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怎麼防範英國人仇視華裔

怎麼防範英國人仇視華裔

發布時間:2024-07-18 22:22:58

⑴ 高錕是怎麼成為英國人的啊

高錕(1933~ )Charles K.Kao。擁有英國和美國雙重國籍的物理學家。

1949年隨家前往香港。1954年赴英國倫敦大學攻讀電機工程,於1957年獲倫敦大學理學士學位,1965年獲博士學位。從1957年開始,高錕即從事光導纖維在通訊領域運用的研究。1964年,他提出在電話網路中以光代替電流,以玻璃纖維代替導線。1966年,在標准電話實驗室與何克漢共同提出光纖可以用作通信媒介。高錕在電磁波導、陶瓷科學(包括光纖製造)方面獲28項專利。
由於他在光纖領域的特殊貢獻,獲得巴倫坦獎章、利布曼獎、光電子學獎等,被稱為「光纖之父」。
1957~1960年任標准電話和電纜公司工程師,1960~1970年任標准電信實驗室主任研究工程師。1970~1974年在香港中文大學電機系工作,以後在國際電話和電報公司電光產品部任副經理。1987年10月,高錕從英國回到香港,並出任香港中文大學第三任校長。從1987年到1996年任職期間,他為中文大學羅致了大批人才,使中大的學術結構和知識結構更加合理。在與內地科技界的交流合作中,他主張「一步一步把雙方的聯系實際化」。
高錕於199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由於他的傑出貢獻,1996年,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將一顆於1981年12月3日發現的國際編號為「3463」的小行星命名為「高錕星」。
2009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華裔科學家高錕以及美國科學家威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皇家科學院說,高錕在「有關光在纖維中的傳輸以用於光學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他將獲得今年物理學獎一半的獎金,共500萬瑞典克朗(約合70萬美元)。

⑵ 美國人,英國人,巴西人,泰國人,日本人,埃及人等分別有哪些習俗,哪些禁忌(

我沒有去復制粘貼,而是憑我在接觸那些外國人當中的感覺回答你的。

美國人呢,其實很難說,因為其本身就是一個移民國家,五湖四海的人哪裡都有,但是要是仔細分析美國人獨立性特別強,基本屬於行動派的,這是因為其激烈的競爭環境導致的這樣的性格,禁忌的話其實也分你所遇到的那個美國人具體是什麼族裔,比方說華裔有華裔的禁忌,拉美裔有拉美的禁忌,總的來說美國人還是比較樂觀和好客的,需要注意的是和美國人打交道見面你需要事先和人家約定,不能做不速之客,還有就是除非重大節日,否則的話禮物不需要送的話,即便送的話西方基本也遵循「禮輕情意重」這樣的感覺,但是收禮的時候需要當面打開並表示開心……(其實現在國內年輕人也都是這樣子,美國真的沒什麼好說的)還有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人比較務實,像很多美國人修個機器什麼的都不在話下,他們喜歡和務實實在的朋友交往(貌似人人都這樣……)。

英國的禁忌就比較多了,比方說英國人不吃狗肉,然後談話要保持一定距離,飲酒很少勸酒,比較討厭13這個數字,還有星期五,也把百合花看做不祥之物認為是亡者的象徵……
還有比方說孔雀河山羊在英國的傳統里都不是太好的動物,山羊代表著壞男人,而孔雀則比較類似於「禍鳥」……大概因為孔雀是自我炫耀的那種動物吧。再一個也比較討厭黑貓(貌似中國也很討厭,認為不祥)
一些習俗比方說第一次去英國人家做客應該先和女主人打招呼然後再和男主人,和女士握手的時候應該先登對方伸出來…其實現在全球化了,一些比較發達的民族的習俗都大同小異或者西化了。

巴西人的禁忌就是他們忌用拇指和食指聯成圓圈,並將其餘三指向上升開,形成"OK"的手式。認為這是一種極不文明的表示 ……
還有很多很多,我仔細看了,其實大同小異,你要想看的話我給你在這里發個鏈接:http://..com/question/132659378.html?si=7
裡面大概說了巴西人付款喜歡拖,認為紫色是代表死亡,(所以說送女士花的時候不能送紫色的)等等

泰國人的禁忌就很多,因為這個國家的國民比較宗教化,我是復制過來的你仔細看看吧。

泰國社交禮儀上的禁忌

當泰國人互相打招呼時, 不會採用典型的握手方式, 而以雙手合十, 狀似禱告;泰國人稱"wai"。一般來說, 年幼的先向年長的打招呼, 而年長的隨後回禮合十。

泰國人認為"頭部"在字義上或象徵上是身體上的最高部分。因此, 他們是不容許撫拍任何人的頭部, 縱使是友善的表現。同樣, 觀察泰國人的社交聚會, 年青人會在年長人士前刻意地把頭部垂下, 下至不高於年長人士的身高, 以免留下"看不起"他們的印象。誠然, 這不是經常可以做到的, 不過, 他們的努力是受到重視的。

公開宣示男女之間的愛意行為是難以接受的。你可能看過一些十分西化的年青夫婦, 手牽手的情景, 但是, 這樣子只在開明的社群中常見。

在泰國, 發脾氣是下下之策, 特別是公然地發脾氣, 至於想要的也將無法得逞。泰國人認為這樣子代表了卑劣的儀態。然而, 保持冷靜和平抑情緒則是上上之策, 至於想要的也將得心應手。

若泰國人以你的名字代替姓氏稱呼你時, 如:卜克先生或瑪莉女士, 千萬不要感到驚訝。因為, 他們是這樣互相稱呼的, 一般尊稱"Kun"(先生、太太、女士)在名字前。在旅途上, 如果能做到入鄉隨俗, 您將可廣結朋情。而且, 朋情越廣, 重臨的慾望就越大。

衣著打扮:

泰國寺院是泰國人公認的神聖地方。請在進入佛教寺廟時衣著得體端莊, 身著任何的短裙、短褲或袒胸露背裝都將不得入內。在進入到佛堂、回教寺或私人住宅時, 遊客需要脫鞋, 並注意不可腳踏門檻。

泰國女性:

通常泰國女性都是比較保守的, 請不要在未經她們同意的情況下, 觸摸她們(身體)。

左手不凈:

泰國人認為人的右手清潔而左手不潔, 左手只能用來拿一些不幹凈的東西。因此, 重要東西用左手拿會招來嫌棄。左撇子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注意, 但在正式場合絕對不可以。在比較正式的場合, 還要雙手奉上, 用左手則會被認為是鄙視他人。泰國人吃飯用右手, 給別人遞東西時也用右手, 以示尊敬。如不得已要用左手時, 先應說聲「左手, 請原諒」。

腳掌不凈:

與左手一樣, 腳掌也被認為是不凈的。在入坐時, 應避免將腳放在桌子上。用腳尖撞人或指人都會被嚴厲地呵斥, 也絕對不能把腳掌沖向佛。泰國人認為腳部是卑賤的, 只能用來走路, 不能幹其他事情, 例如用腳踢門和用腳指東西等。坐著時, 不要翹起腳和把腳底對著別人。婦女落座, 要求更為嚴格, 雙腿必須並攏, 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文明, 缺乏教養。

公眾場合的注意事項:

在泰國的公眾場合, 不要做出有損風貌的舉動, 如擁抱、親吻或握手, 這被認為是不符合當地風俗的。另外, 僅在某些海灘允許裸體曬日光浴, 在其他地方, 泰國人不喜歡這種行為, 盡管未構成犯法, 但是違背泰國人的佛教理念。泰國男女間講究授受不親, 即使在公開場合跳舞時, 身體也不可接觸。

其他禁忌:

泰國人不用紅筆簽名, 因為泰國人死後, 要在棺材口寫上其姓氏, 寫時用的是紅筆。泰國人喜愛紅、黃色, 禁忌褐色。人們習慣用顏色表示不同日期:星期日為紅色, 星期一為黃色, 星期二為粉紅色, 星期三為綠色, 星期四為橙色, 星期五為淡藍色, 星期六為紫紅色。人們常按不同的日期, 穿不同色彩的服裝。過去白色用於喪事, 現在改為黑色。

泰國有關佛教的禁忌

泰國民族熱情和禮貌的性格早已聞名於世, 但泰國各民族都有一些禁忌, 如果違犯了他們的禁忌, 會引起主人或他人的不滿, 甚至會引起當地群眾的強烈反對。入鄉隨俗, 來到泰國有必要知道的一些當地的風俗習慣。

佛教在泰國的地位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任何冒瀆的行為均可能會遭受到拘禁, 即使對於外國遊客也是同樣的。

應注意的事項:

游覽佛寺前, 先檢查一下衣著, 袒胸露背者及穿短褲、背心者是禁止入內的, 甚至襯衣沒塞進褲子、袖管翻卷在胳膊上的人也不準進佛寺的門。遊客在進入佛殿前還要脫鞋,否則, 會被視為沾污佛堂。遊客如果對寺廟、佛像、和尚做出輕率的舉動, 就被視為罪惡滔天。拍攝佛像尤其要小心, 絕對不可爬上佛像拍照。

不要觸摸佛像,不要爬上寺院內外的任何一尊佛像。對所有佛像, 不管大小都要尊敬。不要把佛像放在褲袋內, 泰國人認為身體的下部接觸佛像是對佛像的褻瀆。不能手指僧侶, 不能接觸(身體)僧侶。尤其女性不許與僧侶握手, 在汽車上不許與僧侶鄰坐, 即使是僧侶主動前來打招呼(外國女性常遇到)也應禮貌地拉開距離。

女士若想將東西奉給僧侶, 宜托男士轉交, 如果要親手贈送, 那麼僧侶便會張開一塊黃袍或手巾, 承接該女士交來的東西, 過程中僧侶是不容許碰觸女性的。

遇女尼時, 男子亦要小心不要觸及她們身體。

遇見托缽化緣的和尚, 千萬不能送現金, 因為這是破壞僧侶戒律的行為。

晴天路遇和尚時, 如果從和尚面前經過, 必須繞開和尚的身影。按佛教說法, 和尚的身影即和尚本人, 跨越和尚的身影, 等於跨越和尚, 這是對和尚不尊重的表現。

在給僧侶拍照前, 應先徵得同意, 拍照後應有禮貌地表示謝意。

泰國法律中, 有部份是關於保護宗教的, 這些法例不單指佛教, 也包括國內其他信仰。不懂得宗教禁忌的人, 即使並非故意侮辱宗教, 也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在清真寺內, 男士要戴帽, 女士應穿長褲或長裙, 頭發用領巾包紮。進入清真寺內也要脫鞋。

日本的:http://..com/question/24543558.html?si=3

埃及的:http://..com/question/14193560.html?si=6

其實事先做好一個提前量可以,但是實際上畢竟有不同的民族的差異,大家在接觸過程中就逐漸了解了,完全不需要太認真的去看這些東西,只要是真心實意的交朋友,所有的民族都是一樣的。

⑶ 華裔移民在英國的歷史


英國華裔移民的變遷

早期中國海員和後來的港澳移民,在英倫先後以洗衣店和餐館業起家,如今新一代移民則投身專業領域,展現華裔因應環境變化的生命韌力。

英國華裔不甘在最近的口蹄疫事件中背黑鍋而走上街頭表達不滿,要求政府正視聽、糾正英傳媒不實的報道;發出屬於當地少數族群的聲音。回顧華裔移民由當初漂泊到落地生根,乃至發展出自己的天地;再從幾個重點華埠的起落和發展形態,可以看出新舊移民的面貌與生活方式之異同,展現了華裔因應時代轉變,不斷調整的堅韌生命力。

英國早期移民來自中國廣東四邑。十九世紀中,中國海員被賣到英國,當時利物浦(Liverpool)是世上最繁華的海港之一,因此他們都在該港上岸,稍有積蓄的華人海員開設洗衣店;至一九二零年,當地華人洗衣店已有近一百家。利物浦因而有全歐最古老的華埠,經歷百年的滄桑變遷。

當時移民法使這些華僑無法申請配偶赴英,他們為取得永久居留權,只能與當地妓女或愛爾蘭籍女子結婚。利市四邑會館前任會長鄭均堯表示,四邑人在利市歷史悠久,是移民中的主流,香港新界人反而較少,與英國其他地區不同。二戰後,中國海員定居利物浦漸多,但七十年代起利市的海港地位日衰,華埠亦失去往日的光采。

利物浦華商會副會長黃榮富是利物浦典型的華僑。他目前三代同堂,其父黃光銳屬早期中國移民,其母張美桃已年過古希黃今年五十一歲,年幼時住在四邑開平,其後移居香港,十二歲時隻身到利物浦求學,七十年代上大學就讀商科時,全家到英國團聚。其妻黃玉娟也來自香港,其父親為海員,一家早年到利物浦。

黃榮富大學畢業後曾從事餐館業,與同輩投入的行業相似;八十年代在利物浦成立鴻圖超市,提供中國雜貨。但黃榮富與一般香港移民不同的是,他擁有碩士學位,並努力跳出餐飲業的窠臼。黃踏入中年後,將事業多元化發展,如成立富豪投資公司。九十年代他協助利物浦成立華埠商會,並任職利市華人社區聯絡員;他還協助年輕一代進軍新科技行業。黃九四年獲太平紳士勛銜,至今仍是業余裁判官。

作為利物浦市政府與華人社區之間的聯絡員,他致力於振興已衰落的華埠,向歐盟爭取興建牌樓的經費。一番努力後,他終於在去年成功達成目標,中國城的牌樓如今已矗立於唐人街。

黃榮富有兩女一子,長女瑞瑤在倫敦公立醫院當醫學物理治療師,次女瑞燕在帝國大學讀書,其子仁俊讀中學,他們都屬英國長大的第三代,只聽懂廣東話但不能書寫中文,是典型的英國土生華人。

其實老一輩移民的知識水平較低,英語亦不靈光,他們對社會漠不關心;以香港為家,以中國為效忠對象,難以融入當地。他們辦的活動往往獲中國駐英大使館支持。但在英國出生的新一代,早已自視為英國人,香港及中國不過是模糊的概念。他們努力擺脫餐館業的窠臼,投身專業領域。

利物浦的華僑屬老一代,他們安於現狀,在當地人心中是有錢一族。利物浦的發展已屆夕陽時分,新移民對這個貧窮城市的興趣不大。

倫敦的華人人口多,但居住點分散,其中不少是海外雇員及學生,流動性頗大。二戰前,本有個在東倫敦船塢區(Dockland)的華埠,當中的華僑與利物浦的一樣,都是中國船員。他們與洋女通婚,並開設洗衣店或餐館維生,但三十年代在洗衣機發明後,洗衣店逐漸被淘汰。

二戰後,東倫敦古老華埠慘被戰火摧毀,當地華人轉向西區發展,六十年代發展起倫敦西區(Westend)的華埠。據老華僑追述,目前的唐人街是蘇豪(Soho)紅燈區的一部分,以前流鶯處處,開始只有幾家小型中國餐館。

西區華埠是繁華的黃金地帶,倫敦唐人街位處旅遊及購物區的戰略要點,遊人終年不絕。六十年代,香港新界仍是貧窮的農村,村民謀生不易,加上當時香港原居民自動獲得英國居留權,不必申請任何簽證可自由進出;農民遂帶著積蓄赴倫敦闖天下,成了中餐業的生力軍。

與古意森森的首都風貌不同的中部城市米頓堅(MiltonKeynes),近年也成為香港新移民的鍾情之地。它離開倫敦市中心約四十五分鍾火車車程,市鎮設計現代化,新型屋村都是獨立式樓房。

這個號稱「小香港」的新興市鎮,九七年前後吸引許多提早退休的公務員,尤其是被港英政府解散的警隊政治部人員。有些新發展區更因前政治部密探聚居,而被戲稱為「特務村」。據估計,人口二十萬的米頓堅有八千多名香港移民,約占人口百分之五。此地新移民多屬有錢階級,擁名車豪宅,引起當地人嫉妒。公務員落腳小香港米頓堅

米頓堅能吸引大批公務員,主要是有些退休警員轉當房地產代理後,鼓其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同僚,以米頓堅為落腳之地,令「小香港」之名傳揚開來。不過,米頓堅有大量就業機會也是另一個吸引因素。

熟悉當地華人社區者表示,這批前公務員及警察只寄情於「麻將」,生活單調且生活圈子狹窄,未能融入當地社會,有些初來者甚至陷入鬱郁寡歡之境。有些因受不了而迴流香港,但大部分仍定居下來,以子女教育為重要考慮因素。這些新移民拿著大筆退休金到英國,購買物業後仍有錢做些餐館及外賣店小生意。

與香港隔鄰的澳門九九年底回歸中國後,似乎未見任何移民潮。不過事實上,很多澳門出生的華人及土生葡裔人都持歐盟護照,可自由出入歐盟十五國,移民條件比港人優越;於是澳門移民不停向外流。

澳門人若有意移民,又以歐洲為目標的話,首選並非葡萄牙而是英國。這可能與他們大多懂英語有關,而且英國的工作機會較高,只要不計較職位高低,總可找到一份工作糊口。英格蘭中部的北安普頓(Northampton)由於樓價較便宜,吸引了大批澳門華裔。北安普頓是一個人口約二十萬的小城鎮。澳門賭業發展蓬勃,這些新移民到英國後,容易在當地的大小賭場謀生,尤其是賭桌上的「荷官」。

近幾年來,大量福建非法移民抵英,使華人社區出現新面貌。倫敦華埠近年常集結大群不修邊幅的華裔在唐人街閑盪,引起警方注意。他們為求生存,不介意當廚房小工、領取過於微薄的工資。

有人認為,在可見的未來,福建移民將取代香港的新界人,成為英國華人社區的主流;而當新一代移民在各領域大展拳腳之際,相信二十一世紀的英國華人社區必有一番嶄新的面貌。

出國之窗

⑷ 國際接待人的禮儀

各國接待人的禮儀

首先從接待的層面上來看,一個完美的接待依賴於接待人員自身的素質,它包括接待人員的外在形象,行為舉止等各個方面。

1、接待人員必須要塑造一個良好的外在形象。首先要保持個人的清潔衛生,這是最基礎的。其次還要注意著裝、儀容等方面的修飾。一個良好的外在形象是對外賓最基本的尊重。

2、接待人員要修煉優雅的儀態舉止。包括站姿、行姿、坐姿、蹲姿等方面。儀態舉止往往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修養和文明素質。

3、接待人員要有好的語言修養。言談作為一門藝術,也是 個人禮儀 的重要組成部分。

4、作為一名國際接待人員,還必須具有基本的 英語口語 能力。因為英語作為一門國際語言,它也成為衡量個人水平的標准之一。當然,接待人員若能根據不同的接待對象,而能掌握相應的語言,那就更好了。

其次從國際的層面上來看,接待人員僅僅具備接待方面的 禮儀知識 是完全不夠的,而還要根據接待的對象來定性討論。也就是說,接待人員掌握接待對象所在國的基本交際禮儀,這樣可以幫助國際交往的順利進行。

下面就分別討論幾個國家的基本交際禮儀

1、美國

美國人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特點具體表現為:第一、隨和友善,容易接近;第二、熱情開朗,不拘小節;第三、城府不深,喜歡幽默;第四、自尊心強,好勝心重。

美國人在用餐時也有戒條:其一、不允許進餐時發出聲響;其二、不允許替他人取菜;其三、不允許吸煙;其四、不允許向別人勸酒;其五、不允許當眾脫衣解帶;其六、不允許議論令人作嘔之事。

美國人送禮時要送單數,且講究包裝。他們認為蝸牛和馬蹄鐵是吉祥物。

2、英國

英國人送禮時,一般送價格不貴但有紀念意義的禮物,切忌不要送百合花,因為這意味著死亡。收禮時,接收禮物的人要當著眾人的面打開禮物。

英國人們見面稱呼時,即使在熟人之間,大多數頭銜也要被冠在名字的前面。不要說有關君主制的閑話,也不要談宗教。

英國人十分講究午後茶。在上層社會 ,邀請朋友 飲茶 僅次於設宴,是一種社會方式。

3、日本

在日本,一切言語問候都伴隨著鞠躬,鞠躬幾乎可以代替任何言語問候。鞠躬彎腰的深淺不同,其涵義也不同。

日本人吃飯,通常將各種菜餚一次端上來。在就餐過程中,吃得很慢。在結束前,不撤走控盤。而且,在開始吃飯時要說我要吃飯了,吃完還要說我吃飽了。

稱呼日本人時,必須要稱姓,後面跟san,絕不可稱名。

以上對美國、英國、日本的交際禮儀只是作了一個不完全的概述。重點是想說明,若接待人員能掌握各國的基本交際禮儀,則能對各國間的交往起到非常有利的作用。

當然,接待人員在國際接待中,還要拋開個人的主觀情感,如對日本的仇視情節、對美國的仇富情節等等。

東方各國的禮儀習慣

1.日本

日本幾乎全是大和民族。居民主要信奉神道教和佛教,少數信奉__和天主教。日本至今還保留濃厚的我國唐代的禮儀和風俗。

日本是一個注重禮儀的國家。在日常生活中,都互致問候,脫帽鞠躬,表示誠懇、可親。初次見面,向對方鞠躬90度,而不一定握手。如果是老朋友或比較熟悉的人就主動握手,甚至擁抱。遇到女賓,女方主動伸手才可以握手。如果需要談話,應到休息室或房間交談。日本人一般不用香煙待客,如果客人要吸煙,要先徵得主人的同意。

日本人注意穿著打扮,平時穿著大方整潔。在正式場合一般穿禮服,男子大多穿成套的深色西服,女子穿和服。在天氣炎熱的時候,不隨便脫衣服,如果需要脫衣服,要先徵得主人的同意。在一般場合,只穿背心或赤腳被認為是失禮的行為。

在日本,「先生」的稱呼,只用來稱呼教師、醫生、年長者、上級或有特殊貢獻的人,如果對一般人稱「先生」,會讓他們感到難堪。

和日本人談論茶道,是非常受歡迎的。茶道,是日本人用來修心養性、進行交際而特有的沏茶、品茗的高尚技藝,是一種講究禮儀、陶冶情操的民間習俗。

他們喝茶不直接把茶葉放進茶杯,而是放到小巧玲瓏的茶壺里。倒的時候,用一個小過濾網防止茶葉進入杯里。而且總以半杯為敬,一般不再續茶。這常使喝慣大杯茶的中國人總覺得難以解渴。

不管家裡還是餐館里,坐位都有等級,一般聽從主人的安排就行。日本商人比較重視建立長期的合作夥伴關系。他們在商務談判中十分注意維護對方的面子,同時希望對方也這樣做。

贈送禮品時,非常注重階層或等級,因此不要給他們贈送太昂貴的禮品,以免他們為此而誤認為你的身份比他們高。

日本不太流行付小費,如果拿不準,就不要給。付小費把錢放在信封里或用紙巾包裹著,日本人認為收現鈔是一件很難堪的事。

日本人不喜歡紫色,認為這是悲傷的色調,最忌綠色,認為是不祥之兆;忌荷花圖案,認為是妖花;忌「9」、「4」等數字。贈送禮品的時候,不要贈數字為「9」的禮物,因為日語里「9」的讀音和「苦」一樣。「4」的發音和「死」相同,所以在安排食宿時,要避開4層樓4號房間4號餐桌等。日本商人還忌諱「2月」、「8月」,因為這是營業淡季。另外,討厭金銀眼的貓,認為看到這種貓的人要倒霉。

日本人對中國的紹興酒、茅台酒非常感興趣。不吃松花蛋。用筷子很講究,筷子都放在筷托上。還有「忌八筷」的習俗,就是不能舔筷、迷筷、移筷、扭筷、剔筷、插筷、跨筷、掏筷。同時,還忌用同一雙筷子讓大家依次夾取食物,也不能把筷子垂直插在米飯里。

把書法作品或是精美的印章送給日本人,是受歡迎的。我們中國人喜歡把印章的邊緣特意刻成破碎型,以示古老蒼勁。如果這樣送給日本朋友,對方就會不高興了,他們認為這種不完整是不吉利的。

2.韓國

韓國是單一的民族朝鮮族,佛教徒佔全國人口的1/3。

韓國人講究禮貌,待客熱情。見面時,一般用咖啡、不含酒精的飲料或大麥茶招待客人,有時候還加上適量的糖和淡奶。這些茶點客人必須接受。

韓國人初次見面時,經常交換名片。韓國很多人養成了通報姓氏習慣,並和「先生」等敬稱聯用。韓國一半以上居民姓金、李、朴。韓國人業務洽談,往往在旅館的咖啡室或附近類似的地方舉行。大多數辦公室都有一套會客用的舒適的傢具,在建立密切的工作關系之前,舉止合乎禮儀是至關重要的。韓國人注重服飾,男子穿西服、系領帶。

如果邀請去韓國人家裡做客,按習慣要帶一束鮮花或一份小禮物,用雙手奉上。不要當著贈送者的面把禮物打開。進到室內,要把鞋子脫掉留在門口。

韓國的農歷節日和我國差不多,也有 春節 、 清明 節、 端午節 、 中秋節 。

韓國人以米飯為主食,早餐也習慣吃米飯,不吃粥。還喜歡吃辣椒、泡菜,吃燒烤的時候要加辣椒、胡椒、大蒜等辛辣的調味品。湯是每餐必不可少的,有時候湯里放豬肉、牛肉、狗肉、雞肉燒煮,有時候也簡單地倒些醬油、加點豆芽。韓國人還對邊吃飯邊談話非常反感。

韓國人不輕易流露自己的感情,公共場所不大聲說笑。特別是女性在笑的時候還用手帕捂著嘴,防止出聲失禮。在韓國,婦女十分尊重男子,雙方見面的時候,女性總會先向男性行鞠躬禮、致意問候。男女同座的時候,往往也是男性在上座,女性在下座。

韓國人對「4」非常反感。許多樓房的編號嚴忌出現「4」字;醫院,軍隊絕不用「4」字編號。韓國人在喝茶或喝酒的時候,主人總是以1、3、5、7的數字單位來敬酒、敬茶、布菜,並忌諱力用雙數停杯罷盞。

3.新加坡

"新加坡總人口華人佔76.9%。華裔多信奉佛教,馬來語為國語,英語,華語為官方語言。

新加坡人十分講究禮貌禮節,服務質量很高。新加坡華裔在禮儀方面和我國相似,而且還保留了中國古代傳統,比如兩人見面時,相互作揖。通常的見面禮節是鞠躬、握手。印度血統人仍保持印度的禮節和習俗,婦女額頭上點著檀香紅點。男人扎白色腰帶,見面時合十致意。馬來血統、巴基斯坦血統的人按伊斯蘭教的禮節行事。

華裔新加坡人信奉佛教,而且很虔誠。他們喜歡在室內誦經,誦經的時候不可以被打擾。

在新加坡隨地吐痰、扔棄物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4.泰國

泰國華裔泰人有300多萬,佛教為國教。

泰國人的待人接物,有許多約定俗成的規矩。朋友相見,雙手合十、互致問候。晚輩向長輩行禮時,雙手合十舉過前額,長輩也要合十回禮。年紀大或地位高的人還禮時,雙手不必高過前胸。行合十禮時。雙手舉得越高,表示尊重程度越高。泰國人也行跪拜禮,但要在特定場合,平民、貴官在拜見國王和國王近親的時候行跪拜禮。國王拜見高僧的時候要下跪。兒子出家為僧,父母也跪拜在地。把東西扔給別人是不禮貌行為。從坐著的人們面前走過時,要略微躬身,表示禮貌。

泰國人非常重視頭部,認為頭顱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如果用手觸摸泰國人的頭部,認為是極大的侮辱。如果用手打了小孩的頭,認為小孩一定會生病;睡覺忌諱頭朝西,因為日落西方象徵死亡。忌諱用紅筆簽名,因為人死後是用紅筆把姓氏寫在棺材上。腳被認為是低下的,忌把腳伸到別人跟前,也不能把東西踢給別人,不然都是失禮。忌諱用腳踢門,否則會受到人們指責。就坐時,最忌諱翹腿。把鞋底對著別人,被認為是把別人踩在腳底下,是一種侮辱性的舉止;婦女就坐時,雙腿要靠攏,否則會被認為沒有教養。當著泰國人的面,不要踩門檻,他們認為門檻下住著神靈。在泰國,男女仍然遵守授受不親的戒律,所以男女不能過於親近。喜歡紅色、黃色,忌諱褐色。

習慣用顏色表示星期。如紅色是星期日,紫紅色為星期六,淡藍色為星期五,橙色是星期四,綠色為星期三,粉紅色是星期二,黃色是星期一。

5.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素稱「千島之國」,89%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其餘信奉__、天主教、印度教、佛教等。

印尼人初次見面都要交換名片。由於多數信奉伊斯蘭教,他們在拿東西給人家或者向別人拿東西的時候,都要用右手而不用左手,也不用雙手。左手是拿「不幹凈」的東西。很少喝烈性酒。

印尼人喜歡客人到他們的家中做客訪問,而且在一天中任何一個時間去 拜訪 他們,都是受歡迎的。在印尼人家裡,當你看到長相可愛的小孩,切忌摸小孩的頭,如果你撫摸他的頭,對方一定反臉相向。

在印尼,進行裸體太陽浴是非法的,和他們交談應避開政治、宗教等話題。

和別人談話或進別人家裡都要摘下太陽鏡。拜訪印尼商人時要帶上禮物,收下禮物即意味著承擔了某種責任。如果你去的印尼人家裡鋪著地毯,那你在進屋前要把鞋脫掉。進入聖地特別是進入清真寺,一定要脫鞋。

參觀廟宇或清真寺,不能穿短褲、無袖服、背心或裸露的衣服。進入任何神聖的地方,一定要脫鞋。在巴厘,進入寺廟必須在腰間束腰帶。

印尼人愛吃大米飯和中國菜,早餐一般吃西餐,愛喝紅茶、葡萄酒、香檳酒、汽水等。副食愛吃牛、羊、魚、雞之類的肉和內臟。

印尼人忌諱夜間吹口哨,認為它會招來游盪的幽靈和挨打。

印尼人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所以不可以用左手拿東西給他們。忌諱吃豬肉食品,忌飲烈性酒,不愛吃海參,也不吃帶骨帶汁的菜和魚肚等。

6.印度

印度居民大多信奉印度教,其次為伊斯蘭教、__、錫克教。在印度,月亮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徵。

印度人相見應遞英文名片,英語是印度的商業語言。主客見面時,都要用雙手合十在胸前致意。口中念著:「納瑪斯堆」(梵文:「向您點頭」,現在表示問好或祝福)。晚輩在行禮的時候彎腰摸長者的腳,表示對長輩的尊敬。男子不能和婦女握手。許多家庭婦女忌諱見陌生男子,不輕易和外人接觸。但如果邀請男人參加實社交活動時應請他們偕夫人同來。一般關系的男女不能單獨談話。

印度人是用搖頭表示贊同,用點頭表示不同意。人們用手抓耳朵表示自責;召喚某人的動作是將手掌向下擺手指,但不能只用一個指頭;指人時也要用整個手掌,不能用一兩個指頭。

到印度廟宇或家庭做客,進門必須脫鞋。迎接貴客時,主人常獻上花環,套在客人的頸上。花環的大小長度視客人的身份而定。獻給貴賓的花環既粗又長,超過膝蓋。給一般客人的花環僅到胸前。妻子送丈夫出遠門,最高禮節是摸腳跟和吻腳。到印度家庭做客時,可以帶水果和糖果作為禮物,或給主人的孩子們送點禮品。

用右手拿食物、禮品和敬茶,不用左手,也不用雙手。就餐的時候,印度教徒最忌諱在同一個容器里取用食物。也不吃別人接觸過的食物,甚至別人清洗過的茶杯,也要自己再洗滌一遍後才使用。

喜歡分餐進食,注重菜品酥爛,一般口味不喜太咸,偏愛辣味。主食以米飯為主,對麵食中的餅類也感興趣。不吃菇類、筍類、木耳。信奉印度教和錫克教的人,忌諱吃豬肉,牛肉。他們一般不喝酒,因為喝酒是違反宗教習慣的。但有喝茶的習慣,方式是「舔飲」,也就是把奶茶盛在盤子中,用舌頭舔著喝。印度人最不喜歡吃大葷,吃素食的人較多,等級越高,吃葷越少。喜歡中國的粵菜、蘇菜。

忌諱白色,習慣用百合花作悼念品。他們忌諱彎月圖案,視1、3、7為不吉祥數字,和印度人交談,要迴避有關宗教矛盾、和巴基斯坦的關系、工資以及兩性關系的話題。

印度奉牛為神聖,忌諱吃牛肉,忌諱用牛皮製品。崇拜蛇,視殺蛇為觸犯神靈。忌諱用澡盆給孩子洗澡,認為是「死水」,是不人道的行為。

閱讀全文

與怎麼防範英國人仇視華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lv代工廠在哪裡 瀏覽:877
印度雪蓮菌有哪些 瀏覽:494
中國有哪些地區有土地出讓 瀏覽:361
對騙取中國國籍的外國人如何處理 瀏覽:686
印度為什麼是病毒培養皿 瀏覽:666
中國的最惠國有哪些 瀏覽:844
印度橄欖枝在哪裡 瀏覽:344
途游中國象棋第一關17怎麼過 瀏覽:42
南印度電影叫什麼 瀏覽:566
為什麼跟伊朗比小分 瀏覽:183
去伊朗旅遊需要什麼 瀏覽:499
越南的女性地位如何 瀏覽:744
中國哪些城市沒有城管 瀏覽:336
為什麼越南另紙簽 瀏覽:418
越南開發區有哪些大廠 瀏覽:262
中國犯人在哪裡幹活 瀏覽:555
印尼loa是什麼意思 瀏覽:81
俄羅斯到印度要經過哪些國家 瀏覽:568
伊朗禁運什麼意思 瀏覽:729
英國治癒率在哪裡 瀏覽: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