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說英國革命是歐洲范圍的革命
英國資產階級通過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推動了世界歷史的發展。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封建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英國與法國,都是歐洲國家,他們的資產階級革命,並沒涉及歐洲以外的國家與地區,僅僅只是歐洲范圍內的革命而已;
這些都在歐洲內,對其他地方沒什麼影響的,望採納。
『貳』 為什麼將英國工業革命稱為革命
革命破壞舊的生產關系,建立新的生產關系,解放生產力,推動社會的發展。
從根本上改革。
英國工業革命
英國工業革命或稱作英國產業革命一般認為是18世紀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的工業革命。英國的工業革命影響了整個歐洲大陸,並帶動了當時許多國家相繼發生工業革命。
背景
隨著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加速了圈地運動,產生了大批無產者。同時海外貿易和殖民地的開發,使大量財富集中到英國資產階級手中。另外經典力學、熱力學等學科的理論創新也為工業革命帶來了契機。 工業革命從英國開始不是偶然的,這是有深刻政治前提、社會經濟前提和科學技術前提的。17 世紀中期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和土地貴族聯盟為基礎的君主立憲制度,從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確立資產階級政治統治的國家。資產階級利用國家政權加速推行發展資本主義的政策和措施,促進了工業革命各種前提條件的迅速形成。
歷程
紡織工業
1733年機械師凱伊發明飛梭,大大提高了織布效率。
1764年-1767年紡織工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提高了紡紗效率。
1769年鍾表匠阿克萊特又發明了水力紡紗機,過了2年,他就在曼徹斯特建立了第一家棉紡廠。
1779年克工人隆普敦又結合兩種紡紗機的優點發明了騾機(mule),後背改良成自動棉紡紗機。
1785年,牧師艾德蒙特?卡特萊特又發明了動力織布機,並且在1791年建造了第一座動力織布機工廠。隨後其他紡織機器相繼發明,實現了紡織行業的機械化生產。當時紡織的動力依靠水力,這限制了工業的發展,於是蒸汽機被發明出來。
1769年詹姆斯?瓦特根據前人的成果,成功發明了單向蒸汽機
1782年又製造出雙向蒸汽機。蒸汽機的出現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發展。
1800年,英國擁有蒸汽機321台、5210匹馬力
1825年猛增到15000台,375000馬力。
運輸革新
1759年 - 1830年英格蘭2200英里的運河。
1807年,美國人富爾敦發明了汽船
1811年英國也開始仿製。在陸路交通方面
1765年英國開始使用鐵軌
1788年開始架設鐵橋。
1814年史蒂芬遜發明蒸汽機車
1825年於英國的第一條鐵路上試車成功。
1844年,英國鐵路已經長達2235英里。
影響
從生產技術方面來說,工業革命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
勞動;從社會關系來說,工業革命使依附於落後生產方式的自耕農階級消失了,工
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
『叄』 英國為什麼較早發生了資產階級革命
英國較早發生資產階級革命有兩個主要原因:
第一,英國的封建勢力相對軟弱,它經歷的時間較短,直至11、12世紀才最後確立。封建專制制度也相對軟弱,都鐸王朝時期(1485-1603)才確立專制制度。英國無常備軍,無權力很集中的官僚機構。英國國王的權力比法國國王的權力差得多,特別是沒有收稅權。另外,英國中世紀史上曾發生過貴族混戰,封建制削弱。這些都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
第二,資本主義很早滲入到農業中,特別是15世紀末開始的圈地運動,促進了近代英國農村土地所有制的深刻變革。圈地運動無情地破壞了傳統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使生產者農民與生產資料土地分離,使英國農村出現資本主義經濟。地主對農民的封建剝削過渡到農業資本家對農業工人的剝削,土地與市場聯系起來,直接被納入資本主義發展軌道,英國農村成為英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向導。
『肆』 英國光榮革命是怎麼回事
答: 英國光榮革命
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統治、防止天主教復辟的非暴力政變。這場革命未有流血,因此歷史學家將其稱之為「光榮革命」。說明君主立憲制政體即起源於這次光榮革命。
當時,支持議會的輝格黨人與部分托利黨人為避免信奉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傳位給剛出生的兒子,而把詹姆士二世廢絀。在廢黜國王之後,他們把王位傳於原本的繼承者,詹姆士二世的女兒瑪麗和時任荷蘭奧蘭治執政的女婿威廉。威廉帶兵進入英國,未發一槍,便使詹姆士二世倉惶出逃。議會重掌大權,而威廉亦即位後成為威廉三世。至此,英國議會與國王近半個世紀的斗爭以議會的勝利而告結束。
1685年詹姆斯二世全然不顧國內外的普遍反對,違背以前政府制定的關於禁止天主教徒擔任公職的「宣誓條例」,委任天主教徒到軍隊里任職。此後進而任命更多的天主教徒到政府部門、教會、大學去擔任重要職務。1687年4月和1688年4月先後發布兩個「寬容宣言」,給予包括天主教徒在內的所有非國教教徒以信教自由,並命令英國國教會的主教在各主教區的教壇上宣讀,引起英國國教會主教們的普遍反對。同時詹姆斯二世殘酷迫害清教徒。還向英國工商業主要競爭者——法國靠攏,嚴重危害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
1688年6月20日,詹姆斯得子。其信仰英國國教的女兒瑪麗沒有希望繼承王位。為防止天主教徒承襲王位,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決定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統治。由輝格黨和托利黨的7位名人出面邀請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蘭執政奧蘭治親王威廉來英國,保護英國的宗教、自由和財產。信奉新教的威廉接受邀請,並於9月30日發布宣言,要求恢復他的妻子瑪麗,即詹姆斯二世第一個妻子所生的長女的繼承權。1688年11月1日威廉率領1.5萬人在托爾灣登陸。消息傳到倫敦,詹姆斯二世出逃德意志,途中被截獲送回倫敦。後經威廉同意,詹姆斯二世逃亡法國。1688年12月威廉兵不血刃進入倫敦。1689年1月在倫敦召開的議會全體會議上,宣布詹姆斯二世遜位,由威廉和瑪麗共同統治英國,稱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同時議會向威廉提出一個《權利宣言》。宣言譴責詹姆斯二世破壞法律的行為;指出以後國王未經議會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效力;不經議會同意不能徵收賦稅;天主教徒不能擔任國王,國王不能與天主教徒結婚等。威廉接受宣言中提出的要求。宣言於當年10月經議會正式批準定為法律,即《權利法案》。
這次政變實質上是資產階級新貴族和部分大土地所有者之間所達成的政治妥協。政變之後,英國逐漸建立起君主立憲制。
『伍』 為什麼英國最先發生資產階級革命
實際上最先爆發資產階級革命的也不是英國,是今天的荷蘭,當時叫尼德蘭。
下面有一種說法。
英國最先發生資產階級革命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英國非高度中央集權的國家,至於為何英國如此,雖然我不喜歡所謂「海洋文明」之說,但不得不以此為因。英國本是島國,這樣的國家有兩個特點會造成中央集權力量弱:1對外貿易的發達,使國王無力將財產控制嚴格,所謂「財力決定權力」,財產的分散與不易控制,使權力不易集中;2對外防守的力量不需很強,試想一個大陸國家,他不可能不常備一些軍隊以防備「友邦」的侵入,從而需要中央集權,越高度集權的國家對戰爭反應越迅速有力,而英國顯然並不會如此。以上因素造成君權的相對衰弱,為了遏制貴族的權力,國王選擇與新興的資產階級某種程度的聯合,從而培養了自己的崛墓人。
二、宗教之爭:不得不又說到英國本是島國,因為古代的交通問題,即使是在當時羅馬天主教一統天下之時,都鐸王朝即已建立國教(英國聖公會),切斷了基督教會與羅馬的聯系,羅馬教庭對之也鞭長莫及,世俗國王成了教會的實際首腦。但好景不長,16世紀初法國人加爾文在瑞士創立加爾文教,並在歐洲范圍內廣泛流傳,其教徒被稱為清教徒,其特點就是:吃苦在前,享樂在後。要求大家積極地工作,但生活上要避免縱情享樂,要盡量盡到自己的義務,與天主教注重儀式不同,更重視精神。當加爾文在瑞士日內瓦任牧師時(經市議會選舉產生),曾因通姦及宗教之爭燒死多人,極其殘酷地對待自由派人士。至今包括英國、美國等許多國家中加爾文教的影響很大。如果諸位有通姦的行為,限於法律他們不會燒死諸位,但會讓你們在他們的目光下自己燒死自己。雖然兩派從現在的觀點看來是半斤八兩,均不如儒學取得統治地位後的溫和,排除異已是血淋淋的、不遺餘力的,但沒有加爾文教,則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無組織學的基礎。
在國王的扶持之下資產階級日益狀大,在國會中勢力日強。14世紀,英國國會獲得了批准賦稅、頒布法律的權力,從此國王想要拿點錢花,均需召開國會。查理一世雖然對國會並不喜歡,因為當時資產階級明顯已經羽翼豐滿,經常不答應要錢的請求―――滴血啊,你以為資產階級的錢掙得容易嗎?就算是答應了也是別別扭扭的,而且常常提出一些限制國王權力的法案。查理一世只要手裡有錢花就樂得國會不開,但錢總有花完的時候,所沒收的天主教在英國的財產早晚有揮霍一空之時,雖然明知召開一次國會自己的利益丟掉一些,1640年查理一世終於挨不下去了,召開了國會。但他沒有想到,此次召開的國會,是為他通往地獄之路打開了一道門。國會的決議與查理一世期望的相反,不僅在錢的問題上「千呼萬喚不出來」,而且在次年提出要求減少國王對工商業的干擾、限制主教權力、改組英國聖公會。智商不低的查理一世當然不會答應,於是國王的騎士們和清教徒的「圓顱黨」發生了戰斗。結果大家都知道:溫和派的克倫威爾領導的新模範軍擊敗國王與激進派,查理一世被殺。據說,當時查理一世被擒後有逃跑的機會,但查理一世拒絕逃走。終於,這個有風度紳士的國王被清教徒們結果。至此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算是告一段落。
此後,全國人民改信加爾文教,在加爾文教的清規戒律之下,保皇黨的支持者不減反增―――可見廣大人民的眼睛還是雪亮的,還是很明白人生極時行樂的道理的。
於是,在克倫威爾死後二年,查理二世於1660年復辟成功,因查理二世無子,其弟詹姆斯二世是天主教徒,為了杜絕天主教恢復的可能性,1679年部分國會代表提出要求取消詹姆斯的繼承權的「排斥法案」,擁護該法的稱為「輝格黨」,反對者稱為「托利黨」。為了保護自身,輝格黨人制定「人身保護法」,規定了逮捕的司法程序,此法對保護人身自由有很重大的意義。英國一向有遵守法律條文的傳統,如果此法在中國發布,則並無太大意義。後來輝格黨執政後,形成法律至上原則,政府受法制約束,行政權受到制約,由此形成英國自由主義傳統的核心。此是後話,我們閑話少說,書歸正傳,1688年,在詹姆斯繼位後3年,發生「光榮革命」,前述兩黨聯合起來,將詹姆斯二世推翻,而奉奧蘭治親王威廉為英王。1689年,威廉接受了<權利法案>,確立了國會的最高權力,至此英國革命終於以資產階級的勝利告終。但英國並未就此成為民主國家,因英國並未實行普選制,對於國會議員還有財產份額的限制。而在宗教上,人們接受了宗教信仰自由的觀點,各種宗教並存,但聖公會仍是最主要的教派,得到國家的支持。
在我們的歷史書上反復強調英國革命的不徹底性,好象革命一定要革了那些反對者的命,當初將查理一世全家殺光光,然後全國大一統方是徹底,真正的除惡務盡,當年加爾文所作所為也不過如此吧?好在英國在政治路線及行為方式上總是偏右,妥協的結果是這場革命雖然時間很長,但較為溫和,沒有發生暴民亂政及濫殺無辜。雙方各讓一步,理智地選擇了總體最佳的結局,也使英國的社會保持了穩定。英國的變化是緩慢的,與法國形成了明顯的區別。自由派對自由的定義分為「消極的自由」與「積極的自由」,英國的自由派人士中推崇消極自由,而歐洲大陸派人士中推崇積極自由,一種是要不要自由是你的自由,後一種則是你必須接受自由,前者想要約束權威本身,而後者想把權威握在自由手上。經過後來法國大革命的教訓,許多人更加接受「消極自由」的觀點,法國人貢斯當問道:一個人對於他到底是被一個全民政府、一個君主、甚或一套強制性的法律所迫害的事實為什麼要那麼耿耿於懷?人們應該尊重別人的觀點,即使你自己覺得「天下我最了不起」。平心靜氣地討論所能達成的效果遠遠勝於試圖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而當時自由派的人士所說:天賦人權、自由是人生而有之的東西,全是神吹鬼扯,只不過是人們的經驗使人們明白這個道理:民主固然可以保護大多數人的利益,但自由是全民所有的,民主是社會穩定的基礎,自由是社會進步的力量,民主看重的近期效應,自由看重的遠期效應,兩者缺一不可。凡是打著大多數人利益幌子聽不進少數人意見的人,多是專制的代表。
激進未必能夠取得長遠的成果,理智的結果是妥協。
『陸』 為什麼只有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
18世紀60年代,工業革命在英國發生了,而工業革命的開展意味著手工勞動轉向了機器生產,給人類帶來了許多便利,促進了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也是人類科技水平的一大進步。那麼,世界上有那麼多國家,為什麼單單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呢?推動工業革命發生的原因有很多,而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以下三個:一是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給工業革命提供了政治環境;二是圈地運動為資本主義提供了勞動力;三是英國的資源豐富。英國的資源也是很豐富的,所以能夠支撐工業革命的開展。英國的資源豐富體現在煤炭和通過商業革命獲取到的紡織原料,同時英國也有著海外市場,這也是能夠推動工業革命的原料。紡織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珍妮紡紗機的發明,而豐富的煤炭也為蒸汽機的改良起到了作用。當然,工業革命在英國發生,還有著其他原因,比如英國推行重商主義,手工業的發展等。
『柒』 英國革命的原因
瘋狂的殖民地掠奪與奴隸貿易,給英國帶來了巨額的貨幣資本,從而為工業革命累積了財力上的准備。從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英國繼續了近三個世紀的圈地運動,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大批廉價的勞動力。並且,英國過去是以國王名義借債,來彌補宮廷財政運轉的不足。1694年,英格蘭國家銀行的成立,標志著由國王債務制度過渡到國家債務制度,這從另一條渠道為工業革命積累了資金。
英國政府大力開拓海外殖民地,積極實行保護關稅制度,為本國工商業尋找海外市場。與此同時,還把從各個渠道聚斂來的財富,絕大部分都用作生產性投資,以轉換為再生產的資本。而法國卻把資金都用來維持費用浩大的軍隊和宮廷享樂,西班牙更是把海外貿易盤剝來的巨額財富,用來購買國外廉價的商品,結果沖擊了本國的市場。
工業革命是以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就是手工工場向大機器工廠的一個飛躍。這個飛躍之所以能夠實現,與手工工場的高度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工場手工業的高度發展是工業革命不可缺少的技術前提。此外,英國為追求更多的利潤,還以滿腔的熱情來關注生產的發展,從而刺激了機器的發明和新科學技術的使用。
早在十五世紀,英國半農半工的農村家庭手工業就非常普遍,最初主要是毛紡織業。這種家庭的毛紡織手工業,後來隨著農民的貧富分化,而發生了改變。很多家庭手工業者變成了為商人進行原料加工的僱傭勞動者。於是,呢絨商人們逐漸把單獨的家庭手工業聯系起來,便形成了毛紡織業的手工工場。這種手工工場有分散的和集中的兩種形式。
在十六世紀時,分散的手工工場佔主要地位。隨著圈地運動而使喪失土地的農民日益增多,由大商人所創辦的集中的手工工場便逐漸發展起來,達到了僱傭一千名以上工人的規模。到十七世紀時,僱傭幾百名工人的手工工場已經非常普遍了。這些手工工場並不限於毛紡織業,在采礦、冶金、制鹽、造紙、玻璃、制硝、啤酒等部門,都建立起很大的手工工場。
英國工場手工業的發展,不僅表現為生產規模的擴大,而且還表現為技術上的巨大進步。英國手工工場在生產技術方面的進步,與歐洲大陸上的大量工匠遷居英國有著密切的關系。在中世紀末期,法國與尼德蘭等國在手工業技術方面,特別是絲織業技術方面,都比英國進步,擁有很多技術熟練的工匠。但是不斷發生宗教戰爭,迫使許多信奉新教的熟練工匠逃亡到英國避難。
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西班牙鎮壓尼德蘭革命時,也有大批尼德蘭工匠逃往英國,從此以後就在英國東部地區定居下來。當時,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允許這些工匠定居下來,條件是每一戶外來工匠必須負責培養一名英國學徒。這些技術熟練的工匠湧入英國後,對於改良和革新英國的手工業技術,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並且使英國新建了一些過去沒有過的工業部門。英國的染織業¸製糖業¸陶瓷業的發達,就是同尼德蘭工匠的貢獻分不開的。
在十七世紀以後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各種工業部門中,棉紡織業發展得尤其迅速。十八世紀初,運到英國加工的棉花只有一百萬磅,但是,隨著國內外市場的擴大,手工工場的生產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資本家為了追求越來越多的利潤,除了增加工人以擴大生產規模外,迫切希望改革生產技術以提高勞動生產率。
1733年,機械師約翰·凱伊發明飛梭。凱伊發明飛梭以後,一個織布工人可以做過去兩個工人的工作,使效率提高了一倍。後來, 凱伊的兒子又加以改進,發明了上下自動的杼箱,使用起來更為方便,織布能力更為提高。由於織布效率提高,出現了極其嚴重的紗荒。
由於棉紗供應不足,出現了紡與織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很長時間沒有得到解決,有些棉布工廠因缺紗而停產。棉紗價格猛烈上漲,接著紡紗工人的工資也提高了。這種情況,對於追逐利潤的資本家來說,是不能忍受的。為了解決棉紗不足的問題,政府也採取了各種措施。1761年,英國「藝術與工業獎勵協會」兩次懸賞,徵求新式紡紗機的發明。
1764年,蘭開夏郡內的詹姆士·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珍妮紡紗機的發明是棉紡織技術上一個巨大的飛躍,使棉紗的產量迅速提高,引起了紡織業的一系列變化,並且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影響。因為棉紗生產成本的減少,也就使布匹的價格隨之降低,從而使布匹的需求量增大,這樣就需要更多的織布工人。
由於織工工資跟著棉布需求量的增長而提高,就使得原來兼營農業的織工逐漸拋棄農業,成為專靠工資收入的工薪階層。同時,珍妮機的使用排擠了舊式紡車,使那些買不起珍妮機的原來從事家庭手工業的紡工也放棄農業,到擁有珍妮機的人那裡去工作,從而成為雇傭工人。紡工和織工放棄的土地就為農業資本家所收買,小自耕農無力與資本主義大農場競爭,他們逐漸受到排擠而破產之後,也就淪落為農業或者工業中的無產者了。
珍妮紡紗機雖然大大提高了棉紗產量,但紡出的紗不結實,細而易斷。由於珍妮機帶動的沙錠日益增多,卻需要手工來搖轉紡輪,這樣就使人力越來越難以勝任。於是,便需要在質量和動力方面加以改進。1769年,鍾表匠理查德·阿克萊特發明了水力紡紗機。這種機器用水力推動,機器上安裝著許多滾軸,旋轉很快,紡出的紗質地堅韌。
由於水力紡紗機體積大,又必須設置在可以利用水力的地方,因此,它就不能象舊式紡車或珍妮機那樣安裝在家庭內,而必須建立廠房,集中工人進行生產。這樣,就為工廠制度的確立奠定了基礎。1771年,阿克萊特建立了第一個棉紡廠,成為最早使用機器生產的工廠主。水力紡紗機紡出的紗線雖然結實,但是很粗糙。因此,還需要繼續進行技術革新,以提高棉紗的質量。
1779年,工人賽米爾·克隆普頓發明了騾機。騾機綜合珍妮紡紗機與水力紡紗機的優點,紡出來的棉紗既結實又精細。此外,還提高了紡紗的效率,最初,騾機帶動二三十個紗錠,後來隨著機器的改進逐漸增加,到十八世紀末,已經有了能夠帶動四百個紗錠的紡紗機了。自從騾機發明與廣泛應用以後,集中從事生產的紡紗工廠迅速增加起來。
棉紗產量的大幅度增加,把織布拋到了後面,於是,紡與織之間又出現新的脫節現象。這種情況下,迫切需要改良織布機。1785年,牧師埃德門特·卡特萊特發明了用水力推動的織布機。但是,這種機器非常呆笨,銷路不廣。後來,經過拉德克利夫、霍洛克斯等人的改進,這種織布機才日益完善,逐漸推廣應用。
1803年,拉德克利夫還發明了一種整布機,霍洛克斯又發明鐵制的織布機器。經過改進的自動織布機,比手工織布提高了四十倍的效率。棉紡織業機器的使用又引發了其他行業的連鎖反應,不久在採煤、冶金等許多工業部門,都陸續有了機器生產。隨著越來越多的工業部門實現了機械化,一個新的課題又擺在人們面前,這就是動力問題。
眾所周知,水燒熱了之後就膨脹為水蒸汽。事實上,這個道理人們在很早就知道了。約在公元前二世紀末,亞歷山大里亞的赫羅,就認識到蒸汽的動力作用。在他的著作中,記載了他曾經製造過一種利用水蒸汽旋轉的玩具。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嘗試過設計一種利用蒸汽開動大炮的圖紙。然而,為了工業的目的把蒸汽用來作為動力的試驗,則是從近代才開始的。
法國物理學家尼斯·帕旁稱得上是第一個蒸汽力的實驗者,他於1680年在英國試驗成功第一台可以把熱能轉變為機械能的蒸汽泵。但是,帕旁的發明並沒有實際用於工業上。1698年,英國人托瑪斯·塞維利發明了利用蒸汽力而製成的抽水機,但是不夠堅固,經受不住大量蒸汽的壓力,常常破裂。1705年,鐵匠托馬斯·紐科門在塞維利抽水機的基礎上加以改進,製造出了第一台真正可用作動力的蒸汽抽水機。
瓦特在格拉斯哥大學擔任製造和修理自然科學儀器的工作時,注意到紐科門式蒸汽機之所以浪費很多熱量和時間,是因為汽缸里既要產生蒸汽,又要注入冷水。1765年春,瓦特終於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安上一個隔離式冷凝器裝置後,蒸汽不是在汽缸內冷卻凝固,而是讓蒸汽通過一個閥門,進入一個單獨保持冷卻的冷凝器,這樣就不需要降低汽缸的溫度,真空也能夠不斷產生。
1769年, 瓦特製成第一台蒸汽機。這一年,瓦特以發明分離冷凝器,獲得他在革新紐可門蒸汽機過程中的第一個專利。但這種蒸汽機仍無法克服紐可門蒸汽機只作往返運動的缺點,不能使蒸汽機變成能帶動各種工作機的原動機。1781年,瓦特研製出一套齒輪聯動裝置,可以將活塞的往返直線運動,轉變為輪軸的旋轉運動,他因此獲得了第二個專利。
接著,為了進一步提高效率,增大蒸汽機的動力,瓦特對汽缸本身進行了分析與研究。1782年,瓦特試制出一種帶有雙向裝置的新汽缸,把原來的單向汽缸組裝成雙向汽缸,並首次把引入汽缸的蒸汽,由低壓蒸汽改為高壓蒸汽,他也因此取得第三個專利。
1784年,經過再次改進的蒸汽機,不僅能夠適用於各種機械運動,而且還增加了一種自動調節蒸汽機速率的裝置。1785年,一個使用瓦特蒸汽機的紡紗廠建成。很快,蒸汽機在棉紡織業、毛紡織業、采礦業、冶金業、造紙業、印刷業、陶瓷業等工業部門,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瓦特蒸汽機的問世,解決了工業發展中的動力問題。從此以後,只要有煤作為燃料,就可以開動蒸汽機。並且,工廠也是根據需要建立起來,而不再受河流水力的限制。馬克思說:「瓦特的偉大天才表現在1784年4月他所取得的專利的說明書中,他沒有把自己的蒸汽機說成是一種用於特殊目的的發明,而是把它說成是大工業普遍應用的發動機。」
蒸汽機的發明使機械化生產沖破自然條件的限制,是人類社會進入機械化時代的標志,從而大大加速了工業革命的進程。蒸汽機的廣泛利用,出現了發明和使用機器的熱潮,促使工業革命轟轟烈烈開展起來。
英國到處建立起大工廠,那些高聳入雲的煙囪噴出縷縷煙霧,龐大的廠房發出隆隆的轟鳴,打破了原來中世紀田園生活的恬靜。以此為標志,歷史跨入一個新的時代,人類社會由此進入了蒸汽時代。
煤炭可以說是近代工業的食糧,如果沒有煤,就沒有大機器工業的發展,也就沒有工業革命。正因為英國的煤炭儲藏量非常豐富,所以才支撐著英國工業革命的蓬勃發展。在中世紀,由於燒煤使空氣污染,封建統治者嚴厲禁止採煤。然而,由於工業革命的興起,英國對於煤炭的需求擴大,煤炭工業迅速發展。1846年,英國煤炭年產量已經達到四千四百萬噸,成為歐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產煤國。
隨著工業生產中機器生產逐漸取代手工操作,傳統的手工工場無法適應機器生產的需要,為了更好地進行生產管理,提高效率,資本家開始建造廠房,安置機器,僱用工人集中生產,這樣,一種新興的生產組織形式工廠出現了。工廠成為工業化生產的最主要組織形式,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1840年前後,英國大機器生產已基本取代工場手工業,用機器製造機器的機器製造業也建立起來,工業革命基本完成,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機器的廣泛使用,根本改變了工業的技術面貌,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工業革命造成的生產力大發展,使英國出現了空前的繁榮。
『捌』 為什麼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在英國
原因:英國最早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光榮革命),為工業革命的開展提供了保障。圈地運動使眾多農民失業,提供了大量勞動力,同時也積累了大量資本。工場手工業的蓬勃發展,為機器的發明和應用創造了條件。自然科學的發展及其成就,特別是牛頓的力學和數學,為機器的產生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
英國是人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因此,英國工業革命不僅對本國的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而且對其它資本主義國家以至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指18世紀60年代從英國發起的技術革命,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這不僅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
第一次工業革命革命是以工作機的誕生開始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志的。這一次技術革命和與之相關的社會關系的變革,被稱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或者產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從社會關系來說,工業革命使依附於落後生產方式的自耕農階級消失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
第一次工業革命大大密切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很快成為世界霸主
『玖』 為什麼說英國革命是「歐洲范圍內的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為英國建立了歐洲經濟霸主的地位進而在全歐洲范圍掀起了一場工業熱潮,促使歐洲其他國家紛紛發展工業,發展資本主義。
『拾』 為什麼革命由英格蘭開始
樓主說的是資產階級革命嗎?其實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的國家不是英國,而且荷蘭的尼德蘭。至於英國為什麼可以,一是因為新航路的開辟使大西洋沿岸的英國逐漸成為了貿易中心,二是因為圈地運動使資本主義的發展獲得了大量資本和自由勞動力,三是英國的海外掠奪和海外貿易發達,四是封建的斯圖亞特王朝對資本主義發展嚴加阻撓,五是資本主義的發展使得資產階級要求在政治上獲得更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