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達動畫中mk的意義是什麼 比如MKII
怎麼說呢,MK類似於一個階段序列,英國人以及英聯邦國家慣用。美國人的F16A/B的後續機型用的是F16C/D,但英國人就喜歡用MK N表示,比如一戰時的英國坦克,從MKI型一直可以排到MKV型
高達里的MKII貌似都不是量產型,比如RX-178 GUNDAM MKII,精神高達MKII等,另外AMX-004-2 卡碧尼MKII一共也就造了兩台
② 一戰中坦克首次出現,其使用時間為
一戰期間,英國、德國、法國還相繼研製出多種坦克。如英國的塞犬,法國的施納德、聖沙蒙、雷諾,德國的A7V等。其中法國的雷諾FT-17坦克首開旋轉炮塔的先河,成為坦克發展史上重要里程碑。
③ MKVII「克倫威爾」巡洋坦克的二戰戰績
早在「十字軍」式巡洋艦坦克在1941年6月投入實戰前,英國陸軍在1940年委託納菲爾德公司研製可取代「十字軍」的新式巡洋艦坦克,其戰術性能要求是可抵禦德國Ⅳ型坦克75毫米短身管炮的射擊,能安裝57毫米炮並具有與「十字軍」式坦克相同的機動性能。由於沒有合適的發動機,就繼續使用與「十字軍」式相同的340馬力星形發動機和傳動系統,於1942年初製成原型車,定編為「巡洋艦-Ⅶ型」,即「騎士」式,重達27噸,但效果不好,只生產了數百輛,從未投入戰斗,後被改為炮兵觀察車。萊蘭德動力公司改進了「騎士」式坦克的傳動系統,製成的坦克名為「半人馬座」,但仍未達到軍方的要求,也被改為他用,被裝上95毫米榴彈炮,成為皇家海軍陸戰隊的登陸火力支援車,參加了諾曼底登陸。
白金漢鐵路與車輛公司接著重新設計了「半人馬座」的車體,安裝了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生產的「梅林」式600馬力航空發動機,在1942年1月製造出原型車(編號A27M)。A27M型試驗結果令人鼓舞,經過部分改進,生產型於1943年1月出廠,定型為「克倫威爾-Ⅰ」式。「克倫威爾」式坦克重28噸,乘員5人,裝甲厚度76毫米,其Ⅰ~Ⅲ型均安裝57毫米炮,速度驚人,達64公里/小時。由於德國「豹」式坦克的出現,盟軍在進行登陸時肯定會與之相遇,「克倫威爾」式坦克的火力顯得過弱,裝甲也不厚,而速度快已無必要,所以英國人就用焊接加厚裝甲至102毫米,換裝75毫米炮,把速度降至61公里/小時。
隨著德國中型坦克火炮的口徑增至75毫米,炮彈初速大大超過英國75毫米坦克炮,英國人遂研製出炮彈初速與德國75毫米炮相似的76.2毫米炮。為了能安裝這種新炮,英國陸軍在1942年委託白金漢鐵路與車輛公司改裝「克倫威爾」式坦克。其結果是出現「挑戰者」式。「挑戰者」的底盤外形與「克倫威爾」幾乎一樣,只是略略加大,但炮塔完全不同。這種坦克的重量是31.5噸,最大裝甲厚度102毫米,最大時速51.6公里,但整個坦克除火炮外,效果不佳。
為了安裝最新的77毫米坦克炮,英國陸軍除研製「挑戰者」外,還委託研製「克倫威爾」坦克成功的白金漢鐵路與車輛公司研製「彗星」式坦克。第一台原型車在1944年2月製成。「彗星」式雖然大量使用了「克倫威爾」式坦克的部件,發動機完全相同,但在外觀上有相當大的改變。其炮塔是全焊接式,低矮,前上方呈坡狀,行走部分也採用克里斯蒂懸掛裝置,而且增加了4對回帶輪,重量為32.5噸,乘員5人,最大裝甲厚度為101毫米。「彗星」是英國「巡洋艦」坦克家族中的最後一個成員,也是英國可與德國「豹」式抗衡的少數坦克之一,但它出現得太晚了。第一批坦克在1944年9月才出廠,部分裝備了第11裝甲師的第29裝甲旅,換裝訓練又被1944年12月16日爆發的阿登戰役打斷,「彗星」坦克在英軍3月23日強渡萊茵河後才加入戰斗,但這時戰爭已近尾聲,沒什麼仗好打了。
「克倫威爾」巡洋坦克在英國坦克發展史上的地位可以用「承上啟下」四字來加以概括。承上,說明它繼承了英國巡洋坦克的特點;啟下,說的是它是最後幾種巡洋坦克之一。從次以後英國就不再生產巡洋坦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