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鑻辨牸鍏頒負浠涔堝叕鎶
宸ヤ笟闈╁懡鍚庯紝鑻卞浗澶у姏鍦ㄥ叏涓栫晫鎵╁睍孌栨皯鍦幫紝瀵艱嚧璁稿氬浗瀹跺拰鍦板尯閮借騫跺叆浜嗚嫳鍥斤紝瀹炶岀殑鍒跺害鏄閭﹁仈鍒訛紝鐩稿綋浜庡姞鐩熷叡鍜屽浗錛屽苟涓嶆槸鍜岃嫳鍥芥垚涓轟竴涓鍥藉訛紝姣斿傞欐腐銆佹境澶у埄浜氥佸嵃搴︺侀┈鏉ヨタ浜氱瓑錛屽悗鏉ュ嵃搴︽境澶у埄浜氶┈鏉ヨタ浜氱瓑閮界嫭絝嬩簡錛屼絾鏄鑻忔牸鍏般佸寳鐖卞皵鍏般佸▉灝斿+鏈夌偣鐗規畩錛屼粬浠瀹炶岀殑鏄鑱旈偊鍒訛紝鐞嗚轟笂宸茬粡鏄涓涓鍥藉朵簡銆傝仈閭﹀埗鍜岄偊鑱斿埗鏈夋墍涓嶅悓錛岃仈閭﹀埗閫氳繃娉曞緥絳夎仈緋葷殑鏇村姞緔у瘑錛岄偊鑱斿埗鍙鏄涓涓鏉炬暎鐨勫崗璁銆傝嫃鑱斿綋騫村氨鏄閭﹁仈鍒躲傚綋鐒訛紝鑱旈偊鍒朵篃鍙浠ュ繪眰鐙絝嬶紝姣斿傝嫃鏍煎叞銆
『貳』 英國脫歐這個決定為什麼需要公投
其實,最開始卡梅倫決定公投,是想要以此作為籌碼跟歐盟進行談判的。
去年英國大選前,卡梅倫首相祭出脫歐公投這桿大旗,一則藉以安撫保守黨內疑歐派,鞏固其在黨內領導地位;二則爭取疑歐人士選票,打贏選戰;三則以脫歐公投為籌碼,與歐盟進行談判,結果如願以償,實現了上述三大目標。
結果一不小心,脫歐公投玩過了,結果脫離了自己的掌控……
英國的國內政治。卡梅倫所在的保守黨歷來有很強的「疑歐主義」,動不動就拿脫離歐盟「說事兒」。擺不平黨內的這些「疑歐派」,卡梅倫的日子就很不好過。
歷史上,英國剛加入歐洲共同體時,英國國內「疑歐」情緒也很高。1975年,英國首相威爾遜決定舉行全民公投,最後多數民意支持英國留在歐共體。如果能夠復制這一歷史經驗,英國通過公投繼續留在歐盟,將有效抑制英國保守黨內的「脫歐」力量。2015年11月,英國提出繼續留在歐盟的4項條件,在此次歐盟首腦會議上基本都得到了滿足。協議達成後,卡梅倫立即宣布於今年6月23日舉行公投,並呼籲民眾同意英國留在歐盟,也有借協議之勢爭取民意的考量。從目前情況看,英國通過全民公投脫離歐盟的可能性不大,但其內部「疑歐主義」的發展及英國與歐盟的關系變化,仍需繼續觀察。
『叄』 為什麼英國要脫歐公投
英國是歐盟28個成員國中對歐盟懷疑態度最強烈的國家。信念上,很多英國人感覺自己在歐洲一體化進程中受到了拖累,認為英國與歐洲其他國家沒有共同的政治抱負。
市場開放上,不少英國人認為英國向來比歐洲其他國家更依賴全球嫌雹昌市場,讓英國接受開放的全球市場比限制在肆梁歐盟市場更好一些。地緣政治上,隔著一條海峽,很多英國人完全沒有歐洲人的感覺。難民、人口流動芹扒等問題讓不少英國人對歐盟產生了更大的懷疑和反感。
『肆』 如何看待英國的公投
公投被認為是全民決策,是以民主方式體現公民意願,其結果必須被尊重。但是,英國脫離歐盟公投結果出來後,英國國內的反應又讓很多人疑惑:全民公投的結果一定是正確選擇嗎?應當如何看待英國這種全民公投?對於全民公投這種方式,首先需要了解哪些事項可以進行公投。全民公投是一種直接民主方式,在代議制民主下應當作為一種例外情況出現。只有在代議制民主無法決策的情況下,才應通過直接民主方式進行決策。需要全民公投的具體事項應通過憲法或者具有同等效力的法律進行規定,並建立法定程序。否則,全民公投這種直接民主方式會給代議制民主體制帶來危害,甚至會被政治投機者所利用。其次,全民公投需要明確參與投票的人數與具有投票權人數的比例;需要明確達到什麼樣的多數,公投的結果才會發生效力。這些都需要法律作出明確規定。全民公投事項是代議制民主難以解決的、涉及國計民生的重大事項,因此,應當要求參與投票的人數不少於具有投票權人數的3/4或者2/3,否則就失去了全民公投的意義。達到法定參與人數的全民公投,還應確定全民公投事項是需要超過1/2多數還是2/3多數才能生效。全民公投通常是改變既有事實,做出一種新的選擇。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應當需要2/3多數通過。
『伍』 英國政府為什麼願意讓蘇格蘭搞獨立公投 團結就是力量 難道他們不懂嗎
因為價值觀不一樣
世界上最緊密的關系是什麼,天天一起上床的夫妻關系緊密吧,不也一樣可以離婚
連夫妻夫妻關系都可以解除,為什麼蘇格蘭人不能決定蘇格蘭自己的命運?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理解,當然如果你從小被灌輸「自古以來」那一套東西
並且認為只要一談獨立就是人人可殺的賣國賊,那你就永遠無法理解為什麼英國政府會允許蘇格蘭通過公投決定蘇格蘭自己的命運,畢竟蘇格蘭和英格蘭地理上可是連在一起的,連條勾都沒有。這個關系可比中國大陸和台灣緊密多了,那個中間隔得那條海峽距離可不短,雖然據說幾百幾千萬年前台灣島是和中國大陸相連的,可是N久以前全世界大陸都是連在一起的,後來由於板塊漂移才分開,按照這種邏輯,全世界也都是中國領土
『陸』 英國為什麼同意蘇格蘭進行獨立公投
1.強行壓制蘇格蘭可能會導致暴力沖突,到時候不管什麼結果,領導人都會背黑鍋,所以沒有人願意出頭壓制蘇格蘭。2.蘇格蘭和英格蘭是兄弟關系,不是殖民地,強力鎮壓沒有民意基礎。3.關鍵是蘇格蘭和英格蘭是平等的,不存在一方占另一方便宜。很多地方老百姓反對獨立,是因為老百姓認為獨立一方佔了自己的便宜,想從獨立一方佔便宜。
『柒』 英國哪個政府舉行獨立公投
您好!
英國蘇格蘭政府談慶舉行獨 立公 投
2014年蘇格蘭獨 立公 投是蘇格蘭政 府於2014年9月18日舉行的一場公民投票,目的是讓蘇格蘭選民決定是否從英國獨 立。法案於2013年3月21日被提出,於同年11月14日在蘇格蘭議會通過,於同年12月17日獲得御准。公 投中的問題由選舉委員會提出,題目為:「蘇格蘭是否應該成為一個獨 立毀漏的國家?」(Should Scotland be an independent country?),而選民只能夠回答「是」或者「不是」。所有年逾16歲的蘇格蘭居民都可以參與投票,參與人數共逾400萬。公 投於當地時間(歐洲西部夏令時間,UTC+1)纖侍爛9月18日上午7點開始,至同日晚上10點結束,公果於翌日早晨對外公布,結果為55%反對獨 立、45%支持獨 立。根據此結果,蘇格蘭留在聯合王國內。
『捌』 英國為什麼同意蘇格蘭進行獨立公投
參考:新華網--2014年9月17日文章:英國當初為什麼同意蘇格蘭公投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09/17/c_126993941.htm
明天,在北半球另一端的公投,將決定往昔「日不落帝國」英國的命運:是走向解體還是維系最後的實力與尊嚴。
冷戰後,全球曾再度掀起一波國家獨立潮。但要麼是前社會主義國家,如蘇聯、南斯拉夫,要麼是第三世界國家,如南蘇丹。而這一次,卻是西方的核心國家英國。
【打架代價大】
已有大量英格蘭人移居蘇格蘭
假如訴諸武力,必將玉石俱損
和過去以武力鎮壓愛爾蘭獨立運動以及為了馬島主權與阿根廷大打出手不同,竭力維持統一的英國選擇了和平的公投方式。之所以如此,並非因為當初雙方是和平協議統一的,而是有如下原因:
一是英國承受不起這場戰爭的代價。蘇格蘭不是遠在天邊的馬島,而是實實在在佔英倫三島三分之一大的龐然大物,面積更是英格蘭的50%。統一的三百年間,雙方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僅2011年,就有43700英格蘭人移居蘇格蘭,蘇格蘭本地人所佔比例不過84%。今天在英格蘭生活的蘇格蘭人也高達75萬。假如訴諸武力,必將玉石俱損。況且對付一個馬島,都要傾其國力,一個愛爾蘭就令英國焦頭爛額,最後也是妥協了事,更何況蘇格蘭呢。
二是統一以來,雖然彼此沒有同化,但雙方確實建立起非同一般堪稱情同手足的感情。他們一起經歷過英帝國的輝煌以及眾多磨難,如一戰、二戰、大蕭條,可謂「有難同當,有福共享」。就連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布朗都來自蘇格蘭。假如英國決定使用武力,軍人未必會服從。屆時整個國家都可能由此陷入混亂狀態。
三是冷戰後,西方出於地緣政治的需要,熱衷於支持前蘇東國家的獨立運動。而且對於試圖武力統一的南斯拉夫進行軍事打擊。假如英國效仿南斯拉夫,不但達不到目的,更將在全球失去道義,甚至會動搖到西方主導的全球體系。
【最初自信心爆棚】
拿英鎊、能否加入歐盟施壓
對蘇格蘭震懾作用不容小覷
而一直以來,英國自認統派會取得勝利。除了多次民意測調查統派屢占上風外,英國還擁有武力之外的經濟手段,比如英鎊,是否能加入歐盟——任何一國都可以一票否決。現在蘇格蘭五大銀行已經發表聲明,如果獨立將把總部遷到英格蘭。其震懾作用不容小覷。而且蘇格蘭獨立也將喪失過去和英國共享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這一崇高的國際地位。
另外當蘇格蘭的民調結果首次顯示支持獨立的選民佔多數時,英國議會三大政黨匆忙做出承諾,將制訂一份向蘇格蘭移交更多權力的立法時間表。雖然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薩蒙德對此不屑一顧,他認為這是:「嚇唬蘇格蘭人失敗之後,顯然下一步是試圖收買人們。」但收買肯定有效。
【國際後台硬】
整個西方都站在英國一邊
許多重量級人物也紛紛反對蘇格蘭獨立
和前蘇東國家相比,英國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整個西方都站在它的一邊。加拿大總理和外交部長打破不幹預西方盟國內政的慣例,公開呼籲蘇格蘭留在英國。今年6月,奧巴馬在布魯塞爾G7峰會上的講話,曾就蘇格蘭問題為英國打氣,他評論英國幹得「非常好,我們顯然對確保最親密的盟友之一仍是強大、堅定、統一和有效的夥伴具有深厚的利益。」除了政客之外,其他許多重量級人物也紛紛上場。比如最近美國前財長薩默斯加入克魯格曼和索羅斯的行列,反對蘇格蘭獨立。他向CNBC表示:「蘇格蘭投票獨立將是嚴重錯誤。」 甚至曾任北約秘書長、身為蘇格蘭人的喬治·羅伯遜,也公開表示反對。從其他國家的角度看,這自然是西方的雙重標准,可是在事涉自身利益的時候,那個國家不如此?
雖然英國的最終命運將會在18日揭曉,但不管結果如何,這次公投都會進一步激發國際社會的連鎖反應,也將刺激當今世界許多分離主義者採用各種各樣的手段。無論是哪種手段,許多國家的領導人都會感到焦頭爛額。
二十一世紀早期已經成為民族主義復興的年代,這種復興未必帶來國家版圖的急劇變化,但很大程度上可能激化國家內部的族群分裂。對於這個深處危機年代的國際社會而言,這並不是一個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