲尋找機會的英國移民為主。從詹姆斯敦建立到獨立前的一個半世紀多一點的時間里,北美殖民地的人口增加了一萬倍,即從210人增加到220萬餘人。整個殖民過程中,雖然差不多所有的西歐國家都有人移居北美,但大多數是英國人,非英國人的移民僅占移民總人數的20-40%。根據1790年的調查,在十三個最早的殖民地的人口中,80%是白人,而且四分之三以上的白人來自英倫三島。[4]因此, 各殖民地的居民以英語為共同語言,具有相同的歐洲文化背景,這個背景就是當時歐洲已經發展起來的資本主義制度,移民們關於企業制度、利潤制度、商業經營,關於財產、工資和收入的分配,關於政府的職能和作用,關於由一個管制的使用貨幣的市場,關於技術和資源的概念以及他們的勞動技巧和工作意願,都是來自歐洲的。總之,「殖民地的各種慾望就是歐洲文化的一個反映」,「殖民地經濟基本上是歐洲經濟移植於一個新的環境之中」。[5]

盡管各個殖民地體現英國主權的形式不同,但由於上述大體相同的經濟、文化背景,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大體相似的政治體制構架。弗吉尼亞殖民地政府的發展大概可以作為這一發展過程的代表。弗吉尼亞初民在1607年到達詹姆斯河口後,即在一個七人委員會的指導下建築了一個要塞和城鎮,准備了社會生活的一般條件。當初,由於工具缺乏,環境惡劣,需要有強有力的領導,不久就將一切管理權力集中到由殖民公司挑選的一位總督手裡。後來,公司里的一批自由主義者相信自治更有利於殖民地的繁榮和發展,就使公司採納了讓殖民者在一定程度上管理自己事務的政府計劃。這樣,1619年建立了一個由人們選出的代表所組成的議會,另外有一個參事會與總督共同行使行政職能,並由參事會和總督充當殖民地的高等法院。這幾乎就是北美殖民地的政府的雛形,各個殖民地的政府大體上也都經過了這樣的發展過程。

在每個殖民地內部,都有一個代表英國國王的總督,他體現英國對殖民地的主權,各殖民地先後都建立了議會,由總督和議會共同治理。議會有權制定法律、法令,但不得與英國的法律相抵觸。王家殖民地的總督由英王直接任命;特許自治殖民地的總督由殖民地議會產生,業主殖民地的總督由業主任命,但也都須經英王批准。總督代表英王,掌握殖民地的行政權,並監督議會的立法,代表英國政府行使對殖民地議會立法的否決權。除賓夕法尼亞外,殖民地議會均實行兩院制。除特許自治殖民地議會兩院皆由選舉產生外(選民有財產等資格限制),其他殖民地的議會下議院由選舉產生,上議院通常在12-18人左右,由英王或業主任命。上議院充當總督的參事會,並可以否決下議院的立法。總督和參事會共同掌握殖民地的最高司法審判權,但沒有終審權,所有案件都可以上訴到英國樞密院。

北美殖民地政府的特徵,一方面,立法、行政和司法權力的劃分不分明。另一方面,殖民地議會下議院的地位和權力是很弱的,不過,它也掌握了一項重要權力,即財政權。議會控制政府財政,這在英國的議會政治史上就是一個重要發展,移民自然把議會主權的觀念帶到了北美殖民地。起初,英國政府指示各殖民地的總督強使議會通過永久性的征稅法案,不必逐年進行撥款。對此,殖民地議會普遍進行抵制並取得了勝利,尤其是殖民地議會一直堅持審議批准總督的薪俸,這樣,殖民地議會就可以逐年詳細規定征稅項目和數額,限定支出用途,並能撤銷政府的任何預算,以此制約總督和其他行政官員。在大多數殖民地,總督的薪金是預算中最大的項目。例如,1738年被任命為賓夕法尼亞殖民地總督的喬治·托馬斯,曾與該殖民地業主佩恩家族達成交易,允諾從將來得到的二千英鎊的薪金中付給佩恩家族五百英鎊。但賓夕法尼亞議會沒有批准他的薪金,使得這位總督不得不尷尬地向佩恩家族進行解釋,最後只得免除這筆支付。在南卡羅來納,英國政府最後被迫從西印度群島的稅收中付給總督薪金。[6]又如,1721 年馬薩諸塞殖民地議會通過撤銷有關撥款和扣發總督的薪俸,迫使總督簽署議會通過的法案。[7]

1.4. 從13個殖民地到13個獨立的共和國

1.4.1.北美的代議制理論與一個新民族的覺醒

1756-1763年英國與法國的七年戰爭,最後以英國的勝利而告結束,根據英法兩國1763年簽定的巴黎條約,法國人被趕出了加拿大,英國人控制了北美大陸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地區。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盡管英國人贏得了戰爭,奪得了加拿大,取得了在北美的優勢地位,最終卻使英國人失去了北美。「從巴黎條約簽定次日起,殖民地與英國之間的緊張氣氛逐漸升級」。[8] 導致這種緊張氣氛的根本原因是:七年戰爭後,英國政府面臨由於戰爭造成的財政困難,便企圖把財政負擔轉嫁到殖民地人民的身上。1763年上台的英國格倫維爾政府以加緊對殖民地的控制和管理為目的,推行了一套所謂帝國整頓計劃,試圖建立「更加高度集中的軍政式的統治」。[9]其主要措施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把英國的常備軍派到北美殖民地,並要求殖民地提供給養;二是第一次向殖民地徵收直接稅。然而,這時的「殖民地已經不再是那些移居海外的英國人居住的地方了,而是不斷壯大的美國社會的成員居住的地方,……宗主國和這些殖民地之間過去存在的一切政治、經濟和社會關系都逐漸過時了」。[10]從1763年到1776年間,北美殖民地與英國之間的關系一直處於激烈的動盪之中。尤其是圍繞英國國會通過的1765年印花稅法以及1764年的糖稅法、1767年的「湯森條例」、1773和1774年的五項「不可容忍的法令」,爆發了三個回合大規模的、廣泛的反英斗爭。[11]

英國政府針對殖民地的上述法令,現實目的是要斂取錢財,而政治上的意義則是要顯示英國國會對殖民地的權力。殖民地的人們則質疑英國國會是否有權管理殖民地的事務。他們發揮了啟蒙時代的代議制理論,認為人民選舉的代表組成議會,是要保護人民的權利,其中最珍貴的就是財產權。征稅就意味著剝奪財產。但是,英國國會沒有殖民地人民選舉的代表,卻要向美洲人征稅,這就意味著未經殖民地人民本人或他們的代表的同意而奪走他們的財產。格倫維爾就辯解說,英國議會議員「不僅代表選舉他的人,而且也代表整個帝國」。[12]這樣,圍繞征稅問題,發生了兩種代議制理論的尖銳對立。英國的代議制理論認為,英國的國會下議院議員是代表整個國家,而不是代表選舉他的那個選區的。無論國民是否在事實上選舉過一位國會議員,只要國會中有一些議員的利益與這些國民的利益相近,就可以說這些國民有效地在國會里有了自己的代表, 這就是所謂「有效代表制」 ( virtual representation)。而在北美殖民地,議會是在殖民過程中由各個殖民點(城鎮)選出的代表組成的,代表名額一般是公平分配的,因此,人們普遍相信,議會議員首先是他那個地區的人民選到議會里的「代理人」(attorney),而不是代表某種更廣泛利益的獨自思考的「政治家」(statesman)。因此,人民是現實地選舉了代表,代表也是現實地代表當地選民的觀點。 這就是所謂「現實代表制」。 ( actual representation)。[13]因此,針對英國國會的那些顯示權力的做法,殖民地人民與英國國會針鋒相對,提出了「無代表不納稅」的口號。

然而,英國政府的愚蠢行為似乎不可逆轉,所採取的壓制政策甚至不斷升級,無可挽回地導致了殖民地與英國的矛盾日益尖銳和激化,。最終的結果則是來自各殖民地的代表於1776年7月4日通過了由傑斐遜起草的著名的《獨立宣言》。《獨立宣言》的序言中明確宣告,當時北美各殖民地面臨的問題就是「一個民族必須解除使其與另一個民族聯在一起的政治紐帶」,在世界各國中取得「獨立和平等的地位」;「這些聯合的殖民地從此成為並名正言順地成為自由而獨立的國家,他們解除對英國國王的一切效忠,這些國家與那個大不列顛國家的一切政治關系亦從此理所當然地完全廢止」。[14]這里所謂「獨立」,首先意味著對英國獨立。在英國,國王是維系民族統一的紐帶,是國家統一的人格化象徵。北美的大多數移民是從英國來到美洲的,當初,他們自然認為自己是英國人,他們的確就是英國人,在他們的心目中,英國就是他們的祖國,國王則是這個國家的象徵。而現在,英國成了「另一個」民族,他們已經不再認為自己是英國人,而是美利堅人了,原有的民族認同感崩潰了。而且,殖民地人民不再把英國政府掠奪殖民地的種種暴行僅僅歸咎於英國國會或者內閣,而是直接歸咎於英國的國王,於是,這些來自英國的移民終於割斷了這根與英國之間的最後的紐帶,解除了對英國的最後的感情和忠誠。

閱讀全文

與英國殖民美國如何解決生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cardiff屬於英國的哪裡 瀏覽:225
中國計劃生育多少年 瀏覽:699
印度飛機射程多少公里 瀏覽:883
印度彈葯庫存多少天 瀏覽:530
伊朗石油價格為什麼這么高 瀏覽:617
廣州哪裡招印尼語 瀏覽:334
英國王室為什麼要重復的名字 瀏覽:862
越南賣瓷磚怎麼樣 瀏覽:952
越南買什麼產品最好 瀏覽:709
印尼怎麼休周末 瀏覽:551
中國新增疑似病例多少 瀏覽:961
伊朗和內賈德關系怎麼樣 瀏覽:151
美國與伊朗現在什麼關系 瀏覽:130
中國耳科醫院哪個好 瀏覽:209
義大利人為什麼叫善美 瀏覽:798
英國到中國的船運多久才到 瀏覽:362
印度豬肉哪裡最好吃 瀏覽:707
越南美容植物有哪些 瀏覽:458
伊朗為什麼不買戰機 瀏覽:946
印尼說英語怎麼樣 瀏覽: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