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國的「群體免疫法」驚動世界,歷史上有成功的案例嗎
新冠疫情目前已經席捲了全球,面對疫情,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採取的都是嚴防嚴控,用經濟損失換取人民的生命。但是也有英國這樣的例外採取的是“群體免疫法”,就是讓大多數國人感染上新冠病毒,用人體自身的免疫力對抗病毒。當然,到今天為止,英國應該是放棄了這種做法,因為太違反人性。那麼,人類歷史上,有用“群體免疫法”對抗病毒並成功的嗎?
澳洲野兔
對於“群體免疫法”是否科學,英國網路上一位網友是這么說的:如果是科學的話,應該先用狗做實驗,而不是直接用在人類身上。也有網友推測可能是英國政府覺得老百姓太不聽話,用“群體免疫法”的噱頭恐嚇自己的人民,讓他們不要出門、不要聚集。這種恐嚇目前來看還是比較成功的,因為與同在歐洲的法國、義大利等國相比,英國人出門聚集的人明顯較少。
㈡ 是什麼讓英國在用群體免疫方法,他們有資本嗎
讓英國用群體免疫的方法其實也是因為英國沒有別的辦法了。英國目前的醫療水平以及醫療設備都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已經沒有能力完全接受和治療所有的確診病人,其實也就是說政府對目前的狀況已經沒有辦法了,但是如果直接不管民眾的死活肯定會引起暴亂,因此他們才會提出群體免疫的概念。
但是一個月以後病毒就會大量死亡,這些病人也會得到治癒,再加上身體已經有了抗體,所以說病毒疫情也算是過去了。其次英國的民眾對於這個病毒的認識還沒有那麼高,只不過把這個病毒當成了普通的流感病毒,在國內的重視程度並沒有中國那麼高,因此這樣的決策也不會引起英國民眾的反對和暴亂。
在英國還是存在可以推行的可能性的,這樣的政策如果在中國肯定是無法推行的。但是在英國的話只要英國國民沒有意見就完全可以推行。
㈢ 英國採用群體免疫策略,有可能帶來哪些影響
英國公開宣布採取“群體免疫”的策略來對付新冠病毒,雖然是英國的無賴之舉,但這樣的豪賭未免也太“無能”了,當地時間14日,英國有超過10萬人在請願書上簽字,呼籲Z·F積極採取措施,防止疫情的蔓延。
群體免疫:指人群或者其他生物群體對傳染病具有抵抗力,一般來說群體中60%~80%的個體對某種傳染病具有抵抗力,那麼該傳染病就很難大規模爆發,因為每個感染者周圍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具有了抵抗力。
唯一的希望就是研製出疫苗,可是疫苗的研製速度根本趕不上RNA病毒的變異速度,就如季節性流感一樣,最終的結果,就是英國被孤立,同時將在經濟、外交、國際地位上大幅下滑,一代“日不落”帝國將徹底隕落。
英國採用群體免疫策略,本質原因是這樣的富裕國家捨不得拿出資源來對抗病毒,反而想利用病毒優化年齡結構,這個方法本身就是反人類的,一旦失敗英國將付出慘痛代價,即便成功,也可能在其他方面損失重大,既然英國選擇了走這條路,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㈣ 為什麼國外能接受群體免疫,老外的心有多大
答:關於這個問題,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因為他們了解英國人!因為英國人面對環境的變化,都講究一個「適者生存」,這個在今年就被叫做群體免疫了。
英國人這一套群體免疫是英國自古以來的法則,早在圈地運動時期,官僚們就和地主勾搭在一起,搶那些貧窮農民的土地,讓他們連佃戶都當不了,好騰出土地來養羊、賣紡織品。群體免疫其實只是一個下下策的無奈之舉,與其說是崇尚,不如說是無能為力,試問有哪一個國家在他醫療資源充沛的情況下會放棄救治本國人民的生命?顯而易見,西方的發達國家如英國 之所以要實行群體免疫,實際上是醫療資源跟不上累計確診人數的上升。首先他們沒有像中國這樣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中央統籌兼顧的一盤棋的對待疫情,遏制其暴發式增長,中央一聲令下,10天建兩所超大型的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幾十座方艙醫院。一聲令下就可以讓一個14億的人口大國全面進入戰疫情狀態,宅在家中。其民眾配合程度,速度之快,規模之大,效率之高,舉世罕見,舉世無雙!這也是中國可以取得疫情基本勝利的最根本原因——制度優勢!然而西方的抗擊疫情的舉措卻讓我們大跌眼鏡,就像英國媒體說得那樣:「別說建設那樣的醫院,就是打算要不要建設的提議都要商量一個月!」,還有扯皮效率低下如美國政府——市政設施的一個項目如肯尼迪國際機場的跑道破舊不堪也扯皮多年,毫無動作……
其次「群體免疫」在英國歷史上是有過成功案例的,這為英國提供了參考範例!如一百年前1918年的肆虐全球的西班牙大流感。
再者,群體免疫,也有一定的科學依據!最新科學研究表明:新冠病毒雖然傳染渠道多樣,傳染能力超強,傳染系數超過3(R>3,一個病毒攜帶者可以傳染3-4人)但卻是一種自愈性疾病,青壯年自我隔離休養大部分可以自愈。只要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感染產生抗體,剩下的人即使不打疫苗也可以免受感染。但是代價也是沉重的,歐洲作為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老年人口佔比達到兩成,而新冠病毒對老人致死率可達百分之十,這還是保守估計(義大利舉全國醫療力量全力救治也早已突破這個比例)。英國人口8900萬來算。結果也要死去40萬人!這不,近期集體免疫的舉措宣告破產了!畢竟代價實在太大了,就像一個英國媒體的主持人諷刺的一樣:政府就是在拿人民生命當做小白鼠來做實驗呢!懸崖勒馬,亡羊補牢雖為時不晚,但是這確確實實給英國早期防控的帶來了巨大隱患,致使一大部分人成為病毒攜帶者,潛伏者,這無疑是讓大好的窗口期給浪費了
㈤ 英國首席科學顧問為什麼會提倡通過感染病毒獲得群體免疫
3月13日,英國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蘭斯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表示,目前採取的防疫措施中,包括需要約60%英國人感染輕症新冠肺炎,來獲得群體免疫,從而達到保護全體英國人的目的。此言一出,在網上立即掀起了軒然大波,有網友甚至藉此調侃說:我以為英國只是想脫歐,沒想到他們原來是想脫離地球。不過言歸正傳,瓦蘭斯的這番言論其實也並非天馬行空突然想出來的,事實上早在300年前,英國人就曾干出過這樣的事情。
在醫療條件尚且落後的十八世紀,通過天花接種來激發自身免疫力的方法既是無奈之舉,也是沒辦法中的辦法。值得一提的是,感染輕型天花病死率為0.1%-1%,也就是說選擇天花接種也可能出現“翻車”情況,一個原本健康的人在小概率情況下會因天花接種導致病情惡化,結果悲慘地死去。因此這種選擇主動引發感染的方式其實也有點“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意思。
十八世紀末期,英國醫生愛德華·琴納發現奶牛身上的牛痘病毒與引起人類天花病的天花病毒具有相同抗原性質。人接種牛痘只會產生輕微不良反應,之後就能對天花病毒產生免疫力。與過去的接種天花相比,接種牛痘幾乎不存在風險。自此,傳播了數千年之久的天花病毒終於在牛痘問世後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愛德華·琴納也因他的這一偉大發現被後世譽為“免疫學之父”。
參考文獻:《瘟疫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