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脫歐博弈如何看待

英國脫歐博弈如何看待

發布時間:2024-06-24 06:06:09

A. 英國脫歐正在進行時,這對整個世界的影響是好是壞

英國脫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對歐洲局勢乃至整個世界格局都具有重要影響。回顧漫長的英國「脫歐」之路,雙方並不是第一次在政府層面達成「脫歐」協議。

所以說,英國脫歐,是一件長時間沒有解決的事情,它必將成為今後歐洲局勢難以解決的一個問題。

B. 英國為什麼要退出歐盟_具體原因是什麼

脫歐公投,指就英國是否脫離歐盟進行的公投。英國為什麼要退出歐盟?英國公民為什麼很多都支持脫歐呢?下面我整理了英國退出歐盟的原因,供你參考。

英國退出歐盟的原因

一、現實利益層面:

在歐盟的預算里,英國繳納的比例大約佔1/8,僅次於德法列第三位。但是,相比德法兩國利用歐元區內的有利地位,通過歐元區內的差異化利率政策,在製造業,服務業上都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反之,英國因為依然處於歐元區外,並未得到與付出相稱的好處。如今,德法主導的歐盟卻一下子要英國拿出20億歐元補繳歐盟的預算。20億歐元對英國政府來說不是一個小數字,如果卡梅倫拿出這筆錢,那將會大大影響選情。所以,卡梅倫這么震怒,要搞退出歐盟公投,是有切身利益的。

二、歐盟主導權之爭:

德法主導的歐盟之所以讓英國補繳20億歐元費用,正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根本目的並非這20億歐元。那是為了什麼呢?是為了讓英國承擔更多責任,通過承擔更多責任,迫使英國放棄英鎊,統一使用歐元,進入歐元區,從而斷掉在歐美間騎牆的好處,一心撈取歐元區的好處。在英國人看來,一旦英國進入歐元區,相當於他們將命運主導權交給了別人。英國人和德、法等國在這方面有著極深的隔閡,這種隔閡來源於歷史、 文化 、宗教等方面。

我們知道,統一的歐洲是一兩千年來歐洲人追求天下一統的理性產物,英法兩國為了爭得主導權打了數百年。著名的百年戰爭就是在英法之間展開的,雙方從1337年打到1453年,打了116年。後來,七年戰爭還是英國和歐洲大陸國家為爭奪勢力范圍進行的戰爭,美利堅合眾國就是七年戰爭的產物。

與德法等大陸國家相比,英國長期游離於歐洲大陸之外,是海洋殖民帝國,英國對歐洲大陸的統一或一家獨大一直保持高度警惕。警惕的原因是,一旦歐洲大陸整合成一個國家,那麼英國在歐洲將很難再有話語權,英國不過是一個小島,被吞並就只是時間問題了。作為孤懸於大陸之外的島國,英國是通過歐洲大陸的分裂來獲得對歐洲的影響的,也是通過分化歐洲大陸來獲得自我保全的。

事實上,如今的美國孤懸於歐亞大陸之外,也是通過分化歐亞大陸上的各個國家勢力來主導歐亞大陸的,所採取的就是大英帝國過去的戰略戰術。作為央格魯撒克遜人的後裔,他們是一脈相承的。

所以,作為英國來說,不希望歐洲大陸繼續進一步整合順理成章。在這方面,英國和法、德等國存在本質性分歧。這也是為什麼英國加入了歐盟,卻一直保留英鎊而未加入歐元區的根本原因之一。

如今,德法要通過讓英國承擔更大責任的方式,一步步地收縮英國的權力,最終迫使英國加入歐元區,在政治戰略上是動了英國的根。面對這種情況,英國必然會反彈並試圖阻止。這也是為什麼20億歐元本不該鬧出這么大動靜,卻最終惹出這么大波瀾的根本原因。如若英國爽快地同意了這20億歐元補繳,那麼接下來德法主導的歐盟就還會有更進一步的動作。站在英國角度,英國必然阻止這一切的進一步演化。

當然,站在德法角度看,英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作為歐盟三大國之一,如果遲遲不能加入歐元區,遲遲不能和整個歐洲站在一起,歐盟進一步推進整合就會面臨巨大阻力。在這種情況下,才會有所謂20億歐元的預算補繳。法德德國主導的這一動作,是要進一步加強歐盟的權力,進一步對整個歐洲進行整合,這正是英國所不願意接受的,也是雙方沖突的根源。

看看德法兩國領導人的表態,法國總統奧朗德警告英國這會損害英國的核心利益,而默克爾反擊的威脅意思是,如果英國繼續阻止歐盟的進一步整合,那麼英國退出就退出吧。這種博弈,在未來三年的博弈將會很激烈,無論2015年英國哪個政黨贏得大選,都不會改變這一格局。英國和法德等國,必然有一個溝通和妥協的過程。

三、西方主導權之爭。

近代西方,一戰以前一直是歐洲主導世界,雖然存在著英法長期的爭奪以及後來英法德等國的爭奪,但數百年來主導權都在歐洲列強手中。到了20世紀,歐洲列強的矛盾終於激化,最終鬧出了一戰和二戰。兩次世界大戰,歐洲元氣大傷,發展起來的美國乘機上位。

美國上位雖然讓歐洲人有些不爽,畢竟大家都是西方,價值觀相似,在全球的利益基本一致,何況二戰之後歐洲亟需美國幫助復甦經濟。但是,歐洲人也充分認識到,主導權易主的根本原因是內耗,通過戰爭統一歐洲是完全不現實的,千百年來已經證明這一點,更何況兩次世界大戰的重創已讓整個歐洲雄姿不再。所以,二戰後,歐洲大陸的主要國家很快成立了歐共體(英國加入較晚,1973年才加入)。歐共體發展到1991年,成立了歐盟,歐元正式啟動。1999年1月1日,歐元在歐盟各成員國范圍內正式發行,歐盟整合進程加速。

事實上,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美歐在西方主導權方面就開始存在了一些分歧,待歐盟成立、蘇聯解體,這種分歧明顯加大。過去20餘年,美歐在這方面沒少暗戰。1999年北約空襲並肢解南斯拉夫,其中一個目標就是針對歐元(表面上是北約東擴和幫助歐盟東擴,但實際上這也是美國借力打力遏制歐元誕生的一場戰爭),歐元流通因此被迫推遲到2002年1月1日才正式流通,比1999年1月1日發行歐元整整晚了3年。而且,那次發行,還是折價發行的,這就是後來歐元為何大漲的根本原因。更為嚴重的是,一直到今天科索沃戰爭對歐元都有嚴重陰影,這也一直是歐元區很難在國際范圍內進一步替代美元的另一個原因。

2008年因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風暴後,美國實力大幅衰退,歐洲在這種情況下加速整合。特別是在歐債危機爆發後,德法借機更加快速地收繳危機爆發國的權力,歐盟整合進程明顯加速。歐盟的這種整合,讓美國如坐針氈。之所以如此,原因是西方資本一定會選擇一個寄體,不是美國就是歐洲,若歐洲整合得非常好,那麼西方資本完全可能因為美國衰落而全面返回歐洲。若真的這樣演繹,美國將會喪失西方主導權。為此,美國必然破壞歐盟進一步整合的進程。

就當前國際局勢,站在世界角度,美國必然分化歐亞大陸諸國,目的是維持美國對歐亞大陸的主導權和保持未來對歐亞大陸的主導能力;就歐洲地緣局勢而言,站在英國的角度,如果英國要想保持對歐洲的足夠大的影響力,就必須分化歐洲大陸的進一步整合。所以,在這方面,英國和美國兩者戰略是一致的。

而且,在世界范圍內和在歐洲,英國保持其影響力很大程度上是“狐假虎威”於美國,是借美國之力來發揮自己的影響,分得美國主導規則下的一杯羹。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扮演著美歐中間角色,英國在二戰後一直是兩邊通吃。如今,德法主導的歐盟,要收英國的權,斷英國“狐假虎威”美國的路,這是英國所不能接受的。

如此一來,英國必然會在歐盟進一步整合上扮演“絆腳石”的角色。英國為何搞一出蘇格蘭公投?就是要在英國國內、歐洲內部製造歐盟整合的反作用力,激發歐洲分化的力量,從而進一步阻礙歐盟整合。當然,放在世界范圍內,這也是有利於美國的一種玩法。

英國退出歐盟的利弊

英國退歐能得到什麼好處

英國可能會成為第一個用到《里斯本條約》第50條“退出歐盟”這一條款的成員國。退出歐盟的第一個好處就是每年能省下為歐盟財政交納的80億英鎊(合100億歐元),這筆錢相當於英國國內生產總值的0.5%。農業占歐盟財政支出的40%,如果英國不用再實行歐盟共同農業政策,農產品價格可能會有所下降,但也可能會損及原本獲得高額補貼的威爾士農民和北愛爾蘭農民。

但比起錢這個理由,“主退派”的最大動機在於擺脫歐盟一大堆繁文縟節的束縛。持這種觀點的政客們認為,這涉及英國議會恢復立法主權的問題,因為英國70%的法律是依照布魯塞爾制定的。結果,英國的經濟增長和行動自由就受到了歐盟技術、社會、環境和競爭條例的制約,這些條例總是被認為要麼沒用,要麼有害。

疑歐派還想恢復邊境管制。歐盟新成員國波蘭和羅馬尼亞人口的居住自由引發爭論。在英國,歐洲移民占移民總數的比例已經超過1/3。戴維卡梅倫沒能實現將凈移民人數減少一半這一目標,無法阻止歐洲移民湧入英國。總之,衰老的歐洲受歐元區停滯與南歐國家危機所累,“主退派”要掙脫桎梏,努力深化與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國家以及傳統的英聯邦夥伴國家和美國的關系。榮獲英國經濟問題研究所“最佳退歐方案獎”的一份 報告 指出,這場退出如果運作得好,也許能將英國國內生產總值提高1.1%。最可能的情況是僅提高0.1%。但如果談判的結果不好,國內生產總值則可能下降2.6%。

英國退歐會遭受什麼損失

英國退出歐盟所要面臨的最大風險體現在對外貿易和經濟吸引力的前景上。英國出口額的一半以上是通過與歐盟貿易實現的,約為國內生產總值的15%。英國自然不能再進入大市場,歐盟與其他區域或第三方國家簽署的貿易協定也將不再惠及英國。倫敦經濟政治學院認為,英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可能會因此下降1.1%到3.1%。生產率也會下跌,導致國內生產總值下降9.5%,前景之黯淡足以匹敵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英國財政部的研究顯示,退歐將直接涉及330萬個工作崗位。

歐洲改革中心在深刻研究了退歐的後果之後強調:“英國的歐盟成員國身份極大地推動了英國的貿易和投資。英國是非歐盟成員國為在單一市場內尋求基地而進行的直接海外投資這一方面最大的受益者。英國如果退出歐盟,那麼對於那些希望與其他歐盟國家做貿易的企業而言,英國這塊投資之地就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了。”包括日產自動車公司以及印度塔塔集團旗下的捷豹和路虎在內的幾家汽車製造商已經表示,如果英國不再身屬歐盟,那麼在英國投資一事就要猶豫猶豫了。

>>>下頁分享的是英國退出歐盟的影響

C. 入會47年的英國為什麼一定要脫歐

1月31日,歐洲發生了一件歷史性事件,英國正式脫離歐盟。

歐盟,全稱為歐洲聯盟,這個歐洲跨國家大型組織的形成具有深刻的歷史原因。由於一戰、二戰給歐洲帶來了極大的打擊,二戰後的歐洲掀起了一股統一的思潮。

2019年7月24日,鮑里斯·約翰遜接任特雷莎·梅,成為英國新一任首相。約翰遜上任後,強硬的推動脫歐進程,經過激烈的博弈後,最終英國國內達成共識,英國脫歐在2020年初成為現實。

英國脫歐對歐洲及整個世界的全球化進程都是一次重大的打擊。英國自身雖然可以獲得一些短期利益,比如省下了每年的會費(約80億英鎊),並且可以將難民拒之門外。但從長期來看,英國自我孤立於歐洲大陸,實在難料禍福。可能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英國此次脫歐的影響才能真正顯現。

D. 首次會談大敗而歸,英國脫歐之路有多難

布魯塞爾當地時間6月19日上午11時(北京時間下午5時),英國「脫歐」談判正式在歐盟總部啟動,這場註定漫長而痛苦的馬拉松式博弈終於正式開始。

這一勝利主要體現在談判時間表上。英國政府在過去幾個月以來最堅定的要求,就是盡快與歐盟簽訂新的自由貿易協定,以便盡量減少脫歐對英國經濟的沖擊。為此,戴維斯強調雙邊貿易磋商應與公民權益安排等問題「同步進行」。但是在談判首日,英國方面就在此問題上做出了讓步。

E. 怎麼深度理解英國脫歐

脫歐公投讓全世界的眼光再次聚焦到這個昔日的日不落帝國。關於英國脫歐對世界的影響,這段時間以來分析的文章很多;但是對於英國自身,似乎大家都多少帶有一種輕視,甚至嘲諷。
在有些國人眼中,英國早就淪落為一個二流國家,美國的跟班,歐盟的攪屎棍,如果真的脫離歐盟,那就徹底成為三流國家,卡梅倫同志玩大了。
其實這個印象是不對的。二戰之後,英國仍然是國際牌局上的主要玩家之一。國際牌局本來就是大國游戲,能坐上去的玩家數量一個手掌就能數完,二戰後英國國力大降,但是他卻從來沒有從這個牌局上下來,僅此一點,就可以讓我們收起輕慢之心。
二戰是英國人栽的大跟頭,二戰後,英國人痛定思痛,在每一個歷史重要節點,都做出了明智的選擇,而且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英國人都是主動作為,創造機會;其外交戰略手腕以及對國際局勢的洞察堪稱老辣,不愧是老牌帝國。
二戰之痛
二戰的結果,從表面上看,英國是戰勝國,但是如果算算賬單,英國缺是徹底的失敗國,下圖是日不落帝國,大家可以看看,這是人類歷史上幅員最大的帝國。
二戰之後,塵埃落定,當英國人從勝利的喜悅中回過味來,突然發現,帝國就基本只剩下英倫三島了。可以想像英國人民心中的憤怒與不甘,戰爭英雄丘吉爾下台也就是必然的,丘吉爾的名言:「我打仗就是為了捍衛人民把我趕下去的權利!」只能是自我安慰。微信搜索:大國博弈(第一個就是
英國所失去的廣袤帝國,不是德國人奪走了,德國已經戰敗,正在被瓜分。背後給英國人下黑手的,正是「同根生」的美國兄弟。二戰中,當美國人看到戰爭曙光的時候,羅斯福和他的朋友們就開始籌謀怎麼拆解英帝國。
根據英國人的研究,羅斯福最晚從1943年的德黑蘭會議開始,就在策劃如何拆解英帝國,在德黑蘭羅斯福向斯大林發出了美蘇聯手的提議。這里羅斯福還耍了小手段,他為了方便與斯大林的密謀,避免走漏消息,借口美國使館的安全原因,直接住進了蘇聯大使館。但是另一方面,他卻信誓旦旦地向丘吉爾保證,戰後將確保英國的利益。會議期間,丘吉爾憂心忡忡,他告訴幕僚「美國人最近給他留下了敵意的感覺」。
對於羅斯福的背叛,丘吉爾一生都是耿耿於懷。戰爭結束後,美國就與蘇聯聯手,通過殖民地民族自絕的方式,干凈地拆解了英國人的每一塊海外領地,並且從中東到東南半島持續打壓英國。印度的甘地,之所以能通過不合作運動就能贏得獨立,正是美國人和蘇聯人的聯手支持。
丘吉爾並不是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相反,如何在戰後保持英帝國的完整和世界霸權地位恰恰是他的首要任務。但是歷史的發展遠遠超出了丘吉爾的設想和掌控,霸主地位不用說了,帝國的版圖也基本上丟完了。更悲慘的是,自己連帶一干昔日群雄,英、法、德、意、西自己還落到被人控制的境地了。想當年,哥幾個都是風光無限的老大,一場戰爭下來,為他人做了嫁衣,心中多少意不平啊!這個時候,還是一個英國人最先站了出來:丘吉爾。
丘吉爾確實是個偉大的政治家,下台後他並不沒有消沉,而是痛定失痛,很快就發現了歷史的機遇。在戰後初期,美國和蘇聯是盟友,而當全球版圖大致瓜分定當的時候,一山難容二虎的問題就出現了。美國和蘇聯的蜜月期也就結束了。這個時候,丘吉爾果斷出山,開始了他的美國之行,發表了影響歷史進程的「鐵幕演說」。美蘇矛盾是既有的,但是無疑,鐵幕演說加速了冷戰的來臨,使美蘇矛盾以最激烈的形式表現出來。丘吉爾的目的達到了,用「捧殺」的策略誘使美國與蘇聯陣營決斗,這樣英國、歐洲的機會就來了。一個立竿見影的成果是,至少一個鬆散的英聯邦保住了,英國也成為了美國陣營的二當家,戰略空間和影響力也算是維持住了。
如果說對美國,英國人用的策略是捧殺,那麼對蘇聯,策略就是暗箭。一般我們認為是里根的星球大戰拖垮了蘇聯,但是完成致命一擊的是英國人數十年的對蘇滲透。戈爾巴喬夫、葉利欽的上台,背後就是英國人出力最多。蘇聯即將變天和解體的消息,美國人最早也是從英國人那裡知道的。當年的中蘇矛盾,其中也少不了英國人的從中挑唆。
冷戰的結果是蘇聯解體,而蘇聯解體,美國對歐洲的控制就大大減弱了。同時美蘇長期對抗,特別是越南戰爭嚴重消耗了美國國力。微信搜索:大國博弈(第一個就是
英國與歐盟
從英國歷史的角度來看,英國加入歐盟本身其實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他長期奉行的是歐洲大陸均勢策略。如果說有哪一個國家最反對歐洲大陸統一,那這個國家非英國莫屬。
對於英國的歐洲觀,1936年3月丘吉爾在議會下院講演中說得直截了當:
「請注意英國的政策並不考慮是哪個國家想要稱霸歐洲。問題並非是西班牙,還是法國君主政體,還是法蘭西帝國,還是德意志帝國,還是希特勒政權。這與統治者或國家無關;而完全在於誰的力量最強大,誰是潛在的霸道暴君。因此,我們不必害怕被指責為親法或者反德。如果形勢逆轉了,我們也會同樣被說成是親德或反法。我們遵循的是公共政策的法則,而非根據形勢的偶然變化或在其他情緒以及諸如此類的因素支配下採取的權宜之計。」
英國人歷史上曾有過征服歐洲大陸的野心,但是當與法國的「百年戰爭」失敗之後,英國人就收起了這份企圖。從那個時候起,避免介入歐洲大陸事務、保持歐洲大陸的破碎化局面就是英國人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這是每一個英國政治家要學習的第一課。
以後的英歐關系基本上是這種模式:只要歐洲大陸上出現一個強權意圖統一,那麼英國人就會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他!從拿破崙到希特勒,都是這樣的。歐盟的出現,代表的是一千年來歐洲人的統一夢想,但是這個夢想並不包括英國。
那麼英國人為什麼會加入歐盟呢?英國是73年加入歐盟的,那個時候還不叫歐盟,叫歐共體。英國人之所以決定改弦更張,是因為美國這個時候是尼克松上台了,尼克松看懂了英國和歐洲人的想法,開始大力和蘇聯人搞緩和,並且72年背著歐洲人和中國和解了。英國人的外交戰略正是在這個時候這個背景下,快速調整,轉而靠攏歐洲,拉開與美國的距離。大洋另一邊的日本,也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向亞洲大陸靠攏。
英國人甘心跟著美國跑,如意算盤是要拉動兩大陣營火拚,現在兩大陣營有了和平共處的打算了,那麼英國人脫離歐洲之外,跟著美國跑,只能將自己置於孤立的隨從地位。這個時候,英國國內學界和輿論出現了一種新的聲音,批評英國自我孤立與歐洲之外,並且認為「以前宣揚的同美國的關系,只不過是一種衛星國關系而已」。
英國加入歐盟的另一個考慮是,他需要與歐洲大陸聯合來對抗蘇聯的強大壓力,畢竟當時柏林牆那邊,還有蘇聯令人生畏的坦克洪流。所以英國加入歐盟只是一個表象,英國人並不是要和大陸兄弟一起經營歐洲統一夢想,而只是歷史上英國聯法德抗俄的翻版,實際上貫徹的還是英國傳統的大陸均勢策略。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英國和歐洲加強對蘇滲透分化的工作,英國人成為從內分解蘇聯的主要推手。
釐清了這個歷史由來,自然明白英國與歐盟的關系本身就不牢固。對於其後英國在歐盟內的做法,也會多了幾分理解。急於這樣的分析,本文大膽預測,英國一定會脫離歐盟,原因有兩點:
一是英國聯合歐洲大陸的必要性沒有了。英國加入歐盟的初衷,實際上是聯歐對抗美、蘇。蘇聯解體後,則是制衡美國。現在美國進一步收縮,將資源集中於亞太的趨勢明顯,其實就是歐洲以外製衡美國的力量已經出現了。那麼英國聯歐制美的必要性就降低了。
二是歐盟已經坐大。站在英國的角度來看,歐盟已經從需要聯合的對象,轉變為需要制衡的對象了。歐盟不但是統一了西歐,而且是不斷東擴,大有統一俄國之外的歐洲的架勢。不僅如此,歐盟整合整個地中海的趨勢也非常明顯。同時英國後院不穩,蘇格蘭等以獨立身份加入歐盟之心,早就蠢蠢欲動。再不有行動,這個事早晚會成真,那樣英國就等於被歐洲大陸勢力消解吞並。那麼英國人幾百年來的苦心經營,又得為兄弟做嫁衣了。將來宗廟何存?英國人不會不心憂。
有評論擔心英國脫歐後,蘇格蘭威爾士鬧獨立,英國就此再度分裂,其實這個問題可以換一個角度想。如果英國不脫歐,在歐盟內的時間越長,蘇格蘭的獨立意識只會越強。以幾個中心國家為核心,周邊小國碎片化,這是歐盟的整合趨勢。所以蘇格蘭鬧獨立這個麻煩,英國人橫豎是躲不過去的。而且蘇格蘭獨立加入歐盟,本來也是法德的如意算盤。反過來,如果英國真的脫歐了,引發歐盟其他國家效仿,或者至少加劇了歐盟的危機,蘇格蘭再想獨立加入歐盟,難度大了好處也少了,失去了對歐盟的指望,蘇格蘭的獨立傾向反而能得到扭轉。
留在歐盟,如果歐盟順風順水進一步坐大,得利的是大陸兄弟,英國有消解的危機。反之,歐盟現在也面臨許多麻煩,受到的損失,缺是雨露均沾。難民、恐怖主義問題這樣更是不在話下。微信搜索:大國博弈(第一個就是
還有一點關注比較少的是宗教問題。英國與歐洲大陸雖然都是基督教,但是他是新教,與大陸上的天主教早就分道揚鑣;而且英國這個新教很特別,他的國教是聖公會,英王擔任教宗與梵蒂岡的教宗並列,這使得他與歐洲大陸的新教也融合不到一起去。如果歐洲大一統了,這個國教又安於何處呢?
脫歐是英國外交策略的轉向,不能簡單地看作一場民意鬧劇。至於利弊得失,是否能再次站隊成功,還得看其今後的作為,以及世界力量的博弈。
轉自搜狐

F. 英國首相約翰遜為何一直主張強行脫歐

英國脫歐是符合英國的國家利益的,所以在英國首相約翰遜以來一直主張強行脫歐。英國脫歐對英國來說是有很多的好處的。在歐洲的東歐有許多的難民,這些難民在歐洲中這些難民必須得分流到各個國家。但是英國又是給這些難民補貼,所以引起了英國公民的不滿。


湧入英國的難民使得英國的社會動盪加劇的同時為英國也增加了不少苦難。不僅僅是英國政府對此感到頭疼,英國公民也是對此意見滿滿。在此同時,約翰遜的上台,肯定會頒布政策努力使得英國脫歐,正是因為如此,英國民眾才會這么支持約翰遜。

G. 英國脫歐首輪談判要點有哪些

布魯塞爾當地時間6月19日上午11時(北京時間下午5時),英國「脫歐」談判正式在歐盟總部啟動,這場註定漫長而痛苦的馬拉松式博弈終於正式開始。

這是歐盟認為必須優先解決的三個問題之一,也是目前最敏感而棘手的問題。歐盟,尤其是愛爾蘭政府都希望避免愛爾蘭共和國和北愛爾蘭之間重現「硬邊界」狀態,然而特蕾莎·梅失敗的選舉使這一問題復雜化:同保守黨聯合執政的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同愛爾蘭一直關系不佳,北愛爾蘭執政黨新芬黨就公開表示,民主統一黨可能威脅來之不易的北愛和平進程。此外,民主統一黨也竭力主張留在歐洲統一市場。

閱讀全文

與英國脫歐博弈如何看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汽車好在哪裡 瀏覽:971
越南版三更講的是什麼 瀏覽:770
哪些國家學中國抗疫情 瀏覽:309
一人民幣換印尼盾多少錢 瀏覽:18
印度大鍋飯多少錢一盒 瀏覽:392
印尼出差需要帶多少錢 瀏覽:99
廣西地處中國南疆天氣如何 瀏覽:500
中國二重哪個單位好 瀏覽:441
印度信用等級垃圾級有嗎哪些影響 瀏覽:265
中國移動手機號碼多久更換 瀏覽:626
什麼公司有越南分公司 瀏覽:864
義大利語藝術家先生怎麼說 瀏覽:820
如何教你區別日本人和中國人 瀏覽:726
為什麼棒球在中國不流行 瀏覽:795
越南語沒你漂亮怎麼說 瀏覽:292
中國有哪些拳擊事業 瀏覽:303
中國單日疫情新增最多多少 瀏覽:744
在印尼的華人都是什麼人 瀏覽:717
義大利有哪些生產電動車發動機公司 瀏覽:958
義大利的全稱都是什麼 瀏覽: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