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二戰後英國什麼業快速發展

二戰後英國什麼業快速發展

發布時間:2024-09-17 17:45:35

『壹』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又是怎樣從廢墟中發展起來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依靠廣大的殖民地資源快速發展國內的工業,把國內生產的商品傾銷到各殖民地,以此來獲得大量的財富。在軍事上,英國利用殖民地的人口,組建起來新的軍隊。總之,二戰後的英國之所以能快速的發展起來就是利用其廣大的殖民地資源。直到英國大量的殖民地脫離其統治,英國的發展才慢了下來。

『貳』 英國經濟轉型時哪些行業會很大的發展

英國伯明翰經濟轉型的啟示
英國伯明翰在100多年前的工業革命早期曾享有「世界工廠」和「工業革命搖籃」的稱譽。憑借其豐富的煤鐵資源迅速發展起龐大的現代冶金和機械製造工業,一躍成為當時的鐵路機車、蒸汽機和船舶製造中心。

從製造中心到會展商旅城市

19世紀80年代,隨著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動,德、美等國家的先進城市加快發展新興產業,而伯明翰卻固守傳統工業,導致經濟發展絕對優勢的逐步減弱。進入20世紀後,特別是經歷30年代的世界經濟危機和兩次世界大戰,隨著英國國家經濟地位的衰落,伯明翰的資源日益枯竭,經濟狀況進一步惡化。可以說,在舊有優勢失去的同時,新的優勢遲遲沒有建立,是這一時期伯明翰衰落的一個重要原因。

自二戰後30多年時間,伯明翰開始進入「停停走走」、漫長而曲折的轉型階段。結構調整最初主要在工業內部進行,在經歷了五六十年代短暫的製造業黃金發展期後,由於技術創新乏力、工業設備更新緩慢和企業管理方式落後,工業競爭力一再削弱,到了1970年代以後失業率高達25%;特別是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機,更對其工業造成了全面打擊。在資源環境的壓逼下,伯明翰開始實施產業轉移計劃,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的重心逐步由工業內部轉向服務業。

從1970年代末起到現在,伯明翰經濟轉型漸入佳境。在全球性產業結構調整浪潮的沖擊下,伯明翰在調整製造業產業結構、發展高科技產業的基礎上,重點推動第三產業發展,加快完善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整個調整持續了近20年。至1980年代末基本完成由製造業為主向服務業為主的轉變,初步實現了經濟轉型、重新復興。

目前,這座曾以製造業聞名於世的工業城市,一改昔日馬達轟鳴、煙囪林立的舊城模樣,展現給人們的是一座恬靜優美、富有深厚文化內涵的會議、展覽和商業旅遊城市的新形象,最終確立了服務業的主導地位。《2007—2008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顯示,伯明翰在全球500個城市排名中居83位。

走出多產業化發展格局

伯明翰的經濟轉型沒有簡單地推行「去工業化」戰略,而是實施產業多元化戰略,即加快由傳統製造業單一的產業格局,轉變為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和新興產業等多元產業共同發展的產業格局。

1、明確產業定位,轉移扶持目標。把加快形成以服務業為主的多元化經濟體系作為目標,強化政策導向作用,推動經濟轉型,形成健康的經濟生態。大力發展金融業、商業貿易、專業咨詢、會議展覽及旅遊業等第三產業,使現代服務業成為城市經濟的主要支柱。與此同時,始終保持一定的製造業比例,重點扶植汽車、機電等優勢製造產業,不斷調整優化製造業產業結構並積極引進管理、研發和營銷等價值鏈高端部門,加快航空、化工、石油等企業,加快從規模生產向高端設計、集成、概念化產品和附加值更高的品牌化產品方向轉變。

2009年,伯明翰服務業增加值已佔經濟總量的80%,對整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98%,而其製造業總產值仍佔英國製造業總產值的20%。

2、利用原有基礎,發展新興產業。其一,運用市場機制淘汰落後的傳統產業,對紡織、造船、機械等日益呈現頹勢並逐漸萎縮的製造業、煤炭採掘業果敢「斷腕」,利用老工業遺留的要素環境優勢推進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比如發揮鐵路、公路、水路、國際機場等交通優勢和原有的工業基礎,發展旅遊會展、軟體、工程設計、環境治理等產業。其二,運用高新技術、新工藝改造傳統產業,促進產品更新換代並形成新的主導產業。比如投入巨資對鋼鐵產業進行技術改造,極大地豐富提高鋼材品種和附加值,使其獲得了生機。此外,還在原有的工業廠區耗資5億英鎊,興建了集購物、娛樂與觀光為一體的商務中心,使該地區經濟再現了新的繁榮。

3、培育創意園區,建設知識城市。目前,伯明翰已形成三個特色鮮明、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文化產業區,即伯明翰媒體地區、卡迪夫藝術綜合體地區和珠寶產業園區。1986年成立的伯明翰研發園,積極依託其學科理論和科研優勢,促成產學研結合,推進新興高科技產品研發和成果轉化,至今已孵化30多家高新企業,居英國第四位。同時,還將「建設知識城市」列入城市發展規劃,通過教育和職業培訓,為新興企業提供合適的勞動力。

4、投資硬體環境,改善軟體環境。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環境質量,優化城市形象,培植產業發展要素。如1976年建成了國家展覽中心,1984年修建了國際機場;特別是1991年啟用的國際會議中心,直接為伯明翰市貢獻了18%的海外市場份額。2003年9月,修整後的布林商業街重新開張,直接創造了8000個就業崗位,並帶來每年1.8億英鎊的收入。同時,通過提升政府服務,解除公司經濟活動中的限制條款,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推行稅收優惠政策,完善了創新創業和公共服務環境。

5、推進產城融合,加快轉型發展。一是改造運河,發展旅遊。「運河游」是歐洲熱門的旅遊項目。伯明翰的運河水道比威尼斯還要長,通過運河旅遊資源的價值開發,帶動了房地產、零售、賓館、休閑、文化等產業的振興,有效地提升了城市的商務環境和品牌效應;二是保護發掘歷史遺跡衍生產業。如重新啟用了關閉多年的老穆爾街火車站,使該地區恢復了活力;三是扶持文化,提升內涵。通過對創意文化的扶持,把文化因素融入城市經濟發展,使商務旅遊,會展和觀光經濟得以拓展從而促進了城市經濟的轉型。

伯明翰經驗的典型意義

伯明翰的經濟轉型經驗對我們具有積極的借鑒價值。

1、大力實施產業多元化戰略。目前世界先進城市經濟轉型的成功模式主要有三種,即產業多元化戰略、產業更新戰略(建立不依賴原有資源的全新產業群)、產業高端環節戰略(從「製造基地」到「總部基地」)。伯明翰立足自身的城市特點除舊布新,利用並改造老工業基礎,以形成健康的經濟生態,走出了多產業化發展格局。事實說明,合理的產業結構能夠帶來生產性消費和生活性消費的合理平衡,並形成穩定的需求,維持相對平衡的就業率,從而保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從伯明翰的經驗看,生產性服務業在推動經濟轉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推進「二、三產」融合發展的基本動力。而目前國內城市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在一定程度上阻斷了生產、流通、消費領域的高效率、集約化運行,制約了製造經濟的轉型。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的深化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以生產性服務業引領經濟增長必將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3、繼續加快推進「退二進三」。伯明翰在經濟轉型過程中,沒有「去工業化」,也沒有完全放棄傳統製造業,而是立足優勢工業「退二進三」,在對傳統產業揚棄的基礎上實施優勢提升。實踐證明,「退二進三」是加快轉型發展的有效途徑,但在實際工作中,要把「退二」與「進三」統籌起來抓,把握節奏,突出重點,整體推進。

4、著力推進產城融合發展。伯明翰高度重視產業轉型和城市建設的同步推進,高度重視科技和文化這兩個具有決定性、基礎性、廣泛性和產業性因素的培育,穩步推進產城有機融合、協調發展,加快實現城市經濟轉型。應進一步深化產學研體系建設,以滿足人才和企業的需求為主導,構建完善創新創業載體和公共服務平台,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能力,為城市轉型發展提升創新支持。進一步加快發展產業基礎設施、生活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城市形象,為產城融合發展提供硬體基礎條件。在加快發展文化信息產業的同時,著眼促進新老城聯動發展,充分挖掘利用其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進一步推進旅遊業發展,加快形成文化經濟的特色。

作者單位系中國科學院有機合成工程研究中心

『叄』 二戰後英美俄走什麼道路

英國:
新航路開辟後引起商業革命,商業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到大西洋沿岸,英國處於有利的位置,貿易發達,促使英國工場手工業發達,特別是制呢業(羊毛加工業:英當時民族工業),羊毛需求量大增,出現圈地運動(實質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農村中的擴展過程,變地主和農民土地所有制為資本主義大土地所有制,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勞動力、原料、市場等),產生了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化的新貴族。都鐸王朝時期推行重商主義,對外爭奪海上霸權。英國出現清教徒運動。由於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的發展,引發了1640年—1688年的資產階級革命(新議會的召開:資產階級提出政治要求),內戰,建立共和國,護國主制,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說明革命不可能一帆風順,是曲折的,1688年「光榮革命」,資產階級革命完成:確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統治地位。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標志世界近代史的開端。1689年議會頒布《權議法案》為限制王權提供法律保障,在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資本主義制度確立(最終是在工業革命後)。
18中期打敗法國,奪取法國許多殖民地,成為「日不落帝國」,確立海上霸權地位(第一軍事強國,市場最廣)。推動了第一次工業革命,1840年前後工業革命完成(標志是機器製造業),19世紀中期英國處於「世界工廠」地位(第一經濟大國),倫敦為世界金融中心。是以英國為中心世界政治格局。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於有廣闊殖民地(被稱為「殖民帝國主義」),壟斷程度比美、德要低,相對消極採用新科技,對外進行資本輸出,工業產值被美、德趕超為第三位,喪失了工業壟斷地位。同德國在殖民地問題矛盾尖銳(一戰前歐洲主要矛盾),同法、俄成為協約國,參加一戰,成為戰勝國,但也受到打擊,由債權國變為債務國。帶著繼續擴張殖民地的野心參加巴黎和會並成為操縱者之一,奪取了德國在海外的殖民地。聯合法、日打破美妄圖控制國聯來稱霸世界的野心,同法國控制國聯(依然是政治大國)。參加華盛頓會議同美打破日本獨佔中國局面。但根據《五國條約》美國造艦噸位同英國相同,獲得了與英相等的制海權,自18世紀以來海上霸權地位被打破。也受到經濟危機的沖擊。二戰前為維護既得利益,對法西斯侵略推行綏靖政策(首相為張伯倫),二戰中參加反法西斯戰爭(首相為丘吉爾),大事有敦刻爾克撤退,不列顛之戰,參加反法西斯同盟,阿拉曼戰役,諾曼底登陸,進攻德國,參加開羅、德黑蘭、雅爾塔、波茨坦四次國際會議。
二戰後由於戰爭打擊,殖民體系崩潰,雖然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由於綜合國力遠落於美國,在國際事務中唯美馬首是瞻,在經濟上依賴美國馬歇爾計劃,金融中心完全由倫敦轉到紐約,淪為一個二流資本主義國家,參加北約,50年代—70年代經濟迅速發展,參加歐共體。

『肆』 二戰後的英國經濟

二戰後,英國的經濟受到嚴重創傷。主要是英國依賴美國的援助來恢復發展經濟。美國的主要政策就是《馬歇爾計劃》。經濟模式的特徵:由以前的國家過多干預向自由主義轉變,國家資本比重下降,私人資本重新得到加強;經濟計劃程度下降,自由市場作用增大;國家干預減弱,自由競爭加強。「多市場、少政府」的轉變已成為英國經濟發展的趨勢。

戰後世界經濟格局
(1)英國「世界工廠」地位的演變:①確立:英國最早發生工業革命,經濟實力最強大;英國擁有廣闊的殖民地。到19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工廠。②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向帝國主義過渡的過程中,資本家不願採用新技術和新設備;美、德經濟迅速發展。到19世紀末英國喪失了在世界工業的壟斷地位。(2)美國掌握世界經濟霸權(二戰結束後初期到50年代末):①原因:美國在向帝國主義過渡過程中,工業總產值躍居世界第一位;兩次世界大戰使美國大發橫財;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在戰爭中力量削弱。②確立:二戰後初期美國經濟占絕對優勢,它通過1944年確立的「布雷頓森林體系」、1947年成立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1948年開始實施的「馬歇爾計劃」等確立了其世界經濟霸主地位。(3)20世紀70年代世界經濟格局向多極化方向轉變:①原因:歐共體和日本的崛起。②多極化:70年代初,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崩潰,資本主義世界出現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發展中國家要求建立國際新秩序,各種原料輸出國和生產國組織起來,一批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脫穎而出。

英國具有典型的公私混合型經濟體制特徵。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在工黨主政期間大力發展國有經濟,分別在1945年7月至1951年10月和1975年3 月至1979年5月,掀起兩次國有化高潮,國有企業得到迅速發展。據統計,1970年國有企業勞動力佔全國勞動力8.1%,生產總值佔全國生產總值的 11.1%,固定資產投資額占國內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20%。70年代末80年代初,英國國有企業地位顯著上升。1981年,英國最大10家公司(企業) 按營業額排序,國有化公司佔3家,按職工人數排序,國有企業佔6家。國有企業主要集中在如下部門:英國郵政局、國家煤炭局、英國鐵路局、英國航空和宇航公 司、英國機場管理局、英國港務局、英國貨運公司、國家公共汽車公司、英格蘭運輸局、英國鋼鐵公司、英國國家石油公司、英國製造公司、電力委員會等。英國國 有化企業的發展並沒有代替私營公司在英國經濟中的主導地位。特別是撒切爾夫人主政時期進行的大規模私有化運動,對煤氣、石油、電力供應、煤炭、宇航、汽車 和電信等部門的上百個大型國有企業實行了民營化。到1989年,國有企業的總資產比1979年減少了45%。1990年底國有企業在國內總產值中的比重已 由1979年的10%降至不足5%。目前英國國有企業主要分布在郵政、市政交通、核燃料工業和民用航空事業等領域。雖然國有經濟比重降低,但英國還是公私 混合產權結構。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9-03 09:27 1945年7月,英國工黨出人意料地在大選中獲勝,工黨在下議院獲得398個席位,而保守黨僅得209席。工黨由此單獨組閣,成立了由工黨領袖克里門特•艾德禮為首相的戰後英國首屆政府。工黨政府剛一成立,就決心實行一系列的改革,以振興戰後的英國經濟和改善社會狀況。工黨政府改革的主要內容就是企業國有化、經濟計劃化和推行福利國家制度。在實行國有化方面,英國政府除了原已收歸國有的電話、電報、地鐵、發電站以外,還將煤礦、鐵路、電力、煤氣、運河、船塢、醫院、英格蘭銀行、航空及鋼鐵業收歸國有。國有化的方式是由國家向原業主支付償金。而國有化的目的一是利用國家的力量維護英國整個經濟機制的正常運作,推動戰後英國經濟的恢復和增長;二是幫助調整英國國內經濟生活中的各種關系,盡可能地爭取社會平等。與國有化相互關聯的是工黨政府實行了一定程度的經濟計劃化。艾德禮政府從一開始就奉行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通過對財政、金融、貿易和部分生產的控制,主動地指導和調節經濟發展。福利國家制度是戰後初期英國工黨政府諸項改革舉措中影響最大的一項。1946年8月,通過工黨政府的努力,英國國會通過了國民保險法。該法在以往有關法令的基礎上進一步提供了「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保險項目,規定凡已就業而未達退休年齡的職工都須參加保險,以便在失業、退休、懷孕、工傷、疾病、死亡的情況下能夠享受津貼和補助。1946年11月又通過國民醫療保健法,在英國的居民從此享受免費醫療。同年還通過了住房法,該法規定地方當局負責集資修建房屋,解決戰後房荒;同時對房租實行限制,以保護租戶的利益。1948年5月。國民援助法出台,規定由於種種原因而無力繳納社會保險金的貧困者,可得到政府的救濟。上述所有的社會保險和福利補助的基金來源於投保職工交納的保險費、企業主上繳的保險費和國家的預算撥款等三個方面。工黨政府的福利政策使戰後英國普通居民的生活得到相當程度的改善。1948年,艾德禮宣布英國已經建成了福利國家。

英國工黨政府的經濟和社會政策對戰後初期英國經濟的恢復和復興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與西歐其他國家相比,英國較早地在1948年達到戰前的經濟水平。馬歇爾計劃又使英國從美國給歐洲的援款中得到1.2億美元,工黨政府用此款充實英格蘭銀行的外匯儲備,穩定英國的金融市場,彌補政府的巨額財政赤字,使英國的經濟更快地走上復興之路。到1950年,英國經濟達到了4%的年增長率,為此,工黨贏得了1950年的大選而繼續執政。雖然一年後由於工黨政府的內外政策不如人意而使保守黨通過大選重新上台執政,但是工黨政府的改革成果卻沒有被否定。

1951年10月,保守黨組成由丘吉爾為首相的新政府,從此開始了長達13年的保守黨執政時期(在此期間丘吉爾、艾登、麥克米倫和霍姆相繼出任首相)。保守黨政府除了終止實行工黨原先准備實施的鋼鐵工業和國內運輸業的國有化計劃,基本上接受了國有化的現實;同時繼續推行福利政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一些國家在國民保健方面的開支。丘吉爾政府還根據戰後英國經濟恢復的實際,結束了產生於戰時的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嚴格控制,使英國的經濟能更好地發展。50年代前期,英國的經濟呈現繁榮,其國民生產總值位居資本主義世界第二位。雖然進入50年代下半期和60年代上半期,與聯邦德國、法國以及日本經濟的迅速發展相比,英國的經濟發展相對緩慢,但是英國的經濟增長仍然保持2%至3%。
英國國有企業的改造過程及其經驗

1.國有企業私有化改造的浪潮最早源自英國。英國是一個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二戰以後英國經濟逐漸走下坡路。為提高經濟競爭力,英國戰後歷屆政府先後對國有企業進行了多種形式的改革,其基本措施是對國有企業實行私有化及股份制改造。其做法從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逐漸影響到世界大多數國家,形成所謂私有化浪潮。

2.英國國有企業改革主要是政府通過制定私有化政策加以推行。其發展大體經歷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1979年-1986年):主要對包括石油公司、天然氣海岸設施、宇航公司、電報電話公司、鐵路、旅館、全國卡車公司等在內的虧損不太嚴重、仍可獲利、且大多屬競爭行業的企業實行私有化。具體做法是:(1)企業公開上市;(2)整體出售給私人企業;(3)職工內部持股。總起來看,該階段改造的規模相對較小。

第二階段(1987年-1991年):主要涉及虧損較為嚴重的國有企業,以及公用事業和自然壟斷性行業。包括:天然氣公司、航空公司、機場、鋼鐵、供水、造船、電力、全國公共汽車公司等。與第一階段不同,第二階段主要以將國有企業出售給私人企業,其它則採用股份公開上市及職工持股的辦法。從改造的規模看,該階段比第一階段擴大了近一倍。

為保證整個改造進程的平穩性,英國政府採取了多種相關配套措施。其中最為重要的是:

特別股權安排及照顧職工和分散的小額股東的權益。所謂特別股權安排是指:政府保留一部分國有股權暫不出讓。其目的在於防止某些行業或私人企業利用國有企業私有化改造,採取惡意收購或兼並國有企業的不良做法,同時也在於制約企業的個別經理人員利用私有化改造轉公為私,乘機擴大個人利益,使國有資產流失。所謂照顧職工和分散的小額股東的權益,重點在於合理確定職工持股購股方案,一般讓本企業職工持有本企業總股份的10%左右。

總體上看,英國國有企業改革值得肯定及借鑒的經驗主要有:(1)化大為小,區別對待。政府根據具體情況,對虧損的大企業本身進行劃分,根據各部門具體的盈虧情況劃分為若干個小公司,以區別對待。由於一個大型企業的虧損,不等於其各部門一概虧損,因此區別對待的優越性在於:政府能夠把有限的資金用於那些因虧損而急需改造的部門中去,從而降低了國企改造的成本,並增加了企業扭虧為盈的機會。(2)逐步推行,相對平穩。整個改造過程分階段實施、按步驟進行;重視可行性研究及前期准備;實際推行中先易後難,由小到大;改造的形式不拘一格:整體出售、內部收購、股票上市、國有民營等多種形式綜合使用,同時注重各種改革措施之間的相互銜接配套。

由於政策可行、措施有效,通過10多年的私有化改造,英國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普遍提高,其中英國最大的40家被改造的國有企業全部取消了虧損,企業盈利增幅較大。同時政府也甩掉了一些財政包袱,使財政收支狀況有明顯好轉,政府通過出售國有企業,直接獲得的總收入超過600億英鎊。國有企業職工的收入也有較大增長,加上股票收益,使職工參與企業管理的意識增強,企業的經營管理機制也相應地得以改善。此外,股份制改造也得到英國社會各階層及廣大人民的支持,表現在社會公眾持股人數大增,由300萬人上升到1000萬人。

英國國有企業私有化改造存在的問題是:(1)由於企業大量裁員,使失業問題空前嚴重。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由此帶來工人抗議等眾多社會問題。(2)如何有效監督管理國有企業私有化進程,尤其是對具有自然壟斷性企業實行私有化後,如何防止因私人壟斷而損害社會公眾利益,是值得重視的一個大問題。

『伍』 二戰後英國,法國,聯邦德國和日本等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

英國

1951年10月,保守黨組成由丘吉爾為首相的新政府,從此開始了長達13年的保守黨執政時期(在此期間丘吉爾、艾登、麥克米倫和霍姆相繼出任首相)。保守黨政府除了終止實行工黨原先准備實施的鋼鐵工業和國內運輸業的國有化計劃,基本上接受了國有化的現實;同時繼續推行福利政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一些國家在國民保健方面的開支。丘吉爾政府還根據戰後英國經濟恢復的實際,結束了產生於戰時的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嚴格控制,使英國的經濟能更好地發展。50年代前期,英國的經濟呈現繁榮,其國民生產總值位居資本主義世界第二位。雖然進入50年代下半期和60年代上半期,與聯邦德國、法國以及日本經濟的迅速發展相比,英國的經濟發展相對緩慢,但是英國的經濟增長仍然保持2%至3%。
英國國有企業的改造過程及其經驗

1.國有企業私有化改造的浪潮最早源自英國。英國是一個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二戰以後英國經濟逐漸走下坡路。為提高經濟競爭力,英國戰後歷屆政府先後對國有企業進行了多種形式的改革,其基本措施是對國有企業實行私有化及股份制改造。其做法從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逐漸影響到世界大多數國家,形成所謂私有化浪潮。

2.英國國有企業改革主要是政府通過制定私有化政策加以推行。其發展大體經歷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1979年-1986年):主要對包括石油公司、天然氣海岸設施、宇航公司、電報電話公司、鐵路、旅館、全國卡車公司等在內的虧損不太嚴重、仍可獲利、且大多屬競爭行業的企業實行私有化。具體做法是:(1)企業公開上市;(2)整體出售給私人企業;(3)職工內部持股。總起來看,該階段改造的規模相對較小。

第二階段(1987年-1991年):主要涉及虧損較為嚴重的國有企業,以及公用事業和自然壟斷性行業。包括:天然氣公司、航空公司、機場、鋼鐵、供水、造船、電力、全國公共汽車公司等。與第一階段不同,第二階段主要以將國有企業出售給私人企業,其它則採用股份公開上市及職工持股的辦法。從改造的規模看,該階段比第一階段擴大了近一倍。

為保證整個改造進程的平穩性,英國政府採取了多種相關配套措施。其中最為重要的是:

特別股權安排及照顧職工和分散的小額股東的權益。所謂特別股權安排是指:政府保留一部分國有股權暫不出讓。其目的在於防止某些行業或私人企業利用國有企業私有化改造,採取惡意收購或兼並國有企業的不良做法,同時也在於制約企業的個別經理人員利用私有化改造轉公為私,乘機擴大個人利益,使國有資產流失。所謂照顧職工和分散的小額股東的權益,重點在於合理確定職工持股購股方案,一般讓本企業職工持有本企業總股份的10%左右。

總體上看,英國國有企業改革值得肯定及借鑒的經驗主要有:(1)化大為小,區別對待。政府根據具體情況,對虧損的大企業本身進行劃分,根據各部門具體的盈虧情況劃分為若干個小公司,以區別對待。由於一個大型企業的虧損,不等於其各部門一概虧損,因此區別對待的優越性在於:政府能夠把有限的資金用於那些因虧損而急需改造的部門中去,從而降低了國企改造的成本,並增加了企業扭虧為盈的機會。(2)逐步推行,相對平穩。整個改造過程分階段實施、按步驟進行;重視可行性研究及前期准備;實際推行中先易後難,由小到大;改造的形式不拘一格:整體出售、內部收購、股票上市、國有民營等多種形式綜合使用,同時注重各種改革措施之間的相互銜接配套。

由於政策可行、措施有效,通過10多年的私有化改造,英國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普遍提高,其中英國最大的40家被改造的國有企業全部取消了虧損,企業盈利增幅較大。同時政府也甩掉了一些財政包袱,使財政收支狀況有明顯好轉,政府通過出售國有企業,直接獲得的總收入超過600億英鎊。國有企業職工的收入也有較大增長,加上股票收益,使職工參與企業管理的意識增強,企業的經營管理機制也相應地得以改善。此外,股份制改造也得到英國社會各階層及廣大人民的支持,表現在社會公眾持股人數大增,由300萬人上升到1000萬人。

英國國有企業私有化改造存在的問題是:(1)由於企業大量裁員,使失業問題空前嚴重。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由此帶來工人抗議等眾多社會問題。(2)如何有效監督管理國有企業私有化進程,尤其是對具有自然壟斷性企業實行私有化後,如何防止因私人壟斷而損害社會公眾利益,是值得重視的一個大問題。

法國

二戰後,法國逐步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的城市發展、農村改革、山區開發和保護及老工業區結構改造政策,對縮小地區經濟發展差距,加快落後地區發展,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第一,城市發展政策的主要方針是控制大城市的發展,鼓勵地方中小城市的發展,建立中心城市,以促進地區經濟平衡發展,改變欠發達地區落後面貌,主要內容有:採取措施嚴格限制巴黎等特大城市的發展;調整全國城市結構,改革舊有城市體系,加速發展里昂、馬賽、里爾等地區中心城市,促進人口和經濟活動向這些城市流動;制定城市發展規劃,鼓勵發展中小城市和衛星城鎮。

第二,農村改革政策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對農村實行結構改革,重點開發西部、西南部和中央高原欠發達農業區,主要內容包括:

1、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法國西部、西南部和中央高原等地區交通相對落後,缺少通訊手段。為迅速改變這些地區的面貌,法國政府先後制定了一系列發展交通和通訊的計劃,並投入大量資金。20世紀70年代初,專門制定了有關改善農村基礎設施的特別條例,由中央同地方合作,興建基礎設施大型項目。經過努力,歷史上形成的東西部之間交通網路分布不均的狀況正在逐步消失。

2、加速欠發達地區農業現代化進程。20世紀70年代起,法國政府把欠發達地區的農業現代化作為改變地區落後面貌,促進農業區域平衡發展的重要手段,並制定相關法令,推行農業現代化開發計劃。政府通過低息貸款、財政補貼等形式,鼓勵欠發達地區農場進行設備更新和現代化投資。開發計劃的實施大大促進了欠發達地區農牧業的發展,對穩定這些地區的青壯年勞動力留在當地發展起了很大作用。

3、鼓勵發展農村工業和第三產業。法國政府在促進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還十分重視扶持適合各地區特點的工業、手工業和第三產業的經營活動,尤其在西部、西南部和中央高原等重點改革區,實行了一系列財政激勵和扶持政策,鼓勵這些地區發展農村工業和第三產業,增加農民收入。

4、穩定農村人口,特別是青壯年人口。20世紀70年代以來,欠發達地區農村人口不足和農業勞動力老化問題日益突出。為此,法國政府把穩定農村人口作為執行區域發展政策的重要目標,採取多項獎勵措施,鼓勵人口向農村流動。

5、發展農村文化、教育事業。20世紀60年代起,法國政府不斷增加農業教育和職業培訓的貸款和補貼。到80年代中期,這方面的支出約占國家農業撥款的3%。政府還通過補貼等措施,普及落後地區的視聽和影像教育。政府還同地方簽署文化教育合同,促進農村地方教育的發展。

第三,實施山區開發與保護政策。山區約佔法國國土總面積的2%。20世紀60年代起,法國政府提出應根據山區的不同特點,在保護山區自然資源的同時,大力發展旅遊業和其他經濟活動,繁榮山區經濟。80年代初,又出台了保護和開發山區的四條方針,包括因地制宜,發展適合本地區特點的經濟活動,尤其是扶持山區工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大力發展旅遊業;有效保護資源;重點改善人煙稀少、偏僻山區的交通和通訊基礎設施,發展服務業,改善山區生活條件等。

第四,推動老工業區結構改造。1979年以來,法國政府對老工業區採取了一系列結構調整措施。20世紀60-70年代是改造的第一階段,先後提出了「鋼鐵工業改組計劃」和「拯救鋼鐵工業計劃」,主要通過增加投資來推動企業現代化,但未取得預期效果。80年代初社會黨執政後,對老工業區的改造進入第二階段,初期實行擴大煤、鋼生產的「振興」計劃,結果加劇了原有的「結構性危機」;後由於經濟嚴重不景氣,又轉而實施「緊縮」政策,加速結構調整,使生產由「低效數量型」步向「高效質量型」轉變。

(四)實施有利於縮小地區發展差距的財政和稅收制度

20世紀50年代起,法國政府實施了一系列有利於縮小地區發展差距的財政獎勵制度,先後設立經濟和社會發展基金、地區開發獎金、手工業企業裝備獎金、農村開發與國土整治部際基金、工業現代化基金等,為巴黎和其他大城市外遷企業和機構提供補貼,並重獎在邊遠、落後地區進行投資的企業主。80年代初社會黨執政後,將這些名目繁多的獎金和補貼一律改稱「國土整治獎金」,並對資助手段作出重大改革。此外,對參與區域發展的企業,政府還根據地區和就業人數予以不同程度的稅收減免。

(五)實施地方分權政策,調動地方積極性

二戰後,法國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強中央政府的權力,但中央權力主集中,限制了地方積極性,造成地區之間條塊分割,不利於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自20世紀60年代起,法國開始實施向地方分權的政策,中央政府行使的部分權力下放到大區和省。80年代起,進一步下放權力,實行自治管理體制,擴大地方自主權,各地區可按本地區的特點和需要制定發展規劃,從而調動了地方的積極性。右翼政府2002年重新上台執政後,於今年3月在議會通過有關地方分權的修憲法案。右翼政府強調,地方分權是一場重要的政治改革,將使各地區釋放出可達國內生產總值1%的新的經濟活力。

聯邦德國

1、依託於其強大的科學技術。聯邦德國科技基礎雄厚,戰後的德國政府鼓勵科研部門與經濟部門的合作,促進技術創新,使國家技術的發展與創新由企業根據市場的需要進行,並得到了國家的經濟援助和享受優惠的稅收政策。

2、利用外國資本。戰後初期的馬歇爾計劃增加了聯邦德國的工業發展資金,擴大了就業,增加了稅收,引進了新技術和新設備,加速了經濟的發展。

3、國民經濟的非軍事化。戰後德國人不能在國際上扮演重要角色,他們把全部精力放在經濟建設上來並在很短時間里在經濟上打敗了當年的戰勝國。

4、法德矛盾的緩和與歐洲一體化進程的開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德兩國的發展走出了冤冤相報的怪圈,並走上了「歐洲自主」的發展道路。1951年4月,以法國、聯邦德國(西德)為代表歐洲六國正式簽訂《煤鋼聯營集團條約》,至此引發法德百年沖突的兩國邊境的煤鋼資源將被置於兩國共同參與管理的聯合機構之下,它結束了兩國爭端的根源,使法德之間的關系得到了根本的糾正。1958年,六國又組成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日益走向聯合的歐洲成為獨立於美蘇的重要力量,推動了法德關系的改善和德國經濟的發展。

5、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聯邦德國政府通過建立國有經濟,制訂法令政策調節國民經濟等方面對經濟進行有效的宏觀管理,並強調經濟按市場規律運轉,這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6、進行社會政治改革。戰後,德國清除法西斯主義,建立民主化的國家,給予人民一定的民主權利,並推行較為廣泛的社會福利制度,防止人民的極端貧困和社會動盪,為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比較穩定的社會形勢。

7、聯邦德國人民具有較高的勞動素質和他們的辛勤勞動。1950年聯邦德國的在校大學生為10萬人,平均1萬名居民中就有21名大學生,到1970年增加到41萬人,平均1萬名居民中就有68名大學生。此外,聯邦德國還非常重視職工的業余教育,由於教育和訓練,聯邦德國就業的勞動者的科學知識和技術水平普遍提高,再加上聯邦德國人民的敬業精神,極大地促進了聯邦德國經濟的騰飛。

『陸』 英國在二戰之後發展速度怎麼樣

二戰結束後,英國經濟迅速恢復並得以發展。20世紀50年代初,其國內生產總值居資本主義世界的第二位,僅次於美國。但1956年以後,英國工業逐漸走下坡路,年平均增長率遠落後於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的世界排名不斷下降,1970年退居資本主義世界的第五位。盡管如此,英國經濟增長速度仍比戰前快得多,而且國民收入在1950至1970年的20年間增長了3倍多。英國的工業結構也發生了變化。舊工業部門日趨衰落,新興工業部門發展較快。雖然農業在英國經濟中不佔主要地位,但在政府的廣泛干預下仍獲得了較大發展,甚至超過了法國~

閱讀全文

與二戰後英國什麼業快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當地人對新冠病毒怎麼稱呼 瀏覽:4
美國空襲炸死伊朗將軍有什麼看法 瀏覽:249
越南語有哪些學校 瀏覽:332
從日本進貨到中國需要多少錢運費 瀏覽:305
老外怎麼評論中國春運 瀏覽:157
印度牛皮怎麼吹視頻 瀏覽:753
印度小吃的糖果是什麼 瀏覽:792
印度車牌照怎麼樣 瀏覽:605
安利如何進入中國 瀏覽:476
中國禮賓車有哪些品牌 瀏覽:420
人在法國去義大利怎麼進貨 瀏覽:214
伊朗沙特關系為什麼不好 瀏覽:721
啊怎麼能夠相信五線譜義大利 瀏覽:842
英國的gq是什麼 瀏覽:299
越南的洗發水有哪些 瀏覽:126
伊朗共有多少個朝代 瀏覽:273
義大利面適合做什麼餐 瀏覽:596
現在出國去印尼多少錢 瀏覽:463
中國hpv疫苗在哪裡打 瀏覽:425
怎麼辦伊朗簽證申請 瀏覽: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