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地理答啦:為什麼香港有那麼多老外
對於這個問題,地理知識與旅行資訊專家——地理答啦認為,
一是香港歷史上是外國殖民地。鴉片戰爭後,香港成為英國的殖民地,所謂「殖民地」,顧名思義就是讓其國民在那裡紮根生活、繁衍生息的的地方,從那以後就有很多英國人、英屬印度人開始在香港生活,97年香港回歸後,也有很多外國人選擇了留下。
二是香港是自由港、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香港是自由港,在全球貿易和航運體系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外國人在這里往來自由;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同時言論自由,有很多跨國企業、金融機構、媒體機構的亞太總部都設在香港,這些機構的外國雇員也成為在香港的外國人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是香港是國際時尚之都,旅遊購物聖地。香港發達的商業、優美的環境、良好的旅遊資源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到香港來旅遊度假、觀光購物,在大街上、在旅遊景點看到外國人也就不奇怪了。
四是香港的快速發展和高度發的社會經濟對全球人力資源的需求,吸引著周邊國家到香港來就業謀生。香港快速發展的房地產業、金融業,催生了對建築工人、家政人員、服務業等勞動力的大量需求,這些需求除了一部分被大陸人員填補,還有吸引了很多的東南亞國家、南亞國家的勞動力人口到香港就業謀生,例如已經形成產業和行業品牌的「菲佣」,在香港就有很大規模的存在。
以上。
② 香港為什麼要割讓給英國
因為英國迫切需要在中國沿海一帶選擇一個殖民地,選定了香港。
從19世紀以來,英國一直在全球進行殖民擴張。他們迫切地需要在中國沿海一帶選擇一個殖民地,將它開發成與中國以及其他遠東諸國開展貿易的商埠。為此,英國在中國沿海尋找了很久,最初考慮的是寧波,接著又看上了舟山,最後還是選定了香港。
英國佔領了香港島後,任命了總督,成立了香港殖民政府,設立了行政局、定例局和最高法院,確定了香港的基本政治構架。然後,對香港島進行大規模開發建設。
割讓香港對中國的影響:
1、喪失主權
在《南京條約》及其附約中,英國人相繼取得了協定關稅、治外法權、劃定租界、片面的最惠國待遇、軍艦停泊口岸等特權。
2、清廷危機
《南京條約》使中國的社會矛盾日漸激化。巨額軍費和賠款除直接構成清政府的財政負擔外,也間接加重人民負擔,激起民眾反抗,激化了階級矛盾,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清朝的衰亡。
3、中外貿易
《南京條約》簽訂後,中國進口貨物數量一度猛增。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英國輸華棉紗計621萬磅,較戰前加倍;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英國輸華棉布達1.12億碼,為戰前的5倍,同年英國棉織品輸華總值達170多萬英鎊,而戰前為每年70萬英鎊左右。
4、國內生產
進口貨物(例如洋布)的猛增,首先打擊了口岸附近的手工紡織業。19世紀40年代中期,上海附近的松江、太倉等地的手工紡織業開始衰落。在廈門港、廣州港的周邊地區,也出現了類似情況。
5、口岸變遷
五口通商後,各口岸發展並不平衡。1853年起,上海取代廣州,成為全國最大外貿中心和商埠。英美法三國相繼沿黃浦江設立租界,並不斷擴展,形成上海公共租界和上海法租界。
③ 為什麼以前香港會被英國佔領管轄
當時的清朝政府軟弱無能,而皇帝為了快點結束戰爭,就答應了英國人把香港島,九龍一塊以《南京條約》給了英國人。
④ 香港回歸前為什麼都是英國人做港督
1842年,中英簽訂《南京條約》,割香港島給英國,成為英國殖民地;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在此之前,香港都在英國人的殖民管理下
⑤ 香港曾經是哪個國家的殖民地
香港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
英國人早年看中了香港的維多利亞港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直至19世紀後期清朝戰敗後,領域分批被割讓及租借予英國使其成為英國殖民地。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強佔香港島,事後清政府曾試圖用武力予以收復,道光皇帝為此發下多道諭旨,但清朝始終不能捍衛領土完整 。政府被迫在英軍艦上簽訂《南京條約》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1860年10月24日,中英簽訂不平等的《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給英國。
1898年6月9日,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行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區,以及200多個大小島嶼,租期99年 。通過三個條約,英國共佔有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總面積達1092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也就是現在整個香港地區的面積。
(5)香港為什麼是英國人擴展閱讀:
香港回歸的意義
1、有利於推進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2、有利於促進香港地區的繁榮穩定與發展。香港回歸十餘年,在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下,香港發展走向日益繁榮。
3、香港回歸是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成功實踐,通過香港回歸的實踐證明鄧小平提出這一政策是英明正確的,同時為澳門問題的解決以及澳門的回歸提供了實踐的範本,最終也為解決台灣問題實現中國完全統一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⑥ 為什麼以前香港歸英國管理
1842年,清朝在《南京條約》中,將香港島和其西南部的鴨脷洲(小島)割讓(cede)給英國。
1860年,清朝在《北京條約》中,將九龍半島和其西側的昂船洲(小島)割讓(cede)給英國。
1898年,清朝在《展拓香港界址專項條約》中,將九龍半島北部以及附近兩百多個島嶼(lease)給英國,租期99年,租金免費。
1982年,撒切爾夫人挾馬島戰勝餘威來到中國,目的是乘勝向中國施壓香港問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對「鐵娘子」說了一番話,總結起來七個字:「主權問題,沒得談。」中國直接拋出底線,主權談都不談,1997年直接收回整個香港。可以探討的,是從1982年到1997年這15年間,中英雙方各項工作如何順利交接。
80年代初,英國仍是世界強國,軍事實力僅次於美國和蘇聯。1984年, 撒切爾夫人第二個任期上,與中國簽訂《聯合聲明》,承諾1997年7月1日把整個香港主權歸還給中國。
⑦ 香港從何時起、什麼原因成為英國殖民地
香港從1842年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的原因是:
英國人早年看中了香港的維多利亞港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不惜以鴉片戰爭來從滿清政府手上奪得此地以便發展其遠東的海上貿易事業,從而展開了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的歷史。
香港全境的三個部分(香港島,九龍,新界)分別來源於不同時期的三個不平等條約。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強迫清政府於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
1856年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於1860年簽訂《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區。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後,英國逼清政府於1898年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租新界,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結束。
(7)香港為什麼是英國人擴展閱讀:
中英《聯合聲明》指出,英國政府將於1997年7月1日(租約期滿那時)把香港地區(即包括香港島、九龍及新界)的主權交還中國政府。當時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曾向鄧小平表示要延長租約期,但遭鄧小平拒絕。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是五星花蕊的動態紫荊花紅旗。紅色底色,旗中有一朵白色洋紫荊花。洋紫荊花是香港區花,代表香港。紅色底色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底色一樣,代表祖國,象徵香港特別行政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
花中的五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上的五星相對應。區旗用紅白兩色作主色象徵香港實踐一國兩制,故洋紫荊圖案被改成白色。
⑧ 香港為什麼被英國佔領
因為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政府打敗了,香港被割讓給了英國。
1839年3月,清朝欽差大臣林則徐到達廣州,通知外國商人在三天內將所存鴉片煙土全部繳出,聽候處理,並宣布:「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
林則徐克服了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和不法煙商的阻撓、破壞,共繳獲各國(主要是英國)商人煙土237萬多斤,從6月3日至25日,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
面對清政府的禁煙措施,英國資產階級特別是其中的鴉片利益集團,立即掀起一片侵華戰爭叫囂。英國政府很快作出向中國出兵的決定。
1840年6月,侵華英軍總司令懿律率艦只40餘艘、士兵4000多名,陸續到達中國南海海面。6月28日英艦封鎖珠江海口,第一次鴉片戰爭正式爆發,英國侵略中國的戰爭正式開始。
7月初,英軍侵佔浙江定海,8月初到達天津大沽口外,直逼京畿。道光皇帝害怕了,連忙撤去林則徐的職務,任命琦善為欽差大臣。年底,琦善在廣州與英國侵略者談判。
英軍卻於1841年1月7日突然在穿鼻洋發動進攻,攻陷沙角、大角炮台。1月中旬,琦善被迫答允英國全權代表義律提出的割讓香港、賠償煙價600萬元、開放廣州等條件。
琦善私允英軍條件,違背了清廷的指示精神,後來受到嚴懲。但在26日,英軍卻不待中國政府同意就佔領香港。清政府得知沙角、大角炮台失守後立即對英宣戰。
2月下旬,英軍攻陷虎門炮台,水師提督、愛國將領關天培與守軍數百人壯烈犧牲。5月,英軍逼近廣州城外,清軍全部退入城內。
下旬,新任靖逆將軍奕山向英軍乞和,與英國訂立了可恥的城下之盟——《廣州和約》,規定由清朝方面向英軍交出廣州贖城費600萬元。
英國政府不滿足義律從中國攫取的利益,改派璞鼎查為全權公使,增調援軍,擴大侵華戰爭。1841年8月下旬,璞鼎查率英艦自香港北犯,26日攻陷廈門。9月英軍侵犯台灣。
10月攻陷定海、鎮海、寧波。1842年5月,英軍繼續北犯,6月攻陷長江口的吳淞炮台,寶山、上海相繼失陷。接著,英軍溯江西上,8月5日到達江寧(南京)江面。
腐敗無能的清朝政府命令盛京將軍耆英趕到南京,於29日與璞鼎查在英國軍艦上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第一次鴉片戰爭到此結束。
鴉片戰爭的失敗和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使得中國社會性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外國資本主義從中國得到了割讓香港島,賠款2100萬兩銀元,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通商,以及協定關稅權、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一系列特權,嚴重損害了中國的獨立主權。
《南京條約》簽訂後,美國、法國接踵而來,乘機索取特權,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從此中國開始經受更加深重的苦難,中國人民面臨著更為復雜曲折的斗爭。
(8)香港為什麼是英國人擴展閱讀:
在英國佔領香港前,香港基本上是一個荒島,島上南部的赤柱、大潭篤和石排灣,東部的阿公岩、水井灣等,有一些漁民居住。其他黃泥涌、燈第洲、七姊妹等幾處,則有一些小村灣,當時,島上的居民約3000人。
英國人早年看中了香港的維多利亞港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直至19世紀後期清朝戰敗後,領域分批被割讓及租借予英國使其成為英國殖民地。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強佔香港島,事後清政府曾試圖用武力予以收復,道光皇帝為此發下多道諭旨,但清朝始終不能捍衛領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原名稱《江寧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簽訂不平等的《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給英國。
1898年6月9日,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俗稱「新界租約」),強行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區,以及200多個大小島嶼,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結束)。
通過三個條約,英國共佔有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總面積達1092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也就是現在整個香港地區的面積。
1941年12月25日(香港人稱為「黑色聖誕日」[26]),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進犯香港,駐港英軍無力抵抗,當時的香港總督楊慕琦無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佔領,開始了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治時期」 。
1945年9月15日,日本戰敗後在香港簽署降書,撤出香港,香港被英國重新管治。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成為繼紐約、倫敦之後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不僅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亞洲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
1982年至1984年,中英兩國就落實香港前途問題進行談判,1984年12月19日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決定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中方承諾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
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基本法開始實施。香港進入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歷史新紀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第一次鴉片戰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