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國在歷史上,殖民統治過哪些國家
要說起被英國殖民過的國家和地區,那就多了,曾經被英國殖民的國家,一共有56個地區2個。
其中亞洲10個,歐洲3個,美洲8個,非洲21個,大洋洲14個,可以看得出來被美國殖民的國家最多的地區就是非洲等地。總而言之,被英國殖民可並不是什麼好事,英國的殖民者們來到一個地方,幾乎對於原住民們都是瘋狂的屠殺,這個可稱不上好。
2. 英國的殖民地有哪些
曾經是英國殖民的國家共56個,地區2個(現在的國名):
一、大洋洲14個:澳大利亞,紐西蘭,萬那杜,吐瓦魯,索羅門群島,薩摩亞,諾魯,聖文森及格瑞那丁,聖露西亞,聖克里斯多福與尼維斯,巴布亞紐幾內亞,斐濟,巴貝多,吉里巴斯。
二、非洲21個: 南非,奈及利亞,喀麥隆,賴索托,波札那,迦納,馬拉維,坦尚尼亞,辛巴威,史瓦濟蘭,尚比亞,烏干達,湯加塞席爾,模里西斯,莫三比克,納米比亞,獅子山,肯亞,甘比亞。
三、美洲9個:美國的一部分,加拿大,貝里斯,蓋亞那,特利尼達和多巴 哥,牙買加 ,格瑞那達,巴哈馬,安地卡及巴布達。
四、亞洲11個:印度,巴基斯坦,馬來西亞,新加坡,孟加拉國,馬爾地夫,斯里蘭卡,緬甸,汶萊,民主葉門、中國香港。
五、歐洲3個:愛爾蘭,塞普勒斯,馬爾他。
例舉介紹:
一、非洲
巴蘇陀蘭 即今賴索托。1868年英國吞並了該地區,1871年交由好望角殖民政府管轄,1884年英國恢復對其的直接管轄。1966年獨立。
貝專納即今波札那。1884年英國遠征軍到達該地,1885年宣布其為英國的保護國,1895年貝專納部分地區交由好望角殖民政府管轄,其餘部分繼續直接隸屬於英國的管轄之下。1966年獨立。
英屬多哥 原為德國的殖民地,一戰後被分為法屬多哥和英屬多哥。戰後英國對該地區進行委任統治,1919年被並入黃金海岸,迦納獨立後成為其領土的一部分。
英屬喀麥隆原為德國殖民地,一戰後英國對其部分地區進行委任統治,1961年英屬與法屬喀麥隆合並並宣布獨立。
甘比亞 自1661年起該國就是英國商人的要塞,1821年被並入獅子山,1888年成為獨立的英國殖民地,1894年部分內陸地區也被宣布成為英國的保護國,1965年獲得獨立。
南非 1795年和1806年英國從荷蘭人手中兩次奪得好望角的部分領土,1814年全面吞並好望角,1872年起受英國直接管轄。
英國佔領了這個原屬荷蘭的殖民地後,眾多荷蘭裔白人開始向奧蘭治自由邦和德蘭士瓦移民,但英國在1900年布爾戰爭後吞並了這兩個地區。納塔爾則於1843年被英國吞並並成為其殖民地。1910年由上述殖民地合並組成南非聯邦,成為一個自治領。
西南非洲今納米比亞。1878年納米比亞的沃爾維斯港被宣布為英國領地,1884年被並入好望角殖民地,1915年英國吞並了該港周圍的德國殖民地,於1919年成立南非委任統治地。1990年獨立。
史瓦濟蘭1890年英國與德蘭士瓦對史瓦濟蘭統治者進行聯合保護,1906年英國單獨對其保護,1968年獨立。
蘇丹原是埃及的殖民地,後在1880年代埃及統治被馬赫迪推翻;1898年英國以埃及的名義重新佔領蘇丹,並與埃及共同對蘇丹進行統治。1956年蘇丹獨立。
坦噶尼喀原為德國在東非的殖民地,1919年英國開始對其進行委任統治,1961年獨立,1964年與桑給巴爾組成坦尚尼亞。
桑給巴爾 1841年英國在該島建立領事館,1890年宣布其為英國的保護國,1963年獨立,次年與坦噶尼喀合並組成坦尚尼亞。
烏干達1890年英國東非公司與布干達王國簽訂條約,1894年布干達正式成為英國的保護國,1896年其他幾個地區陸續加入保護國,1905年成立烏干達殖民地,1962年獨立。
二、美洲與大西洋
安提瓜 聖克里斯托弗於1632年對其進行殖民統治,1663年被置於英國的管轄之下,1981年獨立為安地卡及巴布達。
巴哈馬群島1717年開始被英國統治,1973年獨立。
巴貝多1625年起開始有人在該島上居住,1663年歸英國政府統治,1966年獨立。
百慕大群島1612年一家倫敦公司開始管理百慕大,1684年起由英國政府直接管轄。
英屬維爾京群島1666年起就有人在此居住,1713年起成為英國殖民地。
開曼群島1670年西班牙割讓該群島,行政上一直屬牙買加殖民政府管理,直到1959年成為獨立的殖民地。
多米尼加1761年英國從法國手中獲得該島,1778年法國重奪多米尼加,英國則於1783年再度佔領;1978年獨立。
格瑞那達1762年英國從法國手中獲得該島,1779年法國重奪格瑞那達,英國則於1783年再度佔領;1974年獨立。
牙買加 1655年英國從西班牙手中奪得該島,1962年獨立。
蒙特塞拉特1632年起島上開始有人居住,1663年成為英國殖民地,法國曾在1664~1768年和1782~1784年兩度統治該島。
聖克里斯托弗和尼維斯1623年聖克里斯托弗成為英國在加勒比海地區的第一塊殖民地,1663年起由英國政府直接統治,1782年至1783年間曾被法國短暫佔領。1882年聖克里斯托弗與尼維斯島組成聯合政府,1983年獨立,稱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聖露西亞1778年英國從法國手中奪得該島,1783年又歸還法國,1796年和1803年英國又分別兩次重新佔領,1814年英國永久吞並聖露西亞,1979年獨立。
聖文森特英國於1762年佔領該島,1779年~1783年法國曾佔領該島,1979年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獨立。
三、亞洲
亞丁1839年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得該港口,1858年東印度公司將統治權交給英國政府,成為英屬印度殖民政府的管轄范圍。
1936年亞丁與其內陸地區成為一個單獨的殖民地亞丁保護地。1963年亞丁加入南阿拉伯聯邦,後者於1967年獨立為南葉門,1990年南北葉門統一後亞丁依然是葉門的一個港口城市。
巴林1820年,英國政府與巴林埃米爾簽署協議,將其變為保護國,1971年巴林宣布獨立。
不丹1864年英國通過戰爭佔領了不丹的邊境地區,1911年不丹與英國簽署條約,不丹的外交政策交由英國執行,內部事務則保持自治;1947年印度獨立後英國也結束了對不丹的控制。
四、歐洲
塞普勒斯1878年英國與土耳其簽訂條約,獲得了塞普勒斯的統治權,1914年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1960年完全獨立。
直布羅陀1704年英國從西班牙手中奪得這個軍事要塞,1713年英國與西班牙簽訂條約,正式確認其主權歸英國所有。
(2)英國全盛時期的殖民地有多少擴展閱讀:
1、殖民影響:
由於美洲的殖民地獨立較早,因此殖民地的歷史作用主要體現在非洲和亞洲地區。
1853年,卡爾·馬克思在《不列顛在印度統治的未來結果》一文中提出殖民地及殖民主義有「雙重使命」,即破壞性使命和建設性使命,兩者都是既有積極方面又有消極方面。
殖民地的「破壞性使命」主要表現在對殖民地傳統社會經濟結構的破壞上,但由於宗主國的政治、經濟情況不同,各個殖民地的歷史情況、殖民對象、自然生態條件和社會集團的不同,因此殖民地所受的影響在質量上有很大的差別。
由於殖民,西屬美洲殖民地和英屬印度殖民地傳統經濟結構的瓦解和破壞是巨大的。但在熱帶非洲,除占極少面積(法屬西非為8%,撒哈拉以南非洲為5%)的經濟作物種植地區外,殖民地的絕大多數地區都保持了原始的農業社會結構。
殖民地的「建設性使命」,即積極意義,通常表現在以下方面:宗主國通過向殖民地輸出資本、技術,進行建設,為其提供了現代化的港口、道路等基礎設施。
殖民地的商品經濟也得到發展,城市化步伐加快,出現了鐵路、公路、電訊、電話、醫院、學校,把原本落後的殖民地地區帶入了市場經濟領域,比較典型的例子如香港。
對於殖民地歷史作用的評價,在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論意見。左派的和來自社會主義國家的歷史學者通常認為,在非洲、美洲和亞洲的殖民地對於當地的文明、文化、經濟和政治只起到負面的、破壞的作用。
也有觀點認為,殖民地在不同時期的歷史作用是不同的,以非洲為例,在早期奴隸販賣時期,殖民地對非洲文化起了毀滅性的破壞作用;在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禁止非洲本土的奴隸貿易,是功大於過;在帝國主義時期,對非洲的資源掠奪加劇,是過大於功;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是殖民地的建設時期,既有對殖民地的投資和發展,也有對殖民地民族運動的鎮壓,功過相等。也有觀點認為,殖民地的歷史貢獻大於它對當地造成的損害。
2、現存殖民地
內部自治的海外領地:安圭拉、百慕大群島、開曼群島。
無自治權的海外領地:英屬印度洋領地、英屬維爾京群島、直布羅陀、蒙特塞拉特、皮特凱恩群島、聖赫勒拿、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
歐洲:直布羅陀(英)、大西洋地區、安圭拉(英)、百慕大、英屬維爾京群島(英)、福克蘭群島(包括南喬治亞島)(英);
開曼群島(英)、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英)、蒙特塞拉特(英)、聖赫勒拿(包括戈夫島、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島、阿森松島)(英)、皮特凱恩群島(英)。
3. 英國最頂盛時期全世界有多少個殖民地
通常認為1921年是英國殖民歷史的頂點,囊括的國家共84個國家地區,此外還有一些皇家屬地、屬地、海外領地等合計有100多塊殖民地,大的是如埃及這樣的整個國家,也有如澤西島、馬恩島小的島嶼。
事實上英國殖民地的數量一直在變動中,有些殖民地如果美國東部十三州可以視為十三個殖民地。所以在美國獨立之前,英國的殖民地數量是第一個高峰。但是在一戰後,英國作為戰勝國完成了最後一次大規模海外擴張,新加入了巴勒斯坦和伊拉克以及德國在非洲坦噶尼喀、西南非洲新幾內亞等。另外還控制著萊茵蘭等地
建議參考:威斯敏斯特法案、英國殖民地、大英帝國等相關文獻知識點。
《劍橋插圖大英帝國史》/[英]P.J.馬歇爾主編;樊新志 惠春琳 譯;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年8月
4. 大英帝國有多少殖民地
非洲
巴蘇陀蘭(今賴索托),1966年獨立
貝專納(今波札那),1966年獨立
英屬多哥,1919年被並入黃金海岸,迦納獨立後成為其領土的一部分
英屬喀麥隆,1961年英屬與法屬喀麥隆合並並宣布獨立
甘比亞,1965年獲得獨立
黃金海岸(今迦納),1919年將英屬多哥並入,1957年獨立
埃及,1922年獲得獨立
肯亞,1963年獨立
模里西斯,1968年獨立
奈及利亞,1960年獨立
北羅得西亞(今尚比亞),1964年獨立
尼亞薩蘭(今馬拉維),1964年獨立
獅子山,1961年獨立
南羅得西亞(辛巴威),1965年該國的白人少數政府自行宣布獨立
英屬索馬里蘭,1960年並入索馬里後獨立
南非,1910年由上述殖民地合並組成南非聯邦,成為一個自治領
西南非洲(今納米比亞),1990年獨立
史瓦濟蘭,1968年獨立
蘇丹,1956年蘇丹獨立
坦噶尼喀,1961年獨立,1964年與桑給巴爾組成坦尚尼亞
桑給巴爾,1963年獨立,次年與坦噶尼喀合並組成坦尚尼亞
烏干達,1962年獨立
美洲與大西洋
阿森松島,1922年起由聖赫勒拿島對其進行行政上的管轄一直到現在
英屬蓋亞那(今蓋亞那),1966年獨立
英屬宏都拉斯(今貝里斯),1981年獨立
加拿大,1867年成為自治領
北美十三州,1776年獨立成美國
福克蘭群島,1841年開始進行殖民統治至今
紐芬蘭,1949年加入加拿大自治領
安圭拉,1969年英國恢復對該島的統治至今
安提瓜,1981年獨立為安地卡及巴布達
巴哈馬群島,1973年獨立
巴貝多,1966年獨立
百慕大,1684年起由英國政府直接管轄至今
英屬維爾京群島,1713年起成為英國殖民地至今
開曼群島,1959年成為獨立的殖民地至今
多米尼加,1978年獨立
格瑞那達,1974年獨立
牙買加,1962年獨立
蒙特塞拉特,1784年再度成為英國殖民地至今
聖克里斯托弗和尼維斯,1983年獨立,稱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聖露西亞,1979年獨立
聖文森特,1979年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獨立
特立尼達島,1962年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獨立
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1973年成為單獨的殖民地至今
聖赫勒拿島,1834年英國政府開始對其進行直接管轄至今
特立斯坦達庫尼亞群島,1938年起成為隸屬於聖赫勒拿島行政管轄的英國殖民地至今
南極洲
英屬南極領地,1819年英國對該地區聲明主權,不受國際承認
亞洲
亞丁,1963年亞丁加入南阿拉伯聯邦,後者於1967年獨立為南葉門,1990年南北葉門統一
巴林,1971年巴林宣布獨立
不丹,1947年印度獨立後英國也結束了對不丹的控制
英屬新幾內亞,1949年巴布亞與其餘的新幾內亞合並並獨立為巴布亞紐幾內亞
汶萊,1983年汶萊脫離英國的保護完全獨立
緬甸,1948年緬甸獨立
英屬錫蘭,1948年獨立,1972年更改國名為斯里蘭卡
英屬香港,1997年政權順利交接,香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
英屬印度,1947年印度在分裂為兩個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後獨立;1972年孟加拉國又從巴基斯坦分裂出來
伊拉克,1932年獨立
科威特,1961年科威特完全獨立
馬來亞,1957年完全獨立。1963年馬來亞、新加坡(後退出)、北婆羅洲和沙撈越共同組成馬來西亞
馬爾地夫,1965年獨立
巴勒斯坦,1948年巴以分治
尼泊爾,1947年印度獨立後尼泊爾也隨即獲得獨立
北婆羅州,1963年更名沙巴並加入馬來西亞
阿曼,1971年獨立
卡達,1971年獨立
沙拉越,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
海峽殖民地(今天的馬六甲、檳城和新加坡),1963年新加坡選擇加入馬來西亞,1965年又退出,宣布獨立
外約旦(今約旦),1946年才讓其完全獨立
特魯西爾酋長國(今阿聯酋),1971年獨立
威海衛,1930年歸還中國
歐洲
塞普勒斯,1960年完全獨立
直布羅陀,1713年英國與西班牙簽訂條約,正式確認其主權歸英國所有至今
馬爾他,1964年獨立
愛爾蘭,1922年自治,1949年廢除君主制及自動退出了英聯邦
太平洋地區
澳大利亞,1901年組成聯邦並開始自治
埃利斯群島(今吐瓦魯),1978年獨立
吉爾伯特群島(今吉里巴斯),1916年與埃利斯群島組成殖民地,1979年獨立
斐濟群島,1970年獨立
諾魯,1968年諾魯獨立
紐西蘭,1856年紐西蘭成立責任政府,後取得自治領地位
皮特凱恩,1838年英國將其納入英國至今
索羅門群島,1978年獨立
湯加,1970年獨立
新赫布里底群島(今萬那杜),1980年獨立
赫里戈蘭島,1890年割讓給德國
夏威夷,1843年獨立
愛奧尼亞群島於1809年被英國佔領,1864年割讓給希臘
梅諾卡島,後割讓給西班牙
蚊子海岸(Mosquito Coast)在1655年至1850年間曾是英國的保護地
佛羅里達州,後割讓給西班牙,之後又加入美國
英屬北美13殖民地與密西西比河之間的領土,美國佔領
5. 大英帝國鼎盛時期擁有的殖民地有多大
大英帝國西班牙帝國衰弱後,第二個獲得「日不落帝國」稱號的是大英帝國。
自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英國逐漸取代西班牙,成為海上新興的霸權國家,開始不斷擴張海外殖民地。之後,英國相繼在英荷戰爭和七年戰爭中打敗最強勁的對手荷蘭和法國,奪取了兩國的大片殖民地,確立了海上霸權。1815年英國在拿破崙戰爭中的勝利又進一步鞏固了它的國際政治軍事強權地位,工業革命更讓英國成為無可爭辯的經濟強權。維多利亞時代的大英帝國步入了鼎盛時期,當時,全世界大約4-5億人——也就是當時全球人口的約四分之一——都是大英帝國的子民,其領土面積則有約3,00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從英倫三島蔓延到甘比亞、紐芬蘭、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馬來亞、香港、新加坡、緬甸、印度、烏干達、肯亞、南非、奈及利亞、馬爾他以及無數島嶼,地球上的24個時區均有大英帝國的領土。英國霸權領導下的國際秩序被稱為「不列顛治下的和平」。英國出版的大英帝國全球地圖通常用紅色把帝國的領土標出,可以清晰地了解到這個龐大的帝國在全球的影響力。
6. 2022年英國殖民地面積多少
1728000平方公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的殖民地絕大部分都獲得了獨立,如今的英國還剩下14塊殖民地,殖民地面積1728000平方公里。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英國(UnitedKingdom)。
7. 英國最強盛時期在殖民地、經濟、人口方面的情況分別是怎樣的
英國海外殖民地面積佔全球總面積的1/4,比英國本土幾乎大100倍,殖民地人口達4億多。英國國內經濟空前強盛,倫敦成為當時世界國際貿易和金融信貸的中心。此外,英國的人口也隨之大幅度增長,這奠定了以後戰爭勝利的基礎。僅就倫敦而言,1500年時倫敦才5萬人口,到1600年的時候,倫敦人口已經超過25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