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網友觀點:英國為什麼一直追隨美國
畢竟美國的最初的英國的殖民地,美國人中,很大比重上,仍然是英國人的後裔。 對於英國人來說,美國是他們的兒子,雖然這個兒子曾經跟他父親打過仗,鬧過分家。畢竟,美國還是英國人的兒子,而且是英國最為出色的兒子。 如今,英國工黨調整論調,只不過是為了維護其政治權益的一張牌而已,相信英國還會繼續追隨美國屁股後面很久。 就連爭斗半個世紀的俄羅斯,如今也開始對美國,頻頻拋售橄欖枝。美國盟友的分崩離析,看上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人類和任何其他物種一樣,不同地域,不同種族,總是要爭奪資源,爭奪財富,爭奪配偶,爭奪生存權。 生存在亞洲的黃種人,非洲的黑種人,歐洲、澳洲、美洲的白種人,天生就是敵人。這個世界,不可能永遠沒有戰爭。 而且戰爭一直是整個歷史的主旋律。 努力強大起來吧,如果你沒有宰割被人的能力,就只剩下把脖子洗干凈了。 當世界人民用種族眼光看待問題的時候,我們不能傻乎乎的超越種族來看問題。 別人想滅我們的族,亡我們的種。我們就要保護我們的族,保衛我們的種。他們不斷的威脅我們的生存,我們就要直接威脅他們的生存。 這不是簡單的仇恨延續,就算沒有任何仇恨,敵人的野心,也總是在膨脹。 人和綿羊有仇恨嗎? 可是我們每天都在殺羊,吃他們的肉。 在敵人的眼睛裡,我們就是待宰的羔羊。 要想讓敵人轉變觀點,你就要編程雄風凜凜的老虎,獠牙閃亮的野狼。所有企圖侵佔我們家園的,所有企圖掠奪我們財產的,所有企圖吃我們的肉,喝我們血的魔鬼。 我們就把殺戮,死亡,恐懼還給他們。讓他們承受應有的懲罰,付出應有的代價。 這叫做「禮儀之邦的大國風范。」
Ⅱ 以前英國人為什麼殺印第安人
因為在中世紀暨發現新大陸之後,英國人想要從海上攫取更多的利益,於是他們把目光瞄準了新大陸的資源。他們發現美洲的資源十分的富饒,他們便想搬空美洲,一艘艘船從英國出發,到美洲挖取大量資源再回到英國。但是在美洲取資源時,他們遇到了土著民也就是印第安人。英國人認為他們是野蠻人,也因為他們要佔領美洲,於是,英國人開始大肆屠殺印第安人。
Ⅲ 為什麼白種人最智慧,黃種人次之,黑種人最低等
怎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
你是根據全球國家情況倒推回去的吧!
英國當時海上殖民很瘋狂,掠奪了大量的財富.
經濟基礎好.美國以前也殖民,南北戰爭之後,
各種經濟,精神,文化才開始重生的.我們中國是當時封建社會制度的問題,造成落後的原因之一.
發達的國家當然會帶動周邊的國家的產業的發展,慢慢的就發展起來,形成了今天這個形勢,非洲國家反之..個人認為跟什麼人種沒有關系,國家強大,受的教育,文化,各方面都不一樣,智慧當然不樣了,不過,現在的格局也許在將來就不一樣,全球每個地方都在崛起,只是需要時間而已,也許一百年你還在的話,也許會反過來問!
剛剛看了你補充:我覺得你說的那個時代,是很有代表的一個時代,各種思想都有,怎麼光是儒家的思想,再說了那個時代王朝比較強大吧,不然四大發明怎麼來的,你光看到外國的各方面的成就吧.
我覺得你提的觀點很片面.
Ⅳ 【請教】在下聽聞英國的傳統教育是「紳士教育」,但為什麼在歷史上英國又會侵略了這么國家做「殖民地」的
就文明論的問題來看,地理大發現其實就是一場「文明」大發現,更准確一點說,是歐洲人自身文明的大發現。歐洲人在世界各地發現大量落後的國族的過程中,建立了一種新的人文世界的想像。薩義德(Edward Said)在《文化與帝國主義》中對「想像的地理和歷史」(它們常常體現在殖民探險者講述的故事和小說家們的作品中)進行了研究,指出這些想像會通過把本土和遙遠地區之間的差異加以誇張而強化對自身的感覺。歐洲人雖然在波濤洶涌的大洋上歷盡艱辛,但這些「發現」的成就以及由此產生的對於人類世界的新的想像,令他們對自身鶴立雞群的感覺是何等之好。反之,「它也成為殖民地人民用來確認自己的身份和自己的存在的方式」。
殖民地的人民,在威武強大的歐洲船艦面前,確認了自己的野蠻與落後。於是,一部新的世界歷史被掀開,一類新的民族國家關系被建立。雖然文明與野蠻的分野並不是一個新的觀念意識,在古代中國、古代羅馬都曾流行「華夷之辨」、「文野之辨」之類的觀念。然而,此時的文明—野蠻分野與古典的文野之辨有著十分不同的內涵和結論。古典的文野之辨,文明一方對於野蠻一方,除了要「懷柔遠人」、「邊境晏安」之外,基本別無所求,更恨不得以長城永久隔限其往來。而此時的文明一方對於野蠻一方,卻要侵入、統治、剝奪。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從經濟的角度尖銳地指出:「資產階級,由於一切生產工具的迅速改進,由於交通的極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來了。它的商品的低廉價格,是它用來摧毀長城、征服這些野蠻人最頑強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們不想滅亡的話—採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它迫使它們在自己那裡推行所謂文明制度,即變成資產者。一句話,它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
殖民反映出殖民國與被殖民國家、地區的強弱反差,殖民國的移民在殖民地大多比當地居民享有優越的政治權力,有著明顯的人種歧視、民族歧視。對原居民的人格和尊嚴有著極大的傷害。
殖民地的宗教、文化、經濟和生產力在殖民的影響下一般會產生較大的提高,這也往往成為殖民者堂而皇之的借口,他們以給殖民地帶了文明,帶來了先進文化,帶了先進的工具等自居,甚至以救世主自居,以此掩蓋其侵略、掠奪、剝削、壓迫的本質,掩蓋其本身錯誤的立足點,是一種典型的強盜邏輯。從這個意義上說,殖民地民眾是不會領情的。一旦民眾的民主意識覺醒,一旦民族意識被激化,殖民地獨立的斗爭就越來越尖銳,殖民地的格局和成果以及人生、財產也甚至被極端的做法毀滅,造成巨大的損失。
Ⅳ 從雅利安人到英國殖民統治,印度白人在印度為何更有錢
實際上如果我們在印度看到了很多的白人的話,他們也不一定是歐洲的人,很有可能就是一些長得比較白的剎帝利和婆羅門的人。因為英國曾經在印度進行了長達200年的殖民統治,所以在二戰結束之後,印度也是宣布了獨立,從這個時候英國撤出了印度,但是他們卻留下了很多的孩子。因為有很多的英國官員,他們會跟印度當地一些高種性的女子結婚生子,這樣的話是可以達成更高的利益合作的。也就是因為這樣的一個原因,白人和印度人的血統混合,所以就提高了他們白人的地位,也會更加的有錢一點。
Ⅵ 美國的獨立戰爭 不明白為什麼美國土地上的英國人要打英國他們自己人
美國獨立戰爭是殖民與反殖民之間的戰爭。
1607年,英國人來到北美大西洋沿岸,開始建立第一個殖民地弗吉尼亞(英國人在北美建立的第一個殖民據點詹姆士頓)。經過不斷拓殖,到18世紀30年代,英國人已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個殖民地。在此期間大批移民移居北美,其中大多數是英國人,也有不少來自歐洲其他國家,此外還有不少從非洲販運過來的黑奴。他們為北美的開發做出了重要貢獻。
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英屬北美各殖民地的經濟來往日益密切,初步形成了統一的國內市場。同時,在長期的交流、融合過程中,英語成為來自各殖民地的共同語言,逐漸產生了共同的文化。到18世紀中期,英屬北美殖民地的經濟發展迅速,北部工商業發達,造船業是主要的工業部門之一,甚至英國本土都有很多人購買這里製造的船隻;中部盛產糧食,生產的小麥和玉米都遠銷歐洲市場;南部種植園經濟盛行,黑人奴隸是種植園的主要勞動力,除生產稻米外,主要種植煙草和棉花等經濟作物。北美生產的很多產品甚至能在國際市場上與英國產品一爭高低。
在1756-1763年,英國與法國為爭奪對北美洲的控制權,暴發了「七年戰爭」。英國雖然打敗了法國,控制了北美大部分地區,但因長期的戰爭而導致財政困難。於是,英國政府不斷地向北美各殖民增加稅收,並實行高壓政策,對殖民地進行蠻橫的壓榨和殘酷的剝削,英國希望北美永遠做它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竭力壓制殖民地經濟發展,並從殖民地搜刮更多的財富。殖民地人民不滿英國的盤剝和束縛,雙方矛盾日益尖銳,最終導致戰爭爆發。
這場戰爭是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反抗英國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革命戰爭。
1774年9月5日~10月,北美殖民地在費城召開了殖民地聯合會議,史稱「第一屆大陸會議」。除喬治亞缺席外,其他12個殖民地的55名代表都參加了會議(多為富商、銀行家、種植園奴隸主,喬治亞州因總督阻撓未參加)。大陸會議通過了《權利宣言》,要求英國政府取消對殖民地的各種經濟限制和5項高壓法令;重申不經殖民地人民同意不得向殖民地征稅,要求殖民地實行自治,撤走英國駐軍。如果英國不接受這些要求,北美殖民地將於12月1日起抵制英貨,同時禁止將任何商品輸往英國。大陸會議同時還向英王呈遞了《和平請願書》,表示殖民地仍對英王「效忠」。會後,各殖民地開始進行起義准備,訓練民兵並貯藏軍火。盡管這次大陸會議沒有提出獨立問題,但它是殖民地形成自己的政權的重要步驟。
1775年4月18日,在波士頓附近的列剋星敦和康科德,殖民地愛國者打響了反抗的槍聲,揭開了獨立戰爭的序幕。1776年5月,在費城召開第三次大陸會議,堅定了戰爭與獨立的決心,並於7月4日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宣言痛斥了英國國王對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們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宣言同時宣布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美利堅合眾國誕生。但此時,戰爭仍未停止。
1781年,北美英軍主力退守南海沿岸的約克鎮。華盛頓請法國海軍切斷了英軍海上逃跑路線,同時,指揮美法聯軍從陸上對約克鎮實施合圍。在美法聯軍的猛烈攻擊下,走投無路的英軍最後只得投降。1783年9月3日英美簽訂美英《巴黎條約》,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使美國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政治體制,並為拉丁美洲各國人民的民族獨立運動樹立了榜樣,推動了18世紀的歐洲革命。