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鑻卞浗錛堣嫳鏍煎叞錛夊悇涓鏃舵湡鍚涗富鐨勫悕瀛
鈥淏ritain鈥濊繖涓璇嶈搗婧愪簬甯岃厞璇鍜屾媺涓佽錛岃屾渶緇堝彲鑳借拷婧鍒板嚡灝旂壒璇銆傚敖綆$敤鈥滃彶鍓嶆椂鏈熲濊繖涓灝哄害鏉ヨ閲忔椂錛屽嚡灝旂壒浜轟篃鏄紼嶅悗鎵嶆潵鍒頒笉鍒楅犵兢宀涚殑(鍦ㄦや箣鍓嶇殑閭d簺鏂囨槑灝卞凡鍒涢犱簡璇稿傚焹澶浼閲屽法鐭沖緩絳戦仐鍧鍜屽渾褰㈠法鐭抽樀榪欐牱鐨勮憲鍚嶅巻鍙查仐榪)錛屼絾鏄鏈夊叧鑻卞浗鍘嗗彶鐨勬枃瀛楄拌澆姣曠珶榪樻槸浠庤茶堪鍑灝旂壒浜哄紑濮嬬殑銆傗滃嚡灝旂壒鈥濊繖涓璇嶈鐩稿綋鏅閬嶅湴緇忓父鐢ㄦ潵鍖哄垎涓嶅垪棰犵兢宀涚殑鏃╂湡灞呮皯鍜屽悗鏉ョ殑鐩庢牸椴-鎾掑厠閫婂叆渚佃呫
緗楅┈浜虹殑緇熸不浠庡叕鍏43騫磋搗寤剁畫浜300澶氬勾銆傚湪緗楅┈浜轟簬408騫存渶鍚庢挙璧頒箣鍓嶏紝璇ュ矝寮濮嬮伃鍒版潵鑷鍖楁х殑鐩庢牸椴佷漢銆佹拻鍏嬮婁漢鍜屾湵鐗逛漢鐨勪鏡鎵,緇忓巻浜嗕竴孌墊棩瓚嬫販涔辯殑鏃舵湡銆傗淓ngland鈥濊繖涓璇嶆f槸浠庘淎ngles鈥濊屾潵鐨勩傚湪姝ゅ悗鐨勪袱涓涓栫邯涓,渚墊壈閫愭ュ彉鎴愪簡瀹氬眳錛屽苟寤虹珛浜嗚稿氬皬鐜嬪浗銆備笉鍒楅犱漢鍦ㄥ備粖鐨勫▉灝斿+鍜屽悍娌冨皵鍦板尯鐙絝嬬敓瀛樹笅鍘匯傝繖浜涘皬鐜嬪浗涓鍑虹幇浜嗗姏閲忚緝寮虹О闇稿叏鍥界殑鐜嬪浗,鍏堟槸鍦ㄥ寳鏂(璇烘.甯冮噷浜氱帇鍥),鐒跺悗鍦ㄤ腑閮錛堥害瑗誇簹鐜嬪浗錛,鏈鍚庡湪鍗楁柟(瑗挎拻鍏嬫柉鐜嬪浗)銆備絾鏄錛屾潵鑷鏂鍫鐨勭撼緇翠簹鐨勫寳嬈ф搗鐩楁帴鐫鍏ヤ鏡鑻卞浗騫跺畾灞呬笅鏉ワ紝灝界″湪10涓栫邯鏃惰タ鎾掑厠鏂鐜嬫湞鏇懼嚮璐ヨ繃鍏ヤ鏡鐨勪腹楹︿漢騫朵竴搴︾О闇歌嫳鏍煎叞鐨勫箍澶у尯鍩
1066騫村彂鐢熶簡瀵硅嫳鏍煎叞鐨勬渶鍚庝竴嬈℃垚鍔熷叆渚點傝烘浖搴曠殑濞佸粔鍏鐖靛湪榛戞柉寤鋒柉鎴樺焦涓鍑昏觸浜嗚嫳鍥戒漢,鏉ヨ嚜娉曞浗鐨勮烘浖浜哄拰鍏朵粬浜烘潵姝ゅ畾灞呫傚湪闅忓悗鐨3涓涓栫邯涓錛屾硶璇鎴愪負璐墊棌鐨勮璦錛屾硶寰嬬粨鏋勫彈鍒頒簡鑻卞悏鍒╂搗宄″郊宀告墍閫氳岀殑閭d竴濂楃殑褰卞搷錛岀ぞ浼氱粨鏋勫湪鏌愮嶇▼搴︿笂涔熷彈鍒頒簡褰卞搷銆
濞佸皵澹鉶界劧甯稿父澶勪簬鑻辨牸鍏頒漢鐨勫娍鍔涜寖鍥翠箣鍐,浣嗕竴鐩存槸鍑灝旂壒浜虹殑鍫″瀿銆傜劧鑰屽湪1282騫村崲鍩冩灄鐜嬪瓙闃典骸涔嬪悗,鐖卞痙鍗庝竴涓栧彂鍔ㄤ簡涓鍦烘垬褰瑰苟鍙栧緱鑳滃埄,鎶婂▉灝斿+緗浜庤嫳鏍煎叞鐨勭粺娌諱箣涓嬨傚▉灝斿+浜虹殑姘戞棌鎯呯華緇х畫楂樻定,15涓栫邯鍒濈敱嬈ф枃路鏍兼灄寰烽嗗肩殑璧蜂箟渚胯存槑浜嗚繖涓鐐廣1536騫村拰1542騫寸殑鑱斿悎娉曚護鎶婅嫳鏍煎叞涓庡▉灝斿+鍦ㄨ屾斂銆佹斂娌誨拰娉曞緥涓婄粺涓轟竴浣撱
褰撳垵浣忓湪鑻忔牸鍏扮殑澶у氭槸鐨鍏嬬壒浜恆傚叕鍏6涓栫邯,鏉ヨ嚜鐖卞皵鍏扮殑鑻忔牸鍏頒漢鍦ㄥ備粖鐨勯樋鐩栧皵鍦板尯瀹氬眳銆傛礇閿″畨浣忕潃鑻辨牸鍏頒漢,鑰屽▉灝斿+涓嶅垪棰犱漢鍒欑戶緇鍖椾笂鏉ュ埌鏂鐗規媺鎬濆厠鑾卞痙銆9涓栫邯鏃,鑻忔牸鍏板悇鍦板尯鑱斿悎璧鋒潵鎶靛盡鍖楁ф搗鐩椼傚湪鏁翠釜涓涓栫邯,鑻辨牸鍏板綋鏃跺己澶х殑鍚涗富鍥戒竴鐩村▉鑳佺潃鑻忔牸鍏扮殑鐙絝嬨
鑻辨牸鍏頒笌鑻忔牸鍏版渶緇堢殑鑱斿悎琛ㄦ槑,褰撴椂瀹楁暀涓婄殑宸寮傛瘮涔嬩互寰鐨勬皯鏃忎粐瑙嗘洿鍔犺嚦鍏崇揣瑕併傚湪鑻辨牸鍏幫紝浼婁附鑾庣櫧涓涓栧幓涓栧悗錛1603騫寸敱鑻忔牸鍏拌┕濮嗘柉鍏涓(鑻辨牸鍏拌┕濮嗘柉涓涓)緇т綅銆傚嵆浣垮傛わ紝鑻辨牸鍏板拰鑻忔牸鍏伴櫎浜嗗湪濂ュ埄寮椔峰厠浼﹀▉灝旂粺娌繪椂涓搴﹁寮鴻岃仈鍚堝湪涓璧鳳紝鍦17涓栫邯瀹冧滑涓鐩存槸鐩鎬簰鐙絝嬬殑銆傚埌1707騫,鐢變簬鎰忚瘑鍒版洿緔у瘑鐨勬斂娌誨拰緇忔祹鑱斿悎浼氬甫鏉ョ泭澶勶紝鍙屾柟鍚屾剰寤虹珛涓涓鍗曚竴鐨勫ぇ涓嶅垪棰犺浼氥傝嫃鏍煎叞浠嶇劧淇濈暀鑷宸辯殑鍙告硶鍒跺害鍜屽畻鏁欑ぞ鍖恆備絾鏄鍦ㄤ箶娌諱竴涓栧拰涔旀不浜屼笘榪欎袱浣嶆眽璇哄▉鐜嬫湞鏂版暀寰掔粺娌繪湡闂,鑻辨牸鍏板拰鑻忔牸鍏頒箣闂寸殑鍏崇郴緔у紶璧鋒潵錛岃┕濮嗘柉浜屼笘鍏氫漢鍙戝姩榪囦袱嬈″彌涔,璇曞浘鎮㈠嶄俊濂夊ぉ涓繪暀鐨勬柉鍥句簹鐗圭帇鏈濄
鐖卞皵鍏板湪鍏鍏冨墠灝卞嚭鐜頒簡璁稿氱帇鍥,浣嗙埍灝斿叞騫舵病鏈夎兘鍏嶅彈鍖楁ф搗鐩楃殑渚電姱,鍒板叕鍏10涓栫邯鏃剁珶鎴愪簡鍖楁ф搗鐩楃殑涓緇熷ぉ涓嬨
1169騫磋嫳鏍煎叞鐨勪酣鍒╀簩涓栧彂鍔ㄥ圭埍灝斿叞鐨勫叆渚點傝嫳鏍煎叞綾嶆暀鐨囬樋寰烽噷瀹夊洓涓栨巿浜堜酣鍒╀簩涓栨渶楂樼粺娌昏呯殑鏉冨姏,鍥犱負浠栨ヤ簬鎯充嬌鐖卞皵鍏版暀浼氬畬鍏ㄩ『浠庣綏椹銆傜埍灝斿叞澶ч儴鍒嗗湴鍖洪兘钀藉埌浜嗙泿鏍奸瞾鈥旇烘浖鏉冭吹鎵嬩腑錛屼絾鏄鍦ㄤ腑涓栫邯鑻辨牸鍏板嚑涔庢病鏈夊湪姝ょ洿鎺ヨ屼嬌綆¤緰鏉冦
閮介搸鐜嬫湞鐨勫嚑浣嶅悰涓誨共棰勭埍灝斿叞鐨勫懼悜瑕佸己鐑堝緱澶氥傚湪浼婁附鑾庣櫧涓涓栫粺娌繪椂鏈,瀵圭埍灝斿叞閫犲弽鑰呭彂鍔ㄨ繃涓緋誨垪鎴樺焦銆'鎶墊姉榪愬姩涓昏侀泦涓鍦ㄥ寳閮ㄧ殑涔屽皵鏂鐗圭渷,1607騫寸敱浜庢姷鎶楄繍鍔ㄥけ璐ヤ互鍙婇嗗間漢鍑洪,涔屽皵鏂鐗瑰彉鎴愪簡鏉ヨ嚜鑻忔牸鍏板拰鑻辨牸鍏扮殑縐繪皯鑱氬眳鍦板尯銆
鐢變簬鑻卞浗鍐呮垬(1642~1652),鐖卞皵鍏板張鐖嗗彂浜嗗氭¤搗涔夛紝浣嗛兘琚鍏嬩雞濞佸皵闀囧帇涓嬪幓銆1688騫磋┕濮嗘柉浜屼笘琚搴熼化涔嬪悗錛岃嫳鏍煎叞涓庣埍灝斿叞涔嬮棿鐨勬垬浜夋洿鏄涓嶆柇銆18涓栫邯澶ч儴鍒嗛兘鏄鑴嗗急鐨勫拰騫蟲椂鏈熴18涓栫邯鏈錛岃嫳鍥芥斂搴滀負璋嬫眰紼沖畾浣滃嚭浜嗗氭柟鍔鍔涖1782騫達紝鐖卞皵鍏拌浼(寤虹珛浜庝腑涓栫邯)鑾峰緱絝嬫硶鑷涓繪潈錛涘湪瀹娉曚笂涓庡ぇ涓嶅埌棰犵殑鍞涓綰藉甫鏄鐜嬪浗鏀垮簻銆傜劧鑰岋紝璇ヨ浼氫粎浠呬唬琛ㄥ皯鏁扮泿鏍奸瞾-鐖卞皵鍏扮壒鏉冮樁灞傦紝澶╀富鏁欏緬琚鎺掓枼鍦ㄥ栥1798騫村彂鐢熶簡涓嬈¤搗涔,浣嗘病鏈夋垚鍔燂紱1801騫,鐖卞皵鍏頒笌澶т笉鍒楅犺仈鍚堜負涓浣撱
鉶界劧1916騫撮兘鏌忔灄姘戞棌璧蜂箟鑰呯殑璧蜂箟閬鍒頒簡闀囧帇,浣嗘槸鍦ㄧ涓嬈′笘鐣屽ぇ鎴樻湭鏈,涓鑲$О涓虹埍灝斿叞鍏卞拰鍐涚殑娓稿嚮鍔涢噺寮濮嬪硅嫳鍥藉綋灞閲囧彇鍐涗簨琛屽姩銆1920騫撮氳繃鐨勭埍灝斿叞鏀垮簻娉曟堣勫畾瑕佹垚絝嬩袱涓鍦版柟鑷娌昏浼,涓涓璁懼湪閮芥煆鏋,鍙︿竴涓璁懼湪璐濆皵娉曟柉鐗廣傝ユ硶妗堜簬1921騫村湪鍖楃埍灝斿叞瀹炴柦錛屼箤灝旀柉鐗圭渷9涓閮′腑鏈6涓鎺ュ彈浜嗗畠浠鑷宸辯殑璁浼,鍚屾椂鍦ㄨ嫳鍥借浼氫腑浠嶄韓鏈夊腑浣,騫舵湇浠庤嫳鍥借浼氱殑鏈楂樼¤緰鏉冦備絾鏄錛岀埍灝斿叞鍏卞拰鍐涚戶緇鍦ㄥ崡閮ㄤ負浜夊彇鑴辯昏嫳鍥藉綋灞璧㈠緱鐙絝嬭屾垬鏂椼1921騫6鏈堢捐浜嗗仠鎴樺崗瀹氫箣鍚庯紝鏍規嵁鍚屽勾12鏈堢紨緇撶殑鑻扁旂埍鏉$害寤虹珛浜庣埍灝斿叞鑷鐢遍偊錛1949騫磋ヨ嚜鐢遍偊鎴愪負鐖卞皵鍏板叡鍜屽浗銆
嫻峰場緹ゅ矝鍜岄┈鎮╁矝鉶戒笉灞炰簬鑱斿悎鐜嬪浗,浣嗕笌鑱斿悎鐜嬪浗鏈夌潃鐗規畩鐨勫叧緋匯傛搗宄$兢宀涘湪10涓栫邯鍜11涓栫邯鏃舵浘鏄璇烘浖搴曞叕鍥界殑涓閮ㄥ垎銆傞┈鎮╁矝鍦1266騫翠互鍓嶅悕涔変笂涓鐩寸敱鎸濞佽屼嬌涓繪潈,鍒1765騫存渶緇堟墠鐩存帴鐢辯帇鍥芥斂搴滅¤緰銆備粖澶,嫻峰場緹ゅ矝鍜岄┈鎮╁矝閮芥湁鍚勮嚜鐨勭珛娉曟満鏋勫拰娉曞緥鍒跺害,鑻卞浗鏀垮簻鍒欒礋璐i偅閲岀殑闃插崼鍜屽浗闄呭叧緋諱簨鍔
Ⅱ 歐洲歷史上英法等國的國王分別叫什麼
英國國王:
諾曼王朝
1、威廉一世(征服王)(法文:Guillaume le Conquérant; 英語:King William I The Conqueror; 拉丁文:Willielmus Rex Anglorum,1028年9月-1087年9月9日)諾曼底公爵(1035年-1087年)、英格蘭國王(1066年-1087年在位)。 2、威廉二世·魯弗斯 (英文名William II Rufus,約1056年~1100年8月2日),英格蘭國王,由1087年到1100年在位。 3、亨利一世 Henry I (1068年—1135年12月1日),英格蘭諾曼底王朝國王(1100年—1135年在位)。 4、斯蒂芬(英文名Stephen,1096年~1154年10月25日),英格蘭國王,由1135年到1154年在位。
安茹王朝
1、亨利二世(短斗篷)Henry II Curmantle(1133年3月25日—1189年7月6日)是英格蘭國王(1154年—1189年在位),他也是法國的諾曼底公爵(1150年起)、安茹伯爵(1151年起)和阿基坦公爵(1152年起)。 2、理查一世(Richard I,1157年9月8日-1199年4月6日),又名獅心王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是英國金雀花王朝的第二位國王,他在位期為1189年至1199年。 3、約翰(英文名John,1166年或1167年12月24日~1216年10月18日或19日),英格蘭國王,由1199年到1216年在位。 4、亨利三世 (英文名Henry III,1207年10月1日~1272年11月16日),英格蘭國王,由1216年到1272年在位。雖然他的在位時間相當長,他是英格蘭歷史上最無名的國王之一。 5、愛德華一世 (英文名Edward I,1239年6月17日~1307年7月7日),英格蘭國王,由1272年到1307年在位。 6、愛德華二世 (英文名Edward II,1284年4月25日~1327年9月21日),英格蘭國王,由1307年到1327年在位。 7、愛德華三世 (英文名Edward III,1312年11月13日~1377年6月21日),英格蘭國王,1327年到1377年在位。 8、理查二世 (英文名Richard II,1367年約1月6日~1400年2月14日),英格蘭國王,由1377年到1399年在位。
蘭開斯特王朝
1、亨利四世 (英文名Henry IV,1367年4月3日~1413年3月20日),英格蘭國王,由1399年到1413年在位。 2、亨利五世 Henry V(1387年8月9日或9月16日—1422年8月31日)英格蘭蘭卡斯特王朝國王(1413年—1422年在位)。 3、亨利六世 Henry VI (1421年12月6日—1471年5月21日或5月22日)蘭卡斯特王朝的最後一位英格蘭國王(1422年—1461年;1470年—1471年)。
約克王朝
1、愛德華四世 (英文名Edward IV,1442年4月28日~1483年4月9日),英格蘭國王,由1461年3月4日到1483年4月9日在位。 2、愛德華五世 (英文名Edward V,1470年11月4日~約1483年),英格蘭國王,1483年在位。 3、理查三世(英文名Richard III,1452年10月2日~1485年8月22日),英格蘭國王,1483年到1485年在位。
都鐸王朝
1、亨利七世(英文名Henry VlI ,1457年1月28日~1509年4月21日),英格蘭國王,1485年8月22日到1509年4月21日在位。 2、亨利八世(生於1491年6月28日–卒於1547年1月28日)是英國都鐸王朝的第二位國王,亨利七世次子。他自1509年4月22日開始在位。 3、愛德華六世(英文名Edward VI,1537年10月12日~1553年7月6日),英國國王,1547年1月28日到1553年7月6日在位。 4、琴·格蕾或者簡·格雷(可能1537年10月12日出生,1554年2月12日逝世)是一位英格蘭女王。她在位僅於1553年內數日。但她的女王地位有爭論(在位只有九天,一般不正式算作英國女王)。 5、瑪麗一世,(Mary I, 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理論上她是從1553年7月6日, 實際上從7月19日在位一直到1558年11月17日她去世時)。 6、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出生於格林尼治,即今日倫敦的格林尼治,1603年3月24日逝世於薩里),於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
[編輯本段]大不列顛聯合王國
斯圖亞特王朝
1、詹姆士一世(英文名James I,1566年6月19日~1625年3月27日),英國國王,1603年3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並成為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英文名James VI),1567年7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 2、查理一世,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的國王(Charles I,無頭查理,1600~1649,1625~1649在位)。詹姆斯一世之子。 3、查理二世 (King Chales II,復辟,1630~1685,1660~1685在位) 4、詹姆斯二世(KING JAMES II,1633~1701,1685~1688在位) 5、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 (King William III,1650~1702,1689~1702在位, Queen Mary II,1662~1694,1689~1694在位) 6、安妮女王 (Queen Ann,1665~1714,1702~1714年在位)
漢諾威王朝
1、喬治一世 (King George I,1660~1727,1714~1727在位) 2、喬治二世 (1683~1760,1727~1760在位, George II) 3、喬治三世 (King George III,1738年6月4日-1820年1月29日,1760年~1820年在位)是英國及愛爾蘭的國王,漢諾威王朝的第三任君主。喬治二世的孫子,1760年即位,直到1820年去世,終年81歲。 4、喬治四世( King George IV,1762~1830,1820~1830在位) 5、威廉四世 (King William IV1765~1837,1830~1837在位) 6、維多利亞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 1819年5月24日 - 1901年1月22日,1837年~1901年在位) 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也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君主。
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
愛德華七世 (King Edward VII,1841~1910,1901~1910在位)
溫莎王朝
1、喬治五世( King George V1865~1936,1910~1936在位) 2、愛德華八世(King Edward VIII1894~1972,1936年在位11個月) 3、喬治六世(King George VI,1895年12月14日~1952年2月6日),原名艾伯特·弗雷德里克·阿瑟·喬治·溫莎(1)(Albert Frederick Arthur George Windsor)英國國王,1936年12月11日至1952年2月6日在位。他是最後一位印度皇帝(1936-1947)、最後一位愛爾蘭國王(1936-1949),以及唯一一位印度自治領國王(1947-1949)。 4、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陛下(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生於1926年4月21日,1952年2月6日即位),全名伊麗莎白·亞歷山德拉·瑪麗·溫莎(Elizabeth Alexandra Mary Windsor),現任英國君主,是英國和英聯邦15個成員國的國家元首,同時也是英格蘭教會的最高首領。她的頭銜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與其國土和領地之女王,英聯邦元首,(基督教)信仰的保護者」。她於1953年6月2日加冕,是目前在位時間第三長的國家元首,在她作為國家元首的國度中大約生活著1.25億人。
法國國王:
波旁王朝(1589-1848) 1. 亨利四世(1589-1610) 又一位偉大的國王,在繼位之初,為了獲得國內天主教民眾的支持,於1593年毅然再次宣布改宗,改信天主教。不久順利進入巴黎,得到了大多數法國人的支持。1596年,亨利四世擊敗天主教派領袖馬延公爵,摧毀了天主教聯盟,結束了內斗。1598年,將西班牙干涉軍逐出法國,同年頒布南特敕令,給予新教徒相當大的自主權,結束了宗教戰爭。1609年,亨利四世與英國、荷蘭、義大利結盟,准備再次與西班牙開戰,但一年後被刺身死。幼子路易繼位。 2. 路易十三(1610-1643) 初期由其母瑪利亞攝政,1614年親政。後與其母發生矛盾,放逐其母,引起了內戰,直到1620年母子二人方停戰和好。1621年,路易十三的親信律因病死,瑪利亞及其親信黎塞留掌握了大權。黎塞留勵精圖治,努力加強王權。1628年,攻陷了新教徒最後一個堡壘拉羅舍爾,自此法國新教徒不再擁有軍事力量。1630年,黎塞留挫敗了太後瑪利亞企圖推翻他的陰謀,迫使太後及反對派首領逃往國外。後黎塞留使法國加入歐洲的三十年戰爭,反對世仇哈布斯堡家族。但他沒能等到戰爭結束就於1642年病死,其任首相18年,發展工商業,打擊割據力量,貢獻很大。馬薩林繼黎塞留為首相,繼續推行黎塞18年,發展工商業,打擊割據力量,貢獻很大。馬薩林繼黎塞留為首相,繼續推行黎塞留的政策。1643年,路易十三繼黎塞留之後死去,幼子路易繼位。 3. 路易十四(1643-1715) 歐洲著名帝王,號「太陽王」,是法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繼位後因年幼,由其母安娜攝政。法國繼續參與三十年戰爭,並多有勝利。1648年,戰爭結束,法國獲得了阿爾薩斯、凡爾登等大片土地。同年,不滿首相馬薩林統治的巴黎法官發動了第一次投石黨運動,但不久即與王室妥協。1651年,發生了以大貴族為首的第二次投石黨運動,其領袖是三十年戰爭中的名將孔代親王。最終迫使安娜罷免馬薩林。但在後來的權力角逐中,孔代喪失了民心,被迫於年逃出巴黎,投靠西班牙,馬薩林東山再起。隨後,孔代率西班牙軍攻入法國,戰爭持續到1655年,最後法西議和,孔代得到赦免,返回法國。1661年,馬薩林死,路易十四親政,任命柯貝爾為財政大臣,推行重商政策。後法國與荷蘭、西班牙、帝國發生了多次戰爭,法軍屢戰屢勝,獲地甚多。1685年,路易十四撤銷南特敕令,迫使很多新教徒逃離法國。1686年,帝國、西班牙、荷蘭、瑞典等國組織大聯盟共同反法,戰爭持續了十一年之久,法軍雖佔有優勢,但在戰後簽訂的和約中獲益甚少。1700年,西班牙國王病死,遺命其外孫即路易十四之孫菲利浦繼位,引起了各國的極大不滿,戰事再起,英國加入反法聯盟,西班牙則支持法國。但由於缺乏良將,法西軍屢敗,西班牙在尼德蘭和義大利的領地喪失殆盡,法國在海外的殖民地很多也被英國奪走。1713年雙方達成和約,菲利浦成為西班牙國王,但承諾法西永不合並,自此波旁家族進入了西班牙王室。但西班牙在義大利的領地落入了哈布斯堡家族之手。1715年,路易十四病死,其孫路易繼位。 4. 路易十五(1715-1774) 初期由其叔奧爾良公爵攝政。1717年,為解決財政困難,任用蘇格蘭冒險家約翰建立銀行、公司多家,約翰的金融業曾輝煌一時,但終於三年後失敗,使很多中小市民傾家當產。1726年路易十五親政,先後參加了波蘭王位繼承戰爭、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七年戰爭,但均遭失敗,造成國庫空虛,民不聊生,法國在海外的殖民地也全部為英國奪走。1768年,從熱那亞購入科西嘉島。1774年死後由其孫路易繼位,此時的法國已是危機四伏。 5. 路易十六(1774-1793) 繼位時法國財政問題十分嚴重,所以立刻著手解決,但連續撤換了多位財政大臣,都無法解決問題。又於1778年加入美國獨立戰爭,耗費了大量經費。1789年,被迫召開三級會議,以尋求解決財政問題的辦法。 但資產階級提出的條件無法為國王接受,路易十六試圖逮捕其首領人物,但遭到失敗。巴黎人民隨即發動起義,建立了共和國。1791年,路易十六試圖逃出法國,但遭到失敗。1792年,巴黎人民再次起義,攻下杜伊勒里宮,國王被囚禁。1793年,路易十六被推上斷頭台。其正在獄中太子路易被流亡的保皇黨人擁立為國王。 6. 路易十七(1793-1793) 並沒有繼位就死在了監獄里。路易十六逃亡在外的弟弟普羅旺斯伯爵路易遂成為王位繼承人。 7. 路易十八(1814-1824) 被反法聯盟擁立復辟,1823年派兵入侵西班牙,幫助同是波旁家族的西班牙國王復位。1824年病死,其弟查理繼位。 8. 查理十世(1824-1830) 極端反動,1825年頒布賠償法,要求賠償法國貴族在大革命時期的損失,引起全國上下極大不滿。1827年又解散國民自衛軍。1830年頒布敕令五條,妄圖進一步加強專制,巴黎人民隨之發動起義,查理十世下台。其侄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利浦繼任為攝政王。 9. 路易·菲利浦(1830-1848) 比較傾向資產階級,也有一定能力。1832年佔領了安特衛普,1845年,在非洲又侵佔了多處殖民地。1847年,全歐爆發了經濟危機,法國國內也矛盾激化。1848年,巴黎人民推翻了七月王朝,路易·菲利浦逃亡國外。波旁王朝徹底滅亡,共計259年。 波旁王朝在法國的統治結束了,但西班牙的王室仍然屬於波旁家族,並一直延續至今,這恐怕是當初路易十四沒有想到的。
Ⅲ 西方一共出了多少個教皇都是什麼教派的
在一般漢語語境里我們只把天主教的羅馬主教稱作西方教皇,也就是Pope。
事實上像東正教會、科普特正教會、敘利亞正教會也有Pope,但是我們不會在漢語里稱他們為教皇。
所以西方一共出了267位教皇,都是也只可能是天主教的。
更詳細的請見http://ke..com/view/38883.htm#4,我就不復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